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65篇文章
< 1 2 2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息系统辅助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分析
1
作者 程凯 王欢 +4 位作者 杜春晓 马雪 商磊 胡志强 漆婷婷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3,共7页
目的 分析信息系统辅助抗肿瘤药物处方及医嘱审核的问题,针对性完善审核规则,为提高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2020—2022年信息系统辅助抗肿瘤药物处方及医嘱审核的问题,数据来源于医院美康合理用药... 目的 分析信息系统辅助抗肿瘤药物处方及医嘱审核的问题,针对性完善审核规则,为提高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四川省肿瘤医院2020—2022年信息系统辅助抗肿瘤药物处方及医嘱审核的问题,数据来源于医院美康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ASS),由临床药师对相关问题进行点评,对点评结果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问题9 325条,其中门诊处方6 279条(67.3%),住院医嘱3 046条(32.7%);适应证不适宜6 153条(66.0%),药物禁忌证1 933条(20.7%),给药途径不适宜449条(4.8%),药品配伍不适宜345条(3.7%),用药频次不适宜177条(1.9%),用药人群不适宜133条(1.4%),单次剂量不适宜74条(0.8%),药物相互作用不适宜39条(0.4%),药品总量不适宜22条(0.2%)。临床药师点评结果为合理的4 459条,假阳性率为47.8%,假阳性问题包括:适应证不适宜2 264条(50.8%),药物禁忌证1 933条(43.3%),给药途径不适宜231条(5.2%),用药人群不适宜31条(0.7%)。结论 信息系统辅助抗肿瘤药物处方审核可有效拦截不合理用药问题,提升处方和医嘱的审核质量,但抗肿瘤药物循证医学证据更新快,药师应结合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不断维护和完善审方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信息系统 前置审核
下载PDF
2018—2021年桂北地区某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及预后分析
2
作者 朱玲 廖露琴 +3 位作者 经力 李江 曾峥 黄贵东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7期168-171,共4页
目的分析2018—2021年桂北地区某院抗肿瘤药物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规律及预后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2021年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抗肿瘤药物ADR 381例,回顾性分... 目的分析2018—2021年桂北地区某院抗肿瘤药物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规律及预后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2021年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抗肿瘤药物ADR 38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肿瘤类型,抗肿瘤药物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报告类型、给药途径、ADR预后影响因素。结果381例抗肿瘤药物ADR中,男女比例为1.09∶1,主要见于40岁以上患者,共345例(90.55%);原患肿瘤以肺癌和鼻咽癌居多;抗肿瘤药物种类以铂类和植物类居多,具体药品以多西他赛注射液和注射用奈达铂居多;累及血液系统例数最多,临床表现以骨髓抑制为主;以已知的严重ADR和已知的一般ADR为主,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患者临床特征(性别、年龄、体质量及原患肿瘤类型)与ADR预后无相关性,经积极治疗后多数均好转。结论临床药师应加强对抗肿瘤药物作用机理、体内代谢、药物相互作用、ADR等知识的学习,加强对用药方案的审核,协助临床医师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预后 抗肿瘤药物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风险预警模块的设计与构建
3
作者 许晓东 徐志英 +1 位作者 高燕 陶荔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2期83-86,共4页
目的依托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移动药师工作站,设计与构建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风险预警模块。方法建立监测药物目录、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知识库,基于移动药师工作站合理用药智能管理系统加入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风险预警模块,迅速、精... 目的依托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移动药师工作站,设计与构建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风险预警模块。方法建立监测药物目录、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知识库,基于移动药师工作站合理用药智能管理系统加入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风险预警模块,迅速、精准抓取实验室数据、病程描述,发现异常指标,对临床药师工作站发起提醒。结果在移动药师工作站植入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预警模块,解决了临床药师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量大、专业性要求高、易漏判的弊端,帮助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及时获取患者不良反应信息,以便密切做好临床观察和随访。结论本工作站建立的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风险预警模块,有助于提高不良反应快速响应能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药师工作站 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预警模块
