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心理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方案的构建
1
作者 王倩 陈琼妮 +5 位作者 汪健健 卢璐璐 李乐之 梁敉宁 何莉 蔡怡文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4年第2期189-197,共9页
目的 构建精神心理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方案。方法 基于文献回顾和专家讨论,形成精神心理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方案初稿。选取来自北京、长沙、武汉、南京、上海、广州、成都、合肥、南昌的13名... 目的 构建精神心理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方案。方法 基于文献回顾和专家讨论,形成精神心理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方案初稿。选取来自北京、长沙、武汉、南京、上海、广州、成都、合肥、南昌的13名专家作为函询对象,于2022年10月—12月采用专家函询法对其进行2轮函询。结果 2轮专家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4、0.96;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51和0.418(P<0.001)。最终构建的精神心理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方案由7个模块(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时间、考核内容及占比、带教师资、实践基地)、36个一级条目、67个二级条目、103个三级条目构成。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精神心理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方案科学、可信,可为我国精神心理方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心理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临床实践 培养方案 德尔菲法
下载PDF
基于OBE理念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
2
作者 肖惠敏 黄海辉 +2 位作者 李思琰 苏青彩 吴琳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7期1-3,共3页
引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最终学习成果为起点,进行反向设计,最终形成一套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临床实践—科研训练”于一体的“厚基础、精专业、重临床、育科研”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
下载PDF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高级健康评估的进阶式课程设计和多梯度仿真模拟教学实践
3
作者 郭欣怡 李琨 +3 位作者 赵娟娟 曹希 白杨 程丽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4年第1期81-86,共6页
高级健康评估是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中山大学护理学院教学团队以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和全程思政教育为导向,基于学习环理论构建了“夯实基础、整合应用、专科拓展”三个层次相结合的进阶式课程框架,并开展了多... 高级健康评估是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中山大学护理学院教学团队以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和全程思政教育为导向,基于学习环理论构建了“夯实基础、整合应用、专科拓展”三个层次相结合的进阶式课程框架,并开展了多梯度的仿真模拟教学实践。文章介绍了该课程的建设框架、教学目标、课程设计、多梯度仿真模拟教学实践要点、课程思政建设、课程考核及实施情况,旨在为高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高级健康评估课程建设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高级健康评估 课程建设 模拟教学 临床思维能力
下载PDF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陈莉 王晓闪 +2 位作者 蔡小霞 陈擘璨 耿丹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9期89-92,共4页
目的了解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自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年龄、医院的管理及是否喜欢本专业是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 目的了解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对策和建议。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自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年龄、医院的管理及是否喜欢本专业是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能力整体水平一般,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可根据其影响因素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来保证培养方案的落实,实现学校和医院有效合作共同培养出优秀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专业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临床能力
下载PDF
澳大利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现状及启示
5
作者 陈佳妮 周英 +1 位作者 程蕾 马玉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74,共5页
通过比较我国与澳大利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项目在办学规模、师资情况、教育模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与评估、毕业要求方面的现状,提出了立足我国实际的教学改革建议,为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 通过比较我国与澳大利亚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项目在办学规模、师资情况、教育模式、课程设置、临床实践与评估、毕业要求方面的现状,提出了立足我国实际的教学改革建议,为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培养健康中国建设所需要的高级护理人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护理教育 澳大利亚 中国 课程设置 师资 教育模式 高级实践护士
下载PDF
中医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探索
6
作者 杨支兰 郝雯君 +2 位作者 李春莲 牛桂芳 赵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期176-178,共3页
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实践培养模式是中医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文章主要从临床实践培养目标、实践方式与内容、实践轮转安排、实践过程管理、师资配备及临床能力考核等方面,对山西中医药大学MNS研究生临... 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实践培养模式是中医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研究生培养的重要内容。文章主要从临床实践培养目标、实践方式与内容、实践轮转安排、实践过程管理、师资配备及临床能力考核等方面,对山西中医药大学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进行介绍,以期为其他院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院校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临床实践能力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师资准入标准及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汶静 尹华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4-421,共8页
目的:构建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师资准入标准及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半结构化访谈及研究小组讨论拟定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师资准入标准及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初稿,运用德尔菲法进行问卷函询完成指... 目的:构建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师资准入标准及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半结构化访谈及研究小组讨论拟定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师资准入标准及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初稿,运用德尔菲法进行问卷函询完成指标筛选与修改,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共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0%和94.44%,专家权威系数为0.89和0.90,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233和0.281(P<0.001)。最终形成的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师资准入指标包括学历、职称、临床经验、教学经验、发表论文5项,核心能力包括一级指标5项(临床专业能力、临床教学能力、人格修养、护理科研能力、临床管理能力)、二级指标15项及三级指标64项。结论:构建的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师资准入标准及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师资的选拔、培养、考核和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儿科 护理教育 准入标准 核心能力 德尔菲法
下载PDF
我国非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发展建议
8
作者 尤黎明 付雪 +1 位作者 刘佳丽 刘可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29-1033,共5页
基于教育部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要坚持统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的原则,该研究通过整合问卷调查、文本资料和关键知情人访谈资料,从招生情况、培养方案的各项要素,以及具体教学安排等方面,全面分析非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 基于教育部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要坚持统一标准、保证同等质量的原则,该研究通过整合问卷调查、文本资料和关键知情人访谈资料,从招生情况、培养方案的各项要素,以及具体教学安排等方面,全面分析非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建议解决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指标问题,限定报读条件,明确规定临床专科轮科实习的临床实践基地,规范要求临床专科实习的时长及内容,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建议工作单位在学生学习时间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主要用于理论课程上课、临床实习(包括跨单位临床实习),以及学位论文工作等,以保证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护理 研究生 非全日制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方案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构建
