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联合肺康复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抗菌肽LL-37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邓在勤 周海波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44-48,共5页
目的 研究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联合肺康复训练对老年COPD稳定期病人的疗效、血清抗菌肽LL-37水平、炎症因子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98例老年COPD稳定期病人,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黄芪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 目的 研究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联合肺康复训练对老年COPD稳定期病人的疗效、血清抗菌肽LL-37水平、炎症因子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98例老年COPD稳定期病人,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黄芪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以肺康复训练及常规西药治疗,黄芪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6分钟步行试验(6MWT)结果、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问卷(mMRC)呼吸困难程度分级,血清抗菌肽LL-37、TNF-α、IL-6、CRP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肺功能(FVC、FEV1、FEV1%pred、FEV1/FVC)、6MWT结果及mMRC分级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黄芪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2组治疗后血清抗菌肽LL-37、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黄芪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TNF-α、IL-6、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黄芪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足三里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联合肺康复训练可改善老年COPD稳定期病人的肺功能和运动耐力,提高血清抗菌肽LL-37水平并改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 抗菌肽ll-37 T淋巴细胞亚群 黄芪注射液 穴位注射
下载PDF
抗菌肽LL-37在毕赤酵母SMD1168中的高效表达及活性鉴定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德辉 何俊 +1 位作者 林云熊 黄毓茂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8-101,120,共5页
为获得高效表达的抗菌肽LL-37,根据人源抗菌肽LL-37的氨基酸序列,选择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密码子的偏嗜性,通过SOEing法改造合成LL-37基因片段,克隆到pGAPZαA质粒中,获得分泌型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A-LL-37。pGAPZαA-LL-37... 为获得高效表达的抗菌肽LL-37,根据人源抗菌肽LL-37的氨基酸序列,选择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密码子的偏嗜性,通过SOEing法改造合成LL-37基因片段,克隆到pGAPZαA质粒中,获得分泌型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A-LL-37。pGAPZαA-LL-37通过限制性内切酶AvrII酶切线性化后,经电穿孔法转入毕赤酵母细胞SMD1168。经Zeocin抗性筛选,得到高拷贝转化子,PCR检测表明LL-37基因与毕赤酵母染色体稳定结合。在GAP启动子调控下,LL-37蛋白获得分泌表达,其上清表达量约为237mg/L。表达产物耐热性强,在100℃条件下30min内仍保持一定的抗菌活性。表达产物对大肠杆菌DH5α、大肠杆菌D31和猪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56μg/mL、3.12μg/mL和6.25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ll-37 基因设计 高效表达 活性鉴定
下载PDF
人源抗菌肽LL-37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及其活性检测 被引量:12
3
作者 申艳敏 魏建超 +6 位作者 尚书文 牛明福 周玉珍 周斌 曹瑞兵 陈溥言 侯继波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9-544,共6页
根据GenBank CAA86115中的LL-37氨基酸序列,选择毕赤酵母偏好密码子,采用SOE方法合成了人源抗菌肽LL-37基因。所合成的LL-37基因全长为141bp,并在其N端引入kex2裂解位点,以保证表达抗菌肽具有天然N端。基因克隆入pPICZα-A质粒,构建分... 根据GenBank CAA86115中的LL-37氨基酸序列,选择毕赤酵母偏好密码子,采用SOE方法合成了人源抗菌肽LL-37基因。所合成的LL-37基因全长为141bp,并在其N端引入kex2裂解位点,以保证表达抗菌肽具有天然N端。基因克隆入pPICZα-A质粒,构建分泌型重组酵母表达载体pPICZα-A-LL-37。pPICZα-A-LL-37经SacⅠ酶切线性化后电转化导入毕赤酵母菌株X-33。PCR鉴定为阳性的酵母转化子经甲醇诱导分泌LL-37于发酵上清液,其表达量为206mg/L。表达产物LL-37耐热性强,在100℃条件下40min内抗菌活性不变,煮沸3h以上仍具有活性。琼脂糖孔穴扩散法检测显示LL-37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均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owanⅠ(Staphylococcus aureus)、致病性大肠杆菌K99(Enteropathogenic E.coli)和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1.56μg/mL、3.12μg/mL和1.56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ll-37 基因设计 分泌表达 活性检测