下载PDF
河南省某三甲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新型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分析及合理用药建议
4
作者 聂春杰 付俊涛 +1 位作者 聂会娟 刘克锋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某三甲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新型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医嘱,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针对新型抗肿瘤药物,回顾性分析2023年1至7月河南省某三甲医院PIVAS不合理用药医嘱,核实药物说明书,查阅文献资料,归类问题,为临... 目的分析河南省某三甲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新型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医嘱,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针对新型抗肿瘤药物,回顾性分析2023年1至7月河南省某三甲医院PIVAS不合理用药医嘱,核实药物说明书,查阅文献资料,归类问题,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建议。结果该院PIVAS常用新型抗肿瘤药物32种,用药医嘱审核药师共发现并干预不合理用药医嘱433条,其中组套问题65条、使用剂量与用药总量不正确3条、复溶溶媒选用不适宜274条、给药剂量不适宜11条、给药浓度不适宜75条、稀释溶媒不适宜3条、重复用药2条。结论该院PIVAS临床使用新型抗肿瘤药物在溶媒配伍、给药浓度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药师应联合医疗、信息等职能部门多维度控制不合理用药,及时向临床医护人员反馈信息并积极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肿瘤药物 合理用药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下载PDF
某院抗肿瘤药物说明书信息标注情况调查与分析
5
作者 张裴 李欢欢 沈静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7期138-141,共4页
目的 调查分析抗肿瘤药物说明书中用药信息标注情况,为医务工作者与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1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使用的抗肿瘤药物说明书,统计分析标注信息完整性及存在的问题。结果 52份抗肿瘤药物说明书中,适应证... 目的 调查分析抗肿瘤药物说明书中用药信息标注情况,为医务工作者与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21年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使用的抗肿瘤药物说明书,统计分析标注信息完整性及存在的问题。结果 52份抗肿瘤药物说明书中,适应证、用法用量的标注率为100.00%,辅料标注率为55.77%;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症状、处理措施的标注率分别为84.62%、100.00%、21.15%;特殊人群用药的肝肾功能不全者、儿童、老年人、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的标注率分别为82.69%、100.00%、82.69%、76.92%;药物相互作用的标注率为98.08%;药理作用和毒理作用的标注率分别为82.69%和67.31%。结论 抗肿瘤药物说明书标注项目需要进一步规范、完善,建议生产企业及时修订说明书,药监部门加强完善说明书的审批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药品说明书 用药信息 标注
原文传递
抗肿瘤药物对慢性放射性肠损伤影响的病理学研究
6
作者 任正婷 桂仲璇 +2 位作者 蒋俊 汪浩 张佐阳 《安徽医学》 2024年第4期439-446,共8页
目的从病理学角度探讨抗肿瘤药物对宫颈癌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组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3年4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宫颈癌慢性放射性肠损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RTOG/EORTC评分标准对49例患者的放射性肠损伤... 目的从病理学角度探讨抗肿瘤药物对宫颈癌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组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3年4月期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宫颈癌慢性放射性肠损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RTOG/EORTC评分标准对49例患者的放射性肠损伤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和严重程度分级。根据药物治疗方案分为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组和无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组,紫杉类药物化疗组和无紫杉类药物化疗组。采用病理学半定量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的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程度,分别比较对应亚组间微血管计数、狭窄血管计数、狭窄血管比例、病理总分、溃疡、炎症、水肿、坏死和纤维化指标的差异。并使用Cox分析慢性放射性肠损伤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组的狭窄血管计数、狭窄血管比例、溃疡和炎症程度均高于无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组的微血管计数和纤维化程度均低于无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紫杉类药物化疗组与无紫杉类药物化疗组间的病理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抗血管生成药物不是慢性放射性肠损伤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抗血管生成药物加重了宫颈癌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组织的血管狭窄、溃疡和炎症,但减轻了纤维化。紫杉类药物对宫颈癌慢性放射性肠损伤组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慢性放射性肠损伤 抗肿瘤药物 病理学
