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及过渡金属离子对蛇毒内抗凝血因子荧光光谱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刘清亮 徐晓龙 +2 位作者 王淳 谢波平 余华明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研究了稀土及过渡金属离子对蛇毒内抗凝血因子(ACF,anticoagulation factor) 内源荧光光谱的影响,并根据荧光光谱的变化推测ACF与稀土及过渡金属高子作用后发生的构型变化。
关键词 稀土 过渡金属 蛇毒 抗凝血因子
下载PDF
皖南尖吻蝮蛇蛇毒内抗凝血因子(ACF)的二级结构和金属离子对其影响的CD谱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余华明 徐晓龙 +3 位作者 王淳 鲁非 张祖德 刘清亮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8-82,共5页
利用CD谱对皖南尖吻蝮蛇蛇毒内抗凝血因子(ACF)的二级结构,即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进行了测定,利用ChenandYang的方法计算出了它们在ACF分子内的百分比.溶液的pH值对ACF的二级结构影响不大,但... 利用CD谱对皖南尖吻蝮蛇蛇毒内抗凝血因子(ACF)的二级结构,即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进行了测定,利用ChenandYang的方法计算出了它们在ACF分子内的百分比.溶液的pH值对ACF的二级结构影响不大,但当pH位于5和6时,二级结构稍稍出现了异常.这可能是由于氢离子电离引起的电荷变化带来的效应.ACF的脱钙破坏了分子内的配位结构,而使α-螺旋的百分比大大降低.尽管三价镧系离子能取代ACF中的钙离子,但是没有给ACF的二级结构带来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毒 抗凝血因子 二级结构 CD谱 金属离子
下载PDF
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ACF)含量和钙离子含量的定量测定及钙离子结合位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清亮 徐晓龙 +1 位作者 余华明 王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1-76,共6页
由紫外光谱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用ICP测定Ca含量,从而确定一个ACF分子中含一个钙离子.ACF中分子中除一个高亲和性钙结合位点外,至少还有一个低亲和性钙结合位点,只有当过量钙离子存在时,才可能在低亲和性钙结合位点上进一步结合钙离子.Tb^... 由紫外光谱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用ICP测定Ca含量,从而确定一个ACF分子中含一个钙离子.ACF中分子中除一个高亲和性钙结合位点外,至少还有一个低亲和性钙结合位点,只有当过量钙离子存在时,才可能在低亲和性钙结合位点上进一步结合钙离子.Tb^(3+)具有比Ca^(2+)离子更强的键合ACF能力,能定量结合在ACF中的两个位点上,且能全部取代ACF中Ca^(2+).文中提及的金属离子对ACF的抗凝血活性没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因子 荧光 尖吻蝮蛇
下载PDF
与平滑肌细胞联合培养的内皮细胞的抗凝血因子、粘附分子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双红 姜宗来 +3 位作者 张炎 张传森 李玉泉 丛兴忠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7-350,I012,共5页
目的 探讨平滑肌细胞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为内皮细胞种植的组织工程学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模拟血管壁的内层结构及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间的相互影响途径 ,建立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接触生长的联合培养模型 ,用免疫细胞化学、放... 目的 探讨平滑肌细胞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为内皮细胞种植的组织工程学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 模拟血管壁的内层结构及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间的相互影响途径 ,建立内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接触生长的联合培养模型 ,用免疫细胞化学、放射免疫学技术和图像分析等方法研究内皮细胞 v WF、PGI2 、CD2 9的合成、分泌及表达。 结果 联合培养的内皮细胞的 因子相关抗原 (v WF)的合成减弱 ,前列腺环素的分泌增加 ,整合素 β1 亚族的表达增强。 结论 联合培养内皮细胞的细胞因子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平滑肌细胞 抗凝血因子 粘附分子
原文传递
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Ⅱ与活化凝血因子Ⅹ的结合性质 被引量:6
5
作者 徐小龙 刘清亮 吴双顶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16-520,共5页
