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2激活的TIL抗肿瘤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1
作者 阎勇 吕民生 《西南国防医药》 CAS 1993年第5期310-311,共2页
1980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以Rosenberg 为代表的科研人员,首先发现正常人和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在含有 IL—2的培养基中短期培养后,能够显著地杀伤自然杀伤(NK)细胞所不能杀伤的即 NK 抵抗性肿瘤细胞。1982年 Grimm ... 1980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以Rosenberg 为代表的科研人员,首先发现正常人和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在含有 IL—2的培养基中短期培养后,能够显著地杀伤自然杀伤(NK)细胞所不能杀伤的即 NK 抵抗性肿瘤细胞。1982年 Grimm 等首先提出将这种细胞称为 LAK 细胞(Lymphokine—activated Kill cells)。近10年来(至1990年4月)全世界至少应用 IL—2与 LA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L 抗肿瘤实验 肿瘤 毒副作用 短期培养 Rosenberg 癌症研究所 Grimm 杀伤活性
下载PDF
一种新的抗肿瘤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
2
作者 张大山 李文 胡国珍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1992年第1期10-12,共3页
鉴于荷瘤动物存活期较短,传统抗癌实验动物模型不能观察长期用药效应,笔者首次用荷瘤动物传代给药法建立了一种新的、可以超越荷瘤动物死亡限制、长期连续给药观察的抗肿瘤实验动物模型。实验中,黄芪一组分用传统的一代次荷瘤给药法未... 鉴于荷瘤动物存活期较短,传统抗癌实验动物模型不能观察长期用药效应,笔者首次用荷瘤动物传代给药法建立了一种新的、可以超越荷瘤动物死亡限制、长期连续给药观察的抗肿瘤实验动物模型。实验中,黄芪一组分用传统的一代次荷瘤给药法未发现其给药作用,而用荷瘤传代给药法证实了长期作用下小鼠肝癌细胞(H_(22))对环磷酰胺敏感性增强作用的有效性,提示本实验动物模型为某些长期用药效应的实验考核以及非离体研究某些因子对癌细胞的长期影响作用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实验动物模型 荷瘤传代给药 黄芪-4 环磷酰胺 化疗敏感性
下载PDF
怡神露保健饮料抗肿瘤实验
3
作者 余思义 戴涌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2002年第3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抑制作用 怡神露保健饮料 抗肿瘤实验
下载PDF
补骨脂素加长波紫外线抗肿瘤的实验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崔小庆 杨易灿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57-160,共4页
补骨脂素加长波紫外线是一种较广泛应用于皮肤疾患的光化学疗法。本文主要综述这一疗法在抗肿瘤方面的几个主要机理的实验研究,如对细胞DNA复制的影响,光敏效应过程中自由基的产生,近年证实的细胞表面补骨脂素受体的存在以及目前抗肿瘤... 补骨脂素加长波紫外线是一种较广泛应用于皮肤疾患的光化学疗法。本文主要综述这一疗法在抗肿瘤方面的几个主要机理的实验研究,如对细胞DNA复制的影响,光敏效应过程中自由基的产生,近年证实的细胞表面补骨脂素受体的存在以及目前抗肿瘤临床应用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素 紫外线 抗肿瘤实验
下载PDF
卡介苗素等几种生物制剂的肿瘤实验研究
5
作者 郭启煜 张海荣 《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 1998年第5期54-55,53,共3页
关键词 卡价苗素 生物制剂 药理 抗肿瘤实验
下载PDF
喜树碱衍生物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筛选及部分作用机制 被引量:5
6
作者 赵斌 葛金芳 +3 位作者 周明丰 朱娟娟 尤田耙 李俊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9-432,共4页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筛选喜树碱衍生物Ⅰ-Ⅻ的抗肿瘤活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法(MTT)检测喜树碱衍生物对多种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建立荷瘤小鼠模型测定抑瘤率;采用脾细胞增殖法检测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生成白介素2(...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筛选喜树碱衍生物Ⅰ-Ⅻ的抗肿瘤活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四甲基偶氮唑法(MTT)检测喜树碱衍生物对多种肿瘤细胞的抑制率;建立荷瘤小鼠模型测定抑瘤率;采用脾细胞增殖法检测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生成白介素2(IL-2)的含量,Griess法检测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生成一氧化氮(NO)的含量,放免法测定荷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生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衍生物Ⅶ、Ⅷ体外能明显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衍生物Ⅷ对荷瘤小鼠具有较强的抑瘤作用,衍生物Ⅶ、Ⅷ可降低荷瘤小鼠NO,升高TNFα-和IL-2,并且衍生物Ⅷ呈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通过体内外的初步筛选得到的衍生物Ⅷ能高效杀伤肿瘤细胞,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碱/类似物和衍生物 药物筛选实验 肿瘤
下载PDF
海菖蒲药用成分筛选研究进展
7
作者 周艳丽 陈文 +3 位作者 王湘君 李致宏 崔维 陈嘉诚 《内江科技》 2023年第6期120-120,81,共2页
