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站采血护理实施质量管理改进对护理质量及血浆报废率的影响
1
作者 刘爱琴 马兆玉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分析血站采血护理实施质量管理改进对护理质量及血浆报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0年9月于盐城市中心血站采血的800例无偿献血者,参考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参考组基础上实施质量管理改进护理。对比2组血浆报废率... 目的分析血站采血护理实施质量管理改进对护理质量及血浆报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0年9月于盐城市中心血站采血的800例无偿献血者,参考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参考组基础上实施质量管理改进护理。对比2组血浆报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浆报废率为1.50%,较参考组的5.00%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较参考组的6.50%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较参考组的94.7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站采血护理实施质量管理改进可以降低血浆报废率,减少采血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提高献血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 采血护理 质量管理改进 护理质量 血浆报废率
下载PDF
如何降低增压缸体报废率研究分析
2
作者 滕传勇 屈猛 王永宏 《汽车与驾驶维修》 2024年第1期50-52,57,共4页
本文针对降低增压缸体报废率的问题,从原因分析、措施探讨和实例验证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结合实践经验找到引起增压缸体报废率偏高的主要因素,同时具体分析增压缸体报废率的其他相关原因,提出合理化的研究分析结果。最后,通过试... 本文针对降低增压缸体报废率的问题,从原因分析、措施探讨和实例验证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结合实践经验找到引起增压缸体报废率偏高的主要因素,同时具体分析增压缸体报废率的其他相关原因,提出合理化的研究分析结果。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这些措施的有效性,为降低增压缸体报废率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低 增压缸体 报废率 原因 失效 措施
下载PDF
采供血关键控制点对血液报废率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刘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86-0089,共4页
分析采供血关键控制点对血液报废率的影响。方法 纳入承德市中心血站质管科2000名无偿献血者作为此次分析样本,选取时间为2021年09月-2023年08月,以2022年09月为中心,分别实施常规管理(2021年09月-2022年08月,1000例,组别设置为对照组)... 分析采供血关键控制点对血液报废率的影响。方法 纳入承德市中心血站质管科2000名无偿献血者作为此次分析样本,选取时间为2021年09月-2023年08月,以2022年09月为中心,分别实施常规管理(2021年09月-2022年08月,1000例,组别设置为对照组)、关键控制点质量管理(2022年09月-2023年08月,1000例,组别设置为研究组)。对两组管理措施实施后血液报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献血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血液报废率差异显示,两组组间数据差异大,表示研究组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关键控制点质量管理实施后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组间满意度对比结果显示研究组较高,且与对照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分析有意义。结论 采供血关键控制点的实施可以提升献血者满意度,对不良反应抑制效果好,可以降低血液报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供血关键控制点 血液报废率 不良反应 献血者满意度
下载PDF
环形循环体系闭环干预在降低血站成分制备中血液报废率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郑瑜 范亚娟 牛晓远 《贵州医药》 CAS 2023年第3期477-478,共2页
目的 探讨环形循环体系闭环干预在降低血站成分制备中血液报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例无偿献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环形循环体系闭环干预。比较两组血液报废状况;比较两组制... 目的 探讨环形循环体系闭环干预在降低血站成分制备中血液报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例无偿献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采取环形循环体系闭环干预。比较两组血液报废状况;比较两组制备操作状况;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两组无偿献血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制备操作合格率、抽检合格率、检查合格率级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血液报废率与红细胞、血浆、冷沉淀报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血站成分制备过程中予以环形循环体系闭环干预可降低血液报废率,改善制备操作状况,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循环体系闭环干预 血液报废率 血站成分制备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品管圈在降低血液报废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臧艳 程宁 +5 位作者 郭慧军 郭菲 朱燕霞 葛立华 陆敏 钱宝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64-966,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报废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应用品管圈的流程与方法对血液质量进行持续改进,对采供血环节中的血液报废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及持续改进计划。