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LA-DM基因多态性与脊髓灰质炎疫苗诱导抗体应答的相关性
1
作者 齐汝楠 史磊 +2 位作者 刘舒媛 李菁 史荔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 探讨HLA-DM基因多态性与脊髓灰质炎疫苗诱导抗体应答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55名2~3月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健康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Sanger测序法对DMA的外显子3和DMB的外显子2/3总共10个SNPs进行基因分型,在等位基因、基因型和单倍... 目的 探讨HLA-DM基因多态性与脊髓灰质炎疫苗诱导抗体应答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55名2~3月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健康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Sanger测序法对DMA的外显子3和DMB的外显子2/3总共10个SNPs进行基因分型,在等位基因、基因型和单倍型水平上分析DMA和DMB基因与脊髓灰质炎疫苗诱导抗体应答的相关性。结果 脊髓灰质炎疫苗诱导的I型抗体应答中,DMA*01:02、DMB*01:01、DMB*01:01/DMB*01:01和DMA*01:02-DMB*01:01在抗体非阳转组中的频率高于阳转组(P <0.05);脊灰II型抗体应答中,DMA*01:02、DMA*01:02/DMA*01:02、DMB*01:01/DMB*01:01和DMA*01:02-DMB*01:01在抗体非阳转组中的频率高于阳转组(P <0.05)。结论 DMA*01:02和DMB*01:01等位基因可能与脊髓灰质炎疫苗诱导的I型和II型抗体应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DM 基因多态性 脊髓灰质炎疫苗 抗体应答
下载PDF
两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儿童后的抗体应答和免疫持久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何鹏 吴晓音 +7 位作者 荆庆 杨超美 时景璞 李荣成 李艳萍 胡忠玉 李河民 梁争论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22-523,526,共3页
目的比较5μg/剂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和10μg/剂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免疫儿童后的抗体应答和免疫持久性。方法1151和996名6 ̄12岁儿童分别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14批酵母疫苗和5批CHO疫苗,于第1针免后3(T3)、7(T7)、12(T12)、2... 目的比较5μg/剂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和10μg/剂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免疫儿童后的抗体应答和免疫持久性。方法1151和996名6 ̄12岁儿童分别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种14批酵母疫苗和5批CHO疫苗,于第1针免后3(T3)、7(T7)、12(T12)、24(T24)、36(T36)、60(T60)月检测抗-HBs应答,分别对接种10批酵母、5批CHO,4批酵母、4批CHO,2批酵母和2批CHO疫苗的儿童进行首针免疫后T24、T36和T60的随访,采用放免法(RIA)检测抗-HBs水平。结果首针免疫后12个月内,接种两种疫苗的儿童抗体阳转率和抗体滴度差异均无显著意义;T24、T36时,接种CHO疫苗的儿童抗体阳转率显著高于酵母疫苗。结论应提高酵母疫苗免疫儿童现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重组疫苗 抗体应答 免疫持久性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对同型和异型病毒的抗体应答 被引量:10
3
作者 俞永新 姚小剑 +2 位作者 董关木 安琪 李正平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1期14-16,共3页
