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杉醇抗肿瘤机理与毒副作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金涛 李铁晶 +2 位作者 吴桐 王颖 周东坡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6期816-819,共4页
文章综合叙述了紫杉醇的抗肿瘤机理和它的毒副作用。紫杉醇的抗癌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微管解聚使肿瘤细胞有丝分裂终止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最后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紫杉醇体内免疫调节功能也可以对肿瘤细胞起杀伤或抑制作用。另外,对紫杉醇... 文章综合叙述了紫杉醇的抗肿瘤机理和它的毒副作用。紫杉醇的抗癌机理主要是通过抑制微管解聚使肿瘤细胞有丝分裂终止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最后导致肿瘤细胞死亡;紫杉醇体内免疫调节功能也可以对肿瘤细胞起杀伤或抑制作用。另外,对紫杉醇的一般毒性、生殖毒性、遗传毒性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抗肿瘤机理 毒性
下载PDF
人白介素24重组蛋白的表达及其抗肿瘤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叶震敏 朱晔涵 +4 位作者 盛伟华 缪竞诚 危少华 吴康 杨吉成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9-724,共6页
将人白细胞介素24(hIL24)的cDNA序列克隆至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ET21a(+)上,经IPTG诱导后,在大肠杆菌中获高效表达,经纯化、复性后的rhIL24蛋白具有抑制HeLa细胞生长,诱导HeLa细胞凋亡,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IL6、TNFα、IFNr,抑制血管形... 将人白细胞介素24(hIL24)的cDNA序列克隆至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ET21a(+)上,经IPTG诱导后,在大肠杆菌中获高效表达,经纯化、复性后的rhIL24蛋白具有抑制HeLa细胞生长,诱导HeLa细胞凋亡,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泌IL6、TNFα、IFNr,抑制血管形成的功能。初探了rhIL24蛋白能通过下调抗凋亡因子bcl2表达,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引起肿瘤细胞凋亡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介素24重组蛋白 HELA细胞 抗肿瘤机理
下载PDF
多糖抗肿瘤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3
作者 吴雄志 陈丹 +1 位作者 艾青 曾升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2期67-70,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多糖抗肿瘤机理研究进展。多糖通过活化巨噬细胞 ,活化淋巴细胞 ,促进细胞因子分泌 ,活化补体而提高宿主抗肿瘤免疫功能 ,通过影响肿瘤细胞膜生化、抗自由基、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与凋亡 ,影响肿瘤细胞超微结构而发挥直接的抗... 综述了近年来多糖抗肿瘤机理研究进展。多糖通过活化巨噬细胞 ,活化淋巴细胞 ,促进细胞因子分泌 ,活化补体而提高宿主抗肿瘤免疫功能 ,通过影响肿瘤细胞膜生化、抗自由基、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与凋亡 ,影响肿瘤细胞超微结构而发挥直接的抗肿瘤作用。多糖的分子结构、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联合运用等是影响多糖抗肿瘤作用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肿瘤 免疫 抗肿瘤机理 中药
下载PDF
姜黄素类化合物及其抗肿瘤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蒋建兰 靳晓丽 +1 位作者 张欢 李自丹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5-330,共6页
结合国内外文献,详细综述了姜黄素类化合物研究进展,包括种属来源、化合物种类,以及质量研究和抗肿瘤机理。姜黄素类化合物种类繁多,其中姜黄素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有些微量姜黄素类化合物也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本文为更加全面研究姜黄... 结合国内外文献,详细综述了姜黄素类化合物研究进展,包括种属来源、化合物种类,以及质量研究和抗肿瘤机理。姜黄素类化合物种类繁多,其中姜黄素具有明显抗肿瘤作用,有些微量姜黄素类化合物也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本文为更加全面研究姜黄素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效果,进一步挖掘抗肿瘤新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类化合物 质量研究 抗肿瘤机理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2激活骨髓抗肿瘤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欧阳建 杨芳 +2 位作者 陈兵 杨永公 田婕 《江苏医药》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787-789,共3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2 (IL 2 )激活的骨髓 (ABM )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学机理。方法 取恶性血液病缓解期患者骨髓 ,分离单个核细胞 (MNC) ,与IL 2共同孵育后 ,测定CD3-CD86 +、CD2 8+、CD8+CD2 8+、CD3-CD16 /CD5 6 +的细胞比例及上清液...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2 (IL 2 )激活的骨髓 (ABM )抗肿瘤作用的免疫学机理。方法 取恶性血液病缓解期患者骨髓 ,分离单个核细胞 (MNC) ,与IL 2共同孵育后 ,测定CD3-CD86 +、CD2 8+、CD8+CD2 8+、CD3-CD16 /CD5 6 +的细胞比例及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 ,干扰素γ(IFN γ)的含量。结果  (1)培养 72小时后 ,实验组CD3-CD86 +细胞、CD2 8+细胞、NK细胞比例及上清中TNF α和IFN γ的含量均比对照组增高 (P <0 0 5 )。 (2 )培养 1周后 ,实验组CD3-CD86 +比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CD2 8+细胞、NK细胞比例、CD8+CD2 8+均增高 (P <0 0 5 )。结论  (1)ABM中CD3-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表达明显增加 ,与ABM中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的生成有关。 (2 )ABM中活化B细胞、NK细胞、CTLs、TNF α和IF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活化骨髓 抗肿瘤机理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蛇毒抗肿瘤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程明荣 芮景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35-237,239,共4页
