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鲍鱼脏器碱提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
作者 林志超 潘晓明 +3 位作者 吴启赐 薛钰 黄家福 潘裕添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0,共8页
目的:分离纯化鲍鱼脏器碱提多糖(alkali-extracted abalone vscera polysaccharides,Aavp),并研究其结构和抗氧化活性,以期为鲍鱼脏器碱提多糖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热碱提醇沉获得鲍鱼脏器碱提粗多糖,经DEAE Sepharose Fast ... 目的:分离纯化鲍鱼脏器碱提多糖(alkali-extracted abalone vscera polysaccharides,Aavp),并研究其结构和抗氧化活性,以期为鲍鱼脏器碱提多糖的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热碱提醇沉获得鲍鱼脏器碱提粗多糖,经DEAE Sepharose Fast Flow和Sephacryl S-400 HR纯化得到高纯度多糖,并利用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仪等工具分析其结构及抗氧化活性。结果:粗多糖纯化后得到四个组分,包括Aavp Ia、Aavp Ib、Aavp IIa和Aavp IIb,其中Aavp IIa得率较高,选择其进一步进行结构分析。分析发现,Aavp IIa由木糖和半乳糖组成,分子量为166513 Da;糖苷键构型为α型,组成如下:半乳糖1→4糖苷键摩尔百分比为11.81%,半乳糖1→3糖苷键为34.14%,半乳糖1→2糖苷键为10.14%;木糖1→3糖苷键摩尔百分比为33.85%,1→2和1→4糖苷键共占10.06%。热重分析显示,Aavp IIa在226.4-332.6℃下断裂分解,热失重率为43.65%。抗氧化实验显示Aavp IIa对O2-·的清除率为85.89%,对DPPH·的清除率为62.17%,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结论:提取的鲍鱼脏器碱提多糖是一类杂多糖,并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脏器 碱提多糖 单糖组成 热重分析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甘肃产不同品种松针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2
作者 刘东彦 石晓峰 +2 位作者 王信 马趣环 沈薇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4,共6页
以甘肃产白皮松、雪松、油松、落叶松、樟子松和华山松6个树种的松针为研究对象,采用DPPH法、ABTS法和铜离子还原能力测定其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遴选出抗氧化活性强的松针资源,为松针的进一步开发... 以甘肃产白皮松、雪松、油松、落叶松、樟子松和华山松6个树种的松针为研究对象,采用DPPH法、ABTS法和铜离子还原能力测定其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遴选出抗氧化活性强的松针资源,为松针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研究表明:采用不同浓度乙醇提取时,40%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好;不同品种松针中,雪松松针的抗氧化活性最好,其中天水产雪松松针40%乙醇提取物的评分最高达99.52%,表明其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松针抗衰老研究的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针 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 抗氧化活性 熵值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HPLC同时测定甜高粱中10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对比研究
3
作者 李婷 王斐 +3 位作者 何振富 陈平 谢建鹏 王琪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1,共6页
试验旨在建立同时测定甜高粱不同部位中10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并对总黄酮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试验以甜高粱陇甜粱2号成熟期籽粒、茎秆及全株为研究对象制备总黄酮提取物,利用HPLC同时测定不同部位... 试验旨在建立同时测定甜高粱不同部位中10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并对总黄酮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试验以甜高粱陇甜粱2号成熟期籽粒、茎秆及全株为研究对象制备总黄酮提取物,利用HPLC同时测定不同部位总黄酮提取物中的儿茶素、氯化芹菜定、花旗松素、芦丁、槲皮素、木犀草素、柚皮素、高北美圣草素、芹菜素及麦黄酮含量。结果显示,10种黄酮类化合物分别在各自线性范围内与色谱峰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为0.9984~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0%~105.8%,RSD为1.03%~2.86%。抗氧化性测定结果表明,甜高粱不同部位总黄酮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不同浓度下清除率均表现为籽粒>全株>茎秆;籽粒总黄酮提取物浓度为1.00 g/L时,籽粒总黄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VC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部位总黄酮提取物含量与不同自由基清除率及总还原能力(FRAP)均呈正相关。研究表明,该试验方法简便,结果准确性较高,可用于甜高粱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甜高粱不同部位总黄酮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黄酮类化合物 HPLC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碱性蛋白酶水解时间对玉米谷蛋白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董原 刘晓兰 +3 位作者 郑喜群 孟杰 姜彩霞 李冠龙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0,共6页
