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6篇文章
< 1 2 7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3份樱桃番茄分离单株抗病基因检测及品质鉴定
1
作者 王珊珊 王晨瑜 +3 位作者 郄丽娟 尹伟平 杨超沙 尹庆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4-64,共11页
为了筛选多抗、优质樱桃番茄亲本资源,本研究采用PARMS检测技术对44个樱桃番茄品种,113份樱桃番茄分离单株进行17个抗性基因检测。结果表明:113份樱桃番茄分离单株中,含有叶霉病抗性基因Cf-5的材料最多,占80.6%;而含有枯萎病抗性基因I-... 为了筛选多抗、优质樱桃番茄亲本资源,本研究采用PARMS检测技术对44个樱桃番茄品种,113份樱桃番茄分离单株进行17个抗性基因检测。结果表明:113份樱桃番茄分离单株中,含有叶霉病抗性基因Cf-5的材料最多,占80.6%;而含有枯萎病抗性基因I-3的材料占2.7%,资源较为稀缺。对单一材料含有的抗性个数汇总发现706-1含有13个抗性基因,637-7、649-8含有12个抗性基因。含6个以上抗性基因的材料共67份,多抗樱桃番茄材料较为丰富。根据抗性检测结果,筛选出25份纯抗樱桃番茄材料进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等的测定。其中643-2的TSS含量最高为8.91%,固酸比10.72,含有7个纯抗基因;647-5的TSS为7.65%,可溶性酸含量较高,含有7个纯抗基因,为本研究筛选的较好的优质多抗亲本资源;706-3、648-6、717-4的TSS较低,分别含有8、9、7个纯抗基因,可利用其较好的抗性进行多抗樱桃番茄的育种研究,本研究筛选的资源为多抗优质樱桃番茄的选育提供丰富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番茄 抗病基因检测 PARMS 亲本资源
下载PDF
番茄抗病基因育种研究进展
2
作者 樊佩知 王志敏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第2期3-9,共7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番茄抗病基因的最新进展,探讨番茄抗病基因的分子育种应用,为番茄抗病育种提供有效策略。【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选取番茄叶霉病、晚疫病、枯萎病、黄化曲叶病毒病这4种常见病害,通过梳理和分析国内外有关文献,提...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番茄抗病基因的最新进展,探讨番茄抗病基因的分子育种应用,为番茄抗病育种提供有效策略。【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选取番茄叶霉病、晚疫病、枯萎病、黄化曲叶病毒病这4种常见病害,通过梳理和分析国内外有关文献,提出了我国番茄抗病基因的分子育种建议。【结果】研究发现,番茄抗病基因的分子育种应用可有效提高番茄的抗病能力,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番茄抗病育种是当前番茄种业发展的重要课题,虽然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许多挑战。【结论】番茄抗病基因在番茄抗病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应继续关注番茄抗病基因的育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抗病基因 分子育种 应用
下载PDF
甘蔗抗褐锈病Bru1区域的鉴定及候选抗病基因的功能分析
3
作者 吴期滨 谢婉婕 +5 位作者 钟惠 冯春燕 潘浩然 齐浥颖 张积森 王恒波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55-867,共13页
【目的】甘蔗褐锈病是由黑顶柄锈菌(Puccinia melanocephala H. Sydow&P. Sydow)引起的最具破坏性的真菌病害之一,能造成蔗糖分降低10%—36%,严重威胁甘蔗产业发展。已有研究揭示抗褐锈病主效基因定位于Bru1区域,克隆其关键候选基因... 【目的】甘蔗褐锈病是由黑顶柄锈菌(Puccinia melanocephala H. Sydow&P. Sydow)引起的最具破坏性的真菌病害之一,能造成蔗糖分降低10%—36%,严重威胁甘蔗产业发展。已有研究揭示抗褐锈病主效基因定位于Bru1区域,克隆其关键候选基因,并进行功能研究,为选育抗褐锈病甘蔗新品种提供重要的候选基因资源。【方法】利用PacBio SequelⅡ测序平台获得甘蔗栽培品种ROC22的contig水平基因组信息,鉴定到抗褐锈病Bru1区域,对其进行基因注释和克隆,分析其组织特异性和抗、感褐锈病甘蔗品种中的表达模式及其在烟草叶片的亚细胞定位和瞬时表达。【结果】基于Bru1位点区域紧密连锁的标记R12H16和9O20-F4,从该区域中注释到33个基因,结合典型抗病基因结构域,共筛选获得5个候选抗病基因,分别为Brrg99、Brrg103、Brrg108、Brrg115和Brrg116。