关键词 蛇毒 抗肿瘤机理 研究进展 机体免疫系统 激活补体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抗肿瘤机理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艳 侯利民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2年第6期49-52,共4页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抗肿瘤机理 血液系统肿瘤 肿瘤治疗学
下载PDF
β-榄香烯抗肿瘤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8
作者 顾洪丰 瞿延晖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Β-榄香烯 抗肿瘤机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海洋生物抗肿瘤机理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9
作者 顾帝水 黄培春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605-606,608,共3页
关键词 抗肿瘤机理 海洋药物 NCI 研究现状 癌活性 海洋生物 筛选 领域 独立
下载PDF
双歧杆菌抗肿瘤机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琦 张德纯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56-58,共3页
双歧杆菌抗肿瘤机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重庆医科大学检验系重庆630046孙琦,张德纯双歧杆菌是一属革兰氏阳性无芽胞厌氧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的主要正常菌群之一。它具有很多重要功能:与其他厌氧菌一起形成肠道的生物屏障,阻止致... 双歧杆菌抗肿瘤机理研究的现状与展望重庆医科大学检验系重庆630046孙琦,张德纯双歧杆菌是一属革兰氏阳性无芽胞厌氧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的主要正常菌群之一。它具有很多重要功能:与其他厌氧菌一起形成肠道的生物屏障,阻止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的入侵;合成、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肿瘤 抗肿瘤机理
下载PDF
天佛参口服液抗肿瘤机理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党琦 杨国武 李新民 《实用医药杂志》 2002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 观察天佛参口服液对Hep-2细胞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肿瘤的机理.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实验方法。应用MTT、透射电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TUNEL等技术,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及凋亡率。结果 MTT测得细胞抑制率... 目的 观察天佛参口服液对Hep-2细胞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肿瘤的机理.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实验方法。应用MTT、透射电镜、DNA琼脂糖凝胶电泳、TUNEL等技术,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及凋亡率。结果 MTT测得细胞抑制率随时间、剂量而增大:活细胞观察、透射电镜下见到凋亡细胞及凋亡小体形成,电泳结果显示清晰的DNAladder,TUNEL法检测出细胞凋亡率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药物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天佛参口服液能诱导Hep-2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随时间延长增加,且呈现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佛参口服液 HEP-2细胞 细胞凋亡 药理 中药 实验 抗肿瘤机理
下载PDF
桦树茸抗肿瘤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银霜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19期2125-2126,共2页
桦树茸对移植肿瘤发生、肿瘤转移、肿瘤细胞形态均有一定影响。但是由于目前对桦树茸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桦树茸抗肿瘤的机制尚未明确。笔者将从桦树茸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增强人体免疫、改善血液循环和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四方面... 桦树茸对移植肿瘤发生、肿瘤转移、肿瘤细胞形态均有一定影响。但是由于目前对桦树茸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桦树茸抗肿瘤的机制尚未明确。笔者将从桦树茸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增强人体免疫、改善血液循环和抑制肿瘤细胞迁移四方面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进行综述,为后续研究桦树茸抗肿瘤确切机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树茸 抗肿瘤机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IL—2的抗肿瘤机理及其应用
13
作者 李淑云 王中琰 《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3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白细胞介素-2(IL-2)是1976年Morgan等首次报告,旧名为T细胞生长因子,主要由辅助性T细胞(TH)产生,在适宜条件下.其他T细胞亚群也能产生。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2 抗肿瘤机理
下载PDF
花粉多糖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董莎莎 左绍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3期29-30,共2页
目的:综述花粉多糖抗肿瘤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并进行分析归纳。结果:花粉多糖的抗肿瘤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而实现的。结论:花粉多糖作为抗肿瘤药物的新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关键词 花粉多糖 抗肿瘤机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榄香烯抗肿瘤活性机理及其衍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朱琳芳 王秋岩 +1 位作者 吴慧丽 谢恬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170-176,共7页
β-榄香烯(β-Elemene)是从中药温郁金中提取分离的抗肿瘤药物榄香烯乳的主要成分,具有抗瘤谱较广,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轻微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上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本文对近几年榄香烯抗肿瘤机理研究进展以及高活性的榄香烯衍生... β-榄香烯(β-Elemene)是从中药温郁金中提取分离的抗肿瘤药物榄香烯乳的主要成分,具有抗瘤谱较广,疗效确切,毒副作用轻微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上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本文对近几年榄香烯抗肿瘤机理研究进展以及高活性的榄香烯衍生物报道进行综述,并对未来榄香烯抗肿瘤机理的研究思路和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榄香烯及其衍生物 温郁金(温莪术) 抗肿瘤机理
