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对翘嘴鲌鱼种生长及组织中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陈建明 叶金云 +1 位作者 潘茜 王友慧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6-112,共7页
在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鱼种基础饲料中添加相当于抗坏血酸含量为0mg/kg、25mg/kg、50mg/kg、100mg/kg、150mg/kg、200mg/kg和400mg/kg的包膜维生素C(Vc),制成7种实验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为(3.71±0.11)g的7组... 在翘嘴鲌(Culter alburnus)鱼种基础饲料中添加相当于抗坏血酸含量为0mg/kg、25mg/kg、50mg/kg、100mg/kg、150mg/kg、200mg/kg和400mg/kg的包膜维生素C(Vc),制成7种实验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为(3.71±0.11)g的7组翘嘴鲌鱼种8周,每个实验组包含3个重复。结果表明,摄食不添加Vc饲料的实验鱼成活率显著低于其他Vc添加组(P〈0.05)。饲料中Vc添加量为0-50mg/kg时,对鱼体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鱼体增重随添加量的增加而上升。但添加量继续增大,对鱼体增重不再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为。和25mg/kg时,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低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饲料中Vc不同添加量对肝体指数和全鱼体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肌肉中抗坏血酸含量随饲料中Vc添加量加大而不断上升,二者呈正相关关系(P〈0.05)。肝胰脏抗坏血酸含量在Vc添加量≤100mg/kg时,随饲料中Vc添加量加大而不断上升(P〈0.05),但高于此添加量时,则肝胰脏中抗坏血酸不再随添加量的上升而有显著变化(P〉0.05)。分别以鱼体增质量和肝胰脏中抗坏血酸为指标,经折线模型(Broken line model)回归分析求得翘嘴铂鱼种饲料中Vc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53mg/kg和97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鲌 维生素C 生长 抗坏血酸含量
下载PDF
不同蔬菜产品器官抗坏血酸含量与其相关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坤 韩道杰 +2 位作者 许贞杭 王英华 于贤昌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57-262,共6页
以抗坏血酸(AsA)含量差异较大的甜椒、番茄、马铃薯、萝卜和黄瓜的产品器官为试材,研究不同发育期产品器官AsA含量与其相关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蔬菜不同发育期产品器官AsA含量与DHAR和GalLDH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以5种蔬菜产... 以抗坏血酸(AsA)含量差异较大的甜椒、番茄、马铃薯、萝卜和黄瓜的产品器官为试材,研究不同发育期产品器官AsA含量与其相关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蔬菜不同发育期产品器官AsA含量与DHAR和GalLDH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以5种蔬菜产品器官形成末期AsA含量与其相关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得知,AsA含量与DHAR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9423,P<0.05),与GalLDH活性的相关性也较显著(r=0.8597,P<0.10);AsA+DHA含量与GalLDH活性相关性明显(r=0.7904,P<0.15)。AsA含量与MDHAR、AAO和APX活性无显著相关性。这说明不同物种蔬菜产品器官AsA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与其GalLDH和DHAR活性存在较大差异密切相关,MDHAR、AAO和APX活性不是影响AsA含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产品器官 抗坏血酸含量 半乳糖内酯脱氢酶 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
下载PDF
强光对苹果盆栽苗叶片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马玉华 王永红 +2 位作者 王荔 班小重 邹养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23-25,共3页
为研究强光对苹果叶片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影响,以2年生嘎拉苹果盆栽苗叶片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强光下处理0、2、4、6、8 h,检测其叶片相对膜透性、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和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强光处理时... 为研究强光对苹果叶片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影响,以2年生嘎拉苹果盆栽苗叶片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强光下处理0、2、4、6、8 h,检测其叶片相对膜透性、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和抗坏血酸(AsA)含量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强光处理时间的延长,苹果叶片相对膜透性、MDA、H2O2含量上升。总抗坏血酸含量在强光处理4 h时达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AsA/DHA比值均随强光处理时间延长而下降。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对苹果叶片抵抗强光逆境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光处理 苹果叶片 盆栽 抗坏血酸含量 相对膜透性 处理时间 ASA 试验材料 结果 过氧化氢 嘎拉苹果 调控作用 H2O2 最大值 丙二醛 MDA 检测 抵抗 比值