为探究碱性蛋白酶(alcalase)水解对玉米谷蛋白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对不同水解时间获得的玉米谷蛋白水解物的表面疏水性、二硫键含量、热性能、分子质量分布、抗氧化活性等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对玉米谷蛋白的性... 为探究碱性蛋白酶(alcalase)水解对玉米谷蛋白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对不同水解时间获得的玉米谷蛋白水解物的表面疏水性、二硫键含量、热性能、分子质量分布、抗氧化活性等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对玉米谷蛋白的性质有显著影响,分子质量和二硫键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玉米谷蛋白相比其水解物具有较高的溶解性、起泡性、乳化性和热稳定性。此外,玉米谷蛋白水解产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当水解时间为150 min时玉米谷蛋白水解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为(54.46±1.43)%,羟自由基(·OH)清除率为(74.06±1.49)%,Fe^(2+)螯合力为(86.69±1.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谷蛋白 水解 理化性质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不同富硒方式对甘薯叶蛋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5
作者 高琦 段文瀚 +4 位作者 彭雪 王宁 卢雅婷 张倩 薛友林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9-35,共7页
以甘薯叶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叶面与土壤进行富硒处理,通过分析甘薯叶中硒含量及甘薯叶蛋白的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研究不同富硒方式对甘薯叶蛋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面富硒与土壤富硒都能提高甘薯叶蛋白的硒含量,在1.6 mg/mL的富... 以甘薯叶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叶面与土壤进行富硒处理,通过分析甘薯叶中硒含量及甘薯叶蛋白的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研究不同富硒方式对甘薯叶蛋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面富硒与土壤富硒都能提高甘薯叶蛋白的硒含量,在1.6 mg/mL的富硒质量浓度条件下两种富硒处理组蛋白硒含量分别达到了20.10 mg/g与1.68 mg/g。富硒对甘薯叶蛋白的抗氧化活性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其中,叶面富硒可使甘薯叶蛋白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提升19.17%。根据相关性分析可知,除硒含量对抗氧化活性有较大影响外,样品中总酚与总黄酮含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样品的抗氧化活性。经对比可知,叶面富硒能更好地提高甘薯叶蛋白中的硒含量,是较佳的富硒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 甘薯叶蛋白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花生粕发酵工艺条件优化及其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6
作者 崔艳红 李振 +2 位作者 汪文博 贺永惠 刘长忠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22,共8页
试验以花生粕为原料,利用乳酸菌、芽孢杆菌和酵母复合发酵技术进行固态发酵,探究不同含水量、接种量、发酵时间对发酵花生粕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利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设计对花生粕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发酵花生粕水溶性提取物对... 试验以花生粕为原料,利用乳酸菌、芽孢杆菌和酵母复合发酵技术进行固态发酵,探究不同含水量、接种量、发酵时间对发酵花生粕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利用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设计对花生粕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发酵花生粕水溶性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为评价指标,确定最适发酵条件。同时考察提取物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羟自由基(·OH)、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铁还原能力的影响,来评估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响应面优化结果为含水量52%、接种量5%、发酵时间85 h,在此条件下发酵的花生粕,其水溶性提取物对DPPH的清除率可达到60.58%,比未发酵花生粕的52.96%提高了14.39%(P<0.05)。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当提取物质量浓度大于0.2 mg/mL时,发酵组对ABTS^(+)·、·OH清除能力以及铁还原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当提取物质量浓度大于0.8 mg/mL时,发酵组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均显著低于L-抗坏血酸(VC)组(P<0.05)。研究表明,发酵显著提高了花生粕的抗氧化活性,可为花生粕功能性物质的研发和高值化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粕 发酵条件 水溶性提取物 自由基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乳酸菌协同发酵玉米蛋白水解物工艺条件优化及其对抗氧化活性影响
7
作者 丛珊滋 曹雨佳 +3 位作者 张欣欣 李冠龙 刘晓兰 胡楠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5期152-162,共11页
