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波赛链霉菌合成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贺建武 陈奇辉 +3 位作者 刘祝祥 庄大春 黄苛 陈义光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1-164,196,共5页
蒽环类抗生素(anthracyclines antibiotic)在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肉瘤、乳腺癌等方面有着很好的疗效,成为临床首选药物。波赛链霉菌(Streptomyces peucetius)是合成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阿霉素、表柔红霉素、洋... 蒽环类抗生素(anthracyclines antibiotic)在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肉瘤、乳腺癌等方面有着很好的疗效,成为临床首选药物。波赛链霉菌(Streptomyces peucetius)是合成柔红霉素、多柔比星、表阿霉素、表柔红霉素、洋红霉素、13-脱氧洋红霉素等多种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的最重要菌株。该菌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合成途径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波赛链霉菌合成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赛链霉菌(Streptomyces peucetius)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 生物合成 途径工程
下载PDF
抗肿瘤抗生素云南霉素对细胞周期的作用及分子机理 被引量:7
2
作者 童彤 郭素萍 +1 位作者 白瑾峰 甄永苏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 :研究具有新型结构的胞嘧啶核苷二肽类抗生素云南霉素的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理。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流式细胞光度术、Westernblot分析等方法研究云南霉素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分子机理。结果 :云南霉素对多种肿瘤细胞 (HL 6 0 ,... 目的 :研究具有新型结构的胞嘧啶核苷二肽类抗生素云南霉素的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理。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流式细胞光度术、Westernblot分析等方法研究云南霉素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分子机理。结果 :云南霉素对多种肿瘤细胞 (HL 6 0 ,KB ,GLC)有G2 /M期阻滞、S期抑制作用 ,并伴有cyclinB1蛋白、P34 cdc2 蛋白、Mpm 2蛋白表达下降。结论 :云南霉素导致HL 6 0细胞G2 /M期阻滞的分子机理可能与降低cyclinB1、P34 cdc2和Mpm 2蛋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霉素 药理学 细胞周期 抗肿瘤抗生素
下载PDF
抗肿瘤抗生素药物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治疗对策 被引量:15
3
作者 冯作明 戴晓雁 丁晓霞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I0002-I0005,共4页
抗肿瘤抗生素药物主要用于肿瘤的化疗治疗,临床应用广泛,该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发生率大约为60%~90%,这也是患者不能接受的主要原因,寻找更好的止吐药物及治疗方法。本文探讨了抗生素类肿瘤药物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 抗肿瘤抗生素药物主要用于肿瘤的化疗治疗,临床应用广泛,该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发生率大约为60%~90%,这也是患者不能接受的主要原因,寻找更好的止吐药物及治疗方法。本文探讨了抗生素类肿瘤药物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的原因,从西医、心理支持中医以及食疗等其他方面寻找治疗方法和药物。发现通过止吐药物阻断呕吐反射可缓解和减轻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反应;改变化疗药物给药时间也可有效缓解恶心、呕吐等消化道不良反应。中药食疗法因材料易得、方法简便、价格低廉,在临床或家庭护理治疗中能够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抗生素药物 恶心呕吐 治疗对策
下载PDF
新烯二炔类大分子抗肿瘤抗生素C1027的分子构成与活性关系 被引量:37
4