经查阅资料可得,海菖蒲中含有黄酮类、生物碱、多糖等药用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原理包括影响细胞信号传导途径、诱导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破坏肿瘤细胞形态、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和调节抑癌基因等方面。实验拟采用超声波、微波辅... 经查阅资料可得,海菖蒲中含有黄酮类、生物碱、多糖等药用成分,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原理包括影响细胞信号传导途径、诱导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破坏肿瘤细胞形态、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和调节抑癌基因等方面。实验拟采用超声波、微波辅助醇沉提取海菖蒲中黄酮类化合物;通过正交实验,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线性分析、响应面分析,对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分别测定海菖蒲中黄酮含量,为后续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实验研究做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实验 紫外分光光度法 黄酮类化合物 药用成分 信号传导途径 线性分析 肿瘤细胞凋亡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苦参碱脂质体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魏铭 刘小平 +2 位作者 李惠 唐自元 李航森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6-49,53,共5页
对苦参碱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包封率、渗漏率等脂质体的质量指标。以包封率为指标,优选了苦参碱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逆相蒸发法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可达50.08%。抗肿瘤实验进行了3个剂量组对小鼠S180的... 对苦参碱脂质体的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包封率、渗漏率等脂质体的质量指标。以包封率为指标,优选了苦参碱脂质体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逆相蒸发法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可达50.08%。抗肿瘤实验进行了3个剂量组对小鼠S180的抗瘤效应,结果显示,苦参碱脂质体中剂量组对小鼠S180抗瘤效应最好,对小鼠EAC亦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脂质体 制备工艺 包封率测定 抗肿瘤实验
下载PDF
YH-16对宫颈癌Hela细胞及其裸鼠皮下移植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程丽 刘梅梅 +2 位作者 隋丽华 程海燕 张云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YH-16(重组内皮抑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及其荷瘤生长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YH-16对Hela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用透射电镜观察YH-16处理Hela细胞后的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将Hela细胞移... 目的:初步探讨YH-16(重组内皮抑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及其荷瘤生长抑制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YH-16对Hela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用透射电镜观察YH-16处理Hela细胞后的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将Hela细胞移植至裸鼠皮下成瘤,观察不同浓度YH-16(0mg/kg、0.4mg/kg、0.75mg/kg和1.5mg/kg)对荷瘤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TUNEL法观察肿瘤细胞的凋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中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YH-16具有体外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作用(P<0.01);能诱导Hela细胞凋亡;YH-16能有效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5);YH-1615mg/kg组的肿瘤MVD计数较对照组和其它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YH-16具有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及其皮下移植瘤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H-16 宫颈肿瘤 异种移植瘤模型抗肿瘤实验 凋亡 肿瘤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YH-16对宫颈癌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丽 刘梅梅 +1 位作者 张云艳 隋丽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24-1327,共4页
目的探讨YH-16(重组内皮抑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及其荷瘤鼠生长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将Hela细胞移植至裸鼠皮下,观察不同浓度YH-16(0、0.4、0.75和1.5mg/kg)... 目的探讨YH-16(重组内皮抑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及其荷瘤鼠生长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将Hela细胞移植至裸鼠皮下,观察不同浓度YH-16(0、0.4、0.75和1.5mg/kg)对荷瘤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TUNEL法观察肿瘤细胞的凋亡;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裸鼠移植瘤组织中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YH-16抑制Hela细胞增殖(P<0.01);能诱导Hela细胞凋亡。YH-16能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P<0.05);YH-1615mg/kg组的肿瘤MVD计数较对照组和其他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YH-16具有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及其皮下移植瘤生长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H-16 宫颈肿瘤 异种移植模型抗肿瘤实验 肿瘤细胞 凋亡
