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9年至2022年某眼科医院局部抗青光眼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1
作者 张雪 席宇飞 +5 位作者 丁英卓 穆婉 闫莉 江峰 迟晴晴 葛玲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8期17-20,共4页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局部抗青光眼药品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提取某眼科医院2019年至2022年的局部抗青光眼药品使用数据,包括药品种数、单价、规格、使用数量、使用金额。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回顾性分析该类药物的使用...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局部抗青光眼药品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提取某眼科医院2019年至2022年的局部抗青光眼药品使用数据,包括药品种数、单价、规格、使用数量、使用金额。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回顾性分析该类药物的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排序比[药品使用金额排序(B)/DDDs排序(A)]。结果2019年至2022年,该院前列腺素衍生物使用金额均排名第1,占比均大于60%。曲伏噻吗滴眼液(进口)、曲伏前列素滴眼液(进口)、拉坦前列素滴眼液(进口)的DDC均较高;除他氟前列素滴眼液外,其余前列腺素衍生物类滴眼液的B/A值均小于1。2021年至2022年,布林佐胺噻吗洛尔滴眼液(进口)的DDDs均排名第1。结论该院局部抗青光眼药品使用趋势符合相关指南推荐,其临床使用相对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抗青光眼药品 使用金额 限定日剂量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下载PDF
长期应用抗青光眼药物对眼表损害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毅 王琼 +2 位作者 杨元素 覃玲 王钰娇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2期154-157,共4页
使用抗青光眼药物降低眼压,是临床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增加滴眼液的保质期供一段时间内长期使用,大部分抗青光眼药物中会添加苯扎氯铵(BAK)等防腐剂成分,不可避免的会对眼表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使患者出现结膜充血、眼干涩等... 使用抗青光眼药物降低眼压,是临床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手段之一。为了增加滴眼液的保质期供一段时间内长期使用,大部分抗青光眼药物中会添加苯扎氯铵(BAK)等防腐剂成分,不可避免的会对眼表有一定的毒性作用,使患者出现结膜充血、眼干涩等眼表不适的症状。这不仅会降低抗青光眼药物治疗的患者依从性及治疗效果,还会并发其他眼部疾病。近年来,由于长期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导致的干眼症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临床上对长期使用抗青光眼药物的用药安全性也在进行相关研究。本研究对长期应用抗青光眼药物BAK对眼表(角膜、结膜、泪膜、睑板腺)的损害进行综述,旨在为指导抗青光眼药物的安全性提供新的思路,以及为安全性更好的抗青光眼药物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 抗青光眼药物 眼表 苯扎氯铵
下载PDF
采用抗青光眼手术用于治疗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有效率临床效果
3
作者 叶永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056-0058,共3页
探讨单纯青光眼和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经抗青光眼手术治疗后可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均根据病情随机分组,本次研究实施时间自2018年03月开始,截止2023年03月,对本院30例患者进行平分,所纳入的患者均被平均分组,共分为2组,即观察组... 探讨单纯青光眼和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患者经抗青光眼手术治疗后可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均根据病情随机分组,本次研究实施时间自2018年03月开始,截止2023年03月,对本院30例患者进行平分,所纳入的患者均被平均分组,共分为2组,即观察组,本组共包含病患15例,均为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以及剩余1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均为单纯青光眼,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指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93.33%,X2=1.034,P=0.309>0.05。观察组并发症率为46.67%,高于对照组6.67%,X2=6.136,P=0.013<0.05。两组治疗前NHP(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评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情感(15.08±1.22)分、精力(23.72±2.18)分、睡眠(16.45±1.36)分、疼痛(26.24±2.60)分、躯体活动(16.45±1.63)分、社会生活(12.44±1.10)分,均较对照组(16.93±1.37)分、(28.06±2.43)分、(19.47±1.55)分、(31.65±2.70)分、(20.16±1.86)分、(13.89±1.23)分更低,t值依次为3.905、5.148、5.672、5.589、5.509、3.403,P值分别为0.001、0.001、0.001、0.001、0.001、0.002,组间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抗青光眼手术治疗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相对更容易合并术后并发症,但疗效理想,术后可将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青光眼手术 持续性高眼压性青光眼 并发症 疗效
下载PDF
改良型抗青光眼滤过手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傅钢 孟永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1156-1157,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型抗青光眼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01/2006-01在我科住院的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0例40眼,每位患者一侧眼行传统的小梁切除虹膜周切术(传统术),另一侧行改良型抗青光眼手术(改良术),将两组疗效对照,随访观察18mo以上... 目的:探讨改良型抗青光眼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01/2006-01在我科住院的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20例40眼,每位患者一侧眼行传统的小梁切除虹膜周切术(传统术),另一侧行改良型抗青光眼手术(改良术),将两组疗效对照,随访观察18mo以上。结果:改良术组远期眼压控制与传统术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改良型抗青光眼手术是常用抗青光眼手术的联合,较易掌握,且远期疗效较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型抗青光眼手术 改良犁抗青光眼手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抗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预防及处理 被引量:2