下载PDF
新型抗肿瘤药物致神经系统疾病综述及风险信息管理
7
作者 吕丰 宋伟 +4 位作者 辛梦茹 谢地 张文庆 何文 胡汉昆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9-18,共10页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抗肿瘤药物获批上市,对这些药物的临床安全性监测和风险信息管理成为迫切需要。药源性神经系统疾病存在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和治疗棘手等特点,最终可能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充分了解新型抗肿瘤药物所致神经系统疾病的风...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型抗肿瘤药物获批上市,对这些药物的临床安全性监测和风险信息管理成为迫切需要。药源性神经系统疾病存在起病隐匿﹑进展迅速和治疗棘手等特点,最终可能导致治疗失败。因此,充分了解新型抗肿瘤药物所致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并进行监护和预警,及时处理和上报,可大幅降低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和危害程度。本文对新型抗肿瘤药物所致神经系统疾病展开综述,介绍了此类药物临床使用的警戒体系和风险信息管理手段,以期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肿瘤药物 药源性神经系统疾病 药物风险信息管理
原文传递
285例新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8
作者 徐伟佳 彭崎 +3 位作者 黄海渝 张磊姣 肖华 吴雪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2期199-203,210,共6页
目的 研究新型抗肿瘤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三甲综合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新型抗肿瘤药物致ADR共285例,对患者性别、年龄、超说明书用药、ADR累及系统-器官和临床表现... 目的 研究新型抗肿瘤药物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三甲综合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新型抗肿瘤药物致ADR共285例,对患者性别、年龄、超说明书用药、ADR累及系统-器官和临床表现、ADR分级与转归、关联性评价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285例ADR男性155例(54.39%),女性130例(45.61%),平均年龄(54.98±13.175)岁;临床表现426例次,累及系统-器官12个,最常见的为消化系统(44.13%)、血液及造血系统(19.01%);严重ADR 51例,新的ADR 6例。涉及新型抗肿瘤药物33种,其中国家医保谈判药物28种,共266例次,大分子单体克隆药物特别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ADR较多,ADR例数最多的是卡瑞利珠单抗(66例)。涉及超说明书用药118例,超说明书用药的ADR发生率为63.10%。结论 新型抗肿瘤药物相关的ADR可发生于各个年龄,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严重ADR较多,新的ADR较少,超说明书用药相关ADR较多;建议通过多学科联合会诊(MDT)、超说明书备案等措施严格管理超说明书用药,加强用药教育和药学监护,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抗肿瘤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超说明书用药 国家医保谈判 大分子单体克隆药 消化系统 血液及造血系统
下载PDF
姜黄素与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文清 杨莎 +1 位作者 刘明松 徐志栋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9,共10页
联合用药能显著弥补单药使用的不足并能加快开发治疗复杂性疾病的新治疗方案.姜黄素是一种1,3-二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其中抗肿瘤作用得到广泛关注.姜黄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具有毒性低、耐受性好等特点... 联合用药能显著弥补单药使用的不足并能加快开发治疗复杂性疾病的新治疗方案.姜黄素是一种1,3-二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其中抗肿瘤作用得到广泛关注.姜黄素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具有毒性低、耐受性好等特点.研究发现:姜黄素与临床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能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生长,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减少药物剂量,达到增效减毒的效果.本文在细胞和实验动物水平上总结了姜黄素与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所产生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抗肿瘤药物 联合用药 肿瘤作用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在抗肿瘤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中的保护作用
10
作者 田鹏 孟婷婷 +3 位作者 张钰 刘安邦 郑燕 苏国海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317-1322,共6页
