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RBL-2H3细胞脱颗粒抑制作用的体外抗过敏活性益生菌的筛选及鉴定
1
作者 马丁 秦双霞 +2 位作者 郝慧超 邓放明 赵玲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3,共9页
为探究乳酸菌的抗过敏活性,本研究采用传统分离技术从发酵蔬菜中获得乳酸菌,并进行益生菌体外评价,结合RBL-2H3细胞脱颗粒抑制实验筛选具有抗过敏活性的益生菌。结果表明,从发酵蔬菜中分离的4株菌株表现出良好的益生特性和安全性;所选4... 为探究乳酸菌的抗过敏活性,本研究采用传统分离技术从发酵蔬菜中获得乳酸菌,并进行益生菌体外评价,结合RBL-2H3细胞脱颗粒抑制实验筛选具有抗过敏活性的益生菌。结果表明,从发酵蔬菜中分离的4株菌株表现出良好的益生特性和安全性;所选4株乳酸菌对RBL-2H3细胞脱颗粒释放β-己糖胺酶均具有较高的抑制作用,并对RBL-2H3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4均有明显的下调作用,具有作为抗过敏活性益生菌的可能性。4株菌株经16S rDNA测序鉴定为植物乳杆菌2株、发酵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各1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RBL-2H3细胞 益生特性 脱颗粒 抗过敏活性
下载PDF
长心卡帕藻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过敏活性
2
作者 吴天翔 李振兴 +5 位作者 吴燕燕 杨贤庆 李来好 陈胜军 戚勃 赵永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08-216,共9页
为获得一种长心卡帕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测定抗过敏活性,该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长心卡帕藻的多糖得率作为考察指标,选择料液比、超声波预处理时间、提取时间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DEAE-52纤维素层析柱... 为获得一种长心卡帕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测定抗过敏活性,该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长心卡帕藻的多糖得率作为考察指标,选择料液比、超声波预处理时间、提取时间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通过DEAE-52纤维素层析柱对提取的粗多糖进行纯化。随后利用RBL-2H3细胞模型,分别测定纯化后的长心卡帕藻多糖对RBL-2H3细胞活力、细胞脱颗粒抑制及细胞组胺释放水平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后的长心卡帕藻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如下:料液比(w/v)为1:92 g/mL,超声波预处理时间为40 min,提取时间为4 h,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长心卡帕藻多糖提取率为13.92%。经DEAE-52纤维素层析纯化后的组分KSP(Kappaphycus alvarezii Sulfated Polysaccharides)在50~1200μg/mL浓度范围内对RBL-2H3细胞活力均未表现有显著性抑制作用,无细胞毒性;浓度为25、50及100μg/mL的KSP对经2,4-二硝基苯基白蛋白偶联物(2,4-Dinitrophenyl-Bovine Serum Albumin,DNP-BSA)刺激后的RBL-2H3细胞的β-氨基己糖苷酶酶活抑制率分别为36.3%、37.0%和51.7%,对其组胺释放抑制率分别为17.5%、18.3%和42.0%。综上,本试验得到的工艺参数具有可行性,KSP对RBL-2H3细胞无明显毒性,并表现出显著的脱颗粒和组胺的释放抑制作用,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过敏活性。该研究可为以长心卡帕藻为原料开发具有抗过敏活性的营养功能性食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心卡帕藻多糖 超声波提取法 响应面优化 抗过敏活性 细胞毒性
下载PDF
大枣中环磷酸腺苷的提取及体外抗过敏活性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维有 曹晨晨 +5 位作者 欧赟 马秋月 王宇 周婕 任迪峰 鲁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9-52,282,共5页
大枣中环磷酸腺苷(cAMP)的含量极其丰富,具有调节免疫、抑制哮喘等生理作用。本研究采用闪式提取法提取早脆王枣中的cAMP,利用大孔树脂进行纯化,并对其体外抗过敏活性进行研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60%乙醇、料液比1:20、... 大枣中环磷酸腺苷(cAMP)的含量极其丰富,具有调节免疫、抑制哮喘等生理作用。本研究采用闪式提取法提取早脆王枣中的cAMP,利用大孔树脂进行纯化,并对其体外抗过敏活性进行研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优提取条件为:60%乙醇、料液比1:20、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40s,此条件下cAMP的提取率达(149.5±3.6)μg/g。纯化条件为提取液浓度20μg/mL,以1.5BV/h流速上样,上样体积70mL,以40%乙醇洗脱,流速为1BV/h。在此条件下,所获大枣cAMP提取物的纯度可达68.5%±3.4%。利用Elson-Morgan法对所获大枣cAMP提取物进行抗过敏活性评价,其透明质酸酶抑制率可达96.2%±4.1%,表明具有潜在的功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枣 环磷酸腺苷 闪式提取 抗过敏活性 Elson—Morgan法
