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优胜推行策略研究
1
作者 刘晓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90-95,共6页
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出现之前,清末以来的一系列拼音化文字的社会推行均未达到预期愿景。而凭借相对优胜的推行策略,拉丁化新文字则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传习效果。这些推行策略包括:社会文化界知名人士不遗余力地宣传,极大地提升了拉丁化新... 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出现之前,清末以来的一系列拼音化文字的社会推行均未达到预期愿景。而凭借相对优胜的推行策略,拉丁化新文字则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传习效果。这些推行策略包括:社会文化界知名人士不遗余力地宣传,极大地提升了拉丁化新文字的影响;在官方政策保障方面,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得到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与支持,使其获得与汉字同等的法律地位;在危机处理方面,拉丁化新文字运动的宣传者们巧妙借助远东华工扫盲运动、大众语运动、民族解放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等各种力量,使其在逆境中得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和颁布,拉丁化新文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在彼时剧烈的社会变革中,拉丁化新文字运动已超越语言学范畴,而承载了复杂的政治要素和文化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 表音文字 优胜策略
下载PDF
大众与语言:作为“斗争之场”——大众语·拉丁化·方言·国语 被引量:1
2
作者 齐晓红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5-83,共9页
大众和语言的结合在1930年代的语境中是非常独特的现象,需要在1930年代的具体社会关系的中找寻阐释的可能性。大众语诉诸大众日常所说的话,注重语言学中的“言说”功能,这是对大众进入具体的语言交流的呼唤,同时也是以大众为主体希图用... 大众和语言的结合在1930年代的语境中是非常独特的现象,需要在1930年代的具体社会关系的中找寻阐释的可能性。大众语诉诸大众日常所说的话,注重语言学中的“言说”功能,这是对大众进入具体的语言交流的呼唤,同时也是以大众为主体希图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解释世界的努力。大众语讨论中所呈现出来的大众语与拉丁化、大众语与方言、大众语与国语之间的争论,昭示了大众语作为一种社会语言的能动性,它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中充当了不同意识形态的“斗争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语 拉丁化 方言 国语 大众文艺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汉字拉丁化运动勃兴考述 被引量:6
3
作者 湛晓白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42,共13页
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勃兴的汉字拉丁化运动,外受苏联等东方国家文字拉丁化浪潮之促动,内则与国内风行一时的左翼思潮结合。大众语论战是拉丁化由苏联转向本土的关键环节,其间,世界语者充当先锋,文化旗手鲁迅则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 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勃兴的汉字拉丁化运动,外受苏联等东方国家文字拉丁化浪潮之促动,内则与国内风行一时的左翼思潮结合。大众语论战是拉丁化由苏联转向本土的关键环节,其间,世界语者充当先锋,文化旗手鲁迅则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这一运动政治诉求鲜明,尤以其强烈的大众化意识和民族救亡热忱,在抗战初期赢得了包括民主人士在内的较为广泛的社会认同。在这一意义上,也可以说拉丁化为中共此期联合文化界提供了一个特殊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丁化 世界语 大众语 左翼思潮
下载PDF
汉字,文化霸权抑或符号暴力?——以鲁迅和瞿秋白关于大众语和拉丁化新文字的倡导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进才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1-48,58,共9页
关键词 大众语 符号暴力 文化霸权 拉丁化 瞿秋白 汉字 文字 鲁迅
原文传递
汉语拼音方案与拉丁化民族文字字母设计 被引量:3
5
作者 黄行 《语言文字应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共7页
根据1957年国务院《关于少数民族文字方案中设计字母的几项原则》,我国新创与改进少数民族文字(及拼音方案)均最大限度地采取了拉丁字母化以及与汉语拼音趋同的字母设计策略,对国家各民族文字的统一规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因《汉语... 根据1957年国务院《关于少数民族文字方案中设计字母的几项原则》,我国新创与改进少数民族文字(及拼音方案)均最大限度地采取了拉丁字母化以及与汉语拼音趋同的字母设计策略,对国家各民族文字的统一规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因《汉语拼音方案》要适应现代汉语特殊读音而采用的某些字母设计方式,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出与拉丁字母普遍性原则不相适应之处。本文以我国广义的拉丁字母系列民族文字为对象,全面描述和分析了汉语拼音特色字母设计方式对少数民族文字的影响,以及拉丁字母普遍性原则在民族文字本土化实践中的变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拼音方案》 拉丁化民族文字 字母设计的普遍性原则 本土化
原文传递
世界文字的拉丁化趋势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学金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32-36,共5页
本文论述了世界文字拉丁化的趋势问题,指出拉丁化道路是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道路,同时强调一种非拉丁文字是否采用拉丁字母应由使用该文字的民族来决定。
关键词 语言 文字 拉丁字母 拉丁化
下载PDF
拉丁化:党的语言政治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3
7
作者 薄守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6年第2期76-83,共8页
