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4篇文章
< 1 2 1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来源抗肿瘤药联合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评价
1
作者 范春玲 王玉洁 +3 位作者 刘岩峥 柴艳冬 雷旭东 许颖 《甘肃医药》 2016年第5期382-385,共4页
目的:本文旨在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肿瘤患者应用包含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化疗方案的疗效,为临床合理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4月至8月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病例224例,设计调查表,采集信... 目的:本文旨在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肿瘤患者应用包含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化疗方案的疗效,为临床合理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4月至8月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病例224例,设计调查表,采集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发现采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组成的化疗方案12个,化疗次数701次。应用后临床症状得到相应改善,肿瘤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组成的不同化疗方案,各方案中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均不同,作用互补,共同发挥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疾病类型及每个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用,提高化疗效果及对化疗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来源肿瘤药物 化疗方案 疗效
下载PDF
得力生注射液联合抗肿瘤药物多种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综述
2
作者 陈丽娟 冯碧敏 叶云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442-444,共3页
肿瘤是困扰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的恶性疾病之一,攻克它一直是世界医药界瞩目的研究重点。中药复方制剂在其治疗上有独特之处,它具有提高患者体质,提高生存质量,减轻治疗中毒副作用及延长生存期的作用。得力生注射液是我国第1个... 肿瘤是困扰人类健康,威胁人类生命的恶性疾病之一,攻克它一直是世界医药界瞩目的研究重点。中药复方制剂在其治疗上有独特之处,它具有提高患者体质,提高生存质量,减轻治疗中毒副作用及延长生存期的作用。得力生注射液是我国第1个获得中药二类新药证书的复方抗肿瘤注射液,由人参、黄芪、蟾酥、斑蝥四味中药组成。人参、黄芪扶正固本,能调节肿瘤患者失调的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提高血液中某些细胞因子水平,达到调节机体内源性机制而发挥间接的抗肿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力生注射液 肿瘤药物 临床疗效 化疗方案 中药复方制剂 细胞因子水平 综述 中药二类新药
下载PDF
小檗碱联合化疗药物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及其共递送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马晓星 李永吉 +2 位作者 朱文全 冯宇飞 袁橙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171-2176,共6页
目的:了解小檗碱(BER)联合化疗药物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及其共递送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以期为BER联合化疗药物的临床应用和制剂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小檗碱“”联合给药“”癌症“”纳米载体“”berberine“”co-delivery“”cancer“”... 目的:了解小檗碱(BER)联合化疗药物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及其共递送纳米载体的研究进展,以期为BER联合化疗药物的临床应用和制剂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小檗碱“”联合给药“”癌症“”纳米载体“”berberine“”co-delivery“”cancer“”nanocarrier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PubMed、Elsevier等数据库中查询2001年1月-2021年4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BER联合化疗药物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及其共递送纳米载体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BER可通过克服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MDR),增加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可协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可减小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进而发挥协同抗肿瘤作用。为了获得最佳的协同抗肿瘤作用,研究人员常利用脂质体、小分子/聚合物前药纳米粒、聚合物纳米粒、脂质纳米粒等纳米载体将化疗药物和BER共载。然而,目前BER与化疗药物的共递送纳米载体制剂尚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在后续研究中,应基于BER和化疗药物的理化性质,优化纳米载体的制备工艺,或对BER和化疗药物的共递送纳米载体进行修饰,以实现其在肿瘤细胞内的靶向递送,从而精准释放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化疗药物 联合给药 纳米载体 肿瘤作用
下载PDF
“寝食难安”的抗肿瘤药物治疗副作用——手足综合征
4
作者 吴莹 孙楠楠 《肝博士》 2024年第6期45-47,共3页