5
作者 韩敬力 张克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5期87-88,共2页
关键词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 预防 角膜内皮失代偿 抗青光眼术后 抗青光眼手术 2009年 晶体混浊 手术失败
下载PDF
抗青光眼手术后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6
作者 周丽钧 黄又莉 +1 位作者 孙松 张清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1999年第6期176-178,共3页
各种抗青光眼手术后常患有白内障。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处理,是否行人工晶体植入术?其安全性如何?是需探讨的问题。我们收集到12例13眼抗青光眼术后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本文12例13眼。
关键词 抗青光眼手术 人工晶体植入术 白内障摘除 抗青光眼术后 白内障囊外摘除 结膜下注射 透明质酸酶 人工晶体术后 高眼压 虹膜
下载PDF
羊膜覆盖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并发药物毒性角膜上皮病变1例
7
作者 袁月 高明宏 杜春光 《沈阳部队医药》 2013年第1期126-127,共2页
1病例报告患者,女,68岁。2012—03—08因“右眼抗青光眼术后2个月,视力下降1个月余”入院。2012—01—10因右眼青光眼在某医院行抗青光眼手术,术后20天,感右眼异物感,视力下降,畏光流泪,无眼痛头痛,
关键词 抗青光眼术后 术后并发 角膜上皮病变 药物毒性 覆盖术 治疗 羊膜 抗青光眼手术
下载PDF
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致患者干眼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王琛 王丽 +1 位作者 武蓓 宫瑞中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24-1427,共4页
目的:了解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致患者干眼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青光眼患者干眼症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就诊的600例接受抗青光眼局部用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眼科检查及问卷调查,对... 目的:了解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致患者干眼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青光眼患者干眼症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就诊的600例接受抗青光眼局部用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眼科检查及问卷调查,对致干眼症发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回547份,回收率为91.17%。收回问卷的547例患者中有36例拒绝接受进一步检查,19例被剔除,共492例纳入研究。在492例接受抗青光眼局部用药治疗的患者中,干眼症患者为262例,总患病率为53.25%;干眼症状出现频率前3位为干涩感、烧灼感、异物感,分别有182例(69.47%)、159例(60.69%)、106例(40.4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年龄、使用视频终端时长、干燥环境、用药时间、用药种类、用药频次以及睡眠质量是否良好、药物有无传统防腐剂、有无翼状胬肉、有无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发生干眼症的比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用药时间、用药种类、药物有无传统防腐剂、睑板腺功能障碍、使用视频终端等为青光眼药物治疗患者干眼症发生的危险因素(OR为1.613~2.477)。结论:接受抗青光眼局部药物治疗的患者干眼症发生率较高,医师应针对性别、用药时间、用药种类、药物有无传统防腐剂、睑板腺功能障碍、使用视频终端等危险因素做好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缓解干眼症患者的眼部不适,从而提高青光眼患者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抗青光眼药物 干眼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被引量:10
9
作者 何锦贤 赵刚平 +1 位作者 朱敏 郑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1046-1047,共2页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对32例(32眼)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32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平均眼压(15.1±3.5)mmHg(1...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对32例(32眼)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32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平均眼压(15.1±3.5)mmHg(1mmHg=0.133kPa),手术并发症主要有角膜水肿、后囊破裂和虹膜损伤。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可提高患者视力,同时保持滤过泡功能,不影响眼压的控制,手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下载PDF
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莉 杨珂 玉光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1769-1771,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白内障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43例50眼,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A组)23例26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B组)20例24眼,均为青光眼滤过术后6mo以上的白内障患者...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白内障患者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43例50眼,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A组)23例26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B组)20例24眼,均为青光眼滤过术后6mo以上的白内障患者;术前行视力、眼压、裂隙灯、前房角镜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检查。