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9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1)I+TSH抑制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甲状腺功能、免疫功能及复发转移的影响
1
作者 薛媛 石昊 +2 位作者 张杰 李二乐 拓明祥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采用^(131)I+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免疫功能及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该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97例DT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治疗... 目的研究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采用^(131)I+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甲状腺功能、免疫功能及复发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该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97例DTC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57例(采用TSH抑制治疗)和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131)I治疗)。观察两组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清甲)的效果,以及甲状腺功能指标[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抗体指标[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水平和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T淋巴细胞细胞亚群比例)变化。随访统计两组术后1、3年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清除率为7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T3、FT4水平明显升高(P<0.05),TSH和Tg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FT3、FT4、TS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RAb、TgAb、TPOAb水平及CD8^(+)比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CD3^(+)、CD4^(+)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年复发率分别为0、7.5%,转移率分别为2.5%、10.0%;对照组术后1、3年复发率分别为14.4%、22.8%,转移率分别为15.8%、28.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I+TSH抑制治疗能够提高清甲效果,降低TSH、Tg水平,维持甲状腺功能及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抑制肿瘤复发、转移,提高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I 促甲状腺激素 抑制治疗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功能 免疫功能 复发 转移
下载PDF
IgA肾病的免疫抑制治疗与非免疫抑制治疗
2
作者 金是 丁小强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12,共4页
IgA肾病(IgAN)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导致肾衰竭风险高。但IgAN的治疗仍存在较多争议,既往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受体抑制剂和全身糖皮质激素为核心的治疗方案仍存在疾病进展风险。近年来关于IgAN的临床试验激增,越来越... IgA肾病(IgAN)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导致肾衰竭风险高。但IgAN的治疗仍存在较多争议,既往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受体抑制剂和全身糖皮质激素为核心的治疗方案仍存在疾病进展风险。近年来关于IgAN的临床试验激增,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正在不断改写IgAN的治疗策略。本文将汇总最新的临床证据,总结IgAN的非免疫抑制治疗和免疫抑制治疗进展,并探讨新型药物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支持性治疗 免疫抑制治疗
下载PDF
肾小球病的非免疫抑制治疗
3
作者 谢院生 国文凯 纪鹏程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10期847-849,共3页
肾小球病是最常见的慢性肾脏病,是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主要原发病。肾小球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蛋白尿,常常合并水肿、高血压、高脂血症、肾衰竭以及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治疗免疫相关肾小球病的常用药物,但... 肾小球病是最常见的慢性肾脏病,是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主要原发病。肾小球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蛋白尿,常常合并水肿、高血压、高脂血症、肾衰竭以及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是治疗免疫相关肾小球病的常用药物,但是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有不少副作用,而且停药后容易复发,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不适合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利尿消肿、减少蛋白尿、有效控制血压和血脂、防治血栓和感染等并发症、中医中药治疗等非免疫抑制治疗,是延缓肾小球病恶化的重要措施,也是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基础治疗,其副作用小、患者依从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治疗 肾小球病 中医中药治疗 利尿消肿 慢性肾脏病 免疫抑制 慢性肾衰竭 尿毒症
下载PDF
艾曲泊帕联合免疫抑制治疗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4
作者 李碧云 韩亚辉 +3 位作者 殷楚云 杜伟闯 李远方 王叨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891-1898,共8页
