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2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纺织品用抗菌剂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宁 刘晨涛 张维 《印染助剂》 CAS 2024年第2期4-9,共6页
后疫情时代,消费者愈发关注纺织品中抗菌技术的应用,纺织企业也在不断加强抗菌功能纺织品的研发。从后整理技术获得抗菌纺织品这一角度出发,详细综述了用于制备抗菌纺织品的3大类抗菌剂的结构、抗菌机理、应用特点和研究现状,同时指出... 后疫情时代,消费者愈发关注纺织品中抗菌技术的应用,纺织企业也在不断加强抗菌功能纺织品的研发。从后整理技术获得抗菌纺织品这一角度出发,详细综述了用于制备抗菌纺织品的3大类抗菌剂的结构、抗菌机理、应用特点和研究现状,同时指出各类抗菌剂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优势和技术瓶颈,并对纺织品抗菌剂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纺织品 抗菌剂种类 抗菌机理 制备方法 抗菌性能
下载PDF
具有抗菌功能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研究进展
2
作者 郑怀礼 刘薇 孙漫梨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7-189,共13页
水中的细菌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而传统的杀菌剂存在二次污染和稳定性差等问题,因此寻求更加高效、环保和可靠的细菌灭活方法,逐步替代传统消毒方式,已经成为水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众多学术研究者积极探索具... 水中的细菌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而传统的杀菌剂存在二次污染和稳定性差等问题,因此寻求更加高效、环保和可靠的细菌灭活方法,逐步替代传统消毒方式,已经成为水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近年来,众多学术研究者积极探索具有抗菌功能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这些材料基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如壳聚糖、淀粉和木质素等,不仅表现出环境友好、广泛来源和可再生的特性,还具备极高的改性潜力以满足复杂的实际应用需求。本综述详细阐述了近15年来具有抗菌功能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内容包括基材、改性方法、接枝单体、絮凝性能及机理、抗菌性能及机理等各个方面。此外,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这些高分子絮凝剂的性能,以满足日益复杂的水处理需求,同时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学术性观点。为进一步探索具有抗菌功能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学术研究提供深刻的内涵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絮凝 絮凝剂 抗菌 天然高分子 抗菌机理
下载PDF
医用防护服用聚丙烯SMS抗菌面料制备与表征
3
作者 李倩倩 郭晓玲 +1 位作者 陈漪 许宇真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14,36,共6页
为解决医用防护服用聚丙烯SMS非织造布耐久性抗菌问题,利用课题组制备的银氮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Ag-N-TiO_(2))光催化抗菌剂,以聚丙烯SMS非织造布为基材,采用浸渍法,通过优化工艺制备出Ag-N-TiO_(2)/聚丙烯SMS非织造布抗菌试样。以大肠... 为解决医用防护服用聚丙烯SMS非织造布耐久性抗菌问题,利用课题组制备的银氮共掺杂纳米二氧化钛(Ag-N-TiO_(2))光催化抗菌剂,以聚丙烯SMS非织造布为基材,采用浸渍法,通过优化工艺制备出Ag-N-TiO_(2)/聚丙烯SMS非织造布抗菌试样。以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目标菌种,采用振荡法测试分析了Ag-N-TiO_(2)/聚丙烯SMS非织造布试样的抗菌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试样的微观形貌,同时还测试了负载抗菌剂前后试样的主要性能。结果表明:Ag-N-TiO_(2)成功负载到聚丙烯SMS非织造布上,试样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100%和100%,洗涤20次后其抑菌率分别为100%和96.1%,抗菌耐久性优于AA级,且主要性能良好,均符合医用防护服面料相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防护服面料 Ag-N-TiO_(2)抗菌 聚丙烯 SMS 非织造布 抗菌整理 耐久性 抗菌
下载PDF
禾素时代:禾素Pro^(TM)纤维首次亮相全品类展示抗菌“神器”
4
作者 梁龙 《中国纺织》 2024年第3期96-96,共1页
近日,南京禾素时代抗菌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携新生代禾素Pro^(TM)纤维、OPHB生物基抗菌剂及禾素时代C端生物基系列抗菌产品亮相2024年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特别是禾素时代生物基创新研发新成果——禾素Pro^(TM)纤维的首次亮... 近日,南京禾素时代抗菌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携新生代禾素Pro^(TM)纤维、OPHB生物基抗菌剂及禾素时代C端生物基系列抗菌产品亮相2024年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特别是禾素时代生物基创新研发新成果——禾素Pro^(TM)纤维的首次亮相,圈粉无数,成为展会上一大亮点,吸引了大量新老客户前来“打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产品 创新研发 生物基 抗菌材料 神器 纺织纱线 抗菌 TM
