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7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洲马瘟病毒NS1蛋白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抗原性分析
1
作者 户鑫兵 王轩莹 +6 位作者 宋昱庆 田占成 关贵全 苟惠天 罗建勋 殷宏 独军政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2024年第3期350-356,共7页
非洲马瘟(African horse sickness,AHS)是一种由媒介昆虫传播感染马属动物的病毒性疾病,为了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AHSVNS1蛋白并评估其作为亚单位疫苗组分的抗原性,本研究参考GenBank上公布的AHSV基因序列,人工合成NS1全长基因序列... 非洲马瘟(African horse sickness,AHS)是一种由媒介昆虫传播感染马属动物的病毒性疾病,为了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表达AHSVNS1蛋白并评估其作为亚单位疫苗组分的抗原性,本研究参考GenBank上公布的AHSV基因序列,人工合成NS1全长基因序列,利用PCR方法扩增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后将其克隆到转座载体pFastBacTMHTb上,将成功构建的重组质粒pFastBac-AHSVNS1转化到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获得了含有AHSVNS1基因的重组杆粒Bacmid-AHSVNS1,将其转染到Sf9昆虫细胞内获得了表达AHSVNS1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SDS-PAGE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AHSV NS1蛋白大小为65 ku,且获得了纯化的重组AHSV NS1蛋白。将其免疫BALB/c小鼠,细胞免疫荧光和Western-blot试验显示获得了特异性的抗AHSV NS1蛋白多克隆抗体,其效价达1∶51 200。流式细胞分析显示,AHSV NS1蛋白免疫小鼠能够刺激CD4+和CD8+T淋巴细胞的增加。上述研究结果表明,AHSV NS1蛋白作为AHSV亚单位疫苗的组成成分具有一定应用前景。本试验实现了AHSV NS1蛋白在昆虫细胞中成功表达并验证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这为进一步研究AHSV NS1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和亚单位疫苗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马瘟病毒 AHSV NS1蛋白 昆虫细胞表达 抗原性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CD2v蛋白胞内域与胞外域的原核表达及其抗原性分析
2
作者 李艳蕊 任静 +6 位作者 崔锦蔷 袁晨 王云霄 马亚娟 刘志昌 李永社 宋勤叶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660-1670,共11页
【目的】应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CD2v蛋白胞外域(N-端,CD2v-N)与胞内域(C-端,CD2v-C)并分析两者的抗原性,为ASFV检测方法的研发提供试验依据和指导。【方法】构建CD2v-N和CD2v-C的重组... 【目的】应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CD2v蛋白胞外域(N-端,CD2v-N)与胞内域(C-端,CD2v-C)并分析两者的抗原性,为ASFV检测方法的研发提供试验依据和指导。【方法】构建CD2v-N和CD2v-C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在体外表达并纯化CD2v-N和CD2v-C蛋白,通过Western blotting对表达蛋白进行鉴定;用表达的CD2v-N和CD2v-C蛋白分别肌内接种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共免疫3次,每次间隔2周;每次免疫后14 d,应用ELISA方法测定CD2v-N或CD2v-C的特异性抗体水平;用纯化后的CD2V-N和CD2v-C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通过ELISA方法检测95份ASFV感染猪的血清CD2v-N或CD2v-C特异性抗体,比较CD2v-N和CD2v-C在猪体内诱导的免疫反应水平。【结果】重组蛋白CD2v-N和CD2v-C分别以包涵体和可溶性形式表达,分子质量分别为22.9和34.0 ku,均能与猪抗ASFV血清特异性结合;用CD2v-N蛋白首免家兔后14 d,血清中未检测到特异性抗体,而在CD2v-C首免的家兔血清中检测到了高滴度的特异性抗体;三免后14 d,CD2v-N和CD2v-C蛋白免疫家兔的血清特异性抗体效价分别为1∶125000和1∶107;ELISA检测结果显示,ASFV感染猪的血清中CD2v-C特异性抗体水平显著高于CD2v-N(P<0.05)。【结论】本研究表达了ASFV CD2v蛋白胞内域和胞外域,前者的抗原性比后者高,CD2v胞内域作为ASFV免疫学检测技术研究与开发的靶标更具优势。该研究结果对ASFV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ASFV) CD2v蛋白 胞外域 胞内域 蛋白表达 抗原性
