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抗蠕虫药物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高学军 李庆章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92-495,共4页
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是一类几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抗寄生虫防治药,是许多寄生蠕虫疾病治疗的首选药物。目前对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抗蠕虫药物的基本作用机理仍不清楚,有两种理论,一种认为此类药物的基本作用机理是抑制蠕虫的延胡索酸... 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是一类几年来发展非常迅速的抗寄生虫防治药,是许多寄生蠕虫疾病治疗的首选药物。目前对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抗蠕虫药物的基本作用机理仍不清楚,有两种理论,一种认为此类药物的基本作用机理是抑制蠕虫的延胡索酸还原酶复合体,另一种认为药物是与蠕虫微管蛋白结合从而阻止微管形成以至杀灭虫体。文章简述了国内外有关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咪唑氨基甲酸酯类 抗蠕虫药物 作用机理
下载PDF
抗蠕虫药物对体外猪囊尾蚴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郝艳红 李庆章 +4 位作者 刘永洁 高学军 高文学 郝艳秋 何国声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5期363-365,共3页
选用7 种高效、广谱抗蠕虫药物进行了体外抑制猪囊尾蚴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磺苯咪唑、硫苯咪唑、氟苯咪唑、三苯双脒、丙硫咪唑和吡喹酮均有抑制猪囊尾蚴作用,而伊维菌素无抑制猪囊尾蚴作用。
关键词 猪囊尾蚴 抗蠕虫药物 体外 药理
下载PDF
从文献回顾分析抗蠕虫药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琪 陈盈 +1 位作者 田利光 周晓农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7-352,共6页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已发表的抗蠕虫药物文献进行分析,探讨抗蠕虫药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收集在PubMed数据库上收录的1997-2007年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抗蠕虫药物的相关文献,通过一定数据准入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并构建Access... 目的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已发表的抗蠕虫药物文献进行分析,探讨抗蠕虫药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收集在PubMed数据库上收录的1997-2007年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抗蠕虫药物的相关文献,通过一定数据准入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并构建Access数据库。对数据库中相关文献进行如"研究类型"、"发表年代"、"涉及药物"等分类项归类。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应的线性回归和二次回归等统计学分析。结果抗蠕虫药物相关论文年度发表数量呈逐年增长趋势,年相关论文发表量增加约6篇;应用性研究为主要研究主题;主要研究病种依次为血吸虫病、丝虫病、蛔虫病、棘球蚴病和钩虫病,其中血吸虫病相关文献数量最多,与其他4种主要蠕虫病的相关文献数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研究药物为阿苯达唑、吡喹酮、甲苯咪唑、伊维菌素和乙胺嗪;抗蠕虫药物相关文献在多种医学杂志上发表,发表抗蠕虫药物文献数量第1位和第10位的期刊分别占文献总数的5.52%和1.63%。结论近10年来抗蠕虫药物愈来愈受到重视,但其种类不多,亟需发展新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蠕虫药物 文献计量学 阿苯达唑 吡喹酮 三苯双脒
下载PDF