9
作者 余艳兰 罗红 +2 位作者 王中英 吴敏 郭元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8期135-138,共4页
目的应用德尔菲法构建中西医结合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形成中西医结合MNS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初稿,选择28名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结果共进行两轮专家函询,最终构建的中... 目的应用德尔菲法构建中西医结合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方法通过文献查阅形成中西医结合MNS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初稿,选择28名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结果共进行两轮专家函询,最终构建的中西医结合MNS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评价指标包括5个一级指标(职业道德素养、中西医临床护理能力、护理科研能力、护理教学能力、护理管理能力)、16个二级指标和58个三级指标。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4和0.97,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46和0.212(P<0.01)。结论本方案构建科学、实用,可为中西医结合MNS研究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考核及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临床实践能力 德尔菲法 评价指标
下载PDF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高级健康评估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10
作者 王颖 胡荣 +2 位作者 陈美静 庄嘉元 高骥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13-1418,共6页
目的创新高级健康评估课程教学设计,培养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与思政素养。方法在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21级和2022级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高级健康评估课程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反思”式创新教学。对学生提交的... 目的创新高级健康评估课程教学设计,培养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与思政素养。方法在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21级和2022级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高级健康评估课程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反思”式创新教学。对学生提交的反思报告进行资料分析,评价其教学效果。结果2届学生共91名,提交364份反思报告,凝炼出3个获益主题:夯实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综合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临床探究思辨能力、强化团队合作意识、转变思维方式);增强综合素养(感受责任担当、促进专业认同、提升科研兴趣、增强道德素养、提升人文素养)。此外,部分学生也表示存在沟通交流能力不足、临床应变能力有待提升、健康教育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结论高级健康评估课程创新教学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反思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培养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综合实践能力,并通过反思教学设计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维反刍,培养学生思政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高级健康评估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 反思
下载PDF
老年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5
11
作者 邵丽梅 谭惠仪 +1 位作者 王幼芳 刘静娜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4-199,共6页
目的:构建老年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及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构建老年MNS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24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 目的:构建老年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及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构建老年MNS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法对24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咨询专家有效应答率分别为100.0%和83.3%,专家意见提出率分别为54.2%和35.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3和0.903,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10和0.403(均P<0.001),最终构建的老年MNS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7个三级指标。结论:老年MNS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临床指导教师遴选、考核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护理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临床指导教师 核心能力 护理教育 德尔菲法 护理
下载PDF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的研究热点及前沿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秋平 曹汝汝 陈玲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4-97,共4页
目的 了解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完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提供思路与方向。方法 检索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11月收录的有关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目的 了解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完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提供思路与方向。方法 检索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自建库至2021年11月收录的有关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的相关文献,对收集到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相关研究的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研究前沿包括临床实践、培养模式、专科化和课程设置等。研究热点集中在评价指标及考核方式、临床核心能力培养、课程设置及培养体系构建和专科化教育。结论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核心能力内容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未来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从跨专业、跨地区、跨院校共享课程、学分互认和考核评价等角度展开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能力研究,以丰富该领域主题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核心能力 研究热点
下载PDF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师资规范化培训方案的构建
13
作者 周秀梅 徐雪琼 +3 位作者 胡秀英 许力升 王钧 刘丽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8期1193-1198,共6页
目的: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师资规范化培训方案,为促进带教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拟定培训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47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形成培训方案终稿。... 目的: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师资规范化培训方案,为促进带教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拟定培训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47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形成培训方案终稿。结果: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20,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02和0.117(P<0.01)。最终得到包含4个维度、16个二级条目、42个三级条目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师资规范化培训方案。结论:构建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师资规范化培训方案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带教师资规范化培训提供指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临床带教教师 规范化培训 德尔菲技术
原文传递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框架的构建及权重分析
14
作者 赵荣 于文舟 王瑛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494-2500,共7页