“我的手脚怎么又麻又热,好像切了辣椒一样?”“肿得疼,拿个东西都费劲,有时候像捏棉花,又有时候像被针扎了”“手脚都烂了,起疱还蜕皮,有时候就跟摘手套一样”这是怎么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手足综合征又称掌趾感觉丧失性... “我的手脚怎么又麻又热,好像切了辣椒一样?”“肿得疼,拿个东西都费劲,有时候像捏棉花,又有时候像被针扎了”“手脚都烂了,起疱还蜕皮,有时候就跟摘手套一样”这是怎么了?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手足综合征又称掌趾感觉丧失性红斑或肢端红斑,是抗肿瘤药物引起的特异性皮肤毒性反应。1974年,Zuehlke医生在一位服用米托坦治疗的患者中发现该综合征并报道。手足综合征发生率可高达64%,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还可导致化疗剂量被迫减少甚至停药,影响患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治疗效果 手足综合征 肿瘤药物 化疗剂量 患者生活质量 副作用 米托坦 皮肤毒性反应
下载PDF
植物来源抗肿瘤药联合化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谢桓 王鸿梅 张鉴 《药学研究》 CAS 2013年第6期360-362,共3页
目的本文旨在回顾性调查分析肿瘤患者应用包含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化疗方案的疗效,为临床合理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山东省立医院肿瘤化疗科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治疗的肿瘤患者256例,设计调查... 目的本文旨在回顾性调查分析肿瘤患者应用包含植物来源抗肿瘤药化疗方案的疗效,为临床合理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山东省立医院肿瘤化疗科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应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治疗的肿瘤患者256例,设计调查表,采集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发现采用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组成的化疗方案71个,化疗次数834次。应用后临床症状得到相应改善,肿瘤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植物来源抗肿瘤药组成的不同化疗方案,各方案中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均不同,作用互补,能发挥共同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情况合理选用,提高化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来源肿瘤药物 化疗方案 疗效
下载PDF
抗瘤增效方联合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严桂英 徐振晔 +3 位作者 邓海滨 万智勇 张磊 朱娇玉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525-530,共6页
背景:某些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成为判断肺癌疾病进展情况的一个重要观察指标,中医药与化疗联合治疗肺癌能否改善肿瘤标志物水平也成为临床医生逐渐关注的一个问题。目的:探讨抗瘤增效方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 背景:某些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成为判断肺癌疾病进展情况的一个重要观察指标,中医药与化疗联合治疗肺癌能否改善肿瘤标志物水平也成为临床医生逐渐关注的一个问题。目的:探讨抗瘤增效方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化疗患者血清糖类抗原50(carbohydrate antigen50,CA50)、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设计、场所、对象和干预措施:所有患者均为2008年10月~2009年12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及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肿瘤科治疗的住院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将74例中晚期NSCLC患者分为治疗组(抗瘤增效方+化疗)、对照组(单纯化疗)各37例,均采用NP方案(诺维本+顺铂)化疗2个疗程,治疗组在化疗同时口服中药抗瘤增效方。主要结局指标:检测治疗前后NSCLC患者CA50、CYFRA21-1、CEA水平并观察疗效、中医症状、生活状态评分(Karnofsky评分),探讨疗效与CA50、CYFRA21-1、CEA水平变化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均未达到完全缓解。治疗组近期稳定率(部分缓解+稳定)为89.20%(33/37),优于对照组的70.30%(26/37)(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CA50、CYFRA21-1、CEA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稳定患者治疗后血清CA50、CYFRA21-1、CEA水平也下降,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甚至有升高趋势。此外,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改善率为51%(19/37),优于对照组的11%(4/37)(P<0.05)。而生活质量的变化,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34/37),优于对照组的56.76%(21/37)(P<0.01)。结论:中药抗瘤增效方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NSCLC可以获得较好的局部病灶稳定缓解,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同时明显改善伴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中草药 肿瘤标志 生物学 肿瘤相关 碳水化合物 随机对照试验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丹酚酸A抑制核苷转运并增强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胜华 粟俭 甄永苏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96-499,共4页
