期刊文献+
共找到499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漫谈场馆学习:观念、技术与方法
1
作者 鲍贤清 魏宁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第8期4-11,共8页
魏宁:鲍教授您好,很高兴有机会和您聊一聊场馆学习这个正在逐渐成为热点的话题。2020年,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在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很多学科都明确提出了要利用场馆... 魏宁:鲍教授您好,很高兴有机会和您聊一聊场馆学习这个正在逐渐成为热点的话题。2020年,教育部、国家文物局发布了《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在202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很多学科都明确提出了要利用场馆资源开展学习,这些都标志着场馆学习正在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文物局 场馆资源 博物馆资源 场馆学习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技术与方法 中小学教育教学
下载PDF
林业栽培种植技术与方法研究
2
作者 万慧 《河南农业》 2024年第4期48-50,共3页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林业已经成为我国生态保护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林业部门来讲,林业栽培种植技术的运用,不仅能提高林业管理质量,还能改善生活环境,确保林业经济发展成果。鉴于此,本文重点围绕林业栽培种植技术与方法进...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林业已经成为我国生态保护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林业部门来讲,林业栽培种植技术的运用,不仅能提高林业管理质量,还能改善生活环境,确保林业经济发展成果。鉴于此,本文重点围绕林业栽培种植技术与方法进行分析,针对林业栽培种植过程中的难点,提出技术运用思路,以此提升我国林业经济建设质量。林业发展质量直接影响我国生态环境综合水平,是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经济发展 林业管理 运用思路 生态环境 生态保护 技术与方法 林业经济建设 林业部门
下载PDF
当代金矿地质勘查技术与方法研究
3
作者 陈晨 宫贯乾 王亚洲 《中国金属通报》 2024年第1期172-174,共3页
金矿资源作为社会经济进步过程中会用到的重要资源,我国十分重视对金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其在开发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地质勘查技术和方法虽然比较多样,在一定程度上为金矿地质勘查与开发提供了更多选择,加强了找矿水平,但是随着科... 金矿资源作为社会经济进步过程中会用到的重要资源,我国十分重视对金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目前,其在开发过程中所应用到的地质勘查技术和方法虽然比较多样,在一定程度上为金矿地质勘查与开发提供了更多选择,加强了找矿水平,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以及环保理念的发展,想要提升金矿资源的开采效果,使得其开发和应用更加合理,还需要对金矿地质勘查技术与方法进行优化。因此,本文通过阐述我国金矿资源的分布情况及特点,对我国金矿地质勘查现状以及当代金矿地质勘查技术与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金矿地质勘查技术与方法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资源 地质勘查 技术与方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冷雪 战丽彬 +8 位作者 贾连群 刘慧慧 杜莹 曹媛 王莹 吕美君 吴瑾 谷丽艳 李阳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第12期45-48,共4页
中西医结合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桥梁课程的纽带作用,将本课程挖掘出的“7个特色元素”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与科研思维,拓宽科研视野,增强中医... 中西医结合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桥梁课程的纽带作用,将本课程挖掘出的“7个特色元素”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科学精神与科研思维,拓宽科研视野,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在实验技术实践基础上,结合课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实现教学与育人相统一,为相关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西医结合实验技术与方法 思政教育
下载PDF
“一主线-三融合-双结合”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实践研究——以中西医结合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为例
5
作者 冷雪 贾连群 +7 位作者 刘慧慧 杜莹 曹媛 王莹 吕美君 吴瑾 谷丽艳 李阳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第19期42-44,共3页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研意识、科研思维,在中西医结合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教学中创新性地采用“一主线、三融合、双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以课程内容的点、线、面、体式整体设计为主线,课堂教学内容与创新意识、科学素养、科研... 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科研意识、科研思维,在中西医结合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教学中创新性地采用“一主线、三融合、双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以课程内容的点、线、面、体式整体设计为主线,课堂教学内容与创新意识、科学素养、科研实践“三融合”,线上、线下“双结合”,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发展能力、创新意识和知行合一的综合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能力 中西医结合实验技术与方法
