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3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豆粕抗营养因子及酶解豆粕制备肽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满琦 陈星 +2 位作者 陈志敏 刘国华 郑爱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31-1938,共8页
豆粕作为大豆提取豆油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因其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均衡和营养元素全面而成为中国主要的植物蛋白质饲料原料之一。然而,豆粕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剂、脲酶、大豆球蛋白和非淀粉多糖等)会严重阻碍动物对豆... 豆粕作为大豆提取豆油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因其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均衡和营养元素全面而成为中国主要的植物蛋白质饲料原料之一。然而,豆粕中存在的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剂、脲酶、大豆球蛋白和非淀粉多糖等)会严重阻碍动物对豆粕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豆粕肽作为豆粕蛋白质不完全水解的产物,具有转运速度快、载体不易饱和、耗能低、避免氨基酸相互竞争以及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特点。因此提高豆粕中肽的含量可以显著提高豆粕的营养价值。目前以豆粕为原料制备肽的主要方式有化学法、微生物发酵法以及酶解法,相较于前两种制备方法,酶解法对于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去除,以及提高豆粕中肽的含量具有更强的特异性。作者概括了豆粕的营养特点以及影响其营养价值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了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机理。此外,还对化学法以及微生物发酵法制备肽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总结了酶解豆粕制备肽的优势和实际应用效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酶解法消除豆粕抗营养因子和制备肽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抗营养因子 酶解
下载PDF
饲用苎麻育种及抗营养因子研究进展
2
作者 霍颖怡 邵明宇 邢虎成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共8页
苎麻属荨麻科苎麻属,是多年生草本作物,其营养成分结构合理,是一种理想、优质的植物蛋白饲料原料。饲用苎麻已经在多地推广应用,但其抗营养因子多,限制了苎麻在畜禽饲粮中的充分应用。本文综述了饲用苎麻的生物学特性与营养特性,我国饲... 苎麻属荨麻科苎麻属,是多年生草本作物,其营养成分结构合理,是一种理想、优质的植物蛋白饲料原料。饲用苎麻已经在多地推广应用,但其抗营养因子多,限制了苎麻在畜禽饲粮中的充分应用。本文综述了饲用苎麻的生物学特性与营养特性,我国饲用苎麻种质评价与品种选育,饲用苎麻的产量特性和营养成分,利用方式及抗营养因子研究现状,并对苎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我国饲用苎麻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苎麻 抗营养因子 育种
下载PDF
杂豆中抗营养因子的检测及其消除方法研究进展
3
作者 薛璐璐 阮长青 +1 位作者 张东杰 李志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35-343,共9页
杂豆中除了含有丰富的营养及生物活性物质外,还含有植酸、皂苷、胰蛋白酶抑制剂、凝集素等抗营养因子,这些物质种类多、检测过程复杂、检测能力各不相同。采用一定的处理方法不仅可以破坏它们的结构、降低含量,而且能在加工过程中最大... 杂豆中除了含有丰富的营养及生物活性物质外,还含有植酸、皂苷、胰蛋白酶抑制剂、凝集素等抗营养因子,这些物质种类多、检测过程复杂、检测能力各不相同。采用一定的处理方法不仅可以破坏它们的结构、降低含量,而且能在加工过程中最大程度保留杂豆中的营养成分。本文详细评价了抗营养因子的检测方法,分析、比较了多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灵敏度,并介绍了以热处理为主的几种常见抗营养因子消除方法的原理、流程、抑制效果、优缺点。旨在为杂豆中抗营养因子的分析方法选择、改进及其控制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豆 抗营养因子 热处理 检测方法 食品安全
下载PDF
棉籽粕和菜籽粕内源抗营养因子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璐瑶 范志勇 +4 位作者 王永伟 施晶晶 王丽 李爱科 何贝贝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38,共6页
