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D辅助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及对血栓前状态、抗dsDNA抗体、HMGB1、sFlt-1的影响
1
作者 张瑞青 刘莉萍 武淑慧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3年第11期119-124,共6页
目的:探究维生素D辅助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RSA)及对血栓前状态、抗dsDNA抗体、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120例R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 目的:探究维生素D辅助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RSA)及对血栓前状态、抗dsDNA抗体、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Flt-1)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120例R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叶酸片、黄体酮胶囊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D滴剂,两组均治疗至孕12周。观察两组抗体清除率、流产率、保胎成功率等妊娠结局情况、血栓前状态指标[蛋白C(PC)、蛋白S(PS)及抗凝血酶Ⅲ(AT-Ⅲ)]、血清抗dsDNA抗体、HMGB1、sFlt-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流产率(3.33%)低于对照组(15.00%,P<0.05);试验组抗体清除率、保胎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C、PS及AT-Ⅲ活性均升高(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抗dsDNA抗体、HMGB1、sFlt-1水平均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维生素D辅助低分子肝素治疗RSA可改善患者血栓前状态,纠正母体免疫紊乱,降低血清抗dsDNA抗体、HMGB1、sFlt-1水平,维持妊娠正常进行,治疗效果理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低分子肝素 复发性流产 血栓前状态 抗dsdna抗体 HMGB1 SFLT-1
下载PDF
抗核小体抗体与抗dsDNA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肾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许娜 尹光辉 +3 位作者 孙晓旭 边菁 张世杰 明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 A)和抗ds DNA抗体在狼疮肾炎(L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8例LN患者(LN组)和79例非LN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非LN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Anu A和ds-DNA抗体,并进行比较。两组标本行抗Sm抗体、抗n ...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Anu A)和抗ds DNA抗体在狼疮肾炎(L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8例LN患者(LN组)和79例非LN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非LN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Anu A和ds-DNA抗体,并进行比较。两组标本行抗Sm抗体、抗n RNP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和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LN组患者血清中Anu A和抗ds DNA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63.69%和67.86%,非LN组阳性率分别为44.21%和51.39%,LN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LN组(P<0.05)。LN组与非LN组和ANC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SM抗体抗n RNP抗体和抗核糖体P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u A和抗ds DNA抗体可作为诊断SLE的指标,其与SLE患者发生LN密切相关。同时检测多种自身抗体有助于诊断SLE和L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小体抗体 抗dsdna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炎
下载PDF
红斑狼疮(SLE和DLE)抗核抗体、抗ENA抗体和抗dsDNA抗体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强 高天文 +1 位作者 王冬青 孙东杰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52-454,共3页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 (ANA)、抗ENA抗体和抗dsDNA抗体在红斑狼疮 (SLE和DLE)的实际临床实用价值和特点。方法 :ANA和抗dsDNA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ANA检测灵长类动物的肝组织印片和人类上皮细胞 (Hep - 2细胞 )为抗原底物 ,抗dsDNA...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 (ANA)、抗ENA抗体和抗dsDNA抗体在红斑狼疮 (SLE和DLE)的实际临床实用价值和特点。方法 :ANA和抗dsDNA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ANA检测灵长类动物的肝组织印片和人类上皮细胞 (Hep - 2细胞 )为抗原底物 ,抗dsDNA抗体的实验基质为血鞭毛虫属的绿蝇短膜虫。抗ENA抗体检测采用酶免疫斑点 (条带 )实验。结果 :ANA在SLE患者阳性率为 90 .4 % ,DLE患者为 75 .0 % ,dsDNA阳性率为 6 3.5 % ,ENA总阳性率为 84 .5 %。结论 :ANA是诊断红斑狼疮的重要指标 ,但与病情活动性平行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抗体 ENA抗体 抗dsdna抗体 检测 临床意义
下载PDF
