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2篇文章
< 1 2 1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枳椇子黄酮的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作用的分子机制
1
作者 刘菁华 骆洁雅 +6 位作者 郭鹏 叶子 杨娟 王柯琪 严湘儒 杨盛刚 黄劲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5,共6页
为了测定枳椇子黄酮的含量并探究其抗氧化作用的潜在机制。本试验以枳椇子为原料,采用醇提法提取其黄酮成分,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并进一步采用CavityPlus和分子对接分析枳椇子黄酮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相互作用的... 为了测定枳椇子黄酮的含量并探究其抗氧化作用的潜在机制。本试验以枳椇子为原料,采用醇提法提取其黄酮成分,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并进一步采用CavityPlus和分子对接分析枳椇子黄酮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相互作用的位点、氨基酸残基和化学键。结果显示:枳椇子总黄酮含量为8.23 mg/g;枳椇子黄酮主要成分可能结合于SOD同源二聚体交界面且靠近锌离子的一凹陷区域,其5个主要成分,即双氢杨梅素、双氢槲皮素、槲皮素、双氢山萘酚和山萘酚与SOD的结合能范围为-8.5~-8.3 kcal/mol,且上述5个主要成分均与SOD的A链的Gly147和B链的Gly147有直接作用,并通过氢键、疏水作用力和静电作用力等非共价键相连。结果表明,枳椇子富含黄酮,可通过其黄酮成分与SOD直接结合以增加SOD活性,本试验为枳椇子抗氧化作用机制的研究及其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椇子 黄酮 氧化物歧化酶 抗氧化作用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复合酶法优选太白贝母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
2
作者 侯敏娜 侯少平 +3 位作者 彭修娟 刘峰 许海燕 王珊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4-50,共7页
为了解太白贝母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采用响应面联合复合酶法进行优化,并对黄酮抗氧化作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酶加入量7.6%,酶解时间35 min,乙醇浓度40%,液料比20 mL/g时,太白贝母黄酮实际得率为2.9062%,与预测值2.9076%相差很小,说... 为了解太白贝母总黄酮超声提取工艺,采用响应面联合复合酶法进行优化,并对黄酮抗氧化作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酶加入量7.6%,酶解时间35 min,乙醇浓度40%,液料比20 mL/g时,太白贝母黄酮实际得率为2.9062%,与预测值2.9076%相差很小,说明本超声辅助复合酶法可用于太白贝母的黄酮提取工艺;且其黄酮对DPPH和ABTS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且抗氧化能力接近于Vc。这为太白贝母在医药、食品和保健品等领域广阔的应用空间提供了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贝母 黄酮 提取工艺 抗氧化作用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优化川芎油提取工艺及抗氧化作用研究
3
作者 李丹 石爱 +8 位作者 于双 万金艳 张羽璐 刘松雨 龙宇 邓婕 李晓秋 马茵 李楠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12期50-56,共7页
目的:优化川芎油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oil(CXO)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作用。方法:在筛选CXO提取方法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得到最佳提取条件。通过研究CXO对1,1-二苯基-2-苦酰肼(DPPH)、O^(2-)·... 目的:优化川芎油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oil(CXO)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作用。方法:在筛选CXO提取方法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得到最佳提取条件。通过研究CXO对1,1-二苯基-2-苦酰肼(DPPH)、O^(2-)·的清除能力,探讨其抗氧化作用。结果:乙醚-超声萃取法作为最佳提取工艺,当川芎的粒度为中等粉末,烘烤温度为40℃,料液比为1∶10时,提取率最高。此时CXO提取率的预测值可达7.13%,实际值可达7.07%。此外,发现CXO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清除DPPH和O^(2-)·,显示出强大的抗氧化能力。结论:通过乙醚-超声萃取法能够大幅提高CXO的提取率,所提取的CXO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解决了提取效率低和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为CXO在食品和医药方面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油 乙醚-超声萃取法 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抗氧化作用
