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8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抹茶对贮藏期间薏仁米脂质氧化的影响
1
作者 陈婵 黄靖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4,共5页
目的:利用天然物质抹茶延长薏仁米货架期。方法:以新鲜薏仁米为原料,经过不同剂量抹茶茶粉处理,测定贮藏期间薏仁米的水分含量、脂肪酸值、过氧化值、丙二醛含量等各项指标及菌落总数和脂质氧化关键酶的变化。结果:经不同剂量抹茶茶粉... 目的:利用天然物质抹茶延长薏仁米货架期。方法:以新鲜薏仁米为原料,经过不同剂量抹茶茶粉处理,测定贮藏期间薏仁米的水分含量、脂肪酸值、过氧化值、丙二醛含量等各项指标及菌落总数和脂质氧化关键酶的变化。结果:经不同剂量抹茶茶粉处理均会抑制薏仁米贮藏期间脂肪酸值、过氧化值、丙二醛含量以及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活性的上升,减少水分的消耗及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抹茶对薏仁米的保藏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剂量依赖性,但添加质量分数为0.05%和0.08%的抹茶茶粉处理的保藏效果差异较小。贮藏4个月后,与自封袋组相比,添加质量分数为0.05%的抹茶茶粉处理组中薏仁米的脂肪酸值、过氧化值和丙二醛含量分别降低了31.60%,30.77%,44.83%,脂肪酶和脂肪氧化酶活性分别降低了23.05%,28.74%,且游离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与新鲜薏仁米更相似。结论:抹茶能有效抑制薏仁米贮藏期间脂质氧化,延长其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抹茶 薏仁米 脂质氧化 贮藏 脂肪酸
下载PDF
分析贵州抹茶低糖蛋糕加工处理与工艺方法研究
2
作者 侯彦双 《福建茶叶》 2024年第3期24-26,共3页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蛋糕是消费者十分喜爱的一类甜品。在以往制作蛋糕时,通常会添加许多糖分,因此口感相对甜腻。为了进一步保证蛋糕食用的健康性,需要有效制作抹茶低糖蛋糕,并优化具体的加工处理方法。本文针对抹茶低糖蛋糕加工处理...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蛋糕是消费者十分喜爱的一类甜品。在以往制作蛋糕时,通常会添加许多糖分,因此口感相对甜腻。为了进一步保证蛋糕食用的健康性,需要有效制作抹茶低糖蛋糕,并优化具体的加工处理方法。本文针对抹茶低糖蛋糕加工处理展开分析,介绍了低糖蛋糕的食用效果,介绍了其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并提出具体的工艺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人员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抹茶低糖蛋糕 加工处理 食用效果 工艺方法研究
下载PDF
抹茶品质指标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研究
3
作者 荣艳娜 柳新荣 +2 位作者 邢志强 陈全胜 欧阳琴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25-132,共8页
目的建立适用于抹茶品质的可见近红外(visible-nearinfrared,Vis-NIR)光谱快速无损检测模型以实现多种品质指标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Vis-NIR获取抹茶样本的光谱数据,使用一阶导数(first derivative,1^(st))光谱预处理方法,最后采用自助... 目的建立适用于抹茶品质的可见近红外(visible-nearinfrared,Vis-NIR)光谱快速无损检测模型以实现多种品质指标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Vis-NIR获取抹茶样本的光谱数据,使用一阶导数(first derivative,1^(st))光谱预处理方法,最后采用自助软收缩法(bootstrapping soft shrinkage,BOSS)、迭代变量子集优化法(iterative variable subset optimization,IVSO)和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ompetitive adaptive reweighted sampling,CARS)筛选光谱特征变量,构建抹茶品质指标的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PLS)预测模型,探究光谱信息与茶多酚、游离氨基酸、酚氨比、咖啡碱和可溶性糖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构建的Vis-NIR的CARS-PLS预测模型在抹茶品质指标含量预测方面均获得了最佳结果,预测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n the prediction set,Rp)分别为0.9227、0.8906、0.9243、0.9381和0.9522;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in the prediction set,RMSEP)分别为0.867、0.337、0.557、0.216和0.440。结论本研究采用的Vis-NIR光谱技术综合了可见光、短波近红外和长波近红外的优势,在快速无损预测多种抹茶品质指标方面具有良好应用潜力,为抹茶品质的快速无损高效检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近红外光谱法 抹茶 化学计量学 变量筛选 无损检测
原文传递
不同品种抹茶营养物质和抗氧化活性的测定及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邬刚 马云龙 徐铭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46,共8页