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抗dsDNA抗体等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陈向华 王建吉 +3 位作者 耿学丽 丁萌 朱亚芹 华正祥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7期2617-2619,2622,共4页
目的对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抗dsDNA抗体等自身抗体在SLE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方法收集收治的11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56例SLE、26例类风湿关节炎、10例干燥综合征、4例强直性脊柱炎、5例系统性血... 目的对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抗dsDNA抗体等自身抗体在SLE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方法收集收治的11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56例SLE、26例类风湿关节炎、10例干燥综合征、4例强直性脊柱炎、5例系统性血管炎、6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3例皮肌炎)的基本资料,应用蛋白印迹法对患者体内的血清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等自身抗体的水平进行分析和研究,进而衡量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结果本次研究的11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清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抗dsDNA抗体、抗-sm、抗核小体抗体、抗组蛋白抗体诊断SLE的敏感性分别是38.26%、53.66%、28.18%、34.55%、30.9%。特异性分别是99.19%、99.83%、99.09%、96.45%、86.43%。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在本研究的110例患者中的阳性率为11.82%,抗dsDNA抗体在本研究的110例患者中的阳性率为17.27%,抗-sm抗体在本研究的110例患者中的阳性率为3.64%,抗核小体抗体在本研究的110例患者中的阳性率为4.55%,抗组蛋白抗体在本研究的110例患者中的阳性率为10.91%。结论抗核糖体P0蛋白抗体、抗dsDNA抗体等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多种类型的抗体进行组合,可以实现各种抗体之间的相互补充,有利于提高身免疫性疾病诊断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P0蛋白抗体 抗dsdna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dsDNA抗体的表达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兴国 张小利 +3 位作者 刘春燕 曹继伟 杜同信 王自正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dsDNA抗体,探讨抗dsDNA抗体在SLE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间接结合的放射性核素检测法(radioisotopic methods)检测SLE患者及疾病对照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征,类风湿...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抗dsDNA抗体,探讨抗dsDNA抗体在SLE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间接结合的放射性核素检测法(radioisotopic methods)检测SLE患者及疾病对照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征,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肌炎,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强直性脊柱炎等)血清中的抗dsDNA抗体,同时评估SLE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SLEADI)及实验室指标,并分析其与抗dsDNA抗体的相关性。结果:①60例SLE患者中有39例抗dsDNA抗体为阳性,阳性率为65%,抗dsDNA抗体,在33例对照组中有2例为阳性,阳性率为6.7%,抗dsDNA抗体在SLE的敏感性为65%,特异性为93.3%;②抗dsD-NA抗体与Sm抗体无相关性(P>0.05);与抗SSA抗体有相关性(P<0.05);③抗dsDNA抗体阳性患者的脱发,皮疹,口腔溃疡,蛋白尿等临床表现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5);④抗dsDNA抗体阳性患者的白细胞、血小板降低等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绝对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dsDNA抗体作为SLE的特异性标记的抗体,其表达与疾病的活动性及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dsdna抗体 放射免疫分析
下载PDF
四种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汪光蓉 王媛鑫 +6 位作者 王强 凡瞿明 毛明 罗光成 杜琴 蔡艳娟 张国元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13-115,118,共4页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法(CLI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免疫印迹法(IB)检测抗dsDNA抗体的差异,为临床寻找合适的检测方法。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1年5月住院病人血标本共86例,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目的比较化学发光法(CLI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和免疫印迹法(IB)检测抗dsDNA抗体的差异,为临床寻找合适的检测方法。方法收集2010年6月~2011年5月住院病人血标本共86例,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2例、类风湿关节炎(RA)18例和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26例;另设健康对照34例。同时用以上四种方法检测样本中的抗dsDNA抗体,比较每种方法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比较四种方法的诊断性能。