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硅对镉胁迫下水稻苗期抗氧化酶系统及镉离子吸收和转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奇娜 徐有祥 +6 位作者 林光号 党洪阳 郑振权 张燕 王晗 邵国胜 尹献远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6-496,共11页
【目的】探究在镉(Cadmium,Cd)胁迫下,外源硅(Silicon,Si)对水稻株高、干物质量、抗氧化酶系统及对Cd^(2+)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期为阐明Si缓解Cd对水稻毒害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辐品36(FP36)和中嘉早17(ZJZ17)为研究... 【目的】探究在镉(Cadmium,Cd)胁迫下,外源硅(Silicon,Si)对水稻株高、干物质量、抗氧化酶系统及对Cd^(2+)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以期为阐明Si缓解Cd对水稻毒害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辐品36(FP36)和中嘉早17(ZJZ17)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Cd胁迫浓度(0、5μmol/L)和Si处理(0、10μmol/L、1 mmol/L)进行水培实验,重点分析处理后水稻农艺性状和抗氧化酶活性,以及Cd^(2+)吸收、转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Cd胁迫可以显著抑制水稻株高、干物质量和抗氧化酶(SOD、POD、CAT和APX)活性;但Si能有效缓解Cd毒害,显著提高水稻生物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其中1 mmol/L Si缓解效果更佳。此外,Si还能有效增加可溶性蛋白并降低MDA含量。Cd胁迫显著增加了FP36和ZJZ17不同组织的重金属含量,其中,根系中Cd积累量显著高于地上部。在添加较低浓度Si(10μmol/L)后,水稻根系和地上部Cd含量无显著差异;但1 mmol/L Si能显著降低水稻根系和地上部Cd含量。OsNRAMP1、OsNRAMP5、OsIRT1、OsHMA2、OsHMA3等Cd^(2+)吸收和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在镉胁迫和Si处理后呈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OsNRAMP1、OsIRT1、OsHMA2的表达量受Cd胁迫影响有所上调,OsNRAMP5表达量呈下调趋势,而OsHMA3则无显著变化。而外源添加1 mmol/L Si可显著下调上述Cd^(2+)吸收和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重金属镉积累量下降。【结论】Si通过改善水稻的农艺性状、激活抗氧化系统,以及调控重金属Cd^(2+)吸收和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来缓解镉对水稻的毒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镉胁迫 抗氧化酶系统 基因表达水平
下载PDF
硅和硒对镉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于敏敏 樊文华 +3 位作者 刘奋武 田露丹 王改玲 孟庆慧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124,共9页
探究在石灰性土壤中施用硅(Si)和硒(Se)对镉(Cd)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为Si和Se在缓解Cd毒性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在Cd(5 mg/kg)胁迫下,单独或同时施用Si(300 mg/kg)、Se(2、4 mg/kg)对黄... 探究在石灰性土壤中施用硅(Si)和硒(Se)对镉(Cd)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为Si和Se在缓解Cd毒性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在Cd(5 mg/kg)胁迫下,单独或同时施用Si(300 mg/kg)、Se(2、4 mg/kg)对黄瓜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对黄瓜幼苗植株的生长、叶片光合作用以及抗氧化系统产生了明显的毒害作用。与空白对照相比,Cd处理下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显著降低,胞间CO_(2)浓度(Ci)显著升高,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施用300 mg/kg Si或2、4 mg/kg Se均能有效缓解Cd毒害,促进黄瓜生长,显著提高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Pn、Tr、Gs以及POD、SOD、CAT活性,降低Ci、MDA含量。同时施用Si和Se的作用效果比单施Si或Se更明显,施用300 mg/kg Si和2 mg/kg Se时作用效果最好,与单施Cd相比,黄瓜叶片Pn、Tr、Gs显著增加18.53%、42.67%、87.50%,Ci显著降低35.61%,POD、SOD、CAT活性显著提高87.65%、32.40%、23.58%,MDA含量显著降低42.68%。表明在石灰性土壤中施用Si和Se可有效缓解Cd对黄瓜的毒害,增强黄瓜叶片光合作用,提高抗氧化酶系统活性,且Si和Se同时施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镉胁迫 光合作用 抗氧化酶系统
下载PDF
低温冷害对水稻孕穗期叶片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3