作者 邵荣光 甄永苏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36-342,共7页
C1027是含烯二炔发色团的大分子肽类新抗肿瘤抗生素,由一个蛋白和一个烯二炔发色团两部分构成。后者是活性部分,对肿瘤细胞有强杀伤作用,蛋白对发色团的活性有保护作用。蛋白和发色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重新组建成完整的C102... C1027是含烯二炔发色团的大分子肽类新抗肿瘤抗生素,由一个蛋白和一个烯二炔发色团两部分构成。后者是活性部分,对肿瘤细胞有强杀伤作用,蛋白对发色团的活性有保护作用。蛋白和发色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重新组建成完整的C1027。C1027分子内的二硫键有辅助蛋白保护发色团的作用,当二硫键被还原后,C1027活性丢失加快。C1027被链霉蛋白酶降解产生一个分子量为3~5kDa的中间产物,此产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与完整C1027相同,表明C1027是可以裁剪的,保护发色团的最小肽段为3~5k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抗生素C1027 烯二炔 C1027片段 毛细管电泳
下载PDF
抗肿瘤抗生素平阳霉素研究与临床应用40年 被引量:17
5
作者 甄永苏 李电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77-580,共4页
平阳霉素是由我国学者自主研制并投入临床应用的抗肿瘤药物,是博来霉素类抗肿瘤药物的新品种。日本报道的博来霉素(bleomycin)是含有13种组分的复合物,其中以A2为主要组分,而A5只占1%左右;平阳霉素则是单一A5组分的制品。平阳霉素的研... 平阳霉素是由我国学者自主研制并投入临床应用的抗肿瘤药物,是博来霉素类抗肿瘤药物的新品种。日本报道的博来霉素(bleomycin)是含有13种组分的复合物,其中以A2为主要组分,而A5只占1%左右;平阳霉素则是单一A5组分的制品。平阳霉素的研究开发与临床应用经历了长期的过程。1969年从浙江省平阳县土壤分离发现产生菌,1978年通过鉴定投产并进入临床应用,1982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平阳霉素被收载于中国药典,1994年进入首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迄今已经历40年。平阳霉素已成为我国临床较常用的抗癌药物。平阳霉素用于制备抗体靶向药物的潜在价值正在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博来霉素 抗肿瘤抗生素 体靶向药物 肿瘤药物
下载PDF
抗肿瘤抗生素C1027对人结肠癌HCT-8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宋旭 包明敏 +2 位作者 崔大鹏 王真 李电东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734-738,共5页
目的:研究抗肿瘤抗生素C1027 对人结肠癌HCT8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cDNA 排列(cDNAarrays)、Northern 杂交、RTPCR 检测技术。结果:用10 nmol·L- 1 C1... 目的:研究抗肿瘤抗生素C1027 对人结肠癌HCT8 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cDNA 排列(cDNAarrays)、Northern 杂交、RTPCR 检测技术。结果:用10 nmol·L- 1 C1027 处理HCT8 细胞8 h 后,利用cDNA 排列检测,发现C1027 可以促进TRIP,TRAF3 ,DR4 ,MCH6 ,MCH4,Apo3 ,DR5,ABLL,STAT1 等基因的表达,抑制rhoC的表达。用Northern 杂交及RTPCR 也得到了同样结果。结论:C1027 可能通过调节TNF 受体家族有关的凋亡信号传导通路,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抗生素 C1027 人结肠癌 HCT-8细胞
下载PDF
蒽醌类抗肿瘤抗生素与DNA相互作用探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沈丹 鲁燕侠 +2 位作者 张秀銮 孙慧萍 张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368-1370,共3页
目的探究蒽醌类抗肿瘤抗生素与DNA的相互作用以及研究的方法。方法采用光谱法,包括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电化学法等考察蒽醌类抗肿瘤抗生素与DNA的相互作用后引起的光谱行为的改变。结果在紫外、可见光的测定中发现嵌插结合通常引起减... 目的探究蒽醌类抗肿瘤抗生素与DNA的相互作用以及研究的方法。方法采用光谱法,包括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电化学法等考察蒽醌类抗肿瘤抗生素与DNA的相互作用后引起的光谱行为的改变。结果在紫外、可见光的测定中发现嵌插结合通常引起减色效应,使最大吸收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在(牛血清白蛋白)BSA浓度一定的条件下,随着盐酸表柔比星浓度的增加,BSA的内源荧光强度有规律的降低(发射峰的峰位λem=344nm和峰形不变);多柔比星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478 nm,最大发射波长λem=596 nm,pH=3.0时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的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值。结论多柔比星与DNA的相互作用最明显,现在临床上使用最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醌类抗肿瘤抗生素 DNA 相互作用 研究方法