予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术后随访3~12mo,观察记录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视野等。结果:患者50眼(100%)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41眼(82%)术后视力≥0.3;术前平均眼压,A组18.08±5.08mmHg(1mmHg=0.133kPa),B组14.48±3.52mmHg;术后随访平均眼压,A组13.65±3.51mmHg,B组14.28±3.41mmHg,A组手术前后眼压变化明显(P<0.05);B组手术前后眼压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1眼和B组3眼术后3d内眼压升高,眼压波动在21~33mmHg,经药物治疗恢复正常并停药;随访过程中眼压稳定。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术前A组2293.57±352.24cells/mm2,B组2658.14±458.69cells/mm2,术后A组2175.95±379.16cells/mm2,B组2442.97±477.30cells/mm2;细胞丢失率:A组5.13%,B组8.10%;术后视力恢复时间与患者视野损害程度有关,视野损害严重者视力恢复时间长。结论: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治疗青光眼滤过手术后白内障视功能恢复稳定,眼压能有效控制,并能进一步降低闭角型青光眼的眼压。术前对患眼全面评价及适当的手术技巧有助于手术效果的提高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白内障 抗青光眼手术
下载PDF
2010—2014年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局部抗青光眼药应用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慧芝 王娟 +3 位作者 孙惠斌 汪梦园 单清华 贾雪松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年第12期1629-1631,共3页
目的:通过了解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眼局部抗青光眼药用药情况,初步掌握本地区青光眼局部用药的临床应用特点、药品分布情况以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药品管理系统,统计2010—2014年眼局部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 目的:通过了解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眼局部抗青光眼药用药情况,初步掌握本地区青光眼局部用药的临床应用特点、药品分布情况以及发展趋势。方法:通过药品管理系统,统计2010—2014年眼局部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数量、销售金额的情况,利用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限定日费用(daily drug cost,DDC),综合讨论进行用药分析。结果:我院抗青光眼局部用药销售数量、金额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噻吗洛尔呈下降趋势,曲伏前列素、溴莫尼定上升幅度明显;噻吗洛尔、曲伏前列素DDDs变化明显,其他药物的DDDs排序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噻吗洛尔在临床使用过程中逐渐被卡替洛尔所代替;布林佐胺在青光眼药物治疗中占重要位置;曲伏前列素的临床应用率逐年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青光眼 眼局部用药 用药频度 限定日费用
下载PDF
角膜移植联合抗青光眼术治疗角膜瘘(附22例病例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月琴 孙秉基 +2 位作者 朱志忠 王印其 鲍道明 《眼科研究》 CSCD 1991年第4期240-242,共3页
应用角膜移植联合抗青光眼术治疗角膜瘘共22例(22只眼),术后效果较好,在穿透角膜移植的13例中,术后全部达到封瘘目的,11例术后植片透明,8例术后视力提高;板层角膜移植9例,术后也全部达到封瘘目的,并有4例植片透明,5例术后视力提高。手... 应用角膜移植联合抗青光眼术治疗角膜瘘共22例(22只眼),术后效果较好,在穿透角膜移植的13例中,术后全部达到封瘘目的,11例术后植片透明,8例术后视力提高;板层角膜移植9例,术后也全部达到封瘘目的,并有4例植片透明,5例术后视力提高。手术主要合并症是持续性上皮缺损和虹膜前粘连。并就手术适应症、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技术操作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角膜移植 板层角膜移植 角膜瘘 抗青光眼手术
下载PDF
曲安奈德前房注射抑制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后前葡萄膜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3
作者 帖红艳 陈彬川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TA)前房注射抑制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后前葡萄膜炎症反应的临床效果,探讨TA在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2例(42眼)患者由同一医师完成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摘出术。对照组21例(21眼)行抗青光眼联...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TA)前房注射抑制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后前葡萄膜炎症反应的临床效果,探讨TA在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摘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2例(42眼)患者由同一医师完成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摘出术。对照组21例(21眼)行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摘出术,术毕给予地塞米松2.5mg结膜下注射;实验组21例(21眼)行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摘出术,术毕前房内注射2mgTA。观察术后第1、3、7天视力、前房炎症反应及眼压情况。结果术后第1、3、7天前房反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857,P=0.028;χ2=8.467,P=0.037;χ2=11.286,P=0.004)。实验组术后第1、3、7天眼压分别为(19.12±3.27)、(17.06±2.90)、(13.05±1.66)mmHg,对照组相应时间点分别为(19.49±3.23)、(17.91±1.95)、(13.67±1.68)mmHg,2组相应时间点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69,P=0.644;t=1.257,P=0.223;t=1.201,P=0.237)。术后早期2组均有轻度角膜水肿,4d左右恢复正常。结论TA可以抑制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后早期前葡萄膜炎症反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 曲安奈德 葡萄膜
下载PDF