目的 系统评价艾曲泊帕联合免疫抑制治疗(IST)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SAA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gov、维普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 目的 系统评价艾曲泊帕联合免疫抑制治疗(IST)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SAA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gov、维普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收集艾曲泊帕联合IST(试验组)对比单纯IST(对照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对纳入研究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Cochrane手册5.1.0)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研究,共计1 344例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3个月时的客观缓解率(ORR)(RR=1.34,95%CI为1.06~1.69,P=0.01)及完全缓解率(CRR)(RR=1.88,95%CI为1.31~2.71,P=0.000 6)、6个月时的ORR(RR=1.33,95%CI为1.23~1.43,P<0.000 01)及CRR(RR=1.88,95%CI为1.57~2.25,P<0.000 01)均显著升高;而2组患者12个月时的ORR(RR=0.99,95%CI为0.82~1.18,P=0.88)、12个月时的CRR(RR=1.02,95%CI为0.78~1.34,P=0.87)、2年总生存率(HR=0.61,95%CI为0.31~1.22,P=0.17)、2年无事件生存率(HR=0.81,95%CI为0.61~1.07,P=0.14)、克隆进化率(RR=1.01,95%CI为0.51~2.00,P=0.98)和肝/肾功能不全、皮疹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RCT和队列研究亚组中,试验组患者6个月时的ORR、6个月时的CR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患者的2年总生存率、2年无事件生存率、克隆进化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所得结果基本稳定且存在发表偏倚的可能性较小。结论 在SAA的IST方案中添加艾曲泊帕可以提高患者早期血液学缓解率,对短期生存无明显影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和克隆进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艾曲泊帕 免疫抑制治疗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患者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诊治进展
5
作者 冉金秋 刘昌海 白浪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37-139,共3页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常见原因。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出现,可使90%以上的HCV感染者得到治愈。某些特殊HCV感染人群需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治疗后可能会发生HCV再激活(HCVr)。但由于DAAs... 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常见原因。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出现,可使90%以上的HCV感染者得到治愈。某些特殊HCV感染人群需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治疗后可能会发生HCV再激活(HCVr)。但由于DAAs治疗有效,因此HCVr不再是免疫抑制治疗的禁忌证。当HCVr发生时,可在充分评估DAAs与免疫抑制剂药物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应用DAAs启动抗病毒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 免疫抑制治疗 直接抗病毒药物
下载PDF
回顾性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TSH抑制治疗达标的影响因素
6
作者 祖瓦丽亚古丽·艾合买提 张洁 《中国处方药》 2023年第3期133-135,共3页
目的比较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达标组与未达标组各项观察指标,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TSH抑制治疗时TSH水平达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行手术后病理... 目的比较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达标组与未达标组各项观察指标,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TSH抑制治疗时TSH水平达标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行手术后病理确诊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并术后TSH抑制治疗的患者237例,根据术后12个月时的TSH水平分TSH水平达标组与未达标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术前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BRAF基因突变、淋巴结转移以及术后FT3、FT4,左旋甲状腺激素钠剂量等。结果共有237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男女比例为1∶3.56。根据12个月时的TSH水平,达标组患者为71例,平均年龄(48.42±9.76)岁,男女比例为1∶3.17,术前淋巴结转移患者24例(33.8%),BRAF基因突变患者59例(83%),术前TSH≥2.0 mIU/L的有20例(28.17%),无复发患者;未达标组患者166例,男女比例1∶3.74,平均年龄(46.50±10.25)岁,淋巴结转移患者为51例(30.7%),BRAF基因突变患者129例(77.7%),术前TSH≥2.0 mIU/L的有99例(59.64%),无复发患者。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前TSH≥2.0 mIU/L的患者更有可能表现出术后TSH水平不达标的情况。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术后患者实施抑制剂量左旋甲状腺素治疗TSH水平达标时,可更好改善甲状腺功能。对术后患者每次随访根据结果应及时调整左旋甲状腺激素剂量,以免因剂量不足而导致TSH水平抑制不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乳头状癌 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 甲状腺功能
下载PDF
IL-6联合sTfR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免疫抑制治疗效果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7