原文传递
云南茶叶和甜茶的抗过敏活性 被引量:8
4
作者 李晚谊 佴注 +2 位作者 苏学素 李云寿 陈宗道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292-294,共3页
采用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试验 ,测定了 1 1种云南大叶茶种市售茶叶的抽提物 ,结果表明 ,1 1种茶叶均具有强抗过敏活性 ,其抗过敏活性高于福建乌龙茶和广西甜茶。云南甜茶成分预试验和溶剂系统提取结果表明 ,抗过敏成分为酚类物质 ,乙酸... 采用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试验 ,测定了 1 1种云南大叶茶种市售茶叶的抽提物 ,结果表明 ,1 1种茶叶均具有强抗过敏活性 ,其抗过敏活性高于福建乌龙茶和广西甜茶。云南甜茶成分预试验和溶剂系统提取结果表明 ,抗过敏成分为酚类物质 ,乙酸乙酯组分具有强抗过敏作用。云南大叶茶和甜茶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茶 抗过敏活性
下载PDF
狭叶柴胡的抗过敏活性及其有效成分 被引量:6
5
作者 夏玉凤 戴岳 王强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年第6期50-52,共3页
本文以 com pound4 8/80在体外诱导大鼠腹腔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评价狭叶柴胡及其成分的抗过敏活性。狭叶柴胡醇提物及正丁醇部分 (10 0 μg/m L)、乙酸乙酯及水部分 (10 ,10 0 μg/m L)显著减少组胺释放 ,以乙酸乙酯部分的作用最强 ,狭... 本文以 com pound4 8/80在体外诱导大鼠腹腔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评价狭叶柴胡及其成分的抗过敏活性。狭叶柴胡醇提物及正丁醇部分 (10 0 μg/m L)、乙酸乙酯及水部分 (10 ,10 0 μg/m L)显著减少组胺释放 ,以乙酸乙酯部分的作用最强 ,狭叶柴胡挥发油 (10 0 μg/m L)对组胺释放呈现一定的促进作用。从乙酸乙酯部分分离得到异鼠李素和槲皮素两种主要化合物 ,均显著抑制组胺释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叶柴胡 黄酮 肥大细胞 组胺 抗过敏活性 有效成分 中药药理
下载PDF
柑橘皮中抗过敏活性粗提物提取工艺的研究
6
作者 李梦熹 杨晓刚 +3 位作者 芮昶 关荣发 刘光富 赵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20044-20046,共3页
[目的]确立柑橘皮中抗过敏活性粗提物的最佳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各种提取条件(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对柑橘皮中抗过敏活性粗提物提取效果的影响,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柑橘皮中抗过... [目的]确立柑橘皮中抗过敏活性粗提物的最佳工艺。[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各种提取条件(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对柑橘皮中抗过敏活性粗提物提取效果的影响,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柑橘皮中抗过敏活性粗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0℃,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60 min,料液比1∶25,提取为2次。[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对环境友好,适合柑橘皮中抗过敏活性粗提物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皮 抗过敏活性 粗提物 提取
下载PDF
柑橘皮中抗过敏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抗过敏活性的研究(英文)
7
作者 金慧伟 芮昶 +3 位作者 关荣发 何怡 刘光富 赵进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3期529-532,共4页
[目的]该研究旨在确定柑橘皮中抗过敏活性成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本试验对柑橘皮中抗过敏活性成分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次数等提取条件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 [目的]该研究旨在确定柑橘皮中抗过敏活性成分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本试验对柑橘皮中抗过敏活性成分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次数等提取条件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确定了柑橘皮中抗过敏粗提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60℃,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60min,料液比1:25,提取2次。[结论]该工艺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对环境友好,适合柑橘皮中抗过敏活性粗提物的提取。该研究为有效、快速提取柑橘皮中抗过敏成分提供了一条新的方法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皮 抗过敏活性成分 提取