我国非常规蛋白饲料资源丰富,主要包括棉籽粕和菜籽粕等。棉籽粕和菜籽粕的蛋白质含量高,但其中含有游离棉酚、硫代葡萄糖苷、植酸等多种抗营养因子,不仅会影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还可能引起营养代谢性疾病,限制了其在畜禽饲料... 我国非常规蛋白饲料资源丰富,主要包括棉籽粕和菜籽粕等。棉籽粕和菜籽粕的蛋白质含量高,但其中含有游离棉酚、硫代葡萄糖苷、植酸等多种抗营养因子,不仅会影响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还可能引起营养代谢性疾病,限制了其在畜禽饲料中的广泛应用。抗营养因子的去除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及生物法,其中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特定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将抗营养因子分解。此方法不仅可有效降解和转化棉籽粕和菜籽粕中的抗营养因子,还可提高其消化率,改善适口性,提升饲用营养价值。文章主要综述了棉籽粕和菜籽粕中主要抗营养因子的毒理作用、脱除方法以及微生物发酵棉籽粕和菜籽粕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其在畜禽生产中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粕 菜籽粕 内源抗营养因子 微生物发酵 动物生产
原文传递
产β-甘露聚糖酶菌株HTGC-10对豆粕抗营养因子改性的实时监测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晓飞 孙玉飞 +3 位作者 李珊珊 刁文涛 王佰涛 刘德海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85,共4页
试验旨在实时监测豆粕发酵过程中抗营养因子的降解效果。以β-甘露聚糖酶高产菌株HTGC-10为发酵菌株,降解甘露聚糖,使用薄层层析及实时电泳检测菌株HTGC-10的降解效果。结果显示,菌株HTGC-10可将甘露聚糖降解为小分子的甘露寡糖;使用HTG... 试验旨在实时监测豆粕发酵过程中抗营养因子的降解效果。以β-甘露聚糖酶高产菌株HTGC-10为发酵菌株,降解甘露聚糖,使用薄层层析及实时电泳检测菌株HTGC-10的降解效果。结果显示,菌株HTGC-10可将甘露聚糖降解为小分子的甘露寡糖;使用HTGC-10发酵10%的豆粕,在发酵的0~24 h内,菌株HTGC-10可以很好地降解豆粕中的大分子蛋白。在发酵的0~24 h内,菌株HTGC-10可以很好地降解抗营养因子,将豆粕中的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KTI抗营养因子分别降解至原含量的11.9%、18.5%和2.0%,继续发酵24~48 h对豆粕抗营养因子的降解作用不大。研究表明,豆粕发酵以24 h为宜,可以更好地利用豆粕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株HTGC-10 豆粕 抗营养因子 薄层层析
原文传递
高压均质辅助酶解豆乳对蛋白结构及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齐宝坤 王琪 +2 位作者 钟明明 廖一 孙禹凡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8-377,共10页
以冷榨磨浆工艺所得豆乳为原料,研究高压均质辅助不同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水解豆乳对其结构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均质压力的增加,酶解豆乳溶解度和水解度分别高达91.9%和8.24%,同时豆乳粒径分布更加均匀... 以冷榨磨浆工艺所得豆乳为原料,研究高压均质辅助不同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水解豆乳对其结构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均质压力的增加,酶解豆乳溶解度和水解度分别高达91.9%和8.24%,同时豆乳粒径分布更加均匀,表面负电荷增加,稳定性明显提高;SDS-PAGE电泳、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研究豆乳中蛋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均质压力辅助酶解处理改变了蛋白质的线性表位,大分子量的抗营养蛋白因子条带呈变浅趋势,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含量减少;测定抗营养因子含量揭示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发现均质压力在100 MPa时,3种酶对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植酸、大豆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剂和脂肪氧化酶6种抗营养因子达到最佳去除效果,抑制率分别高达51.28%、57.83%、72.31%、71.4%、89.55%和82.96%,脲酶活性均呈阴性。研究结果可为营养健康豆乳的制备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乳 酶解 高压均质 蛋白结构 抗营养因子
下载PDF