作者 王志 赵玉娟 +3 位作者 魏家凯 黄文娣 安瑶 白改改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32期9-12,共4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儿免疫抑制治疗(IST)效果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48例AA患儿为研究对象,均给予IST。记录AA患儿治疗3个月后的IST效果...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儿免疫抑制治疗(IST)效果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1年8月我院收治的48例AA患儿为研究对象,均给予IST。记录AA患儿治疗3个月后的IST效果;将治疗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的患儿纳入有效组,治疗无效的患儿纳入无效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A患儿IST效果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L-6联合sTfR对AA患儿IST效果的预测价值。结果48例AA患儿给予IST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2.08%。两组的AA分型、IL-6、sTfR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A分型、IL-6为影响AA患儿IST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sTfR为保护性因素(P<0.05)。IL-6联合sTfR在AA患儿IST效果预测中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IL-6、sTfR单独应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L-6、sTfR单独应用相比,IL-6联合sTfR在AA患儿IST效果预测中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抑制治疗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的共识和争议
8
作者 刘杰 先柯瑶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6期507-511,共5页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多数病人预后良好。手术、131I及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是其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其中,TSH抑制治疗在DTC病人术后管理中...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多数病人预后良好。手术、131I及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是其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其中,TSH抑制治疗在DTC病人术后管理中发挥重要价值,具有降低复发风险、延缓疾病进展、改善长期生存的作用。同时,过度的TSH抑制可增加心血管系统和骨骼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目前对于各类病人血清TSH的抑制目标仍存在争议。在临床实践中,应权衡TSH抑制带来的收益及潜在风险,结合病人随访期间的动态评估,个体化制定血清TSH的目标范围。本文就DTC病人术后TSH抑制强度、效益与风险以及目前存在的争议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术后管理 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
原文传递
免疫检查点抑制治疗相关肺炎的病理与临床研究
9
作者 杜凤华 梅晓冬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2期270-273,共4页
在过去的十年中,免疫疗法彻底改变了许多恶性肿瘤的管理和治疗。传统的化疗通过化疗药物直接杀伤或者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而癌症免疫疗法则利用免疫系统限制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能力打击癌细胞的增殖。免疫疗法可分为被动疗法和主动疗... 在过去的十年中,免疫疗法彻底改变了许多恶性肿瘤的管理和治疗。传统的化疗通过化疗药物直接杀伤或者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而癌症免疫疗法则利用免疫系统限制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能力打击癌细胞的增殖。免疫疗法可分为被动疗法和主动疗法。在被动疗法中,免疫球蛋白与肿瘤相关抗原结合,促进免疫系统清除。主动免疫疗法则刺激免疫系统靶向肿瘤抗原攻击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免疫系统 直接杀伤 免疫疗法 免疫球蛋白 抑制治疗 化疗药物 肿瘤相关抗原 恶性肿瘤
下载PDF
TSH抑制治疗对甲状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朱亚君 王敏 +2 位作者 岳彦玲 刘晓丽 赵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17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受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治疗对甲状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山东潍坊阳光融和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根治术病患137例。以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68例,... 目的探讨受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治疗对甲状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山东潍坊阳光融和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根治术病患137例。以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68例,接受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干预,试验组69例,均接受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抑制治疗。评析两组甲状腺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甲状腺功能、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acutephase response factor 3,STAT3)阳性表达率、心率变异性、骨密度指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试验组TSH、T_(4)、T_(3)水平低于参照组,FT_(4)、FT_(3)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12个月后,试验组STAT3阳性表达率、心率变异性等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12个月后,试验组复发率为7.24%,参照组为13.23%(P> 0.05);两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根治术后予以TSH抑制治疗方案,对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意义显著,有助于降低疾病复发的风险,预后效果良好,但是存在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TSH抑制治疗 甲状腺功能 远期疗效 内分泌疾病 预后