以甘蔗栽培品种ROC22的cDNA为模板,克隆获得Brrg116的全长序列729 bp,编码242个氨基酸残基。将该基因序列分别比对甘蔗热带种和割手密种及二倍体近缘种高粱的基因组数据库,发现其与热带种和割手密种的同源基因序列相似性很高,达到98%以上,而与高粱的相似性为93.77%。系统进化树揭示该基因起源甘蔗割手密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表明,Brrg116在甘蔗栽培品种的多个组织中组成型表达,尤其是在+1叶中的表达量最高,是蔗芽的9.8倍;在褐锈病菌侵染抗、感甘蔗栽培品种的6和72 h时,呈现显著差异表达。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蛋白定位于细胞膜上。在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叶片中瞬时过表达Brrg116,其后接种茄病镰刀菌蓝色变种,二氨基联苯胺法(3,3′-diaminobenzidine,DAB)染色逐渐加深,超敏反应相关基因、水杨酸信号和乙烯信号途径中的相关基因持续上调表达。【结论】Brrg116在甘蔗不同组织中组成型表达,且在受褐锈病菌侵染的抗病甘蔗栽培品种中呈现快速的诱导表达。此外,过表达Brrg116引发水杨酸和乙烯等激素信号通路产生防御响应,推测该基因可能在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方面发挥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Bru1区域 褐锈病 候选抗病基因 连锁标记
下载PDF
基于BSA-seq技术对乌拉尔图小麦条锈病抗病基因的初步定位
4
作者 倪楠楠 杨小妮 +5 位作者 赵建辉 李子玥 乔柳惠 李广伟 王道文 王换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目的】发掘和克隆小麦条锈病抗病基因,为小麦条锈病抗病育种提供遗传基因资源。【方法】以乌拉尔图小麦为材料,通过接种鉴定筛选具有条锈病抗性的材料,利用正向遗传学和混合分组测序分析法(BSA-seq)在乌拉尔图小麦材料中鉴定新的条锈... 【目的】发掘和克隆小麦条锈病抗病基因,为小麦条锈病抗病育种提供遗传基因资源。【方法】以乌拉尔图小麦为材料,通过接种鉴定筛选具有条锈病抗性的材料,利用正向遗传学和混合分组测序分析法(BSA-seq)在乌拉尔图小麦材料中鉴定新的条锈病抗病基因位点。【结果】通过接种鉴定筛选到6个具有小麦条锈病抗性的乌拉尔图小麦材料,通过构建杂交群体结合BSA-seq技术在其中1个抗病材料TuW1中鉴定出1个新的条锈病抗病基因位点,定位于7AS染色体的0~35.2 Mb区间。【结论】通过正向遗传学结合BSA-seq技术在乌拉尔图小麦中鉴定到1个新的条锈病抗病基因位点,为小麦条锈病抗病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图小麦 条锈病 抗病基因 混合分组测序分析法 遗传定位
下载PDF
75份贵州小麦品种(系)抗病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隋建枢 陈天青 +4 位作者 罗永露 吴文强 程斌 王伟 何庆才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3年第3期80-85,共6页
贵州气候温暖湿润,容易发生小麦病害。因此选育推广抗病小麦品种,对贵州小麦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为明确75份贵州小麦品种(系)中所含抗病基因,本研究运用KASP标记技术对供试材料中所含叶锈病抗病基因(Lr14a、Lr46、Lr68、Lr34)、白粉病抗... 贵州气候温暖湿润,容易发生小麦病害。因此选育推广抗病小麦品种,对贵州小麦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为明确75份贵州小麦品种(系)中所含抗病基因,本研究运用KASP标记技术对供试材料中所含叶锈病抗病基因(Lr14a、Lr46、Lr68、Lr34)、白粉病抗病基因(Pm21)、赤霉病抗病基因(Fhb1)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含有Lr14a的品种(系)共24份,占32.0%;含有Lr46的品种(系)共14份,占18.7%;含有Lr68的品种(系)共3份,占4.0%;含有Lr34的品种(系)共5份,占6.7%;含有Pm21的品种(系)共65份,占86.7%;未检测到含有Fhb1的品种(系);同时含有叶锈病、白粉病抗病基因的小麦品种(系)共计26份材料,占34.7%。本研究结果可为贵州小麦抗病育种亲本材料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病基因 KASP 标记检测
下载PDF
云南地方小麦种质资源条锈病抗性鉴定与抗病基因分子检测
6
作者 陈丹 杜娟 +4 位作者 周国雁 武晓阳 白晓东 伍少云 蔡青 《农业大数据学报》 2023年第2期27-35,共9页