发酵菜籽粕的营养价值与抗营养因子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高世华 王芳 +3 位作者 尹业鑫 谭碧娥 印遇龙 陈家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33-2341,共9页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原料的短缺日益明显,其中蛋白质饲料原料的短缺尤为突出。菜籽粕(rapeseed meal,RSM)的主要营养物质为蛋白质,是低价蛋白质饲料原料的主要来源之一。发酵菜籽粕(fermented rapeseed meal,FRSM)营养价值更高,...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饲料原料的短缺日益明显,其中蛋白质饲料原料的短缺尤为突出。菜籽粕(rapeseed meal,RSM)的主要营养物质为蛋白质,是低价蛋白质饲料原料的主要来源之一。发酵菜籽粕(fermented rapeseed meal,FRSM)营养价值更高,具有平衡饲料中氨基酸水平、降低饲料成本、保障动物健康等作用。作者首先比较了RSM与FRSM的营养成分差异,发现FRSM的硫代葡萄糖苷、单宁、植酸等抗营养因子水平较RSM显著降低,而粗脂肪、粗蛋白质及各氨基酸水平却有提高;其次,简述了RSM的抗营养因子及其处理方法,发现通过采用发酵方式处理RSM是当前去除饲料中抗营养因子的有效方式之一;最后,总结了FRSM在猪、家禽、反刍动物以及肉兔、红鲷鱼等动物上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FRSM在动物饲粮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菜籽粕 抗营养因子 营养价值 动物生产
下载PDF
固态发酵饲料工艺优化及抗营养因子降解效果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诗宇 茶光辉 +5 位作者 李吉琴 梅会友 展丽梅 鲍国樱 徐乐 曹振辉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787-6800,共14页
本研究旨在对黑曲霉和乳酸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二段固态发酵大豆皮和菜籽饼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发酵前后营养物质和抗营养因子含量变化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发酵产物中还原糖含量为指标,筛选出黑曲霉发酵阶段... 本研究旨在对黑曲霉和乳酸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二段固态发酵大豆皮和菜籽饼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发酵前后营养物质和抗营养因子含量变化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发酵产物中还原糖含量为指标,筛选出黑曲霉发酵阶段适宜的发酵温度、料液比、发酵时间、大豆皮和菜籽饼原料比例和接种量,并通过四因素三水平(L 934)正交试验探究料液比、发酵时间、大豆皮和菜籽饼原料比例和接种量对黑曲霉发酵产物中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在黑曲霉固态发酵的最佳工艺基础上,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以发酵产物中乳酸杆菌活菌数为指标,探究乳酸杆菌发酵阶段适宜的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和尿素添加量,并通过四因素三水平(L 934)正交试验探究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和尿素添加量对乳酸杆菌发酵产物中乳酸杆菌活菌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曲霉最优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35℃,料液比1.0∶2.8 g/mL,发酵时间60 h,大豆皮和菜籽饼原料比例2∶1,接种量5×107 CFU/g。乳酸杆菌最优发酵工艺为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60 h,接种量5×106 CFU/g,尿素添加量1.0%。经黑曲霉和乳酸杆菌二段固态发酵后,发酵产物中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含量较发酵前均显著增加(P<0.05),粗纤维、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硫代葡萄糖苷和单宁含量较发酵前均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黑曲霉和乳酸杆菌(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二段固态发酵可提高大豆皮和菜籽饼饲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皮 菜籽饼 固态发酵 工艺优化 抗营养因子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对发酵酸豆乳品质及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
9
作者 吕铭守 关钧元 +5 位作者 刘琳琳 孙冰玉 黄雨洋 朱颖 提宇航 朱秀清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2-289,共8页
