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WT1多肽乳佐剂疫苗的免疫增强效应及其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抗肿瘤效应研究
1
作者 叶演 张泽珑 +8 位作者 朱宝行 刘姝琳 宋振 袁庆鹏 杨赟 李海波 邹全明 曾浩 孙红武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24-1033,共10页
目的 评价Wilm瘤基因1(Wilms’ tumor gene1, WT1)多肽联合AddaVax^(TM)乳佐剂疫苗的稳定性、安全性、免疫增强效应及其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抗肿瘤效应。方法 用MALDI-TOF-MS飞行时间质谱评价该佐剂疫苗中WT1多肽的稳定性;将C57BL/6雌性小... 目的 评价Wilm瘤基因1(Wilms’ tumor gene1, WT1)多肽联合AddaVax^(TM)乳佐剂疫苗的稳定性、安全性、免疫增强效应及其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抗肿瘤效应。方法 用MALDI-TOF-MS飞行时间质谱评价该佐剂疫苗中WT1多肽的稳定性;将C57BL/6雌性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3组:PBS组、WT1组和WT1+AddaVax^(TM)组,使用免疫剂量为抗原50μg/只、佐剂50μg/只,按照第0、14、28天肌肉注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用HE染色评价疫苗肌肉注射小鼠脏器组织毒性;用ELISA检测细胞因子水平;ELISpot检测脾细胞分泌IFN-γ细胞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疫苗促体外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 BMDCs)成熟和促淋巴细胞活化及H-2Db WT1四聚体检测特异性CD8+T细胞比例;用C1498-mWT1稳转细胞株构建小鼠白血病肿瘤模型后,评价其预防与治疗的抗肿瘤效应。结果 WT1多肽可在疫苗中稳定存在,对小鼠肌肉注射未发生明显的脏器组织变化;对小鼠肌肉注射WT1+AddaVax^(TM)疫苗后,与WT1组相比,WT1+AddaVax^(TM)组可诱导高水平的Th1细胞免疫应答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Th17免疫应答白介素17A(IL-17A)(P<0.05);与WT1组相比,WT1+AddaVax^(TM)组促进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的细胞数量增加(P<0.01),促进BMDCs成熟的标志物CD40^(+)/CD11c^(+)、CD86^(+)CD80^(+)/CD11c^(+)细胞比例增加(P<0.05),促进淋巴细胞中CD4^(+)/CD3^(+)T、CD69^(+)/CD8^(+)T细胞比例增加(P<0.05)及其特异性CD8+T细胞比例增加(P<0.05);利用C1498-mWT1小鼠急性髓系白血病皮下荷瘤模型的抗肿瘤效应中,WT1+AddaVax^(TM)组中位生存期相比于WT1组小鼠延长了6 d。在第50天时,WT1多肽+AddaVax^(TM)组小鼠生存率为28.5%,其他组小鼠全部死亡(P<0.05)。结论 WT1多肽联合AddaVax^(TM)乳佐剂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学和明显抗肿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T1多肽 AddaVax^(TM)乳佐剂 急性髓系白血病 免疫应答 抗肿瘤效应
原文传递
生物反应调变剂GWe抗肿瘤效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求是 周严恒 +5 位作者 钟大光 张遵一 杨贵贞 朱力 张东吉 杨春隆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5-38,共4页
GWe是一种来自中药的有效成份。实验证明,小鼠实验性肿瘤模型经GWe灌胃后,肿瘤的生长明显受抑,瘤体重量下降;同时表现出分裂原反应性、天然杀伤细胞、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活性增强,IL-2产生增加。但血清免疫复合物明显下降。GWe的抗... GWe是一种来自中药的有效成份。实验证明,小鼠实验性肿瘤模型经GWe灌胃后,肿瘤的生长明显受抑,瘤体重量下降;同时表现出分裂原反应性、天然杀伤细胞、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活性增强,IL-2产生增加。但血清免疫复合物明显下降。GWe的抗癌效应可能与其刺激机体抗肿瘤细胞免疫机制,并纠正免疫调节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调变剂 GWe 抗肿瘤效应
下载PDF
低剂量环磷酰胺预先作用的抗肿瘤效应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海英 朴春姬 +2 位作者 刘晶 王献理 高峰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02-203,共2页