结果四种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在SLE患者组,ELISA敏感度最高(83.33%),其次CLIA(80.95%),IIFA(73.81%),IB敏感度最低(30.95%);前三种方法对检测抗dsDNA抗体的敏感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IB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特异度方面,IB特异度最高(100.00%),其次为ILFA(97.44%),CLIA(91.03%),ELISA的特异度最低(88.46%),其中,CLIA与ELISA和IB,ELISA与IIF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5,0.925,0.997和0.667,其中,CLIA,ELISA,IIFA与IB,CLIA与IIF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ELISA和IIFA联合检测抗dsDNA抗体,能互相补充,提高对抗dsDNA抗体的检出率,有助于SLE的诊断及病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dsdna抗体 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印迹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dsDNA抗体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玲 李慧源 +3 位作者 黄新 姜叶灵 陈伟锦 李碧波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80-81,共2页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dsDNA抗体的检出情况及符合率。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286份临床疑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人血清。结果286份样本中ELISA法捡出31例抗dsDNA...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dsDNA抗体的检出情况及符合率。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同时检测286份临床疑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病人血清。结果286份样本中ELISA法捡出31例抗dsDNA抗体阳性,255例抗dsDNA抗体阴性,而在ELISA法检出31例抗dsDNA抗体阳性中IIF法检测仅有13例阳性,阳性符合率仅为41.94%。ELISA法检出的255例抗dsDNA抗体阴性标本中IIF法检测有255例阴性,职性符合率100%。ELISA法和IIF法检测抗dsDNA抗体的阳性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ELISA法和IIF法检测抗dsDNA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ELISA法检测抗dsDNA抗体简便、快速、设备要求不高,可以用于大批量的抗dsDNA筛壹,但因为特异性不高,假阳性较多,因此有条件的实验室最好采用IIF法对阳性结果进行复检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间接免疫荧光法 抗dsdna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抗ENA抗体和抗dsDNA抗体临床性能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柳晓琴 崔亚利 +4 位作者 沈川 甘春玉 段义飞 彭磊文 李文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1475-1479,1485,共6页
目的分析SMART-6500化学发光检测平台针对抗可提取物核抗原抗体(抗ENA抗体)及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的定量检测性能。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系列文件的要求,分析SMART-6500化学发光检测平台检测抗ENA抗体和抗... 目的分析SMART-6500化学发光检测平台针对抗可提取物核抗原抗体(抗ENA抗体)及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的定量检测性能。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系列文件的要求,分析SMART-6500化学发光检测平台检测抗ENA抗体和抗dsDNA抗体的精密度、线性范围、生物参考区间和方法学对比等性能指标。应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物质(NIBCS代码:15/174)对抗dsDNA抗体检测项目开展量值溯源研究。结果抗ENA抗体和抗dsDNA抗体的批内精密度变异系数(CV)和批间精密度CV分别处于2.16%~6.67%和4.70%~12.71%;线性范围R值处于0.9926~0.9980;方法学对比显示所有检测项目的总符合率均大于90%。抗dsDNA抗体国际标准物质经SMART-6500检测结果为24.67U/mL。结论SMART-6500化学发光检测平台在检测抗ENA抗体和抗dsDNA抗体时,表现出良好的精密度和线性范围,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因此可满足免疫临床对于抗ENA抗体和抗dsDNA抗体定量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RT-6500 化学发光 ENA抗体 抗dsdna抗体 定量检测 性能评价
下载PDF
抗核抗体、抗ENA抗体、抗dsDNA抗体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3
9
作者 辛琳琳 马静霖 +3 位作者 司晓青 李文飞 杨志玉 李承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5期371-372,共2页
为探讨抗核抗体(ANA)、抗ENA抗体、抗dsDNA抗体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意义。对ANA和抗dsDNA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抗ENA抗体检测采用酶免疫斑点(条带)试验。结果ANA在SLE患者阳性率为91.6%,dsDNA抗体阳性率为66.2%,SS-A抗体阳性率52.0... 为探讨抗核抗体(ANA)、抗ENA抗体、抗dsDNA抗体联合检测对SLE的诊断意义。对ANA和抗dsDNA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抗ENA抗体检测采用酶免疫斑点(条带)试验。结果ANA在SLE患者阳性率为91.6%,dsDNA抗体阳性率为66.2%,SS-A抗体阳性率52.0%,SS-B抗体阳性率32.6%,Sm抗体阳性率为36.4%,nRNP/Sm抗体阳性率为44.2%,Scl-70抗体、Jo-1抗体阳性率均为5.6%。联合检测可避免因单项检测出现的漏诊情况,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印证,提高SLE确诊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ENA抗体 抗dsdna抗体 联合检测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下载PDF
