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九一八事变后的学生抗日救国运动——以上海光华大学为中心 被引量:1
1
作者 韩戍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CSSCI 2018年第4期111-118,139,140,共10页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各大学展开了激烈的抗日救国运动。私立光华大学学生在积极参与上海乃至全国的学生请愿和救亡宣传活动中,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即校园抗日救国运动政治批判意识明显,运动持续时间长、态度激进,校方与党政当局均难以约束... 九一八事变后,全国各大学展开了激烈的抗日救国运动。私立光华大学学生在积极参与上海乃至全国的学生请愿和救亡宣传活动中,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即校园抗日救国运动政治批判意识明显,运动持续时间长、态度激进,校方与党政当局均难以约束。此种情况,与光华大学的私立性质有关,在国立大学和教会大学很难呈现。从光华大学的个案亦可知晓,九一八事变后学生抗日救国运动的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抗日救国运动 光华大学
下载PDF
西北青年救国会的历史地位——兼谈西北青年的抗日救国运动 被引量:2
2
作者 曹军 《理论导刊》 1987年第4期15-19,共5页
西北青年救国会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抗日救国的先进组织,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认真研究它的历史经验,对在社会主义的四化建设中坚持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充分发挥广大青年的作用,将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抗日救国运动 救国 青年工作 大青年 陕甘宁边区 青年运动 历史地位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 代表大会
下载PDF
邹韬奋与抗日救国运动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晓恩 《出版发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8-43,共6页
邹韬奋与抗日救国运动赵晓恩提起邹韬奋的名字,人们立即会联想到他创办的生活书店,联想到他主编的《生活》、《大众生活》、《生活星期刊》,还有《生活日报》、《抗战》和《全民抗战》三日刊等一系列抗日救国报刊。邹韬奋先生正是因... 邹韬奋与抗日救国运动赵晓恩提起邹韬奋的名字,人们立即会联想到他创办的生活书店,联想到他主编的《生活》、《大众生活》、《生活星期刊》,还有《生活日报》、《抗战》和《全民抗战》三日刊等一系列抗日救国报刊。邹韬奋先生正是因为通过办报刊、办书店的文化渠道,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韬奋 抗日救国运动 期刊出版 出版史 《生活》周刊
下载PDF
东南亚华侨社团与抗日救国运动 被引量:3
4
作者 童家洲 《八桂侨史》 1999年第3期50-55,共6页
关键词 陈嘉庚 菲律宾华侨 抗日救国运动 东南亚华侨 南洋华侨 南侨总会 马来亚 新加坡 抗日救亡团体 国民政府
下载PDF
红军东征对抗日救国运动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阚延华 温伟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5期85-86,89,共3页
60年前的红军东征对抗日救国运动起了促进作用。红军东征的目的是打通抗日路线,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现,配合“一二·九”
关键词 红军东征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救国运动
下载PDF
毛泽东与华侨抗日救国运动 被引量:1
6
作者 曾瑞炎 《文史杂志》 1995年第4期5-7,共3页
抗战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非常重视华侨工作,对华侨的革命性及重要性给予充分的肯定。毛泽东把华侨爱国主义精神同中共抗日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科学地结合起来,在抗战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把华侨工作列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战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非常重视华侨工作,对华侨的革命性及重要性给予充分的肯定。毛泽东把华侨爱国主义精神同中共抗日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科学地结合起来,在抗战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把华侨工作列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8年3月,毛泽东、周恩来在延安会见“马来亚华侨抗敌后援会”代表团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抗日救国运动 南洋华侨 陈嘉庚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战时期 延安 司徒美堂 统战工作 周恩来
下载PDF
菲律宾华侨的抗日救国运动
7
作者 侯伟生 《东南亚研究》 1987年第3期25-31,共7页
菲律宾华侨在抗日救国运动中,在东南亚各侨社中,如按人平均,其贡献最大。阐明1931—1941年菲律宾华侨抗日救国运动的历史及其贡献,对于向国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扬海外赤子的爱国传统,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试就菲律宾华侨抗日救国运动... 菲律宾华侨在抗日救国运动中,在东南亚各侨社中,如按人平均,其贡献最大。阐明1931—1941年菲律宾华侨抗日救国运动的历史及其贡献,对于向国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扬海外赤子的爱国传统,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试就菲律宾华侨抗日救国运动的几个主要活动方面,进行分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救国运动 菲律宾华侨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传统 东南亚 主要活动 具有重要意义 抵制日货运动 《南侨回忆录》 十九路军
下载PDF
毁家纾难 同心抗日——略论华侨在抗日救国运动中的贡献
8
作者 汪志国 《池州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67-71,共5页