作物种质资源深入鉴定是育种利用的前提和基础。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保存了丰富的云南地方小麦种质资源,但其条锈病抗性特征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开展田间成株期条锈病抗性鉴定及3个已知抗病基因Yr5、Yr10、Yr15的基因型分析,明确云... 作物种质资源深入鉴定是育种利用的前提和基础。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保存了丰富的云南地方小麦种质资源,但其条锈病抗性特征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开展田间成株期条锈病抗性鉴定及3个已知抗病基因Yr5、Yr10、Yr15的基因型分析,明确云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保存的260份云南地方小麦种质资源条锈病抗性水平及3个已知抗病基因位点分布,为小麦条锈病优异抗性资源筛选与抗病基因发掘利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260份云南地方小麦种质资源在2022年嵩明试验点的田间成株期条锈病抗性表现免疫和近免疫材料38份,占14.62%;高抗材料93份,占35.77%;中抗材料46份,占17.69%;中感和高感材料83份,占31.92%。同时利用毛细管电泳检测技术,明确260份云南地方小麦种质资源中携带Yr10抗病基因的材料为11份,占比为4.23%,携带Yr5和Yr15抗病基因的材料均为0份。综上,260份云南地方小麦资源中具有较为丰富的条锈病抗性材料,免疫、近免疫及高抗材料占比为50.39%,并且未检测出已知抗病基因Yr5和Yr15,推测上述材料很可能携带有未知抗病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地方小麦资源 条锈病 抗性鉴定 抗病基因分子检测
下载PDF
南阳麦区小麦品种(系)条锈抗性及抗病基因分析
7
作者 杨辉 简俊涛 +6 位作者 王清华 刘骏 李玉鹏 张彬 张闯闯 杨媛 谢彦周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29,共9页
南阳是小麦条锈病重要的冬繁与流行区,了解南阳麦区小麦品种(系)对条锈菌主流小种抗性表现及抗条锈病基因分布情况,为主产区小麦安全生产、品种布局及抗条锈病育种提供参考。利用流行小种混合菌种(条中32、条中33、条中34)及自然诱发发... 南阳是小麦条锈病重要的冬繁与流行区,了解南阳麦区小麦品种(系)对条锈菌主流小种抗性表现及抗条锈病基因分布情况,为主产区小麦安全生产、品种布局及抗条锈病育种提供参考。利用流行小种混合菌种(条中32、条中33、条中34)及自然诱发发病,以南阳麦区22个主栽品种和146个高代品系为材料,在南阳进行自然诱发鉴定,在杨凌进行人工接种鉴定,使用Yr2、Yr10、Yr18、Yr32相关分子标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22个主栽品种在自然鉴定表现中抗及以上的有12个、中抗到中感有4个、中感及以上的有6个,接种鉴定表现中抗及以上的有14个、中感及以上的有8个,21个品种检测到含有Yr2,15个含有Yr10,0个含有Yr18,4个含有Yr32,11个检出含有Yr2+Yr10,1个检出含有Yr2+Yr32,3个检出含有Yr2+Yr10+Yr32。146个高代品系自然诱发鉴定表现中抗及以上的有126个、中感18个、高感2个,接种鉴定表现中抗及以上的有99个、中感20个、高感27个,141个检测到含有Yr2,87个含有Yr10,0个含有Yr18,35个含有Yr32,61个检出含有Yr2+Yr10,8个检出含有Yr2+Yr32,4个检出含有Yr10+Yr32,22个检出含有Yr2+Yr10+Yr32。南阳主栽品种西农979、郑麦9023、兰考198、百农207等对条锈病丧失抗性,郑麦7698、南阳996、西农501条锈抗性较好,聚合Yr2+Yr10+Yr32的西农511、矮抗58、西农509等品种推广利用价值较大,主栽品种与高代品系聚合Yr2+Yr10+Yr32和Yr32利用率均不高。立足南阳麦区新品种的选育、推广,要加强Yr32及条锈病多抗基因聚合品种(系)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阳麦区 小麦 条锈抗性 抗病基因 分子检测
下载PDF
甜瓜抗病基因聚合体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8
作者 冯锡鸿 申太荣 +4 位作者 王彦刚 孙德祥 景涛 张晓丽 董建力 《宁夏农林科技》 2023年第6期5-8,共4页
【目的】为快速筛选出聚合抗白粉病、抗枯萎病基因的甜瓜材料。【方法】以抗白粉病基因(Pm-2、Pm-6)和抗枯萎病基因(Fom-1)的甜瓜材料与优质、高产甜瓜材料进行复合杂交,采用早代抗病性鉴定及分子标记抗病基因检测的方法。【结果】筛选... 【目的】为快速筛选出聚合抗白粉病、抗枯萎病基因的甜瓜材料。【方法】以抗白粉病基因(Pm-2、Pm-6)和抗枯萎病基因(Fom-1)的甜瓜材料与优质、高产甜瓜材料进行复合杂交,采用早代抗病性鉴定及分子标记抗病基因检测的方法。【结果】筛选出聚合Pm-2、Pm-6和Fom-1基因的材料2个(21T41、21T53),聚合Pm-6、Fom-1基因的材料2个(21T33、21T50),聚合Pm-2、Fom-1基因的材料1个(21T9)。【结论】旨在为解决本地主要病害,培育多抗、优质、高产新品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白粉病 枯萎病 抗病基因 基因聚合 分子标记