以正常及接种瘤细胞的昆明种小白鼠为实验模型 ,用低剂量环磷酰按 (0 2mg/kg ,简称为D1)预先刺激 ,观测给小鼠皮下种植S180肉瘤细胞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荷瘤小鼠肝脏自由基代谢的情况。结果证明D1可以使肿瘤发生率降低 ,若荷瘤小鼠在... 以正常及接种瘤细胞的昆明种小白鼠为实验模型 ,用低剂量环磷酰按 (0 2mg/kg ,简称为D1)预先刺激 ,观测给小鼠皮下种植S180肉瘤细胞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荷瘤小鼠肝脏自由基代谢的情况。结果证明D1可以使肿瘤发生率降低 ,若荷瘤小鼠在大剂量常规化疗前预先给予D1处理 ,可使肿瘤净重减轻得更明显 (P <0 0 1) ,经自由基生物活性测定 ,SOD及GSH -Px酶的活性增高 (P <0 0 5 ) ,MDA的含量也有降低的趋势 ,说明D1对小鼠种植肿瘤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其机理可能与自由基代谢或其它因素 (免疫功能 )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环磷酰胺 SOD GSH-PX MDA 抗肿瘤效应
下载PDF
Exosomes联合卡介苗的体内抗肿瘤效应 被引量:3
4
作者 杨云山 钟海均 +1 位作者 修方明 蔡志坚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3-266,共4页
目的:探讨exosomes(Exo)联合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rin vaccine,BCG)的体内抗肿瘤效应。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纯化E.G7-OVA肿瘤细胞来源的Exo,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蛋白成分。分别以Exo、BCG、Exo+BCG、PBS免疫小鼠,... 目的:探讨exosomes(Exo)联合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rin vaccine,BCG)的体内抗肿瘤效应。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和纯化E.G7-OVA肿瘤细胞来源的Exo,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蛋白成分。分别以Exo、BCG、Exo+BCG、PBS免疫小鼠,以E.G7-OVA细胞攻击,观察各组免疫保护效应;建立E.G7-OVA荷瘤小鼠模型,观察各组免疫治疗效应。LDH法检测4组免疫小鼠脾细胞CTL细胞毒性。结果: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Exo含有HSP60、OVA、HSC70和CD63分子;免疫保护实验结果显示,Exo+BCG组免疫小鼠90d无瘤率显著高于Exo组和BCG组(60%vs20%、0%,P<0.01);免疫治疗实验结果显示,Exo+BCG对小鼠移植瘤的抑制显著强于Exo组和BCG组(P<0.01)。CTL检测结果显示,Exo+BCG免疫小鼠的CTL细胞特异性杀伤E.G7-OVA细胞的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BCG作为免疫佐剂能显著增强exosomes的体内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7-OVA EXOSOMES 卡介苗 抗肿瘤效应
下载PDF
利用声化学激活血卟啉抗肿瘤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彭健新 马玉英 《声学技术》 CSCD 1995年第4期187-191,共5页
本文介绍了超声激活血卟啉抗肿瘤效应──声动力学疗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了近几年来的研究方法及结果。声动力学疗法弥补了光动力学疗法的不足,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超声 声化学 血卟啉 抗肿瘤效应 声疗法
下载PDF
小鼠白细胞介素21瘤苗的构建及其抗肿瘤效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褚莉莉 窦骏 +3 位作者 赵枫姝 唐权 王永仿 顾宁 《生物技术通讯》 CAS 2007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小鼠白细胞介素21(mIL-21)的肿瘤细胞瘤苗,观察其在小鼠体内是否能够诱导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及免疫记忆效应。方法:将已鉴定的重组质粒pcDNA3.1/mIL-21用脂质体法转染Sp2/0细胞制备瘤苗,RT-PCR法鉴定瘤苗中mIL-21的...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小鼠白细胞介素21(mIL-21)的肿瘤细胞瘤苗,观察其在小鼠体内是否能够诱导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及免疫记忆效应。方法:将已鉴定的重组质粒pcDNA3.1/mIL-21用脂质体法转染Sp2/0细胞制备瘤苗,RT-PCR法鉴定瘤苗中mIL-21的表达。