6种抗蠕虫药物治疗小鼠尖吻蝮蛇舌状虫感染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徐莉莉 薛剑 +2 位作者 张永年 强慧琴 肖树华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77-279,共3页
目的观察吡喹酮、甲苯达唑、三苯双脒、伊维菌素、蒿甲醚和双氢青蒿素对感染舌状虫小鼠的疗效。方法 35只小鼠每鼠口服感染40个尖吻蝮蛇舌状虫虫卵25~37周后,分为10组,每组2~8只,其中9组分别用吡喹酮500mg/(kg·d)×5d、500mg... 目的观察吡喹酮、甲苯达唑、三苯双脒、伊维菌素、蒿甲醚和双氢青蒿素对感染舌状虫小鼠的疗效。方法 35只小鼠每鼠口服感染40个尖吻蝮蛇舌状虫虫卵25~37周后,分为10组,每组2~8只,其中9组分别用吡喹酮500mg/(kg·d)×5d、500mg/(kg·d)×14d,甲苯达唑300mg/(kg·d)×5d,三苯双脒300mg/(kg·d)×5d,伊维菌素8mg/(kg·d)×3d、10mg/(kg·d)×3d和15mg/(kg·d)×14d、蒿甲醚400mg/(kg·d)×5d和双氢青蒿素200mg/(kg·d)×5d治疗,余1组不治疗为对照组。治毕后1~3周剖检小鼠,自腹壁和内脏剥离含有若虫的囊包,观察其在生理盐水中的活动情况并计数。结果感染尖吻蝮蛇舌状虫的小鼠用吡喹酮、甲苯达唑、三苯双脒、伊维菌素、蒿甲醚和双氢青蒿素治疗,各组的平均若虫数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减虫率为8.3%~35.0%。在剖检受治鼠过程中未查见异常的若虫囊包,若虫的形态、色泽、大小和在生理盐水中的活动均与对照组相仿。结论吡喹酮、甲苯达唑、三苯双脒、伊维菌素、蒿甲醚和双氢青蒿素在所用的实验条件下对小鼠的尖吻蝮蛇舌状虫若虫感染疗效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吻蝮蛇舌状虫 若虫 抗蠕虫药物 治疗
下载PDF
抗蠕虫药物应具备的条件、种类及应用
5
作者 李冬梅 王伟 《养殖技术顾问》 2011年第5期217-217,共1页
抗蠕虫剂主要作用是驱除畜禽体内的寄生蠕虫,保证畜禽健康生长,同时降低环境中虫卵的污染,减少再次感染的机会,对其他健康动物起到预防作用。抗蠕虫剂对于蠕虫病的防治虽然具有重要作用,但长期使用会导致耐药虫株的出现和药物在动... 抗蠕虫剂主要作用是驱除畜禽体内的寄生蠕虫,保证畜禽健康生长,同时降低环境中虫卵的污染,减少再次感染的机会,对其他健康动物起到预防作用。抗蠕虫剂对于蠕虫病的防治虽然具有重要作用,但长期使用会导致耐药虫株的出现和药物在动物体内的残留。此外,还会干扰动物对寄生虫的免疫力,一旦停止用药,极易导致重新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蠕虫药物 动物体内 应用 种类 畜禽健康 寄生蠕虫 预防作用 耐药虫株
下载PDF
畜禽抗蠕虫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吕涛 冯华兵 《中国动物保健》 2006年第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抗蠕虫药物 畜禽 寄生虫感染 集约化程度 经济损失 饲料报酬 生长速度 公共卫生 蠕虫感染 畜牧业
下载PDF
三类抗蠕虫药物的简介及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7
作者 刘湘江 李永胜 《饲料博览》 2019年第8期81-81,共1页
文章分析和阐述了3类抗蠕虫兽药,包括环缩肽类、有机磷酸酯类和异喹啉酮。环庚三烯肽是美国批准的首个环缩肽类抗动物寄生虫药。敌敌畏为典型的有机磷酸酯类,该药能使乙酰胆碱酯酶磷酸化。异哇琳酮以两个结构类似的驱绦虫药为代表,即吡... 文章分析和阐述了3类抗蠕虫兽药,包括环缩肽类、有机磷酸酯类和异喹啉酮。环庚三烯肽是美国批准的首个环缩肽类抗动物寄生虫药。敌敌畏为典型的有机磷酸酯类,该药能使乙酰胆碱酯酶磷酸化。异哇琳酮以两个结构类似的驱绦虫药为代表,即吡喹酮和伊喹酮,是至今美国获准使用的最安全、最高效的一类抗绦虫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蠕虫药物 兽医临床 应用 异喹啉酮 乙酰胆碱酯酶 磷酸酯类 寄生虫药 肽类
下载PDF
三种大环内酯类抗蠕虫药物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
8
作者 刘鸿鹤 《饲料博览》 2018年第10期73-73,共1页
1药物概述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对人和动物寄生虫病的控制具有革命性意义。大环内酯类药物是迄今为止研发的效果最好、毒性最低的抗寄生虫药物。这类药物都是链霉菌发酵产生的抗生素,其结构相似,都具有大环样结构。最初认为药物是通过干... 1药物概述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对人和动物寄生虫病的控制具有革命性意义。大环内酯类药物是迄今为止研发的效果最好、毒性最低的抗寄生虫药物。这类药物都是链霉菌发酵产生的抗生素,其结构相似,都具有大环样结构。最初认为药物是通过干扰GABA(γ-氨基丁酸)介导神经传递而发挥作用,现在认为这类药物与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具有高亲和力,通过与之结合发挥作用。大环内酯类与谷氨酸受体结合可引发氯离子涌入,使寄生虫神经元超极化,阻碍了正常动作电位的启动或传导,最终导致靶寄生虫麻痹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药物 抗蠕虫药物 兽医临床 动物寄生虫病 寄生虫药物 应用 γ-氨基丁酸 神经传递