下载PDF
去甲斑蝥二羧酸壳聚糖络合物的制备及药理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雪龙 魏丹丹 +1 位作者 欧阳海燕 孙晓飞 《抗感染药学》 2009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目的:制备去甲斑蝥二羧酸壳聚糖络合物(NCTD络合物),降低去甲斑蝥素的毒性,增强抗肿瘤活性。方法:应用间歇式碱性水解得到的高脱乙酰度(DD)壳聚糖与去甲斑蝥二羧酸制备络合物,通过小鼠尾静脉、灌胃方式分别观察络合物与去甲斑蝥素的急... 目的:制备去甲斑蝥二羧酸壳聚糖络合物(NCTD络合物),降低去甲斑蝥素的毒性,增强抗肿瘤活性。方法:应用间歇式碱性水解得到的高脱乙酰度(DD)壳聚糖与去甲斑蝥二羧酸制备络合物,通过小鼠尾静脉、灌胃方式分别观察络合物与去甲斑蝥素的急性毒性,计算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LD_(50));建立小鼠移植性H_(22)肝癌肿瘤模型,观察NCTD络合物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NCTD络合物能降低去甲斑蝥素的毒性;络合物的低、中、高剂量组均抑制小鼠的肿瘤生长,抑瘤率分别达26.60%、31.69%、44.38%,呈量效关系。结论:去甲斑蝥二羧酸与壳聚糖所成的络合物增加了水溶性,降低了毒性,提高了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壳聚糖 络合物 急性毒性实验 抗肿瘤实验
下载PDF
基于PDTX模型研究原发性肺癌顺铂耐药与ERCC1 IGFBP5表达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展丙香 程龙强 +2 位作者 罗朋 章菊 王保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541-545,共5页
目的:构建PDTX(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s)肺癌模型,探索ERCC1、IGFBP5的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肺癌顺铂耐药的关系。方法:取新鲜切除的84例肺癌组织移植于裸鼠(BALB/c)的皮下,构建PDTX模型,分析一代成瘤率与临床病理参数关系。三代... 目的:构建PDTX(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s)肺癌模型,探索ERCC1、IGFBP5的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肺癌顺铂耐药的关系。方法:取新鲜切除的84例肺癌组织移植于裸鼠(BALB/c)的皮下,构建PDTX模型,分析一代成瘤率与临床病理参数关系。三代移植瘤接受顺铂化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敏感组和耐药组ERCC1、IGFBP5的表达情况。结果:移植瘤一代成瘤率32.14%(27/84),二代成瘤率88.89%(24/27),三代成瘤率95.83%(23/24),能否一代成瘤与肿瘤的大小、分化、分级、病理类型相关;此模型移植瘤在传代中能够保持亲代肿瘤的结构特征。ERCC1在耐药组表达高于敏感组,而IGFBP5在耐药组表达低于敏感组。结论:构建了肺癌组织块移植瘤模型,其能够保持亲代癌种的结构特征,是研究肺癌发生和探索肿瘤耐药机制的理想模型。原发性肺癌顺铂耐药性与ERCC1、IGFBP5的表达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异种移植模型抗肿瘤实验 ERCC1 IGFBP5 顺铂耐药
下载PDF
近年来苦杏仁甙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伯旭 《中医药信息》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0-42,共3页
传统中药认为苦杏仁止咳平喘,疗效肯定,应用历史已久了。作为民间草药用于治癌,其疗效始终未得到一致承认。苦杏仁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苦杏仁甙。本文就苦杏仁甙的药理及制剂二大方面研究现状予以综述。一、药理研究 1。
关键词 苦杏仁甙 民间草药 咳平 美国研制 急性毒性实验 肥大细胞白血病 抗肿瘤实验 临床药代动力学 突变作用 二甲基亚硝胺
下载PDF
红毛五加多糖对体外人食道癌细胞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庞向红 梁淑珍 +5 位作者 王净 尹秀玲 孙黎 罗强 田嘉铭 薄爱华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5期30-31,共2页
目的:研究红毛五加多糖对体外人食道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肿瘤细胞的药物敏感试验(CCK-8法)测定红毛五加多糖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红毛五加多糖对体外人食道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不同,其中浓度为6.075mg/m... 目的:研究红毛五加多糖对体外人食道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肿瘤细胞的药物敏感试验(CCK-8法)测定红毛五加多糖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红毛五加多糖对体外人食道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不同,其中浓度为6.075mg/mL抑制效果最稳定、最持久,4.050mg/mL次之。结论:红毛五加多糖对人食道癌可能有一定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加皮 食道肿瘤 药物筛选实验/肿瘤
下载PDF
中医中药
15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1994年第4期292-292,共1页
关键词 中医中药 小鼠移植性肿瘤 红景天 抗肿瘤实验 抑制作用 瘤重 抑制率 体外培养 生长增殖 咽癌
下载PDF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1992年第6卷总目次
16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1992年第4期318-320,共3页
关键词 海马神经元 病例报告 实验性心肌缺血 心肌梗塞患者 抗肿瘤实验 单胺类神经递质 精子形态 结肠恶性淋巴瘤 临床应用观察 论文目录
下载PDF
二(α-甲基-噻吩甲烯-2)肼及过渡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江银枝 胡惟孝 《浙江工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328-331,345,共5页