下载PDF
马铃薯抗晚疫病种质资源中抗病基因的筛选
9
作者 李晓川 王朝海 +9 位作者 周平 马维 陈军 陆燚 吴显 王宗明 吴瑞 宋治豪 马杰 付毅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期1-7,共7页
【目的】筛选晚疫病抗病种质资源的晚疫病抗病基因,为马铃薯晚疫病抗性种质创新与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马铃薯抗感晚疫病材料(广谱晚疫病抗性材料野生种Solanum demissum品系cs47)和易感材料(卡它丁、大西洋、... 【目的】筛选晚疫病抗病种质资源的晚疫病抗病基因,为马铃薯晚疫病抗性种质创新与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马铃薯抗感晚疫病材料(广谱晚疫病抗性材料野生种Solanum demissum品系cs47)和易感材料(卡它丁、大西洋、底西瑞)间差异表达基因,利用GO数据库预测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Clustal Omega程序比对氨基酸序列,MEGA6绘制氨基酸序列进化树。【结果】利用马铃薯抗病种质资源cs47筛选得到PGSC0003DMP400045185、PGSC0003DMP400015105和PGSC0003DMP400015107共3个潜在的晚疫病抗性基因,与3个易感晚疫病品种比分别有6 084~6 547个和6 264~6 316个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升和显著下降。在显著差异表达水平的基因中,3个cc-NBS-LRR类基因和已克隆的晚疫病抗性基因拥有类似的蛋白结构域。【结论】广谱晚疫病抗性材料野生种S.demissum品系cs47含有PGSC0003DMP400045185、PGSC0003DMP400015105和PGSC0003DMP400015107共3个潜在的晚疫病抗性基因,转录组测序技术有助于分离晚疫病抗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 抗病基因 转录组测序 cc-NBS-LRR类基因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马铃薯晚疫病抗病基因筛选
10
作者 李晓川 王朝海 +9 位作者 周平 马维 陈军 陆燚 吴显 王宗明 吴瑞 宋治豪 马杰 付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2-741,共10页
【目的】利用马铃薯抗晚疫病种质资源筛选晚疫病抗病基因,为马铃薯晚疫病抗性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20个具有持续强抗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品系和3个易感晚疫病品种的抗、感差异表达基因,利用GO数据库预测... 【目的】利用马铃薯抗晚疫病种质资源筛选晚疫病抗病基因,为马铃薯晚疫病抗性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20个具有持续强抗晚疫病的马铃薯品种/品系和3个易感晚疫病品种的抗、感差异表达基因,利用GO数据库预测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Clustal Omega程序比对氨基酸序列,MEGA6构建氨基酸序列进化树及SMART和HMMER程序分析蛋白结构域。【结果】对比3个易感晚疫病品种,20个持续强抗病材料间具有共性上调或下调表达的基因,筛选到转录水平相差2倍的上调基因有6034个、下调基因4611个;GO分析表明,在表达上调的基因中,有508个基因的表达产物参与转录调控,1084个基因的表达产物拥有ATP结合功能,1179个基因的表达产物位于细胞核内发挥功能。在这些差异表达的基因中,分别有313及111个基因表达量相差10倍上调或下调,其中在表达水平极调的基因中,有3个cc-NBS-LRR类基因与已克隆的晚疫病抗性基因有相似的蛋白结构域,其中,PGSC0003DMP400034099基因由876个氨基酸组成,与Rpi-amr3i基因的亲缘关系较近,其内部有9个LRR结构域,而Rpi-amr3i基因内部只有4个LRR结构域;PGSC0003DMP400045185基因由911个氨基酸组成,与Rpi-amr3i、R1-A、R8以及Rpi-blb2基因的亲缘关系较近,其内部的LRR结构域比Rpi-amr3i、R1-A、R8和Rpi-blb2多,且包含MeaB和Hc1结构域;PGSC0003DMP400042154基因由888个氨基酸组成,与Rpi-vnt1基因的3个转录本亲缘关系较近,内部都含有1个ABC transporter结构域,3个LRR结构域,Rpi-vnt1 3个转录本内只有1个LRR结构域。【结论】在20个具有持续强抗晚疫病特性的马铃薯品种/品系中筛选到大量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极显著上调表达的cc-NBS-LRR类基因PGSC0003DMP400034099、PGSC0003DMP400045185和PGSC0003DMP400042154与已知晚疫病抗性功能基因具有相同的保守性分子结构,可能参与马铃薯持续强抗晚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抗病基因 转录组测序