为研究不同品种抹茶在相关基础理化指标、营养物质和抗氧化活性上的品质差异,以8种不同品种(国内5种,国外3种)抹茶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比较不同品种抹茶中水分、水浸出物、粒度(D60)、灰分、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茶氨酸、茶多酚、儿茶... 为研究不同品种抹茶在相关基础理化指标、营养物质和抗氧化活性上的品质差异,以8种不同品种(国内5种,国外3种)抹茶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比较不同品种抹茶中水分、水浸出物、粒度(D60)、灰分、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茶氨酸、茶多酚、儿茶素类化合物、咖啡碱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建立抹茶品质评价模型。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共提取出2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可达82.5%。所有抹茶的水分、粒度(D60)和灰分均符合GB/T 34778—2017《抹茶》的要求。我国不同品种抹茶的水浸出物、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茶氨酸、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咖啡碱含量均显著高于国外抹茶样品(P<0.05)。此外,“龙井43”品种抹茶的综合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强,综合品质评分也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抹茶 营养物质 抗氧化活性 体能恢复 理化特征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遵义市抹茶产业发展现状、基础与策略分析
5
作者 杨家干 齐兴源 +4 位作者 刘春波 唐金梅 林正洲 曾宪平 何敏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期121-124,共4页
近年来,随着食品添加、新式饮品发展的多元化需求,抹茶深受市场青睐,其良好的营养价值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衍生产品和保健品开发,是茶产业新的增长方向。遵义市茶业规模大,可以生产六大茶类的茶叶产品,但是在抹茶发展上还处于起步阶... 近年来,随着食品添加、新式饮品发展的多元化需求,抹茶深受市场青睐,其良好的营养价值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衍生产品和保健品开发,是茶产业新的增长方向。遵义市茶业规模大,可以生产六大茶类的茶叶产品,但是在抹茶发展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该文综述抹茶国内外现状,罗列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遵义发展抹茶在规模、品种、基地、企业方面的基础,提出强化抹茶生产基地建设、加工技术提升、产业集聚发展、产品研发开发和政策资金扶持等对策建议,以期为遵义茶产品开发、茶产业效益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抹茶 产业 加工 食品 品质
下载PDF
抹茶羊羹加工工艺研究
6
作者 王怡君 包鸿慧 +7 位作者 奉思思 王紫勤 刘志敏 孙佳颖 何亚娟 李青 周睿 愈商权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6期42-45,共4页
为探究抹茶羊羹最佳制备工艺,以抹茶粉、红豆沙、琼脂粉及大米糖浆为主要原料,制作一款富有浓郁茶香味的羊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抹茶羊羹工艺进行优化,考查抹茶粉用量、大米糖浆用量及琼脂粉用量对抹茶羊羹品质特性的影响。... 为探究抹茶羊羹最佳制备工艺,以抹茶粉、红豆沙、琼脂粉及大米糖浆为主要原料,制作一款富有浓郁茶香味的羊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抹茶羊羹工艺进行优化,考查抹茶粉用量、大米糖浆用量及琼脂粉用量对抹茶羊羹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抹茶羊羹最优制备工艺为抹茶粉用量3.0 g,大米糖浆用量30 g,琼脂粉用量7 g。此工艺配方制得的抹茶羊羹感官评分为93.8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0.60%,析水率为2.81%,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5.43%,硬度为181.56 g,弹性为0.92,咀嚼性为57.03 mJ,颜色呈深绿色,形态完整,色泽和质地均匀且有光泽,滋味甘甜,茶香浓郁,口感爽滑细腻,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咀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抹茶羊羹 工艺优化 正交设计 感官评分 品质特性
下载PDF
铜仁梵净抹茶产业发展思考
7
作者 肖楚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2期86-88,共3页
在介绍铜仁生态茶产业概况基础上,分析了铜仁出产高品质抹茶的外在优势及内在条件,并针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讨了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对策,为茶叶产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 产业 梵净抹茶 发展思路 铜仁市
下载PDF
宜兴市碾茶(抹茶)生产现状、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8