下载PDF
剩余染料比色法测定猕猴桃的抗坏血酸含量 被引量:1
4
作者 夏静 万娅琼 +2 位作者 殷俊峰 姚自鸣 徐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4期525-525,528,共2页
采用剩余染料比色法测定猕猴桃中抗坏血酸含量 ,其变异系数为 0 .31%~ 1.78% ,添加回收率为 98.5 %~ 99.1% ;与2 ,6 二氯靛酚滴定法相比 。
关键词 猕猴桃 剩余染料比色法 抗坏血酸含量 测定
下载PDF
蛴螬脂肪体中抗坏血酸含量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谢继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7年第4期360-360,364,共2页
利用2,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了蛴螬脂肪体中抗坏血酸含量,达0.10mg/g,这大大高于脊锥动物血浆中抗坏血酸的饱和度1.0~2.0mg/dl。本研究结果证明,昆虫的脂肪体不仅是一个代谢能量的储存部分,也是一个储存抗坏... 利用2,4-二硝基苯肼法测定了蛴螬脂肪体中抗坏血酸含量,达0.10mg/g,这大大高于脊锥动物血浆中抗坏血酸的饱和度1.0~2.0mg/dl。本研究结果证明,昆虫的脂肪体不仅是一个代谢能量的储存部分,也是一个储存抗坏血酸的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蛴螬 脂肪体 抗坏血酸含量
下载PDF
重庆市售蔬菜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6
作者 蒋宝泉 黄国荣 +1 位作者 杨家驹 宋明祥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89年第2期53-54,共2页
为了便于人们合理选择和利用蔬菜,并为医疗和营养工作者提供本地参考资料,我们于1987年采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对重庆市四季市售蔬菜中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进行了测定。
关键词 抗坏血酸含量 还原型 食物成分表 参考资料 叶菜类蔬菜 芹菜叶 绿叶蔬菜 根茎类
下载PDF
机械损伤时对马铃薯中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7
作者 王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52-53,共2页
本文研究切割和碰伤这两种机械损伤对马铃薯中抗坏血酸含量变化的影响。这类机械损伤很可能在收割、贮存、加工过程中发生。目前研究表明,马铃薯碰伤是由于在收割、运输和(或)包装过程中人为粗暴处置所致。
关键词 马铃薯 抗坏血酸含量 机械损伤
下载PDF
摘叶处理显著增加黑穗醋栗剩余叶片抗坏血酸含量
8
作者 王世明 《中国果业信息》 2019年第1期60-60,共1页
据《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8 年第6期《摘叶处理对黑穗醋栗叶片和果实AsA-GSH循环代谢的影响》(作者刘庆帅等)报道,通过摘叶处理,探讨黑穗醋栗叶片和果实抗坏血酸(AsA)积累的关系。对3 个AsA 含量差异较大的品种摘除总植株叶... 据《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8 年第6期《摘叶处理对黑穗醋栗叶片和果实AsA-GSH循环代谢的影响》(作者刘庆帅等)报道,通过摘叶处理,探讨黑穗醋栗叶片和果实抗坏血酸(AsA)积累的关系。对3 个AsA 含量差异较大的品种摘除总植株叶片数50%的叶片,测定叶片和果实内AsA 含量以及AsA-GSH 循环代谢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摘叶处理显著提高了处理后剩余叶片的AsA 含量,但果实中AsA 含量明显低于对照果实。AsA 和谷胱甘肽(GSH)含量均是在着果后第3 周最高,随后随着果实的发育而降低,至成熟时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含量 摘叶处理 黑穗醋栗 AsA-GSH循环 叶片 剩余 代谢相关酶 农业工程
下载PDF
苹果采收时钙和抗坏血酸含量与气调贮藏期间内部褐变的关系
9
作者 周洲 《中国果业信息》 2022年第3期63-63,共1页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2.110943),来自德国康斯坦茨湖(Kob)果实种植中心的人员研究了采收时矿质元素和抗坏血酸含量与气调贮藏期间布瑞本苹果内部褐变的关系。已有研究人... 据《Scientia Horticult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https://doi.org/10.1016/j.scienta.2022.110943),来自德国康斯坦茨湖(Kob)果实种植中心的人员研究了采收时矿质元素和抗坏血酸含量与气调贮藏期间布瑞本苹果内部褐变的关系。已有研究人员对德国西南部的布瑞本苹果内部褐变(IB)的原因和减少其发病率的策略进行了研究,结果不一致。但大多数的研究仅在一个生长季进行,在多个生长季进行评估以获取更多的数据和信息很有必要。布瑞本苹果的IB与果实中矿物质含量有关,在其他品种中,抗坏血酸(ASA)含量也与IB有关。很少有研究调查矿物质和ASA含量之间的平衡对苹果IB的影响。本研究进行了4年,以分析采收时矿物质和ASA含量与德国西南部的布瑞本苹果气调贮藏下IB发病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含量 气调贮藏 矿物质含量 矿质元素 康斯坦茨 布瑞 褐变 IB
下载PDF
沙棘叶片和茎中生育酚、糖和抗坏血酸含量及对非生物胁迫抗性的季节性变化
10
作者 周洲 《中国果业信息》 2013年第11期61-61,共1页
据《ScientiaHorticuhurae》的一篇研究报道(2013.09.039),来自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沙棘叶片和茎中生育酚、糖和抗坏血酸含量及对非生物胁迫抗性的季节性变化。
