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威胁的医学对抗:抗毒药物研究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周文霞 刘港 张永祥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11-1418,共8页
化学战和化学恐怖是当今人类生存、国家安全所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以特异性抗毒药物为核心的有效医学对抗措施是应对各种化学威胁的关键。近10余年来,世界范围内地区冲突和恐怖活动中化学攻击事件的不断发生,再加上有意或无意的化学事... 化学战和化学恐怖是当今人类生存、国家安全所面临的重大威胁之一。以特异性抗毒药物为核心的有效医学对抗措施是应对各种化学威胁的关键。近10余年来,世界范围内地区冲突和恐怖活动中化学攻击事件的不断发生,再加上有意或无意的化学事故带来的现实或潜在化学威胁,使得各国重新加强了对抗毒药物及其相关研究的重视和投入,取得了明显进展。本文首先以美国"化学威胁对抗措施(CounterACT)"研究计划为例,介绍近年化学威胁医学对抗措施研究的主要动向,进而以几种代表性化学毒剂(毒物)损伤防治药物研究为例,介绍近来抗毒药物研究的现状和主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威胁 抗毒药物 神经性毒剂 芥子气 氰化物
下载PDF
急性有机磷中毒选用抗毒药物的体会
2
作者 赵国良 周金龙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6年第5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中毒 抗毒药物 有机磷急性中毒 抢救成功
下载PDF
微分脉冲伏安法用于血液中两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同时测定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阅 倪永年 《分析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8-672,共5页
采用微分脉冲伏安法考察了两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aciclovir)和喷昔洛韦(penciclovir)在乙二胺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在代谢血样中的同时测定方法,并探讨了电极修饰和电极反应的机理。在pH2.56的Britton-Robin... 采用微分脉冲伏安法考察了两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aciclovir)和喷昔洛韦(penciclovir)在乙二胺修饰的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在代谢血样中的同时测定方法,并探讨了电极修饰和电极反应的机理。在pH2.56的Britton-Robinson缓冲溶液中,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在乙二胺修饰的玻碳电极上均有-灵敏的不可逆氧化峰,峰电位分别为1.20和1.17V。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分别在0.20-4.0mg/L和0.02-0.40mg/L浓度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分别为77和12μg/L。引入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其混合组分的伏安谱进行解析,实现了两组分的同时测定,并对小鼠血液中代谢的两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进行了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昔洛韦 喷昔洛韦 化学修饰电极 化学计量学 微分脉冲伏安法 核苷类抗毒药物
下载PDF
针对炭疽抗毒素的新研究
4
作者 周琳婷 《生物制品快讯》 2002年第9期6-7,共2页
关键词 炭疽抗毒药物 炭疽毒素 炭疽
下载PDF
中毒胆碱酯酶重活化剂——吡啶醛肟双季铵盐的合成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建明 李鸿勋 盛杏英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2期34-37,共4页
为了寻找高效的抗神经毒剂梭曼的药物,本文根据HI-6为代表的双吡啶醛肟季铵盐类重活化剂的构效关系及作用机理,设计并合成了22个单吡啶醛肟双季铵盐,这22个目标化合物均系首次报道,合成产物经元素分析及光谱分析证实结构。初步的生物试... 为了寻找高效的抗神经毒剂梭曼的药物,本文根据HI-6为代表的双吡啶醛肟季铵盐类重活化剂的构效关系及作用机理,设计并合成了22个单吡啶醛肟双季铵盐,这22个目标化合物均系首次报道,合成产物经元素分析及光谱分析证实结构。初步的生物试验表明,某些化合物具有较好的预防和缓解神经毒剂中毒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毒药物 吡啶醛肟季铵盐 合成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阚永星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6X期452-454,共3页
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Penehyclidine hydrochloride,PHC,商品名:长托宁),是军事医学科学院研制的新型抗胆碱药物,其选择性的作用于M1、M3受体并作用于N1、N2受体,在中枢和外周均有很强的抗胆碱作用,同时对M2受体无明显作用。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抗胆碱药物 抗胆碱作用 商品名 临床应用 胆碱酯酶复活剂 毒蕈碱样症状 烟碱样症状 微循环障碍 抗毒药物
下载PDF
梭曼对体外培养神经细胞的影响
7
作者 宋云扬 沈杏生 +1 位作者 王惠芳 李艳军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9-309,共1页