该文以玉米蛋白水解物为原料,以鼠李糖乳杆菌YY⁃15和发酵乳杆菌YY⁃16为发酵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条件,并对发酵后玉米蛋白水解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和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两株乳杆菌协同发酵玉米蛋白水... 该文以玉米蛋白水解物为原料,以鼠李糖乳杆菌YY⁃15和发酵乳杆菌YY⁃16为发酵菌株,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条件,并对发酵后玉米蛋白水解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和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两株乳杆菌协同发酵玉米蛋白水解物的最佳发酵工艺为菌种体积比3∶1,玉米蛋白水解物浓度20.50%,接种量4%,果葡糖浆添加量5%,发酵温度39.5℃,发酵时间24 h。在该条件下,发酵后玉米蛋白水解物的体外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三者清除能力的IC50值分别为0.227、0.200、12.851 mg/mL,Fe^(2+)螯合能力的IC_(50)为1.856 mg/mL,与发酵前相比分别提高了50.65%、34.64%、6.41%、4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水解物 鼠李糖乳杆菌 发酵乳杆菌 协同发酵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玉米芯功能性低聚糖分级纯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8
作者 孙元琳 白宇仁 +2 位作者 蔡文强 刘瑞 王晓闻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69,共7页
探究玉米芯功能性低聚糖分级纯化前后不同组分的组成、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以玉米芯为原料,采用活性炭柱层析法对玉米芯功能性低聚糖进行分级纯化,对纯化前后组分的聚合度、相对分子质量、阿魏酸基团以及红外光谱特性进行分析,并对... 探究玉米芯功能性低聚糖分级纯化前后不同组分的组成、理化性质和抗氧化活性。以玉米芯为原料,采用活性炭柱层析法对玉米芯功能性低聚糖进行分级纯化,对纯化前后组分的聚合度、相对分子质量、阿魏酸基团以及红外光谱特性进行分析,并对酶解低聚糖粗提物(EH)及其纯化组分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炭水洗脱低聚糖组分(WO)、醇洗脱低聚糖组分(EO)均主要由木糖和阿拉伯糖组成,其中WO含有结合态阿魏酸,为阿魏酰阿拉伯低聚木糖;EO不含结合态阿魏酸,为阿拉伯低聚木糖。EH及其纯化组分WO、EO均具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DPPH·、·OH、ABTS^(+)·)能力和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且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WO抗氧化活性最强,EH次之,EO抗氧化活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阿魏酰阿拉伯低聚木糖 阿魏酸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银杏叶总黄酮绿色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9
作者 付佳乐 耿直 +1 位作者 郭亚敏 阳京津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低共熔溶剂种类、液料比、提取温度、n(氯化胆碱)∶n(尿素)、低共熔溶剂含水量、提取时间对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了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银杏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ABTS... 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低共熔溶剂种类、液料比、提取温度、n(氯化胆碱)∶n(尿素)、低共熔溶剂含水量、提取时间对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进一步优化了银杏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并通过测定银杏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H、·O_(2)^(-)的清除能力,金属离子螯合能力及总还原能力综合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0∶1(mL∶g)、提取温度57℃、n(氯化胆碱)∶n(尿素)为1∶1.6、低共熔溶剂含水量40%、提取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率为1.062%,且其抗氧化活性显著优于传统乙醇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总黄酮 低共熔溶剂 响应面法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马齿苋总多酚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10
作者 祝媛媛 任晓聪 +3 位作者 刘元松 刘绮玲 曾令菲 鲁新环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9-123,共5页
以马齿苋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马齿苋总多酚。以总多酚提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分析马齿苋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0:1(mL/g)提取温度45℃、乙醇体积分数60%、提... 以马齿苋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马齿苋总多酚。以总多酚提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并分析马齿苋总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0:1(mL/g)提取温度45℃、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40min,在此条件下马齿苋总多酚提取量为6.89mg/g。抗氧化试验表明,马齿苋总多酚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总多酚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桑葚发酵前后酚类组成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11