下载PDF
免疫抑制治疗成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近期疗效及长期生存情况随访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马肖容 杨楠 +7 位作者 王瑾 张王刚 曹星梅 陈银霞 何爱丽 刘捷 王剑利 徐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71-476,共6页
目的:评价免疫抑制治疗(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IST)成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近期疗效及长期生存情况,探讨临床因素(年龄、分型、治疗前淋巴细胞百分比、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分析2009年09月... 目的:评价免疫抑制治疗(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IST)成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近期疗效及长期生存情况,探讨临床因素(年龄、分型、治疗前淋巴细胞百分比、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分析2009年09月至2013年09月接受IST的39例SAA患者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有效率及所有患者达到有效的时间,长期随访并计算1年的生存率。用χ2检验比较接受IST治疗者与未接受者的1年总生存率、输注红细胞悬液量及血小板悬液量。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5个临床因素与疗效的关系。结果:39例SAA患者1个月的有效率为29.73%,3个月的有效率为70.27%,6个月的有效率为75.68%,1年的有效率为86.49%;所有患者达到有效的中位时间为61.5 d(10-344 d);接受IST治疗的患者1年生存率为92.31%,与未接受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第1年平均月红细胞输注量为1.04(0.13-2.78)×400 ml/月,血小板1.38(0.17-5.10)×200 ml/月,与未接受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5个临床因素中,年龄、治疗前淋巴细胞百分比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与IST疗效有关(P<0.05)。结论:接受IST治疗患者的1年有效率为86.49%,其长期生存情况优于未接受者,年龄、治疗前淋巴细胞百分比及中性粒细胞计数与IST疗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 近期疗效 长期疗效
下载PDF
免疫抑制治疗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胞浆内TNF-ɑ/IFN-γ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何淑娅 蒋能刚 +2 位作者 曾婷婷 粟军 贾永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689-691,共3页
本研究探讨免疫抑制治疗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胞浆内肿瘤坏死因子-浕(TNF-浕)/干扰素-γ(IFN-γ)表达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初发病人和20例经免疫抑制治疗后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CD3... 本研究探讨免疫抑制治疗对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胞浆内肿瘤坏死因子-浕(TNF-浕)/干扰素-γ(IFN-γ)表达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初发病人和20例经免疫抑制治疗后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中CD3+淋巴细胞胞浆内TNF-浕/IFN-γ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再生障碍性贫血初发组CD3+淋巴细胞胞浆内TNF-浕、IFN-γ的表达率分别为(5.97±6.78)%和(15.20±11.28)%,正常对照组为(1.56±0.87)%,(1.76±0.87)%,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抑制治疗组CD3+淋巴细胞胞浆内TNF-浕、IFN-γ的表达率分别(1.67±1.26)%,(4.35±4.33)%,与初发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淋巴细胞胞浆内TNF-浕/IFN-γ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免疫抑制治疗可以显著下调胞浆内TNF-浕/IFN-γ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免疫抑制治疗 外周血淋巴细胞
下载PDF
中国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治疗指南(2016版) 被引量:131
13
作者 石炳毅 袁铭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27-331,共5页
为提高临床医师对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治疗的认识,规范国内肾移植受者管理,帮助医师在肾移植临床实践中做出合理决策,我们组织专家制订了《中国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治疗指南(2016版)》。该指南以《2009版改善全球肾病预后组织(KDIGO)肾移... 为提高临床医师对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治疗的认识,规范国内肾移植受者管理,帮助医师在肾移植临床实践中做出合理决策,我们组织专家制订了《中国肾移植受者免疫抑制治疗指南(2016版)》。该指南以《2009版改善全球肾病预后组织(KDIGO)肾移植受者管理指南》为主要参考,结合我国的临床实践经验,希望能为相关临床科室提供工作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移植 免疫抑制治疗 免疫抑制 指南
下载PDF
联合免疫抑制治疗儿童重型和难治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被引量:14
14