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来反映瘤苗体外增殖活性,再将其接种BALB/c小鼠,监测肿瘤生长情况,观察mIL-21瘤苗诱导的抗肿瘤效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和IL-4含量。结果:得到稳定表达mIL-21的瘤苗Sp2/0-mIL-21。与对照组相比,体外增殖活性无差异。皮下接种BALB/c小鼠后,肿瘤生长缓慢,部分小鼠无瘤体生长并长期存活;用野生株Sp2/0瘤细胞再次攻击未长肿瘤的实验小鼠,4周后亦未见肿瘤生长。接种瘤苗小鼠血清中IFN-γ水平明显上升,IL-4无明显增高。结论:成功构建了mIL-21瘤苗Sp2/0-mIL-21,其能诱导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及免疫记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1 瘤苗 抗肿瘤效应
下载PDF
来源于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α的多肽疫苗FAPτ的抗肿瘤效应 被引量:1
7
作者 衣艳梅 杜军 +1 位作者 陈东 唐雯莹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了解来源于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α的多肽疫苗–FAPτ的抗肿瘤效应。方法将抗原FAPτ与氟氏不完全佐剂混合均匀,在第1、14、21天于小鼠背部皮下多点注射进行免疫,于第17天给小鼠接种肿瘤细胞,记录小鼠肿瘤体积变化曲线及存活率曲线。... 目的了解来源于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α的多肽疫苗–FAPτ的抗肿瘤效应。方法将抗原FAPτ与氟氏不完全佐剂混合均匀,在第1、14、21天于小鼠背部皮下多点注射进行免疫,于第17天给小鼠接种肿瘤细胞,记录小鼠肿瘤体积变化曲线及存活率曲线。肿瘤接种22天后对小鼠进行尾静脉取血并取脾脏分离脾脏淋巴细胞。ELISA检测小鼠血清内FAPτ抗体滴度;脾脏淋巴细胞体外经抗原FAPτ再次刺激,流式细胞仪检测CD8+T细胞内IFN-γ的产生。结果 FAPτ免疫组小鼠肿瘤生长速度低于PBS对照组,存活率高于PBS对照组。FAPτ免疫组小鼠血清内产生较高的抗体滴度;其脾脏CD8+T细胞内有更高水平的IFN-γ表达。结论多肽疫苗FAPτ能够有效激活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和CD8+T细胞免疫应答,显示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Pτ 多肽疫苗 抗肿瘤效应 免疫应答
下载PDF
抗CD71人-鼠嵌合抗体的体外抗肿瘤效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硕 叶庆 +4 位作者 沈关心 蒋琳 张悦 邵静芳 杨敬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 对抗 CD71人 -鼠嵌合抗体体外抗肿瘤效应进行研究。方法 以表达 CD71分子的 3种人类肿瘤细胞( K5 62 ,CEM和 SMMC- 772 1)为靶细胞 ,以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PBMC)为效应细胞 ,在效 /靶细胞比为 5 0∶1的条件下 ,测定嵌合抗... 目的 对抗 CD71人 -鼠嵌合抗体体外抗肿瘤效应进行研究。方法 以表达 CD71分子的 3种人类肿瘤细胞( K5 62 ,CEM和 SMMC- 772 1)为靶细胞 ,以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 PBMC)为效应细胞 ,在效 /靶细胞比为 5 0∶1的条件下 ,测定嵌合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 ( ADCC) ;以 CEM和 SMMC- 772 1为靶细胞 ,在有新鲜补体存在下 ,测定嵌合抗体的补体依赖性细胞毒效应 ( CDC)。结果 抗 CD71人 -鼠嵌合抗体 ( D2 C)能够通过识别 CD71分子 ,并通过人抗体 Fc段介导 ADCC。在有新鲜补体存在下 ,介导 CDC。结论 抗 CD71人 -鼠嵌合抗体对 CD71+肿瘤细胞可介导 ADCC和 CD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71 人-鼠嵌合 抗肿瘤效应
下载PDF
A蛋白类制剂体内抗肿瘤效应与联合化疗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邢飞跃 陈代雄 +1 位作者 谭惠南 葛树培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51-153,共3页
本文旨在比较A蛋白类制剂(SPA、SAC和SAW)与CP的体内抗肿瘤效应,确定它们的免疫保护强度,寻找提高其免疫疗效的方法。结果表明,A蛋白类制剂体内抗实验性肿瘤的疗效接近CP,尽管它们不足以对付10~7瘤细胞(EAC)的攻击,但其疗效可通过与化... 本文旨在比较A蛋白类制剂(SPA、SAC和SAW)与CP的体内抗肿瘤效应,确定它们的免疫保护强度,寻找提高其免疫疗效的方法。结果表明,A蛋白类制剂体内抗实验性肿瘤的疗效接近CP,尽管它们不足以对付10~7瘤细胞(EAC)的攻击,但其疗效可通过与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蛋白类制剂 抗肿瘤效应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盐酸氨基乙酰丙酸介导的635/670nm联合波长下光动力学治疗的抗肿瘤效应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英鹰 黄光武 张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63-1266,共4页