下载PDF
4株不同基因型新城疫病毒毒力测定及与商品疫苗株抗原性比较
3
作者 黄青红 华俊 +6 位作者 谢丽基 谢芝勋 曾婷婷 李孟 罗思思 李丹 谢志勤 《动物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16-21,共6页
为了探究不同基因型和不同来源4株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及现有商品疫苗株的抗原性差异,测定4株新城疫病毒的鸡胚最小致死量的平均死亡时间(mean death time,MDT)和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ntracerebral pathogen... 为了探究不同基因型和不同来源4株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及现有商品疫苗株的抗原性差异,测定4株新城疫病毒的鸡胚最小致死量的平均死亡时间(mean death time,MDT)和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致病指数(intracerebral pathogenicity index,ICPI),分别制备油乳苗,再与商品疫苗NDV La Sota株、A-Ⅶ株分别接种SPF鸡,收集单因子血清进行HI交叉试验和细胞交叉中和试验。结果显示,基因Ⅵ型NDV B27为中等毒力毒株,基因Ⅶ型NDV B9、基因Ⅸ型NDV B14、基因Ⅻ型NDV GX01为强毒株;HI交叉试验结果显示,基因Ⅵ型NDV B27和基因Ⅸ型NDV B14抗原同源性为0.64,抗原性差异微小,其他毒株之间的抗原同源性为0.69~0.99,抗原差异不大;细胞交叉中和试验结果显示,基因Ⅵ型NDV B27和基因Ⅸ型NDV B14抗原同源性为0.42,基因Ⅵ型NDV B27和基因Ⅱ型疫苗株La Sota抗原同源性为0.47,抗原差异较大,其余毒株及疫苗株La Sota之间抗原差异微小。试验结果可为后续筛选NDV疫苗候选株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疫病毒 基因型 抗原性 致病指数
下载PDF
2019—2020年9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性分析及候选疫苗株筛选 被引量:1
4
作者 蒋文明 张琳 +5 位作者 彭程 刘朔 尹馨 李金平 侯广宇 刘华雷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2-78,共7页
为了解近年来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和抗原变异情况,本研究对选自2019—2020年的9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进一步利用交叉血凝抑制试验和中和试验对抗原性进行分析,并以此筛选出候选疫苗株,开展免疫... 为了解近年来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和抗原变异情况,本研究对选自2019—2020年的9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进一步利用交叉血凝抑制试验和中和试验对抗原性进行分析,并以此筛选出候选疫苗株,开展免疫原性和攻毒保护试验研究。9株病毒HA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1.2%~98.9%,表明这些毒株之间HA基因分化明显。9株病毒HA蛋白裂解位点序列均为RSSR,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分子特征。所有9株病毒HA均含有7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9株病毒HA关键受体结合位点的234位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为亮氨酸,提示这些毒株具有结合α2,6-Sialidase受体的能力。交叉血凝抑制试验显示各毒株之间出现最大64倍的抗原性差异,交叉中和试验显示各毒株之间出现最大1024倍的抗原性差异。根据中和试验结果,利用AntigenMap制作抗原图谱,可以看出9株病毒可以分为2个主要抗原群。筛选的Y2432毒株制备灭活疫苗免疫鸡群后21 d,针对同源毒株平均血凝抑制(HI)抗体效价达到13.6 log_2,使用同源毒株和异源毒株进行攻毒,保护率均为100%。Y2432免疫SPF鸡,14 d即可产生高水平抗体,最高可达到14.4 log_2,且抗体可维持140 d以上。筛选的候选疫苗株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果较好,为预防H9N2亚型禽流感的流行提供了重要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 H9N2 抗原性 疫苗
下载PDF
不同产地品种的花生蛋白质抗原性差异及其结构特征研究
5
作者 任红涛 李静 +3 位作者 余秋颖 李军伟 王凡 王娜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5-149,159,共6页