目的考察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经耐高温鼠李糖乳杆菌为主菌株复配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的酸豆乳品质及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以未经预处理原豆制得的酸豆乳为对照,对比分析水浸泡法、0.45%柠檬酸溶液浸泡法、0.45%碳酸氢钠... 目的考察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经耐高温鼠李糖乳杆菌为主菌株复配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的酸豆乳品质及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以未经预处理原豆制得的酸豆乳为对照,对比分析水浸泡法、0.45%柠檬酸溶液浸泡法、0.45%碳酸氢钠溶液浸泡法及浸泡萌发法(发芽)预处理方法对酸豆乳产品理化指标及制备过程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结果经预处理后的酸豆乳中各抗营养因子含量均有显著变化。其中,经发芽预处理后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下降92%~96%、植酸含量下降60%~70%。预处理后单宁含量均有所增加,但发芽预处理制备成品酸豆乳单宁增加量为3.86mg/100g。经不同预处理后酸豆乳蛋白质含量增加,脂肪含量降低。发芽组成品酸豆乳蛋白质含量及感官评价值最高。结论发芽预处理可以提升联合菌种发酵酸豆乳产品品质,显著降低其抗营养因子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抗营养因子 发酵 酸豆乳 发芽预处理
原文传递
益生菌发酵降解豆乳抗营养因子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吕铭守 关钧元 +4 位作者 刘琳琳 孙冰玉 黄雨洋 朱颖 朱秀清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4-379,共6页
大豆营养丰富,但含有天然抗营养因子成分,加热、煮沸等传统加工工艺都不能将其有效去除。近年来,益生菌发酵技术在大豆食品加工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利用单菌种或复配菌种发酵豆乳可明显改善其抗营养因子水平,同时降低豆腥味、提高产品口... 大豆营养丰富,但含有天然抗营养因子成分,加热、煮沸等传统加工工艺都不能将其有效去除。近年来,益生菌发酵技术在大豆食品加工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利用单菌种或复配菌种发酵豆乳可明显改善其抗营养因子水平,同时降低豆腥味、提高产品口感和营养价值。本文综述了益生菌发酵对豆乳中胰蛋白酶抑制剂、植酸、单宁、寡糖等抗营养因子的影响,为豆乳发酵制品加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制品 益生菌发酵 抗营养因子 降解机制
原文传递
杂豆营养成分和抗营养因子及其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11
作者 何磊 于宁 陈颖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4-39,共6页
综述了杂豆的营养成分和抗营养因子,并概况了杂豆的生物学功能研究现状,以期为杂豆品质研究和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 杂豆 营养成分 抗营养因子 生物学功能
下载PDF
桑叶、构树叶、榆树叶营养价值、抗营养因子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子洁 侯启瑞 +5 位作者 侯文玉 胡霞 孙海鹏 姚红旭 王一凡 赵卫国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5-29,共5页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对肉蛋奶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畜牧业生产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畜禽饲养规模不断扩大,对饲料的需求持续增长。国内畜牧业生产发展相对滞后,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优质饲料供给不足,而我国可用作饲料的木本植物约...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对肉蛋奶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畜牧业生产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畜禽饲养规模不断扩大,对饲料的需求持续增长。国内畜牧业生产发展相对滞后,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优质饲料供给不足,而我国可用作饲料的木本植物约有1000多种,将木本植物产量的20%用作饲料加工,其年产量可相当于全国粮用饲料的三倍,因此,开发木本饲料资源,对扩大畜牧业饲料供给、促进农业畜牧业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桑叶、构树叶、榆树叶这三种木本饲料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状况和进展,分析其营养价值、抗营养因子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饲喂效果,旨在为我国木本饲料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饲料 桑叶 构树叶 榆树叶 营养价值 抗营养因子