目的 观察丹酚酸A(SAA)的抑制核苷转运活性及其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3H TdR和3H UR转运测定法 ,克隆生成测定法以及小鼠移植性肉瘤 180模型。结果 SAA抑制艾氏腹水癌细胞的胸苷和尿苷的转运 ,其IC50 分别为 18 1和 17 1μmol·L-... 目的 观察丹酚酸A(SAA)的抑制核苷转运活性及其抗肿瘤作用。方法 用3H TdR和3H UR转运测定法 ,克隆生成测定法以及小鼠移植性肉瘤 180模型。结果 SAA抑制艾氏腹水癌细胞的胸苷和尿苷的转运 ,其IC50 分别为 18 1和 17 1μmol·L- 1 。SAA能明显增强 5 FU、丝裂霉素C、MTX对KB细胞、肝癌BEL 74 0 2细胞的细胞毒性。体内试验 ,SAA 2 0 0mg·kg- 1 和 5 FU 10mg·kg- 1 单独使用的抑瘤率分别为 4 1%和 2 7% ;SAA和 5 FU联合使用的抑瘤率为 6 3% (CDI=0 86 )。结论 SAA有抑制肿瘤细胞核苷转运的活性 ,可增强 5 氟尿嘧啶等药物的抗肿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酚酸A 核苷转运抑制剂 肿瘤药物 肿瘤联合化疗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联合含铂化疗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鳞NSCLC疗效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于韶荣 史美祺 +2 位作者 夏国豪 王丽 冯继锋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418-422,共5页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含铂化疗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55例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疗。贝伐珠单抗按7.5 mg/kg剂量在化疗第1天给予,每21天重复,至不能耐受... 目的观察贝伐珠单抗联合含铂化疗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病理证实的55例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疗。贝伐珠单抗按7.5 mg/kg剂量在化疗第1天给予,每21天重复,至不能耐受或疾病进展。联合的一线化疗方案包括:培美曲塞加铂类(顺铂、卡铂或奈达铂)(培美曲塞组,n=41)或紫杉类加卡铂(紫杉类组,n=14)。每治疗2周期进行CT或MRI检查评价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55例患者中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33例,疾病稳定20例,疾病进展2例。疾病总有效率60.0%(33/55),疾病控制率96.4%(53/55),中位PFS为7.2月(1.7-31.5月,95%CI:6.0~8.4)。紫杉类组的中位PFS有优于培美曲塞组的趋势(8.5月vs 6.5月),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培美曲塞组中位治疗周期数少于紫杉类组(4周期vs 9周期,P=0.000)。以顺铂为基础化疗患者(n=21)的有效率高于以卡铂为基础化疗的患者(n=31)(81.0%vs 51.6%,χ2=4.65,P=0.031)。不良反应方面,有2例出现大咯血,1例出现3级高血压,1例出现亚急性多发性脑梗死而停药,其余不良反应均为1~2级,可耐受。贝伐珠单抗联合顺铂或卡铂组引起不良反应相似。结论贝伐珠单抗联合含铂化疗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药物疗法 单克隆/治疗应用 顺铂/治疗应用 紫杉酚/治疗应用 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治疗结果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E1B-55分子缺失的腺病毒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在食管癌细胞中产生抗肿瘤协同效应 被引量:3
9
作者 吴雅琼 刘北辰 +1 位作者 张明增 马光宇 《临床荟萃》 CAS 2014年第4期417-423,共7页
目的观察E1B-55分子缺失的腺病毒(E1B-55molecule deleted adenovirus,Ad-delE1B55)在联合各种化疗药物后针对9种人食管癌细胞系所产生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的增殖检测法(MTT)法检测Ad-delE1B55和(或)4种化疗药物在9种食管癌细胞中... 目的观察E1B-55分子缺失的腺病毒(E1B-55molecule deleted adenovirus,Ad-delE1B55)在联合各种化疗药物后针对9种人食管癌细胞系所产生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细胞的增殖检测法(MTT)法检测Ad-delE1B55和(或)4种化疗药物在9种食管癌细胞中的细胞毒性,并根据所得数据计算50%抑制浓度(IC50);使用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腺病毒(Ad-GFP)对各种细胞的感染率;细胞经过处理后,通过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细胞的凋亡和细胞周期;用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腺病毒在细胞内产生的蛋白,以检验病毒复制与细胞毒性的关系;通过使用裸鼠的动物实验,验证体外实验的联合效应。结果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显示,Ad-delE1B55在所感染的细胞中能够复制,针对E1B55的PCR结果证明了其缺失。MTT结果说明Ad-delE1B55在9种食管癌细胞中均产生细胞毒性,但敏感性并不相同;通过细胞毒性结果计算了Ad-delE1B55对9种食管癌细胞株的IC50。通过Ad-GFP感染细胞,计算出病毒感染率,将其与Ad-delE1B55对细胞的IC50作对比,发现两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将9种食管癌细胞株的p53基因型与Ad-delE1B55对细胞的IC50作对比,发现两者之间也无明显相关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d-delE1B55感染细胞后48小时,其复制水平达到峰值。在讨论化疗药物与Ad-delE1B55联合给药时的顺序时,不论是western blot结果还是细胞周期结果均显示同时给药效果最好。所以,Ad-delE1B55分别与5-氟尿嘧啶(5-FU),丝裂霉素(MMC),足叶乙甙(VP-16)或顺铂(CDDP)4种化疗药物以同时给药形式联合应用于食管癌细胞株,MTT结果显示腺病毒与5-FU、MMC、VP-16联合能够产生抗肿瘤的协同作用,但与CDDP联合应用不能产生协同作用;动物实验中联合应用Ad-delE1B55与5-FU产生的抗肿瘤作用均好于单独应用任意一种,与体外实验一致,证明了抗肿瘤的协同作用。