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7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化团队模式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抢救护理中的应用
1
作者 周芳 汪君燕 +2 位作者 林颖 邵娇娇 柴碧云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8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结构化团队模式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抢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急诊抢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136例。将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患者68例设为对照组,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患者68例设为... 目的观察结构化团队模式在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抢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急诊抢救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136例。将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患者68例设为对照组,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患者68例设为观察组。两组均施行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结构化团队模式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抢救效果(45min好转率、60min显效率、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以及干预前后血压、心率水平。结果观察组45min好转率(75.0%,51/68)和60min显效率(91.2%,62/68)均高于对照组[58.8%(40/68)、77.9%(53/68)],且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抢救室滞留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较干预前下降,且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构化团队模式有利于提高急性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抢救效率、缩短住院时间、稳定生命体征,还能保证抢救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结构化团队模式 急诊抢救护理
下载PDF
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心梗患者抢救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黎君妃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77-0180,共4页
分析急性心梗患者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急救的效果。方法 将86例急性心梗患者作为调查样本,以入院顺序单双号实施分组,有普通组、通道组,均有43例,普通组行传统急诊护理,通道组行急诊绿色通道护理,研究在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实施,记录急... 分析急性心梗患者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急救的效果。方法 将86例急性心梗患者作为调查样本,以入院顺序单双号实施分组,有普通组、通道组,均有43例,普通组行传统急诊护理,通道组行急诊绿色通道护理,研究在2022年11月-2023年11月实施,记录急救时间,观察心功能分级,统计心血管事件,比较并发症,调查满意率。结果 出诊、现场急救、急救至治疗、总抢救时间等统计后在通道组均短于普通组,P<0.05。心功能I级率在通道组高于普通组,分别为81.40%、53.49%,心功能III级率在通道组低于普通组,分别为0.00%、11.63%,P<0.05。心血管事件统计后在通道组有4.65%的发生率,在普通组有18.60%的发生率,即通道组低于普通组,P<0.05。并发症统计后在通道组有2.33%的发生率,在普通组有16.28%的发生率,即通道组低于普通组,P<0.05。满意率在通道组达到93.02%,在普通组达到74.42%,即通道组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 急诊绿色通道能提高抢救效率,减少心血管事件,所产生的并发症少,能提升心功能分级,预后好,获得急性心梗患者的高度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绿色通道 满意率 抢救护理 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死
原文传递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抢救中应用四步式抢救护理的效果
3
作者 陆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24-0127,共4页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UGB)予以四步式抢救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76例肝硬化合并UGB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包括对照组(常规抢救护理)与观察组(四步式抢救护理),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 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UGB)予以四步式抢救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0月收治的76例肝硬化合并UGB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包括对照组(常规抢救护理)与观察组(四步式抢救护理),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更短,并发症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手术室抢救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硬化合并UGB患者予以四步式抢救护理,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止血时间,而且可以缩短抢救时间,提高临床疗效,促使患者更加满意,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四步式抢救护理 抢救时间 护理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急性失血性休克抢救护理流程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观察
4
作者 邵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88-0091,共4页
本研究针对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采用抢救护理流程的效果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研究对象均为2023年1月到2023年10月间我院收治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选取100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参考组和常规组。平均每组50名患者... 本研究针对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采用抢救护理流程的效果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研究对象均为2023年1月到2023年10月间我院收治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选取100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参考组和常规组。平均每组50名患者。常规组患者护理措施选择常规急救护理,参考组患者采用抢救措施为抢救护理流程。护理结束后,对比并记录2组患者急救时长、急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 同常规组患者相比,参考组患者的急救时长均短于常规组,同时参考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达到100%,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参考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也普遍高于常规组患者家属,两组数据临床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急性失血性休克的危害性强、致死率高,如果护理不当或护理流程不明确就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而通过抢救护理流程加以优化,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急救成功率、缩短急救时长、提高护理满意度,对于患者生命安全和构建医患关系均能够起到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失血性休克 抢救护理流程 手术室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抢救护理干预效果
