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5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剧经典折子戏《评雪辨踪》的英译对比研究
1
作者 王晓珊 胥璧宁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3-80,共8页
折子戏的形成与发展是戏剧演出不断嬗变、传统戏曲不断传承与创新的结果。本文探索了折子戏的起源与特点,解析了川剧经典折子戏《评雪辨踪》的文化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对比分析了该剧的两个英译本——杨宪益译本和杜为廉译本的不同翻译风... 折子戏的形成与发展是戏剧演出不断嬗变、传统戏曲不断传承与创新的结果。本文探索了折子戏的起源与特点,解析了川剧经典折子戏《评雪辨踪》的文化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对比分析了该剧的两个英译本——杨宪益译本和杜为廉译本的不同翻译风格及其英译特色,通过实例探讨两个译本在语言表达、文化传递和音韵处理方面的差异与特点,为戏剧翻译提供借鉴与参考,以期提高中国传统戏剧英译质量,促进戏剧文化的传承创新发展和国际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子 《评雪辨踪》 杨宪益译本 杜为廉译本 英译对比
下载PDF
由全本戏到折子戏——《荆钗记》标目研究
2
作者 黄雅囡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60-65,76,共7页
折子戏是南戏传奇形态戏剧中的一折或数折,是相对于全本戏的概念。《荆钗记》的版本众多,对其全本戏与曲选进行梳理,可以看出从万历后期到明末,《荆钗记》逐渐有了从四字标目到二字标目转化的趋势;对比全本戏代表《六十种曲》与折子戏... 折子戏是南戏传奇形态戏剧中的一折或数折,是相对于全本戏的概念。《荆钗记》的版本众多,对其全本戏与曲选进行梳理,可以看出从万历后期到明末,《荆钗记》逐渐有了从四字标目到二字标目转化的趋势;对比全本戏代表《六十种曲》与折子戏集大成者《缀白裘》中《荆钗记》的标目,标目不变是因为戏点未变,标目改变除了戏点的变化之外,还或出自于舞台本演出追求和结局不同的原因;针对标目《舟会》与《团圆》的不同,对两大结局版本做进一步思考,认为《团圆》在戏点、人物和观众心理方面更加适应舞台演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子 全本戏 《荆钗记》 标目 《缀白裘》 《六十种曲》
下载PDF
莆仙戏传统折子戏《郭华·胭脂铺》
3
《福建艺术》 2024年第8期59-64,F0002,共7页
人物:郭华 谢玉英 阿高谢玉英(上唱)【锦庭芳】细思量,心欢喜,勿得是天差来届这。见此郭华容貌似潘安都无二。惹得人如醉似痴。念奴谢玉英是。昨日郭秀才共奴买胭脂,奴见伊十分可爱,今怀哉去呀未然?若然去了,使奴相思何时得了!
关键词 莆仙戏 折子 郭华 谢玉 胭脂
下载PDF
赣剧传统剧目的整理与改编——以弋阳腔折子戏《张三借靴》《定天山》为例
4
作者 伍文珺 《影剧新作》 2024年第3期19-25,共7页
近日,“赣鄱好戏”《经典折子戏专场》在南昌上演,该场演出包括两台高腔戏、两台采茶戏,四出折子戏均改编整理自传统剧目,改编整理后的剧目在艺术性、观赏性上大为提高,深受欢迎。传统剧目的整理与改编,是一件“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 近日,“赣鄱好戏”《经典折子戏专场》在南昌上演,该场演出包括两台高腔戏、两台采茶戏,四出折子戏均改编整理自传统剧目,改编整理后的剧目在艺术性、观赏性上大为提高,深受欢迎。传统剧目的整理与改编,是一件“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事,包含着对剧种、地方文化、时代精神的深刻理解与把握。本文仅以这场演出中弋阳腔折子戏《张三借靴》《定天山》为例,探讨赣剧传统剧目的整理与改编问题,以期给赣剧艺术如何守正创新提供一些启迪与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剧 折子 传统剧目 弋阳腔 时代精神 采茶戏 高腔 守正创新
原文传递
那处相识旧山河——新编昆曲折子戏《世说新语·梦鸡》创排回顾
5
作者 周鑫 《剧影月报》 2023年第1期35-36,共2页
《世说新语·梦鸡》,讲的是谢安人生最后时刻的一个梦,白鸡梦。《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临终之前,梦见自己搭乘桓温的车架,走了十六里路,见到一只白色公鸡方才停车,白鸡啼叫后谢安梦醒。谢安认为白鸡梦是一个预兆,乘坐桓温车... 《世说新语·梦鸡》,讲的是谢安人生最后时刻的一个梦,白鸡梦。《晋书·谢安传》记载,谢安临终之前,梦见自己搭乘桓温的车架,走了十六里路,见到一只白色公鸡方才停车,白鸡啼叫后谢安梦醒。谢安认为白鸡梦是一个预兆,乘坐桓温车架走16里路,意指他在桓温死后代其掌权16年,白鸡指示酉年,也就是当年,他将寿终。这一折《梦鸡》,便是要以昆曲折子戏的形式,表现一个指向死亡的幻梦。编剧罗周依循白鸡梦中以空间代换时间的设定,为这著名的梦精心设置三个锚点——八公山、金城树和乌衣巷,让谢安同已然作古的桓温一道,去往这三个地点,引动三段往事,进而串联起谢安的功业荣名与情感寄托,为那一个时代的风流画上句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折子 情感寄托 乌衣巷 昆曲 谢安