结论在食管癌细胞中腺病毒的感染率和内源性p53基因型与Ad-delE1B55的IC50没有相关性,不能预测其细胞毒性。联合应用Ad-delE1B55与5-FU、MMC、VP-16能够产生抗肿瘤的协同作用,但与CDDP联合应用不能产生协同作用。Ad-delE1B55与化疗药物的联合应用为临床失去手术机会的食管癌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案。两种药物的协同作用能够提高疗效,并降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腺病毒科 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联合化疗新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彭军 陈红斌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54-756,共3页
目的 :介绍抗肿瘤药物联合化疗的新进展。方法 :根据国内外 1999~ 2 0 0 2年的文献资料 ,进行整理归纳。结果 :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肿瘤药物 ,能降低人体对某种特定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可能 ,增强疗效 ,降低不良反应。结论 :抗肿瘤... 目的 :介绍抗肿瘤药物联合化疗的新进展。方法 :根据国内外 1999~ 2 0 0 2年的文献资料 ,进行整理归纳。结果 :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的抗肿瘤药物 ,能降低人体对某种特定药物产生耐药性的可能 ,增强疗效 ,降低不良反应。结论 :抗肿瘤药物的联合化疗将成为肿瘤治疗的大趋势 ,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药物 联合化疗 新进展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对化疗副作用的拮抗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梅英 关莹 侯恩存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在调节化疗后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观察34例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2个周期化疗的情况。第1周期予单纯DA方案化疗,第2周期在DA方案化疗的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20 mL静滴,1次/d, 连用2周。观察两个...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在调节化疗后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观察34例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2个周期化疗的情况。第1周期予单纯DA方案化疗,第2周期在DA方案化疗的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20 mL静滴,1次/d, 连用2周。观察两个周期化疗期间患者的骨髓抑制情况和免疫功能情况。【结果】2个周期化疗后进行对比,第1周期化疗后患者出现明显的骨髓抑制及疲乏、虚汗、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机体免疫力下降表现;患者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G、 IgM和补体C3均呈不同程度下降(P<0.01)。第2周期化疗后患者骨髓抑制有所减轻,大多数患者疲乏、虚汗等不适较轻微;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含量较第1周期化疗下降程度减少(P<0.05或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能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髓样/药物疗法 肿瘤联合化疗方案/副作用 黄芪/治疗应用 黄芪/免疫学 免疫球蛋白类/药物作用 补体岛/药物作用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联合化疗药物抗Walker-256肿瘤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宏伟 谭文翔 胡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 :研究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rhTNF)及其联合化疗药物的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毒方法 (MTT)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法检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或 /和阿霉素 (ADM)对大鼠Walker 2 5 6肿瘤细胞作用后的细胞毒性及细胞分... 目的 :研究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 (rhTNF)及其联合化疗药物的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毒方法 (MTT)及流式细胞仪分析法检测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或 /和阿霉素 (ADM)对大鼠Walker 2 5 6肿瘤细胞作用后的细胞毒性及细胞分裂周期各时象的变化。结果 :rhTNF有很强的抗瘤活性 ,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并有很好的量效关系 (Υ =0 .9811) ,与ADM联用表现有协同增强细胞毒性 ;rhTNF使G2、S期细胞减少 ,增殖指数 (PI)降低 ,与ADM联用 ,其作用更加显著。结论 :rhTNF与ADM联用对Walker 2 5 6肿瘤细胞有协同增强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阿霉素 流式细胞分析 细胞周期 RHTNF 联合化疗 Walker-256肿瘤细胞 研究
下载PDF