下载PDF
一株拮抗菌产生的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与初步鉴定
5
作者 夏尚远 薛东红 +3 位作者 周启升 孙凤霞 夏尚飞 刘训理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4-109,共6页
试验旨在分离纯化XDH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并初步鉴定有效抗菌物质的结构。从泰山林地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对大肠杆菌及鸡白痢沙门氏菌等多种动物致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短短芽孢杆菌XDH,通过硫酸铵盐析和层析技术对该菌株产生的抗菌物... 试验旨在分离纯化XDH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并初步鉴定有效抗菌物质的结构。从泰山林地土壤中分离获得一株对大肠杆菌及鸡白痢沙门氏菌等多种动物致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短短芽孢杆菌XDH,通过硫酸铵盐析和层析技术对该菌株产生的抗菌物质进行了分离纯化,对纯化后的抗菌物质进行了性质研究,并对抗菌物质B组分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为:经过CM 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Sephadex G25凝胶层析对抗菌物质进行分离纯化,纯化后的抗菌物质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2.34μg/mL和4.69μg/mL,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MIC、MBC分别为0.63μg/mL和1.25μg/mL。采用AKTA Explore10层析系统对抗菌物质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A、B、C三个活性组分,其中,活性组分B的质谱解析结果显示,其分子量为1570.9 Da,推断为一新的多肽类抗菌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 抗菌 抗菌物质 分离纯化 结构鉴定
下载PDF
染整工艺对麻纤维抗菌性能的影响
6
作者 杨策 阴建华 张维 《棉纺织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78-82,共5页
从麻纤维自身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出发,分析了影响麻纤维自身抗菌性的因素。概述了染整加工工艺中脱胶、染料种类和染料助剂对麻纤维抗菌性能的影响,总结了麻织物的物理抗菌整理和化学抗菌整理方式。认为:在麻纤维自身具备抗菌性的基础上... 从麻纤维自身形态结构、化学组成出发,分析了影响麻纤维自身抗菌性的因素。概述了染整加工工艺中脱胶、染料种类和染料助剂对麻纤维抗菌性能的影响,总结了麻织物的物理抗菌整理和化学抗菌整理方式。认为:在麻纤维自身具备抗菌性的基础上,采用添加天然抗菌剂、物理抗菌整理、植物染料染色等方法,可有效降低麻纤维生产加工过程中抗菌成分的流失,进一步提高麻织物的抗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纤维 抗菌机理 染整加工 天然抗菌性能 染料助剂 脱胶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医院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的实践及评价
7
作者 梁力勉 余云霓 +2 位作者 刘妙娜 黄婷 田一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0-335,共6页
目的 借助数智技术赋能医院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体系,提高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效率,保障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将抗菌药物指标预警、微生物送检信息化闭环管理、耐药监测数据决策系统等信息化体系应用到传统AMS体系中,利用医院... 目的 借助数智技术赋能医院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体系,提高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效率,保障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将抗菌药物指标预警、微生物送检信息化闭环管理、耐药监测数据决策系统等信息化体系应用到传统AMS体系中,利用医院信息系统(HIS)收集开展数智技术改进前后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公立医院住院患者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及医院感染质控指标,其中2021年的指标为对照组(改进前),2022年的指标为观察组(改进后),对比抗菌药物管理指标改进趋势。结果 对医院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后,各项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指标较改造前有明显改善。观察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7.0%VS 38.8%、20.9%VS 2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低于对照组[(33.27±3.03)DDDs VS (42.06±4.42)DD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1,P<0.001)。观察组抗菌药物医嘱点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98.5%VS 96.8%),住院患者治疗性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均较对照组上升(分别为87.1%VS 84.5%、99.0%VS 9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数智技术赋能医院AMS体系,可促使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更加科学、规范、高效和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