作者 张坚强 许梦华 +1 位作者 徐建陶 梅菊芬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2-13,41,共3页
宜兴市是江苏省目前最大的茶叶产区。近年来,宜兴市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通过项目、贴息贷款等方式支持碾茶(抹茶)产业发展。为进一步促进宜兴市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现在总结宜兴市碾茶(抹茶)生产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茶产业发展中存... 宜兴市是江苏省目前最大的茶叶产区。近年来,宜兴市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通过项目、贴息贷款等方式支持碾茶(抹茶)产业发展。为进一步促进宜兴市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现在总结宜兴市碾茶(抹茶)生产现状的基础上,针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包括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加大财政补贴、拓展消费渠道、加快资源整合、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宣传推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抹茶) 生产企业 生产成本 制约因素 人才培养 宜兴市
下载PDF
日本抹茶的品牌塑造与中国文化的传承探究
9
作者 邓怡然 《福建茶叶》 2024年第4期58-60,共3页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抹茶文化影响深远,意义重大。随着日本茶道的普及,日本抹茶产业契合时下需求,凝练出独特的文化符号植入产品设计与品牌理念之中。抹茶品牌的名称作为展示企业文化的媒介,既要能体现不同茶品类的口感、特征,还要能准... 中国传统文化对日本抹茶文化影响深远,意义重大。随着日本茶道的普及,日本抹茶产业契合时下需求,凝练出独特的文化符号植入产品设计与品牌理念之中。抹茶品牌的名称作为展示企业文化的媒介,既要能体现不同茶品类的口感、特征,还要能准确凝练出应传达的历史文化韵味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本文以日本三大著名抹茶品牌为例,探究其产品名称中的中国文化负载词使用情况,借鉴日本抹茶品牌如何将文化创意融合进经典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抹茶 中国文化负载词 品牌塑造 文化传承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抹茶适制品种综合评价
10
作者 袁丽萍 雷震东 +6 位作者 王欢欢 覃信雪 杨淑雅 温晓菊 吴位河 倪德江 陈玉琼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229-234,共6页
以同一茶园36个茶树品种为实验材料,按照抹茶鲜叶遮阴要求和加工工艺制成抹茶,分析其感官品质、主要理化成分、色度值等11项品质指标。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构建... 以同一茶园36个茶树品种为实验材料,按照抹茶鲜叶遮阴要求和加工工艺制成抹茶,分析其感官品质、主要理化成分、色度值等11项品质指标。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构建抹茶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筛选出适制抹茶品种。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6个品种可分为三大类群,第I类群品种所制抹茶色泽绿润、滋味鲜醇,酚氨比值低,品质最佳;第II类群品种所制抹茶酚氨比值高,滋味浓涩;第III类群为黄化和白化品种,所制抹茶色泽品质和香气品质较差。PCA结果显示,前5个PC累计贡献率达88.152%,根据前5个PC构建的评价函数对抹茶进行综合评价,综合得分排在前10的品种为中茶102、台茶12、中茶108、福鼎大毫、梅占、福鼎大白、福云六号、紫牡丹、茂绿和迎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的感官品质与理化成分的关系模型为y=3.167|a*|+46.850,R^(2)=0.710,P<0.001,表明该模型有效,该模型评价的抹茶品种得分与PC综合评价结果高度一致,表明干茶a*值可以作为评价抹茶品质的代表指标。因此,基于PCA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的抹茶适制品种的综合评价体系及代表性评价指标,能够为抹茶品种适制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抹茶 树品种 适制性 多元分析方法 综合评价体系
下载PDF
抹茶蛋卷贮藏品质与货架期预测模型研究
11
作者 潘俊娴 潘春飞 +6 位作者 苗幼珺 吕杨俊 蒋玉兰 叶丽伟 王霈菲 张士康 朱跃进 《茶叶》 2023年第2期65-69,共5页
当前抹茶烘焙食品广受消费者青睐,对抹茶烘焙食品贮藏品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本文以抹茶蛋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食品保质期加速测试法,研究其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过氧化值、酸价和色差的变化,并基于Arrhenius模型构建抹... 当前抹茶烘焙食品广受消费者青睐,对抹茶烘焙食品贮藏品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意义。本文以抹茶蛋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食品保质期加速测试法,研究其贮藏过程中水分含量、过氧化值、酸价和色差的变化,并基于Arrhenius模型构建抹茶蛋卷的货架期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抹茶蛋卷在贮藏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水分含量、色差L值和b值较为稳定,色差a值呈上升趋势,过氧化值逐渐增加,酸价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以色差a值作为主要品质劣变指标,进行零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建立抹茶蛋卷货架期预测模型,25℃条件下预测货架期为325.39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抹茶 蛋卷 贮藏品质 货架期