通过检测不同产地及品种花生蛋白质的抗原性,并分析其蛋白质结构特性。结果表明:“豫南阳鲁花8号”的抗原性最高,为2.270,"鲁济南四粒红"的抗原性最低,为0.804;花生蛋白质抗原性与二级结构中β-折叠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 通过检测不同产地及品种花生蛋白质的抗原性,并分析其蛋白质结构特性。结果表明:“豫南阳鲁花8号”的抗原性最高,为2.270,"鲁济南四粒红"的抗原性最低,为0.804;花生蛋白质抗原性与二级结构中β-折叠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52(P<0.01),与β-转角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50(P<0.01),与α-螺旋和粒径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66、-0.482(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蛋白质 抗原性 结构特性
下载PDF
欧亚类禽H1N1猪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关键氨基酸的鉴定与分析
6
作者 张乃心 许程志 +4 位作者 杨玉莹 张亚萍 万云飞 乔传玲 陈化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828-2836,共9页
【背景】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主要是由病毒的表面糖蛋白HA决定的,前期利用欧亚类禽型H1N1猪流感病毒(EA H1N1 SIV)HA蛋白单克隆抗体(mAb)筛选抗原逃逸株发现,HA蛋白190、230和269位(H3编码)氨基酸的改变能够导致病毒发生抗原逃逸,并发现在... 【背景】流感病毒的抗原性主要是由病毒的表面糖蛋白HA决定的,前期利用欧亚类禽型H1N1猪流感病毒(EA H1N1 SIV)HA蛋白单克隆抗体(mAb)筛选抗原逃逸株发现,HA蛋白190、230和269位(H3编码)氨基酸的改变能够导致病毒发生抗原逃逸,并发现在新近分离的EA H1N1 SIV HA蛋白广泛存在这3个氨基酸的变异。【目的】进一步探索哪些氨基酸对病毒的抗原性具有关键作用,为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一株病毒A/swine/Liaoning/SY72/2018(H1N1)SY72为模式病毒,建立该病毒的反向遗传系统(RGS),又以SY72为骨架,拯救含有HA基因190、230和269单点突变重组病毒;利用rSY72病毒制备灭活疫苗,分别免疫SPF鸡和非免疫猪制备其相应的血清,通过中和试验和血凝抑制(HI)试验分析病毒的抗原性,确定影响病毒抗原性的关键氨基酸位点;继而评估HA蛋白不同位点氨基酸的改变对病毒复制特性及受体结合特性等的影响。【结果】分析SY72病毒的HA氨基酸序列发现,该病毒HA蛋白分别含有190D、230M和269R。利用反向遗传技术,分别拯救了病毒rSY72及单点突变病毒rSY72HA/D190N、rSY72HA/M230I和rSY72HA/R269M;中和试验结果表明,与rSY72相比较,3株突变病毒均能够与两株mAbs发生一定反应;HI试验结果显示,与rSY72相比较,突变病毒rSY72HA/D190N与rSY72免疫鸡血清和猪血清的反应减弱,HI抗体效价分别出现了4倍和8倍的差异,而病毒rSY72HA/M230I和rSY72HA/R269M与两种血清的反应差异不明显,表明HA蛋白190位氨基酸改变对病毒的抗原性影响最为明显;病毒蚀斑测定及复制动力学研究结果发现D190N的氨基酸替换导致病毒rSY72HA/D190N在MDCK细胞上形成的蚀斑减小,而R269M的氨基酸替换导致病毒rSY72HA/R269M在MDCK细胞上的复制能力下降;3个位点的氨基酸替换均未影响病毒的受体结合特性。【结论】HA蛋白190位氨基酸对EA H1N1 SIV抗原性具有决定作用,269位氨基酸突变使得病毒在MDCK细胞上的复制能力降低。这提示在后续开展的病原学监测中要密切关注这些氨基酸的变异情况,提高对动物流感的预警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感病毒 HA蛋白 抗原性
下载PDF
湿热处理对花生球蛋白Ara h 3抗原性的影响
7
作者 吴枭 席俊 +4 位作者 孙富宇 杨欢欢 水天娇 黄芃博 高一达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4-50,共7页
为探究湿热处理对花生球蛋白Ara h 3抗原性的影响,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从花生脱脂粉中分离纯化出Ara h 3,进行不同温度、时间和质量浓度的湿热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湿热处理条件,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湿热处理后Ara h 3抗原性变化... 为探究湿热处理对花生球蛋白Ara h 3抗原性的影响,采用硫酸铵分级沉淀法从花生脱脂粉中分离纯化出Ara h 3,进行不同温度、时间和质量浓度的湿热处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湿热处理条件,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湿热处理后Ara h 3抗原性变化,测定外源荧光、游离巯基含量以及圆二色光谱,从蛋白结构的变化解释湿热处理对Ara h 3抗原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湿热处理能够降低Ara h 3抗原性,且在质量浓度10 mg/mL、90℃处理30 min时,抗原性降至最低;湿热处理后的Ara h 3荧光强度、表面疏水性增强,三级结构发生变化;游离巯基含量增加、空间结构发生改变;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降低,无规则卷曲含量增加,二级结构发生变化。湿热处理后Ara h 3空间结构发生改变,部分抗原表位遭到破坏或被包埋,抗原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处理 Ara h 3 抗原性 蛋白结构 酶联免疫吸附法