下载PDF
4取代三联吡啶锌金属配合物的抗菌活性研究
8
作者 张子萱 王本伟 +5 位作者 贺兆源 孙大猛 陈龙智 郑自华 马震 陈海兰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69,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4取代三联吡啶锌金属配合物的抗菌活性。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4取代三联吡啶锌金属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副溶血弧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观察经配合物作用后的细菌生... 试验旨在研究4取代三联吡啶锌金属配合物的抗菌活性。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4取代三联吡啶锌金属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副溶血弧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观察经配合物作用后的细菌生长情况、菌体细胞形态、细胞膜通透性及胞内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探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4取代三联吡啶锌金属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经配合物作用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延迟、菌体发生干瘪破裂、细胞膜通透性增强及胞内蛋白表达量减少。研究表明,4取代三联吡啶锌金属配合物可能通过破坏菌体或抑制蛋白表达而抑制细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联吡啶 金属配合物 抗菌活性 金黄色葡萄球 抗菌机制
原文传递
抗菌水性聚氨酯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
9
作者 王延蕾 杨建军 +3 位作者 吴庆云 吴明元 张建安 刘久逸 《聚氨酯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抗菌水性聚氨酯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无机抗菌剂和有机抗菌剂种类及其抗菌机理,综述了抗菌水性聚氨酯的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优缺点及发展概况。同时介绍了抗菌水性聚氨酯的应用,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抗菌 水性聚氨酯 抗菌 物理改性 化学改性
下载PDF
生物法绿色合成纳米银及其抗菌应用进展
10
作者 魏国涛 张群利 崔琳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2,共10页
纳米银是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近年来,为避免纳米银合成过程中产生有毒副产物,研究者在纳米银的绿色合成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首先,综述了生物法绿色合成纳米银,重点介绍了微生物法、植物提取物法;接着,介绍了纳米银抗菌性... 纳米银是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近年来,为避免纳米银合成过程中产生有毒副产物,研究者在纳米银的绿色合成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首先,综述了生物法绿色合成纳米银,重点介绍了微生物法、植物提取物法;接着,介绍了纳米银抗菌性的机理和影响因素;然后,总结了纳米银的抗菌应用;最后,指出植物各组织和微生物细胞中富含的各类天然化合物均可完成纳米银的绿色合成,不同生物源合成纳米银的潜力有待进一步发掘。纳米银尺寸和形状的可控化以及在使纳米银发挥抗菌作用的前提下减少迁移、减少副作用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对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绿色合成 抗菌性能 抗菌应用
原文传递
抗菌纤维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谷思思 范瑞玲 +1 位作者 张玥 张玉梅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79,共7页
围绕抗菌纤维应该具有的广谱抗菌、抗菌效率高、抗菌耐久性好、对人体安全无害、应用场景广、对纤维的力学性能和外观颜色影响小等要求,针对抗菌纤维的应用特征和应用场景,概述了本征抗菌纤维和改性抗菌纤维的研究开发进展。从制备方法... 围绕抗菌纤维应该具有的广谱抗菌、抗菌效率高、抗菌耐久性好、对人体安全无害、应用场景广、对纤维的力学性能和外观颜色影响小等要求,针对抗菌纤维的应用特征和应用场景,概述了本征抗菌纤维和改性抗菌纤维的研究开发进展。从制备方法和抗菌机理两方面研究了抗菌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因素,总结了现有抗菌纤维普遍存在的抗菌耐久性和强度下降的原因,并展望了抗菌纤维未来的发展趋势。认为抗菌纤维应朝绿色环保、持久稳定和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征抗菌纤维 改性抗菌纤维 抗菌 抗菌机理 抗菌耐久性
下载PDF
抗菌防霉抗病毒聚丙烯的制备及性能
12
作者 龙思宇 曾舒 +4 位作者 黄晓枭 杨康 麻玉龙 王聚恒 张怡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6,共6页