下载PDF
“海洋调查技术与方法”课堂教学改革探讨
6
作者 肖军 朱蓓 +1 位作者 姜涛 刘占红 《科教导刊》 2023年第18期137-139,共3页
“海洋调查技术与方法”是涉海类高校最重要的专业主干课之一,是进行海洋科学研究及其人才培养的必要途径。文章结合笔者多年来在一课程授课过程中的切身经验,在明确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提倡STS的教学理念,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 “海洋调查技术与方法”是涉海类高校最重要的专业主干课之一,是进行海洋科学研究及其人才培养的必要途径。文章结合笔者多年来在一课程授课过程中的切身经验,在明确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提倡STS的教学理念,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采用板书、实物演示和多媒体相结合的多种教学手段;同时,鼓励对比式、联系式、问题驱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与灵活使用。上述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实效,值得借鉴与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 海洋调查技术与方法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转化医学理念下“药物设计与筛选前沿技术与方法”教学改革设想
7
作者 蒋利和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75-679,共5页
“药物设计与筛选前沿技术与方法”是基础研究成果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的课程,具有转化医学的特征。在转化医学理念的指导下,调整“药物设计与筛选前沿技术与方法”的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注重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体现工程设计的思... “药物设计与筛选前沿技术与方法”是基础研究成果与临床医学密切结合的课程,具有转化医学的特征。在转化医学理念的指导下,调整“药物设计与筛选前沿技术与方法”的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注重专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体现工程设计的思维理念,并且开展对应的教学改革。让该课程成为药学、化学、检验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与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相互转化的桥梁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医学 药物设计与筛选前沿技术与方法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
8
作者 李娜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3年第1期39-41,共3页
新时期,甘肃省定西市积极发展林业,林业发展速度及建设规模获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定西市在林业建设工作过程中,依然面临病虫害频发现状,对区域生态... 新时期,甘肃省定西市积极发展林业,林业发展速度及建设规模获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及生态环境的发展,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受多种因素影响,定西市在林业建设工作过程中,依然面临病虫害频发现状,对区域生态效益及林业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林业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经济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 林业建设 建设成效 技术与方法 生态效益 甘肃省定西市 不利影响
下载PDF
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分析
9
作者 朱志刚 《中国林业产业》 2023年第11期101-103,共3页
病虫害的侵袭不仅导致林木的发育不良,同时,还会造成大面积树木和植物的死亡,对我国林业高质量的发展构成威胁。因此,针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非常必要。通过科学、合理、可行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方法,能够有效消除和减轻病虫害对林业发展... 病虫害的侵袭不仅导致林木的发育不良,同时,还会造成大面积树木和植物的死亡,对我国林业高质量的发展构成威胁。因此,针对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非常必要。通过科学、合理、可行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方法,能够有效消除和减轻病虫害对林业发展的影响,从而保障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不良 病虫害防治技术 技术与方法 病虫害的防治 林木病虫害防治 稳定增长 我国林业 树木
下载PDF
岩溶地面塌陷监测技术与方法 被引量:33
10
作者 李瑜 朱平 +3 位作者 雷明堂 蒋小珍 戴建玲 蒙彦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3-108,共6页
重点阐述地质雷达和岩溶管道裂隙中的水(气)压力传感器自动监测两种监测技术的原理及在岩溶塌陷监测中的应用,对光导纤维监测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岩溶塌陷监测、预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分析、说明了三种塌陷监测方法的优缺点和适... 重点阐述地质雷达和岩溶管道裂隙中的水(气)压力传感器自动监测两种监测技术的原理及在岩溶塌陷监测中的应用,对光导纤维监测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岩溶塌陷监测、预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分析、说明了三种塌陷监测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地质雷达监测费用昂贵,适用于短距离、小范围监测;光纤监测法适用于各种线状工程监测;岩溶管道裂隙中的水(气)压力传感器自动监测法则适用于由地下水触发的塌陷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面塌陷 技术与方法 压力传感器 岩溶塌陷 监测技术 自动监测 岩溶管道 地质雷达 光导纤维 同时分析 雷达监测 监测方法 工程监测 适用 优缺点 短距离 监测法 地下水 应用 原理 裂隙