目的 研究梭曼对体培养神经细胞的直接作用 ,为在细胞水平上构建出评价梭曼毒性和抗毒药物救治效果的模型奠定基础。方法 小鼠神经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 ,乙酰胆碱酯酶 (AChE)活性测定法 ,细胞死亡率及LC50 等。结果 梭曼浓度为 0 .96m... 目的 研究梭曼对体培养神经细胞的直接作用 ,为在细胞水平上构建出评价梭曼毒性和抗毒药物救治效果的模型奠定基础。方法 小鼠神经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 ,乙酰胆碱酯酶 (AChE)活性测定法 ,细胞死亡率及LC50 等。结果 梭曼浓度为 0 .96mg·L- 1时 ,对神经细胞的形态变化无明显影响 ,当梭曼浓度增加到 96 0mg·L- 1时 ,神经细胞形态学发生变化 ,表现为突触收缩 ,细胞收缩、变圆、死亡等。梭曼在 2 4h对神经细胞LC50 值为 2 0 .35mg·L- 1。神经细胞培养液中AChE活性随培养时间的延长 ,AChE活性有显著增加的趋势 (P <0 .0 1) ,而梭曼能显著抑制培养液中AChE活性 (P <0 .0 1)。结论梭曼对体外培养的神经细胞AChE活性的影响与整体动物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曼中毒 神经细胞 乙酰胆碱酯酶 抗毒药物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中毒综合救治的体会
8
作者 付晓宽 《职业与健康》 CAS 2003年第10期160-161,共2页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 综合救治 抗毒治疗 防治措施 并发症 抗毒药物
下载PDF
中国毒理学会灾害与应急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
9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87-796,共10页
2016年8月12-13日,北京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是化学防灾减灾的重要保障李桦*(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抗毒药物与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50)摘要:2015年"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是中国化学灾害史上最严重的化... 2016年8月12-13日,北京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是化学防灾减灾的重要保障李桦*(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抗毒药物与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50)摘要:2015年"天津港8·12特大爆炸事故"是中国化学灾害史上最严重的化学爆炸事故,造成165人遇难,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8.7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毒药物 中国毒理学会 交流会论文 灾害史 化学爆炸 爆炸事故 中国化学 梭曼 急性肺损伤 化学性食物中毒
下载PDF
D-环丝氨酸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付如意 褚以文 +4 位作者 李静 赵克雷 林家富 邓俊丰 王欣荣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45-551,共7页
目的以铜绿假单胞菌模式菌株PAO1为研究对象,研究抗结核药物D-环丝氨酸通过靶向抑制病原菌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QS)系统实现抑制病原菌毒力发挥的新应用潜力。方法用不同浓度的D-环丝氨酸处理铜绿假单胞菌,通过系列表型实验结合荧... 目的以铜绿假单胞菌模式菌株PAO1为研究对象,研究抗结核药物D-环丝氨酸通过靶向抑制病原菌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QS)系统实现抑制病原菌毒力发挥的新应用潜力。方法用不同浓度的D-环丝氨酸处理铜绿假单胞菌,通过系列表型实验结合荧光定量PCR以评估D-环丝氨酸对群体感应所调节的毒力因子和相应基因表达的影响,并利用秀丽隐杆线虫感染模型评估D-环丝氨酸对铜绿假单胞菌毒力抑制的体内活性。结果 D-环丝氨酸表现出良好的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绿脓菌素以及蛋白水解酶抑制活性,显著抑制了QS系统调控基因和下游功能基因的表达,并且可以显著提高秀丽隐杆线虫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过程的存活率。结论 D-环丝氨酸可以有效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系统,有望开发成功的抗生素替代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环丝氨酸 铜绿假单胞菌 群体感应 毒力因子 抗毒药物
下载PDF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规范化治疗
11
作者 贾卫滨 肖印武 《中国社区医师》 2013年第22期5-7,共3页
有机磷农药中毒确诊后,应立即给予足量的抗毒药物,以复能剂(如氯解磷定)为主。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规范化治疗 抗胆碱能药 抗毒药物 氯解磷定 复能剂 阿托品
下载PDF
长效托宁治疗小儿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火权 曾迎胜 曹建安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8期876-877,共2页
有机磷农药作为一种杀虫剂,在我国应用广泛,由此而导致的中毒发生率较高,儿童多因误服、误食带药食物及接触而致中毒。目前使用的抗毒药物仍以抗胆碱药和胆碱酯酶复活剂两大类为主,抗胆碱药物中临床应用最多的是阿托品,阿托品临床... 有机磷农药作为一种杀虫剂,在我国应用广泛,由此而导致的中毒发生率较高,儿童多因误服、误食带药食物及接触而致中毒。目前使用的抗毒药物仍以抗胆碱药和胆碱酯酶复活剂两大类为主,抗胆碱药物中临床应用最多的是阿托品,阿托品临床疗效确实,但常需反复多次用药,剂量过大常产生严重的阿托品中毒,甚至造成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长效托宁 阿托品中毒 胆碱酯酶复活剂 抗胆碱药物 小儿 治疗 抗毒药物