下载PDF
高强度超声波浴对小麦醇溶蛋白结构及抗原性的影响
8
作者 曹佳兴 朱海兰 +2 位作者 王君荣 蒙太和 张国治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4-71,112,共9页
小麦是世界上生产和消费最广泛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公认的八大过敏性食品之一,而麦醇溶蛋白(Glia)是诱发小麦过敏的主要过敏原之一,为探究小麦蛋白脱敏的新方法,采用高强度水浴超声波(HIWU),设定不同的超声功率(0、240、360、480、600 W... 小麦是世界上生产和消费最广泛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公认的八大过敏性食品之一,而麦醇溶蛋白(Glia)是诱发小麦过敏的主要过敏原之一,为探究小麦蛋白脱敏的新方法,采用高强度水浴超声波(HIWU),设定不同的超声功率(0、240、360、480、600 W)对Glia进行处理。测定了Glia中游离氨基和游离巯基的含量,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荧光光谱和拉曼光谱表征Glia的结构,通过免疫印记吸附试验(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非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了Glia与抗体的反应能力。结果表明:高强度超声波浴对Glia的结构和抗原性影响显著;480 W超声处理对Glia的抗原抑制效果最好;超声波浴使Glia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其有序结构(α-螺旋、β-折叠)含量减少,无序结构(β-转角、无规则卷曲)含量增加,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暴露,维持结构稳定的g-g-g型二硫键含量减少。高强度超声波浴改变了Glia的次级结构,其抗原表位被掩藏或破坏,有效地降低了Glia的抗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超声波浴 小麦醇溶蛋白 蛋白质结构 抗原性
下载PDF
西藏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基因的遗传进化、分子特征和抗原性分析
9
作者 李义兴 孟朝轶 +6 位作者 符汉宇 王运路 刘博华 徐业芬 包玉花 牛家强 索朗斯珠 《高原农业》 2023年第1期40-49,共10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一株西藏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基因的遗传进化、分子特征和抗原性。从一株西藏牦牛源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全基因组测序中获得OmpH基因序列,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在线对OmpH基因编码的... 本研究旨在分析一株西藏牦牛源多杀性巴氏杆菌OmpH基因的遗传进化、分子特征和抗原性。从一株西藏牦牛源B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全基因组测序中获得OmpH基因序列,对其核苷酸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在线对OmpH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理论分子质量、理论等电点、亲水性和疏水性、跨膜结构、结构域、二、三级结构及抗原性分析。结果表明OmpH基因全长1002 bp,编码333个氨基酸;遗传进化分析发现,西藏牦牛源Pm的OmpH基因与新疆牦牛源的同源性最近。OmpH蛋白的分子特性分析发现该蛋白为亲水性蛋白,较为稳定,具有信号肽结构,所有序列均在膜外,无跨膜结构,属于分泌型蛋白,在PFAM数据库中存在Porin_1结构域及低复杂性区域;该蛋白的二、三级蛋白结构分析发现分子同源三聚体构成,其中无规则卷曲占比45.35%,结构较为稳定。抗原性分析OmpH蛋白的保护性抗原的总体预测为0.6945,高出正常阈值0.2945。OmpH具有抗原性的可能性较大,可作为免疫原性蛋白和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的较佳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多杀性巴氏杆菌 OmpH基因 遗传进化 分子特征 抗原性
下载PDF
旋毛虫TspE1蛋白的原核表达与抗原性分析
10
作者 郝至立 梁悦 +5 位作者 石文杰 丁静 李辰 刘明远 杨姝 刘晓雷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84-892,共9页