下载PDF
人源抗菌肽LL-37在创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丁静 沈娟 +1 位作者 朱家勇 金小宝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472-2475,共4页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冲突、交通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创伤发病率增高,给个人和社会都造成巨大的负担.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全球每年因创伤致死者约500万余人,占全部死亡原因的10%.机体的创伤愈合是一个由多种细...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冲突、交通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创伤发病率增高,给个人和社会都造成巨大的负担.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全球每年因创伤致死者约500万余人,占全部死亡原因的10%.机体的创伤愈合是一个由多种细胞及分子参与的复杂的生理过程,包括炎症期,增殖期,以及组织重塑期[1].LL-37作为关键的信号分子之一,与各类细胞及各种因子相互作用,协调达到平衡状态,有助于创伤修复.研究发现,人源抗菌肽LL-37能抗菌、调节炎症反应[2-4]、促进新生血管发生[5]及上皮再生[6]等,在创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LL-37在创伤修复中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ll-37 创伤修复 人源 世界卫生组织 新生血管发生 信号分子 自然灾害 交通事故
下载PDF
抗菌肽LL-37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丁静 王玉芝 +2 位作者 沈娟 朱家勇 金小宝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498-502,共5页
目的研究人抗菌肽LL-37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生物膜的相关作用,为MRSA的预防治疗以及新药物开发应用提供新策略。方法运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LL-37对临床MRSA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建立96孔板及6孔板生物膜体外模型;通过结晶... 目的研究人抗菌肽LL-37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生物膜的相关作用,为MRSA的预防治疗以及新药物开发应用提供新策略。方法运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LL-37对临床MRSA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建立96孔板及6孔板生物膜体外模型;通过结晶紫定量法以及激光共聚焦荧光染色法检测LL-37对MRSA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得LL-37对临床MRSA菌株的MIC为12.5μmol/L。不同浓度LL-37作用后,结晶紫定量法结果表明1/20 MIC亚抑菌浓度的LL-37即可抑制生物膜形成(P<0.01),且抑制率随用药浓度增加也随之提高,在1/4 MIC条件下生物膜形成抑制率可达到63%。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可见,用药组生物膜排列稀疏,厚度变薄,组成菌量明显减少。结论低浓度的LL-37能够抑制MRSA生物膜的形成,并且对成熟生物膜结构也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ll-37 生物膜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下载PDF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抗菌肽LL-37和人β防御素-2mRNA的表达 被引量:4
6
作者 李东升 王军 +1 位作者 李家文 刘志香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抗菌肽LL-37与人β防御素-2(hBD-2)mRNA的表达。方法:应用逆转录(RT)-PCR方法检测31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和16例正常人皮肤组织中LL-37和hBD-2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人皮肤组织相比,寻常性银屑病患... 目的:探讨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抗菌肽LL-37与人β防御素-2(hBD-2)mRNA的表达。方法:应用逆转录(RT)-PCR方法检测31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和16例正常人皮肤组织中LL-37和hBD-2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人皮肤组织相比,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LL-37和hBD-2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01)。结论:寻常性银屑病患者皮损中LL-37和hBD-2mRNA表达水平的上调可能与银屑病患者很少发生皮肤感染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寻常性 抗菌肽ll-37 β防御素-2
下载PDF
5′-非转录区序列改建提高毕赤酵母表达抗菌肽LL-37 被引量:2
7
作者 陆建荣 王惠民 +4 位作者 吴萍 黄松平 常秋月 凌勇武 倪晓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29-1334,共6页