下载PDF
植物抗病基因结构、功能及其进化机制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24
11
作者 刘金灵 刘雄伦 +1 位作者 戴良英 王国梁 《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65-776,共12页
植物与病原菌在长期的共进化和相互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组织障碍、非寄主抗性和小种专化抗性等有效的防御机制。小种专化抗性(基因对基因抗性)主要是由植物抗病基因识别相应的病原菌无毒基因并激活植物体内抗病信号进而抵御病原菌... 植物与病原菌在长期的共进化和相互选择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组织障碍、非寄主抗性和小种专化抗性等有效的防御机制。小种专化抗性(基因对基因抗性)主要是由植物抗病基因识别相应的病原菌无毒基因并激活植物体内抗病信号进而抵御病原菌的侵染。从目前已克隆的 70 多个抗病基因来看,它们在结构上具有高度保守性,主要包括核苷酸结合位点(NBS),亮氨酸重复结构(LRR), 蛋白激酶结构域(PK), 果蝇蛋白 Toll 和哺乳动物蛋白质白细胞介素 1 受体[interleukin(IL)-1 receptor]类似结构域(TIR), 双螺旋结构(CC)或亮氨酸拉链(LZ)和跨膜结构域(TM)等,其在抗病基因与病原菌无毒(效应)蛋白互作以及植物内部免疫信号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抗病基因又通过基因复制、遗传重组等进化机制形成多基因家族,为植物抗病的专化性和多样性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基础。本文主要讨论了近来已克隆抗病基因的结构特征、功能以及抗病基因进化机制研究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害 抗病基因 抗病信号传导 抗病基因进化
下载PDF
辣椒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丽英 陈儒钢 +4 位作者 张俊红 欧阳波 肖景华 李汉霞 叶志彪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9-175,共7页
【目的】利用同源序列法分离辣椒抗病基因同源序列。【方法】根据已知植物抗病基因的NBS-LRR保守结构域设计简并引物,以辣椒品系PR205基因组DNA为模板对抗病基因同源序列进行扩增。【结果】获得了25个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esistance gene ... 【目的】利用同源序列法分离辣椒抗病基因同源序列。【方法】根据已知植物抗病基因的NBS-LRR保守结构域设计简并引物,以辣椒品系PR205基因组DNA为模板对抗病基因同源序列进行扩增。【结果】获得了25个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esistance gene analogs,RGAs),聚类分析将其分为7个不同的类别。由其核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Mi-1.2、prf、Hero、I2C-1、RPM1基因相应区域的同源性为27.4%~98.2%。其中RGA-p20与Mi-1.2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达到99%,确认RGA-p20为抗根结线虫基因的一部分,即辣椒中也含有与Mi基因同源的根结线虫抗性基因。【结论】本研究在辣椒品系PR205中获得了抗病基因同源序列,为辣椒抗病基因的克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 抗病基因 NBS—LRR
下载PDF
大豆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丁海 宛煜嵩 +1 位作者 朱美霞 方宣钧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17-223,共7页