原文传递
1-MCP处理对西葫芦果实线粒体抗氧化作用和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余晓玉 杨源 +3 位作者 吴玉珍 余海涛 刘勇 郁志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6-385,共10页
为探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对西葫芦果实常温贮藏条件下线粒体活性氧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影响,以‘泰山绿’西葫芦为试材,采用20μL·L^(-1)的1-MCP在室温下熏蒸24 h后将其置于常温(20±1)℃下贮藏12d,... 为探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对西葫芦果实常温贮藏条件下线粒体活性氧代谢和能量代谢的影响,以‘泰山绿’西葫芦为试材,采用20μL·L^(-1)的1-MCP在室温下熏蒸24 h后将其置于常温(20±1)℃下贮藏12d,贮藏期间每3d测定西葫芦果实的生理品质、线粒体抗氧化特性和能量代谢变化。结果表明,贮藏结束时的第12d,1-MCP处理西葫芦果实失重仅为对照的54.6%,总酚含量为对照的1.44倍;贮藏期间,果实的呼吸强度显著(P<0.05)低于同时期对照果实(>10 mg·kg^(-1)·h^(-1)),1-MCP处理还降低了西葫芦线粒体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抑制了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在第6、9 d,处理果实的过氧化氢含量、超氧阴离子产生的速率分别比对照组低了17.45%、23.29%和10.51%、7.62%。1-MCP处理使西葫芦果实线粒体维持了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了脂氧合酶的活性,贮藏至第3d和第6 d,处理组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是对照组的1.23、1.15倍。此外1-MCP处理还延缓了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线粒体H^(+)-ATPase、线粒体Ca^(2+)-ATPase活性的下降。贮藏第6d,1-MCP处理的西葫芦果实后四种酶的活性都显著高于对照(P<0.05),H^(+)-ATPase、Ca^(2+)-ATPase分别是对照的1.05和1.22倍。因此得出结论,1-MCP可以通过减轻西葫芦果实线粒体膜氧化损伤,保持线粒体的完整性,延缓成熟衰老进程,有利于延长西葫芦果实贮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 1-MCP 线粒体 活性氧 抗氧化作用 能量
下载PDF
黄精、陈皮、山楂提取液蒸制板栗的制备及其多糖对氧化应激小鼠血清抗氧化作用
5
作者 檀兴慧 王文义 +3 位作者 卢淑珍 吴水生 李德森 周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93-199,共7页
目的:获得易消化且具抗氧化作用的板栗蒸制品,促进板栗药食功能的开发与利用。方法:以黄精、陈皮、山楂提取液对板栗进行蒸制加工,总多糖含量、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L9(34),优选陈皮、山楂、黄精三种药食两用中药辅... 目的:获得易消化且具抗氧化作用的板栗蒸制品,促进板栗药食功能的开发与利用。方法:以黄精、陈皮、山楂提取液对板栗进行蒸制加工,总多糖含量、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L9(34),优选陈皮、山楂、黄精三种药食两用中药辅料用量;通过炭末推进法观察蒸制前后板栗对正常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通过D-半乳糖诱导小鼠产生氧化应激,分离小鼠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血红素加氧酶(HO-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根据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黄精、陈皮、山楂提取液蒸制板栗的配方为:91.95%板栗、陈皮3.45%、山楂2.30%、黄精2.30%,其总多糖含量为:97.10±0.16 mg/g;炭末推进实验结果显示蒸制板栗组小鼠小肠炭末推进率高于板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中CAT、HO-1、SOD、GSH-Px 4种抗氧化酶活性水平均降低(P<0.05),且MDA含量增高(P<0.05);维生素C组、板栗组、组血清中CAT、HO-1、SOD、GSH-Px水平升高(P<0.05),MDA水平降低(P<0.05),其中蒸制板栗多糖组较板栗多糖组的CAT水平更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提供一种药食两用板栗蒸制品,较正常板栗更易消化且抗氧化抗衰老活性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药食两用 多糖 氧化应激 抗氧化作用
下载PDF
基于PI3K/AKT1通路探讨山西老陈醋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抗氧化作用机制
6
作者 申彤 刘佳佳 +1 位作者 陈嘉 庞全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98-406,共9页