为进一步了解旋毛虫排泄/分泌产物中TspE1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并评估其作为候选诊断抗原的价值,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TspE1基因(GenBank登录号KP757896.2)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区等进行预测分析。进一步将TspE1基因编码区... 为进一步了解旋毛虫排泄/分泌产物中TspE1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并评估其作为候选诊断抗原的价值,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TspE1基因(GenBank登录号KP757896.2)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亲/疏水性、跨膜区等进行预测分析。进一步将TspE1基因编码区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ColdⅠ中,经诱导表达后采用His标签进行亲和层析纯化。纯化后获得的重组TspE1蛋白大小约36 ku。利用重组TspE1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与不同时期的旋毛虫排泄/分泌产物进行Western-blot分析,结果显示,感染宿主30 h、3 d、6 d的旋毛虫以及肌幼虫的排泄/分泌产物中均检测出TspE1蛋白。本研究中所制备的重组TspE1蛋白能够与旋毛虫感染后第14天到第280天的猪阳性血清呈现出特异性条带,进一步证明TspE1蛋白是旋毛虫感染宿主过程中较早暴露的强抗原性蛋白质。本研究为后续旋毛虫早期诊断技术的建立提供了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TspE1蛋白 生物信息学 原核表达 抗原性分析
下载PDF
电子束辐照对鲈鱼小清蛋白生化性质及抗原性的影响
11
作者 洪天畅 朱恒杏 +1 位作者 邵孟茹 潘家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196-2205,共10页
为研究辐照对鲈鱼过敏原生化性质、抗原性及二级结构的影响,本试验采用0、3、5、7、9 kGy剂量电子束辐照鲈鱼小清蛋白溶液及冻干粉,测定其浓度、浊度、疏水性、分子量和抗原性的变化,以及二级结构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增大,小... 为研究辐照对鲈鱼过敏原生化性质、抗原性及二级结构的影响,本试验采用0、3、5、7、9 kGy剂量电子束辐照鲈鱼小清蛋白溶液及冻干粉,测定其浓度、浊度、疏水性、分子量和抗原性的变化,以及二级结构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增大,小清蛋白冻干粉及溶液的浓度降低,疏水性提高,浊度增加,过敏条带变浅,免疫印迹条带变浅,小清蛋白与抗体的结合能力减弱,抗原性降低;α-螺旋及无规则卷曲比例升高,β-折叠及β-转角变化不明显,二级结构被破坏。综上,电子束辐照使小清蛋白生化性质及结构发生了变化,有效降低了小清蛋白的抗原性,同时发现液态小清蛋白较固态对辐照更敏感。本研究结果为鲈鱼及其制品辐照消敏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鲈鱼 小清蛋白 辐照 生化性质 抗原性
下载PDF
颗粒化重组戊型肝炎病毒衣壳蛋白及其抗原性与免疫原性 被引量:27
12
作者 何志强 张军 +5 位作者 李少伟 林鉴 刘如石 陈毅歆 王颖彬 夏宁邵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62-268,共7页
过去的研究发现大肠杆菌表达的戊型肝炎病毒 (HEV)衣壳蛋白ORF2的aa3 94_60 6片段NE2可以形成同源多聚体 ,并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性 ,但纯化后的免疫原性较弱。这里表达了 3个NE2蛋白的N端延伸突变体 ,发现对应于ORF2aa3 68_60 6的重组蛋... 过去的研究发现大肠杆菌表达的戊型肝炎病毒 (HEV)衣壳蛋白ORF2的aa3 94_60 6片段NE2可以形成同源多聚体 ,并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性 ,但纯化后的免疫原性较弱。这里表达了 3个NE2蛋白的N端延伸突变体 ,发现对应于ORF2aa3 68_60 6的重组蛋白HEV 2 3 9在体外可以形成颗粒性抗原。HEV 2 3 9抗原颗粒与戊肝患者血清反应性良好 ,对中和性单克隆抗体 8C11的反应性与NE2抗原相当 ,而对另一中和性单克隆抗体 8H3的反应性较NE2抗原有显著提高 ,表明HEV 2 3 9抗原颗粒具有比NE2更好的抗原性。纯化后的HEV 2 3 9抗原颗粒直径约为 15~3 0nm。铝佐剂吸附的HEV 2 3 9免疫Balb c小鼠的半数有效剂量 (ED5 0 )在 0 0 8~ 0 2 5μg之间 ,而同样以铝佐剂吸附的NE2抗原 60 μg剂量免疫的抗体阳转率仅 2 5% ,表明HEV 2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衣壳蛋白 疫苗 颗粒性抗原 原核表达 抗原性 免疫原性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虾过敏蛋白分子量及抗原性的影响 被引量:43
13
作者 董晓颖 高美须 +3 位作者 潘家荣 张春红 王志东 李淑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8-554,共7页