为提高聚丙烯(PP)材料的抗菌防霉抗病毒性能,以PP粉料为原料,选取不同质量分数(0.04%~0.12%)的自制银系抗菌剂(Ag@Ti-SiO2),采用熔融挤出法,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和注塑工艺制备抗菌PP材料,考察了不同抗菌剂添加量对抗菌PP材料光学性能、力... 为提高聚丙烯(PP)材料的抗菌防霉抗病毒性能,以PP粉料为原料,选取不同质量分数(0.04%~0.12%)的自制银系抗菌剂(Ag@Ti-SiO2),采用熔融挤出法,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和注塑工艺制备抗菌PP材料,考察了不同抗菌剂添加量对抗菌PP材料光学性能、力学性能、熔融结晶性能、微观形貌、老化性能及抗菌防霉抗病毒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抗菌剂在PP内分散良好,无明显大颗粒团聚现象;与未添加抗菌剂的PP样品相比,抗菌PP的光学性能、熔融结晶性能和韧性均未受到明显影响;当抗菌剂质量分数为0.1%时,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抗菌PP的拉伸强度和抗老化性能,还可使抗菌PP具备较优异的抗菌性能和防霉性能,其对大肠杆菌抗菌率高达99.81%、抗菌性能值达2.73,防霉等级为0级;该材料针对流行性病毒(甲流病毒)方面也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毒性能,抗甲流H1N1病毒率达75.2%,抗病毒活性值为0.4。自制抗菌剂赋予了PP材料抗菌、防霉、抗病毒功能,为后续该抗菌PP材料在医用医疗、农业、食品包装制品的开发及工业化应用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 聚丙烯 抗菌 防霉 病毒率
下载PDF
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的抗菌机制
13
作者 连凯琪 王宇航 +5 位作者 曾雅静 周玲玲 张元臣 张明亮 张改平 王双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7-2244,共8页
【目的】探明新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抗菌效果和机制。【方法】测定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通过抑菌曲线评价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 【目的】探明新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的抗菌效果和机制。【方法】测定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通过抑菌曲线评价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效果;通过检测碱性磷酸酶(ALP)、β-半乳糖苷酶(β-galactosidase)、核酸、蛋白质的泄露,评价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影响;通过核酸凝胶电泳检测抗菌肽LL-1与肺炎克雷伯菌DNA的结合作用;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菌体形态的影响。【结果】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MIC为50μg/mL;抑菌曲线表明,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且2 MIC的抗菌肽LL-1在6 h内能完全抑制肺炎克雷伯菌;抗菌肽LL-1能导致肺炎克雷伯菌的ALP和β-半乳糖苷酶发生泄漏,且1/4 MIC的抗菌肽LL-1即可导致其泄漏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核酸和蛋白质泄露的检测结果进一步证实抗菌肽LL-1能导致肺炎克雷伯菌胞内容物外流;此外抗菌肽LL-1还能与肺炎克雷伯菌DNA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抗菌肽LL-1会导致肺炎克雷伯菌表面变得粗糙、菌体变形等。【结论】抗菌肽LL-1能增加肺炎克雷伯菌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并结合其DNA,从而发挥抗菌作用,本研究结果将为深入研究抗菌肽LL-1对肺炎克雷伯菌的抗菌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 肺炎克雷伯 抗菌机制 细胞壁 细胞膜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在抗菌领域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刘军 丁国新 +1 位作者 胡跃祥 孙晨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全球范围内的细菌耐药性增强,传统的抗生素方案逐渐力不从心,抗菌新方案的研发刻不容缓。近年来,氧化石墨烯(GO)因其独特的二维结构和难以形成耐药性的抗菌机理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成为了抗菌领域的新宠。但由于GO的抗菌性能易受多种... 全球范围内的细菌耐药性增强,传统的抗生素方案逐渐力不从心,抗菌新方案的研发刻不容缓。近年来,氧化石墨烯(GO)因其独特的二维结构和难以形成耐药性的抗菌机理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成为了抗菌领域的新宠。但由于GO的抗菌性能易受多种因素影响,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的可能。因此,从GO的合成方法和抗菌机理入手,着重介绍了GO的抗菌功能化及其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将来GO基材料在抗菌领域的发展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抗菌机理 合成方法 抗菌功能化 复合材料
原文传递
抗菌肽对新生儿感染的保护作用
15
作者 孙亚洲 张毓静 +2 位作者 唐成和 曹银利 宋琛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92-96,共5页