目的通过实时测定单态氧(singlet oxygen,1 O2)评估635nm和(或)670nm激光照射下盐酸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介导的光动力学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抗肿瘤效果。方法以5-ALA为光敏剂,在单波长(635nm或670nm)... 目的通过实时测定单态氧(singlet oxygen,1 O2)评估635nm和(或)670nm激光照射下盐酸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介导的光动力学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抗肿瘤效果。方法以5-ALA为光敏剂,在单波长(635nm或670nm)及联合波长(635nm+670nm)下进行激光照射,利用新型高灵敏的检测系统测定PpIX溶液、肿瘤细胞(9L神经胶质肉瘤细胞和HeLa细胞)及HeLa负瘤裸鼠中的1 O2强度,H-E染色法检测肿瘤组织坏死深度。结果接受单一的635nm或670nm波长激光照射时,PpIX溶液1 O2强度在两者中无明显区别。635nm与670nm激光联合照射下,9L细胞的1 O2强度高于HeLa细胞;在两种细胞中670nm激光诱发1 O2强度均远远低于635nm激光。在HeLa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中,两种波长激光联合照射产生一定的肿瘤坏死深度,但低于635nm单波长照射。结论在5-ALA介导的PDT中,670nm波长激光显示了一定的PDT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学治疗 单态氧离子 抗肿瘤效应
原文传递
抗原致敏的脐血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肿瘤效应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于鸿 张健 +1 位作者 刘玉侠 石虹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原致敏 抗肿瘤效应 实验研究 细胞诱导 脐血 原特异性 体外
下载PDF
超声波激活血卟啉抗肿瘤效应机理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宋存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8-40,共3页
研究了活性净化剂组氨酸和甘露醇对超声波激活血卟啉杀伤人体黑色素瘤细胞LiBr的抑制作用 ,探讨了声动力学疗法抗肿瘤效应的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加组氨酸时 ,单纯超声对瘤细胞LiBr杀伤率部分被抑制 ,而超声加血卟啉抗肿瘤效应则几乎全... 研究了活性净化剂组氨酸和甘露醇对超声波激活血卟啉杀伤人体黑色素瘤细胞LiBr的抑制作用 ,探讨了声动力学疗法抗肿瘤效应的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加组氨酸时 ,单纯超声对瘤细胞LiBr杀伤率部分被抑制 ,而超声加血卟啉抗肿瘤效应则几乎全被抑制 .甘露醇对超声和超声加血卟啉对细胞杀伤效应均无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激活 血卟啉 抗肿瘤效应 单纯态氧 黑色素瘤 声动力学疗法 LiBr细胞
下载PDF
改良细胞因子鸡尾酒诱导肺腺癌细胞总RNA转染树突状细胞疫苗抗肿瘤效应的体内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琼 胡安群 王保龙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3-509,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细胞因子鸡尾酒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对裸鼠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从38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供者的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诱导成未成熟DC,将人肺腺癌细胞A549总RNA电转染入DC,分别用传统细胞因子鸡尾酒(IL-6... 目的探讨不同细胞因子鸡尾酒诱导的树突状细胞(DC)疫苗对裸鼠移植瘤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从38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术供者的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诱导成未成熟DC,将人肺腺癌细胞A549总RNA电转染入DC,分别用传统细胞因子鸡尾酒(IL-6、IL-1β、TNF-α、PGE2)和改良细胞因子鸡尾酒(IL-1β、IL-6、TNF-α、PGE2、polyⅠ∶C、CpG ODN)刺激DC成熟。