下载PDF
一梦浮生应未休——《世说新语》折子戏《削稿》《梦鸡》赏析
6
作者 周宇 《剧影月报》 2023年第1期29-31,共3页
谢公故事散场了。2021年元旦的南京,前几天的残雪还未化尽,冷冽的空气透着冬日特有的清新。这个很静很静的雪夜,给了我一种不太真实的错觉,仿佛时光穿越了一千七百多年的岁月,重又回到了那个魏晋风流的时代,谢公安坐,桓公作陪,郗超闲话... 谢公故事散场了。2021年元旦的南京,前几天的残雪还未化尽,冷冽的空气透着冬日特有的清新。这个很静很静的雪夜,给了我一种不太真实的错觉,仿佛时光穿越了一千七百多年的岁月,重又回到了那个魏晋风流的时代,谢公安坐,桓公作陪,郗超闲话,一动一静,俱是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说新语》 魏晋风流 残雪 折子
下载PDF
折子戏研究中的几个概念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慧 《文化与传播》 2012年第2期48-55,共8页
戏剧的文本与舞台双层属性规范了戏剧自身,同时也为研究者带来顾此失彼之困境。折子戏在中国戏曲史中以隐性形态存在,由于其游离于舞台与文本之间的特性,为我们探讨戏剧本体提供了方便。本文从《元刊杂剧三十种》中"一折"入手... 戏剧的文本与舞台双层属性规范了戏剧自身,同时也为研究者带来顾此失彼之困境。折子戏在中国戏曲史中以隐性形态存在,由于其游离于舞台与文本之间的特性,为我们探讨戏剧本体提供了方便。本文从《元刊杂剧三十种》中"一折"入手,对戏曲中折、出、折子戏、折子戏选本几个概念进行考辨与界定,期望为戏曲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出 折子 折子戏选本
下载PDF
从全本戏到折子戏——以汤显祖《牡丹亭》的考察为中心 被引量:24
8
作者 解玉峰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7-96,共10页
从全本戏到折子戏是中国民族戏剧演进特有的规律。折子戏较适于有时间限制的厅堂演出和剧场演出,艺术上更有全本戏所不及的长处,故最终在乾隆中叶取代全本,成为民族戏剧最主要的演出样式。《牡丹亭》的演出史较全面地反映了民族戏剧从... 从全本戏到折子戏是中国民族戏剧演进特有的规律。折子戏较适于有时间限制的厅堂演出和剧场演出,艺术上更有全本戏所不及的长处,故最终在乾隆中叶取代全本,成为民族戏剧最主要的演出样式。《牡丹亭》的演出史较全面地反映了民族戏剧从全本戏到折子戏的历史过程及其内在规律。近百年来民族戏剧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今日尤甚。鉴往知来,探明从全本到折子这一基本规律,对于我们民族戏剧之存亡继绝乃至发扬光大当深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亭》 折子 全本 汤显祖 民族戏剧 厅堂演出 演出样式 内在规律
下载PDF
汤显祖的传奇折子戏在清代宫廷里的演出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玫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3-103,共11页
汤显祖的《紫箫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问世以后,不仅在民间盛演不衰,到了清代,在宫廷里也是常演的剧目。本文根据现存清代宫廷演戏档案及一些零星史料,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清代宫廷里演出这四部传奇的折子戏大... 汤显祖的《紫箫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问世以后,不仅在民间盛演不衰,到了清代,在宫廷里也是常演的剧目。本文根据现存清代宫廷演戏档案及一些零星史料,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清代宫廷里演出这四部传奇的折子戏大约从什么时候开始?二、汤显祖的戏曲作品中有哪些单折在清代宫廷里演出过?三、清代宫廷里演出汤显祖的传奇折子戏是在什么样的场合?四、清代宫廷里由什么样的演员演出这些折子戏?五、这些折子戏与民间演出的联系及其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显祖 传奇折子 清代 民间演出 宫廷演出
下载PDF
试论明清折子戏的成因及其功过 被引量:8
10
作者 齐森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0-62,共3页
折子戏作为中国戏曲史上特有的演出形式和独特的文化现象,其产生、发展和延续既有其外在的文化成因,又有其内在的必然因素。深入探究明清折子戏的成因及其功过,对于拓展戏曲史研究的视野,有较为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折子 成因 功过
下载PDF
戏曲的经典化形式:折子戏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刚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9-107,共9页