作者分两个阶段考察了华侨在抗日救国运动中的巨大贡献。广大华侨想祖国抗战之所想,急祖国抗战之所急,纤祖国抗战之所难,捐资献物,出力献技。作者认为,华侨作出重大贡献的原因,是海外华侨的“根”在祖国。
关键词 抗日救国运动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菲律宾华侨 支援祖国抗战 海外华侨 “九·一八”事变 抗日战争 抗日救亡运动 南侨总会 陈嘉庚
下载PDF
杜重远与30年代抗日救国运动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天度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14-233,共20页
杜重远是杰出的爱国民主主义者。他在30 年代主持上海《新生》周刊期间,因该刊登载讥讽日本天皇的文章,在日本政府威胁下,被国民政府逮捕入狱,关押一年两个月。杜矢志不渝,出狱前后始终与上海各界爱国人士一道,积极进行抗日救国运动,为... 杜重远是杰出的爱国民主主义者。他在30 年代主持上海《新生》周刊期间,因该刊登载讥讽日本天皇的文章,在日本政府威胁下,被国民政府逮捕入狱,关押一年两个月。杜矢志不渝,出狱前后始终与上海各界爱国人士一道,积极进行抗日救国运动,为营救爱国七君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重远 30年代中期 抗日救国运动 《新生》周刊案
原文传递
为发动华北广大群众的抗日救国运动而斗争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少奇 《教学与研究》 1985年第4期1-6,共6页
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经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同意,本刊特发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在1937年写的《为发动华北广大群众的抗日救国运动而斗争》一文,供读者学习和研究。
关键词 抗日救国运动 群众运动 经济斗争 华北 群众团体 救亡运动 广大群众 发动群众 游击战争 共产党
原文传递
开创华北抗战的新局面——刘少奇《为发动华北广大群众的抗日救国运动而斗争》写作前后
11
作者 马济彬 周志兴 《教学与研究》 1985年第4期7-10,共4页
刘少奇同志的《为发动华北广大群众的抗日救国运动而斗争》一文,写于抗日战争刚刚爆发三个月之后。1937年11月,以“KV”的笔名发表于《奋斗》杂志创刊号。这篇文章,精辟地分析了抗战以来的形势,明确地阐述了我们党的方针政策,对华北地... 刘少奇同志的《为发动华北广大群众的抗日救国运动而斗争》一文,写于抗日战争刚刚爆发三个月之后。1937年11月,以“KV”的笔名发表于《奋斗》杂志创刊号。这篇文章,精辟地分析了抗战以来的形势,明确地阐述了我们党的方针政策,对华北地区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参加抗日斗争,打开华北抗日游击战争的新局面,起了重大的指导作用。这篇文章,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刘少奇在参加了党的苏区代表会议和白区工作会议后,立即从延安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少奇 抗日救国运动 新局面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华北地区 抗日游击战争 广大群众 发动群众 抗日战争 抗战
原文传递
毛泽东与华侨抗日救国运动
12
作者 欧阳惠 《海内与海外》 1999年第8期49-51,共3页
一、毛泽东与全体侨胞结成抗日统一战线8月15日,是战胜日寇的伟大纪念日。侨居在世界各国的数千万侨胞,经历了八年漫长的抗日爱国运动,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各界华侨的政治觉悟,也获得了一个新的飞跃,从... 一、毛泽东与全体侨胞结成抗日统一战线8月15日,是战胜日寇的伟大纪念日。侨居在世界各国的数千万侨胞,经历了八年漫长的抗日爱国运动,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各界华侨的政治觉悟,也获得了一个新的飞跃,从爱国爱乡的朴素感情,发展到反帝反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抗日救国运动 华侨 抗日爱国运动 周恩来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抗日统一战线 叶剑英 延安 中共中央
原文传递
“九·一八”事变激起的贵阳抗日救亡运动
13
作者 王毅力 《贵阳文史》 2001年第3期35-38,共4页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的衰败导致战争失败。日本帝国主义于1894年10月经鸭绿江入侵我国东北境内;1904年又与俄国帝国主义在我东北地区发生争夺地盘的战争,次年取胜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取得在东北地区南满的“驻军...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的衰败导致战争失败。日本帝国主义于1894年10月经鸭绿江入侵我国东北境内;1904年又与俄国帝国主义在我东北地区发生争夺地盘的战争,次年取胜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取得在东北地区南满的“驻军权”。遂积极准备,以图全部吞并东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事变 抗日救亡运动 抗日救国运动 国民党政府 日本帝国主义 马克思主义 蒋介石 “攘外必先安内” 共产党 爱国学生
下载PDF
评“救国会”抗日救国的政治主张
14
作者 郭绪印 盛慕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4-10,共7页
“救国会”全称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抗日战争期间,它参加中国民主同盟,抗战胜利后,改称中国人民救国会。新中国成立后,该会以救国的历史任务已完成而宣布结束。一九三五年“一二九”运动后,抗日救亡运动进一步高涨。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抗日救国运动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党政府 政治主张 坚持抗战 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南京政府 抗日救亡运动 蒋介石政府
下载PDF
抗战歌声响彻南洋上空——回忆马来亚“抗援会”与华侨抗日救亡运动
15