作者 韩晓云 陶雨婷 +4 位作者 战佳莹 李俊宏 杜宝昌 陈婧 孙庆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0-288,共9页
目的:旨在分析桑葚饮料发酵前后酚类物质的组成变化和抗氧化功能差异。方法:利用毕赤酵母菌(Pichia kudriavzevii)和融合魏斯氏乳酸菌(Weissella confusa)通过二次发酵桑葚制备桑葚饮料,比较桑葚发酵前后酚类物质对DPPH、OH、ABTS+自由... 目的:旨在分析桑葚饮料发酵前后酚类物质的组成变化和抗氧化功能差异。方法:利用毕赤酵母菌(Pichia kudriavzevii)和融合魏斯氏乳酸菌(Weissella confusa)通过二次发酵桑葚制备桑葚饮料,比较桑葚发酵前后酚类物质对DPPH、OH、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力,并通过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不同组别样品差异代谢物进行鉴定,进而探究发酵前后酚类物质组成变化与抗氧化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酵后桑葚酚类物质(1 mg/mL)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由发酵前的45.97%±2.23%提高到59.01%±3.59%(P<0.05);对OH自由基清除率由发酵前的68.68%±1.23%提高到78.55%±0.57%(P<0.05);发酵后的桑葚饮料中酚类物质的还原力显著提高(P<0.05);发酵前后的酚类化合物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从发酵前后桑葚酚类物质中共筛选出46种差异代谢物,包括3种花色苷类、10种酚酸类、18种类黄酮及15种其它酚类物质,其中发酵后上调和下调的代谢物分别为26种和20种,共涉及4个相关代谢通路,包括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苯丙烷类生物合成、类黄酮生物合成和花色苷生物合成。58.70%的酚类物质与DPPH和OH自由基清除率呈正相关。结论:桑葚经发酵后酚类物质组成变化及含量的增加使得抗氧化能力得到明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饮料 发酵 酚类 抗氧化活性 非靶向代谢组学
下载PDF
南极磷虾磷脂的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
12
作者 刘小芳 郭向融 +4 位作者 李爽 辛云 蒋永毅 冷凯良 姜维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3期16-21,共6页
为研究南极磷虾磷脂的组成及抗氧化活性,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制备南极磷虾磷脂,对其磷脂组成和磷脂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通过测定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系统评价南极磷虾磷脂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纯化获得的南极磷虾磷脂的磷脂含... 为研究南极磷虾磷脂的组成及抗氧化活性,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分离制备南极磷虾磷脂,对其磷脂组成和磷脂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通过测定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系统评价南极磷虾磷脂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纯化获得的南极磷虾磷脂的磷脂含量为(93.78±3.18)g/100 g;南极磷虾磷脂主要为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分别占比(90.60±1.03)%和(5.08±1.10)%;南极磷虾磷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且主要为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分别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1.75±0.24)%和(19.35±0.10)%。南极磷虾磷脂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其清除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15.78 mg/mL和14.87 mg/mL,且其还原能力呈浓度依赖效应。南极磷虾磷脂的抗氧化能力明显优于大豆磷脂和卵黄磷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 磷脂 纯化 组成特征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水翁叶黄酮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13
作者 黄丽华 梁敏钰 +6 位作者 侯婷华 陈维洁 陈芊霖 陈晓莹 凌海燕 张小凤 陈刚 《肇庆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15,共7页
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提取水翁叶黄酮,并测定分析水翁叶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水翁叶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45 g/mL,浸提时间40 min,得出水翁叶黄酮的提取率为5.24%.抗氧化活性检测表明: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 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法提取水翁叶黄酮,并测定分析水翁叶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水翁叶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40%,料液比1:45 g/mL,浸提时间40 min,得出水翁叶黄酮的提取率为5.24%.抗氧化活性检测表明: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随着水翁叶黄酮提取液浓度增加,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总还原能力及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力与维生素C(缩写Vc)相当.对亚硝酸根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相比Vc稍微弱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翁叶 黄酮 提取工艺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化紫苏叶中总黄酮提取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14