折子戏是中国古典戏曲中可以与杂剧、传奇并列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代表了传奇向一种新的戏曲样式的发展。折子戏的产生,约在明代中后期。折子戏的形成与发展,与传奇自身的发展要求、人们的审美需要、戏曲的基本精神以及它作为表演... 折子戏是中国古典戏曲中可以与杂剧、传奇并列的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代表了传奇向一种新的戏曲样式的发展。折子戏的产生,约在明代中后期。折子戏的形成与发展,与传奇自身的发展要求、人们的审美需要、戏曲的基本精神以及它作为表演艺术的特点密切关联。折子戏最初脱胎于全本戏,在长期的创作、表演和接受过程中被加工、完善、淘沥、选择,最终成为戏曲经典,堪称戏曲的经典化形式。折子戏,依其题材内容和情感倾向,大体可分为悲剧、喜剧和闹剧三种类型;根据唱、念、做、打的表演方法,呈现出四种主要的形态。折子戏在艺术形式、表演技巧、审美效果以及推动戏曲的全面进步等许多方面显示出相当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戏曲 折子 传奇 经典化
下载PDF
双红堂藏清末民初京调折子禁戏研究——以《庆顶珠》《趴蜡庙》《小上坟》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丁淑梅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89-193,共5页
双红堂藏清末民初京调折子戏中,存有一批禁戏目。考察以《庆顶珠》《趴蜡庙》《小上坟》为代表的京调折子禁戏的刊版样貌与藏本异同、图像叙事与名伶效应,可以透视早期京剧的刊行策略及域外流播情况;而探讨其戏中戏的套层结构传达出的... 双红堂藏清末民初京调折子戏中,存有一批禁戏目。考察以《庆顶珠》《趴蜡庙》《小上坟》为代表的京调折子禁戏的刊版样貌与藏本异同、图像叙事与名伶效应,可以透视早期京剧的刊行策略及域外流播情况;而探讨其戏中戏的套层结构传达出的戏谑与温情相交织的民间立场与艺术趣味,有助于我们从一个特定角度回溯早期京剧谋求发展的路径和艺术探索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红堂 清末民初 京调折子 禁戏
下载PDF
“寓技于折”与“依行分戏”——折子戏与昆剧角色行当的专擅与分工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宁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8-101,共4页
"寓技于折"使折子戏成为昆剧的技艺箩筐。"依行分戏"则完成了折子戏舞台呈现时的角色归属。二者对昆剧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角色行当方面,首先通过技艺的专擅各个行当巩固了行当表演特色。其次,由于分工和专攻的... "寓技于折"使折子戏成为昆剧的技艺箩筐。"依行分戏"则完成了折子戏舞台呈现时的角色归属。二者对昆剧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在角色行当方面,首先通过技艺的专擅各个行当巩固了行当表演特色。其次,由于分工和专攻的存在和发展,行当分工得以明晰,行当地位也得以进一步确认。第三,由于明确的分工和专擅,就很容易形成剧团内各行当之间在分工基础上的合作和协调。"寓技与折"和"依行分戏"的作法在平衡不同行当的地位和作用方面也有显见作用。借助折子戏中的"家门戏",昆剧原本相对弱势的行当得到了发展机会,"生旦"体制的缺陷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弥补。二者还促使昆剧剧目围绕舞台演出逐渐发展和成熟。这一成熟的标志即"家门戏"的形成,以及由此引发的骨子戏、五毒戏的出现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子 昆剧 家门 行当 角色 五毒戏
下载PDF
折子戏与戏曲相关课程的多媒体教学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宁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9-131,共3页
与整本戏比较,折子戏有着时长适中、利于与讲解结合、有看点等具体优势,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展示有可以起到剧情展示、程式说明、唱腔师范、角色说明、人物分析、舞美展示等多种作用。只要我们注意到适用和多样的原则,注意克服其弊... 与整本戏比较,折子戏有着时长适中、利于与讲解结合、有看点等具体优势,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展示有可以起到剧情展示、程式说明、唱腔师范、角色说明、人物分析、舞美展示等多种作用。只要我们注意到适用和多样的原则,注意克服其弊端,完全可以作为行之有效的戏曲有关课程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子 多媒体 教学 戏曲
下载PDF
试析折子戏的传播特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魏明扬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05年第6期102-105,共4页
相对于全本戏而言,折子戏的美感重心在于表演技艺。传播主体是演员,传播的信息主要是由技艺生发的美感,传播的媒介形式精要集中,传播接受者是理想化的观众,传播效果重在娱人。折子戏的情感沉潜于戏迷的心灵,因而艺术内容并非无关紧要的。
关键词 折子 美感 传播特征