下载PDF
物理技术与方法在溶致液晶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朱杰 孙润广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0-244,共5页
现代物理技术与方法的发展为液晶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手段。文章介绍了在溶致液晶研究中的一些常用物理技术与方法如偏光显微镜、量热法、X射线,同时重点介绍了一些新兴的非常规研究手段诸如中子散射技术、光谱技术、电子显微镜、扫... 现代物理技术与方法的发展为液晶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手段。文章介绍了在溶致液晶研究中的一些常用物理技术与方法如偏光显微镜、量热法、X射线,同时重点介绍了一些新兴的非常规研究手段诸如中子散射技术、光谱技术、电子显微镜、扫描探针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并对诸多技术与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应用进展做了简单介绍,且对各种技术与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类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致液晶 物理技术与方法 结构研究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安麦7号选育技术与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瑞林 李建华 +1 位作者 路志强 郭鹏飞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35-37,共3页
安麦7号是近年来在河南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中涌现出来的高产、稳产、抗病、抗寒、耐旱、广适的小麦新品种之一。文中介绍了该品种在作物灰色育种理论与方法指导下的选育技术与方法。
关键词 小麦 安麦7号 选育 技术与方法
下载PDF
平榛气候品质评价技术与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姚俊英 张海玉 +1 位作者 南极月 曹蕾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3-76,共4页
依据乌伊岭(2008-2018年)、嘉荫(2014-2018年)、新林(2016-2018年)三地平榛产量和品质、灾情资料以及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通过专家论证、对比分析,研究确定了平榛气候品质评价关键影响因子和技术指标,采用指数加权求和法,建立... 依据乌伊岭(2008-2018年)、嘉荫(2014-2018年)、新林(2016-2018年)三地平榛产量和品质、灾情资料以及气温、降水、日照等气象资料,通过专家论证、对比分析,研究确定了平榛气候品质评价关键影响因子和技术指标,采用指数加权求和法,建立了平榛气候品质评价指数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平榛气候品质的关键影响因子有5个,分别是开花期冻害、年日照时间、初霜冻、病害、虫害;采用专家决策打分法确定权重系数分别为0.15、0.30、0.15、0.20、0.20;依据平榛气候品质评价模型计算的历史拟合正确率达到了89%,而且可以借助相关软件实现,操作性强,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将为黑龙江省平榛气候品质评价和认证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以提升平榛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榛 气候品质评价 技术与方法
下载PDF
《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创新性教学体系构建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杨 金龙 +1 位作者 郑建明 顾湘 《经济研究导刊》 2012年第6期299-300,共2页
通过构建启发创新思维的创新性教学体系,重点解决《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教学过程中的三个短板,即忽视培养学生对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力;忽视培养学生的数据收集能力;忽视培养学生的研究设计能力,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通过构建启发创新思维的创新性教学体系,重点解决《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教学过程中的三个短板,即忽视培养学生对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力;忽视培养学生的数据收集能力;忽视培养学生的研究设计能力,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同时,借助例题解答克服理论教学中重"数理推导",轻"实际应用"的倾向,帮助学生克服对"数理推导"的畏难心理,增强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 教学体系 创新
下载PDF
我国餐饮食品中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技术与方法综述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莉 董喆 +1 位作者 崔生辉 林兰 《中国药事》 CAS 2012年第4期404-407,共4页
目的为餐饮环节食品安全性检验检测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餐饮食品中滥用添加剂的现有检测技术和方法等进行综述,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结果与结论我国餐饮环节食品添加剂存在超限量或超范围使用等违法行为。食品添加剂滥用严重威... 目的为餐饮环节食品安全性检验检测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餐饮食品中滥用添加剂的现有检测技术和方法等进行综述,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结果与结论我国餐饮环节食品添加剂存在超限量或超范围使用等违法行为。食品添加剂滥用严重威害人体健康,已成为当前餐饮食品安全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但是,目前我国尚无针对餐饮食品中食品添加剂限量的规范性检测方法,滥用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较为滞后,影响了餐饮环节食品风险管理的进程。对餐饮食品中添加剂的使用种类和限量进行科学评估,建立和完善适用于餐饮食品中添加剂检测的技术标准与方法已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饮食品 食品添加剂 检测技术与方法