本文对 Z_(10)株出血热活病毒及其灭活疫苗免疫动物或人体后,对同型(野鼠型—血清Ⅰ型)和异型(家鼠型—血清Ⅱ型)病毒的抗体应答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经活毒或疫苗免疫后的家兔,对同型病毒产生的中和及血抑抗体高于对异型病毒的4~... 本文对 Z_(10)株出血热活病毒及其灭活疫苗免疫动物或人体后,对同型(野鼠型—血清Ⅰ型)和异型(家鼠型—血清Ⅱ型)病毒的抗体应答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经活毒或疫苗免疫后的家兔,对同型病毒产生的中和及血抑抗体高于对异型病毒的4~8倍。10名自愿者经 Z_(10)株灭活疫苗免疫后,血清的中和及血抑抗体阳转率对同型病毒均为90%,而对异型病毒仅为20~30%。以上结果证实我国野鼠型和家鼠型病毒间的抗原性差异。提示制备二型双价疫苗及筛选对二型均有保护作用的生产用毒株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 抗体应答 出血热病毒的血清型
下载PDF
检测鸡球虫四价弱毒疫苗抗体应答的ELISA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李仁良 袁子国 +4 位作者 侯杰 谭志坚 林瑞庆 朱兴全 翁亚彪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2-55,共4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检测鸡球虫四价弱毒疫苗(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抗体应答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并初步阐明鸡免疫四价弱毒疫苗及攻虫后的抗体应答。将300羽岭南黄鸡分为A(免疫攻虫组)、B... 本研究旨在建立检测鸡球虫四价弱毒疫苗(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抗体应答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并初步阐明鸡免疫四价弱毒疫苗及攻虫后的抗体应答。将300羽岭南黄鸡分为A(免疫攻虫组)、B(不免疫不攻虫组)、C(不免疫攻虫组)共3个组。A组雏鸡在4日龄时进行首免,11日龄时鸡开始二免,二免完成后(17日龄时)对A组及C组的鸡进行攻虫(28万个4种球虫的混合卵囊/羽),7d后检查A、C两组鸡的存活率。在鸡二免和三免完成后,分别对A、B组进行采血,通过优化最佳抗原包被浓度、酶结合物工作浓度及最佳血清稀释度,建立了ELISA方法来检测鸡体对球虫四价弱毒疫苗的抗体应答情况。A组鸡血清抗体的平均D值为0.870和0.904,明显高于B组鸡的平均D值0.261和0.270,证明了鸡体免疫疫苗后可以刺激产生相应抗体。免疫鸡攻虫后的存活率和抗体应答的检测结果,都充分说明了此鸡球虫弱毒四价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所建立的ELISA方法为今后评价鸡球虫弱毒四价疫苗的免疫效力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球虫弱毒四价疫苗 ELISA 抗体应答
下载PDF
不同效价出血热灭活疫苗人体接种后的中和抗体应答及其对两个型汉坦病毒的交叉反应 被引量:5
5
作者 刘文雪 俞永新 +2 位作者 朱智勇 杨立宏 董关木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73-74,21,共3页
以不同效价的出血热疫苗免疫人体后,4 批效价合格的疫苗中和抗体阳转率达87 % ~100% ,抗体GMT达15 ~18,而一批未达合格标准的疫苗阳转率只有60 % ,GMT7-1 ;免疫血清对同型毒株的抗体阳转率为100% ... 以不同效价的出血热疫苗免疫人体后,4 批效价合格的疫苗中和抗体阳转率达87 % ~100% ,抗体GMT达15 ~18,而一批未达合格标准的疫苗阳转率只有60 % ,GMT7-1 ;免疫血清对同型毒株的抗体阳转率为100% ,对异型只为25 % 。为保证疫苗在人体应用的有效性,应研究及制备HTN和SEO两型的双价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热疫苗 人体接种 中和抗体应答 汉坦病毒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大面积人群免疫的中和抗体应答 被引量:6
6