结果有形成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在采供血环节中血液报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血液报废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应用品管圈的流程与方法对血液质量进行持续改进,对采供血环节中的血液报废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及持续改进计划。结果有形成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在采供血环节中血液报废率由干预前的5.77%下降至2.73%,血液报废率明显下降;无形成果,使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责任心、自信心以及团队沟通协调能力、凝聚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采用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采供血环节中的血液报废率,不断提高血液质量,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降低血液报废率 血液质量
原文传递
降低献血者丙氨酸转氨酶报废率的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源 白林 +2 位作者 刘文 李东 管改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7期1118-1119,共2页
我国献血者传染病筛查的生化指标只有丙氨酸转氨酶(ALT)。该指标在肝炎的诊断及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也是血站系统对献血者血液进行筛查的一项重要指标[1]。本研究通过对实际工作中控制ALT报废情况的因素分析,探讨采取何种措施... 我国献血者传染病筛查的生化指标只有丙氨酸转氨酶(ALT)。该指标在肝炎的诊断及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也是血站系统对献血者血液进行筛查的一项重要指标[1]。本研究通过对实际工作中控制ALT报废情况的因素分析,探讨采取何种措施能有效降低ALT报废率。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太原地区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无偿献血者191 114人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丙氨酸转氨酶 报废率 ALT 生化指标 临床价值 血站系统 太原地区
下载PDF
应急采血对血液安全及报废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马祖军 孟超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3年第1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应急采血对血液安全及报废率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绵阳中心血站和德阳中心血站2007~2009年每年5月每日采血量、传染病检测阳性报废量、乳糜血报废量、新鲜冰冻血浆制备量、悬浮红细胞出入库量和外调血量,以及每年6月... 目的探讨汶川地震应急采血对血液安全及报废率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绵阳中心血站和德阳中心血站2007~2009年每年5月每日采血量、传染病检测阳性报废量、乳糜血报废量、新鲜冰冻血浆制备量、悬浮红细胞出入库量和外调血量,以及每年6月全血和悬浮红细胞过期报废量。结果 2个血站在震后1周内的血液采集量分别为1 257.5U和708U,日均采血量较震前大幅度增加;2个血站震后传染病检测阳性报废率与2007年、2009年同期相比无显著变化。绵阳中心血站2008年5月乳糜血报废率与2007年同期基本持平但略低于2009年,德阳中心血站该指标则较2007年、2009年同期大幅度上升;与2007年、2009年同期相比,2个血站2008年6月血液过期报废量均大幅度上升。结论在采血能力未受到明显影响的情况下,血源、血液安全及应急采血能力能够得以保障。但血站应积极完善血液应急保障预案,在确保应急采供血安全的同时,合理估计临床血液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采血 血液安全 血液报废率
下载PDF
降低超声波洁牙机工作头报废率的有效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建 孟焕新 +1 位作者 张庆华 侯建霞 《北京医学》 CAS 2009年第1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洁牙机工作头 超声波洁牙机 报废率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消耗性支出 压电陶瓷 报废原因 发现工作
原文传递
加强采血质量管理 降低单采血小板耗材报废率 被引量:6
9
作者 田浩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3-314,共2页
目的单采血小板耗材成本较高,通过加强采血质量管理,以降低因单采失败所致耗材报废率,节约成本。方法自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通过加强采血质量管理,特别加强对献血者血管条件筛选、献血者血常规参数筛选、献血者饮食指导和管理、献... 目的单采血小板耗材成本较高,通过加强采血质量管理,以降低因单采失败所致耗材报废率,节约成本。方法自2014年1月-2015年5月期间,通过加强采血质量管理,特别加强对献血者血管条件筛选、献血者血常规参数筛选、献血者饮食指导和管理、献血者心理护理、采血护士培训等关键环节控制,并将每月单采耗材报废率纳入科内质量目标管理。回顾性对比分析2011年8月-2013年12月单采耗材报废率。结果 2011年8月-2013年共正常使用单采耗材25 253套,报废369套,报废率为1.44%;2014年1月-2015年5月共正常使用单采耗材23548套,报废292套,报废率为1.22%(管理前、后单采耗材报废率比较,P<0.05)。其中因红细胞污染、献血反应、机器故障/操作不当、乳糜血等原因所致的单采耗材报废率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采血质量管理,可以明显降低因单采失败所致耗材报废率,从而节约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耗材 报废率 质量管理
原文传递