致敏DC与自体T细胞混合培养,诱导产生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用流式细胞术鉴定T细胞表型,ELISA法检测IFN-γ、TNF-α、IL-4、IL-5和IL-10的分泌。建立肺腺癌A549荷瘤裸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未成熟组、传统组和改良组(n=5),于肿瘤接种d15、d22、d29给予相应CTL治疗,测量肿瘤体积和重量,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肿瘤组织COX-2、VEGF、Bcl-2和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CD3+CD8+T细胞表达率(%):未成熟组、传统组和改良组分别为35.00±3.24 vs 57.10±2.69 vs 63.98±1.96(P<0.05);2)IFN-γ浓度(pg/mL):3组分别为160.12±42.01 vs 263.17±55.30 vs 1 034.30±253.07(P<0.05);TNF-α浓度(pg/mL):3组分别为72.72±9.13 vs 65.20±8.03 vs 295.89±123.80(P<0.05);IL-10浓度(pg/mL):3组分别为7.26±1.76 vs 31.06±4.19 vs 44.01±12.12(P<0.05);3组IL-4、IL-5含量均未检测出,可见改良组T细胞分泌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TNF-α的能力较未成熟组和传统组明显增强;3)经CTL免疫治疗后,裸鼠肿瘤体积(mm3):3组分别为512±33 vs 345±63 vs203±52(P<0.05),且改良组抑瘤率最大,为69.62%;4)改良组DC诱导的CTL明显上调Bax的表达,下调COX-2、VEGF和Bcl-2的表达。结论改良细胞因子鸡尾酒诱导肺腺癌细胞总RNA转染的DC疫苗能诱导Th1型免疫应答及产生有效的抗原特异性CTL,对肺腺癌裸鼠移植瘤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疫苗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鸡尾酒 抗肿瘤效应 肺腺癌 TLR配体 裸鼠 免疫治疗
原文传递
大豆异黄酮抗肿瘤效应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1
14
作者 何恩铭 沈瑞池 +1 位作者 林志楷 管齐扬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3年第4期356-360,共5页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对人体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具有抗肿瘤、预防肿瘤作用,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癌症化学预防剂,能显著降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现将近几年大豆异黄酮抗肿瘤效应及其机... 大豆异黄酮是大豆生长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次生代谢产物,对人体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研究表明,大豆异黄酮具有抗肿瘤、预防肿瘤作用,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癌症化学预防剂,能显著降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现将近几年大豆异黄酮抗肿瘤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以期为大豆异黄酮的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抗肿瘤效应 肿瘤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巨噬细胞的抗肿瘤效应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艺萍 周柔丽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1998年第4期207-210,共4页
本文从巨噬细胞的活化及效应两方面综述了巨噬细胞抗肿瘤的作用及作用机理的新进展。
关键词 巨噬细胞 活化 抗肿瘤效应
下载PDF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β(HuTNFβ)的纯化及抗肿瘤效应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马志章 陆小兰 +3 位作者 陈明 钱骏 徐必钱 丁仁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72-272,共1页