前房注射地塞米松在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晓云 高晓唯 +3 位作者 王瑞夫 雷代坤 刘莹 徐春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509-511,共3页
目的:观察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中前房注射地塞米松对术后前葡萄膜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08-09/2010-10行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的患者46例46眼,随机分成试验组(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每组均23例,两组均行抗青光眼联合白内... 目的:观察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中前房注射地塞米松对术后前葡萄膜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2008-09/2010-10行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的患者46例46眼,随机分成试验组(地塞米松组)和对照组,每组均23例,两组均行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试验组术中前房注入地塞米松注射液0.5mg,对照组术中前房注入复方平衡盐溶液0.5mg。观察术后1,3,7d;1,3mo视力、前房房水闪辉情况、眼压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情况。结果:术后第1,3,7d前房房水闪辉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mo均无房水闪辉出现。试验组与对照组相应时间点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角膜内皮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中前房注射地塞米松可抑制术后早期前葡萄膜炎炎症反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手术 地塞米松 葡萄膜炎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对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五方位角膜内皮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永华 张玉洁 +1 位作者 聂冬丽 曹广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710-712,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术对抗青光眼术后五方位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试验组:选取小梁切除术后需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白内障患者30例32眼,对照组:随机选取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6例40眼,由同一熟练眼科医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用非接触...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术对抗青光眼术后五方位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试验组:选取小梁切除术后需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白内障患者30例32眼,对照组:随机选取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36例40眼,由同一熟练眼科医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用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对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7d;1,3,6mo拍摄中央、鼻侧、颞侧、上方及下方共五方位角膜内皮细胞图像,并对图像自动分析。结果:在白内障手术中试验组五方位角膜内皮细胞均比对照组易受到损伤(P<0.01)。结论: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对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产生的损伤更加敏感,所以术前评估、手术操作及术后处理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 抗青光眼术后 白内障超声乳化
下载PDF
抗青光眼眼表药物与人结膜成纤维细胞TGF-β、MMP的表达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佳莹 冷非 彭绍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294-1297,共4页
目的:评估抗青光眼眼表药物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结膜成纤维细胞培养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方法(RT-PCR)评估TGF-β的三种异形体(TGF-β1、TGF-β2、TGF-β3)以及MMP的三... 目的:评估抗青光眼眼表药物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结膜成纤维细胞培养中转化生长因子β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方法(RT-PCR)评估TGF-β的三种异形体(TGF-β1、TGF-β2、TGF-β3)以及MMP的三种异形体(MMP-2、MMP-3、MMP-9)在POAG患者的HTF中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测定经体内、体外抗青光眼眼表药物处理后的POAG患者的HTF细胞培养基中TGF-β1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所有实验均以健康组作为对照。结果:TGF-β1、TGF-β2及TGF-β3在mRNA水平上均被HTF表达,且青光眼组在TGF-β2和TGF-β3的mRNA水平上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在蛋白水平上未测定出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青光眼组中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显著(P<0.01)。青光眼组与对照组的结膜成纤维细胞培养经过体外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的处理后,条件培养基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水平相比较未被处理过的培养基中的表达水平显著提高约4倍(P<0.01),青光眼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组间无差异。MMP-2和MMP-9在结膜成纤维细胞中均有表达,其中,青光眼组MMP-9的扩增产物中mRN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约为对照组的1/1000。结论:体内及体外实验中,青光眼组HTF细胞培养中在mRNA及蛋白水平上增高的TGF-β三种异形体的表达可能导致青光眼组HTF细胞增殖的提高;青光眼组HTF细胞培养中在mRNA水平上缺失的MMP-3和降低的MMP-9的表达可能导致POAG患者结膜下胶原增生,结膜瘢痕化;细胞增殖的提高以及变异的TGF-β与MMP的表达均可能与本研究中POAG患者至少1a的抗青光眼眼表药物的持续使用有关;而三者均会促进抗青光眼滤过术后的切口愈合,从而影响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基质金属蛋白酶 抗青光眼眼表药物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下载PDF