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胃癌术后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勤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究胃癌术后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毒副作用观察,为胃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放化疗联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胃癌术... 目的探究胃癌术后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采用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毒副作用观察,为胃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放化疗联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6年9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进行胃癌术后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的94例患者,将只进行常规放疗治疗的4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在常规放疗治疗基础上进行替吉奥化疗治疗的4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通过回顾性分析病历资料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详细记录两组各类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完全缓解(CR)为19例,部分缓解(PR)为18例,治疗有效率为77.08%,对照组CR为14例,PR为10例,治疗有效率为5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骨髓毒性、肝功能损害、放射性肠炎、恶心呕吐各级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发生腹腔淋巴结转移运用放疗联合替吉奥化疗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并且毒副作用无增加,治疗安全性能够得到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肿瘤转移 药物毒性
下载PDF
以羟基喜树碱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晚期胃肠道肿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邬麟 殷先利 周均田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5期698-701,共4页
目的 :观察以羟基喜树碱 (Hydroxycamptothecin ,HCPT)、氟尿嘧啶 (Fluorouracil,5 FU)、顺铂 (Cisplatin ,DDP)、甲酰四氢叶酸钙 (Calciumleucovorin ,LV)组成的HLDF联合化疗方案对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试验组 ... 目的 :观察以羟基喜树碱 (Hydroxycamptothecin ,HCPT)、氟尿嘧啶 (Fluorouracil,5 FU)、顺铂 (Cisplatin ,DDP)、甲酰四氢叶酸钙 (Calciumleucovorin ,LV)组成的HLDF联合化疗方案对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试验组 (HLDF组 )3 5例给予HLDF方案化疗 ,HCPT 6mg m2 静脉滴注第 1~ 5天 ;5 FU 5 0 0mg m2 静脉滴注第 1~ 5天 ;LV 10 0mg m2 静脉滴注第 1~5天 ;DDP 3 0mg m2 静脉滴注第 1~ 3天。对照组 (LDF组 ) 2 3例给予LDF方案化疗 ,除不用HCPT外 ,余同试验组。以上方案均每 2 1~ 2 8天重复。每例至少完成两周期化疗方可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均无CR病例 ,HLDF组 3 5例中PR15例 ,SD15例 ,PD5例 ,有效率 4 2 9% ;LDF组 2 3例中PR7例 ,SD10例 ,PD6例 ,有效率 3 0 4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 =0 3 4 0 )。对于复治病人 ,HLDF方案疗效似高于LDF方案 ,但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主要是血液毒性、消化道反应 ,HLDF组高于对照组 ,其它系统毒性较小 ,患者能耐受。结论 :治疗晚期胃肠道肿瘤 ,在常用的LDF方案的基础上加用羟基喜树碱 ,具有毒性小、疗效高及耐受性好的特点 ,HLDF方案作为晚期胃肠道肿瘤的一线或二线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 联合化疗 HLDF方案 羟基喜树碱 氟尿嘧啶 顺铂 甲酰四氢叶酸钙
下载PDF
FOLFOX4化疗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转移性结肠癌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斌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7期1393-1395,共3页
【目的】探讨FOLFOX4化疗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5例转移性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化疗方案上联合西妥... 【目的】探讨FOLFOX4化疗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5例转移性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化疗方案上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GF-1、VEGF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发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OLFOX4化疗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转移性结肠癌疗效显著,通过调节血清中IGF-1、VEGF水平变化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治疗应用 结肠肿瘤/药物疗法 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原文传递
长春地辛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小健 赵丽 《兰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49-49,共1页
关键词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治疗 长春地辛 联合化疗方案
下载PDF
腹腔化疗联合FOLFOX方案治疗58例晚期胃肠道肿瘤疗效观察
17