本研究根据已知抗病基因的NBS保守序列区设计 4对简并引物和 1对特异引物 ,以大豆农家种兴县灰布支黑豆为材料 ,应用PCR方法获得了 11条来自基因组DNA的RGA序列和 2条来自cDNA的RGA序列 ,序列长度在 5 0 0 - 6 33bp之间 ,其中 8条来自... 本研究根据已知抗病基因的NBS保守序列区设计 4对简并引物和 1对特异引物 ,以大豆农家种兴县灰布支黑豆为材料 ,应用PCR方法获得了 11条来自基因组DNA的RGA序列和 2条来自cDNA的RGA序列 ,序列长度在 5 0 0 - 6 33bp之间 ,其中 8条来自基因组DNA和 2条来自cDNA的RGA序列已在GeneBank登录 (登录号为 :AF30 5 388- 30 5 392 ,AY0 0 8380 - 0 0 8382 ,AY0 4 886 3-AY0 4 886 4)。 13条序列都不同程度的含有NBS保守区的P -环 (GGVGKTT)、kinase - 2 (VLDD)、kinase - 3(GSRII)及跨膜区GLPL等特征序列结构 ,由此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同已知抗病基因L6、RPM 1、SRPS2、N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表现出从 2 5 % - 42 %的同源性。本研究克隆的RGA序列根据其相似性可分为 4组 ,与已发表的大豆抗病类似基因 (RLG)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抗病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PCR 抗病基因类似物
下载PDF
植物抗病基因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田远飞 薛永来 +2 位作者 付为国 戴志聪 杜道林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55-159,共5页
植物抗病基因(R基因)在植物的病害防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运用分子生物学的相关技术手段已经从植物中克隆得到大量的抗病基因,这些基因的克隆、鉴定、结构和功能分析对于深入研究植物和病原物之... 植物抗病基因(R基因)在植物的病害防御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植物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运用分子生物学的相关技术手段已经从植物中克隆得到大量的抗病基因,这些基因的克隆、鉴定、结构和功能分析对于深入研究植物和病原物之间的互作机制十分有意义。分别从克隆方法、种类结构、作用机制及进化等方面总结了抗病基因的研究现状,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基因 功能基因组学 克隆方法 作用机制 抗病基因进化
下载PDF
植物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丁国华 池春玉 +1 位作者 王桂玲 秦智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1期38-41,共4页
以列表的形式,从引物设计、分离并登录GenBank的RGA数量、在连锁群中的分布、相关联的基因或位点等几方面综述了1995—2005所开展的各项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研究,并对RGA的结构特征、分布与进化的特点、目前的应用现状、今后的研究前... 以列表的形式,从引物设计、分离并登录GenBank的RGA数量、在连锁群中的分布、相关联的基因或位点等几方面综述了1995—2005所开展的各项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研究,并对RGA的结构特征、分布与进化的特点、目前的应用现状、今后的研究前景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 抗病基因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海岛棉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定位 被引量:7
16
作者 孔巍 方宣钧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27-429,共3页
植物R基因产物存在非常类似的结构域 ,如NBS、LRR、STK、LZ、TM、TIR等。依据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寻找抗病基因类似物 (ResistanceGeneAnalog ,RGA) ,从而定位或克隆抗病基因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这种方法称为R基因同源克隆法。RGA往往与已... 植物R基因产物存在非常类似的结构域 ,如NBS、LRR、STK、LZ、TM、TIR等。依据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寻找抗病基因类似物 (ResistanceGeneAnalog ,RGA) ,从而定位或克隆抗病基因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这种方法称为R基因同源克隆法。