目的:探讨5′-非转录区(5′-UTR)序列改建对毕赤酵母表达外源蛋白LL-37的影响。方法:去除毕赤酵母分泌表达质粒pPIC9 5′-UTR内GGATCCAA序列,转化E.coli DH5α,构建改良的毕赤酵母分泌表达载体pPIC9-EDIT;PCR鉴定及测序确认后与酵母偏... 目的:探讨5′-非转录区(5′-UTR)序列改建对毕赤酵母表达外源蛋白LL-37的影响。方法:去除毕赤酵母分泌表达质粒pPIC9 5′-UTR内GGATCCAA序列,转化E.coli DH5α,构建改良的毕赤酵母分泌表达载体pPIC9-EDIT;PCR鉴定及测序确认后与酵母偏爱密码子编码的LL-37基因片段连接,构建改良的重组表达载体pPIC9-EDIT-LL-37;原生质球法转化毕赤酵母GS115,PCR扩增鉴定后诱导LL-37表达,筛选最佳表达条件,对表达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和Western印迹分析;比较转入pPIC9-EDIT-LL-37及pPIC9-LL-37后毕赤酵母表达产物的抑菌活性,间接测定改建前后LL-37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PCR鉴定及测序证实pPIC9-EDIT改建成功,成功构建重组载体pPIC9-EDIT-LL-37;转化毕赤酵母后表达产物PCR鉴定出LL-37基因,最佳诱导甲醇浓度为0.5%,最佳诱导表达时间为72h,电泳及Western印迹分析证实表达产物为LL-37;改建后LL-37蛋白表达量提高了约35倍。结论:pPIC9 5′-UTR序列的改建能明显提高毕赤酵母表达LL-37蛋白,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应用于其他外源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ll-37 毕赤酵母 5'-非转录区
下载PDF
血清人抗菌肽LL-37与急性胰腺炎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明 季红莉 付万发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1年第6期760-764,共5页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抗菌肽LL-37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老年医院收治的AP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57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 目的探究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抗菌肽LL-37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老年医院收治的AP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57例,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28例;另选取同期在北京老年医院体检健康者1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LL-37、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AP患者血清LL-37表达与IFN-γ、IL-6、IL-1β水平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LL-37对AP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MAP组、MSAP组、SAP组合并糖尿病、饮酒史比例依次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MAP组、MSAP组、SAP组血清LL-37、IFN-γ、IL-6、IL-1β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患者血清LL-37表达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及IFN-γ、IL-6及IL-1β水平均呈正相关(r/P=0.431/0.001、0.365/0.000、0.484/0.000、0.402/0.001)。预后不良组AP患者血清LL-37、IFN-γ、IL-6、IL-1β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LL-37对AP患者不良预后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35,明显大于APACHEⅡ评分、IFN-γ、IL-6、清IL-1β预测的曲线下面积(P<0.05)。结论AP患者血清LL-37水平呈高表达,且随病情加重而升高,可能作为生物标志物,评估患者不良预后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抗菌肽ll-37 严重程度 预后
下载PDF
银屑病患者病灶组织、血清中抗菌肽LL-37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种树彬 兰海梅 +1 位作者 曾抗 赵学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病灶组织与血清中抗菌肽LL-37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4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观察组)和44例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另选取2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病灶组织(试验组)和25例因创伤需自体手术植皮患者的正常皮肤...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病灶组织与血清中抗菌肽LL-37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收集4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观察组)和44例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的血清,另选取2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病灶组织(试验组)和25例因创伤需自体手术植皮患者的正常皮肤组织(对照组)。血清LL-37水平检测采用ELISA法。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采用PASI评分法判定,分析血清LL-37水平与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及炎症因子IL-22和IFN-γ的相关性。采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印迹法和RT-PCR法检测病灶组织中LL-37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观察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LL-37水平分别为12.3、9.43 ng/m L,两组比较,P<0.01。