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行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乔建治 张永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0-392,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行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51例(65眼),根据超声乳化术中切口选择不同分为2组,分别采用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A组)和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切口(B组),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 目的对比分析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行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51例(65眼),根据超声乳化术中切口选择不同分为2组,分别采用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A组)和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切口(B组),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1个月裸眼视力、眼压、角膜散光度及并发症情况,同时观察2组术后2周角膜、房水混浊程度。结果术前和术后1个月A、B组间裸眼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后1周A组裸眼视力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前眼压分别为(2.38±0.52)kPa、(2.25±0.82)kPa,术后1周分别为(2.10±0.45)kPa、(2.15±0.78)kPa,术后1个月分别为(2.01±0.22)kPa、(2.06±0.31)kPa。2组术前、术后1周、1个月眼压、角膜散光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术后2周角膜、房水混浊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虹膜损伤、后囊膜破裂。结论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行颞侧切口或上方切口超声乳化术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但行颞侧切口患者术后裸眼视力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青光眼手术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手术切口
下载PDF
抗青光眼手术联合丝裂霉素术后滤过泡囊变脱垂1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汤洋 王涛 瞿远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2254-2254,共1页
关键词 丝裂霉素术 滤过泡 抗青光眼手术 囊变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巩膜瓣切口 脱垂
下载PDF
长期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对老年患者睑板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立 晋秀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68-2770,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滴用抗青光眼药物对老年患者睑板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48只眼)长期局部滴用抗青光眼药物的老年患者病史、问卷调查、眼部常规检查:Schirmer 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裂隙灯观察睑板腺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长期滴用抗青光眼药物对老年患者睑板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48只眼)长期局部滴用抗青光眼药物的老年患者病史、问卷调查、眼部常规检查:Schirmer 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裂隙灯观察睑板腺情况。结果 48只眼中有32只眼患有睑板腺功能障碍,用药时间的增长会增加对睑板腺功能的损害。经过分组治疗,有效率达到96.87%。结论长期局部滴用抗青光眼药物可损害睑板腺功能,可能造成睑板腺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青光眼药物 睑板腺功能障碍
下载PDF
抗青光眼术后不同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冉文瑛 陈静 张树利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88-689,共2页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术后不同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56例(86眼),根据超声乳化术中切口不同分为2组,分别采用颞侧(A组)、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切口(B组),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7d和30d裸眼...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术后不同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56例(86眼),根据超声乳化术中切口不同分为2组,分别采用颞侧(A组)、上方透明角膜隧道切口(B组),观察2组患者术前、术后7d和30d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及并发症情况,并观察术后14d角膜、房水混浊程度。结果 2组术前和术后30d裸眼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术后7dA组裸眼视力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术前角膜散光度分别为(0.76±0.32)D、(0.80±0.25)D,术后7d分别为(2.42±0.73)D、(1.86±0.54)D,术后30d分别为(2.45±0.32)D、(2.15±0.36)D;2组术前、术后7d、30d角膜散光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术后14d角膜、房水混浊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2组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虹膜损伤、后囊膜破裂。结论抗青光眼术后不同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颞侧切口术后视力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青光眼手术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手术切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