作者 刘文雪 杨立宏 俞永新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93-294,共2页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大面积人群免疫的中和抗体应答刘文雪,杨立宏,俞永新为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NFRS)3种灭活疫苗(沙鼠肾细胞、地鼠肾细胞和鼠脑纯化疫苗)大面积人群接种后中和抗体应答情况,由各接种点选择部分接种者于免疫...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大面积人群免疫的中和抗体应答刘文雪,杨立宏,俞永新为了解肾综合征出血热(NFRS)3种灭活疫苗(沙鼠肾细胞、地鼠肾细胞和鼠脑纯化疫苗)大面积人群接种后中和抗体应答情况,由各接种点选择部分接种者于免疫前、3针免疫后14天、约1年后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灭活疫苗 接种 中和抗体应答
下载PDF
左旋精氨酸上调约氏疟原虫感染DBA/2小鼠的抗体应答效应 被引量:2
7
作者 孙晓丹 潘艳艳 +7 位作者 刘军 李莹 冯辉 郑丽 延娟 王各各 冯永辉 曹雅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1-23,共3页
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17XL,P.y17XL)感染DBA/2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调节效应。于P.y17XL感染前7 d,连续每日给予DBA/2小鼠L-Arg(1.5 g/kg体重)灌胃预处理,动态观察各组感染小鼠原虫血症水平和... 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17XL,P.y17XL)感染DBA/2小鼠体液免疫应答的调节效应。于P.y17XL感染前7 d,连续每日给予DBA/2小鼠L-Arg(1.5 g/kg体重)灌胃预处理,动态观察各组感染小鼠原虫血症水平和生存率;于感染后第0、8和10天分别提取小鼠脾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DBA/2小鼠浆细胞分泌IgG1和IgG2a的水平。与NC组比较,L-Arg能够显著降低感染小鼠的原虫血症水平,自愈时间提前。感染后8 d和10 d,L-Arg组CD138+B220+IgG1+细胞数量出现有意义的增加,感染后10 d,L-Arg组CD138+B220+IgG2a+细胞数量明显升高。L-Arg处理可诱导DBA/2小鼠建立更加有效的抗体免疫应答,明显加速DBA/2感染小鼠清除疟原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约氏疟原虫 免疫调节 抗体应答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 DNA与改良痘苗病毒组合疫苗诱导小鼠抗体应答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淑梅 李珣 +4 位作者 薛采芳 缪军 雷俊川 刘忠湘 王宪锋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索DNA与改良痘苗病毒(MVA)组合免疫对增强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MSP1)抗体应答的作用。方法以人工合成MSP1全基因为基础分别构建DNA免疫质粒VR1020/190和重组MVA,单用VR1020/190或与表达质粒GM-CSF共同对小鼠进行初始免疫后... 目的探索DNA与改良痘苗病毒(MVA)组合免疫对增强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MSP1)抗体应答的作用。方法以人工合成MSP1全基因为基础分别构建DNA免疫质粒VR1020/190和重组MVA,单用VR1020/190或与表达质粒GM-CSF共同对小鼠进行初始免疫后,用重组病毒追加强化,采用DNA/MVA组合方案免疫BALB/c小鼠,ELISA测定血清IgG及其亚类水平,经腹腔接种转基因伯氏疟原虫Pb-PfM19进行攻击。结果DNA免疫能有效诱导小鼠产生抗MSP1-190抗体,其终点稀释度为1∶2500,GM-CSF质粒共免疫组抗体的终点稀释度为1∶11150,抗体亚类的测定表明GM-CSF质粒显著促进了IgG1类抗体应答,MVA追加可使单独免疫组和共免疫组抗体分别增加53和10倍;两实验组产生了水平相近的抗19000抗体(1∶32000),其含量占血清中MSP1总IgG的1/4-1/3。经转基因伯氏疟原虫Pb-PfM19攻击后小鼠的存活时间并没有明显延长(P>0.05)。结论采用合成MSP1全基因进行DNA/MVA组合免疫可诱导小鼠产生显著的抗体应答,抗体的详细特性和保护作用正在进一步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 抗体应答 痘苗病毒 疫苗诱导 组合 改良 BALB/c小鼠 ELISA测定 DNA免疫 伯氏疟原虫 MSP1 血清IgG MVA CSF 免疫组 人工合成 表达质粒 重组病毒 IgG1 抗体亚类 总IgG 存活时间 MSPI 保护作用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对野、家鼠型病毒多肽抗原的抗体应答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东亮 李方和 +3 位作者 沈汉馨 喻植群 宋佩辉 郝连杰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29-232,共4页