下载PDF
抗肿瘤抗生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鸣琦 张福良 路宏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7-33,共7页
对烯二炔类、糖肽类、蒽环类、苯并二吡咯类、核苷类、β-内酰胺类、苯醌类等7类抗肿瘤抗生素的研 究开发、作用机制、药效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今后抗肿瘤抗生素的研究应在新的分子靶点寻找、前药 研究、多药耐药性克服等方... 对烯二炔类、糖肽类、蒽环类、苯并二吡咯类、核苷类、β-内酰胺类、苯醌类等7类抗肿瘤抗生素的研 究开发、作用机制、药效及临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今后抗肿瘤抗生素的研究应在新的分子靶点寻找、前药 研究、多药耐药性克服等方面有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抗生素 作用机制 药效 临床应用 分子靶点
下载PDF
新的抗肿瘤抗生素云南霉素 Ⅱ.提纯、理化性质与鉴别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文君 戚长菁 潘俊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70-174,共5页
自我国云南省土壤分离获得链霉菌菌株2321,并从该菌株的发酵液中提取分离到一个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的物质,该物质经鉴别与谷氏菌素相同,取名为云谷霉素。经过酸水解以后,可从中分离纯化得到一个活性成分。通过对其理化性质和... 自我国云南省土壤分离获得链霉菌菌株2321,并从该菌株的发酵液中提取分离到一个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的物质,该物质经鉴别与谷氏菌素相同,取名为云谷霉素。经过酸水解以后,可从中分离纯化得到一个活性成分。通过对其理化性质和光谱的测试分析,确认该成分为一个新的胞嘧啶核苷类抗生素,小鼠实验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该抗生素定名为云南霉素(yunnanmyc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霉素 分离纯化 鉴别 抗肿瘤抗生素
下载PDF
烯二炔类抗肿瘤抗生素全合成研究 Ⅲ.十元环状烯二炔单元开链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5
10
作者 袁建勇 郭惠元 +1 位作者 李卓荣 张致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50-152,共3页
以环戊酮为原料 ,经七步反应 ,得到十元环状烯二炔单元开链衍生物 ,为进一步合成十元环状烯二炔类化合物打下基础。本文中共合成了 6个新化合物 ,其结构均经 1 H- NMR谱和质谱确证。
关键词 烯二炔 开链 抗肿瘤抗生素 全合成
下载PDF
5种抗肿瘤抗生素对人白血病细胞DNA嵌合能力的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晓明 李奇志 王小芹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1-52,共2页
采用琼脂糖电泳法观察5种抗癌药对白血病细胞DNA的嵌合能力。结果发现表阿霉素同进口阿霉素在50μg/ml浓度时可与DNA发生嵌合效应;国产阿霉素在较高浓度(100μg/ml)和柔红霉素需高浓度(200μg/ml)才显... 采用琼脂糖电泳法观察5种抗癌药对白血病细胞DNA的嵌合能力。结果发现表阿霉素同进口阿霉素在50μg/ml浓度时可与DNA发生嵌合效应;国产阿霉素在较高浓度(100μg/ml)和柔红霉素需高浓度(200μg/ml)才显示嵌合效应;而米托蒽醌在较低浓度(25μg/ml)即可发生此作用。本实验体现了作用机制类同的抗肿瘤药物对DNA嵌合能力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细胞 DNA 嵌合效应 抗肿瘤抗生素
下载PDF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治疗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5
12
作者 赵玲玲 何良爱 李兰花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2年第10期26-27,共2页
对35例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在使用蒽环类肿瘤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及脱发等不良反应,从护理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如何做好各种不良反应的护理,以减轻老年患者化疗过程中的副作用,顺利度过危险期。