目的:基于PI3K/AKT1通路探究山西老陈醋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抗氧化作用机制。方法:3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C,常规饲料)、高脂模型组(M,高脂乳剂)、低(LV)、中(MV)、高(HV)剂量山西老陈醋干预组(1.35、2.7、5.4 g/(kg... 目的:基于PI3K/AKT1通路探究山西老陈醋对高脂饮食诱导大鼠抗氧化作用机制。方法:3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C,常规饲料)、高脂模型组(M,高脂乳剂)、低(LV)、中(MV)、高(HV)剂量山西老陈醋干预组(1.35、2.7、5.4 g/(kg·bw))。造模(5周)同时给予陈醋干预后,山西老陈醋继续干预5周。检测血清血脂含量、肝损伤指标及抗氧化酶活性;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状态;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肝脏中PIK3CA、AKT1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定位分析。结果:与C组相比,M组肝脂肪变性严重,血清中脂质含量和肝损伤程度极显著升高(P<0.01),抗氧化酶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肝组织中PIK3CA和AKT1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高脂血症大鼠造模成功,同时PI3K/AKT1通路被激活。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山西老陈醋可显著下调血清中脂质含量、改善肝损伤、增加抗氧化酶活性(P<0.05),使其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且HV和MV组改善效果优于LV组。qRT-PCR、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结果显示,PIK3CA、AKT1主要定位于肝细胞质及细胞核中,山西老陈醋可极显著下调PI3K/AKT1通路中PIK3CA、AKT1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P<0.01),HV和MV组干预效果优于LV组。结论:不同剂量山西老陈醋可不同程度改善高脂饮食大鼠脂质、抗氧化及肝功能指标,最佳剂量可能在2.7~5.4 g/(kg·bw)之间,山西老陈醋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1通路发挥抗氧化应激损伤作用,进而改善高脂饮食诱发的大鼠高脂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老陈醋 PI3K/AKT1 高脂饮食 大鼠 抗氧化作用
下载PDF
灵武长枣冻藏期间果实理化性状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7
作者 院钦 马国娟 +5 位作者 任玉锋 马婷婷 唐文林 康鹏 徐文娣 周军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7期120-125,共6页
以灵武长枣(Ziziphus jujuba‘Lingwuchangzao’)果实为试验材料,经-18℃冻藏后,对其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冻藏条件下,随着冻藏时间... 以灵武长枣(Ziziphus jujuba‘Lingwuchangzao’)果实为试验材料,经-18℃冻藏后,对其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酚、总黄酮含量以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在冻藏条件下,随着冻藏时间的推移,灵武长枣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酚、总黄酮等物质含量逐渐下降,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也逐渐降低。维生素C、总酚含量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黄酮含量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说明这3类物质是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主效物。此外,冻藏可以保持灵武长枣果实一定的DPPH自由基还原能力。维生素C含量的快速下降,使得总酚及总黄酮类物质在冻藏后期可维持枣果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武长枣(Ziziphus jujuba‘Lingwuchangzao’) 冻藏 理化性状 抗氧化作用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灵芝孢子油体内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8
作者 向世东 张广磊 +3 位作者 周功强 黄文康 陈浩 俞浩 《宿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23-27,共5页
为研究灵芝孢子油(GLSO)体内外抗氧化作用,试验采用体外测定GLSO对DPPH、ABTS、超氧自由基(·O^(-)_(2))的清除率,体内通过D-半乳糖构建小鼠衰老模型,测定衰老小鼠血清及肝组织中SOD、CAT、MDA含量和肝组织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 为研究灵芝孢子油(GLSO)体内外抗氧化作用,试验采用体外测定GLSO对DPPH、ABTS、超氧自由基(·O^(-)_(2))的清除率,体内通过D-半乳糖构建小鼠衰老模型,测定衰老小鼠血清及肝组织中SOD、CAT、MDA含量和肝组织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GLSO对DPPH、ABTS、超氧自由基(·O^(-)_(2))的清除作用相当于VC的84.05%、22.05%、46.48%;模型组的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与空白组相比,SOD、CAT值降低,MDA有所升高,p-AKT/AKT和p-PI3K/PI3K比值降低,同时各剂量间呈一定的依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GLSO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发挥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油 D-半乳糖 衰老小鼠 PI3K/AKT通路 抗氧化作用