作者 谢晓恬 王耀平 石苇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6期492-496,共5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联合免疫抑制 (CIS)治疗儿童重型再障 (SAA)和难治型再障 (RAA)的疗效 ,并进行有关疗效预测和临床方法学等方面的研究。方法 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环胞菌素A和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HDIG)等对 3...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联合免疫抑制 (CIS)治疗儿童重型再障 (SAA)和难治型再障 (RAA)的疗效 ,并进行有关疗效预测和临床方法学等方面的研究。方法 应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环胞菌素A和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HDIG)等对 36例儿童SAA(n =33)和RAA(n =3)进行CIS治疗 ,随访观察疗效 ,并将以往接受单一药物免疫抑制 (SIS)治疗的 4 3例病儿 (42例SAA ,1例RAA)作为疗效对照组。同时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细胞因子等免疫功能指标检测 ,探索儿童再障的免疫介导致病机制及其与IS疗效的关系 ,并总结临床治疗方法与经验。结果 CIS治疗儿童再障 ,总有效率为 80 .6 % (2 9/36 ) ,其中SAA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达到 78.8% (2 6 /33)和 6 0 .6 % (2 0 /33) ,均明显高于以往SIS治疗对照组 [5 7.1% (2 4 /42 ) ,2 8.6 % (12 /42 ) ]。CIS治疗3例RAA均有效 ,而SIS治疗 1例RAA无效。儿童再障的主要异常指标为CD4 /CD8比例下降 ,IL 2R、IL 8和TNF表达增高 ,所有病例均存在 2项以上指标的明显异常。疗效预测研究显示 ,治疗前 ,病程短于 6个月或网织红细胞绝对计数高于 10× 10 9/L者 ,SIS治疗有效率显著增高 ,但上述因素与CIS疗效无关。由于采用较为合理的治疗方法和副反应防治措施 ,两组未出现明显的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抑制治疗 儿童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HLA-DRB1*15表达及其与免疫抑制治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永兰 黄绍良 +1 位作者 黄科 包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212-1215,共4页
本研究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儿HLA-DR基因表达情况及其与免疫抑制治疗疗效的关系,评价HLA-DRB1*15基因型检测的临床意义。采用SSP-PCR方法对40例(特发性33例,继发性7例)获得性AA儿童和107名正常对照人群进行HLA-DR位点基因检测,其... 本研究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儿HLA-DR基因表达情况及其与免疫抑制治疗疗效的关系,评价HLA-DRB1*15基因型检测的临床意义。采用SSP-PCR方法对40例(特发性33例,继发性7例)获得性AA儿童和107名正常对照人群进行HLA-DR位点基因检测,其中32例AA患儿接受了免疫抑制治疗(其中强化免疫抑制治疗24例,单纯CsA治疗8例),比较AA患儿和健康人群HLA-DR基因表达差异,观察AA儿童HLA-DRB1*15表达与免疫抑制治疗疗效、疾病复发的关系。结果显示,特发性AA患儿HLA-DRB1*15(+)率为51.5%(17/33),较正常对照人群(20.6%)显著增高(p<0.01),7例继发性AA患儿均为HLA-DRB1*15(-)。HLA-DRB1*15(+)组AA患儿经免疫抑制治疗后6个月有效率和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93.8%、87.5%,而在HLA-DRB1*15(-)组分别为56.3%和31.3%,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5例复发患儿均为HLA-DRB1*15(+)。结论:AA患儿HLA-DRB1*15基因表达频率较正常人群显著增高,HLA-DRB1*15(+)AA患儿对免疫抑制治疗反应好,疾病完全缓解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抑制治疗 HLA—DR基因
下载PDF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疗效预测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牟晓艳 常红 +5 位作者 刘霆 龚玉萍 牛挺 秦慧 马洪兵 孟文彤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97-900,共4页
目的探索可能用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免疫抑制治疗(IST)疗效预测的指标。方法收集37例重型再障患者的静脉血标本,20例健康献血员作为正常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浆内白介素-2(IL-2)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采用序列特... 目的探索可能用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免疫抑制治疗(IST)疗效预测的指标。方法收集37例重型再障患者的静脉血标本,20例健康献血员作为正常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浆内白介素-2(IL-2)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采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LA-DRB1*15及HLA-DRB1*1501,结合年龄、性别及粒细胞和红细胞膜表面CD55、CD59表达情况等,对各项指标与疗效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IL-2水平升高者有效率高于水平降低者(66.7%vs28.6%,P<0.05);治疗前IFN-γ水平升高者有效率高于水平降低者(73.7%vs25.0%,P<0.05);HLA-DRB1*15阳性者有效率与阴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2.5%vs44.4%,P>0.05);HLA-DRB1*1501阳性者与阴性者有效率均为50%;CD55、CD59表达降低者有效率与表达未降低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0.0%vs40.0%,P>0.05);年龄≤40岁者有效率高于年龄>40岁者(60.0%vs14.3%,P<0.05);女性患者有效率高于男性患者(62.5%vs42.9%,P<0.05)。结论重型再障患者治疗前血浆IL-2、IFN-γ水平、性别及年龄可作为IST疗效预测指标,而HLA-DRB1*15、HLA-DRB1*1501及CD55、CD59在本研究中不具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2 干扰素-Γ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抑制治疗
下载PDF