下载PDF
昆曲与京剧的折子戏差异新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龙赛州 《文化遗产》 CSSCI 2020年第1期59-65,共7页
折子戏是中国古典戏曲演出史上的重要现象,大量存在于各个剧种之中。作为花、雅两部代表性剧种的昆曲和京剧,其折子戏在文本形态和演出形态上均存在较大差异。从文本角度看,昆曲折子戏与全本戏关系密切,改编幅度较小,京剧折子戏则因来... 折子戏是中国古典戏曲演出史上的重要现象,大量存在于各个剧种之中。作为花、雅两部代表性剧种的昆曲和京剧,其折子戏在文本形态和演出形态上均存在较大差异。从文本角度看,昆曲折子戏与全本戏关系密切,改编幅度较小,京剧折子戏则因来源复杂,在全本戏的基础上改编力度较大,与本戏之间的关系没有昆曲紧密。从演出角度看,昆曲折子戏促进了舞台演出朝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而京剧折子戏则影响着表演流派的形成。昆曲和京剧折子戏的诸多差异,体现出花、雅两部的不同特点,对进一步认识中国古典戏曲的多样化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 昆曲 折子 叠头戏
下载PDF
两种折子戏选集《万锦清音》考辨 被引量:1
17
作者 尤海燕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8-89,共2页
折子戏是“我国传统戏曲的一种演出形式。又称‘单折戏’、‘零出戏’,多为‘整本戏’(或‘全本’)中思想或艺术上特别精彩而在情节上又有相对完整性的一折(出)戏。
关键词 折子 考辨 清音 选集 演出形式 传统戏曲 艺术
下载PDF
折子戏·短剧·单齣选本与戏曲传播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兴勤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16-22,共7页
众所周知,在杂剧与南戏的早期阶段,艺人对剧本及戏曲艺术的接受,主要通过师徒口耳相传,但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和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对精品意识的追求逐渐成了欣赏群体与创作、演出团体的共同追求,单齣(折)选本与折子戏、短剧的... 众所周知,在杂剧与南戏的早期阶段,艺人对剧本及戏曲艺术的接受,主要通过师徒口耳相传,但随着戏曲艺术的发展和观众欣赏水平的提高,对精品意识的追求逐渐成了欣赏群体与创作、演出团体的共同追求,单齣(折)选本与折子戏、短剧的出现,恰适应了戏曲传播的客观情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子 短剧 单齣选本 戏曲传播
下载PDF
论明清流行的折子戏对传奇原作主题的改变——以明代汪廷讷《狮吼记》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玫 《铜仁学院学报》 2018年第10期16-22,27,共8页
明代中后期开始,折子戏成为明清传奇在戏曲舞台上流传的主要形式。因此,长期以来广大受众接受知晓的,是那些在舞台上经常演出的折子戏,而原作反而鲜有人知。折子戏所表达的主题,所突显的人物及其对人物的态度和评价,与原作往往不一致。... 明代中后期开始,折子戏成为明清传奇在戏曲舞台上流传的主要形式。因此,长期以来广大受众接受知晓的,是那些在舞台上经常演出的折子戏,而原作反而鲜有人知。折子戏所表达的主题,所突显的人物及其对人物的态度和评价,与原作往往不一致。以明代剧作家汪廷讷《狮吼记》中折子戏在明清两代、直至现当代的流传情况为例,分析舞台流行的《狮吼记》折子戏《梳妆》《跪池》等与《狮吼记》原作在思想观念方面的差异。进而说明,一部传奇中哪些折子戏能够在舞台持续上演,是长期、集体的选择。选择机制的背后,是与传奇作者的观念意识、与社会传统观念不甚相同的大众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子 明清传奇 《狮吼记》 《梳妆》 《跪池》
下载PDF
房子、棚子与折子——黄声远与邱文杰(大涵)的建筑空间形式与复性思维 被引量:2
20
作者 罗时玮 《城市建筑》 2004年第2期44-45,共2页
前言 20世纪90年代后期,台湾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变化,在"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基础上摸索更深化的现代成长之路.这期间台湾遭逢最大难题,就是如何"管理变革"与"管理复杂",以往的思维模式必须改变,而在这方面... 前言 20世纪90年代后期,台湾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变化,在"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基础上摸索更深化的现代成长之路.这期间台湾遭逢最大难题,就是如何"管理变革"与"管理复杂",以往的思维模式必须改变,而在这方面,民间社区、艺术界与设计界比起机关部门,更具前瞻性,也更具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空间形式 20世纪90年代 房子 复性 折子 管理变革 经济基础 思维模式 台湾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