新生儿感染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与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抗生素是治疗新生儿感染的有效手段,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新生儿耐药在新生儿病房的发生率逐渐增高,甚至出现多重耐药菌。抗菌肽作为一种新型抗生素,可... 新生儿感染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与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抗生素是治疗新生儿感染的有效手段,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新生儿耐药在新生儿病房的发生率逐渐增高,甚至出现多重耐药菌。抗菌肽作为一种新型抗生素,可通过广谱灭菌、免疫调节等作用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作者就抗菌肽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应用及机制做一综述,以期为新生儿感染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 新生儿感染 抗菌机制 生素
下载PDF
蒲公英、忍冬藤抗菌活性组分及配伍研究
16
作者 马艳妮 李智宁 +5 位作者 张丽先 李飞飞 魏悦 于立芹 任峰 朱政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09,共8页
为了探寻蒲公英和忍冬藤高效抗菌活性组分及其配伍活性,试验以蒲公英和忍冬藤为研究对象,通过70%乙醇提取、大孔树脂D101柱层析和抗菌活性跟踪相结合的方式优选各自的高效抗菌活性组分,并对这些组分进行总黄酮、有机酸和多酚含量分析和... 为了探寻蒲公英和忍冬藤高效抗菌活性组分及其配伍活性,试验以蒲公英和忍冬藤为研究对象,通过70%乙醇提取、大孔树脂D101柱层析和抗菌活性跟踪相结合的方式优选各自的高效抗菌活性组分,并对这些组分进行总黄酮、有机酸和多酚含量分析和活性配伍研究。结果表明蒲公英和忍冬藤的高效抗菌活性组分分离工艺为:先用70%乙醇回流提取,浓缩后用大孔树脂D101柱层析,70%或50%乙醇洗脱部位即为它们的高效抗菌活性组分。这些组分对9种供试病原菌都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性,蒲公英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约为1.95 mg/mL和15.63 mg/mL,忍冬藤的MIC和MBC分别约为1.95 mg/mL和31.25 mg/mL。且含量分析显示,蒲公英高效抗菌活性组分黄酮和多酚含量相对较高,忍冬藤高效抗菌活性组分多酚含量相对较高。配伍研究发现,当蒲公英高效抗菌活性部位与少量忍冬藤水洗脱部位(16∶1~4∶1)或其高效抗菌部位(16∶1~1∶1)配伍使用时,对部分供试菌的抗菌活性存在一定的相加作用。说明所得的蒲公英和忍冬藤高效抗菌活性组分提取分离工艺简单、易得,广谱抗菌作用强,合适的配伍使用可以实现更好的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忍冬藤 抗菌活性 活性组分 配伍
下载PDF
抗菌肽对鱼类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董晓庆 姜丹 +2 位作者 曲桂娟 陈玉珂 王桂芹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48,共6页
抗菌肽是先天免疫的组成部分,构成许多生物体抵御入侵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抗菌肽是基因编码的(小于100个氨基酸),具有空间排列的疏水性和阳离子氨基酸特性的两性分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抗菌肽(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够改善水产动物的生... 抗菌肽是先天免疫的组成部分,构成许多生物体抵御入侵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抗菌肽是基因编码的(小于100个氨基酸),具有空间排列的疏水性和阳离子氨基酸特性的两性分子,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抗菌肽(作为饲料添加剂)能够改善水产动物的生长性能,增强水产动物机体的抗病能力。鱼类肠道承担着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功能,同时鱼类肠道内的微生物也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文章对抗菌肽的来源、分类、生物学功能、抗菌机制以及抗菌肽对鱼类肠道菌群和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进而分析了抗菌肽、肠道菌群、机体免疫三者的关系。为抗菌肽替代抗生素在鱼类健康养殖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指导,为揭示抗菌肽在鱼体的相关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 鱼类 肠道 免疫功能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澳洲坚果抗菌肽分离纯化及其肽段鉴定与分析
18
作者 郭刚军 胡小静 +5 位作者 马尚玄 付镓榕 缪福俊 肖县田 黄克昌 贺熙勇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8期159-166,共8页