应用兔抗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血清及EHF病人血清对野、家鼠型EHF病毒多肽抗原进行免疫识别,发现两型病毒多肽抗原间稍有差异。不同流行地区EHF病人血清大多数可与两型病毒49.6ku(50kd)多肽反应,提示该多肽可能是EHF病毒引起机体抗体... 应用兔抗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血清及EHF病人血清对野、家鼠型EHF病毒多肽抗原进行免疫识别,发现两型病毒多肽抗原间稍有差异。不同流行地区EHF病人血清大多数可与两型病毒49.6ku(50kd)多肽反应,提示该多肽可能是EHF病毒引起机体抗体应答反应的主要抗原成分。并对EHF病人血清中针对两型病毒多肽抗原的抗体检出率与临床病程及病型的关系进行了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热 病毒多肽 抗原 抗体应答
下载PDF
旋毛虫感染小鼠对p46000重组抗原的抗体应答 被引量:1
10
作者 原丽红 付宝权 +6 位作者 刘明远 林本夫 张亚兰 吴秀萍 卢强 陈启军 P.Boireau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47,共3页
分别以旋毛虫肌幼虫ES抗原和p46000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对小鼠人工感染旋毛虫后的抗体应答进行了ELISA检测。结果表明,以肌幼虫200条/只经口感染小鼠后,肌幼虫ES抗原在感染后9d可检出抗体,并于感染后35~42d达到最高水平;应用重组... 分别以旋毛虫肌幼虫ES抗原和p46000重组蛋白作为抗原,对小鼠人工感染旋毛虫后的抗体应答进行了ELISA检测。结果表明,以肌幼虫200条/只经口感染小鼠后,肌幼虫ES抗原在感染后9d可检出抗体,并于感染后35~42d达到最高水平;应用重组抗原检测时,感染后10d可检出抗体,抗体水平略低于用ES抗原,但是其消长规律基本一致.而且与阴性血清相比差异明显;抗体在117d后仍维持于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p46000重组抗原 ELISA 抗体应答
下载PDF
抗体应答期间大鼠脑和胸腺中儿茶酚胺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彭聿平 邱一华 +1 位作者 程纯 李炳源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54-357,共4页
目的 :探讨在抗体应答期间 ,脑和淋巴器官中儿茶酚胺 (CAs)含量的动态变化 ,藉以了解免疫状态对中枢和外周CAs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 :用绵羊红细胞 (SRBC)免疫大鼠 ,在免疫后第 2~ 7d应用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检测法 (HPLC ECD)测定大... 目的 :探讨在抗体应答期间 ,脑和淋巴器官中儿茶酚胺 (CAs)含量的动态变化 ,藉以了解免疫状态对中枢和外周CAs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 :用绵羊红细胞 (SRBC)免疫大鼠 ,在免疫后第 2~ 7d应用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检测法 (HPLC ECD)测定大鼠下丘脑、海马、脑干和胸腺中去甲肾上腺素 (NA)、肾上腺素 (A)、多巴胺 (DA)和高香草酸 (HVA)的含量。结果 :①下丘脑和海马内NA在抗体应答期间升高 ,而胸腺中NA降低 ;②下丘脑、海马和胸腺中A含量在抗体应答期间均增加 ;③脑内DA在抗体应答期间有增加和减少的现象 ,但HVA都增加 ;④脑干中CAs含量在抗体应答期间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抗体应答可能使下丘脑和海马中CAs神经的活动加强 ,对胸腺CAs的影响可能依递质不同而作用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应答 儿茶酚胺 下丘脑 胸腺 神经免疫调节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交叉加强免疫抗体应答水平 被引量:1