五种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性能比较与临床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岳燕 白婕 +1 位作者 颜虹 宋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1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免疫印迹法(WB)、间接免疫荧光法(IIF)、胶体金免疫层析法(CGCIA)和ELISA检测dsDNA抗体,评价方法的分析性能、相关性及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用五种方法检测300例SLE组患者、300例疾病对照组... 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免疫印迹法(WB)、间接免疫荧光法(IIF)、胶体金免疫层析法(CGCIA)和ELISA检测dsDNA抗体,评价方法的分析性能、相关性及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诊断价值。用五种方法检测300例SLE组患者、300例疾病对照组患者和100名健康人对照组血清抗dsDNA抗体。经统计学分析,CLIA法灵敏度最高,其次是ELISA、CGCIA、WB、IIF。IIF法特异性最高。CLIA法与ELISA法、WB法与CLIA法之间相关性χ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CLIA法与ELISA法高度一致(Kappa值0.909)。本研究提示ELISA与IIF法联合是临床实验室检测dsDNA抗体的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dsdna抗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免疫印迹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清
下载PDF
抗核抗体与抗dsDNA抗体在自身免疫病中检出的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章敏 时德志 +5 位作者 崔华子 赵永平 李仁 毕彦忠 黄琪 班翔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2年第6期412-416,496,共5页
本文检测3 618人次患者血清的抗核抗体与抗dsDNA抗体。自身免疫病患者两种抗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一般疾病者,SLE者更明显,并检出部分早期患者。本方法是协助临床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 抗体 抗dsdna抗体 自身免疫疾病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肠道微生物与抗dsDNA抗体水平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邹桂香 段新旺 牛海涛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简称狼疮)TC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与抗ds DNA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狼疮TC小鼠血清抗ds DNA抗体,然后分别收集ds DNA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小鼠粪便,利用Illumina Hi Seq 2500高通量测序,进行粪便样本1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简称狼疮)TC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与抗ds DNA抗体之间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狼疮TC小鼠血清抗ds DNA抗体,然后分别收集ds DNA阳性组和阴性组的小鼠粪便,利用Illumina Hi Seq 2500高通量测序,进行粪便样本16S测序,比较两组之间的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与抗ds DNA抗体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ELISA检测抗体结果和小鼠粪便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ds DNA阳性组TC小鼠的物种群落多样性显著低于ds DNA阴性组;同时,两组TC小鼠肠道微生物分别在门水平Chloroflexi(绿弯菌门);纲水平Bet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纲)、Deltaproteobacteria(δ变形菌纲)和Ktedonobacteria(纤线杆菌纲);目水平Burkholderiales(伯克氏菌目)、Desulfovibrionales(脱硫弧菌目)和Ktedonobacterales(纤线杆菌目);科水平Alcaligenaceae(产碱菌科)和Desulfovibrionaceae(脱硫弧菌科);属水平Parasutterella(副萨特氏菌属)和Desulfovibrio(脱硫弧菌属)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狼疮TC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与抗ds DNA抗体高度相关,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肠道微生物菌群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关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菌群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dsdna抗体
下载PDF
抗dsDNA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丽娟 刘彦虹 《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 CAS 2001年第3期162-165,共4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特征为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其中抗dsDNA抗体是目前公认的SLE高度特异性抗体 ,对临床诊断SLE和治疗监控极为重要。
关键词 系统性红班狼疮 抗dsdna抗体 临床研究 体外诱生
下载PDF
抗心磷脂抗体、抗β_(2)糖蛋白Ⅰ抗体、抗dsDNA抗体、抗C1q抗体在复发性流产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岳超 李捷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1年第11期1631-1635,共5页