皖南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Ⅱ (ACFⅡ )与活化凝血因子Ⅹ (FⅩa)在钙离子作用下形成了 1∶1的复合物 ,从而延长凝血时间 .这个复合反应是依赖于钙离子的 ,ACFⅡ在没有钙离子存在条件下不能与FⅩa形成复合物 .ACFⅡ是凝血因子Ⅸ或凝血因... 皖南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Ⅱ (ACFⅡ )与活化凝血因子Ⅹ (FⅩa)在钙离子作用下形成了 1∶1的复合物 ,从而延长凝血时间 .这个复合反应是依赖于钙离子的 ,ACFⅡ在没有钙离子存在条件下不能与FⅩa形成复合物 .ACFⅡ是凝血因子Ⅸ或凝血因子Ⅹ结合蛋白家族中一个新发现的成员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2 946 8 1.ACFⅡ分子中含有 2 5 1个氨基酸残基 ,其氨基酸组成与这一家族中其他成员十分相似 .ACFⅡ在抗凝血反应中存在一临界浓度 (12nmol/L) ,只有在高于其临界浓度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因子 活化凝因子 钙离子 蛇毒
下载PDF
埃及伊蚊抗凝血因子Xa基因片段的克隆测序 被引量:4
6
作者 朱礼华 赵彤言 +2 位作者 刘先凯 董言德 陆宝麟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15-417,共3页
目的 :探讨我国登革热的重要媒介蚊种埃及伊蚊唾液中的抗凝血因子Xa基因。方法 :用兼并引物PCR方法从我国的埃及伊蚊基因组DNA扩增抗凝血因子Xa基因片段 ,克隆入测序T载体进行测序。结果 :扩增出抗凝血因子Xa基因片段长度约 30 0bp ,测... 目的 :探讨我国登革热的重要媒介蚊种埃及伊蚊唾液中的抗凝血因子Xa基因。方法 :用兼并引物PCR方法从我国的埃及伊蚊基因组DNA扩增抗凝血因子Xa基因片段 ,克隆入测序T载体进行测序。结果 :扩增出抗凝血因子Xa基因片段长度约 30 0bp ,测序后发现与报道的埃及伊蚊的cDNA基因相应序列多了一段 6 3bp内含子 ,并有几个碱基和氨基酸序列变化。结论 :我国海南岛的埃及伊蚊抗凝血因子Xa基因有一定差异 ,可能对应的是一个新的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蚊属 埃及伊蚊 抗凝血因子Xa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片断 基因克隆 测序
下载PDF
体积排阻色谱法测定低分子量肝素抗凝血因子Xa的活性 被引量:12
7
作者 张倩倩 康经武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4-690,共7页
发展了一种基于体积排阻色谱测定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血活性的方法。利用肝素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后可增强ATⅢ对凝血因子Xa(FXa)抑制作用的原理,通过测定加入LMWH后FXa水解其生色底物产生对硝基苯胺(pNA)这一反应的抑制程度确定L... 发展了一种基于体积排阻色谱测定低分子量肝素(LMWH)抗凝血活性的方法。利用肝素与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后可增强ATⅢ对凝血因子Xa(FXa)抑制作用的原理,通过测定加入LMWH后FXa水解其生色底物产生对硝基苯胺(pNA)这一反应的抑制程度确定LMWH的活性。首先将含有一定浓度LMWH的缓冲溶液与ATⅢ溶液混合,然后依次加入FXa和生色底物,分别孵育一段时间。底物被FXa水解,产生游离的pNA。体积排阻色谱可将小分子产物pNA与其他大分子分离开,因而可以在pNA的最大吸收波长下得到高灵敏度的测定,并且不再受其他成分的干扰。该方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极大地减少了样品的消耗量,降低了成本,并且还可进行各种复杂样品(如血浆)中LMWH抗FXa活性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排阻色谱 抗凝血因子 Xa 低分子量肝素
下载PDF
尖吻蝮蛇毒中一种新抗凝血因子的纯化及特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翟宁 冯军 赵文杰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71-673,共3页
应用阴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过滤色谱,从尖吻蝮蛇毒中分离出一个新的抗凝血因子。经Superdex75HR10/30预装柱检测,纯度达99.9%。SDS-PAGE检测为单一条带,相对分子量52.2k。该因子有显著的抗凝血活性,延长白陶土部分激血活酶时间的临界浓度... 应用阴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过滤色谱,从尖吻蝮蛇毒中分离出一个新的抗凝血因子。经Superdex75HR10/30预装柱检测,纯度达99.9%。SDS-PAGE检测为单一条带,相对分子量52.2k。该因子有显著的抗凝血活性,延长白陶土部分激血活酶时间的临界浓度为0.2mg/ml,无纤溶活性、磷脂酶A2活性和出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因子 尖吻蝮蛇毒 纯化
下载PDF