下载PDF
黄芪成分F_3新制剂抗肿瘤免疫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小梅 伦永志 +2 位作者 王仁军 黄敏 曹丽利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黄芪成分F3新制剂 肿瘤免疫机理 中药 细胞因子 细胞免疫
下载PDF
中药牛蒡子抗肿瘤机理研究
17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12年第6期494-494,共1页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资助下,获悉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在中药牛蒡子治疗肿瘤的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对牛蒡子苷元的抗肿瘤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在葡萄糖缺乏条件下,牛蒡子苷元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造...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资助下,获悉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在中药牛蒡子治疗肿瘤的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对牛蒡子苷元的抗肿瘤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在葡萄糖缺乏条件下,牛蒡子苷元通过抑制线粒体呼吸造成肿瘤细胞内ATP水平下降以及活性氧族水平升高,从而促使肿瘤细胞死亡。研究同时还发现,牛蒡子苷元和糖酵解抑制剂2-脱氧-D-葡萄糖联合使用能够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低。相关研究成果为用中药治疗肿瘤提供了新的依据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机理 牛蒡子苷元 中药治疗 2-脱氧-D-葡萄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上海药物研究所 肿瘤细胞死亡 杀伤肿瘤细胞
原文传递
中华灵芝宝抗肿瘤作用及机理研究
18
作者 李志宏 《陕西肿瘤医学》 2002年第1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中华灵芝宝 抗肿瘤机理 肿瘤治疗学 中药学
下载PDF
百里醌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俊 傅俊江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4期378-382,共5页
百里醌(thymoqinone, TQ)在抗癌、抗糖尿病、抗高血压、抗菌、止痛、免疫调节、抗炎、解痉挛、保肝、抗氧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随着研究的深入,其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对其抗... 百里醌(thymoqinone, TQ)在抗癌、抗糖尿病、抗高血压、抗菌、止痛、免疫调节、抗炎、解痉挛、保肝、抗氧化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随着研究的深入,其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本文综合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对其抗肿瘤活性、作用机制、联合用药及未来展望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里醌 肿瘤活性 抗肿瘤机理 肿瘤药物
下载PDF
西兰花中葡萄糖异硫氰酸盐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及机理研究
20
作者 邹翔 季宇彬 武晓丹 《中国药理通讯》 2007年第3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西兰花中葡萄糖异硫氰酸盐体内、体外抗肿瘤作用,并初步探讨作用机理。结果:在体内研究中,实验以S180和H22小鼠为研究对象。实验结果表明,GS对S180/小鼠具有抑瘤作用,其中,以中、高剂量组效果最好,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目的:探讨西兰花中葡萄糖异硫氰酸盐体内、体外抗肿瘤作用,并初步探讨作用机理。结果:在体内研究中,实验以S180和H22小鼠为研究对象。实验结果表明,GS对S180/小鼠具有抑瘤作用,其中,以中、高剂量组效果最好,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抑瘤率呈现一定量效关系(45.45%、57.58%、63.64%);在生存时间方面,GS能延长H22小鼠的生存时间,其中以高剂量的生存时间延长显著(P〈0.05)。GS还能升高S180小鼠胸腺指数和脾指数,与阴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说明GS对荷瘤小鼠两大免疫器官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在体内抗肿瘤研究中。GS可提高S180和H22小鼠红细胞中SOD、CAT和全血中GSH的活性,并降低全血中红细胞MDA含量。GS的抗肿瘤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SOD、CAT、GSH活性,和降低自由基水平来实现的。在体外研究中GS对SGC-7901和HepG2细胞的凋亡过程及其可能机理。从SRB实验结果可看出,1、10、100和1000μg/mL的GS作用于SGC-7901和HepG2细胞72h后,均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采用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GS作用于SGC-7901和HepG2细胞18h后,细胞均出现早期凋亡细胞的形态;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得300、600、1200μg/mL的GS作用于SGC-7901和HepG2细胞18h后,SGC-790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4.544%、10.110%、34.117%,对细胞周期作用显著;HepG2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159%、16.538%和54.455%。可见GS具有一定程度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在GS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机理实验中,300、600、1200%μg/mL的GS作用于SGC-7901和HepG2细胞18h后,肿瘤细胞内的Ca^2+。浓度剂量升高,此作用可能是GS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机理之一。线粒体是细胞凋亡的调控中心。所以,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300、600、1200μg/mL的GS作用于SGC-7901和HepG2细胞18h后,肿瘤细胞内活性氧均增加,线粒体跨膜电位均降低。GS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Ca^2+、活性氧和线粒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也许是GS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理之一。结论:GS无论在体内还是在体外研究中均表现出良好的肿瘤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异硫氰酸盐 肿瘤细胞 肿瘤作用机理 细胞凋亡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