观察组PASI得分平均13.7分。观察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LL-37水平与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515,P<0.001)。试验组LL-37 mRNA表达约为对照组的5.1倍,LL-37蛋白表达约为对照组的5.3倍,两组LL-37 mRNA及蛋白表达比较,P均<0.01。结论银屑病患者病灶组织及血清中抗菌肽LL-37表达均显著升高,检测抗菌肽LL-37有助于评判银屑病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抗菌肽ll-37 PASI指数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痰培养阳性患者抗菌肽LL-37、CR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肖倩 黄柳霞 +4 位作者 曾建明 李有强 张伟铮 陈茶 陈富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痰培养阳性患者的抗菌肽LL-37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铜绿假单胞菌痰培养阳性患者50例、健康体检2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痰培养阳性患者的抗菌肽LL-37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情况及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医院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铜绿假单胞菌痰培养阳性患者50例、健康体检2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抗菌肽LL-37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CRP水平。结果铜绿假单胞菌痰培养阳性患者组的抗菌肽LL-37和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呈正相关(r=0.411,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痰培养阳性时,抗菌肽LL-37和CRP水平升高,对评估患者感染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ll-37 C反应蛋白 铜绿假单胞
下载PDF
哮喘患儿血清抗菌肽LL-37、白三烯B4与25-羟维生素D3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璐 司利钢 王亚君 《临床肺科杂志》 2020年第3期434-436,共3页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抗菌肽LL-37、白三烯B4(LT-B4)和25-羟维生素D3(25-(OH)VD 3)相关性。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儿科住院或门诊诊治哮喘患儿20例、非哮喘肺炎患儿20例,分别作为哮喘组和肺炎组,选取...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抗菌肽LL-37、白三烯B4(LT-B4)和25-羟维生素D3(25-(OH)VD 3)相关性。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儿科住院或门诊诊治哮喘患儿20例、非哮喘肺炎患儿20例,分别作为哮喘组和肺炎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抗菌肽LL-37、LT-B4、25-(OH)VD 3水平,分析各组间抗菌肽LL-37、LT-B4、25-(OH)VD 3水平相关性。结果哮喘组LL-37、LT-B4水平显著高于肺炎组、对照组,25-(OH)VD 3水平显著低于肺炎组、对照组(P<0.05);肺炎组LL-37、LT-B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5-(OH)VD 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分析得出:哮喘组、肺炎组、对照组间LT-B4与LL-37水平均无相关性(r 1=-0.022,r 2=-0.247,r 3=0.225;P>0.05)。Pearson分析得出:哮喘组、肺炎组、对照组LL-37与25-(OH)VD 3水平均无相关性(r 1=0.199,r 2=-0.039,r 3=0.041;P>0.05)。结论哮喘患儿LL-37、LT-B4水平显著升高,提示LL-37、LT-B4与支气管哮喘发生有密切相关性,哮喘患儿25-(OH)VD 3水平较低,提示25-(OH)VD 3水平降低与哮喘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血清抗菌肽ll-37 白三烯B4 25-羟维生素D3 相关性
下载PDF
Plackett-Burman设计与响应面法优化毕赤酵母产重组抗菌肽LL-37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浩 胡华 +2 位作者 罗鹏程 付靖瑜 汪宏良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19期2703-2705,共3页
目的通过优化毕赤酵母产重组抗菌肽LL-37的培养基组成,以最大程度提高重组蛋白产率。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培养基中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然后进行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佳响应面(RSM)区域;最后通过中心组合设计RSM实验建... 目的通过优化毕赤酵母产重组抗菌肽LL-37的培养基组成,以最大程度提高重组蛋白产率。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培养基中相关影响因素的效应进行评价;然后进行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佳响应面(RSM)区域;最后通过中心组合设计RSM实验建立二次回归模型以确定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经优化后的培养基发酵产重组蛋白水平相较于初始培养基提高了约22%。结论 Plackett-Burman设计和RSM可以很好地对毕赤酵母产重组抗菌肽LL-37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ll-37 PLACKETT-BURMAN设计 响应面法