本文利用能表达HuTNFβ的工程菌株(P20KLT)按常规培养及扩增.即采用LB培养液(内含Amp100.μg/ml Tet 5μg/ml);1:40扩增.当A550达0.1时,加入IAA(20μg/ml),当A550为1.0时,中止培养,离心(5000rpm,4℃)收集菌体。在菌体中... 本文利用能表达HuTNFβ的工程菌株(P20KLT)按常规培养及扩增.即采用LB培养液(内含Amp100.μg/ml Tet 5μg/ml);1:40扩增.当A550达0.1时,加入IAA(20μg/ml),当A550为1.0时,中止培养,离心(5000rpm,4℃)收集菌体。在菌体中按1:5加入缓冲液,冰浴中超声破碎,13,000rpm高速离心20分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 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抗肿瘤效应 扩增 初步研究 超声 纯化 工程菌 菌体 缓冲液
下载PDF
IL-2单独或联合IL-12活化骨髓抗肿瘤效应研究
17
作者 何徐彭 徐开林 +9 位作者 黄一虹 鹿群先 嵇月红 孙海英 李德鹏 主鸿鹄 王林 何 李振宇 潘秀英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16-418,共3页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 2 (IL - 2 )和白细胞介素 - 12 (IL - 12 )活化骨髓的抗肿瘤效应与重建造血功能 ;探讨活化骨髓的性质和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方法 :测定活化骨髓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 ;检测活化骨髓的细胞表面分化抗原 ,特别是CD3...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 2 (IL - 2 )和白细胞介素 - 12 (IL - 12 )活化骨髓的抗肿瘤效应与重建造血功能 ;探讨活化骨髓的性质和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方法 :测定活化骨髓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 ;检测活化骨髓的细胞表面分化抗原 ,特别是CD34+/CD38-细胞群的表达。结果 :活化骨髓与L12 10 细胞、新鲜白血病细胞共同培养后显示有杀伤肿瘤细胞作用 ,以培养 3~ 4天时最强 ;活化骨髓细胞的CD3、CD8、CD16、CD5 6分化抗原表达与新鲜骨髓相比升高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L12 10 细胞、新鲜白血病细胞与活化骨髓共同培养后分化抗原CD71、CD95表达下降 ,超二倍体、亚二倍体等异倍体减少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活化骨髓中CD34+/CD38-细胞分化抗原表达与新鲜骨髓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IL - 12活化骨髓效靶比 (E∶T)稀释一倍后杀伤白血病细胞活性仍然比IL - 2活化骨髓明显 ;IL - 2联合IL - 12诱导后活化骨髓抗肿瘤活性进一步增强。结论 :活化骨髓具有抗肿瘤效应 ,其中有细胞毒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作用 ,也有凋亡机制参与 ;活化骨髓还保留有重建造血的功能 ;IL - 12活化骨髓比IL - 2活化骨髓的活性高 ;且IL - 2联合IL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IL-12 活化骨髓 抗肿瘤效应 研究
下载PDF
IL-2单独或联合IL-12活化脐带血抗肿瘤效应研究
18
作者 何徐彭 黄一虹 +3 位作者 鹿群先 李德鹏 主鸿鹄 潘秀英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24-726,共3页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2 (IL 2 )和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活化脐带血 (ACB)的抗肿瘤效应和重建造血功能 ;探讨ACB性质和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方法 测定ACB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CB细胞表面分化抗原 ,肿瘤细胞DNA含...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2 (IL 2 )和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活化脐带血 (ACB)的抗肿瘤效应和重建造血功能 ;探讨ACB性质和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方法 测定ACB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ACB细胞表面分化抗原 ,肿瘤细胞DNA含量及细胞凋亡的表达。