作者 尹丽 孟学林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9-103,共5页
试验以紫苏叶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紫苏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探讨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以紫苏叶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对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紫苏叶总黄酮得率... 试验以紫苏叶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紫苏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探讨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以紫苏叶总黄酮得率为考察指标,对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优化。结果表明,4个因素对紫苏叶总黄酮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紫苏叶总黄酮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50%、液料比20 mL/g、提取温度70℃和提取时间45 min。在此条件下,紫苏叶总黄酮得率为4.05%。紫苏叶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与羟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160 mg/L和196 mg/L。研究表明,紫苏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是一种优质的天然抗氧化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叶 总黄酮 正交试验 抗氧化活性 超声辅助提取
原文传递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优化葛根乙醇提取物制备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检测
15
作者 王海燕 张雯文 +1 位作者 郭磊磊 陈琼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4,共6页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计算综合评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回流法制备葛根乙醇提取物的工艺,并测定葛根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葛根乙醇提取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15(g/mL)、提... 基于层次分析法(AHP)计算综合评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回流法制备葛根乙醇提取物的工艺,并测定葛根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葛根乙醇提取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15(g/mL)、提取时间45min、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综合评分平均值为19.33。抗氧化试验测得葛根乙醇提取物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最大分别为55.56%和78.22%,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乙醇提取物 层次分析法 制备工艺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火麻籽粕代餐饼干配方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6
作者 王燕 郭彤 +3 位作者 李月 赵雨 王丽婷 李闯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18,共6页
火麻籽粕是火麻籽提取油脂加工后的副产物,其蛋白质含量为50%左右,油脂含量为5%左右,与火麻籽相比具有高蛋白、低油脂的特性。同时,压榨提取油脂的过程使火麻籽粕具有独特香气,可作为代餐饼干的添加成分。选取不同油厂生产的压榨火麻籽... 火麻籽粕是火麻籽提取油脂加工后的副产物,其蛋白质含量为50%左右,油脂含量为5%左右,与火麻籽相比具有高蛋白、低油脂的特性。同时,压榨提取油脂的过程使火麻籽粕具有独特香气,可作为代餐饼干的添加成分。选取不同油厂生产的压榨火麻籽粕1、压榨火麻籽粕2制备代餐饼干,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参考感官评分,确定在100 g低筋面粉中加入6 g压榨火麻籽粕1、20 g黄油、13 g木糖醇、0.2 g碳酸氢钠或8 g压榨火麻籽粕2、25 g黄油、13 g木糖醇、0.2 g碳酸氢钠时,饼干口感、形态最佳。添加了压榨火麻籽粕1、压榨火麻籽粕2的饼干体外消化率均高于80%,与添加了相同比例的大豆粕饼干的体外消化率无显著差异,同时体外消化产物具有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麻籽粕 代餐饼干 抗氧化活性 体外消化率
下载PDF
葡萄皮渣醋制作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7
作者 张彩凤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期75-76,共2页
本试验以葡萄酒的主要副产物——葡萄皮渣为原料酿造果醋,以总酸度为指标,以发酵时间、接种量和发酵温度为影响因素,先进行单因素试验,后使用响应面分析法,测定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为:在发酵时间为7 d,接种量8%,发酵温度为32℃... 本试验以葡萄酒的主要副产物——葡萄皮渣为原料酿造果醋,以总酸度为指标,以发酵时间、接种量和发酵温度为影响因素,先进行单因素试验,后使用响应面分析法,测定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为:在发酵时间为7 d,接种量8%,发酵温度为32℃时,可得到总酸的最大值4.67 g/100 ml。最后对皮渣醋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醋样体积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皮渣醋抗氧化活性的检测指标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大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皮渣 皮渣醋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茭白多糖硫酸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笑笑 王兵 +4 位作者 刘会平 张欣 张慧慧 李灿 刘盈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34,共10页