下载PDF
补充维生素D3治疗对成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肺功能、LCQ评分、抗菌肽LL-37和IL-8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武莉莉 黄河 +3 位作者 刘春丽 杨东霞 苏炜欣 肖稳娣 《内科》 2019年第6期629-632,692,共5页
目的探讨补充维生素D3治疗对成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肺功能、生命质量、抗菌肽LL-37和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且血清25(OH)D≤30 ng/mL的患者9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 目的探讨补充维生素D3治疗对成人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肺功能、生命质量、抗菌肽LL-37和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支气管扩张症且血清25(OH)D≤30 ng/mL的患者9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支气管扩张症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补充维生素D3治疗,800 IU/d,连续治疗观察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莱塞斯特咳嗽生命质量问卷(LCQ)评分,血清25(OH)D、抗菌肽LL-37和IL-8水平。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FVC、FEV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LCQ评分明显提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25(OH)D、LL-37水平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IL-8水平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25(OH)D变化值与血清LL-37变化值呈弱正相关(r=0.662,P=0.001)。结论补充维生素D3治疗,可提高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血清25(OH)D水平,但不能明显改善其肺功能;可减少促炎介质的产生;随着血25(OH)D水平的升高,可以上调抗菌肽LL-37的表达,增强免疫应答反应,有助于患者防御病原微生物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症 维生素D3 抗菌肽ll-37 白细胞介素-8
下载PDF
抗菌肽LL-37和维生素D受体在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群先 蓝晨 韦振雷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8期2746-2750,共5页
目的探讨抗菌肽LL-37和维生素D受体(VDR)在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大鼠肺组织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30只洁净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自主呼吸组,正常潮气量组(VT=6 ml/kg)和大潮气量组(VT=40 ml/kg),每组10只,雌雄各半,3组大鼠经... 目的探讨抗菌肽LL-37和维生素D受体(VDR)在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ILI)大鼠肺组织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30只洁净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自主呼吸组,正常潮气量组(VT=6 ml/kg)和大潮气量组(VT=40 ml/kg),每组10只,雌雄各半,3组大鼠经腹腔注射麻醉后行气管切开插管术。其中自主呼吸组保持大鼠自主呼吸,正常潮气量组按6 ml/kg给予机械通气,大潮气量组按40 ml/kg给予机械通气,4 h后经心脏穿刺放血,处死大鼠。采用精密电子秤称量肺湿干比重(W/D),HE染色观察肺形态变化,透射电镜观察Ⅱ型肺泡超微结构,ELISA检测血清和BALF中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髓过氧化物酶(MPO)和人巨噬细胞炎性蛋白2(MIP2)促炎因子的水平,Western-blot检测肺组织中抗菌肽LL-37和维生素D受体蛋白表达。结果大潮气量组W/D明显高于自主呼吸组和正常潮气量组(P<0.05),而正常潮气量组W/D明显高于自主呼吸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大潮气量组有明显的水肿、肺间质变宽,且肺泡充血,同时伴随有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肺泡组织紊乱,大潮气量组病理评分明显高于自主呼吸组和正常潮气量组(P<0.05),而正常潮气量组病理评分明显高于自主呼吸组(P<0.05);大潮气量组AT-Ⅱ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质以及细胞核与自主呼吸组和正常潮气量组相比出现明显改变,细胞膜微绒毛随着潮气量增大而减少,薄膜增厚,细胞质中的板层小体数量减少,分布不均,细胞核形态不一,出现固缩;大潮气量组血清和BALF中IL-6、TNF-α、MPO和MIP2明显高于自主呼吸组和正常潮气量组(P<0.05),而正常潮气量组血清和BALF中IL-6、TNF-α、MPO和MIP2明显高于自主呼吸组(P<0.05);大潮气量组LL-37和VDR明显低于自主呼吸组和正常潮气量组(P<0.05),而正常潮气量组LL-37和VDR明显低于自主呼吸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引起的肺损伤会导致抗菌肽LL-37和维生素D受体表达下调,免疫功能紊乱,从而介导或者加重VIL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 抗菌肽ll-37 维生素D受体
下载PDF
人抗菌肽LL-37在溃疡性结肠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炎症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懿璇 王化虹 迟雁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359-1366,共8页