作者 陈青山 《统一论坛》 1995年第4期26-28,共3页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国亿万炎黄子孙,共赴国难,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具有爱国革命传统的海外侨胞,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心系祖国,同仇敌忾,纷纷奋起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为赢得抗日战争的最...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全国亿万炎黄子孙,共赴国难,奋起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具有爱国革命传统的海外侨胞,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心系祖国,同仇敌忾,纷纷奋起开展了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为赢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七·七"事变时,我正在马来亚槟城钟灵中学读书,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任该校抗日服务团团长和槟城学生抗敌后援会负责人。当时广大华侨轰轰烈烈抗日救亡运动的情景至今犹历历在目。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的光辉日子里,我愿对当年"马来亚华侨各界抗敌后援会"(简称"抗援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亚 抗日救亡运动 中国抗日战争 南洋华侨 抗日救国运动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抗敌后援会 日本帝国主义 支援祖国抗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下载PDF
“九·一八”和“一·二八”时期的上海学生运动 被引量:2
16
作者 饶景英 李华明 翁三新 《社会科学》 1983年第1期84-86,90,共4页
一 “九·一八”时期,学生抗日救国运动首先在上海兴起,这是中共江苏省委长期发动和影响的结果。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出一个既反蒋又反共的政治集团——“改组派”。这个集团的骨干分子陈公博主办了... 一 “九·一八”时期,学生抗日救国运动首先在上海兴起,这是中共江苏省委长期发动和影响的结果。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出一个既反蒋又反共的政治集团——“改组派”。这个集团的骨干分子陈公博主办了《革命评论》刊物,大肆鼓吹“要民主,反独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一八” 学生运动 《革命评论》 抗日救国运动 国内革命战争 国民党统治 改组派 骨干分子 政治集团 集团内部
下载PDF
一二九运动史若干问题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树先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67-71,共5页
抗日救国,是一二九运动的出发点和落点:海峡两岸历史学家对这个运动的历史评价具有基本的共识 1935年一二九运动的爆发和发展,在中国近现代革命运动历史上,特别是在迎接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到来,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第一,一二九运... 抗日救国,是一二九运动的出发点和落点:海峡两岸历史学家对这个运动的历史评价具有基本的共识 1935年一二九运动的爆发和发展,在中国近现代革命运动历史上,特别是在迎接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到来,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第一,一二九运动鲜明地显示了抗日救国的性质。这个运动的矛头是直指日本帝国主义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强占中国东北之后,继而于1935年制造所谓“华北五省自治运动”,阴谋蚕食华北,并进而妄图独占中国为其殖民地侵略的行径。保卫华北,保卫北平、天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二九运动 抗日战争 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抗日救国运动 日本帝国主义 海峡两岸 学生运动 历史地位 九一八事变 基本的
下载PDF
抗日名将佟麟阁
18
作者 常林 《满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8-39,共2页
抗日名将佟麟阁常林佟麟阁是满族人民永远引以为自豪的一位抗日民族英雄。1892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河北省高阳县渡口乡边家坞村的一个满族农民家庭里,诞生了一个小男孩,他就是后来的抗日名将佟麟阁。他原名叫凌阁,字捷三。自幼就... 抗日名将佟麟阁常林佟麟阁是满族人民永远引以为自豪的一位抗日民族英雄。1892年农历九月初九,在河北省高阳县渡口乡边家坞村的一个满族农民家庭里,诞生了一个小男孩,他就是后来的抗日名将佟麟阁。他原名叫凌阁,字捷三。自幼就跟随舅父在乡间读书,学经读史。许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玉祥 二十九军 民众抗日同盟军 抗日烈士 察哈尔 宋哲元 “九·一八”事变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救国运动 部队
下载PDF
奔赴延安——记抗战期间北上抗日的中山籍青年
19
作者 林伟桦 《红广角》 2015年第1期30-33,共4页
抗战爆发后,在中山军民同仇敌忾,投身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之际,有一批中山籍青年带着共同的理想信念,从全国各地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他们当中,或受党组织委派而去,或受进步思想和抗日洪流鼓舞自行前去;有的最终到达了目的地,... 抗战爆发后,在中山军民同仇敌忾,投身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运动之际,有一批中山籍青年带着共同的理想信念,从全国各地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他们当中,或受党组织委派而去,或受进步思想和抗日洪流鼓舞自行前去;有的最终到达了目的地,有的则由于战局变化等各种原因最终没有到延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上抗日 抗战期间 中山 延安 青年 抗日救国运动 理想信念 革命圣地
下载PDF
广西华侨归侨抗日史实──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
20
作者 向大有 《八桂侨史》 1995年第2期1-5,共5页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广西 马来亚 华侨 抗日武装斗争 日本军国主义 日本帝国主义 印度尼西亚 抗日救国运动 越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