作者 路佳明 任红茹 +4 位作者 赵灿 施艺 陈越 王维领 霍中洋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3,36,共10页
以粳稻品种南粳9108和籼稻品种扬两优013为材料,于孕穗期进行不同低温(13、15和17℃)和不同时间(0、3、5、7和9 d)的处理,测定叶片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系统相关指标,研究水稻孕穗期间叶片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系统对低温冷害的响应。结果表... 以粳稻品种南粳9108和籼稻品种扬两优013为材料,于孕穗期进行不同低温(13、15和17℃)和不同时间(0、3、5、7和9 d)的处理,测定叶片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系统相关指标,研究水稻孕穗期间叶片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系统对低温冷害的响应。结果表明:两品种冷处理后叶绿素含量较对照降低4.67%~37.44%。孕穗期低温导致水稻叶片光合能力下降,冷处理时间越长且处理温度越低,光合特性下降幅度越大。与对照相比,低温处理后光合特性相关指标下降4.98%~93.94%;孕穗期低温使得水稻剑叶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随处理温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丙二醛(malonic dialdehyde,MDA)的含量则逐渐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低温冷害 孕穗期 光合特性 抗氧化酶系统
下载PDF
盐碱胁迫对菊芋渗透调节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4
作者 钱玥 李思源 饶良懿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465-1471,共7页
为揭示植物在盐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选择菊芋(Helianthustuberosus)为研究对象,设置营养土组(CK)、轻度盐碱土组(LS)和中度盐碱土组(MS)3个不同处理,研究不同盐碱胁迫强度下菊芋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 为揭示植物在盐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选择菊芋(Helianthustuberosus)为研究对象,设置营养土组(CK)、轻度盐碱土组(LS)和中度盐碱土组(MS)3个不同处理,研究不同盐碱胁迫强度下菊芋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抗氧化酶系统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盐碱胁迫强度下菊芋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等有机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出现增加。(2)各组间MDA含量无显著差异,随着盐碱胁迫强度的增加,菊芋叶片SOD、POD、CAT等抗氧化酶系统活性指标均表现出上升趋势。与同期CK组相比,盐碱胁迫150d,LS和MS组SOD活性分别显著增加22.13%和26.49%,LS和MS组CAT活性较CK组分别显著增加81.66%和92.38%(P<0.05),MS组POD活性在测定期间均显著高于同期CK组。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盐碱胁迫下,菊芋通过增加体内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和激活抗氧化酶系统(SOD、CAT、POD)来提高其抗性,具有较强耐盐碱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胁迫 菊芋 有机渗透调节物质 抗氧化酶系统
下载PDF
喹乙醇对鲤肝胰脏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1
5
作者 叶继丹 韩友文 +3 位作者 赵吉伟 卢彤岩 刘红柏 杨雨辉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用含不同剂量喹乙醇(0~3200mg·kg-1)的饲料饲喂鲤,分别对鲤在摄食3、6、9和12周时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等抗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 AOC)进行了测定。结果... 用含不同剂量喹乙醇(0~3200mg·kg-1)的饲料饲喂鲤,分别对鲤在摄食3、6、9和12周时肝胰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等抗氧化酶活性、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及总抗氧化能力(T AOC)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SOD活性随饲料喹乙醇剂量的升高总体上呈升高的趋势,试验时间对各个处理组的SOD酶活性影响不大。饲料中喹乙醇对GSH px活性的影响较小,其剂量达1600mg·kg-1以上时GSH-px酶活性变化明显,主要表现为诱导效应。饲料中喹乙醇剂量的改变大体上不对MDA含量产生影响,且随时间的延长,除3200mg·kg-1组外,其余各实验组的MDA含量都有所降低。随喹乙醇剂量的增加和实验时间的延长,T AOC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其中以1600和3200mg·kg-1组的下降幅度最大。结果提示,高剂量下喹乙醇对抗氧化酶活性影响较大,并伴随着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乙醇 肝胰脏 抗氧化酶系统 脂质过氧化 氧化能力
下载PDF