RGA往往与已知抗病基因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均含有LRR、NBS或蛋白激酶中的保守基序 ,有的与已知抗病基因连锁 ,或是抗性基因家族中的成员 ,抑或与已知抗病基因无关 ,它们最有可能参与植物抗病反应过程中的信号识别、信息传导等途径 ,并且与植物抗病基因具有密切的关系 ,但RGA并非等同于植物R基因。将RGA作为分子标记整合到植物分子连锁图谱中 ,或将其作为探针筛选基因组文库 ,获得候选抗病基因则不失为一条克隆基因的捷径。利用已知R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 ,已经在植物中分离到了许多与已知R基因同源的DNA序列 ,并且有很多RGA作为标记定位在抗病位点附近 ,有点被证明与抗病性状共分离。小麦抗叶锈基因Lr10的分离是利用该方法进行抗病基因克隆的首次报道。本研究依据N ,L6 ,RPS2等NBS类抗病基因的NBS保守区设计简并性引物扩增棉花基因组DNA ,在 5 17bp左右获得特异性扩增条带。回收PCR产物 ,连接转化共得到 80 0个克隆。经酶切筛选、嵌套引物鉴定获得 2 5 2个候选RGA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棉 NBS-LRR类抗病基因 同源序列 基因克隆 基因定位 抗病基因类似物 R基因
下载PDF
植物抗病基因同源序列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志坤 秦智伟 +1 位作者 丁国华 周秀艳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4期80-82,共3页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 (RGA)标记是一种新兴的分子标记方法 ,由于它可能与某些抗病基因有关 ,因此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该文综述了抗病基因 (R基因 )的不同保守区以及抗病基因同源序列 (RGA)在基因组中的分布、演化及应用 。
关键词 抗病基因同源序列 抗病基因 分布和演化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小麦抗病基因的发现与应用
18
作者 李铃仙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10期49-51,共3页
小麦抗病基因的发现与应用对提高小麦产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揭示基因功能和调控机制、加速育种改良,以及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基于此,从小麦抗病基因的发现与鉴定出发,研究小麦抗病基因的功能解... 小麦抗病基因的发现与应用对提高小麦产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揭示基因功能和调控机制、加速育种改良,以及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基于此,从小麦抗病基因的发现与鉴定出发,研究小麦抗病基因的功能解析与调控机制,探索小麦抗病基因的应用与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抗病基因 功能解析 应用
下载PDF
棉花NBS抗病基因的发掘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锦平 张庆琛 +1 位作者 魏理 李成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0-51,57,共3页
根据已克隆的R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在棉花不同抗性品种中克隆出500 bp左右大小片段,克隆测序并在NCBI上进行Blast分析,发现这些序列除一个序列外均与已经克隆的抗病基因类似物(RGAs)同源,且同源性高达98%以上。将这些从棉花中克隆的... 根据已克隆的R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在棉花不同抗性品种中克隆出500 bp左右大小片段,克隆测序并在NCBI上进行Blast分析,发现这些序列除一个序列外均与已经克隆的抗病基因类似物(RGAs)同源,且同源性高达98%以上。将这些从棉花中克隆的RGAs和植物中已克隆的几个典型的R基因序列建立进化树,棉花中的RGAs序列分别聚在3个不同的亚家族,可以通过后续的功能验证来确定这些序列片段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抗病基因 抗病基因类似物
下载PDF
植物抗病基因进化的分子基础 被引量:2
20
作者 俞志华 祝水金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植物抗病 抗病基因进化 分子机制 抗病基因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