以液压压榨澳洲坚果粕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水解制备澳洲坚果多肽(macadamia nut peptide⁃0,MNP⁃0),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为跟踪指标,通过超滤、DA201⁃C型大孔吸附树脂、交联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5对其进行逐级... 以液压压榨澳洲坚果粕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水解制备澳洲坚果多肽(macadamia nut peptide⁃0,MNP⁃0),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为跟踪指标,通过超滤、DA201⁃C型大孔吸附树脂、交联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5对其进行逐级分离纯化,获得抑菌活性较强的抗菌肽,并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技术对其进行肽段组成与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超滤分离的不同分子量澳洲坚果多肽在所有多肽中所占质量分数不同,抑菌活性也有所差异。其中,澳洲坚果多肽组分MNP⁃4占比最高,为29.55%;抑菌活性也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色念珠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0.01 mm与9.41 mm。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多肽组分MNP⁃4的技术条件为75%乙醇溶液为解吸剂,静态吸附3 h,动态洗脱体积60 mL。经大孔吸附树脂与交联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5分离纯化,获得3个澳洲坚果纯化多肽(macadamia nut purified peptide,MPP)组分,其中组分MPP⁃2的抑菌活性最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色念珠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8.67 mm与16.83 mm,优于多肽MNP⁃0与超滤分离多肽组分。分离纯化的澳洲坚果抗菌活性多肽MPP⁃2含有DDLTDPAPA、VLL、WDY、VPV、WDL、LLW、LWL、FDW 8个肽段,经预测分析,属于抗菌肽的肽段为WDL与FDW,其概率得分a(1.00≥a≥0.50)均为1.00,疏水率均为66.67%,均带有1个负电荷,等电点分别为0.69与0.67,并具有较好的溶解性。研究结果表明澳洲坚果可通过酶法制备具有抗菌活性的肽类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抗菌 分离纯化 肽段 鉴定 氨基酸序列 分析
下载PDF
澳洲坚果壳活性炭载锌复合抗菌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9
作者 张建珠 杨正芳 +2 位作者 潘源江 张彬 聂艳丽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6-175,共10页
以澳洲坚果壳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粉末活性炭作为抗菌材料载体,通过浸渍法将Zn^(2+)负载于活性炭的表面和微孔中,得到活性炭载锌复合抗菌材料。利用碘吸附值、氮气吸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及抗菌实... 以澳洲坚果壳为原料,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粉末活性炭作为抗菌材料载体,通过浸渍法将Zn^(2+)负载于活性炭的表面和微孔中,得到活性炭载锌复合抗菌材料。利用碘吸附值、氮气吸脱附、扫描电子显微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及抗菌实验对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活性炭材料具有多孔结构,比表面积达644.118 m^(2)/g,平均孔径为2.289 nm,碘吸附值为1018 mg/g。以硫酸锌为锌源,炭锌接触时间7 h、炭锌浸渍比1∶25、锌溶液浓度1.0 mol/L时,制备的活性炭载锌复合抗菌材料具有较好的杀菌性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能达到99.9%的抗菌率。活性炭载锌复合抗菌材料与织物浸渍得到的抗菌织物也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可为拓宽废弃生物质资源的应用范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果壳 活性炭 Zn^(2+) 抗菌性能 抗菌材料
下载PDF
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多措施管控的效果分析
20
作者 简福梅 黄夏玲 +2 位作者 饶媚 陈春枚 叶陈柳 《海峡药学》 2024年第3期89-91,共3页
目的评价医院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多种管理措施,对降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作用,为日后我院或其他医院制定抗菌药物管理措施提供实践依据。方法使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医院感染发生率在多措施管控前后进... 目的评价医院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多种管理措施,对降低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的作用,为日后我院或其他医院制定抗菌药物管理措施提供实践依据。方法使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和医院感染发生率在多措施管控前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经多项措施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进行管控后,2022年下半年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较2022上半年明显下降,且医院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临床医生更加重视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结论医院通过多措施管控后,规范了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使抗菌药物使用量减少的同时,院感发生率也未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措施管控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