钙离子及酸度对蛇毒抗凝血因子溶液构象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吴双顶 张祖德 +2 位作者 余华明 刘清亮 丁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用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Ca2+离子对抗凝血因子(ACF)溶液构象的影响,证实了Ca2+离子不仅能与ACF可逆结合,还能维持ACF的结构.脱去Ca2+离子后的ACF中约有46%的Trp残基相对暴露在外.在一定的酸度范围内... 用荧光光谱方法研究了Ca2+离子对抗凝血因子(ACF)溶液构象的影响,证实了Ca2+离子不仅能与ACF可逆结合,还能维持ACF的结构.脱去Ca2+离子后的ACF中约有46%的Trp残基相对暴露在外.在一定的酸度范围内,酸度对ACF的结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因子 酸度 钙离子 蛇毒 溶液构象
下载PDF
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Ⅰ的稀土离子荧光探针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小龙 刘清亮 解永树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稀土离子 (Nd3+ ,Sm3+ ,Eu3+ ,Gd3+ ,Tb3+ )对抗凝血因子 (ACFⅠ )的内源荧光有不同程度的淬灭作用。稀土离子与ACFⅠ荧光滴定的结果表明 ,ACFⅠ分子中有两个稀土离子结合位点 ,稀土离子和钙离子在ACFⅠ分子中两个结合位点是共同的竞争... 稀土离子 (Nd3+ ,Sm3+ ,Eu3+ ,Gd3+ ,Tb3+ )对抗凝血因子 (ACFⅠ )的内源荧光有不同程度的淬灭作用。稀土离子与ACFⅠ荧光滴定的结果表明 ,ACFⅠ分子中有两个稀土离子结合位点 ,稀土离子和钙离子在ACFⅠ分子中两个结合位点是共同的竞争结合位点。每个稀土离子与ACFⅠ的结合常数K1 和K2 相接近 ,说明两个结合位点的结构可能基本一致。不同的稀土离子与ACFⅠ之间有相近的结合常数K1或K2 ,表明ACFⅠ分子中的两个结合位点在结构上都有较大的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抗凝血因子I 荧光探针 金属离子结合位点
下载PDF
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凝血与抗凝血因子活性或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轩茂 任景芳 +6 位作者 郝斌 曹文东 刘秀娥 侯丽虹 王学峰 丁秋兰 杨林花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7年第5期339-341,共3页
目的观察静脉血栓栓塞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和抗凝血因子活性或含量变化。方法95例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和95名正常对照,用定量乳胶凝集试验行D-二聚体含量检测;一期法检测血浆凝血因子Ⅱ活性(FⅡ∶C)、凝血因子Ⅴ活性(FⅤ∶C)、凝血因子Ⅷ活性(... 目的观察静脉血栓栓塞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和抗凝血因子活性或含量变化。方法95例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和95名正常对照,用定量乳胶凝集试验行D-二聚体含量检测;一期法检测血浆凝血因子Ⅱ活性(FⅡ∶C)、凝血因子Ⅴ活性(FⅤ∶C)、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和凝血因子Ⅸ活性(FⅨ∶C);发色法底物检测蛋白C活性(PC∶A)和抗凝血酶活性(AT∶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静脉血栓栓塞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D-二聚体含量、FⅡ∶C、FⅤ∶C和FⅧ∶C水平均明显增高,FⅨ∶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C∶A和AT∶A水平在静脉血栓栓塞组虽有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因子联合作用在静脉血栓栓塞发病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栓形成 液凝固因子 抗凝血因子 活性 含量
下载PDF
新生儿抗凝血因子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若梅 李晓静 +2 位作者 蔡晓燕 邓孝智 杜逸亭 《血栓与止血学》 2006年第6期250-251,共2页
目的了解正常新生儿生理性抗凝血因子的水平,为临床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抽取正常足月顺产新生儿脐血及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分别测定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蛋白C(protein C,PC)、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 目的了解正常新生儿生理性抗凝血因子的水平,为临床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抽取正常足月顺产新生儿脐血及健康成人外周静脉血,分别测定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蛋白C(protein C,PC)、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的活性和含量,α_2巨球蛋白(α_2-Macroglobulin,α_2-MG)的含量,并与成人进行比较。结果新生儿脐血中AT、PC、TFPI的含量和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成人水平(P<0.05)。α_2-MG的水平与正常成人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生理性抗凝血因子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α_2-MG正常可能是一种代偿机制。在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诊断及抗凝剂的应用中应引起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抗凝血因子