目的:探讨LL-37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09/2008-12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UC患者32例,并按UC疾病活动指数(UCDAI)分为轻、中、重度活动组;选择同时期行结肠镜发... 目的:探讨LL-37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炎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7-09/2008-12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UC患者32例,并按UC疾病活动指数(UCDAI)分为轻、中、重度活动组;选择同时期行结肠镜发现有结肠息肉的患者为对照组;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不同疾病活动度UC患者的炎症结肠黏膜中LL-37和炎症因子(TNF-α、IL-1β、IL-4)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LL-37在正常结肠黏膜和炎症黏膜中的表达部位;用炎症因子体外刺激结肠上皮细胞,观察其对LL-37表达的影响.结果:活动期UC患者炎症结肠黏膜中LL-37和炎症因子的表达较正常黏膜增高(LL-37:4.97±6.95,31.46±10.74,75.50±13.19vs0.27±0.45;TNF-α:97.04±23.74,201.07±33.46,290.81±30.45vs72.82±18.85;IL-1β:72.98±38.03,153.46±22.68,211.34±25.12vs38.56±10.38;IL-4:26.04±12.47,46.38±15.12,46.94±16.53vs19.34±11.61,均P<0.05),且随疾病活动度的增加而增高,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γ=0.965,0.940,0.628,均P<0.01);LL-37表达于人正常结肠黏膜和UC患者炎症结肠黏膜的表层上皮,另外在UC患者炎症黏膜中浸润的大量炎症细胞内存在高表达;体外炎症因子刺激并不能上调结肠上皮细胞中LL-37的表达.结论:抗菌肽LL-37在活动期UC患者炎症结肠黏膜中的高表达及其与炎症因子呈正相关,提示其参与了UC的免疫炎症过程,但其机制可能与结肠上皮细胞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抗菌肽ll-37 炎症因子
下载PDF
人源抗菌肽LL-37对柯萨奇B3病毒诱导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病毒复制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敬 李薇 孙国文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349-354,共6页
目的探讨人源抗菌肽LL-37对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小鼠病毒复制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Blank)、模型组(VMC)、LL-37低剂量组(LL-37-L)和LL-37高剂量组(LL-37-... 目的探讨人源抗菌肽LL-37对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小鼠病毒复制和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Blank)、模型组(VMC)、LL-37低剂量组(LL-37-L)和LL-37高剂量组(LL-37-H),每组12只。除Blank组外,其他组均采用腹腔注射柯萨奇B3病毒(Coxsackie virus B3,CVB3)病毒液构建VMC模型小鼠。于抗菌肽LL-37干预第7天后将小鼠处死并取材。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50%终点法测定心肌组织CVB3病毒滴度;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心肌组织中CVB3 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心肌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组织TLR-4、MyD88和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Blank组比较,VMC组小鼠心肌组织出现明显炎性损伤,且心肌病理积分显著增加[(3.18±0.33)分vs(0.00±0.00)分,P<0.05];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红蛋白浓度显著上升;心肌组织中CVB3病毒滴度,CVB3 RNA及IL-1β、IL-6和TNF-α浓度,以及心肌组织中TLR-4、MyD88和p-NF-κB p65等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VMC组比较,LL-37-H组小鼠心肌病理积分显著降低[(1.56±0.27)分vs(3.18±0.33)分,P<0.05],并且以上各检测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而LL-37-L组小鼠以上各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人源抗菌肽LL-37可抑制VMC小鼠心肌组织中CVB3病毒复制和炎症反应,改善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TLR-4/NF-κB通路的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抗菌肽ll-37 病毒性心肌炎 柯萨奇B3病毒 病毒复制 炎症反应 小鼠
下载PDF
人抗菌肽LL-37与PCT在肝硬化并SBP患者诊治中的意义
17
作者 程晓宇 雷弯 +4 位作者 何颖 张一 李小鹏 刘碧霞 张伦理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24期5618-5619,共2页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肝硬化患者228例,将其按照是否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分成SBP组和非SBP组,另随机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这三组受试者展开人抗菌肽LL-37与PCT检测,并对检测... 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肝硬化患者228例,将其按照是否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分成SBP组和非SBP组,另随机抽取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对这三组受试者展开人抗菌肽LL-37与PCT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BP组与非SBP组人抗菌肽LL-37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SBP组人抗菌肽LL-37的表达水平高于非SBP组;SBP组与非SBP组PCT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SBP组PCT的表达水平高于非SBP组。人抗菌肽LL-37与血清PCT水平在肝硬化合并SBP中会出现明显的高表达,这对于临床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自发性细性腹膜炎 抗菌肽ll-37 血清降钙素原