12
作者 翁景清 李敏红 +5 位作者 方春福 傅桂明 俞樟有 汪建江 俞水明 刘文雪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5-276,共2页
目的 研究在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双价灭活疫苗基础免疫的基础上 ,1年后分别用双价苗和Ⅰ型、Ⅱ型单价苗分别进行加强免疫 ,以观察不同型别疫苗加强后机体的抗体应答水平及区别 ,以确定加强疫苗剂型。方法 对 2 0 6名疫苗接种者中的... 目的 研究在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双价灭活疫苗基础免疫的基础上 ,1年后分别用双价苗和Ⅰ型、Ⅱ型单价苗分别进行加强免疫 ,以观察不同型别疫苗加强后机体的抗体应答水平及区别 ,以确定加强疫苗剂型。方法 对 2 0 6名疫苗接种者中的部分接种者 ,在基础免疫后 2周及 1年后 (加强前 )和加强后 2周、1年分别采集血清 ,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IFA)和微量细胞病变中和试验 (MCPENT)检测IFA -IgG抗体和中和抗体。 结果  ( 1)基础免疫后2周IFA -IgG抗体阳转率为 96 76% ,GMT为 3 8 0 5 ;中和抗体阳转率 :Ⅰ型为 10 0 % ,Ⅱ型为 92 5 0 % ;中和抗体GMT :Ⅰ型为 2 0 82 ,Ⅱ型为 15 66。 ( 2 )基础免疫后 1年 (加强前 )IFA -IgG抗体阳转率降为 5 1 91% ,GMT也降到2 5 45 ;中和抗体阳转率 :Ⅰ型为 5 5 81% ,Ⅱ型为 46 5 1%。中和抗体GMT也分别降到 5 45和 5 18。 ( 3 )加强免疫后 2周IFA -IgG抗体阳转率回升到 98 46% ,GMT也上升到 3 8 0 2 ;同时中和抗体性率 :3组两型抗体均为 10 0 %阳转 ;Ⅰ型抗体GMT分别为 2 0 0 1,46 66和 12 42 ;Ⅱ型抗体和GMT分别为 2 0 0 0、19 99和 16 82。结论 在双价疫苗基础免疫的基础上 ,通过 3种疫苗加强免疫 ,产生的IFA抗体和中和抗体在阳性率和GMT水平 3组间很接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灭活疫苗 不同疫苗加强 抗体应答
下载PDF
交感神经对抗体应答的调控 被引量:1
13
作者 葛志东 陈敏珠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61-164,共4页
近10余年来,神经免疫内分泌学(neuroimmunoendocrinology)的研究不断深入,已在不同水平上展开。其中对免疫器官的交感神经支配和功能,淋巴细胞的肾上腺素受体,拟肾上腺素药对抗体应答的影响研究颇多。本文从免疫药理学角度,对以上问题... 近10余年来,神经免疫内分泌学(neuroimmunoendocrinology)的研究不断深入,已在不同水平上展开。其中对免疫器官的交感神经支配和功能,淋巴细胞的肾上腺素受体,拟肾上腺素药对抗体应答的影响研究颇多。本文从免疫药理学角度,对以上问题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 抗体应答 调控 免疫调节 淋巴细胞 肾上腺素受体
下载PDF
新疆美利双羊对绵羊慢病毒的抗体应答的转换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福萍 邓普辉 +1 位作者 孟庆文 简子健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7-9,共3页
用琼扩(AGID)试验每月1次检查绵羊慢病毒(OcLV)北疆株(NXJstrain)血清学阳性羊的抗体应答的转换。2头受试公羊和8头母羊分别连续检查6个月和13~15个月。10头受试羊中有7头的对病毒核心蛋白(p26... 用琼扩(AGID)试验每月1次检查绵羊慢病毒(OcLV)北疆株(NXJstrain)血清学阳性羊的抗体应答的转换。2头受试公羊和8头母羊分别连续检查6个月和13~15个月。10头受试羊中有7头的对病毒核心蛋白(p26)的抗体(外线)与对病毒包膜糖蛋白(gp135)的抗体(内线)以及与同时对p26和gp135二者的抗体(双线)发生转换。30%~50%的受试羊在一次性琼扩试验检查时只出现外线,3头血清学可疑羊在2~3月后全部血清学转阳。作者等还对抗体应答转换的原因和琼扩试剂的合格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慢病毒 抗体应答 转换 新疆美利奴羊
下载PDF