下载PDF
抗蠕虫病药物的合理应用及不良反应监护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立立 吴逢波 +2 位作者 陈路佳 占美 唐尧 《中国药业》 CAS 2010年第23期1-2,共2页
依据作用机理分类,对临床使用的主要抗蠕虫病药物的抗虫谱、作用特点进行概述;同时,根据寄生虫的感染类型进行药物治疗分析,提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对抗蠕虫病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进行总结,提出相应的药学监护建议。
关键词 蠕虫药物 合理应用 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下载PDF
广谱抗蠕虫新药——氟苯达唑的抗蠕虫作用与应用
10
作者 胡功政 逯俊堂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畜牧兽医版)》 1989年第2期75-78,共4页
本文综述了广谱抗蠕虫新药氟苯达唑的抗蠕虫活性、应用及其安全性,为我国动物蠕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氟苯达唑 抗蠕虫药物 蠕虫活性
下载PDF
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问答(1)
11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49-49,共1页
问:抗感染药物、抗微生物药物、抗菌药物与抗生素名称之间有什么区别?答:抗感染药物的含义较广,包括用以治疗各种病原体(如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原虫、蠕虫等)所致感染的各种药物。抗微生物药物... 问:抗感染药物、抗微生物药物、抗菌药物与抗生素名称之间有什么区别?答:抗感染药物的含义较广,包括用以治疗各种病原体(如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原虫、蠕虫等)所致感染的各种药物。抗微生物药物的含义较抗感染药物略窄,抗蠕虫药物一般不包括在内。抗菌药物系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含口服、肌注、静注、静滴等,部分也用于局部)的各种抗生素、磺胺药、异烟肼、吡咯类、硝眯唑类、喹诺酮类、呋喃等化学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合理使用 药物 感染药物 微生物药物 抗蠕虫药物 临床 立克次体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多拉菌素等三种驱虫药物驱治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2
作者 史万贵 何虎成 +2 位作者 李伍林 张艳萍 潘永红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6年第4期55-57,共3页
关键词 驱虫药物 驱治效果 多拉菌素 寄生虫药物 大环内脂类生素 抗蠕虫药物 兽药市场 寄生虫病
下载PDF
碘醚柳胺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同民 权仁子 《中国兽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碘醚柳胺 测定 抗蠕虫药物 兽药
下载PDF
我国渔药研究与应用综述(4)
14
作者 汪建国 《渔业致富指南》 2013年第4期73-76,共4页
(二)驱杀寄生虫的药物 驱杀寄生虫的药物是指能杀灭/驱除水产养殖动物体内外寄生虫和抑制寄生虫生长和繁殖的物质,分为抗原虫药物、抗蠕虫药物、抗甲壳动物药和除害药。
关键词 体内外寄生虫 抗蠕虫药物 综述 应用 渔药 水产养殖动物 动物药 驱除
下载PDF
硝氯酚片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全宇 许谨 王玉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8-249,共2页
硝氯酚又名拜耳9015,分子式为C12H6O6N2Cl2,是一种抗蠕虫药物,国内于1973年由湖北医药工业研究所研制成功并用于临床。广泛用于畜牧业生产中,是治疗抗蠕虫病的特效药物。
关键词 硝氯酚 测定方法 抗蠕虫药物 畜牧业生产 医药工业 分子式 研究所 蠕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