他汀类药物属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抗动脉粥样硬化,已经广泛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在抗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中有保护作用。本文对相关报道进行综... 他汀类药物属于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胆固醇生物合成,抗动脉粥样硬化,已经广泛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近年来有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在抗肿瘤药物所致心脏毒性中有保护作用。本文对相关报道进行综述,以期对肿瘤患者心血管损伤的预防、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毒性 他汀类药物 抗肿瘤药物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血管损伤 还原酶抑制剂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360例小儿静脉用抗肿瘤药物医嘱的合理性分析
11
作者 冯成成 李智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2期40-42,共3页
目的分析360例小儿静脉用抗肿瘤药物医嘱的合理性,优化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智能辅助决策系统检索我院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住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所有的抗肿瘤药物医嘱,包括系统审核通过与拦截医嘱,共22905例,采用随机函数抽... 目的分析360例小儿静脉用抗肿瘤药物医嘱的合理性,优化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智能辅助决策系统检索我院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住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所有的抗肿瘤药物医嘱,包括系统审核通过与拦截医嘱,共22905例,采用随机函数抽样方法抽取360例医嘱进行分析。统计医嘱涉及患儿性别、年龄、医嘱对应科室、疾病类型、化疗药物、用法等信息,通过查询说明书、临床指南等相关文献,分析医嘱的合理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60例小儿静脉用抗肿瘤药物医嘱,患儿性别以男性多见,共216例(60.00%),年龄分布以3~6岁最多,共128例(35.56%);医嘱来源科室主要为血液科,共213例(59.17%);医嘱诊断疾病共44种,其中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多,共81例(22.50%);医嘱涉及抗肿瘤药物共22种,以甲氨蝶呤最多,共52例(14.44%);存在拦截医嘱4例(1.11%),包括溶媒不适宜2例(50.00%),剂量不适宜1例(25.00%),使用时间不适宜1例(25.00%)。结论我院小儿静脉用抗肿瘤药物医嘱存在系统拦截不适宜情况,应加强相关医护专业培训,减少不适宜医嘱发生率,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医嘱合理性分析 静脉药物调配
下载PDF
全程化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药学管理模式实践效果
12
作者 梁小龙 陈晓萍 +1 位作者 周慧慧 陈方亮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 探讨全程化药学管理模式在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统计该院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创业临床知识库系统审方中抗肿瘤药物使用过程拦截的885条数据,分析数据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全程化药学管理模式并应用... 目的 探讨全程化药学管理模式在合理使用抗肿瘤药物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统计该院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创业临床知识库系统审方中抗肿瘤药物使用过程拦截的885条数据,分析数据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全程化药学管理模式并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管理,统计2022年6—9月审方系统数据。结果 应用全程化药学管理模式后审方系统每月平均审核条数较之前增幅7.1%(202/2 830),人工每月平均审核条数较之前增幅25.8%(92/356)。结论 全程化药学管理模式有助于完善审方体系与临床药师干预体系,实现抗肿瘤药物分级与管理指标数据平台创建,保障了抗肿瘤药物使用的可及性与安全性,临床治疗质量也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化管理 药学 抗肿瘤药物 合理用药
下载PDF
钇90放射微球与抗肿瘤药物治疗肝癌的临床进展
13
作者 李涛 王志鑫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2528-2534,共7页
目前我国仍然是乙肝大国,乙肝、肝硬化、肝癌是肝癌发展的“三部曲”。肝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差、生存期短。肝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由于肝癌发病隐匿,大多... 目前我国仍然是乙肝大国,乙肝、肝硬化、肝癌是肝癌发展的“三部曲”。肝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预后差、生存期短。肝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由于肝癌发病隐匿,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经处于晚期,丧失手术治疗的机会。对于晚期不可切除肝癌可选择系统抗肿瘤药物、TACE、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钇90作为肝癌内放疗的一种治疗方法,已经在国外开展的比较成熟。随着钇90放射微球在我国的批准上市,国内各大医院正在积极开展钇90放射微球对晚期不可切除肝癌的治疗。本文就钇90放射微球和系统抗肿瘤药物治疗肝癌的效果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90放射微球 不可切除肝癌 选择性内放射治疗 放射性核素 系统抗肿瘤药物
下载PDF
基于广东省药物警戒与风险管控系统对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分析研究
14
作者 唐浩然 谷捷 谭斌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3期100-103,共4页