国产与法国Merieux产伤寒Vi多糖菌苗人体接种反应及血清抗体应答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河战 王斌 +6 位作者 王薇 计国欣 周伟忠 张亮才 唐明亮 李永根 李志林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1996年第2期1-3,共3页
作者对国产伤寒Vi多糖菌苗和法国Merieux产伤寒Vi多糖菌苗人体接种反应及血清抗体应答情况进行比较,接种后6~8小时法国菌苗的体温反应同国产菌苗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5.347,0.25>P>0.01),24小... 作者对国产伤寒Vi多糖菌苗和法国Merieux产伤寒Vi多糖菌苗人体接种反应及血清抗体应答情况进行比较,接种后6~8小时法国菌苗的体温反应同国产菌苗相比有显著性差异(x2=5.347,0.25>P>0.01),24小时后反应消失,免后一月国产菌苗和法国菌苗Vi抗体四倍增长率分别为91.80%和89.6%(x2=0.164,P>0.05),GMT分别为36.94和35.49(t=0.653,P>0.05),二者均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 伤寒VI多糖菌苗 研制 接种反应 抗体应答
下载PDF
细粒棘球绦虫排泄分泌抗原的研究——绵羊免疫后或感染后的抗体应答及细胞应答 被引量:2
16
作者 窦兰清 朱兴全 +3 位作者 孙学勤 史晓红 王晓华 牛炳亨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1993年第3期10-13,共4页
绵羊用六钩蚴排泄分泌抗原(ES)、原头节ES抗原、原头节可溶性粗抗原、绵羊棘球蚴囊液(SHCF)或囊壁抗原免疫后,和攻击感染虫卵后,应用ELISA、酯酶染色法及瑞氏-姬姆萨染色法研究了血清抗体、T、B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应答... 绵羊用六钩蚴排泄分泌抗原(ES)、原头节ES抗原、原头节可溶性粗抗原、绵羊棘球蚴囊液(SHCF)或囊壁抗原免疫后,和攻击感染虫卵后,应用ELISA、酯酶染色法及瑞氏-姬姆萨染色法研究了血清抗体、T、B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的应答反应。初步结果表明,绵羊在感染细粒棘球绦虫虫卵后或抗原免疫后、攻击感染后都表现明显的血清抗体应答反应,T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数量增加,免疫应答依不同的抗原而具有不同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绦虫 排泄分泌抗原 绵羊 抗体应答 细胞应答
下载PDF
重组表达的恶性疟原虫顶端膜抗原1片段诱导小鼠保护性抗体应答
17
作者 李珣 薛采芳 +4 位作者 刘忠湘 王宪锋 丁劲 雷俊川 甄荣芬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 分析恶性疟原虫顶端膜抗原(apical membrane antigen 1,AMA1)主要结构域在诱导保护性抗体应答中的作用,为正确选择疫苗应用片段提供依据。方法 PCR扩增编码P.fAMA1相应结构域的基因序列,构建pET原核表达载体,用纯化重组蛋白免疫BAL... 目的 分析恶性疟原虫顶端膜抗原(apical membrane antigen 1,AMA1)主要结构域在诱导保护性抗体应答中的作用,为正确选择疫苗应用片段提供依据。方法 PCR扩增编码P.fAMA1相应结构域的基因序列,构建pET原核表达载体,用纯化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ELISA测定抗体效价,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分析抗体的特异性,用小鼠免疫血清进行疟原虫体外生长抑制实验。结果 成功表达并纯化了代表AMA1不同结构域的重组抗原片段,包括完整的胞外域片段E、结构域Ⅰ+Ⅱ、Ⅰ、Ⅱ和Ⅲ,免疫小鼠后分别诱导出不同滴度的IgG抗体,免疫血清可特异地识别天然AMA1抗原,重组蛋白E和Ⅰ+Ⅱ免疫血清可明显抑制疟原虫的体外生长。结论 AMA1胞外结构域的完整性是构成保护性抗体表位的重要基础,保护性抗体表位主要分布在结构域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顶端膜抗原 抗体应答 疫苗
下载PDF
鼻腔接种伤寒杆菌Fe-SOD的抗体应答及对鼠伤寒杆菌攻击的免疫保护作用
18