作者 陈帆 杨建伟 +1 位作者 陈奕贵 蔡雄超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晚期胃肠道肿瘤 腹腔化疗 疗效观察 方案治疗 FOLFOX方案 局部药物浓度 胃肠道恶性肿瘤 副作用
下载PDF
表阿霉素联合化疗方案治疗29例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18
作者 姜海英 李文广 +1 位作者 沈文彬 张燕妮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 观察以表阿霉素为主的不同化疗方案对常见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方法 以表阿霉素为主的CEP、CEOP、TE、IEO方案治疗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晚期乳腺癌和横纹肌肉瘤,其中表阿霉素6 0mg/m2分2天静脉注射,其他药物都为常规... 目的 观察以表阿霉素为主的不同化疗方案对常见恶性肿瘤的疗效及其毒副作用。方法 以表阿霉素为主的CEP、CEOP、TE、IEO方案治疗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晚期乳腺癌和横纹肌肉瘤,其中表阿霉素6 0mg/m2分2天静脉注射,其他药物都为常规剂量。2 1~2 8天为1个治疗周期,治疗2~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全组2 9例中CR 7例,PR 13例,SD 5例,PD 4例,总有效率6 8.97%。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次是脱发和消化道反应。对肝肾功能和心脏影响轻微。结论 以表阿霉素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对常见恶性肿瘤疗效佳,安全性好,患者能较好地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阿霉素 恶性肿瘤 方案治疗 疗效观察 非霍奇金淋巴瘤 联合化疗方案 横纹肌肉瘤 晚期乳腺癌 消化道反应 副作用 静脉注射 常规剂量 其他药物 治疗周期 总有效率 骨髓抑制 不良反应 心脏影响 肝肾功能 肿瘤疗效 CEP PD4
下载PDF
加味升降散联合FOLFIRINOX新辅助化疗方案对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影响
19
作者 蒋庭德 魏铮 《河北中医》 2024年第8期1297-1300,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升降散联合FOLFIRINOX新辅助化疗方案对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4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2例予基础治疗^(+)FOLFIRINOX新辅助化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加味升降散治疗。... 目的观察加味升降散联合FOLFIRINOX新辅助化疗方案对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4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2例予基础治疗^(+)FOLFIRINOX新辅助化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加味升降散治疗。每2周为1个化疗周期,共治疗6个化疗周期。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50(CA50)、CA19-9、CA242]、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OL-74)评分,统计2组化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客观缓解率23.81%(10/42),对照组客观缓解率7.14%(3/4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CEA、CA50、CA19-9、CA242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D8^(+)水平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GQOL-74各维度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90%,对照组为35.7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升降散联合FOLFIRINOX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增强免疫力,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小,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加味升降散 辅助 预后
下载PDF
HBV DNA拷贝数对乙型肝炎肿瘤患者化疗联合抗病毒治疗结果的影响
20
作者 陈莉林 林东旭 +1 位作者 曾茹 安汗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4985-4990,共6页
目的:分析实体瘤患者化疗期间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的活化情况,了解初始不同HBV拷贝数患者之间化疗联合抗病毒治疗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方法:87例恶性肿瘤合并HBV感染者,根据其初始HBV DNA拷贝数随机分为两组,即初始HB... 目的:分析实体瘤患者化疗期间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DNA的活化情况,了解初始不同HBV拷贝数患者之间化疗联合抗病毒治疗疗效、不良反应情况.方法:87例恶性肿瘤合并HBV感染者,根据其初始HBV DNA拷贝数随机分为两组,即初始HBV定量≥1×103GE/m L的患者44例,43例患者初始拷贝数<1×103GE/m L;常规化疗前1 wk给予抗病毒治疗,化疗结束后维持3 mo的抗病毒治疗.结果:初始HBV DNA拷贝数<1×103GE/m L组患者的Karnofsky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明显优于≥1×103G E/m L组患者;同时,两组患者在近期疗效方面比较相似,而远期疗效的比较发现,低拷贝组患者其6 mo以后的疾病进展和死亡风险相对更低,而化疗期间联合抗病毒并没有增加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对于恶性肿瘤合并HBV感染的患者,化疗期间联合抗病毒至关重要,这对于改善患者KPS、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于恶性肿瘤合并HBV感染的患者 化疗期间联合病毒至关重要 这对于改善患者KPS 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具有深远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