结果 活化脐带血与L12 10 细胞、新鲜白血病细胞共同培养后显示有杀伤白血病细胞作用 ,以培养 3~ 4天时最强 ;ACB细胞的CD3、CD8、CD16、CD5 6、CD71、CD95分化抗原表达与新鲜脐带血相比升高显著 (P<0 0 1)。L12 10 细胞、新鲜白血病细胞与ACB培养后分化抗原CD71、CD95表达下降 ,超二倍体、亚二倍体等异倍体减少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示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ACB中CD34+ /CD38-细胞群分化抗原表达与新鲜脐带血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ACB具有抗肿瘤效应 ,其中有细胞毒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的作用 ,也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制参与 ;ACB还保留有重建造血的功能 ;IL 12ACB比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IL-12 活化脐带血 抗肿瘤效应 白细胞介素2 白细胞介素12 流式细胞术 ACB
下载PDF
融合蛋白CXCL10-loop3-EGF的可溶性表达及其抗肿瘤效应研究
19
作者 沈波 傅鹰 +3 位作者 孟哲峰 徐巍 何小帆 朱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376-2380,共5页
目的:构建重组趋化因子CXCL10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干扰序列融合蛋白(CXCL10-loop3-EGF),验证其靶向性抗肿瘤效应及抑制血管形成活性。方法:运用RT-PCR从经IFN-γ刺激活化的PBMC中扩增人CXCL10基因,运用重叠延伸PCR法扩增CXCL10-loop3-EG... 目的:构建重组趋化因子CXCL10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干扰序列融合蛋白(CXCL10-loop3-EGF),验证其靶向性抗肿瘤效应及抑制血管形成活性。方法:运用RT-PCR从经IFN-γ刺激活化的PBMC中扩增人CXCL10基因,运用重叠延伸PCR法扩增CXCL10-loop3-EGF融合基因,并将其与载体pTG19-T连接、转化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CXCL10-loop3-EGF融合基因与载体pET32a(+)连接、转化大肠杆菌Origami B(DE3),诱导可溶性表达重组his-CXCL10-loop3-EGF融合蛋白,并经镍柱亲和层析、酶切、超滤及透析等方法获得纯化的重组CXCL10-loop3-EGF融合蛋白。通过Transwell细胞趋化实验及HUVEC血管形成抑制实验验证此融合蛋白的抗肿瘤效应。结果: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证实CXCL10-loop3-EGF融合蛋白构建成功,纯化后的融合蛋白具有显著的趋化活化PBMC活性及抑制HUVEC血管形成活性。结论:成功构建融合蛋白CXCL10-loop3-EGF,该蛋白具有较好的靶向性抗肿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L10-loop3-EGF融合蛋白 可溶性表达 抗肿瘤效应
下载PDF
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防治和保留移植物抗肿瘤效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丽丹(综述) 周道斌(审校) 《国外医学(移植与血液净化分册)》 2004年第3期17-21,共5页
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进展使其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解决复发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成为干细胞移植急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人们已经认识到移植物抗肿瘤效应(GVL)是清除微小残余病灶、减少复发的基础,也发现在防治GVHD的同时往往伴... 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的进展使其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何解决复发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成为干细胞移植急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人们已经认识到移植物抗肿瘤效应(GVL)是清除微小残余病灶、减少复发的基础,也发现在防治GVHD的同时往往伴随GVL的减弱。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在这一领域内的探索和尝试,力图探讨区分GVHD和GVL可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 宿主病 防治措施 移植物 抗肿瘤效应 HLA配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