作者 徐军发 唐湘涓 +1 位作者 凌天翼 唐俊杰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 探讨鼻腔接种伤寒杆菌Fe SOD后血液和粘膜系统的抗体应答及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用IL - 1作为佐剂 ,将伤寒杆菌Fe SOD经鼻腔接种小鼠 ,检测小鼠血液及肠液中的抗体应答 ,并用鼠伤寒杆菌攻击小鼠 ,观察小鼠的存活情况 ,以确定免疫... 目的 探讨鼻腔接种伤寒杆菌Fe SOD后血液和粘膜系统的抗体应答及免疫保护作用。方法 用IL - 1作为佐剂 ,将伤寒杆菌Fe SOD经鼻腔接种小鼠 ,检测小鼠血液及肠液中的抗体应答 ,并用鼠伤寒杆菌攻击小鼠 ,观察小鼠的存活情况 ,以确定免疫保护作用。结果 当用IL - 1作为佐剂时 ,经鼻腔接种伤寒杆菌Fe SOD的小鼠血液和肠液中可产生高水平特异性IgG和IgA ;而腹腔注射仅在血液中产生高水平特异性IgG。另外发现经鼻腔接种伤寒杆菌Fe SOD的小鼠在 2LD50 鼠伤寒杆菌攻击后 ,3d和 7d的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以 5LD50 鼠伤寒杆菌攻击时 ,小鼠 7d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结果说明伤寒杆菌Fe SOD经鼻腔接种后可引起小鼠粘膜系统和血液中的抗体应答 ;对鼠伤寒杆菌的攻击可产生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也进一步说明了Fe SOD是沙门菌的共同保护性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杆菌 鼠伤寒杆菌 FE-SOD 粘膜 抗体应答 免疫保护作用
下载PDF
猪免疫旋毛虫抗原和感染后的抗体应答
19
作者 窦兰清 傅宝权 +1 位作者 牛炳亨 朱兴全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2期148-149,共2页
为了明确猪在免疫旋毛虫抗原和感染旋毛虫肌幼虫后的抗体应答反应,应用 ELISA 法,肌幼虫凝胶层析纯化抗原、新生幼虫和成虫可溶性抗原,对用肌幼虫可溶性抗原、肌幼虫 ES 抗原、成虫可溶性抗原、成虫 ES 抗原、灭活新生幼虫抗原制备的免... 为了明确猪在免疫旋毛虫抗原和感染旋毛虫肌幼虫后的抗体应答反应,应用 ELISA 法,肌幼虫凝胶层析纯化抗原、新生幼虫和成虫可溶性抗原,对用肌幼虫可溶性抗原、肌幼虫 ES 抗原、成虫可溶性抗原、成虫 ES 抗原、灭活新生幼虫抗原制备的免疫原免疫后猪血清抗体以及攻击感染后的猪血清抗体进行了检测。用肌幼虫纯化抗原检测时,感染猪在感染后7d 抗体即出现变化,第14~21d 时上升较快,第28d 达最高值,抗体可持续6个月以上;各免疫组在第1次免疫后抗体滴度有不同程度升高,第2次免疫后上升较快,其中肌幼虫可溶性抗原及其 ES 抗原免疫组抗体应答较其它几种抗原免疫组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虫可溶性抗原 肌幼虫可溶性抗原 旋毛虫肌幼虫 抗体应答 旋毛虫抗原 猪免疫 新生幼虫 血清抗体 感染后 纯化抗原
下载PDF
实验感染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的绵羊抗体应答反应的研究
20
作者 薛飞 相文华 沈荣显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5,共3页
本实验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和免疫印迹试验对实验感染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EV)的绵羊抗体应答反应进行了研究,用两种方法都可在接毒绵羊的血清中检测到CAEV的抗体。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最早可于接毒后的第7周时检测... 本实验用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和免疫印迹试验对实验感染山羊关节炎—脑炎病毒(CAEV)的绵羊抗体应答反应进行了研究,用两种方法都可在接毒绵羊的血清中检测到CAEV的抗体。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最早可于接毒后的第7周时检测到抗体,免疫印迹试验最早可于接毒后的第6周时检测到抗CAEV的gp125、gp44、p35、p28和p14的抗体,这说明免疫印迹试验更为敏感一些。本实验的结果表明CAEV可在绵羊体内诱生明显的体液免疫应答反应,因此用CAEV通过绵羊体传代的方法可能会得到具有良好的抗原性的CAEV毒株,这对于人工培养CAEV强毒是非常重要的。此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关节炎 脑炎病毒 绵羊 抗体应答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