目的对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总体情况、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不良反应发生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广东省药物警戒与风险管控系统收集统计2020年~2021年江门市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并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2020年和2021年抗肿瘤药物的... 目的对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总体情况、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不良反应发生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广东省药物警戒与风险管控系统收集统计2020年~2021年江门市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并开展回顾性分析。结果2020年和2021年抗肿瘤药物的严重ADR报告约占全市严重ADR报告40%。相比起传统抗肿瘤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女性比例高于男性,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男女比例更加均衡。传统抗肿瘤药物和新型抗肿瘤药物在2020年和2021年ADR报告中给药途径的前3位均一致,主要为静脉给药方式。传统抗肿瘤药物例次排名前3位分别是紫杉醇、多西他赛和奥沙利铂,新型抗肿瘤药物例次排名前3位分别是注射用曲妥珠单抗、信迪利单抗注射液和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结论应不断加强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开展,关注易发生ADR群体,可采用药学监护措施等,减少ADR的发生,对出现的ADR应尽早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患者的用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药物警戒与风险管控系统 抗肿瘤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用药安全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联合治疗早期临床研发中对于关键要素的审评考量
15
作者 仝昕 吕俊 +3 位作者 郝瑞敏 宋媛媛 胡文娟 杨志敏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联合治疗是抗肿瘤药物增加疗效和克服耐药的重要手段。随着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不断出现,不同作用机制和不同类型的药物联合越来越多。从单药扩展到联合用药,对于临床研究的关键要素,如用药人群、给药策略等可能会有所调整,因此在临床研究... 联合治疗是抗肿瘤药物增加疗效和克服耐药的重要手段。随着新型抗肿瘤药物的不断出现,不同作用机制和不同类型的药物联合越来越多。从单药扩展到联合用药,对于临床研究的关键要素,如用药人群、给药策略等可能会有所调整,因此在临床研究早期阶段就应该思考如何进行探索,以提高关键注册研究的成功概率,也是业界关注的热点。本文结合既往新药审评经验,阐述当下在早期临床研究时对于联合用药的关键问题或要点的综合考量,以供业界同仁研发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联合治疗 给药剂量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实施现状分析
16
作者 杜娟 田锋奇 张文周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4期1091-1096,共6页
目的 了解《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下发近3年后的实施现状,明确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难点,探讨科学管理办法。方法 对某省61家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现状,从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培养及肿瘤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抗肿瘤药物... 目的 了解《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下发近3年后的实施现状,明确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难点,探讨科学管理办法。方法 对某省61家医疗机构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现状,从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培养及肿瘤临床药学工作开展、抗肿瘤药物目录制订、临时采购审批、分级管理、处方/医嘱点评、超说明书用药管理、信息化建设等7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专科临床药师的配备率为73.8%;肿瘤专科临床药师配备率高的医院对抗肿瘤药物的管理更为规范;不同医院抗肿瘤药物配备品种数差异较大,尤其是新型抗肿瘤药物,肿瘤专科医院配备率最高;35家(57.4%)医院对抗肿瘤药物施行了分级管理;对肿瘤药物进行分级时主要考虑的是上市时间,其次是不良反应和费用;对医师进行分级授权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为职称,其次为专业和工作年限;在施行分级管理的35家医院中,13家(37.1%)医院可以在信息系统上对医师抗肿瘤药物的分级权限进行限制;在处方前置审核环节中,信息化使用率最高(57.4%);在超说明书用药管理中,信息化使用率最低(9.8%);三级医院临时采购流程中临床药师参与率相对较高,临时采购条件较为具体严格;肿瘤专科医院对抗肿瘤药物的管理基本符合管理办法的要求;其他医院尚未较好地执行管理办法的规定,尤其在落实分级管理、超说明书用药管理、对不合理用药的干预以及肿瘤专科临床药师参与多学科会诊和开展药学门诊方面。结论 肿瘤专科医院对抗肿瘤药物的管理相对规范;二级综合医院、中医院、肿瘤之外的专科医院对抗肿瘤药物的管理亟待加强;应更加重视对肿瘤药师人才培养和对合理用药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临床应用 管理办法 实施现状
原文传递
营养不良实体瘤患者抗肿瘤药物治疗
17