原文传递
化学战剂等剧毒物导致急性化学中毒的早期临床处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建 杜先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5年第1期63-66,共4页
人体若接触糜烂性毒剂、氰化物、失能性毒剂、控暴剂以及氯气、光气等剧毒化学品,将严重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为了减少上述剧毒物对中毒患者的伤害,从确定患者存在化学品中毒、应急洗消准备、采用的洗消技术、化学品中毒的体征和症状... 人体若接触糜烂性毒剂、氰化物、失能性毒剂、控暴剂以及氯气、光气等剧毒化学品,将严重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为了减少上述剧毒物对中毒患者的伤害,从确定患者存在化学品中毒、应急洗消准备、采用的洗消技术、化学品中毒的体征和症状,以及剧毒化学品中毒的治疗方案等五个方面,对急性化学中毒患者的早期临床处理作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毒 洗消 临床处理 抗毒药物 化学战剂
原文传递
基层医院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的体会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国棣 杨贵美 林彩凤 《中国病案》 2006年第1期46-46,共1页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在基层农药中毒发生率最高。本文对不同胆碱酯酶活力的意义.体内清除毒物的方法.抗毒药物合理使用问题,讨论如下。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中毒治疗 基层医院 胆碱酯酶活力 使用问题 抗毒药物 清除毒物 发生率
原文传递
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解说词(九) 最危险的行当
15
作者 孙秋萍 《森林与人类》 1994年第6期38-39,共2页
当一只体重200公斤的大猩猩向你冲来时,情况会怎样呢?当一只愤怒的9吨重的非洲大象奋力把你连同你坐的车推开时,你该怎么办呢?你究竟能接近一条吃人的鲨鱼到什么程度而又能平安地回到家中向人们讲述你的历险呢?拍摄野生动物影片时所需... 当一只体重200公斤的大猩猩向你冲来时,情况会怎样呢?当一只愤怒的9吨重的非洲大象奋力把你连同你坐的车推开时,你该怎么办呢?你究竟能接近一条吃人的鲨鱼到什么程度而又能平安地回到家中向人们讲述你的历险呢?拍摄野生动物影片时所需面对的各类危险在世界上的其他职业中是很少见的。每一次拍摄都有可能带来对生命及身体的潜在威胁。并且得面对未知的环境及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大自然变幻莫测,有时亲切温柔,有时冷漠粗暴。那些在变幻不定的危险环境中拍摄影片的人们可说是从事着这世界上最危险的行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世界 阿兰 乞力马扎罗 一个问题 最大光圈 抗毒药物 大程 致人死命 孙秋萍 非洲大陆
原文传递
醴肠化学成分及其抗沙门菌T3SS的活性成分研究
16
作者 张晓春 鲁春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4940-4947,共8页
目的 研究醴肠Eclipta prostrata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沙门菌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活性。方法 综合运用SephadexLH-20凝胶、正相硅胶、HPLC、中压反相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MS、NMR、UV、IR等技术进行结构鉴定,... 目的 研究醴肠Eclipta prostrata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沙门菌Ⅲ型分泌系统(type Ⅲ secretion system,T3SS)活性。方法 综合运用SephadexLH-20凝胶、正相硅胶、HPLC、中压反相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MS、NMR、UV、IR等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SDS-PAGE法检测化合物1~18抗沙门菌T3SS毒力蛋白分泌活性。结果 从醴肠全草提取物中分离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香豌豆酚(1)、3′-O-甲基香豌豆酚(2)、蟛蜞菊内酯(3)、异去甲蟛蜞菊内酯(4)、木犀草素(5)、5′-(4-羟基-1-丁炔-1-基)[2,2′-联噻吩]-5-醛(6)、α-三联噻吩(7)、α-三联噻吩甲醛(8)、α-三联噻吩甲醇(9)、5-甲氧亚甲基-2,2′:5′,2′′-三联噻吩(10)、5-羟甲基-(2,2′:5′,2′′)-三联噻吩乙酯(11)、[2,2′:5′,2′′-三联噻吩]-5-基甲基-2-甲基丁酯(12)、5-羟甲基-(2,2′:5′,2′′)-噻吩当归酸酯(13)、5-羟甲基-(2,2′:5′,2′′)-噻吩巴豆酸酯(14)、(Z)-[2,2′-联噻吩]-5-甲醇-5′-(3-丁烯-1-炔基)-2-巴豆酸酯(15)、(E)-5′-(3-丁烯-1-炔基)-[2,2′-噻吩]-5-甲醇-2-甲基巴豆酸酯(16)、5′-(3-丁烯-1-炔-1-基)-[2,2′-联噻吩]-5-甲醇-5-乙酯(17)和5′-羟甲基-5-(3-丁烯-1-炔基)-2,2′-联噻吩(18)。结论 化合物6、15、16首次从植物醴肠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具有较强的沙门菌T3SS毒力蛋白分泌抑制活性,化合物1、3、4具有一定的抗T3SS活性,为醴肠民间用作排脓、止血、治热痢以及抗菌抗感染药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醴肠 抗沙门菌T3SS活性 抗毒药物 噻吩 黄酮 5′-(4-羟基-1-丁炔-1-基)[2 2′-联噻吩]-5-醛 (Z)-[2 2′-联噻吩]-5-甲醇-5′-(3-丁烯-1-炔基)-2-巴豆酸酯 木犀草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