目的: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框架并确定各指标权重。方法:以学生发展理论为研究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化访谈、小组讨论及专家函询构建MNS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框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MNS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框... 目的: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框架并确定各指标权重。方法:以学生发展理论为研究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化访谈、小组讨论及专家函询构建MNS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框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MNS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框架进行指标权重分析。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2.31%和100.00%,专家个人权威系数为0.775~0.875,群体权威系数分别为0.817和0.825;专家函询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44~0.369(均P<0.05)。最终形成的MNS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框架中,应届毕业生版包括3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往届毕业生版包括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5个三级指标。MNS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框架中应届毕业生版一级指标中相对权重最高的是“过程质量”(0.6080),其次为“输出质量”(0.2721),“输入质量”最低(0.1199)。结论:构建的MNS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框架具有科学性,其内容系统、全面,可为MNS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护理教育 质量评价 学生发展理论 德尔菲法 护理
下载PDF
非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需求调查分析
15
作者 年芳 李健芝 +2 位作者 王蓉 万艳平 曾谷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6期0034-0038,共5页
了解高校非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需求及培养满意度。方法 选择湖南省177名非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非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一般资料,科研培养需求,对导师、学校和医院的满意度。结果... 了解高校非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需求及培养满意度。方法 选择湖南省177名非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非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一般资料,科研培养需求,对导师、学校和医院的满意度。结果 非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培养需求高度集中于科研设计与实践、资料整理与分析、成果转换三个方面;被调查群体对导师提供的科研培训最为满意,对医院满意度最低。结论 非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需求较高。建议根据非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征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医院需加大力度配合高校完成非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全日制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科研能力 培养需求 调查
下载PDF
新医科视阈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
16
作者 马翠 解红文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第33期78-80,118,共4页
新医科视阈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应符合时代和科技对护理人才的要求。新医科视阈下以行动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由“理论联系实际”阶段的“对话、反思、概念化、制度化”4... 新医科视阈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应符合时代和科技对护理人才的要求。新医科视阈下以行动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由“理论联系实际”阶段的“对话、反思、概念化、制度化”4个环节及“专业实践和实习”阶段的“社会化、外显化、组合化、内隐化”4个环节组成。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应以“学”为中心,关注实践;借助“技术”支持,创新培养模式;以“问题”为指引,培养临床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临床实践能力
下载PDF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择业效能感的影响:专业自我概念的中介效应分析
17
作者 周玉洁 吴苏 支慧 《全科护理》 2023年第9期1277-1280,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研究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择业效能感的影响,以及专业自我概念在其中的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便利抽取20个省份328名MNS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择业... 目的:探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研究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择业效能感的影响,以及专业自我概念在其中的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便利抽取20个省份328名MNS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择业效能感量表及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SPSS 23.0软件分析MNS研究生未来时间洞察力、择业效能感与专业自我概念的相关性,采用AMOS 24.0软件分析专业自我概念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择业效能感间的中介作用。结果:MNS研究生的择业效能感得分为(95.49±16.76)分,未来时间洞察力得分为(58.75±9.79)分,专业自我概念得分为(93.27±13.83)分,专业自我概念在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择业效能感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22。结论:专业自我概念在MNS研究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和专业自我概念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建议可采取多种干预措施提高MNS研究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培养MNS研究生积极的专业自我概念,提升其择业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未来时间洞察力 择业效能感 专业自我概念 中介效应
下载PDF
国外护理跨专业教育对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18
作者 宗可敬 乔建红 +3 位作者 邵珠燕 范清美 李灵 郭迎坤 《医药高职教育与现代护理》 2023年第1期1-4,25,共5页
跨专业教育被认证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合作实践能力,通过跨专业教育可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照护质量,改善患者结局,已成为国际医学教育领域的主流。作者从发展条件、教育对象、教学方法、质量评价四方面介绍国外护理跨专业... 跨专业教育被认证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合作实践能力,通过跨专业教育可提高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照护质量,改善患者结局,已成为国际医学教育领域的主流。作者从发展条件、教育对象、教学方法、质量评价四方面介绍国外护理跨专业教育的开展现状,基于国情启示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为我国逐步开展护理硕士跨专业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教育 护理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教育
下载PDF
生命教育视域下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政教育研究
19
作者 王欢 于洪宇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3年第22期175-178,共4页
近年来,一些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价值观念淡薄,生命意识教育理念的错位及缺失。为使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好地承担起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天职和使命,笔者研究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政教育的现存问题,并通过提升学生对生命... 近年来,一些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价值观念淡薄,生命意识教育理念的错位及缺失。为使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更好地承担起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的天职和使命,笔者研究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政教育的现存问题,并通过提升学生对生命教育为核心的思政教育认知;提升职业认同,强化生命意识、责任意识;加强教师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课外育人体系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补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教育不足等措施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由此得出对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政教育的现实意蕴:加强生命教育的师资培训,大力开展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实践活动,独立课程与渗透式教学相结合等方式有助于培养出德才兼备、德术双馨的高级护理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教育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 思政教育 职业认同 渗透式教学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
作者 王虹 董岩 +3 位作者 范甜甜 周英 黎玉梅 韩媛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第18期144-148,共5页
分析近10年国内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为完善国内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提供参考。研究显示,国内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研究领域的作者及机构间的跨区域、跨团队合作有待加强;专科... 分析近10年国内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为完善国内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提供参考。研究显示,国内MNS研究生临床实践培养模式研究领域的作者及机构间的跨区域、跨团队合作有待加强;专科化培养、完善评价体系、与专科护士培养相接轨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临床实践 培养模式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