不同浓度铜对紫背萍和青萍色素含量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涂俊芳 王兴明 +2 位作者 刘登义 李晶 李征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02-506,共5页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Cu对紫背萍(Spirodela polyrrhiza)和青萍(Lemna minor)的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Cu(0.056mg·L^-1)的处理下,紫背萍和青萍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重金属Cu对紫背萍(Spirodela polyrrhiza)和青萍(Lemna minor)的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Cu(0.056mg·L^-1)的处理下,紫背萍和青萍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的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分别高出其对照11%、46%、22%和8%、15%、11%。而在高浓度Cu(0.18~5.60mg·L^-1)的处理下,上述色素含量均显著下降,平均下降幅度分别达63%、62%、65%和46%、44%、45%.紫背萍体内丙二醛(MDA)含量为青萍的2.57倍.两种浮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氨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随Cu浓度的增加而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紫背萍体内3种酶活性在Cu浓度仅为0.18mg·L^-1时即达峰值,随后则大幅下降,而青萍体内3种酶活性却在Cu浓度分别升高到0.56、1.0和1.0mg·L^-1时才达到峰值.可见,在Cu胁迫下,紫背萍受Cu毒害较青萍深。且其体内抗氧化酶系统也较青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背萍 青萍 色素 抗氧化酶系统
下载PDF
畜禽废水胁迫对芦苇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肖德林 邓仕槐 +2 位作者 李宏娟 夏杰 张小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021-2026,共6页
采用自然条件模拟实验,以两种浓度畜禽废水(高浓度畜禽废水原水和经一倍稀释的中浓度畜禽废水)胁迫湿地植物芦苇,研究其对芦苇叶绿素含量及其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畜禽废水较中浓度畜禽废水对芦苇的影响更大,两种浓度畜... 采用自然条件模拟实验,以两种浓度畜禽废水(高浓度畜禽废水原水和经一倍稀释的中浓度畜禽废水)胁迫湿地植物芦苇,研究其对芦苇叶绿素含量及其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畜禽废水较中浓度畜禽废水对芦苇的影响更大,两种浓度畜禽废水胁迫均促使芦苇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绿素a/b值上升、CAT活性下降、POD活性急速下降后逐渐上升,到处理末期时与对照基本相同、SOD活性明显上升。说明畜禽废水胁迫对芦苇的影响较小,芦苇在畜禽废水胁迫下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耐受性,如果将其运用于我国集约化畜禽养殖业废水的处理,将极大地缓解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废水 胁迫 芦苇 叶绿素 抗氧化酶系统
下载PDF
镉胁迫对两品种水稻生长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9
8
作者 史静 潘根兴 +2 位作者 夏运生 张仕颖 张乃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2-837,共6页
水稻Oryza sativa L.被认为是Cd吸收最强的大宗谷类作物,本研究采用网室盆栽实验研究2个籽粒镉积累水平不同的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高Cd品种和J196、低Cd品种),研究不同浓度Cd处理对水稻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Cd水... 水稻Oryza sativa L.被认为是Cd吸收最强的大宗谷类作物,本研究采用网室盆栽实验研究2个籽粒镉积累水平不同的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高Cd品种和J196、低Cd品种),研究不同浓度Cd处理对水稻幼苗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Cd水稻品种的Cd耐性高于低Cd水稻品种,表现为前者体内的MDA含量低于后者,而SOD、CAT、POD活性高于低Cd品种;在Cd胁迫下,高Cd品种的SOD活性、CAT活性随Cd处理浓度增加先增后降,在10 mg.kg-1时达到峰值,POD活性则为先降后增,在Cd浓度为5 mg.kg-1时达到峰值;而低Cd品种随着外源Cd浓度增长,3种酶活性在25 mg.kg-1达到峰值,除SOD比对照降低外,CAT和POD分较对照升高38.07%和62.10%,表明在本试验处理下,Cd胁迫下,两品种中3种抗氧化酶保护作用不同,高Cd品种CAT的保护性最强,低Cd品种POD的保护作用最强。但本研究对两品种生长性状的研究却发现,高Cd品种的根系耐受指数及根系鲜质量显著低于低Cd品种,这可能和水稻对Cd的耐受原因多元化,且本实验条件下的Cd处理未产生植株生长抑制,Cd敏感品种自身的保护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氧化酶系统
下载PDF
逆境胁迫下植物抗氧化酶系统响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26
9
作者 杨舒贻 陈晓阳 +2 位作者 惠文凯 任颖 马玲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1-489,共9页