下载PDF
菜籽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瑞芝 刘广志 +1 位作者 王乐涛 罗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20,26,共5页
菜籽粕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植物蛋白资源,但由于菜籽粕中葡萄糖硫甙、植酸、多酚等抗营养因子的存在,限制了其在食品和饲料工业上的应用。文章概括了菜籽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及其去除方法,并对菜籽粕的饲用价值进行综述,为研究菜籽粕在饲... 菜籽粕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植物蛋白资源,但由于菜籽粕中葡萄糖硫甙、植酸、多酚等抗营养因子的存在,限制了其在食品和饲料工业上的应用。文章概括了菜籽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及其去除方法,并对菜籽粕的饲用价值进行综述,为研究菜籽粕在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粕 抗营养因子 脱毒方法 饲用价值
下载PDF
小麦中抗营养因子及其猪饲用价值改善方法研究进展
14
作者 余建 范志勇 +1 位作者 王丽 李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777-4794,共18页
小麦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其粗蛋白质以及赖氨酸、蛋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含量均高于玉米,在猪饲粮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小麦含有阿拉伯木聚糖和β-葡聚糖等非淀粉多糖以及植酸等,影响了猪对小麦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因此,... 小麦是我国第三大粮食作物,其粗蛋白质以及赖氨酸、蛋氨酸等限制性氨基酸含量均高于玉米,在猪饲粮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小麦含有阿拉伯木聚糖和β-葡聚糖等非淀粉多糖以及植酸等,影响了猪对小麦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因此,本文主要介绍小麦中的抗营养因子及其抗营养作用机制,并阐述酶制剂以及物理和生物等加工工艺改善小麦饲用价值的原理及其研究进展,以期进一步推动饲料企业对饲用小麦的了解,为合理配制猪饲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营养因子 非淀粉多糖 加工工艺
下载PDF
溶液浸取法脱除菜籽饼中抗营养因子的研究
15
作者 王珏 孙小祥 +4 位作者 蔡成娟 许若冰 朱兆旭 刘茂函 石开仪 《广州化工》 CAS 2023年第10期76-78,共3页
菜籽饼中有植酸、单宁、芥子碱、硫甙等抗营养因子,对动物机体有害。针对目前亟需解决的菜籽饼中硫甙脱除效率,提出了丙酮溶液浸取菜籽饼脱除抗营养因子的新工艺。先后采用单因素逐项实验设计法、响应面实验设计法研究料液比、温度、浸... 菜籽饼中有植酸、单宁、芥子碱、硫甙等抗营养因子,对动物机体有害。针对目前亟需解决的菜籽饼中硫甙脱除效率,提出了丙酮溶液浸取菜籽饼脱除抗营养因子的新工艺。先后采用单因素逐项实验设计法、响应面实验设计法研究料液比、温度、浸取时间对菜籽饼中抗营养因子脱除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当料液比为1∶5(g/mL)、温度为40℃、浸取时间为120 min时,抗营养因子硫甙脱除率最高,可达到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饼 抗营养因子 硫甙 脱除率
下载PDF
豆粕与发酵豆粕中主要抗营养因子调查分析 被引量:71
16
作者 杨玉娟 姚怡莎 +4 位作者 秦玉昌 邱静 李军国 李俊 谷旭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73-580,共8页
【目的】豆粕是动物饲料的主要原料,但其含多种抗营养因子(anti-nutritional factors,ANF),阻碍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从而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研究表明豆粕经微生物发酵可有效地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但由于发酵工艺、发... 【目的】豆粕是动物饲料的主要原料,但其含多种抗营养因子(anti-nutritional factors,ANF),阻碍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从而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研究表明豆粕经微生物发酵可有效地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但由于发酵工艺、发酵菌种、豆粕本身的因素,不同生产厂家的豆粕及发酵豆粕中各抗营养因子含量差别较大,现有研究中也少有关于二者中抗营养因子水平的研究报道。