5
作者 张军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58-0162,共5页
分析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抢救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急诊抢救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比... 分析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抢救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5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急诊抢救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总出血量比对照组低,接诊时间、急诊检查时间、术前抢救、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均P<0.05)。观察组入院10min、入院20min体温均比对照组高(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3.45%vs.27.59%,P<0.05)。观察组应变能力、工作效率、服务态度、操作技术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均P<0.05)。结论 急诊抢救护理干预可以缩短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时间,确保患者抢救成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急诊抢救护理干预 并发症
下载PDF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杨玉燕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36期161-163,共3页
目的观察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以急性心肌梗死为诊断的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9年1—4月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绿色通道... 目的观察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以急性心肌梗死为诊断的2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9年1—4月收治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绿色通道急救护理;将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4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取优化后的急诊绿色通道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指标,统计患者不良事件情况及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急诊停留、分诊评估、接诊至心电图、接诊至给药、接诊至静脉开放、转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再次急性发作、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转上级医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采用优化急诊绿色通道抢救护理,可明显缩短患者在急诊停留、分诊评估、接诊至心电图、接诊至给药、接诊至静脉开放、转运时间,降低急性发作、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转上级医院率,提升患者对于急救护理总满意度,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绿色通道 急性心肌梗死 抢救护理 预后影响
下载PDF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抢救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7
作者 吴桂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26期172-174,共3页
目的分析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抢救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急诊抢救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抢救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厦门市中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急诊抢救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急诊抢救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比对照组高(96.55%vs.72.41%,P<0.05)。观察组总出血量比对照组低,接诊时间、急诊检查时间、术前抢救、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均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体温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入院10 min、入院20 min体温均比对照组高(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3.45%vs.27.59%,P<0.05)。观察组应变能力、工作效率、服务态度、操作技术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比对照组高(均P<0.05)。结论急诊抢救护理干预可以缩短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救时间,确保患者抢救成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质量,患者对护理内容也更加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急诊抢救护理干预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急诊手术患者抢救护理应急预案在宫外孕大出血患者抢救手术护理中的价值
8
作者 杜木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9期0123-0126,共4页
研究分析宫外孕大出血患者抢救手术护理中急诊手术患者抢救护理应急预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宫外孕大出血于急诊就诊患者64例,抽签分配,常规组采取基础抢救手术护理,观察组急诊手术患者抢救护理应急预案,作用分析... 研究分析宫外孕大出血患者抢救手术护理中急诊手术患者抢救护理应急预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宫外孕大出血于急诊就诊患者64例,抽签分配,常规组采取基础抢救手术护理,观察组急诊手术患者抢救护理应急预案,作用分析。结果 观察组急救时效性较常规组良好(P<0.05),术后出血量统计,观察组经由抢救护理应急预案干预,出血量少于常规组(P<0.05),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病率于组别间略低(P<0.05)。结论 急诊手术患者抢救护理应急预案方式为宫外孕大出血患者实施抢救手术护理,可提高急救时效性,保障患者抢救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手术 抢救护理应急预案 宫外孕大出血 抢救手术护理
下载PDF
分娩后羊水栓塞的抢救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9
作者 韦凤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4期0132-0135,共4页