下载PDF
体外模拟消化对抹茶冲泡液生物活性物质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2
作者 崔虹 黄帅 刘宝林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3-119,共7页
为探明消化过程对抹茶冲泡液中生物活性物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体外消化模型方法,研究各消化阶段(口腔、胃和肠)中总黄酮、总多酚、茶氨酸、咖啡碱、儿茶素类化合物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口腔消化阶段相比,在胃消化后,... 为探明消化过程对抹茶冲泡液中生物活性物质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采用体外消化模型方法,研究各消化阶段(口腔、胃和肠)中总黄酮、总多酚、茶氨酸、咖啡碱、儿茶素类化合物和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口腔消化阶段相比,在胃消化后,抹茶冲泡液中总多酚和茶氨酸分别显著提高41.84%和19.54%(P<0.05);绿原酸、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分别显著提高38.53%、44.75%、13.48%、40.45%、64.49%和67.34%(P<0.05);而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显著增加13.74%和9.56%(P<0.05)。与胃消化阶段相比,在肠消化后,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和抗氧化活性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结果表明酚酸和儿茶素类化合物是抹茶冲泡液中主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抹茶 冲泡液 体外模拟消化 生物活性物质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抹茶加工不同阶段中真菌多样性变化分析
13
作者 蒋玉兰 徐海霞 +6 位作者 朱跃进 刘志荣 吕杨俊 潘俊娴 叶丽伟 王霈菲 张士康 《中国茶叶加工》 2023年第1期69-76,共8页
为了解抹茶加工过程中真菌多样性变化情况,以抹茶加工过程中茶叶的三个典型状态在制品茶鲜叶(X组)、碾茶(N组)和抹茶(F组)为研究对象,采用ITS序列检测分析真菌多样性情况。结果表明X组、N组和F组30个样品中共检测出876916条有效序列,各... 为了解抹茶加工过程中真菌多样性变化情况,以抹茶加工过程中茶叶的三个典型状态在制品茶鲜叶(X组)、碾茶(N组)和抹茶(F组)为研究对象,采用ITS序列检测分析真菌多样性情况。结果表明X组、N组和F组30个样品中共检测出876916条有效序列,各组真菌ASVs数目分别为399个、920个和1179个,各组特有ASVs数目分别为212个、476个和713个,三组共有ASVs数目为121个。α多样性分析表明,Goods-coverage指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数值均约等于1,所有样品中的真菌物种基本全部被测出;三组的Chao1、Observed-species和Shannon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真菌物种数目呈现F>N>X的规律,影响抹茶真菌群落的未知因素最多(抹茶的Shannon指数最大),其次分别为碾茶和茶树鲜叶;N组与F组的Simpson指数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碾茶和抹茶中的真菌物种种类类似。β多样性分析表明,各组内的真菌群落结构相近;碾茶与抹茶的真菌菌落结构相似度高,与茶树鲜叶的真菌菌落结构不同。物种分析表明,三组共检测到真菌9门、36纲、80目、189科、360属、597种。门水平: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为X组、N组和F组的优势真菌门,含量分别为97.89%和2.07%(累计99.96%)、56.98%和42.00%(累计98.98%)、49.50%和49.12%(累计98.62%),囊括了各组样品中的绝大部分菌门。属水平:X组中的优势真菌属为茎点霉属(Setophoma),相对丰度为91.06%;N组和F组中的优势真菌属均为茎点霉属(Setophoma)和节担菌属(Wallemia),相对丰度分别为27.46%、27.50%(累计54.96%)和21.46%、32.88%(累计54.34%)。文章为抹茶产业的高质量安全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鲜叶 抹茶 真菌多样性 ITS序列分析
下载PDF
抹茶加工过程中菌群多样性分析
14
作者 蒋玉兰 朱跃进 +4 位作者 吕杨俊 潘俊娴 叶丽伟 王霈菲 张士康 《茶叶通讯》 2023年第2期191-200,共10页