下载PDF
银丹心泰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促进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后心功能康复及抗氧化作用效果观察
9
作者 李占杰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3年第12期2436-2438,共3页
目的:观察银丹心泰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促进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功能康复以及抗氧化作用的效果。方法:10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加用银丹心泰滴丸... 目的:观察银丹心泰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促进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心功能康复以及抗氧化作用的效果。方法:10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两组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加用银丹心泰滴丸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观察组胸闷胸痛、胸部绞痛、心悸不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低于对照组,每搏心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观察组血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丹心泰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可增加抗氧化酶分泌,提升抗氧化作用,从而促进心功能康复,减轻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银丹心泰滴丸 单硝酸异山梨酯 心功能康复 抗氧化作用
下载PDF
植物油中内源性成分的抗氧化作用
10
作者 马宇晨 王光宜 +1 位作者 刘乐乐 李红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19-130,共12页
本研究通过在复配植物油中添加不同的植物油内源性抗氧化物(生育酚、植物甾醇、多酚和角鲨烯),研究不同植物油内源性成分对植物油的抗氧化作用。采用Schaal烘箱加速实验,通过脂肪酸组成、酸价、过氧化值、茴香胺值、总氧化值等氧化稳定... 本研究通过在复配植物油中添加不同的植物油内源性抗氧化物(生育酚、植物甾醇、多酚和角鲨烯),研究不同植物油内源性成分对植物油的抗氧化作用。采用Schaal烘箱加速实验,通过脂肪酸组成、酸价、过氧化值、茴香胺值、总氧化值等氧化稳定性指标的变化,评价内源性抗氧化物对复配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育酚和多酚单独作用时抗氧化效果明显,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生育酚和角鲨烯组合作用时,随着生育酚和角鲨烯浓度的升高,呈现先拮抗后协同效应,当生育酚含量大于480 mg/kg,角鲨烯的存在会显著提高生育酚的抗氧化能力(P<0.05)。从加速氧化的结果来看,未经预处理去除抗氧化成分的复配油脂肪酸组成只有微小的变化,经过预处理的复配油脂肪酸组成变化范围较大。经过预处理的复配油酸价和总氧化值在氧化前后的变化量也显著高于未经预处理的复配油(P<0.05),添加生育酚和多酚后,复配油的氧化稳定性得到提高,表明内源性抗氧化成分含量虽少,但对延缓植物油氧化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植物油中的主要内源性成分包括生育酚、植物甾醇、多酚和角鲨烯,其中生育酚和多酚起主要的抗氧化作用,同时内源性成分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内源性抗氧化成分提高植物油氧化稳定性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氧化相互作用 植物油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黑大豆种皮花色苷的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58
11
作者 徐金瑞 张名位 +3 位作者 刘兴华 陆广欣 池建伟 孙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1-164,共4页
以黑大豆皮为材料,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花色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参数为温度60℃、时间1h、乙醇浓度60%、料液比1∶40。对黑大豆种皮花色苷含量与总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存... 以黑大豆皮为材料,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花色苷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参数为温度60℃、时间1h、乙醇浓度60%、料液比1∶40。对黑大豆种皮花色苷含量与总抗氧化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且黑大豆种皮花色苷提取物表现出较强的清除OH·、O-2·及有机自由基DPPH·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其清除能力是维生素C的1.6倍、2.2倍、1.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大豆皮 花色苷 提取 抗氧化作用