合成了配体二 (α-甲基 -噻吩甲烯 -2 )肼及其过渡金属 Cu2 +、Fe3+的配合物。用 MS、1HNMR对配体进行了确认。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利用 MTT法和 SRB法对它们进行了抗肿瘤活性体... 合成了配体二 (α-甲基 -噻吩甲烯 -2 )肼及其过渡金属 Cu2 +、Fe3+的配合物。用 MS、1HNMR对配体进行了确认。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利用 MTT法和 SRB法对它们进行了抗肿瘤活性体外筛选实验。发现配合物 1较配合物 2的活性好 ,前者比配体的活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α-甲基-噻吩甲烯-2)肼 过渡金属 配合物 元素分析 摩尔电导率 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肿瘤活性体外筛选实验 席夫碱 生物活性 四氮唑盐还原法 磺酰罗丹明B蛋白染色法
下载PDF
化合物2G2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 被引量:1
18
作者 翟倩 李扬 +8 位作者 李长燕 詹轶群 徐诚望 王治东 丁亚丽 李莉 刘刚 杨晓明 汪思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9-362,共4页
目的建立基于白血病细胞K562生长活力的小分子化合物筛选的高通量筛选模型,筛选特异性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增殖抑制的先导化合物。方法以K562细胞系为实验对象,在96孔板上,利用MTS/PMS比色实验测定化合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建立具... 目的建立基于白血病细胞K562生长活力的小分子化合物筛选的高通量筛选模型,筛选特异性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增殖抑制的先导化合物。方法以K562细胞系为实验对象,在96孔板上,利用MTS/PMS比色实验测定化合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建立具有抑制K562细胞活性的化合物筛选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完成了1000多种小分子化合物的筛选,对筛选得到的活性化合物通过3H-TdR掺入实验、细胞生长曲线、细胞周期和凋亡检测等实验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建立并利用96孔板药物筛选模型,筛选获得一个具有一定特异性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化合物——2G2。结论成功建立了抗白血病药物的筛选方法,为白血病治疗药物的开发研究提供了新的筛选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筛选实验 肿瘤 K562细胞 细胞增殖/药物作用 细胞凋亡/药物作用
下载PDF
5-氮杂-5'-脱氧胞苷的合成工艺优化及其对SKOV3作用
19
作者 李飞龙 詹迪迪 +5 位作者 李俊 汤文建 金涌 吕雄文 石静波 黄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01-904,共4页
目的研究优化5-氮杂-5'-脱氧胞苷(5A5DC)的合成工艺,并观察其对卵巢癌细胞SKOV3的作用。方法通过正交设计比较在Hilbert-Johnson偶联反应中不同Lewis酸、催化剂对合成5A5DC的影响;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及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还原检... 目的研究优化5-氮杂-5'-脱氧胞苷(5A5DC)的合成工艺,并观察其对卵巢癌细胞SKOV3的作用。方法通过正交设计比较在Hilbert-Johnson偶联反应中不同Lewis酸、催化剂对合成5A5DC的影响;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及四甲基偶氮唑蓝(MTT)还原检测,观察不同浓度5A5DC对体外培养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作用。结果当以无水SnCl4为催化剂、1,2-二氯乙烷为Lewis酸时,5A5DC的收率最高。以双氰胺计,总收率为31%;5A5DC呈浓度依赖抑制SKOV3细胞增殖,以200μmol/L抑制作用较强。结论本研究优化了5A5DC的合成工艺,5A5DC对SKOV3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胞苷/类似物和衍生物 药物筛选实验 肿瘤 DNA甲基化 卵巢肿瘤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方法在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血标本采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娟 曹艳艳 丁凤娟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年第28期3527-3529,共3页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理论在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血标本采集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2011年3-12月送往中心实验室的1896份临床试验血标本中94份不合格血样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血标本采集存在的问题,于2012年2月开始运用持续质量改进...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理论在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血标本采集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2011年3-12月送往中心实验室的1896份临床试验血标本中94份不合格血样原因进行分析,针对血标本采集存在的问题,于2012年2月开始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对采血者、患者依从性及采血流程从管理上进行改进,评价持续质量改进后的效果.结果 实施CQI后,血标本不合格率由4.92%下降至1.42%,患者对护士采血技术满意度由85.6%上升至97.2%,服务态度满意度由90.5%上升至99.5%,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2.93,15.57,14.97;P <0.01).结论 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临床试验血标本合格率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临床实验 肿瘤 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血标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