为了解抹茶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变化情况,以茶树鲜叶(X组)、碾茶(N组)和抹茶(F组)为研究对象,采用CTAB法提取样品微生物总DNA,测定样品中微生物的16SrDNA基因V3、V4区序列。测序数据经质量控制、嵌合体过滤、高质量数据统计后,用QI... 为了解抹茶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变化情况,以茶树鲜叶(X组)、碾茶(N组)和抹茶(F组)为研究对象,采用CTAB法提取样品微生物总DNA,测定样品中微生物的16SrDNA基因V3、V4区序列。测序数据经质量控制、嵌合体过滤、高质量数据统计后,用QIIME2软件获得扩增子序列变体ASVs特征表和特征序列,进行ASVs分布分析、α多样性分析、β多样性分析和物种分析。结果表明:X组、N组和F组中共检测出微生物ASVs分别为197个、1018个和1402个,特有ASVs分别为56个、435个和807个,共有ASVs为121个。α多样性分析显示,各组样品的Chao1、Observed-species、Shannon和Simpson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稀释曲线均渐趋平缓,呈现F组高于N组高于X组的规律。β多样性分析显示:N组与F组的菌群结构相似,与X组的菌群结构不同。X组、N组和F组中分别含有5个、8个和10个菌门,共有优势菌门有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蓝藻菌门(Cyan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共有优势菌门累计在各组中占比分别为100.00%、99.93%和99.83%,各组间的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组分别含有23个、31个和31个菌属,共有优势菌属(相对丰度≥1%)为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和乳球菌属(Lactococcus),共有优势菌属累计在各组中占比分别为86.58%、75.03%和67.80%。本研究可为抹茶产业的高质量安全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叶 抹茶 微生物多样性 16SrDNA序列分析
下载PDF
富有机硒抹茶的化学组成、抗氧化活性及其对DNA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笑 闫婷玉 +4 位作者 牛丽丽 翟盼盼 张华峰 杨晓华 彭元金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22-2232,共11页
为阐明新型富有机硒抹茶的营养保健作用与物质基础,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测定富有机硒抹茶、普通国产抹茶和进口抹茶样品中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等活性物质的含量,采用电子鼻等分... 为阐明新型富有机硒抹茶的营养保健作用与物质基础,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等测定富有机硒抹茶、普通国产抹茶和进口抹茶样品中必需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等活性物质的含量,采用电子鼻等分析3种抹茶的感官特性,检测其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状况,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抗DNA损伤作用。结果表明:富有机硒抹茶的有机硒含量达到了富有机硒食品标准,其硒多糖、硒蛋白的硒含量高于普通国产抹茶和进口抹茶,还含有较丰富的铁、锌、锶等微量元素。富有机硒抹茶中赖氨酸、缬氨酸、苏氨酸3种必需氨基酸和EGCG的含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2种抹茶。富有机硒抹茶及其蛋白质、多糖中未检出铅、砷、汞、镉,其相对农药残留量显著(P<0.05)低于其他2种抹茶。富有机硒抹茶的感官特性优于普通国产抹茶和进口抹茶,总还原力、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和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抗DNA损伤作用均强于其他2种抹茶。综上,富有机硒抹茶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营养价值较高,感官特性较好,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抗DNA损伤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抹茶 有机硒 营养成分 抗氧化 DNA损伤
下载PDF
抹茶冰淇淋,抹茶奶茶和抹茶面条的研制 被引量:22
16
作者 黄媛媛 王煜 胡秋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2-124,共3页
本文利用绿茶粉作为功能基料,研制开发抹茶冰淇淋,抹茶奶茶和抹茶面条。研究了绿茶粉添加量对冰淇淋,奶茶和面条感官质量的影响;冰淇淋,奶茶和面条绿茶粉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6%、0.6%、0.8%,并提出了抹茶冰淇淋,抹茶奶茶和抹茶面条的... 本文利用绿茶粉作为功能基料,研制开发抹茶冰淇淋,抹茶奶茶和抹茶面条。研究了绿茶粉添加量对冰淇淋,奶茶和面条感官质量的影响;冰淇淋,奶茶和面条绿茶粉的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6%、0.6%、0.8%,并提出了抹茶冰淇淋,抹茶奶茶和抹茶面条的最佳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 抹茶冰淇淋 抹茶 抹茶面条 配方 研制 叶深加工
下载PDF
球磨机制备超微抹茶粉的生产工艺优化及其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东 唐璇 +2 位作者 雷雨 童凯 姜斌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0-125,共6页