关键词 抗坏血酸含量 季节性变化 非生物胁迫 生育酚 叶片 沙棘 抗性 日本东北大学
下载PDF
煤烟降尘对蔬菜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11
作者 雷虎兰 丁启夏 《环境研究与监测》 1989年第3期1-5,共5页
抗坏血酸[C<sub>6</sub>H<sub>8</sub>O<sub>9</sub>]是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之一,主要来源于蔬菜。据有关专家报导抗坏血酸(维C)和谷氨酸在保护植物免受电离辐射影响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因而对于... 抗坏血酸[C<sub>6</sub>H<sub>8</sub>O<sub>9</sub>]是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之一,主要来源于蔬菜。据有关专家报导抗坏血酸(维C)和谷氨酸在保护植物免受电离辐射影响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因而对于蔬菜抗坏血酸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含量 电离辐射 烟尘污染 变异系数 长茄 圆茄 塑料大棚 区域设置 滞尘能力 果菜类
下载PDF
饲料用辣椒粕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
12
作者 陈丽 胡雪梅 石来凤 《新疆畜牧业》 2011年第6期32-33,共2页
辣椒(Capsicum)是茄科植物辣椒的果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1]。是世界上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经济作物之一,其适应性广、营养丰富、产业链长,受到世界各地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辣椒产业发展较快,
关键词 辣椒产业 抗坏血酸含量 饲料用 一年生草本植物 测定 茄科植物 经济作物 发展前景
下载PDF
磷钾肥和多效唑对越冬期假俭草叶片中抗坏血酸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志勇 廖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50,58,共3页
采用裂裂区设计,以亚热带地区广泛应用的暖季型草坪草假俭草翠绿1号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磷钾肥和多效唑喷施浓度对假俭草叶片中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低温胁迫下,27个处理假俭草叶片中的抗坏血酸含量有所不同,其中以A2B... 采用裂裂区设计,以亚热带地区广泛应用的暖季型草坪草假俭草翠绿1号为试验材料,比较了不同磷钾肥和多效唑喷施浓度对假俭草叶片中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低温胁迫下,27个处理假俭草叶片中的抗坏血酸含量有所不同,其中以A2B2C2(即钾肥7.5g/L、磷肥8.0g/L、多效唑1.2mg/L)处理下叶片抗坏血酸含量相对较高,说明肥料和化控的较优搭配能促进抗坏血酸在假俭草中的大量积累,为延长假俭草的青绿期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俭草 磷肥 钾肥 多效唑 抗寒 抗坏血酸含量
下载PDF
GA与2,4-D对猴头菇抗坏血酸氧化酶及蛋白酶活力的影响
14
作者 王金胜 刘喜文 《食用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9-9,共1页
抗坏血酸氧化酶是一个重要的末端氧化酶,它与多种物质代谢如NADH,谷胱甘肽等有关,又与组织中抗坏血酸含量有关。蛋白酶是水解酶类,它的活力高低与组织代谢及蛋白含量有关。生长调节剂已广泛用于提高食用菌产量。但关于猴头子实体生长过... 抗坏血酸氧化酶是一个重要的末端氧化酶,它与多种物质代谢如NADH,谷胱甘肽等有关,又与组织中抗坏血酸含量有关。蛋白酶是水解酶类,它的活力高低与组织代谢及蛋白含量有关。生长调节剂已广泛用于提高食用菌产量。但关于猴头子实体生长过程中酶活性的变化及生长调节剂对酶活性的影响尚少报道,本文研究了猴头子实体生长过程中抗坏血酸氧化酶及蛋白酶活力的变化,以及GA、2,4-D对这两种酶活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氧化酶 GA 蛋白酶活力 子实体生长 生长调节剂 末端氧化酶 食用菌产量 抗坏血酸含量 NADH 水解酶类
下载PDF
抗坏血酸快速测定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大琛 黄美莹 付培容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89年第2期52-52,共1页
本文采用酚试剂作为氧化剂测定抗坏血酸,显色后即可比色,呈色稳定,具有快速灵敏的优点,并初步应用于测定生物样品中抗坏血酸含量,得到满意结果。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快速测定法 酚试剂 抗坏血酸含量 生物样品 平行测定 二硝基苯 回收试验 三氯醋酸 混合血浆 加牙
下载PDF
用Folin试剂比色测定血液中抗坏血酸
16
作者 罗正仁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73-75,共3页
抗坏血酸又称维生素 C,是人畜自身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物质,所以测定人畜内或食物中抗坏血酸的含量在临床和营养学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人们正是依据其这一特性测量它的存在。目前,广泛采用的是2.6一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和钼... 抗坏血酸又称维生素 C,是人畜自身不能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物质,所以测定人畜内或食物中抗坏血酸的含量在临床和营养学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人们正是依据其这一特性测量它的存在。目前,广泛采用的是2.6一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和钼酸铵或2.4一二硝基苯肼比色法。2.6一二氯酚靛酚滴定法: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反应灵敏而易得结果。缺点:①易受其他还原物质干扰,常因色素类物质存在给观察滴定终点造成困难。②无法直接测定血液中的抗坏血酸,除非预先对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进行特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lin 还原物质 二硝基苯肼 比色测定 滴定终点 抗坏血酸含量 比色法 特性测量 钼酸铵 干扰物质