下载PDF
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Ⅱ的稀土离子荧光探针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徐小龙 刘清亮 解永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807-1812,共6页
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 ( ACF )分子中有两个钙离子结合位点 ,钙离子对 ACF 的内源荧光有增强作用 ,稀土离子 ( Nd3 +,Sm3 +,Eu3 +,Gd3 +和 Tb3 +)能取代 ACF 分子中的钙离子 ,并对 ACF 的内源荧光有不同程度的猝灭作用 ,其中 Tb3 ... 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 ( ACF )分子中有两个钙离子结合位点 ,钙离子对 ACF 的内源荧光有增强作用 ,稀土离子 ( Nd3 +,Sm3 +,Eu3 +,Gd3 +和 Tb3 +)能取代 ACF 分子中的钙离子 ,并对 ACF 的内源荧光有不同程度的猝灭作用 ,其中 Tb3 +接受 ACF 分子中 Trp残基传递的能量后 ,特征荧光增强 .稀土离子与 ACF 荧光滴定表明 ,ACF 分子中有两个稀土离子结合位点 ,稀土离子和钙离子在 ACF 分子中两个结合部位是共同的竞争结合部位 .ACF 与不同稀土离子之间有相近的表观结合常数 K1 或 K2 .Tb3 +与 RE3 +( RE=Nd,Sm,Eu或 Gd)间线性自由能关系表明 ,稀土离子与 ACF 结合时 ,没有明显的空间效应 .ACF 分子中的两个结合位点在结构上都有较大的柔性 ,这种结构柔性为钙离子在 ACF 与活化凝血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离子 抗凝血因子 荧光探讨 金属离子 结合位点 尖吻蝮蛇 蛇毒 抗凝机理 抗栓药物 钙离子
下载PDF
成都地区汉族群体抗凝血因子Ⅲ的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苟清 景强 +1 位作者 侯一平 吴梅筠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1期1-3,共3页
用等电聚焦免疫固定技术,调查成都地区225名无血缘关系汉族男女青年血浆抗凝血因子Ⅲ(ATⅢ)表现型的分布,发现B、AB两种普遍型和一种BV变异型;推算出ATⅢ的基因频率,即ATⅢ*A=0.1022,ATⅢ*B=0.8956,ATⅢ*V=0.0022。该遗传标... 用等电聚焦免疫固定技术,调查成都地区225名无血缘关系汉族男女青年血浆抗凝血因子Ⅲ(ATⅢ)表现型的分布,发现B、AB两种普遍型和一种BV变异型;推算出ATⅢ的基因频率,即ATⅢ*A=0.1022,ATⅢ*B=0.8956,ATⅢ*V=0.0022。该遗传标记在中国人群中的频率分布系国内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因子 等电聚焦 遗传多态性 变异型
下载PDF
梅毒伴继发性抗凝血因子抗体阳性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温海燕 宓庆梅 仲人前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2,共1页
关键词 梅毒 抗凝血因子抗体
下载PDF
钩虫抗凝血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玉荣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81-185,共5页
关键词 钩虫 抗凝血因子 人体寄生虫
下载PDF
抗凝血因子Χa活性测定对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治疗监测的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淑燕 张端伟 +1 位作者 钱芸娟 余展超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19-220,共2页
目的观察抗凝血因子 (F) a活性测定 ,作为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 (L MWH)治疗的监测。方法用heptest试制盒对 L MWH治疗的 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及 30例用普通肝素 (U FH)和 30例用 L MWH预防肾病综合征血栓形成倾向患者进行抗凝血因子 (F)... 目的观察抗凝血因子 (F) a活性测定 ,作为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 (L MWH)治疗的监测。方法用heptest试制盒对 L MWH治疗的 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及 30例用普通肝素 (U FH)和 30例用 L MWH预防肾病综合征血栓形成倾向患者进行抗凝血因子 (F) a活性、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测定和血小板计数 (Plt)。结果用 L 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抗 F a测定在治疗第 2天为 (0 .18± 0 .13) ,第 10天为 (0 .30± 0 .19) u/ ml。肾病组在治疗第 2天为 (0 .2 1± 0 .15 ) ,第 15天为 (0 .31± 0 .19) ,第 30天为 (0 .37± 0 .14) u/ m l。两组在治疗开始和结束检测抗 F a、APTT和 Plt均无统计学的差异。L MWH抗 F a测定为 (0 .2 8± 0 .14) u/ ml。结论虽然 ,抗 F a测定是简便 ,快速和有效的监测 L MWH的方法。但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和肾病患者应用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因子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