为提高茭白多糖抗氧化活性,对茭白多糖进行硫酸化修饰,并探索其最佳修饰条件。以茭白为原料,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并纯化一种新型水溶性多糖,采用三氧化硫-吡啶法,以甲酰胺为溶剂,对多糖进行硫酸改性,以硫酸根取代度(DS)为指标,利用响应... 为提高茭白多糖抗氧化活性,对茭白多糖进行硫酸化修饰,并探索其最佳修饰条件。以茭白为原料,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并纯化一种新型水溶性多糖,采用三氧化硫-吡啶法,以甲酰胺为溶剂,对多糖进行硫酸改性,以硫酸根取代度(DS)为指标,利用响应面法对茭白多糖进行硫酸改性条件优化,同时通过体外自由基清除率实验对比改性前后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法辅助茭白多糖硫酸化修饰条件优化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多糖样品100 mg,酯化时间4 h,酯化温度70℃,三氧化硫-吡啶复合物添加量2.6 g,得到最佳DS为1.79;热重分析显示茭白多糖在46.38℃时失重最快,失重率为16.48%;硫酸化茭白多糖在65.04℃时失重最快,失重率为2.92%。在体外抗氧化实验中,茭白多糖对于DPPH·、·OH以及ABTS^(+)·清除能力的IC_(50)值分别为3.49、3.28和12.70 mg/mL;硫酸化茭白多糖为0.39、1.00和1.82 mg/mL;阳性对照(V_(C))为0.069、0.17和0.077 mg/mL。综上表明,硫酸化修饰能提高茭白多糖的热稳定性;同时一定程度上增强其自由基清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茭白 多糖 硫酸化 响应面优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去红衣与超声处理对花生油体提取及其乳化特性、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9
作者 曾广镇 赵志浩 +7 位作者 周鹏飞 邓媛元 魏振承 张雁 唐小俊 刘光 李萍 张名位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8,42,共8页
为了对花生油体的工业化提取和基于油体乳化体系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探究了去红衣与超声处理对花生油体提取及其乳化特性、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不同预处理的花生经水相提取,得到油体、清液和沉淀三相,测定了三相中固形物、脂肪、蛋白... 为了对花生油体的工业化提取和基于油体乳化体系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探究了去红衣与超声处理对花生油体提取及其乳化特性、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不同预处理的花生经水相提取,得到油体、清液和沉淀三相,测定了三相中固形物、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和分布,并分析了油体的乳化特性、总酚与总黄酮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去红衣将脂肪在油体中的分布由63.36%提高至65.30%,与超声联合处理时进一步将其提高至68.13%;去红衣处理不利于花生油体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去红衣组油体乳液平均粒径由2510.00 nm上升至2953.67 nm,动力学稳定性降低;去红衣组油体总酚、总黄酮含量最低,分别为71.01μg/g与47.14μg/g;超声处理促进了花生油体的溶出,且提取的油体乳化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最高,其乳液平均粒径为1742.00 nm,乳化活性指数和乳化稳定性指数分别为114.48 m^(2)/g与1848.40 min,动力学稳定性最佳,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01.24μg/g与59.97μg/g。综上,去红衣处理有利于花生油体的提取,但会降低其稳定性与抗氧化活性,而超声处理不仅有利于花生油体的提取,还增强了其乳化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去红衣 超声 油体 乳液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银杏种仁分离蛋白水解产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20
作者 王翔 张彩虹 +2 位作者 蒋建新 谢普军 黄立新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共6页
采用碱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米曲霉蛋白酶对银杏种仁分离蛋白(GBSPI)进行水解,并通过体外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GBSPI水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米曲霉蛋白酶水解... 采用碱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米曲霉蛋白酶对银杏种仁分离蛋白(GBSPI)进行水解,并通过体外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价GBSPI水解产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米曲霉蛋白酶水解产物的得率分别为93.60%、60.00%和46.80%,水解度分别为13.76%、6.28%和5.55%。3种酶水解产物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碱性蛋白酶水解产物具有最强的抗氧化活性,其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 50值分别为5.29、0.35和7.01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种仁 水解产物 水解度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