抗氧化酶系统被认为是植物遭受环境胁迫时重要的防御体系.研究逆境胁迫下抗氧化酶系统的响应,是揭示植物抗逆机理的重要环节.本文对国内外近年来植物抗氧化酶系统在逆境胁迫下的响应研究资料进行了收集、概括和整理,内容涉及干旱胁迫、... 抗氧化酶系统被认为是植物遭受环境胁迫时重要的防御体系.研究逆境胁迫下抗氧化酶系统的响应,是揭示植物抗逆机理的重要环节.本文对国内外近年来植物抗氧化酶系统在逆境胁迫下的响应研究资料进行了收集、概括和整理,内容涉及干旱胁迫、盐胁迫、酸胁迫等,并分析了最新、前沿研究报道及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旨在为逆境胁迫下抗氧化酶系统响应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胁迫 抗氧化酶系统
下载PDF
镉胁迫对水车前叶片抗氧化酶系统和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8
10
作者 徐勤松 施国新 杜开和 《农村生态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0-34,共5页
报道了模拟镉污染对水车前叶片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及对叶细胞超微结构 ,主要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的损伤情况。随胁迫程度的增大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明显 ,丙二醛含量则上升 ,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 0 ... 报道了模拟镉污染对水车前叶片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及对叶细胞超微结构 ,主要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的损伤情况。随胁迫程度的增大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明显 ,丙二醛含量则上升 ,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在 0 1mg/L浓度处达到最高后呈下降趋势。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毒害初期 ,叶绿体和线粒体膨胀 ,类囊体明显空泡化 ;高浓度镉处理使破坏程度加重 ,叶绿体被膜消失和叶绿体解体 ;线粒体间质溶解 ,濒临解体 ;细胞核染色质凝集并散入细胞质中。由于镉胁迫破坏了植物的抗氧化酶系统 ,并对超微结构造成不可逆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肋迫 水车前 抗氧化酶系统 超微结构 重金属污染
下载PDF
镉胁迫对玉米幼苗抗氧化酶系统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39
11
作者 宇克莉 邹婧 邹金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50-1056,共7页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在10-6、10-5、10-4mol·L-1浓度下,Cd2+胁迫对玉米幼苗抗氧化酶系统、丙二醛(MDA)含量、Cd积累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同时讨论了Cd2+毒害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中、低浓度(10-6、10-5mol·L-1)Cd2+胁迫下,...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在10-6、10-5、10-4mol·L-1浓度下,Cd2+胁迫对玉米幼苗抗氧化酶系统、丙二醛(MDA)含量、Cd积累及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同时讨论了Cd2+毒害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中、低浓度(10-6、10-5mol·L-1)Cd2+胁迫下,玉米幼苗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变化;高浓度(10-4mol·L-1)Cd2+胁迫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Cd2+胁迫初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升高;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除叶片中SOD和CAT活性略有上升外,其他抗氧化酶活性逐渐下降,高浓度组抗氧化酶活性下降最明显。植物吸收的Cd主要积累在根部,Cd2+胁迫能干扰玉米对Fe、Cu、Zn、Mg等养分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玉米 抗氧化酶系统 丙二醛 矿质元素
下载PDF
汞、硒暴露对紫贻贝(Mytilus edulis)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陈琳琳 张高生 +1 位作者 陈静 任宗明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83-388,共6页