下载PDF
碱胁迫对菊芋幼苗生长及其光合作用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72
12
作者 吴成龙 尹金来 +3 位作者 徐阳春 刘兆普 沈其荣 周春霖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47-454,共8页
采用砂培试验研究了碱胁迫(0、12.5、25.0、37.5和50.0 mm o l.L-1N a2CO3)对2种菊芋(H elianthustuberosus L.)南芋8号(H t 1)和南芋1号(H t 2)幼苗生长及其光合作用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菊芋耐碱的极限浓度为50.0 mm o l.... 采用砂培试验研究了碱胁迫(0、12.5、25.0、37.5和50.0 mm o l.L-1N a2CO3)对2种菊芋(H elianthustuberosus L.)南芋8号(H t 1)和南芋1号(H t 2)幼苗生长及其光合作用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菊芋耐碱的极限浓度为50.0 mm o l.L-1;碱胁迫,尤其是高浓度(37.5 mm o l.L-1)的胁迫,显著降低菊芋幼苗总鲜重、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 s)、蒸腾速率(T r)、水分利用效率(WUE)及叶绿素总量(Ch l a+Ch l b)、类胡萝卜素(C aro)含量与叶片和根POD活性,而显著提高细胞间隙CO2浓度(C i)、叶片和根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 DA)含量。此外,H t 1叶绿素a/b(Ch l a/Ch l b)在碱胁迫下没有明显变化,而H t 2却明显降低。这些结果表明非气孔限制是碱胁迫下2种菊芋幼苗Pn降低的主要原因。菊芋品种H t 1幼苗耐碱能力大于菊芋品种H t 2,这可能与H t 1碱胁迫下维持了较高的Pn、G s、T r、WUE、Ch l a/Ch l b、C aro含量、SOD和POD活性和较低的M DA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 碱胁迫 光合作用 抗氧化作用
下载PDF
藤茶多糖的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57
13
作者 罗祖友 严奉伟 +1 位作者 薛照辉 吴谋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91-295,共5页
目的: 探讨藤茶多糖的体内外抗氧化作用。 方法: (1)测定藤茶多糖(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polysaccharide,AGP)的还原能力;(2)测定AGP在化学模拟体系、体外血清的抗活性氧能力;(3)测定AGP对小鼠肝匀浆、小鼠肝线粒体MDA生成的影响;(4... 目的: 探讨藤茶多糖的体内外抗氧化作用。 方法: (1)测定藤茶多糖(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polysaccharide,AGP)的还原能力;(2)测定AGP在化学模拟体系、体外血清的抗活性氧能力;(3)测定AGP对小鼠肝匀浆、小鼠肝线粒体MDA生成的影响;(4)用分光光度法测定H2O2诱导小鼠红细胞溶血和Fe2+-VC诱导的肝线粒体肿胀程度来研究AGP的抗氧化效果;(5)小鼠随机分成对照与AGP组,腹腔注射AGP 150mg/kg·bw·d 12d后,测定小鼠血清抗活性氧能力及肝组织MDA含量。 结果: AGP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显著的体外抗活性氧能力并能抑制小鼠肝组织及肝线粒体MDA的生成,可减少红细胞诱导溶血和肝线粒体肿胀程度,对小鼠体内肝组织MDA生成的抑制作用显著。 结论: AGP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藤茶 肝线粒体 鼠肝 抗氧化作用 肝组织 茶多糖 AGP VC MDA
下载PDF
白芨中性多糖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5
14
作者 芮海云 吴国荣 +2 位作者 陈景耀 章浩 陆长梅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94-98,共5页
研究本实验室提取分离的白芨中性多糖体外清除氧自由基 (ROS)的作用、对H2 O2 诱导的红细胞溶血的作用 ,以及对D 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体内超氧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白芨中性多糖体外能有效清除羟自由基 (·OH) ... 研究本实验室提取分离的白芨中性多糖体外清除氧自由基 (ROS)的作用、对H2 O2 诱导的红细胞溶血的作用 ,以及对D 半乳糖衰老模型小鼠体内超氧物歧化酶 (SOD)活性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白芨中性多糖体外能有效清除羟自由基 (·OH) ,并呈量效关系 ;在NBT光化还原的反应体系中 ,未显示清除超氧阴离子 (O2 ·)的作用 ;低浓度抑制H2 O2 诱导的红细胞溶血 ;对D 半乳糖所致小鼠体重负增长和体内SOD活性下降有显著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芨中性多糖 抗氧化作用 超氧物歧化酶 活性氧 植物药
下载PDF