下载PDF
植物氧化酶电极法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
17
作者 陈松林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1991年第2期113-114,共2页
还原型L-抗坏血酸的测定,有高效液相色谱法,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前者使用仪器昂贵,不便普及,后者虽然设备简单,但对有色样品滴定终点不易判断。生物传感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具有快速、简便、经济等优点。用黄瓜等植物组织膜... 还原型L-抗坏血酸的测定,有高效液相色谱法,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前者使用仪器昂贵,不便普及,后者虽然设备简单,但对有色样品滴定终点不易判断。生物传感器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具有快速、简便、经济等优点。用黄瓜等植物组织膜制成生物传感器测定还原型抗坏血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传感器 还原型 植物组织 电极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滴定终点 组织捣碎机 磷酸盐缓冲液 膜电极 抗坏血酸含量
下载PDF
高锰酸钾—抗坏血酸化学发光新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18
作者 朱昌青 王伦 +3 位作者 吴家良 叶林 杨春芳 方必军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123-123,共1页
本文报道了高锰酸钾—抗坏血酸化学发光体系,根据发光强度与抗坏血酸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建立了抗坏血酸的CL分析法。本法用于药物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良好。1 实验部分1.1 仪器和试剂 FT-632型生化光度计,3066型记录仪。实验所用... 本文报道了高锰酸钾—抗坏血酸化学发光体系,根据发光强度与抗坏血酸的浓度呈线性关系,建立了抗坏血酸的CL分析法。本法用于药物中抗坏血酸含量的测定,结果良好。1 实验部分1.1 仪器和试剂 FT-632型生化光度计,3066型记录仪。实验所用试剂均为A.R级,水为2次蒸馏水。1.2 实验方法 移取抗坏血酸溶液0.5 ml于样品管中,将管子放入暗室,立即注入0.5ml 5.0×10<sup>-5</sup>mol/L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中,测量发光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发光 抗坏血酸溶液 发光强度 抗坏血酸含量 样品管 酸性溶液 结果良好 氢离子浓度 实验方法 化光
原文传递
水分胁迫对冷藏韭菜叶片衰老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侯建设 李中华 席玙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3-146,共4页
与保水处理韭菜相比,对照(CK)韭菜冷藏期间,失水很快,遭受严重水分胁迫,其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色调角(hueangle)值显著降低。水分胁迫降低了韭菜抗氧化剂、类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含量,抑制了抗氧化酶特别是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CAT(过氧化... 与保水处理韭菜相比,对照(CK)韭菜冷藏期间,失水很快,遭受严重水分胁迫,其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色调角(hueangle)值显著降低。水分胁迫降低了韭菜抗氧化剂、类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含量,抑制了抗氧化酶特别是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和CAT(过氧化氢酶)活性,促进了H2O2和膜脂过氧化产物MDA(丙二醛)的积累。采后水分胁迫促进了冷藏韭菜衰老,其机制与水分胁迫促进活性氧代谢失调和膜脂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代谢 水分胁迫 韭菜 叶片衰老 叶片叶绿素含量 超氧化物歧化酶 抗坏血酸含量 类胡萝卜素 过氧化氢酶 膜脂过氧化 抗氧化剂 抗氧化酶 氧化产物 H2O2 水处理 冷藏期 CAT SOD 丙二醛 MDA 采后
下载PDF
葡萄籽提取物处理对桃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海艳 李健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21-124,共4页
应用1.0%的葡萄籽提取物负压渗透处理桃果实,并置于(2.0+0.5)℃,90%-95%RH条件下贮藏。结果表明,葡萄籽提取物处理能明显降低桃果实贮藏期自然腐烂率和减轻果肉褐变,抑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延缓桃果实硬度、可滴定酸... 应用1.0%的葡萄籽提取物负压渗透处理桃果实,并置于(2.0+0.5)℃,90%-95%RH条件下贮藏。结果表明,葡萄籽提取物处理能明显降低桃果实贮藏期自然腐烂率和减轻果肉褐变,抑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延缓桃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和抗坏血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籽提取物 贮藏品质 桃果实 果实采后 抗坏血酸含量 可溶性固形物 果实贮藏期 多酚氧化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