关键词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 恶性血液病 护理 化学疗法 老年人
下载PDF
烯二炔类抗肿瘤抗生素单克隆抗体导向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丽 顾觉奋 吴梧桐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75-277,共3页
单克隆抗体对相应的抗原有高度特异性。因此,利用单抗作为特异性载体制成导向药物(免疫偶联物),对于治疗肿瘤有巨大潜力和引人瞩目的前景。文章对烯二炔类抗肿瘤抗生素.特别对新制癌菌素、力达霉素和calicheamicins及其单克隆抗体免疫... 单克隆抗体对相应的抗原有高度特异性。因此,利用单抗作为特异性载体制成导向药物(免疫偶联物),对于治疗肿瘤有巨大潜力和引人瞩目的前景。文章对烯二炔类抗肿瘤抗生素.特别对新制癌菌素、力达霉素和calicheamicins及其单克隆抗体免疫偶联物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 烯二炔类 抗肿瘤抗生素 免疫偶联物 导向药物
下载PDF
抗肿瘤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俞淑文 王凤山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98-501,共4页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抗生素称之为抗肿瘤抗生素,根据结构不同可以分为烯二炔类、糖肽类、蒽环类、大环内脂类、苯并二吡咯类及喹喔啉类等。本文对抗肿瘤抗生素的活性及作用机制等进行了综述,并初步展望了其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抗肿瘤抗生素 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下载PDF
蒽环类抗肿瘤抗生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沈炜明 胡洁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03年第6期269-271,共3页
蒽环类抗生素是一类非常有效且常用的抗肿瘤药物 ,应用转铁蛋白受体单抗 (TFR -M)为载体的免疫导向化疗能把化学抗肿瘤药物专一地导入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处 ,提高了肿瘤灶局部的化疗药物浓度 ,是一种疗效好、毒性低的抗肿瘤疗法 ;将脂... 蒽环类抗生素是一类非常有效且常用的抗肿瘤药物 ,应用转铁蛋白受体单抗 (TFR -M)为载体的免疫导向化疗能把化学抗肿瘤药物专一地导入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处 ,提高了肿瘤灶局部的化疗药物浓度 ,是一种疗效好、毒性低的抗肿瘤疗法 ;将脂质体技术应用于肿瘤化疗能减小毒性、延长寿命 ,多柔比星隐形脂质体给药组的瘤重抑制率比普通脂质体高 ;另外对那些要求靶向肿瘤细胞并在肿瘤细胞释放药物的微小粒子 ,将多柔比星与乳酸 -乙醇酸共聚物 (D ,L -lactic -co -glycolicacid ,PLGA)键合的方法是潜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环类 抗肿瘤抗生素 研究进展 脂质体
下载PDF
抗肿瘤抗生素(C-1027)产生菌Streptomyces geobisporus质粒pSGLI的分离及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的构建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晓平 李元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26-332,共7页
在抗肿瘤抗生素(C-1027)产生菌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isporus)中发现一新的质粒pSGL1,其分子量为7.40Kb。 采用Katz等的方法分离提取了质粒pSGL1,pSGL1经单酶切实验证明:PvuⅡ,PstⅠ、XbaⅠ、XhoⅠ和KpnⅠ为单切点;SmnaⅠ为双切... 在抗肿瘤抗生素(C-1027)产生菌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isporus)中发现一新的质粒pSGL1,其分子量为7.40Kb。 采用Katz等的方法分离提取了质粒pSGL1,pSGL1经单酶切实验证明:PvuⅡ,PstⅠ、XbaⅠ、XhoⅠ和KpnⅠ为单切点;SmnaⅠ为双切点;SalⅠ和BamHⅠ为四切点;而EcoRⅠ、HindⅢ、BgⅢ和PvuⅠ则没有切点,经一系列双酶切实验,构建了质粒pSGLⅠ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粒 抗肿瘤抗生素 内切酶图谱
下载PDF
抗肿瘤抗生素与癌症靶向治疗 被引量:13
17
作者 甄永苏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5-68,共4页