大球盖菇多糖清除自由基活性和对D-半乳糖氧化损伤小鼠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37
15
作者 王峰 王晓炜 +3 位作者 陶明煊 程光宇 杨启银 曩潇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3-238,共6页
目的:探讨大球盖菇多糖(SRP)体外自由基清除活性和对D-半乳糖所致氧化损伤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SRP体外抗氧化活性用自由基清除能力、红细胞溶血作用、肝匀浆MDA生成作用和抑制线粒体肿胀的方法来测定;在动物实验中,通过连续60d颈背... 目的:探讨大球盖菇多糖(SRP)体外自由基清除活性和对D-半乳糖所致氧化损伤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SRP体外抗氧化活性用自由基清除能力、红细胞溶血作用、肝匀浆MDA生成作用和抑制线粒体肿胀的方法来测定;在动物实验中,通过连续60d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氧化损伤动物模型,在造模的同时给予低、中、高剂量(100、200、400mg/kg·d)SRP,并定期测定血液SOD活性和MDA含量,动物被处死后测定血液和肝脏的抗氧化指标。结果:SRP在体外清除超氧自由基IC50为132.5μg/ml,在583.1μg/ml浓度时对羟自由基清除率为47.44%,在832μg/ml时对红细胞氧化溶血抑制率为23.8%,在500μg/ml时抑制线粒体肿胀程度与对照组相同,在537μg/ml时在自氧化和诱导氧化条件下,抑制肝匀浆MDA的生成分别为38.0%和40.9%;在动物实验中,SRP对小鼠体重变化无显著影响,能使降低的血红蛋白(Hb)含量和肝指数恢复到正常水平。给予SRP(200mg/kg)在20、45、60d时能提高血液SOD活性,在45、60d时能降低血液MDA含量,与模型组比差异有显著性;在小鼠血清抗氧化指标中,模型组MDA含量升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给予SRP后MDA含量显著降低,GPx活性和TAOC显著提高。与模型组比,SRP组的肝抗氧化酶(总SOD、MnSOD、CuZnSOD及GPx)活性及TAOC显著提高,MDA含量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SRP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对D-半乳糖所致氧化损伤小鼠血液和肝脏有显著的改善作用,说明SRP体内和体外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多糖 自由基 氧化损伤模型 抗氧化作用
下载PDF
小麦籽粒颜色与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47
16
作者 宗学凤 张建奎 +3 位作者 李帮秀 余国东 石有明 王三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7-242,共6页
以抗活性氧活力单位、抗超氧阴离子活力单位和总抗氧化活力单位为指标,研究了白、红、紫、深紫、紫黑、蓝等不同颜色小麦籽粒的抗氧化能力,并分析了其与色素、黄酮等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籽粒颜色与... 以抗活性氧活力单位、抗超氧阴离子活力单位和总抗氧化活力单位为指标,研究了白、红、紫、深紫、紫黑、蓝等不同颜色小麦籽粒的抗氧化能力,并分析了其与色素、黄酮等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小麦籽粒颜色与其抗氧化活性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蓝、紫黑、深紫、紫等黑粒小麦籽粒的抗氧化能力高于白粒和红粒小麦。黑粒小麦的总黄酮、氨基酸、Vc、类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含量和SOD等抗氧化酶活性高于普通白粒和红粒小麦;并且籽粒色素含量、总黄酮含量、总氨基酸含量以及SOD活性与3个抗氧化能力指标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Vc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与3个抗氧化指标之一或之二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色素、黄酮、SOD、Vc和氨基酸等是蓝、紫黑、深紫、紫等黑粒小麦的抗氧化能力强于白粒和红粒小麦的主要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抗氧化作用 氧化物质 籽粒色素 黄酮
下载PDF
核桃叶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2
17
作者 尉芹 马希汉 +1 位作者 韩学文 贺太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81-83,共3页
对核桃叶中抗氧化物质的提取、性能及有效成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核桃叶的乙醇、丙酮、水提取物均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其中以丙酮提取物抗氧化作用最强;提取物浓度达 0.10%时的抗氧化活性超过 0.02% BHT;核桃叶提取物... 对核桃叶中抗氧化物质的提取、性能及有效成分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发现:核桃叶的乙醇、丙酮、水提取物均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其中以丙酮提取物抗氧化作用最强;提取物浓度达 0.10%时的抗氧化活性超过 0.02% BHT;核桃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有效成分主要是单宁、黄酮及萜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叶 抗氧化作用 有效成分 开发利用 丙酮 食品