本文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虾过敏蛋白分子量及抗原性的影响。利用酶解、超高压、微波3种方法处理虾过敏蛋白,利用SDS-PAGE对虾过敏蛋白分子量大小进行测定,用OPA法对各种酶解条件下蛋白质的水解度进行测定,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各种处理后... 本文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虾过敏蛋白分子量及抗原性的影响。利用酶解、超高压、微波3种方法处理虾过敏蛋白,利用SDS-PAGE对虾过敏蛋白分子量大小进行测定,用OPA法对各种酶解条件下蛋白质的水解度进行测定,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各种处理后过敏蛋白抗原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蛋白酶处理后虾过敏蛋白特征条带消失,而经超高压和微波处理的分子量大小没有变化;间接竞争ELISA检测表明三种处理均会导致虾过敏蛋白致敏性不同程度降低或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过敏原 超高压 微波 酶解 分子量 抗原性
下载PDF
辐照对蟹过敏蛋白生化性质和抗原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14
作者 张明琦 高美须 +3 位作者 支玉香 潘家荣 李淑荣 吕淑霞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3259-3264,共6页
【目的】研究辐照对蟹过敏蛋白生化性质和抗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3、5、7、9kGyγ射线对蟹过敏蛋白进行辐照处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辐照后蟹过敏蛋白溶液浓度和浊度变化;荧光光度计测定辐照后蟹过敏蛋白溶液疏水性变化;SDS-聚... 【目的】研究辐照对蟹过敏蛋白生化性质和抗原性的影响。【方法】选择3、5、7、9kGyγ射线对蟹过敏蛋白进行辐照处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辐照后蟹过敏蛋白溶液浓度和浊度变化;荧光光度计测定辐照后蟹过敏蛋白溶液疏水性变化;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辐照后过敏蛋白分子量的变化;Western blot印迹和间接竞争ELISA法测定辐照后过敏蛋白抗原性变化。【结果】辐照使过敏蛋白溶液的浓度下降,浊度增加,疏水性提高,过敏蛋白条带消失,硝酸纤维素膜上无过敏条带产生,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辐照后过敏蛋白与抗体结合能力减弱。【结论】辐照使过敏蛋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抗原决定簇被掩盖或破坏,证明辐照技术可以有效降低蟹过敏蛋白的致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蟹过敏原 辐照 生化性质 抗原性
下载PDF
热加工对花生过敏原Ara h2抗原性及构象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胡纯秋 高金燕 +2 位作者 陈红兵 罗春萍 闫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550-2554,共5页
从花生种子中分离纯化花生过敏原Ara h 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圆二色谱(CD)、ANS荧光探针及紫外可见(UV-Vis)光谱等方法,系统研究热加工对Ara h 2抗原性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Ara h 2蛋白经55或70℃处理后其抗原性略有升高,... 从花生种子中分离纯化花生过敏原Ara h 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圆二色谱(CD)、ANS荧光探针及紫外可见(UV-Vis)光谱等方法,系统研究热加工对Ara h 2抗原性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Ara h 2蛋白经55或70℃处理后其抗原性略有升高,经85,100或115℃处理后,其抗原性显著降低,且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其抗原性均不断降低。CD色谱分析表明,Ara h 2经热处理后其二级结构发生变化;ANS荧光探针光谱显示,不同的热处理均导致Ara h 2表面疏水性增加。紫外光谱显示,不同温度对Ara h 2处理30 min后(除55℃外),其紫外吸收值均升高。Ara h 2经100℃处理不同时间后,其紫外吸收值均有增加。由此推断,花生过敏原Ara h 2的构象改变导致了其抗原性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h2 热加工 抗原性 圆二色谱 ANS荧光探针 紫外光谱
下载PDF
女贞子多糖对淋巴瘤细胞膜抗原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璘 邱蓉丽 +3 位作者 乐巍 韩莹 施樱樱 李寰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50-1353,共4页