为此,抽取了市售的65批次豆粕和54批次发酵豆粕,对6抗营养因子: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棉籽糖、水苏糖、脲酶进行分析测定,以了解饲料行业使用的豆粕及发酵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含量。【方法】用ELISA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对样品中的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进行测定,其分析方法和操作要求均与所购ELISA试剂盒的说明相一致,主要过程为:样品前处理、加样、洗板、加酶标试剂、显色、终止。棉籽糖和水苏糖的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检测微波提取的棉籽糖和水苏糖。脲酶分析参照国标方法:加入尿素缓冲液后恒温水浴,一定时间后加入盐酸溶液停止反应后冷却,清洗试管内容物,以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 H4.7后根据体积计算得出脲酶活性。【结果】调查分析后发现:豆粕和发酵豆粕中的大豆球蛋白平均含量分别为129.3、54.7 mg·g^(-1),发酵后大豆球蛋白平均含量降低了57.7%,根据百分位数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豆粕和发酵豆粕中的大豆球蛋白正常值范围分别为58.9—P_(90)(177.3 mg·g^(-1))、ND—P_(90)(109.4 mg·g^(-1))。豆粕中的β-伴大豆球蛋白平均含量为102.2 mg·g^(-1),而发酵豆粕中的β-伴大豆球蛋白为37.6 mg·g^(-1),相比豆粕降低了63.2%,使用相同的数据统计方法判定二者中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正常值范围分别为42.8—P_(85)(147.2 mg·g^(-1))和ND—P_(85)(61.8 mg·g^(-1))。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在豆粕和发酵豆粕中平均含量分别为18.4 mg·g^(-1)和7.5 mg·g^(-1),发酵处理使其含量下降了59.1%,同时得出豆粕及发酵豆粕胰蛋白抑制因子含量正常值范围分别在ND—P_(80)(28.6 mg·g^(-1))、ND—P_(80)(9.9 mg·g^(-1))之间。豆粕和发酵豆粕中的棉籽糖平均含量分别为11.02、1.93 mg·g^(-1),发酵豆粕比豆粕减少了82.5%,豆粕和发酵豆粕中棉籽糖的正常值范围分别在ND—P_(90)(13.79 mg·g^(-1))、ND—P_(90)(4.65 mg·g^(-1))之间。豆粕中水苏糖的平均含量为29.70 mg·g^(-1),而发酵豆粕中水苏糖的平均含量为5.19 mg·g^(-1),发酵后水苏糖含量降低了82.5%,同时水苏糖的正常值范围分别在ND—P85(33.29mg·g^(-1))、ND—P_(85)(11.58 mg·g^(-1))之间;豆粕中脲酶含量正常值范围为ND—P_(97)(0.40 U·g^(-1)),发酵豆粕脲酶未检出。综上得出,发酵豆粕的抗营养因子含量与豆粕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结论】在分析调查的基础上得出了现行市售豆粕及发酵豆粕主要抗营养因子的含量范围。本调查分析为饲料加工工艺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同时能够对养殖企业选择豆粕及发酵豆粕作为饲料原材料起到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粕 发酵豆粕 大豆抗营养因子
下载PDF
中国菜籽饼的营养成分和抗营养因子 被引量:44
17
作者 李建凡 高振川 +1 位作者 姜云侠 张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3-199,共7页
在全国20个主要菜籽产区采取152个菜籽饼和45个菜籽粕,对它们的各种营养成分和菜籽饼粕中的各种抗营养因子、硫葡萄糖苷含量及其分解产物唑烷硫酮和异硫氰酸酯含量均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我国菜籽中有毒物质含量较高,在... 在全国20个主要菜籽产区采取152个菜籽饼和45个菜籽粕,对它们的各种营养成分和菜籽饼粕中的各种抗营养因子、硫葡萄糖苷含量及其分解产物唑烷硫酮和异硫氰酸酯含量均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我国菜籽中有毒物质含量较高,在用作饲料时必须合理安全使用,或在使用前进行适当的脱毒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籽饼粕 营养成分 抗营养因子 饲料
下载PDF
混菌固态发酵对菜籽饼营养价值及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9
18