用球磨机制备超微抹茶粉,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生产工艺,并分析不同粒径抹茶粉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抹茶粉粒径的影响依次为球磨时间>球料质量比>装填量>研磨球质量比>转速>球径比;最佳粉碎工艺条... 用球磨机制备超微抹茶粉,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生产工艺,并分析不同粒径抹茶粉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抹茶粉粒径的影响依次为球磨时间>球料质量比>装填量>研磨球质量比>转速>球径比;最佳粉碎工艺条件为球磨时间4.0 h、球料质量比20∶1、装填量4/9、转速380 r/min、(大、中、小)研磨球质量比10∶30∶60、球径比2∶3∶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超微抹茶粉粒径D90为7.15μm;随着粉体粒径的减小,抹茶粉比表面积、休止角和溶解度明显增大,茶多糖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多,游离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差异;在相同的粉碎时间内,随着粒径的减小,茶多酚含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抹茶 球磨机 正交试验 理化特性
下载PDF
浙江省抹茶全程机械化生产加工模式研究——以浙江骆驼九宇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为例
18
作者 卢健 董俊杰 +6 位作者 王东 王超 刘锦华 俞燎远 叶小江 朱建杰 张晶晶 《南方农机》 2023年第24期33-37,共5页
【目的】浙江省茶产业存在机械化率低、老茶园占比高、劳动成本高、产品供需失衡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茶叶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相关研究,以进一步促进茶产业发展。【方法】围绕茶产业现代化、机械化的目标方向,通过引进乘用型复合采茶... 【目的】浙江省茶产业存在机械化率低、老茶园占比高、劳动成本高、产品供需失衡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茶叶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相关研究,以进一步促进茶产业发展。【方法】围绕茶产业现代化、机械化的目标方向,通过引进乘用型复合采茶机、自走式耕作机、植保无人机等关键环节作业机具,结合老茶园宜机化改造,研究制定了一种适合浙北、浙中缓坡茶园的抹茶全程机械化生产加工模式,并对其中的主要生产加工环节及机具配套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结果】通过推进茶叶生产加工全程机械化,浙江骆驼九宇有机食品有限公司茶叶示范基地成效显著,示范应用面积600亩,全程作业效率提高了50%,示范基地省工节本40%,综合经济效益提升了20%。【结论】抹茶全程机械化生产加工模式可以提高茶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轻人工劳动强度,降低生产管理成本,提升综合经济效益,进而增强抹茶的市场竞争力,促进茶农增收,进一步推进茶业科技和机械装备支撑水平提升,助力浙江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省 抹茶 全程机械化 生产加工模式
下载PDF
抹茶面包品质的影响因素与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龙冬玲 《现代面粉工业》 2023年第1期23-26,共4页
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抹茶、酵母、绵白糖、纯牛奶、鸡蛋、黄油、食盐为辅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索抹茶、酵母、绵白糖、发酵时间对抹茶面包品质的影响,从而进行工艺优化。研究结果:抹茶面包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高筋小麦粉300g、抹... 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以抹茶、酵母、绵白糖、纯牛奶、鸡蛋、黄油、食盐为辅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索抹茶、酵母、绵白糖、发酵时间对抹茶面包品质的影响,从而进行工艺优化。研究结果:抹茶面包的最佳工艺配方为高筋小麦粉300g、抹茶6g、酵母3g、绵白糖40g、牛奶140g、鸡蛋液60g、食盐1g、黄油35g,发酵时间50min,发酵温度28℃,此条件下制成的面包松软可口、香味浓郁且富有弹性,水分为47.1%、酸度为5.5°T、菌落总数为21 CFU/g、大肠菌群为0,具有独特的抹茶香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抹茶 面包 工艺研究
下载PDF
抹茶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20
作者 杨思怡 田芸 +3 位作者 孙海燕 聂亮 张洺豪 王译甜 《当代化工研究》 2023年第5期17-19,共3页
抹茶是一种由春季采摘的嫩茶叶为原料,对其进行蒸汽杀青并干燥后碾磨成粉等工艺制成的绿色粉末。由于其营养价值高、口感风味佳及其独特的颜色从而作为食品添加剂、营养增强剂及天然色素添加剂广泛用于烘焙甜点业及茶饮业等。抹茶及抹... 抹茶是一种由春季采摘的嫩茶叶为原料,对其进行蒸汽杀青并干燥后碾磨成粉等工艺制成的绿色粉末。由于其营养价值高、口感风味佳及其独特的颜色从而作为食品添加剂、营养增强剂及天然色素添加剂广泛用于烘焙甜点业及茶饮业等。抹茶及抹茶产品的发展及研发,是整个茶产业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其将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推动茶产业的经济发展及其可持续发展,本文综述了抹茶的生产技术和健康功效以及其目前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归纳了国内外抹茶的研究现状,并对抹茶今后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抹茶 加工工艺 健康功效 研究现状 前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