下载PDF
紫洋葱皮中总黄酮的提取及抗过敏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姝辰 徐小亚 +3 位作者 高培人 魏丽娜 于海鑫 杨萍 《粮油加工(电子版)》 2015年第1期55-59,共5页
本文采用紫色洋葱皮为原料,乙醇为提取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提取参数条件为: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35和提取时间为50min,在此最佳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3.61%。通过对小鼠模型甲乙两组... 本文采用紫色洋葱皮为原料,乙醇为提取剂。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的提取参数条件为: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为70℃、料液比为1∶35和提取时间为50min,在此最佳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3.61%。通过对小鼠模型甲乙两组的对照,给予紫洋葱皮总黄酮溶液的模型甲组有明显消退过敏症状的现象,且逐渐与正常对照组的小鼠处于同种状态,未给药的模型乙组过敏症状不但不减退,反而更加严重,由此可以确定紫洋葱皮中的总黄酮是具有抗过敏活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洋葱皮 总黄酮 乙醇 抗过敏活性
原文传递
不同加工方式茶叶的抗过敏活性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蕾 李晚谊 《云南化工》 CAS 2003年第1期29-30,33,共3页
对几种云南大叶茶及同种茶叶加工的红茶和绿茶水提取液进行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实验和肥大细胞组胺抑制实验 ,评价它们的抗过敏活性。结果表明 :不同加工方式的同种茶叶 ,抗过敏活性存在差异 ,红茶抗过敏作用较绿茶强。同时测定其茶叶多... 对几种云南大叶茶及同种茶叶加工的红茶和绿茶水提取液进行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实验和肥大细胞组胺抑制实验 ,评价它们的抗过敏活性。结果表明 :不同加工方式的同种茶叶 ,抗过敏活性存在差异 ,红茶抗过敏作用较绿茶强。同时测定其茶叶多酚含量 ,初步试验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加工方式 儿茶素 抗过敏活性
下载PDF
检验功能性提取物抗过敏活性方法综述
10
作者 李晶 张梦洁 +1 位作者 邢丽杰 罗瑞峰 《农产品加工》 2021年第3期84-86,共3页
阐述了过敏反应的原因、抗过敏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侧重对近年来检验抗过敏食品活性方法进行了综述。过敏性疾病对过敏人群的正常生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困扰,抑制过敏发病率,开发新型抗过敏功能性食品成为近年来的热门方向。如今,研究抗... 阐述了过敏反应的原因、抗过敏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侧重对近年来检验抗过敏食品活性方法进行了综述。过敏性疾病对过敏人群的正常生活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困扰,抑制过敏发病率,开发新型抗过敏功能性食品成为近年来的热门方向。如今,研究抗过敏活性的方法不断增加完善,为需要研究抗过敏活性方法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过敏活性 功能性食品 方法 综述
下载PDF
日一研究表明——番茄含有抗过敏活性成分
11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31-131,共1页
关键词 番茄 抗过敏活性成分 花粉过敏 提取物 药物
下载PDF
水溶性膳食纤维抗过敏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剑兵 陆胜民 +2 位作者 邢建荣 夏其乐 张俊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0-82,共3页
为了研究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抗过敏活性,以豆渣、麦麸和柑橘为原料,得到了多种膳食纤维样品,测定了其透明质酸酶抑制率和相对分子质量。结果显示:柑橘膳食纤维比豆渣和麦麸膳食纤维具有更高的抗过敏活性,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柑橘膳食纤... 为了研究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抗过敏活性,以豆渣、麦麸和柑橘为原料,得到了多种膳食纤维样品,测定了其透明质酸酶抑制率和相对分子质量。结果显示:柑橘膳食纤维比豆渣和麦麸膳食纤维具有更高的抗过敏活性,不同相对分子质量柑橘膳食纤维的抗过敏活性无明显差别;在试验选定的0.2%~1.2%的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的上升,膳食纤维的抗过敏活性相应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膳食纤维 抗过敏活性 透明质酸酶
原文传递
葛根素和大豆黄苷及其代谢物大豆黄酮的抗血栓和抗过敏活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伟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2004年第1期25-25,共1页