血清IL-35水平变化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佳 谢晓宝 +2 位作者 顾伟英 李海乾 凌云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5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IL-35水平变化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免疫抑制治疗(IST)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AA患者34例作为AA组、体检健康者34例作为对照组。AA组给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环孢素A进行IST。治疗24周评估AA组对IST的反应,分为治疗有效、无效... 目的探讨血清IL-35水平变化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免疫抑制治疗(IST)效果的关系。方法选择AA患者34例作为AA组、体检健康者34例作为对照组。AA组给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和环孢素A进行IST。治疗24周评估AA组对IST的反应,分为治疗有效、无效。AA组于入院时及治疗第28天、对照组于体检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前AA组血清IL-35水平低(P<0.05);治疗后AA组血清IL-35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有效20例,无效14例。IL-35水平升高(IL-35≥28.7 pg/m L)者治疗有效7例(43.75%),未升高(<28.7 pg/m L)者治疗有效13例(81.2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28天AA组血清IFN-γ、TNF-α水平均降低(P均<0.05)。治疗第28天IL-35水平升高者血清TNF-α水平较未升高者低,IFN-γ水平与未升高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IL-35水平变化可反映AA患者IST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免疫抑制治疗 白细胞介素35
下载PDF
免疫抑制治疗对HBsAg阳性炎症性肠病患者HBV再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舒慧君 李骥 +1 位作者 杨红 钱家鸣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127-1131,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在乙肝表面抗原(HBs Ag)阳性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中的应用安全性。方法 检索2005年1月-2015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诊治的IBD患者,筛选出其中HBs Ag阳性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其一般情况、IBD的诊断... 目的 探讨不同免疫抑制治疗方案在乙肝表面抗原(HBs Ag)阳性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中的应用安全性。方法 检索2005年1月-2015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诊治的IBD患者,筛选出其中HBs Ag阳性者进行回顾性研究,记录其一般情况、IBD的诊断及治疗方案、HBV感染的临床类型及治疗方案,以及IBD治疗前后患者肝功及HBV临床类型的变化。结果 共检索到IBD患者1 259例,其中HBs Ag阳性者54例,IBD患者中HBs Ag的阳性率为4.29%;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患者中HBs Ag的阳性率分别为2.89%和8.28%(P〈0.001)。在临床资料完整的51例患者中,38例应用免疫抑制治疗,8例出现HBV再活动,其中全身激素治疗组6例,激素灌肠组1例,类克治疗组1例,再活动出现在免疫抑制治疗后3周~12个月;21例免疫抑制治疗前开始抗乙肝病毒治疗的患者中仅1例(4.76%)出现HBV再活动,而17例未抗病毒的患者中7例(41.18%)出现HBV再活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51例患者中26例在IBD治疗前未行抗病毒治疗,其中7例(26.92%)出现HBV再活动,不同IBD治疗方案对HBV再活动的总体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08),其中全身激素治疗组与美沙拉嗪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CD患者中HBs Ag的阳性率高于UC患者;激素灌肠、全身激素治疗及类克治疗均可导致HBV再活动,其中全身激素治疗的再活动率最高;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有效预防HBV再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免疫抑制治疗 慢性HBV感染 乙型肝炎再活动
下载PDF
肾小球疾病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新方向——多靶点免疫抑制治疗 被引量:35
19
作者 黎磊石 刘志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4,共2页
关键词 肾小球疾病 免疫抑制治疗 多靶点疗法 方向
下载PDF
强化免疫抑制治疗和单倍体移植治疗年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苗 吴亚妹 +4 位作者 周道斌 段明辉 庄俊玲 韩冰 吴晓雄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2020年第6期759-764,共6页
目的比较强化免疫抑制治疗(IST)与单倍体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ID-HSCT)治疗年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的疗效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年龄14~30岁的SAA患者,其中IST组治疗29例,HID-HSCT组治疗26例。结果IST组和HID-HSCT... 目的比较强化免疫抑制治疗(IST)与单倍体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ID-HSCT)治疗年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的疗效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年龄14~30岁的SAA患者,其中IST组治疗29例,HID-HSCT组治疗26例。结果IST组和HID-HSCT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58.6%和84.6%(P<0.05),总反应率分别为86.2%和84.6%。两组5年总生存率(IST组为77.9%±11.7%,HID-HSCT组为82.1%±8.4%)和无事件生存率(IST为67.6%±11.7%,HID-HSCT为69.2%±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ST组复发率为3.4%,克隆转化率为13.8%;HID-HSCT组复发率和克隆转化率均为0%,但2~4级aGVHD和cGVHD的发生率分别为19.2%和15.4%。IST组的住院费用明显低于HID-HSCT组(中位费用16.8万元vs 37.8万元,P<0.001)。结论IST与HID-HSCT相比总反应率和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鉴于费用低,IST仍然是无同胞供者的年轻SAA患者的合适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强化免疫抑制治疗 单倍体供者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