抗肿瘤抗生素是微生物产生的活性物质。利用特定的模型和方法进行筛选或对已知化合物进行检测,已发现与报告对各种分子靶点显示高度活性的抗肿瘤抗生素。某些抗肿瘤抗生素如卡里奇霉素、力达霉素等对癌细胞有极强的杀伤作用,可以作为高... 抗肿瘤抗生素是微生物产生的活性物质。利用特定的模型和方法进行筛选或对已知化合物进行检测,已发现与报告对各种分子靶点显示高度活性的抗肿瘤抗生素。某些抗肿瘤抗生素如卡里奇霉素、力达霉素等对癌细胞有极强的杀伤作用,可以作为高效“弹头”药物,用于构建抗体靶向药物包括化学免疫偶联物和融合蛋白。抗肿瘤抗生素与抗体工程技术的结合可以作为新的技术平台,制备一系列的针对不同靶点的、用于治疗癌症的抗体靶向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抗生素 卡里奇霉索 力达霉紊 体靶向药物
下载PDF
检测六种抗肿瘤抗生素对五种耐药细菌的杀灭效果 被引量:1
18
作者 边藏丽 熊平源 沈定树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53-255,共3页
目的:研究抗肿瘤抗生素对耐药细菌的杀灭效果。方法:选用6种抗肿瘤抗生素平阳霉素、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柔红霉素、多柔比星和表柔比星,用微量方法检测其对临床常见的5种耐药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 目的:研究抗肿瘤抗生素对耐药细菌的杀灭效果。方法:选用6种抗肿瘤抗生素平阳霉素、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柔红霉素、多柔比星和表柔比星,用微量方法检测其对临床常见的5种耐药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假单胞菌、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6种抗肿瘤抗生素对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其他4种耐药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MIC为:4.9×10-3~2.9×10-6mol/L;MBC为:7.5×10-4~2.9×10-6mol/L。结论:6种抗肿瘤抗生素抗耐药细菌的作用依次为:丝裂霉素>柔红霉素>平阳霉素>多柔比星>放线菌素D>表柔比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抗生素 耐药性 细菌 MIC MBC
下载PDF
烯二炔类高效抗肿瘤抗生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邵荣光 甄永苏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4-199,共6页
近年来一种全新结构的烯二炔类高效抗肿瘤抗生素正在兴起,它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新颖的作用机制和强烈的生物学活性,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活性最强的抗肿瘤物质。研究者常把烯二炔称作enediyne,也有人称作diynene、bicyclodiynene或bicyc... 近年来一种全新结构的烯二炔类高效抗肿瘤抗生素正在兴起,它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新颖的作用机制和强烈的生物学活性,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活性最强的抗肿瘤物质。研究者常把烯二炔称作enediyne,也有人称作diynene、bicyclodiynene或bicyclic enediyne等。目前已发现并确定为烯二炔结构的抗生素有calicheamicins、esperamicins、dynemicins、新制癌菌素(neocarzinostatin,NCS)、kedarcidin以及C1027。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二炔类 抗肿瘤抗生素 肿瘤活性
下载PDF
抗肿瘤抗生素和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
作者 甄永苏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35,共6页
微生物产物是发现与研制新药的丰富资源。近年来 ,报道了作用于各种不同靶点的抗肿瘤抗生素。单克隆抗体 (单抗 )对相应的抗原具有高度特异性 ,可以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 ,制备与之特异性结合的单抗 ,在肿瘤治疗中有巨大的潜力。 Mylotar... 微生物产物是发现与研制新药的丰富资源。近年来 ,报道了作用于各种不同靶点的抗肿瘤抗生素。单克隆抗体 (单抗 )对相应的抗原具有高度特异性 ,可以针对特定的分子靶点 ,制备与之特异性结合的单抗 ,在肿瘤治疗中有巨大的潜力。 Mylotarg是由单抗和抗肿瘤抗生素 calicheamicin连接的偶联物 ,它的研制成功表明 ,抗肿瘤抗生素与单抗药物研究出现了新的结合点。利用特定的抗肿瘤抗生素作为“弹头”物质 ,分别与不同的单抗进行连接 ,将可构建一系列的、针对各种癌症的抗肿瘤单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抗生素 单克隆 免疫偶联物 药物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