野葛Pueraria lobata根茎中主要成分为葛根素和大豆黄苷等异黄酮。葛根素和大豆黄苷在人肠内微生物作用下可转化为大豆黄酮和毛蕊异黄酮。作者研究了葛根素、大豆黄苷及其肠内代谢物大豆黄酮等的抗过敏、抗血栓作用。抗血小板凝集的体... 野葛Pueraria lobata根茎中主要成分为葛根素和大豆黄苷等异黄酮。葛根素和大豆黄苷在人肠内微生物作用下可转化为大豆黄酮和毛蕊异黄酮。作者研究了葛根素、大豆黄苷及其肠内代谢物大豆黄酮等的抗过敏、抗血栓作用。抗血小板凝集的体外实验显示,葛根素、大豆黄苷和大豆黄酮对二磷酸腺苷(ADP)和胶原所致血小板凝集显示抑制作用,大豆黄酮的抑制活性最强,对ADP和胶原所致血小板凝集的IC_(50)分别为0.2和0.05mg/mL;在体内实验中,腹腔注射葛根素和大豆黄苷抑制血小板凝集的效果比口服用药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大豆黄苷 代谢物 大豆黄酮 抗血栓 抗过敏活性 植物药
原文传递
基于钙离子转运调控的甘草酸抗过敏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姜天依 孙璐 +2 位作者 普秋榕 张亚妮 车会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7-132,共6页
为探明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A)抗过敏机制、深入开发甘草保健功能,本研究利用雌性BALB/c小鼠致敏模型、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模型、过敏性皮炎模型和大鼠嗜碱性粒细胞RBL-2H3,系统分析GA的抗过敏作用,并初步研究其机制。结果显示:GA... 为探明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GA)抗过敏机制、深入开发甘草保健功能,本研究利用雌性BALB/c小鼠致敏模型、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模型、过敏性皮炎模型和大鼠嗜碱性粒细胞RBL-2H3,系统分析GA的抗过敏作用,并初步研究其机制。结果显示:GA能有效抑制被动皮肤过敏小鼠的血管通透性和血清组胺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分析发现,10 mg/kg mb或更高剂量的GA灌胃处理极显著降低了过敏性皮炎小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P<0.01)。采用RBL-2H3细胞进行研究发现,GA能显著降低细胞β-氨基己糖苷酶的释放率(P<0.05),表明GA对肥大细胞脱颗粒有抑制作用。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 AM的分析结果显示,GA能抑制抗原诱导的胞内Ca2+水平上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分析和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GA显著降低了钙离子通道调控蛋白STIM1和TRPC1的转录和表达水平。综上,GA可能通过调控钙离子释放和转运蛋白因子的表达水平、降低抗原激发后的胞内钙离子浓度,进而发挥其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抗过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 抗过敏活性 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下载PDF
R-藻蓝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抗食物过敏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有朝 曹敏杰 +4 位作者 苏文金 张凌晶 毛海燕 时超岚 刘光明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253-260,共8页
为探究R-藻蓝蛋白抗过敏功效,以坛紫菜为原料,通过25%~35%硫酸铵盐析和DEAE-Sepharose Fast Flow、Sephacryl S-200 HR两步柱层析获得了高纯度的目的蛋白(A620/A280>6.0).SDS-PAGE显示,该蛋白质由分子质量为17.7 ku和20.5 ku的两个... 为探究R-藻蓝蛋白抗过敏功效,以坛紫菜为原料,通过25%~35%硫酸铵盐析和DEAE-Sepharose Fast Flow、Sephacryl S-200 HR两步柱层析获得了高纯度的目的蛋白(A620/A280>6.0).SDS-PAGE显示,该蛋白质由分子质量为17.7 ku和20.5 ku的两个亚基组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得其在620 nm、555 nm有两个特征吸收峰,可确认其为R-藻蓝蛋白.热稳定性和pH值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R-藻蓝蛋白在低于35℃、pH=4.0~9.0条件下光谱性质相对稳定.动物实验结果表明,100μg/mL高纯度R-藻蓝蛋白能够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IgE水平;细胞实验结果表明,40μg/mL R-藻蓝蛋白能够降低细胞因子IL-4、IL-13的蛋白质分泌量;基因表达量分析结果显示,R-藻蓝蛋白能够降低IL-4在淋巴细胞中的表达量.可见,坛紫菜R-藻蓝蛋白通过促使CD4+T cell向TH1型转化发挥抗食物过敏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紫菜 R-藻蓝蛋白 抗过敏活性 食物过敏 原肌球蛋白
下载PDF
基于膜技术的桑葚多糖分级分离及生物活性组分筛选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心田 陈华国 +2 位作者 赵超 龚小见 周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72-80,共9页