下载PDF
豫绿3号选育、利用技术与方法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阔 郭瑞林 《杂粮作物》 CAS 2003年第6期328-330,共3页
阐述了豫绿3号选育、利用技术与方法。概括起来有五:一是科学分析育种现状,合理制定育种目标;二是严格按照育种目标,定向选择;三是采用品种灰色相似栽培原理与方法,实现良种与良法的配套;四是采用品种灰色布局原理与方法,对品种进行科... 阐述了豫绿3号选育、利用技术与方法。概括起来有五:一是科学分析育种现状,合理制定育种目标;二是严格按照育种目标,定向选择;三是采用品种灰色相似栽培原理与方法,实现良种与良法的配套;四是采用品种灰色布局原理与方法,对品种进行科学布局;五是围绕农村经济工作新特点,做好示范推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绿3号 选育 利用 技术与方法
下载PDF
虚拟仿真技术在《材料合成技术与方法》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成毓 李煜东 王砥 《广东化工》 CAS 2021年第6期242-242,241,共2页
《材料合成技术与方法》是材料化学专业的必修课,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和探索。针对现在存在的理论课程内容抽象、实验资源不够充足等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材料合成技术与方法》教学中,通过虚拟仿... 《材料合成技术与方法》是材料化学专业的必修课,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和探索。针对现在存在的理论课程内容抽象、实验资源不够充足等一些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材料合成技术与方法》教学中,通过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和虚拟仿真动画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扩展,节约教学成本,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 材料合成技术与方法 教学改革 实训 课程教学
下载PDF
基于适应性再利用的工业遗产价值评价技术与方法 被引量:18
18
作者 蒋楠 《新建筑》 2016年第3期4-9,共6页
在分析工业遗产综合价值的基础上,结合适应性再利用的诉求与特点,建立了基于适应性再利用的工业遗产综合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将工业遗产的综合价值划分为历史、文化、社会、艺术、技术、经济、环境及使用八个方面。其后运用德尔菲法、层... 在分析工业遗产综合价值的基础上,结合适应性再利用的诉求与特点,建立了基于适应性再利用的工业遗产综合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将工业遗产的综合价值划分为历史、文化、社会、艺术、技术、经济、环境及使用八个方面。其后运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等技术策略与方法,探讨了工业遗产综合价值量化评价的技术路线,并结合南京1 865创意产业园的三栋工业历史建筑进行了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遗产 价值评价 适应性再利用 技术与方法
下载PDF
废弃电路板回收技术与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唐德文 邹树梁 +1 位作者 刘衣昌 刘益强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1期46-53,58,共9页
随着电子制造业飞速发展,废弃电路板急剧增加,如何有效处理废弃电路板并提高它的利用率已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废弃电子线路板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综合利用好废弃电路板又可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本文阐述我国进... 随着电子制造业飞速发展,废弃电路板急剧增加,如何有效处理废弃电路板并提高它的利用率已成为大家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废弃电子线路板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综合利用好废弃电路板又可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本文阐述我国进行废弃电子线路板回收和处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废弃电路板机械处理法、化学法、生物湿法冶金技术、超临界流体技术等回收与处理技术与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研究重点和发展趋势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电路板 回收技术与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药新药药学研究技术与方法特色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反馈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冰 浦益琼 +2 位作者 李俊松 王靖 张彤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年第15期49-52,共4页
本文对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开设6年的《中药新药药学研究技术与方法》特色实验课程进行简要介绍,并对近两年的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全部调查对象都认为对中药新药研究过程有... 本文对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实验中心开设6年的《中药新药药学研究技术与方法》特色实验课程进行简要介绍,并对近两年的教学效果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和对比研究。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全部调查对象都认为对中药新药研究过程有了一定了解;96%以上的学生认为课程理论和实验教学内容设置合理;70.0%以上的学生认为应该增加课时数;73.3%以上的学生评价本课程较易理解且难度适中;90%以上的学生认为本课程能促进对已学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新药药学研究技术与方法 特色实验课程 教学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