降低无偿献血中脂肪血的报废率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车骝强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09-109,共1页
目的降低无偿献血中脂肪血的报废率。方法应用回顾性方法,收集青海省血液中心2001~2007年无偿献血者血液资料138221份,其中因脂肪血报废1640份,男性1230份,女性410份。结果通过对使用新方法前后7年的数据资料统计分析,使用该方法前脂... 目的降低无偿献血中脂肪血的报废率。方法应用回顾性方法,收集青海省血液中心2001~2007年无偿献血者血液资料138221份,其中因脂肪血报废1640份,男性1230份,女性410份。结果通过对使用新方法前后7年的数据资料统计分析,使用该方法前脂肪血的报废率为1.75%,使用新方法后脂肪血的报废率为0.82%,有极显著性差异(χ2=241.42,P<0.01)。结论青海省血液中心提出的街头微量毛细管快速比浊仪定量分析的方法,值得推广。该方法成本少,效率高,变事后管理为事前预防,降低了资源浪费,减少了输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血 报废率 分析
下载PDF
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质量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5
11
作者 乌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5期160-162,共3页
目的分析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质量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情况。方法将在我院血站中心进行无偿献血的人群2 00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质量改进护理,分析其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 目的分析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质量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情况。方法将在我院血站中心进行无偿献血的人群2 00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质量改进护理,分析其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血液报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站的采血护理过程中,通过使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能够明显提升护理质量和采血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站采血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护理质量 血液报废率
下载PDF
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质量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钱新红 《临床护理杂志》 2014年第4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质量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12月来我站无偿献血者19525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2年1月~12月来我站无偿献血者19222例设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持续... 目的探讨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对护理质量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12月来我站无偿献血者19525例设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12年1月~12月来我站无偿献血者19222例设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比较两组血液报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于采血结束后对两组献血者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研究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液报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站采血护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血液报废率,同时鼓励无偿献血者转为低危、固定无偿献血者,保证血液质量和献血者安全,赢得社会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样采集 护理 持续质量管理 血液报废率
下载PDF
加强药品管理降低药品报废率 被引量:5
13
作者 叶锦标 朱伟燕 邓少洁 《实用医技杂志》 2005年第04A期939-940,共2页
目的:加强门诊药房药品管理,减小药品报废率。方法:将门诊药房药柜、调配台分成若干个小区,落实到个人管理,并对两年多来药品报废情况作定量分析,寻找报废原因。结果:药品报废情况得到大大改善,报废率远远地低于国家允许范围。结论:药... 目的:加强门诊药房药品管理,减小药品报废率。方法:将门诊药房药柜、调配台分成若干个小区,落实到个人管理,并对两年多来药品报废情况作定量分析,寻找报废原因。结果:药品报废情况得到大大改善,报废率远远地低于国家允许范围。结论:药品经过规范化管理后,报废情况大大地减少,相应地为医院创造了一笔可观的利润,为药品规范管理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 药房 报废率 有效期
下载PDF
降低491QE发动机凸轮轴报废率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何昌德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79,共3页
汽车发动机凸轮轴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报废大都是由于凸轮轴上的齿轮报废引起的,通过把凸轮轴与齿轮的整体式改为分体式,并更改凸轮齿轮的材料,提高齿轮的机械性能来达到降低凸轮轴报废率的目的。
关键词 汽车 发动机 凸轮轴 齿轮 材料 报废率
下载PDF
无偿献血中如何降低脂肪血的报废率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宝宏 《中外医疗》 2008年第19期176-,共1页