目的研究女贞子多糖及其分级沉淀部位对淋巴瘤细胞膜抗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定时定量提取淋巴瘤细胞膜,测定细胞膜表面唾液酸的含量,同时免疫小鼠后,用间接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抗体的生成,观察女贞子多糖及其分级沉淀对淋巴瘤细胞... 目的研究女贞子多糖及其分级沉淀部位对淋巴瘤细胞膜抗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定时定量提取淋巴瘤细胞膜,测定细胞膜表面唾液酸的含量,同时免疫小鼠后,用间接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抗体的生成,观察女贞子多糖及其分级沉淀对淋巴瘤细胞抗原性的影响。结果女贞子多糖及其分级沉淀可以提高小鼠抗淋巴瘤细胞膜的血清抗体滴度,同时也降低淋巴瘤细胞膜表面唾液酸含量,其中以女贞子多糖及50%沉淀物作用最强。结论女贞子多糖及50%沉淀物提高淋巴瘤细胞表面抗原性,作用机制与降低淋巴瘤细胞表面唾液酸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多糖 抗原性 淋巴瘤细胞 ELISA 唾液酸 抗体
下载PDF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抗原性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28
17
作者 王泽霖 刘岩 +3 位作者 李建丽 陈少渠 杨大光 柴丽娜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1-354,共4页
对1998—2002年间在河南省豫北地区分离到的5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变异进行了研究。经HI试验、鸡胚中和试验、细胞中和试验及攻毒保护试验证明,5株H9N2亚型间已经发生了抗原性漂移。98A5和99S毒株间的保护力接近100%,HI试验... 对1998—2002年间在河南省豫北地区分离到的5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变异进行了研究。经HI试验、鸡胚中和试验、细胞中和试验及攻毒保护试验证明,5株H9N2亚型间已经发生了抗原性漂移。98A5和99S毒株间的保护力接近100%,HI试验、鸡胚中和试验、细胞中和试验的相关性均在0.74以上。表明2毒株间的抗原性相近;用00Y毒株攻击其他4株免疫的鸡,其保护率仅为60%~80%;而02Y株对除00Y株外的4株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60%、75%、80%、100%,与分离年代呈负相关性,HI、鸡胚中和试验、细胞中和试验也取得类似结果,说明2000年后的毒株间已发生抗原性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亚型 禽流感 抗原性变异
下载PDF
隐匿性HBV感染患者HBVS基因N-糖基化突变对HBsAg抗原性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刘妍 张凯 +5 位作者 陈容娟 李奇 许智慧 思兰兰 蔺淑梅 徐东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6-391,共6页
目的分析隐匿性HBV感染(OBI)患者HBV S基因主要亲水区(MHR)N-糖基化突变的抗原性,探讨N-糖基化突变与OBI发生机制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例OBI患者血清中检出的4种NXT/S形式突变,其中sQ129N为已知经典的N-糖基化突变,其余3种为本... 目的分析隐匿性HBV感染(OBI)患者HBV S基因主要亲水区(MHR)N-糖基化突变的抗原性,探讨N-糖基化突变与OBI发生机制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例OBI患者血清中检出的4种NXT/S形式突变,其中sQ129N为已知经典的N-糖基化突变,其余3种为本课题组新发现的突变,采用前期构建成功的野生型及突变型S基因重组质粒转染HepG2和Huh7细胞,验证3种新型突变形式,并分析4种突变对HBsAg抗原性的影响及这些突变地6种HBsAg检测试剂的反应性。结果 Western blotting结果证实3种新型突变均为N-糖基化突变。激光共聚焦结果显示,与野生株相比,4种突变株HBsAg/His标签的荧光强度比值分别降低了76.3%、53.4%、67.1%和52.7%,双抗体夹心法得出结果类似。用6种HBsAg临床试剂进行的检测结果显示,与野生株相比,3种新型突变株对6种HBsAg试剂的反应性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携带双N-糖基化突变(aa113-118 TSTTST→NST+aa131-133 TSM→NST)的HBsAg抗原性降低最为明显,导致测试的6种试剂中4种无法检测到该突变蛋白。结论 HBV S基因MHR区N-糖基化突变抗原性降低是引起患者OBI表现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临床常用的HBsAg检测试剂对突变抗原的检测敏感性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S基因 突变 N-糖基化 抗原性
下载PDF
