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增殖型细胞核抗原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静 胡朝军 +4 位作者 李晞 张蜀澜 李丽君 董晓娟 李永哲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2011年第3期192-196,共5页
目的探讨抗增殖型细胞核抗原(PC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意义及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PCNA抗体,并用线性免疫印迹法将部分IIF-抗PCNA抗体阳性的患者血清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抗PCNA抗体阳性患... 目的探讨抗增殖型细胞核抗原(PC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中的意义及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PCNA抗体,并用线性免疫印迹法将部分IIF-抗PCNA抗体阳性的患者血清进行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抗PCNA抗体阳性患者55例,包括SLE24例,占43%,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8例,占15%,系统性硬化症(SSc)8例,占15%。SLE组与各疾病组在IIF-抗PCNA抗体滴度分别为1:80~1:160、1:320~1:640和≥1:1280,其构成比,SLE组与UCT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4,P>0.05);SLE组与SS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32;P<0.05);SLE组与其他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04,P<0.01)。SLE患者荧光滴度以高滴度为主。伴随抗PCNA抗体出现的特异性抗体,SLE组阳性抗体包括抗双链DNA(dsDNA)、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SSA)、抗史密斯抗原(Sm)、抗核糖核蛋白(nRNP)/Sm、抗组蛋白(Histone,Hi)、抗核小体(Nukleosome,Nuk)、抗核糖体P蛋白(rRNP)、抗干燥综合征抗原B(SSB)抗体;UCTD组为抗Hi、抗nRNP/Sm、抗SSA、抗rRNP抗体阳性。抗PCNA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SLE患者中皮肤、肾脏、关节、神经、水肿、低补体血症病变高发。结论抗PCNA抗体是临床少见的自身抗体,主要见于SLE患者,但并不是SLE的特异性抗体,还可出现在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AID)及非AID患者中。当其荧光滴度较高或与其他特异性抗体组合出现时,临床应警惕有明确或处在进展中的SLE;在其他AID及非AID患者中抗PCNA抗体往往单独出现,并且荧光滴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增殖型细胞核抗原抗体 自身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静 陈进伟 +6 位作者 高洁生 李芬 田静 杜金烽 谢希 毛妮 吴佩君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84-687,共4页
目的探讨抗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与意义。方法对102例抗PCNA抗体阳性患者与临床疾病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线性免疫分析法对536例SLE患者抗PCNA抗体进行检测,分析抗PCNA抗体在SLE中... 目的探讨抗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诊断价值与意义。方法对102例抗PCNA抗体阳性患者与临床疾病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线性免疫分析法对536例SLE患者抗PCNA抗体进行检测,分析抗PCNA抗体在SLE中的阳性率及抗PCNA抗体与SLE临床表现、疾病活动和其他自身抗体的关系。采用t检验和r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2例抗PCNA抗体阳性患者中SLE49例(48.0%),原发性干燥综合征25例(24.5%),系统性硬化13例(12.7%),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4例(3.9%),多肌炎,皮肌炎2例(2.0%),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7例(6.9%),丙型病毒性肝炎1例(1.0%)。抗PCNA抗体在SLE中的阳性率为9.1%。抗PCNA抗体阳性患者出现皮疹、雷诺现象、神经精神狼疮、肾脏受累的发生率及SLE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明显高于抗PCNA抗体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05)。抗PCNA抗体阳性组抗Rib—P、抗dsDNA抗体、抗R052、抗RNP/Sm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抗PCNA抗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PCNA抗体并非SLE所特有,可在多种疾病中出现。抗PCNA阳性的SLE患者更易出现皮疹、雷诺现象、神经精神狼疮和肾脏受累,与疾病活动相关。抗PCNA抗体伴抗Rib-P、抗dsDNA、抗R052、抗RNP/Sm抗体的阳性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增殖细胞核抗原 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
原文传递
联合检测多种自身抗体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周磊 高波 高泉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1期195-195,共1页
目的联合检测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核糖体抗体、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PCNA)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60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的自身抗体。结果 58例SL... 目的联合检测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核糖体抗体、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PCNA)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60例其他结缔组织病患者,20例健康体检者的自身抗体。结果 58例SLE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抗核糖体抗体、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7.2%、20.7%、10.3%,三种抗体联合检测阳性率82.8%。结论抗核小体抗体、抗核糖体抗体、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联合检测提高了SLE的诊断阳性率,可作为SLE诊断有效地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小体抗体 抗核糖体抗体 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
下载PDF
Defensinα1-3在狼疮肾炎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益民 叶任高 +4 位作者 李幼姬 彭文兴 孔庆瑜 余学清 董秀清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197-201,i001,共6页
目的探讨defensin琢1-3在不同病理类型狼疮肾炎(LN)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47例LN患者的肾活检的肾组织,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Ⅱ型7例、Ⅲ型6例、Ⅳ型29例、Ⅴ型5例,以及11例泌尿外科手术切除的远离肿瘤的肾皮质区的肾组织作... 目的探讨defensin琢1-3在不同病理类型狼疮肾炎(LN)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47例LN患者的肾活检的肾组织,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Ⅱ型7例、Ⅲ型6例、Ⅳ型29例、Ⅴ型5例,以及11例泌尿外科手术切除的远离肿瘤的肾皮质区的肾组织作为正常对照,使用defensin琢1-3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定量分析defensin琢1-3在各个病理类型LN肾组织及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并分别与相应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肾小球病变活动指数(GAI)和肾间质病变活动指数(TIAI)进行相关性的分析。结果各个病理类型LN肾组织及正常肾组织的肾小球、肾间质中均有defensin琢1-3的表达,其中肾小球的defensin琢1-3的表达在Ⅱ、Ⅲ、Ⅳ型LN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肾间质中defensin琢1-3表达在Ⅳ型LN组高于其他类型的各组及正常对照组。Ⅳ型LN组的肾小球区域的defensin琢1-3的表达与Ⅳ型LN组的肾小球区域的PCNA阳性细胞数(r=0.785,P<O.05)、及GAI评分之间(r=0.749,P<0.05)呈正性线性相关。Ⅳ型LN组的肾间质的defensin琢1-3的表达与其TIAI之间呈正性线性相关(r=0.767,P<0.01)。结论defensin琢1-3可能参与了Ⅳ型LN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FENSIN 肾组织 狼疮肾炎 表达及 DEFENSIN 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患者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正常对照组 病理类 世界卫生组织 外科手术切除 活动指数 单克隆抗体 肾间质病变 肾小球病变 定量分析 LN 肾活检 皮质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