探究抢救护理干预措施在分娩后羊水栓塞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分娩后羊水栓塞产妇10例,针对产妇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产妇护理前后SAS评分与SDS评分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通过10例分娩后羊水栓塞产妇实施... 探究抢救护理干预措施在分娩后羊水栓塞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分娩后羊水栓塞产妇10例,针对产妇出现的并发症情况、产妇护理前后SAS评分与SDS评分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通过10例分娩后羊水栓塞产妇实施抢救护理工作,通过相应数据可以看出,产妇在接受抢救护理工作后,产妇出现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降低,并且产妇在后期SAS评分与SDS评分也比较优质。同时,在实施抢救护理工作后,因护理人员的抢救比较及时有效,产妇都能够痊愈出院。结论 在分娩后羊水栓塞的治疗中运用抢救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降低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能够改善产妇焦虑以及抑郁等情况,值得在临床广泛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栓塞 抢救护理干预 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急诊卒中单元管理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查子娟 魏芳玲 《医药前沿》 2023年第4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卒中单元管理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2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 目的:探讨急诊卒中单元管理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收治的2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取急诊卒中单元管理护理方式,分析并且对比两组运动功能评分、多伦多临床评分(CSS)、Barthel指标评分(BI)、满意度、血脂指标及上肢肌力和下肢肌力。结果: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CSS、BI评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HDL-C、LDL-C、TG、TC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上肢肌力评分以及下肢肌力评分和对照组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卒中单元管理护理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卒中单元 管理 急性脑卒中 抢救护理
下载PDF
创伤性休克的手术室抢救护理配合价值探究
11
作者 赵旭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10期0121-0124,共4页
因为近些年严重多发伤发生率不断上升,促使创伤性休克的发生病例日益增多,已经超过50%,而且一旦患者发生此类症状,有很大的死亡风险,为此,应该加强此类疾病的抢救护理工作。本次就以创伤性休克为切入点,对手术室抢救护理配合方面进行系... 因为近些年严重多发伤发生率不断上升,促使创伤性休克的发生病例日益增多,已经超过50%,而且一旦患者发生此类症状,有很大的死亡风险,为此,应该加强此类疾病的抢救护理工作。本次就以创伤性休克为切入点,对手术室抢救护理配合方面进行系统调研。方法 近些年医院接收的创伤性休克患者病例较多,以研究要求为基础进行病例选择,最终确定125例作为调查目标,根据本次患者运用护理方法给予分组,一组62例患者为对照组,主要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服务。还有63例患者为观察组,具体开展手术室抢救护理配合操作,具体对此次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疼痛程度方面进行了综合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都给予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时间较久,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早日出院回归正常生活;两组患者在术后都有疼痛症状,在给予临床护理后情况有所好转,其中观察组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 研究显示对于手术治疗的创伤性休克患者来讲,临床护理有助于身体的早期康复,此次主要实施手术室抢救护理操作,患者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帮助患者更好地改善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手术室 抢救护理
原文传递
风险把控联合抢救护理干预应用于分娩后羊水栓塞患者中的效果
12
作者 范艳 孙晓燕 李秋璐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32期140-142,共3页
目的探讨风险把控联合抢救护理干预应用于分娩后羊水栓塞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30例分娩后羊水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抢救护理干预+急救后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风险把控。比较... 目的探讨风险把控联合抢救护理干预应用于分娩后羊水栓塞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30例分娩后羊水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抢救护理干预+急救后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风险把控。比较两组患者的存活率及产后抑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存活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5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把控联合抢救护理干预可提高分娩后羊水栓塞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后羊水栓塞 风险把控 抢救护理干预 心理护理
下载PDF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心梗患者抢救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13
作者 陈秋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0163-0166,共4页
分析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心梗患者抢救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在2021年2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所有急症心梗患者中筛选出66例,运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3例)和观察组(n=33例)。对照组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急诊护理,观察... 分析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心梗患者抢救护理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在2021年2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所有急症心梗患者中筛选出66例,运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33例)和观察组(n=33例)。对照组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急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措施。结合实际情况研究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更佳,对比具有参考价值(P<0.05)。结论 实施急诊绿色通道护理干预在急诊心梗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有利于优化抢救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绿色通道 急性心梗患者 抢救护理 预后影响
原文传递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抢救护理策略
14
作者 谭盼 宋文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0157-0159,共3页
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抢救护理策略以及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到2023年7月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 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抢救护理策略以及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月到2023年7月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护理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通过抢救护理干预,可提升抢救效果,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多器官功能衰竭 抢救护理策略 护理效果
下载PDF
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抢救护理配合探讨
15
作者 陈欢欢 许双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0111-0113,共3页