为了研究重金属汞及微量元素硒对海洋贝类的毒性效应,揭示汞、硒在生物体内的相互作用机制,用汞和硒对指示生物紫贻贝(Mytilus edulis)进行单一及联合亚慢性暴露实验。设置对照组(0μg·L-1)、汞暴露组(25μg·L-1Hg2+)、硒暴露... 为了研究重金属汞及微量元素硒对海洋贝类的毒性效应,揭示汞、硒在生物体内的相互作用机制,用汞和硒对指示生物紫贻贝(Mytilus edulis)进行单一及联合亚慢性暴露实验。设置对照组(0μg·L-1)、汞暴露组(25μg·L-1Hg2+)、硒暴露组(4μg·L-1Se4+)以及硒汞联合暴露组(25μg·L-1Hg2++4μg·L-1Se4+)4个实验组,并分别在暴露期间的第0、2、4和6天定时采集样本,测定紫贻贝鳃SOD、GPx及CAT3种抗氧化酶活性。将实验数据进行ANOVA分析处理后,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汞暴露组SOD和GPx均呈现先显著升高(p<0.05或p<0.01)后降低(p<0.01或p<0.001)的趋势,CAT则从第4天开始显著降低(p<0.05);硒暴露组中SOD活性始终高于对照组(p<0.001),GPx活性在第2天也显著升高(p<0.001),CAT活性始终与对照组相近;硒汞联合作用与汞暴露组相比,SOD、GPx和CAT活性在不同时间点均有显著升高(p<0.05),而与硒暴露组相比,3种酶活性均低于硒单独暴露的水平。说明汞在短期能够诱导抗氧化酶活性,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则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微量硒能够增强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对汞导致的氧化损伤具有拮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贻贝 抗氧化酶系统 作用
下载PDF
不同Cd水平对小白菜叶片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于方明 仇荣亮 +2 位作者 胡鹏杰 赵璇 吴妤都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950-954,共5页
采用水培的方法,探讨了不同Cd2+水平(0、1、2.5、5、10mg·L-1)对小白菜地上部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氧自由基产生速率以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水培的方法,探讨了不同Cd2+水平(0、1、2.5、5、10mg·L-1)对小白菜地上部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氧自由基产生速率以及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2+浓度的提高,SOD活性呈下降趋势(r=0.94);Cd2+胁迫下小白菜POD、CAT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8.9%~60.8%和5.6%~18.8%;MDA含量在Cd2+浓度为1、2.5、5、10mg·L-1时,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7%、17.9%、43.3%、64.9%;游离脯氨酸含量在Cd2+浓度为1mg·L-1时最低,浓度为5mg·L-1时最高;Cd2+浓度为2.5,5,10mg·L-1时,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分别为对照的1.5、1.5、1.1倍;小白菜GSH含量随着Cd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r=0.93),说明GSH在缓解小白菜Cd毒害的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 小白菜 抗氧化酶系统
下载PDF
采后处理对杏鲍菇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51
14
作者 田平平 王杰 +1 位作者 秦晓艺 李丹青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41-951,共11页
【目的】探讨采后不同处理方式对杏鲍菇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为杏鲍菇贮藏保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新鲜采收的杏鲍菇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0.03 mm的聚乙烯(PE)薄膜袋封口包装、0.05 mm的PE薄膜袋封口包装... 【目的】探讨采后不同处理方式对杏鲍菇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为杏鲍菇贮藏保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新鲜采收的杏鲍菇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0.03 mm的聚乙烯(PE)薄膜袋封口包装、0.05 mm的PE薄膜袋封口包装和1.5%壳聚糖涂膜3种处理,以0.05 mm PE保鲜袋不封口为对照,于4℃、相对湿度85%—95%的条件下贮藏,通过测定失重率、色差值、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还原糖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理化指标,以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3种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研究不同采后处理方式对杏鲍菇贮藏品质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与PE不封口处理相比,两种厚度的PE保鲜袋处理能显著降低杏鲍菇子实体失重率(P<0.01),在贮藏18 d时,两种处理的失重率仅为0.35%和0.20%;两种PE处理的菇体硬度显著高于对照(P<0.05),且在贮藏期间两种处理均分别在第3天和第12天出现了两个硬度峰值;PE处理不易发生褐变,但在贮藏末期,0.03 mm PE处理的褐变程度显著增加(P<0.05)。两种PE处理均能显著抑制贮藏期间TSS和可溶性蛋白的增加,减缓还原糖的消耗。1.5%壳聚糖涂膜处理在0—9 d菇体硬度显著增加(P<0.05),随后硬度快速下降;其失重率较高,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贮藏期间褐变指数低,但在贮藏末期的褐变程度显著(P<0.05);贮藏的中期与后期,TSS、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均显著低于对照。