目的通过对降低脂肪血的报废率的几种方法比较,探讨如何防止脂肪血的发生。方法采用对献血者献血前饮食情况的询问,街头微量快速脂肪血目测实验和街头微量快速脂肪血定量实验筛查脂肪血。结果使用街头微量快速脂肪血目测实验后,比仅依... 目的通过对降低脂肪血的报废率的几种方法比较,探讨如何防止脂肪血的发生。方法采用对献血者献血前饮食情况的询问,街头微量快速脂肪血目测实验和街头微量快速脂肪血定量实验筛查脂肪血。结果使用街头微量快速脂肪血目测实验后,比仅依靠街头咨询时脂肪血报废率有了明显的降低,使用街头微量快速脂肪血定量实验后,又比目测实验时脂肪血的报废率有了明显的下降。结论街头微量快速脂肪血定量检测技术是一种有效防止脂肪血的方法,值得在各级血站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血 咨询 目测 定量 报废率
下载PDF
现役军人献血前实行ALT筛查前后血液报废率分析
16
作者 王爱红 毛雄伟 +2 位作者 王孝芳 姜庆芳 鲁梅华 《健康研究》 CAS 2013年第6期407-408,共2页
目的分析现役军人献血前实行血液ALT筛检后血液报废情况,以有效地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对2010年—2012年的现役军人献血后血液ALT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实行献血前ALT筛查后血液报废率为1.22%,而未实行献血前ALT筛查的2010... 目的分析现役军人献血前实行血液ALT筛检后血液报废情况,以有效地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对2010年—2012年的现役军人献血后血液ALT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实行献血前ALT筛查后血液报废率为1.22%,而未实行献血前ALT筛查的2010年和2011年分别为6.42%和6.95%,实施ALT筛查前后血液报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献血前进行ALT筛查可有效降低血液报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献血 低危人群 ALT筛查 血液报废率
下载PDF
济南地区无偿献血检验反应性分析与降低报废率探讨
17
作者 赵翠云 王志玉 刘振强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8年第3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反应性 无偿献血 标本检测 献血者 报废率 HBSAG 济南 山东
下载PDF
浅谈应急采血对血液安全及报废率的影响
18
作者 刘爱民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5期380-381,共2页
目的探讨应急采血对血液安全及报废率的影响,为保障临床血液及时安全供应提供经验。方法对比分析长春市中心血站在2011年、2012年、2013年每年的6月每天的采血量、乳糜血报废量、传染病检测阳性报废量、新鲜冰冻血浆制备量、悬浮红细胞... 目的探讨应急采血对血液安全及报废率的影响,为保障临床血液及时安全供应提供经验。方法对比分析长春市中心血站在2011年、2012年、2013年每年的6月每天的采血量、乳糜血报废量、传染病检测阳性报废量、新鲜冰冻血浆制备量、悬浮红细胞出入库量以及外调血量;每年7月悬浮红细胞和全血过期报废量。结果本组调查研究后分析,长春市中心血站在吉林德惠禽业公司大火1周内的日均采血量和火灾前相比显著增加。在乳糜报废率方面,长春市中心血站2013年乳糜报废率与2011年、2013年同期相比大幅度增加。在传染病检测阳性报废率方面,长春市中心血站在吉林德惠禽业公司大火后与2011年、2012年同期相比没有显著的变化。长春市中心血站2013年7月血液过期报废率明显高于2011年和2012年同期血液过期报废率。结论研究显示,在采血能力没有受到明显影响的情况下,血源和血液安全能够得到保障。但是血站必须做好血液供应应急预案,以备不时之需。笔者的分析结果可为提高血站应急采血安全能力以及减少报废率的发生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采血 血液安全 报废率 影响
下载PDF
2013年度贵阳地区无偿献血标本报废率分析
19
作者 王军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6期636-637,共2页
目的:分析献血者血液因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丙肝抗体(抗-HCV)、梅毒抗体(抗-TP)和艾滋抗体(抗-HIV)及谷丙转氨酶(ALT)5项指标检测不达标准的报废情况。方法:用双试剂对贵阳地区2013年度74 025例献血者的血浆进行检测,ELISA方法检测HB... 目的:分析献血者血液因乙肝表面抗原(Hbs Ag)、丙肝抗体(抗-HCV)、梅毒抗体(抗-TP)和艾滋抗体(抗-HIV)及谷丙转氨酶(ALT)5项指标检测不达标准的报废情况。方法:用双试剂对贵阳地区2013年度74 025例献血者的血浆进行检测,ELISA方法检测HBs Ag、抗-HCV、抗-TP和抗-HIV,速率法检测ALT,分析所采集血液标本的报废情况。结果:血液检测总报废率5.80%,报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ALT(3.48%)、TP(1.08%)、HBs Ag(0.71)、抗-HIV(0.31%)及抗-HCV(0.22%)。结论:在献血前除做好ALT、乙肝表抗初筛外,建议增加抗-TP、抗-HCV和抗-HIV金标条初筛,以减少血液标本报废率及血液疾病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 肝炎抗体 丙型 无偿献血者 血液检测 报废率
下载PDF
对初筛设备改进减少血液ALT报废率的研究
20
作者 张维 牛慧佳 +1 位作者 王伟 李永珍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6期114-115,共2页
目的对ALT报废血液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改进初筛设备和操作方法,达到减少血液报废率的目的。方法通过对ALT报废血液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对部分采血车的ALT初筛设备和操作方法进行了改进,将改进前后采血车的ALT报废率进行比较。... 目的对ALT报废血液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改进初筛设备和操作方法,达到减少血液报废率的目的。方法通过对ALT报废血液的原因进行探讨分析,对部分采血车的ALT初筛设备和操作方法进行了改进,将改进前后采血车的ALT报废率进行比较。结果2008年3月~2008年5月未改进的采血车的ALT报废率为1.72%,改进后的采血车的ALT报废率为0.96%。两者比较,改进后的采血车的ALT报废率较未改进的采血车的ALT报废率明显下降(Х^2=10.26,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说明通过对采血车ALT初筛设备和操作方法进行改进,措施是有效的,明显减少了血液报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T报废率 原因分析 改进初筛设备 减少血液报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