麻疹病毒抗原性变异及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被引量:25
19
作者 张建华 卢亦愚 +5 位作者 严菊英 邵传森 徐宝祥 陆群英 龚黎明 周敏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35-937,共3页
目的 了解浙江省麻疹野毒株的抗原性变异状况以及麻疹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 采用麻疹国际标准株Edmonston株、疫苗株沪191与近几年浙江省分离的麻疹野毒株 (浙 98- 5和浙 0 0 - 4 )分别制备免疫血清 ,与各毒株进行交叉中和试验 ,... 目的 了解浙江省麻疹野毒株的抗原性变异状况以及麻疹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 采用麻疹国际标准株Edmonston株、疫苗株沪191与近几年浙江省分离的麻疹野毒株 (浙 98- 5和浙 0 0 - 4 )分别制备免疫血清 ,与各毒株进行交叉中和试验 ,并分别对不同来源的人群血清测定中和抗体滴度。结果 麻疹野毒株浙 98- 5与疫苗株沪191和Edm株的抗原比分别为 3 0和 2 6 ,浙 0 0 - 4与上述两毒株的抗原比分别为 7 30和 5 6 5 ,其抗原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麻疹疫苗初免儿童和麻疹急性期病人血清对麻疹野毒株的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GMT)分别为 15 0 3和 5 0 4 ,明显低于疫苗株沪191,GMT分别为 6 8 12和 11 76。但健康人群血清对两毒株的中和抗体滴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浙江省麻疹野毒株已出现较明显的抗原性变异 ,现行麻疹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也受到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病毒 抗原性变异 中和抗体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核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抗原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杜恩岐 刘胜旺 +2 位作者 孔宪刚 童光志 杨增岐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2-347,共6页
为了研究重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核蛋白能否作为群特异性诊断抗原加以应用,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国内分离株IBV-LX4核蛋白基因亚克隆于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载体pPROEXTMHT中,构建拟表达重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核蛋白的重组质粒pPROEX... 为了研究重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核蛋白能否作为群特异性诊断抗原加以应用,将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国内分离株IBV-LX4核蛋白基因亚克隆于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载体pPROEXTMHT中,构建拟表达重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核蛋白的重组质粒pPROEXTMHT-N。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后,阳性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并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Westernblot鉴定,表明核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表达,表达产物是分子量分别为约56kD和45kD的蛋白,其中分子量为56kD的蛋白表达量约为菌体总蛋白的13%。包涵体被6mol盐酸胍裂解后,通过镍离子亲和树脂进行了纯化,并用纯化的分子量为56kD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所获得的兔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核蛋白多克隆抗体,分别与不同致病型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进行琼脂扩散反应,结果表明,该多克隆抗体可与各不同致病型毒株发生反应。这初步表明重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核蛋白,可作为群特异性诊断抗原用于该病毒的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重组核蛋白 多克隆抗体 抗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