作者 付敏 何军 +5 位作者 余冰 郑萍 黄志清 毛湘冰 虞洁 陈代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79-1586,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混菌固态发酵对菜籽饼营养价值及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采用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白地霉3个菌种对菜籽饼进行固态发酵,优化了发酵条件,并结合中试发酵考察发酵后对菜籽饼营养价值和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 本试验旨在研究混菌固态发酵对菜籽饼营养价值及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影响。采用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白地霉3个菌种对菜籽饼进行固态发酵,优化了发酵条件,并结合中试发酵考察发酵后对菜籽饼营养价值和抗营养因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混菌固态发酵菜籽饼最佳的发酵条件为,3种菌同时添加,接种比例为黑曲霉︰白地霉︰枯草芽孢杆菌=1∶1∶3,接种量为16%,料水比=1∶1,发酵4 d;2)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小肽、游离氨基酸含量呈线性增加,硫苷等抗营养因子含量呈线性减少;3)中试发酵中菜籽饼发酵后形态结构改变,蛋白质分子质量变小,其中小肽含量提高了385.19%,游离氨基酸含量提高了300.00%,硫苷含量降幅达到93.53%,唑烷硫酮全部被降解。总之,通过混菌固态发酵能够有效消除硫苷等抗营养因子,改善菜籽饼蛋白质品质,发酵条件简单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发酵 发酵条件 蛋白质形态结构 抗营养因子 营养价值 菜籽饼
下载PDF
木薯叶的营养价值、抗营养因子及其在生猪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19
作者 冀凤杰 侯冠彧 +3 位作者 张振文 王定发 李茂 周汉林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55-1360,共6页
人口膨胀导致的世界范围内谷物资源短缺,使人们迫切需要研发新的非常规饲料资源用于家畜生产。木薯叶作为木薯副产物,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产量巨大。木薯叶是良好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来源,含有比较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然而抗营养因子(如... 人口膨胀导致的世界范围内谷物资源短缺,使人们迫切需要研发新的非常规饲料资源用于家畜生产。木薯叶作为木薯副产物,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产量巨大。木薯叶是良好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来源,含有比较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然而抗营养因子(如单宁、氢氰酸)限制了木薯叶在单胃动物上的应用。本文主要综述了木薯叶的营养价值、抗营养因子以及在育肥猪和妊娠母猪生产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叶 营养价值 抗营养因子 育肥猪 妊娠母猪
下载PDF
酶制剂体外酶解豆粕中抗营养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陈乃松 杨志刚 +4 位作者 崔惟东 周洁 马建忠 王战付 郑剑伟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63-668,共6页
为了评价几种单一酶、复合酶以及钙离子对豆粕中的相关抗营养因子的水解效果,进行了体外酶解试验。共有4种单一酶制剂(植酸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和3种复合酶制剂被采用,其中复合酶SB由α-半乳糖苷酶和木聚糖酶组成,复合... 为了评价几种单一酶、复合酶以及钙离子对豆粕中的相关抗营养因子的水解效果,进行了体外酶解试验。共有4种单一酶制剂(植酸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和3种复合酶制剂被采用,其中复合酶SB由α-半乳糖苷酶和木聚糖酶组成,复合酶C3由植酸酶、果胶酶、纤维素酶组成,复合酶C5由植酸酶、果胶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α-半乳糖苷酶组成。预试验显示上述酶有基本相似的最适水解反应参数:水分50%、pH4.8-5.0、温度50℃和时间45min。在此参数下,添加10.5U g^-1豆粕的植酸酶,豆粕中植酸的降解率达到69.63%;添加果胶酶16U·g^-1豆粕,豆粕中果胶的降解率达到45.93%;添加纤维素酶50U·g^-1豆粕,纤维素降解率达到66.21%;分别添加木聚糖酶80U·g^-1豆粕和α-半乳糖苷酶0.7U·g^-1豆粕,豆粕中还原糖的释放量增加率分别达到84.77%和65.19%。在豆粕中添加0.2%CaCl2,植酸的降解率与对照组相比微增至71.09%,还原糖的释放量分别增加到88.68%和65.23%。但果胶和纤维素的降解率分别显著地增加到90.01%和70.43%。研究发现复合酶C3和C5对相关的抗营养因子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协同效应。说明使用复合酶制剂并适量添加CaCl2,体外水解豆粕中的相关抗营养因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制剂 降解 豆粕 抗营养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