下载PDF
蕲蛇蛇毒抗凝血因子的分离纯化与特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志宾 郭春腾 +1 位作者 王中来 饶平凡 《蛇志》 2003年第2期21-24,共4页
目的 寻找蕲蛇蛇毒中的抗凝血因子。 方法 利用硫酸铵沉降、阴离子交换层析、阳离子交换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层析 ,从蕲蛇蛇毒中分离纯化到一个抗凝血因子。 结果 纯化的这一组份在PAGE、SDS-PAGE上均呈单一区带 ,分子量约为 2 5 .4... 目的 寻找蕲蛇蛇毒中的抗凝血因子。 方法 利用硫酸铵沉降、阴离子交换层析、阳离子交换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层析 ,从蕲蛇蛇毒中分离纯化到一个抗凝血因子。 结果 纯化的这一组份在PAGE、SDS-PAGE上均呈单一区带 ,分子量约为 2 5 .4k D,由两条分子量分别为 1 5 .0 k D和 1 6.0 k D的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在一起。这一组份在体外显著地延长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 ,但不延长牛凝血酶时间 ,也不具有磷脂酶 A2 活性、纤溶活性和出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蕲蛇 蛇毒 抗凝血因子 分离 纯化 特性
下载PDF
Sr^(2+)诱导尖吻蝮蛇毒中抗凝血因子I的结构稳定性及重新折叠(英文)
19
作者 徐小龙 沈登科 +1 位作者 张立云 吴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6-710,共5页
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I(ACFI)是活化凝血因子X(FXa)结合蛋白,具有显著的抗凝血活性.用荧光光谱研究了Sr2+诱导ACFI的结构稳定性及重新折叠.结果表明,脱钙ACFI(apo-ACFI)可结合两个Sr2+.ACFI与FXa的结合反应不是绝对依赖于Ca2+,Sr2+也可... 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I(ACFI)是活化凝血因子X(FXa)结合蛋白,具有显著的抗凝血活性.用荧光光谱研究了Sr2+诱导ACFI的结构稳定性及重新折叠.结果表明,脱钙ACFI(apo-ACFI)可结合两个Sr2+.ACFI与FXa的结合反应不是绝对依赖于Ca2+,Sr2+也可以诱导ACFI与FXa的结合反应.盐酸胍诱导的Sr2+重组ACFI(Sr2+-ACFI)去折叠过程是一个三态过程,有一个稳定的中间态.像Ca2+一样,Sr2+不仅能显著增加ACFI的结构稳定性,而且在不改变变性剂浓度条件下,能诱导去折叠的脱钙ACFI重新折叠成Sr2+-ACFI的中间态.Sr2+诱导apo-ACFI重新折叠过程包含快慢两步反应,Sr2+取代Ca2+只降低快折叠反应速度,而不影响慢折叠反应速度.这说明,金属离子影响快折叠过程,而慢折叠过程只决定于蛋白质本身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因子I(ACF I) 尖吻蝮蛇 Sr^2+ 去折叠 折叠
下载PDF
钙(Ⅱ)对抗凝血因子Ⅱ与活化凝血因子X结合反应的影响
20
作者 徐小龙 刘清亮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61-565,共5页
皖南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Ⅱ(ACFⅡ)不具有酶的活性,通过与活化凝血因子X(FXa)的合成1:1复合物来延长凝血时间。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发现ACFⅡ与FXa的结合反应依赖于Ca(Ⅱ)浓度,ACFⅡ与FXa的最大结合反应所需要的Ca(Ⅱ)浓度约... 皖南尖吻蝮蛇毒抗凝血因子Ⅱ(ACFⅡ)不具有酶的活性,通过与活化凝血因子X(FXa)的合成1:1复合物来延长凝血时间。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发现ACFⅡ与FXa的结合反应依赖于Ca(Ⅱ)浓度,ACFⅡ与FXa的最大结合反应所需要的Ca(Ⅱ)浓度约为1×10^-3mol/L,平衡透析的结果表明,ACFⅡ分子中有两个不同亲和性的Ca(Ⅱ)结合位点,表观结合常数分别为(1.1±0.3)×10^5L/mol和(1.7±0.4)×10^4L/mol,ACFⅡ与2个Ca(Ⅱ)结合所需要的Ca(Ⅱ)浓度也约为1×10^-3mol/L,Ca(Ⅱ)对ACFⅡ的荧光有增强效应,其最大荧光增强所需要的Ca(Ⅱ)浓度也约为1×10^-3mol/L。由此推测ACFⅡ结合上2个Ca(Ⅱ)可能是其与FXa结合的前提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蛋白 抗凝血因子 活化凝因子X 钙离子 结合反应 抗栓药物 酶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