下载PDF
香蕉皮黑色素的鉴定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55
18
作者 赵肃清 孙远明 +1 位作者 蔡燕飞 文永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6-498,共3页
提取香蕉皮黑色素 ,鉴定其结构和研究脂质抗氧化效果。方法 多次用碱溶酸沉技术提取纯化香蕉皮黑色素后 ,进行紫外和红外光谱测定 ;同时 ,研究了香蕉皮黑色素对小鼠肝脏体外过氧化作用的抑制效果。结果香蕉皮黑色素在紫外波长下显示出... 提取香蕉皮黑色素 ,鉴定其结构和研究脂质抗氧化效果。方法 多次用碱溶酸沉技术提取纯化香蕉皮黑色素后 ,进行紫外和红外光谱测定 ;同时 ,研究了香蕉皮黑色素对小鼠肝脏体外过氧化作用的抑制效果。结果香蕉皮黑色素在紫外波长下显示出最大吸收 ,红外光谱图具有经典的黑色素红外吸收特征 ,1.5 %香蕉皮黑色素对正常肝匀浆和激发态肝匀浆 MDA的抑制率分别达 2 8.4 % 39.9%。结论 香蕉皮黑色素的结构可能是邻苯二酚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皮 黑色素 鉴定 抗氧化作用
下载PDF
鸡腿菇子实体多糖对小鼠血液和肝脏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24
19
作者 程光宇 刘俊 +2 位作者 王峰 陶明煊 金邦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67-272,共6页
目的:研究鸡腿菇子实体多糖(CCP)对正常和糖尿病小鼠血液及肝脏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小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CCP对照组(400mg/(kgbw·d))和实验组,实验组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糖尿病小鼠被随机分为糖尿病组、优降糖... 目的:研究鸡腿菇子实体多糖(CCP)对正常和糖尿病小鼠血液及肝脏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小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CCP对照组(400mg/(kgbw·d))和实验组,实验组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糖尿病小鼠被随机分为糖尿病组、优降糖组(100mg/(kgbw·d))、CCP低剂量组(100mg/(kgbw·d))和高剂量组(400mg/(kgbw·d)),连续灌胃给药30d。小鼠被脱臼处死,分别取血液和肝脏测定小鼠各项抗氧化指标,并采用4%~35%聚丙烯酰胺浓度梯度胶电泳分析CAT、SOD同工酶。结果:糖尿病小鼠分别灌胃CCP30d后,能显著提高血液SOD、GPx活性;能显著提高肝脏总SOD、CuZnSOD、CAT和GPx活性。同时,给予CCP后能显著增加糖尿病小鼠血液和肝脏GSH、TAOC水平,显著降低MDA含量。造模后糖尿病小鼠肝脏CAT和CuZnSOD同工酶染色密度低于正常小鼠,在给予CCP后,染色密度增加接近对照组,MnSOD同工酶在造模后染色密度高于对照组,在给予CCP后,染色密度能恢复到对照组水平。正常小鼠给予CCP后这些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CP能有效地提高酶和非酶体系抗氧化能力,调节抗氧化酶同工酶基因的表达,对糖尿病小鼠血液和肝脏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但不影响正常小鼠血液和肝脏的抗氧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腿菇 多糖 抗氧化作用 糖尿病 氧化 同工酶
下载PDF
菜籽多糖的抗氧化作用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43
20
作者 严奉伟 罗祖友 +1 位作者 吴季勤 吴谋成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7-162,共6页
研究菜籽多糖粗品的抗氧化作用与机理。用K3[Fe(CN)6]与TCA体系、脂肪氧合酶评价菜籽多糖的还原能力及抑制脂肪氧合酶的能力,用丙二醛(MDA)及活性氧(ROS)试剂盒测定MDA及ROS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肝线粒体肿胀度。结果显示,在化学... 研究菜籽多糖粗品的抗氧化作用与机理。用K3[Fe(CN)6]与TCA体系、脂肪氧合酶评价菜籽多糖的还原能力及抑制脂肪氧合酶的能力,用丙二醛(MDA)及活性氧(ROS)试剂盒测定MDA及ROS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小鼠肝线粒体肿胀度。结果显示,在化学模拟体系中,菜籽多糖具有还原能力,2.00mg·ml-1菜籽多糖的抗活性氧单位为94.03,对脂肪氧合酶的抑制率达22.8%。在体外,2.00mg·ml-1菜籽多糖使自由基诱导的小鼠肝线粒体肿胀度低于非诱导组,对自由基诱导的小鼠肝线粒体MDA生成抑制率达30.3%,对肝组织匀浆MDA生成抑制率分别为54.7%(非诱导组)、32.0%(Fe2+诱导组)及84.5%(H2O2诱导组)。10.00mg·ml-1菜籽多糖使小鼠血清抗活性氧单位达1340.13。在体内,腹膜注射菜籽多糖组小鼠(400mg·kg-1bw·d-1,12d)与对照组相比,肝匀浆MDA的降低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以上结果表明,菜籽多糖在体内外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菜籽多糖具有还原能力及抑制与氧化有关的酶的活性可能是其抗氧化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小鼠 鼠肝 诱导 抗氧化作用 肝线粒体 MDA 菜籽 脂肪氧合酶 抑制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