探讨急性食物中毒采用抢救护理配合对抢救有效性的影响。方法 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病例,总共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 探讨急性食物中毒采用抢救护理配合对抢救有效性的影响。方法 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病例,总共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成功抢救率、死亡率和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成功抢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性食物中毒患者采用针对护理干预抢救提升护理配合效果,可以有效提升中毒患者生还率,促进患者康复,获得患者更高的满意度,对维护生命健康起到显著效果,在临床中可广泛推广使用,提升食物中毒患者生存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食物中毒 抢救护理配合 护理效果
下载PDF
急诊抢救护理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6
作者 毕建颖 李可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5期0075-0077,共3页
研究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开展急诊抢救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于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间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抽选115例为调查对象,依照蓝绿小球法划入两组,即观察组(n=58)与对照组(n=57)。将常规护理施于对照组,将急诊抢救... 研究为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开展急诊抢救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于我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间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抽选115例为调查对象,依照蓝绿小球法划入两组,即观察组(n=58)与对照组(n=57)。将常规护理施于对照组,将急诊抢救护理施于观察组。评估两组护理后的检查完成时间、休克缓解时间、总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护理效果、并发症率。结果 从总出血量、检查完成及休克缓解、住院时间来看,观察组的数据均明显比对照组更小(P<0.05)。抢救成功率相比,观察组98.28%>对照组89.47% (P<0.05)。并发症率相比,观察组5.17%<对照组14.04%(P<0.05)。结论 急诊抢救护理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尽可能地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开启绿色通道,缩短检查、抢救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也减短了住院时间,护理效果显著,临床推广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失血性休克 护理效果 急诊抢救护理
下载PDF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对VSD负压封闭引流系统治疗骨科创伤患者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30
17
作者 张翠文 周洪兰 +3 位作者 徐甜甜 徐莉 李至红 王蕾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784-786,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系统治疗骨科创伤的患者实施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128例,患者均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系统治疗,128例患者随机... 目的探讨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系统治疗骨科创伤的患者实施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对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骨科创伤患者128例,患者均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系统治疗,128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抢救护理流程,研究组实施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护士急救培训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疗效、护理总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系统治疗骨科创伤的患者实施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能有效提高疗效及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系统 骨科创伤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 护理
下载PDF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新生儿窒息抢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杨芬 周付华 彭英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5年第5期1198-1199,共2页
以2014年1月∽8月收治的新生儿110例为研究组,行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干预,同时选取2013年4月∽12月在接受救治的新生患儿110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抢救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同时对两组家属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组成功复苏... 以2014年1月∽8月收治的新生儿110例为研究组,行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干预,同时选取2013年4月∽12月在接受救治的新生患儿110例为对照组,行常规抢救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时间,同时对两组家属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组成功复苏107例,抢救成功率为97.3%,抢救时间204±72s;对照组复苏98例,抢救成功率89.1%,抢救时间414±156s,两组两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率为9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9.5%,两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窒息新生儿行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干预,对提升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有积极的意义,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 复苏
下载PDF
优化抢救护理方案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2
19
作者 苗静 徐标 《西部医学》 2016年第3期412-414,共3页
目的探讨优化抢救护理方案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急诊中心进行抢救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2年1月-12月的3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为A组,采用常规的抢救护理方案;2013年1... 目的探讨优化抢救护理方案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急诊中心进行抢救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2年1月-12月的38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为A组,采用常规的抢救护理方案;2013年1月-12月的4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为B组,采用优化的抢救护理方案,然后对A、B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相对于A组,B组患者在45min好转率、60min显效率以及转出率显著升高,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相对于A组,B组患者采用优化抢救护理方案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表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优化抢救护理方案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与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竭 优化抢救护理方案 应用价值
下载PDF
1例血浆置换术致过敏性休克病人的抢救护理 被引量:6
20
作者 颜丽 刘俊微 +4 位作者 钟志芳 金晶 胡彦明 邢汉前 张彬 《全科护理》 2009年第4期371-372,共2页
关键词 过敏性休克 血浆置换 抢救护理 变态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