3种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杏鲍菇的抗氧化能力,与对照处理相比,3种处理均能显著降低膜透性和脂膜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P<0.05),但在贮藏中、后期,壳聚糖处理的电导率和MDA含量均显著高于两种PE处理。0.03 mm PE和1.5%壳聚糖涂膜处理能显著降低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的含量(P<0.05),0.05 mm PE处理能显著降低过氧化氢的含量(P<0.05),但其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则在3—12 d内显著高于对照(P<0.05);在贮藏前期与末期,3种处理均具有较高的POD活性和CAT活性(P<0.05),但在整个贮藏期间,SOD的活性变化与对照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整个贮藏过程中PE处理表现出较好的贮藏效果;其中0.05 mm PE包装处理效果更为明显,有效保持了杏鲍菇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采后处理 贮藏品质 抗氧化酶系统
下载PDF
盐胁迫对秋季香樟幼苗抗氧化酶系统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韩浩章 王晓立 +3 位作者 张颖 刘宇 张丽华 张楠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35-1239,共5页
以2年生的香樟幼苗为试材,以蒸馏水为对照,分别用50,100,200 mmol·L-1的NaCl和Na2SO4处理,研究秋季香樟幼苗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酶系统及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NaCl胁迫程度的增加,香樟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b值、SOD... 以2年生的香樟幼苗为试材,以蒸馏水为对照,分别用50,100,200 mmol·L-1的NaCl和Na2SO4处理,研究秋季香樟幼苗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酶系统及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NaCl胁迫程度的增加,香樟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b值、SOD活性和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降低,可溶性糖含量、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升高;随Na2SO4胁迫程度的增加,植物体内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b值、SOD活性和P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胞间CO2浓度呈上升趋势。香樟幼苗对低浓度的盐胁迫具有一定程度的耐受性,而NaCl胁迫对香樟幼苗的影响要高于Na2S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香樟幼苗 抗氧化酶系统 光合特性
下载PDF
Cd、Cr(VI)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菹草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5
16
作者 徐勤松 施国新 郝怀庆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7-90,共4页
主要研究了 Cd、Cr( VI)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菹草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随 Cd、Cr( VI)胁迫浓度的增加 ,菹草总叶绿素含量下降 ,单一 Cd处理 SOD活性下降 ,POD和 CAT活性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 ,Cd、Cr( VI)复合... 主要研究了 Cd、Cr( VI)单一及复合污染对菹草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随 Cd、Cr( VI)胁迫浓度的增加 ,菹草总叶绿素含量下降 ,单一 Cd处理 SOD活性下降 ,POD和 CAT活性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 ,Cd、Cr( VI)复合污染的效应明显大于单一污染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Cr(Ⅵ) 复合污染 菹草 叶绿素 抗氧化酶系统 协同效应 重金属污染
下载PDF
石油烃、Cu^(2+)对沙蚕的毒性效应及对其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3
17
作者 孙福红 周启星 张倩如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15-1419,共5页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石油烃和不同浓度的Cu2+对沙蚕(Nereis diversicolor)种群的毒性效应及对其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烃和Cu2+对沙蚕均表现出较强的毒性,暴露3d后,其LD50值分别为117.5μL.L-1和864.0μg.L-1.Cu2... 在实验室模拟条件下,研究了石油烃和不同浓度的Cu2+对沙蚕(Nereis diversicolor)种群的毒性效应及对其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烃和Cu2+对沙蚕均表现出较强的毒性,暴露3d后,其LD50值分别为117.5μL.L-1和864.0μg.L-1.Cu2+单因子污染暴露5d后,沙蚕体内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受到显著影响,表现出先受到抑制后缓慢增加的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也发生显著变化,其变化趋势为先被诱导而后抑制.石油烃以其约为半致死剂量水平单因子暴露5d后,POD的活性并未被显著诱导,SOD的活性则低于对照组.在石油烃与Cu2+复合污染的条件下,暴露5d后沙蚕体内POD和SOD活性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即先下降后上升.通过比较,还发现沙蚕体内SOD的活性变化更能灵敏地反映出污染物对沙蚕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蚕(Nereis diversicolor) 抗氧化酶系统 毒性效应 氧化物酶(POD) 氧化物歧化酶(SOD)