目的探讨与抗磷脂综合征(APS)相关的抗心磷脂抗体(ACA)和抗β_(2)糖蛋白Ⅰ抗体(A-β_(2)GPⅠ)各3种分型抗体以及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的抗dsDNA抗体和抗C1q抗体在复发性流产(RM)诊断中的价值分析。方法试验分为RM实验组和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与抗磷脂综合征(APS)相关的抗心磷脂抗体(ACA)和抗β_(2)糖蛋白Ⅰ抗体(A-β_(2)GPⅠ)各3种分型抗体以及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相关的抗dsDNA抗体和抗C1q抗体在复发性流产(RM)诊断中的价值分析。方法试验分为RM实验组和健康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通过运用SPSS23.0软件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ACA、A-β_(2)GPⅠ、抗dsDNA抗体、抗C1q抗体的均值和阳性率;采用ROC曲线分析AUC数值,并探讨几种诊断指标的诊断价值;并采用人工方法通过计算公式分别统计计算各指标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RM组的ACA-IgM、A-β_(2)GPⅠ-IgM、抗dsDNA抗体、抗C1q抗体的均值和阳性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ROC曲线结果分析显示,RM组A-β_(2)GPⅠ-IgM诊断效能较突出,AUC值可达0.897,其余3项检测指标诊断效能一般。结论ACA-IgM、A-β_(2)GPⅠ-IgM、抗dsDNA抗体和抗C1q抗体均与RM密切相关,对RM具有一定的诊断效能,可以作为诊断RM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心磷脂抗体 β_(2)糖蛋白Ⅰ抗体 抗dsdna抗体 C1Q抗体
下载PDF
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及抗C1q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5
15
作者 路庆丽 单新洁 孟新艳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目的了解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和抗C1q抗体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价值。方法检测111例SLE患者、54例非SLE风湿患者及43名正常对照者血清中抗dsDNA抗体、AnuA和抗C1q抗体,比较3种抗体单独或联合诊断SL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目的了解抗dsDNA抗体、抗核小体抗体(AnuA)和抗C1q抗体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价值。方法检测111例SLE患者、54例非SLE风湿患者及43名正常对照者血清中抗dsDNA抗体、AnuA和抗C1q抗体,比较3种抗体单独或联合诊断SL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SLE组抗C1q抗体阳性率和AnuA阳性率及平均浓度与非SLE风湿组、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抗体单独检测诊断SLE,AnuA敏感性最高(52.3%),抗dsDNA抗体特异性最高(97.9%),3种抗体联合检测以抗dsDNA抗体+AnuA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分别为29.7%、99.0%)。3种抗体在研究人群中的分布,抗dsDNA抗体与AnuA符合率为81.25%,Kappa值为0.515。结论采用串联试验,3种抗体联合检测可增强SLE诊断的特异性,但敏感性降低。诊断SLE,抗C1q抗体和AnuA的浓度水平是否也应作为参考的指标,有待于对其与病情进展的关系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抗dsdna抗体 核小体抗体 C1Q抗体
原文传递
SLE患者CTLA-4基因多态性与ANA、抗dsDNA抗体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艳 肖林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CTLA-4)+49A/G多态性与SLE的相关性以及对ANA、抗dsDNA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92例SLE患者、60例健康对照的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基因型多态性,... 目的探讨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CTLA-4)+49A/G多态性与SLE的相关性以及对ANA、抗dsDNA抗体的影响。方法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92例SLE患者、60例健康对照的CTLA-4基因第一外显子+49基因型多态性,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SLE患者ANA与抗dsDNA抗体。结果SLE患者中CTLA-4第一外显子+49 GG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92例SLE患者ANA阳性率87.0%,抗dsDNA阳性率为44.6%;ANA阳性组与阴性组的CTLA-4+49基因型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抗dsDNA阳性组与阴性组的CTLA-4+49基因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抗dsDNA阳性SLE患者CTLA-4+49 GG型26例(63.4%),抗dsDNA阴性SLE患者,CTLA-4+49 GG型仅14例(27.5%),2组相差显著(P<0.01)。结论CTLA-4第一外显子+49A/G多态性与SLE显著相关,CTLA-4+49A/G多态性与SLE患者ANA无关联,与抗dsDNA抗体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原-4 基因多态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ANA 抗dsdna抗体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抗dsDNA抗体的实验条件分析和初步应用
17
作者 曾常茜 刘雅琴 +3 位作者 尹学念 杨蜜 杨廷彬 孙抒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1-53,共3页