作者 马怀幸 李苏宜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实体瘤营养不良发生率高,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常规抗肿瘤药物治疗,同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是患者不良临床结局的主要负性因素之一。营养不良患者的抗肿瘤药物治疗需从患者的营养学、肿瘤学情况及一般情况综合决定。在耐受性和有效性之... 实体瘤营养不良发生率高,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常规抗肿瘤药物治疗,同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是患者不良临床结局的主要负性因素之一。营养不良患者的抗肿瘤药物治疗需从患者的营养学、肿瘤学情况及一般情况综合决定。在耐受性和有效性之间平衡,选择“低毒高效”的抗肿瘤药物治疗,包括化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内分泌治疗药物、抗体偶联药物等。同时根据患者情况联合营养代谢、胃肠功能调节及减症治疗等。治疗期间需按期随访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疗效等,评估营养状况是否已纠正或改善,及时调整相关抗肿瘤治疗及营养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实体瘤 抗肿瘤药物 营养治疗
下载PDF
基于PROTACs技术的表观遗传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
18
作者 吕倩倩 梁嘉杰 季红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5期1-9,共9页
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s,PROTACs)是异型双功能分子,可通过天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选择性地降解目标蛋白质。这种化学诱导蛋白质降解的新策略为药物发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因此已被应用于各种靶标,包括(核)受... 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eolysis Targeting Chimeras,PROTACs)是异型双功能分子,可通过天然泛素蛋白酶体系统选择性地降解目标蛋白质。这种化学诱导蛋白质降解的新策略为药物发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因此已被应用于各种靶标,包括(核)受体、激酶和转录因子等。表观遗传蛋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侵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抗肿瘤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由于其小分子抑制剂易产生脱靶效应和耐药性,而PROTACs技术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策略,在表观遗传抗肿瘤药物研发中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PROTACs的原理及优势,系统综述了采用该技术靶向降解表观遗传蛋白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基于PROTACs技术的表观遗传靶向抗肿瘤药物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水解靶向嵌合体 表观遗传 抗肿瘤药物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则——2023版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19
作者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多个学科,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关键。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需考虑药物可及性、患者治疗意愿、疾病预后和用药安全性等四大要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是否合理... 抗肿瘤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多个学科,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关键。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需考虑药物可及性、患者治疗意愿、疾病预后和用药安全性等四大要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是否合理,基于以下两方面:有无抗肿瘤药物应用指征;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及适宜性的综合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药物 药物临床应用 应用指征 疾病预后 用药安全性 不良反应发生率 药物可及性 综合考量
下载PDF
2020年—2022年某院国家医保谈判抗肿瘤药物的可及性及应用分析
20
作者 徐佳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6期82-84,88,共4页
目的探究纳入国家医保谈判(以下简称“国谈”)药品目录的抗肿瘤药物在泉州市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某院”)的可及性及应用情况。方法收集2020年—2022年院内国谈抗肿瘤药物使用数据,分析品种数、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治疗费用(D... 目的探究纳入国家医保谈判(以下简称“国谈”)药品目录的抗肿瘤药物在泉州市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某院”)的可及性及应用情况。方法收集2020年—2022年院内国谈抗肿瘤药物使用数据,分析品种数、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治疗费用(DDC)及排序比(B/A)等的变化。结果某院国谈抗肿瘤药物可获得性逐年提高,配备品种数及使用量持续增长。其中单克隆抗体和蛋白激酶抑制剂使用金额占总使用金额的70%以上。戈舍瑞林、曲妥珠单抗和奥希替尼在其协议期内DDDs均稳居前3名,B/A均大于或等于1,DDC保持稳定,使用金额与用药频度同步性好。结论国谈抗肿瘤药物在某院的应用情况两年来呈合理上升趋势。医疗机构应优化国谈药品政策的落地实施,同时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医保谈判 抗肿瘤药物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