下载PDF
水杨酸诱导的玉米幼苗适应高温和低温胁迫的能力与抗氧化酶系统的关系 被引量:69
18
作者 杜朝昆 李忠光 龚明 《植物生理学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22,共4页
玉米种子经水杨酸(SA)预处理后其幼苗的耐热性与耐冷性提高。其中以300μmol·L-1SA预处理的玉米幼苗对46℃高温胁迫2d的耐热性提高最大,150μmol·L-1SA预处理的玉米幼苗对1℃低温胁迫5d的耐冷性提高最大。在高温和低温胁迫过... 玉米种子经水杨酸(SA)预处理后其幼苗的耐热性与耐冷性提高。其中以300μmol·L-1SA预处理的玉米幼苗对46℃高温胁迫2d的耐热性提高最大,150μmol·L-1SA预处理的玉米幼苗对1℃低温胁迫5d的耐冷性提高最大。在高温和低温胁迫过程中,SA预处理过的玉米幼苗中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水平均高于未经SA处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幼苗 低温胁迫 耐冷性 抗氧化酶系统 高温胁迫 玉米种子 水杨酸 氧化氢酶(CAT) 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适应
下载PDF
氮胁迫对黄瓜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雪 李强 +1 位作者 余宏军 蒋卫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142-147,共6页
氮是植物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氮缺乏会影响黄瓜的生长发育、营养品质及产量。该研究以黄瓜9930为材料,测定缺氮条件下黄瓜幼苗活性氧和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缺氮处理6 h后黄瓜叶片内过氧化氢含量... 氮是植物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氮缺乏会影响黄瓜的生长发育、营养品质及产量。该研究以黄瓜9930为材料,测定缺氮条件下黄瓜幼苗活性氧和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缺氮处理6 h后黄瓜叶片内过氧化氢含量和超氧阴离子产生速率均显著上升,处理6 h时分别增长约100%和37%,丙二醛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不断累积,处理48 h时上调约25%,说明植物膜系统遭到破坏;植物抗氧化酶系统中的3种抗氧化酶(SOD、POD和CAT)的酶活性在缺氮的黄瓜叶片中均显著上升,处理48h分别上调约37%、24%和26%;这3种抗氧化酶的相关编码基因表达上调,其中SOD2、POD1和CATs上调幅度较大,SOD2上调约5倍,POD1和CATs上调约10倍。因此,该研究发现氮缺乏处理对黄瓜幼苗产生胁迫作用并诱导植株抗氧化酶系统响应,为了解黄瓜在氮胁迫下的抗逆机制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胁迫 植物 黄瓜 抗氧化酶系统
下载PDF
矿区废弃地先锋植物齿果酸模在Pb、Zn污染下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 被引量:24
20
作者 雷冬梅 段昌群 张红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417-5423,共7页
作为云南矿区废弃地常见的先锋植物,齿果酸模(Rumexdentatus)已形成对重金属污染的耐性生态型,是理想的逆境生态学研究实验材料。为进一步揭示不同抗氧化酶在先锋植物幼苗早期抗逆境的耐性机理中的作用,采集了来自云南兰坪铅锌矿废弃地... 作为云南矿区废弃地常见的先锋植物,齿果酸模(Rumexdentatus)已形成对重金属污染的耐性生态型,是理想的逆境生态学研究实验材料。为进一步揭示不同抗氧化酶在先锋植物幼苗早期抗逆境的耐性机理中的作用,采集了来自云南兰坪铅锌矿废弃地的齿果酸模,观察其幼苗多种抗氧化酶在实验室模拟的重金属Pb与Zn单一污染条件下(浓度分别为0,1,5,10,50,100,200 mg/kg)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Pb与Zn单一污染浓度的增加,(1)MDA含量持续上升,与对照相比,在200 mg/kg Pb或Zn单一污染下,MDA分别显著上升了427%和330%;而(2)SOD,POD与CAT三者活性变化特征则各有不同。其中SOD活性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POD活性则持续上升;而CAT活性很低,在Zn污染下未检测出,Pb污染下其变化无显著规律。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b与Zn单一污染导致先锋植物齿果酸模幼苗产生膜脂过氧化,而抗氧化酶系统在抵御这种不良影响的耐性机制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且不同酶发挥的效用不同,其中POD发挥了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果酸模 抗氧化酶系统 先锋植物 重金属污染 矿区废弃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