采用了膜技术分级分离桑葚多糖(Mori fructus polysaccharide,MFP),并探究了不同分子量桑葚多糖的抗氧化、降血糖、抗过敏和体外乙醇脱氢酶活性。以桑葚为原料,通过热水浸提后采用300、50、5和1 kDa超滤膜对桑葚多糖进行分级分离,分别记... 采用了膜技术分级分离桑葚多糖(Mori fructus polysaccharide,MFP),并探究了不同分子量桑葚多糖的抗氧化、降血糖、抗过敏和体外乙醇脱氢酶活性。以桑葚为原料,通过热水浸提后采用300、50、5和1 kDa超滤膜对桑葚多糖进行分级分离,分别记为MFP300、MFP50、MFP5和MFP1。比较4种孔径的超滤膜分离的桑葚多糖组分主要成分、抗氧化活性、降血糖活性、抗过敏活性和体外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多糖的主要成分和生物活性表现出一定的差异。MFP1、MFP5、MFP50和MFP300的总糖含量分别为46.34%、68.45%、48.60%和66.32%,糖醛酸含量分别为3.34%、22.78%、16.11%和21.48%,还原糖含量分别为16.51%、6.03%、7.90%和6.67%。生物活性筛选表明,MFP300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0.2235和0.2979 mg·mL^(−1),抑制透明质酸酶能力的IC_(50)值为0.6634 mg·mL^(−1),激活体外乙醇脱氢酶能力的IC_(50)值为10.2646 mg·mL^(−1),表现出最好的抗氧化、抗过敏和体外乙醇脱氢酶活性。MFP1抑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能力的IC_(50)值分别为0.7944和4.6419 mg·mL^(−1),表现出最好的降血糖活性。综上所述,经膜技术分级分离得到的不同分子量范围的桑葚多糖在主要成分和生物活性方面有一定差异,为桑葚多糖分级技术的改进升级和桑葚多糖“构-效”关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多糖 膜技术 多糖分级 抗氧化活性 降血糖活性 抗过敏活性 乙醇脱氢酶活性
下载PDF
甲强龙注射液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配伍禁忌 被引量:6
17
作者 牟苒苒 俞红卫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7年第9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甲强龙注射液 配伍禁忌 临床使用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药物联合应用 糖皮质激素 抗过敏活性 免疫抑制
下载PDF
氨溴索与甲强龙存在配伍禁忌 被引量:6
18
作者 姚美英 杨宁 郭秋霞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3期633-633,共1页
关键词 配伍禁忌 甲强龙 氨溴索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 抗过敏活性 术后病人 主要成分 免疫抑制
下载PDF
注射用阿洛西林钠与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存在配伍禁忌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红敏 孔冬 +2 位作者 王芳 吴玉燕 邢蕾 《齐鲁护理杂志》 2011年第2期102-102,共1页
注射用阿洛西林钠(阿乐欣)是一广谱的半合成青霉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及绿脓杆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强龙)是一种合成糖皮质激素。有很强的抗炎、免疫抑制及抗过敏活性。2009年10月,我们在更换液... 注射用阿洛西林钠(阿乐欣)是一广谱的半合成青霉素,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及绿脓杆菌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甲强龙)是一种合成糖皮质激素。有很强的抗炎、免疫抑制及抗过敏活性。2009年10月,我们在更换液体时发现阿洛西林钠与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发生配伍反应,因及时发现,未对患者造成伤害。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阿洛西林钠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配伍禁忌 半合成青霉素 革兰阴性菌 革兰阳性菌 糖皮质激素 抗过敏活性
下载PDF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人血丙种球蛋白存在配伍禁忌
20
作者 赵秀丽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5X期1441-1441,共1页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是一种合成的糖皮质激素,这种高浓度的水溶液特别适用于需用作用强、起效快的激素治疗的疾病。具有很强的抗炎、免疫抑制及抗过敏活性。丙种球蛋白为无色澄清液体,含广谱抗病毒和细菌的IgG抗体,具有调理和中... 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是一种合成的糖皮质激素,这种高浓度的水溶液特别适用于需用作用强、起效快的激素治疗的疾病。具有很强的抗炎、免疫抑制及抗过敏活性。丙种球蛋白为无色澄清液体,含广谱抗病毒和细菌的IgG抗体,具有调理和中和作用。两种药物合用常用于治疗脱髓鞘疾病。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甲泼尼龙琥珀酸钠与入血丙种球蛋白不能配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人血丙种球蛋白 注射用 配伍禁忌 脱髓鞘疾病 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 抗过敏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