采用正交设计确定了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抗dsDNA抗体的最适实验条件,并与免疫荧光法(lF)、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放射免疫测定法(Farr)比较。结果表明,最适条件:dsDNA包被浓度为10μg/ml、AB... 采用正交设计确定了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抗dsDNA抗体的最适实验条件,并与免疫荧光法(lF)、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放射免疫测定法(Farr)比较。结果表明,最适条件:dsDNA包被浓度为10μg/ml、ABEI-SaHIgG结合物使用发光强度为1.0×10 ̄4mv坎德拉,氯化高铁血红素(Hemin)浓度为5μmol/L,H_2O_2浓度为0.3%,56份SLE患者血清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CLIA)检测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83.9%,高于IF和ELISA法,接近Farr法水平。阻断试验证明,本方法检测抗dsDNA抗体具较高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抗dsdna抗体 正交设计 化学发光 免疫测定
下载PDF
AESKU抗dsDNA抗体检测试剂盒的临床应用
18
作者 吴炜霖 林德伟 +2 位作者 陈曲波 刘瑞萍 曹楠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3844-3845,共2页
目的:探讨AESKU抗ds DNA抗体检测试剂盒(间接免疫荧光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AESKU试剂与欧蒙试剂对242例样本进行双盲、平行检测,计算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Kappa系数,并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和配对卡方检验。结果:AE... 目的:探讨AESKU抗ds DNA抗体检测试剂盒(间接免疫荧光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AESKU试剂与欧蒙试剂对242例样本进行双盲、平行检测,计算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总符合率、Kappa系数,并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和配对卡方检验。结果:AESKU试剂与欧蒙试剂的阳性符合率为90.48%,阴性符合率为94.94%,总符合率为93.39%;Kappa=0.854 1,两种试剂的检测结果高度一致(P<0.05);配对卡方检验χ2=0.125,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SKU试剂与欧蒙试剂具有等效性和很高的符合率,操作简便快速、结果清晰易读,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dsdna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法 AESKU试剂 欧蒙试剂 比对
下载PDF
抗dsDNA抗体补体C3、C4和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云燕 余静 《医学信息(医药版)》 2009年第4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中抗dsDNA抗体及补体C3、C4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狼疮活动相关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情况。对抗dsDNA抗体及补体C3、C4与SLE活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结果:C...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中抗dsDNA抗体及补体C3、C4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狼疮活动相关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情况。对抗dsDNA抗体及补体C3、C4与SLE活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结果:C3下降较C4下降对诊断SLE活动更具价值,dsDNA抗体升高,对SLE活动的判断很有价值。C3下降及dsDNA抗体升高,应对病情活动加以判断,当补体C3、C4均低而dsDNA抗体升高时对诊断SLE活动价值最大。结论:血清中ds—DNA抗体、补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性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dsdna抗体 补体
下载PDF
IBT和CLIFT法检测抗dsDNA抗体的效用评估及流程的优化
20
作者 殷波涛 苏斌涛 岳艳玲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A01期94-96,共3页
目的分析免疫印迹法(IBT)和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CLIFT)在抗dsDNA抗体检测中应用,评估检验效能,优化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诊断流程。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患者361例,分为SLE组(A组)、非SLE自身免疫病组... 目的分析免疫印迹法(IBT)和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CLIFT)在抗dsDNA抗体检测中应用,评估检验效能,优化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诊断流程。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患者361例,分为SLE组(A组)、非SLE自身免疫病组(B组)、非自身免疫病组(C组),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体检组(D组),采用IBT和CLIFT法分别检测抗dsDNA抗体的着色值和滴度,同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抗核抗体均质型(ANA)滴度。按IBT?法(着色值6-11判为阳性)和IBT②法(着色值6-11判为阳性)进行判读。结果灵敏度IBT?>CLIFT>IBT?,特异度CLIFT>IBT?>IBT?,阴性预测值CLIFT>IBT?>IBT?,阳性预测值CLIFT>IBT?>IBT?;在SLE中CLIFT法具有更好的诊断效能;A组、C组和D组中IBT法着色值和CLIFT法滴度具有相关性,而在B组中无相关;IBT法与ANA—致性较差,而CLIFT法与ANA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IBT①法更适合抗dsDNA抗体的筛查;CLIFT法对SLE的诊断效能明显优于IBT法;SLE中可以根据IBT法着色值大小去推测CLIFT法滴度的可能高低,但IBT法不能直接用于疾病诊断效用的评估和疾病活动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印迹法 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 抗dsdna抗体 SL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