下载PDF
内含肽介导PHB纯化人源抗菌肽LL-37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18
作者 顾银霞 周学章 +1 位作者 宋振威 王玉炯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2-76,共5页
新颖的内含肽介导PHB纯化蛋白体系,是一种高效表达、自动切割、纯化方便、费用低廉的蛋白表达纯化体系,有利于蛋白规模化纯化。选用对原核细胞具有毒害作用的小肽——人源抗菌肽LL-37作为纯化对象,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内含肽介导PHB... 新颖的内含肽介导PHB纯化蛋白体系,是一种高效表达、自动切割、纯化方便、费用低廉的蛋白表达纯化体系,有利于蛋白规模化纯化。选用对原核细胞具有毒害作用的小肽——人源抗菌肽LL-37作为纯化对象,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内含肽介导PHB纯化人源抗菌肽LL-37体系,并利用该体系纯化LL-37。结果表明,构建的内含肽介导PHB纯化人源抗菌肽LL-37体系可高效表达LL-37融合蛋白,利用构建的纯化体系能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表达聚 β-羟基丁酸酯(PHB) 内含 人源抗菌肽ll-37
下载PDF
抗菌肽LL-37通过激活p53信号通路诱导胃癌AGS细胞凋亡 被引量:7
19
作者 欧宏宇 朱海宏 +2 位作者 朱文君 贺贝贝 吴世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71-576,共6页
目的探讨抗菌肽LL-37对人胃癌细胞系AGS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10、20、40μmol/L)LL-37处理胃癌AGS细胞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法检测细胞凋亡,qRT-PCR法检测细胞中p53... 目的探讨抗菌肽LL-37对人胃癌细胞系AGS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0、10、20、40μmol/L)LL-37处理胃癌AGS细胞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法检测细胞凋亡,qRT-PCR法检测细胞中p53 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p53蛋白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核中p53蛋白表达以及细胞中Cleaved-caspase-3、PUMA、Bcl-2和Bax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干扰p53基因表达验证LL-37通过激活p53信号通路诱导胃癌AGS细胞凋亡。结果LL-37可剂量依赖性抑制胃癌AGS细胞增殖,提高细胞凋亡率,上调p5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促进p53蛋白核转位,同时促进凋亡蛋白Cleaved-caspase-3、PUMA和Bax表达,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干扰p53基因表达可抑制LL-37诱导的AGS细胞凋亡。结论LL-37可诱导胃癌AGS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5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ll-37 胃癌 P53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抗菌肽LL-37对中波紫外线辐射HaCaT细胞核因子-κB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韩飞 王平 +2 位作者 许文 洪为松 任金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抗茵肽LL-37对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B,UVB)辐射HaCaT细胞核因子-KB(nuclearfactor-kB,NF—kB)的蛋白表达及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120mJ/cm2 UVB辐射培养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LL-37(0~2... 目的探讨抗茵肽LL-37对中波紫外线(ultravioletB,UVB)辐射HaCaT细胞核因子-KB(nuclearfactor-kB,NF—kB)的蛋白表达及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120mJ/cm2 UVB辐射培养的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株HaCaT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LL-37(0~20mg/L)共同孵育4h,分别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和电泳迁移率实验(electrophoreticnotilityshiftassay.EMSA)方法,检测HaCaT细胞NF—kB的蛋白表达和转录活性。结果UVB辐射可增加HaCaT细胞NF-kB的蛋白表达和转录活性,而这种效应可被LL-37显著抑制(P〈0.01),且这种抑制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LL-37能抵抗UVB辐射HaCaT细胞引起NF—kB的蛋白表达和转录活性的增加,这种抵抗可能是人皮肤对UVB辐射的一种防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肽ll-37 核因子-ΚB 中波紫外线 HACAT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