在中国,早期拉丁化运动与早期中国共产党有着密切的关联。随着拉丁化运动的发展,拉丁化对扫除文盲和宣传共产主义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了叙述方便,我们以瞿秋白的拉丁化为代表,以点带面对早期拉丁化进行全面的介绍。拉丁化有一定的... 在中国,早期拉丁化运动与早期中国共产党有着密切的关联。随着拉丁化运动的发展,拉丁化对扫除文盲和宣传共产主义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为了叙述方便,我们以瞿秋白的拉丁化为代表,以点带面对早期拉丁化进行全面的介绍。拉丁化有一定的语言学依据。拉丁化可以作为一种形式隐蔽的政治宣传,这是拉丁化语言政治的重要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丁化 语言政治 语言学 政治宣传
下载PDF
徐特立与拉丁化新文字运动 被引量:4
8
作者 彭红霞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年第3期59-61,共3页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是我国近代汉字拼音化改革的重要阶段,是普及文化及扫盲的有效工具。徐特立创办文盲师范,培养新文字师资力量,倡导新文字冬学,积极参与新文字协会的工作,利用拉丁化新文字在陕甘宁边区进行扫盲,为拉丁化新文字的普及做...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是我国近代汉字拼音化改革的重要阶段,是普及文化及扫盲的有效工具。徐特立创办文盲师范,培养新文字师资力量,倡导新文字冬学,积极参与新文字协会的工作,利用拉丁化新文字在陕甘宁边区进行扫盲,为拉丁化新文字的普及做出了积极有效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特立 拉丁化新文字运动 陕甘宁边区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文字拉丁化改革:从探讨到实践 被引量:2
9
作者 吴宏伟 《语言战略研究》 2018年第4期31-41,共11页
苏联时期,包括哈萨克文在内的许多民族文字在20世纪前半期都曾经历过拉丁字母化和后来的基里尔字母化两次较大的文字改革。1991年中亚国家独立以后,在土耳其影响下,出现将主体民族以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文字进行拉丁化改革的讨论。1993年... 苏联时期,包括哈萨克文在内的许多民族文字在20世纪前半期都曾经历过拉丁字母化和后来的基里尔字母化两次较大的文字改革。1991年中亚国家独立以后,在土耳其影响下,出现将主体民族以基里尔字母为基础的文字进行拉丁化改革的讨论。1993年,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率先进行文字拉丁化改革。2017年年底,哈萨克斯坦经过多年争论和探讨之后也最终决定正式开启哈萨克文拉丁化改革,并规划在2025年最终完成拉丁化改革工作。从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改革经验看,语言有自身发展规律,人为缩短发展进程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文字改革之后的哈萨克斯坦可能会出现两种文字体系并存并持续多年的情况。中国哈萨克文在20世纪60至80年代也经历过拉丁化改革,现在使用的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 拉丁化改革 回顾与现状 未来趋势
下载PDF
东干拼音文字与汉字拉丁化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常立霓 《社科纵横》 2011年第12期95-97,100,共4页
东干人借助俄文字母成功地将晚清时期西北方言拼音化,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汉字拉丁化却终未普及。本文一方面分析东干拼音文字的经验对汉字拼音化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着重从拼音化的目的、影响汉字拉丁化的主客观原因等方面对二者进行... 东干人借助俄文字母成功地将晚清时期西北方言拼音化,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汉字拉丁化却终未普及。本文一方面分析东干拼音文字的经验对汉字拼音化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着重从拼音化的目的、影响汉字拉丁化的主客观原因等方面对二者进行比对研究,既揭示了东干文的某些局限性,同时又反观中国长达二十多年的汉字拉丁化运动的得与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干 拼音文字 汉字拉丁化
下载PDF
试论陶行知的拉丁化新文字观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倩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8-11,共4页
该文从拉丁化新文字本体、陶行知的教育理想和事业、提倡大众语等角度分析了陶行知拉丁化新文字观形成的原因,评价了其拉丁化新文字观的价值和局限。
关键词 陶行知 拉丁化新文字 评价
下载PDF
元素蒙文名称的规范化问题——对17种元素蒙文名称进行拉丁化的商榷 被引量:1
12
作者 照格申 王太平 《中国科技术语》 1999年第4期5-9,共5页
本文依据IUPAC原则,对现用元素蒙文名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具体阐述了对17 种元素蒙文名称进行拉丁化的理由及其意义。同时,说明了现行命名中“双轨制”原则的弊病和严重不良后果。
关键词 元素蒙文名称 拉丁化 IUPAC原则 “双轨制”原则
下载PDF
“罗马化”还是“拉丁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冯志伟 《中国科技术语》 2011年第2期54-56,共3页
从语言文字和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探讨比较"Romanization"一词"罗马化"与"拉丁化"两种译名的合理性。并认为:对于多义术语"Romanization",在翻译成汉语术语时应当做分化工作,"罗马化"... 从语言文字和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探讨比较"Romanization"一词"罗马化"与"拉丁化"两种译名的合理性。并认为:对于多义术语"Romanization",在翻译成汉语术语时应当做分化工作,"罗马化"的译名主要应用范畴在于法律、艺术等方面,而语言文化范畴内的"Romanization"译为"拉丁化"则较符合国际惯例和大众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马化 拉丁化 拉丁字母 拉丁
下载PDF
乌兹别克语文字拉丁化评析
14
作者 刘正江 江秋丽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5期40-47,共8页
1993年,乌兹别克斯坦开始实施乌兹别克语文字由西里尔字母向拉丁字母过渡,目的是希望通过文字改革消解俄罗斯的影响,实现民族独立,加速融入世界发展进程。但是乌兹别克语文字拉丁化的历程艰难而曲折,由于没有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同时缺... 1993年,乌兹别克斯坦开始实施乌兹别克语文字由西里尔字母向拉丁字母过渡,目的是希望通过文字改革消解俄罗斯的影响,实现民族独立,加速融入世界发展进程。但是乌兹别克语文字拉丁化的历程艰难而曲折,由于没有进行充分的科学论证,同时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民众支持,文字拉丁化历经近三十年仍未完成最终目标。乌兹别克语文字拉丁化是自上而下进行,糅杂了复杂的政治因素,其进程任重而道远,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外,还需要进行行之有效的宣传,让乌国民众了解文字拉丁化的重要意义,真正认同和接受文字拉丁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兹别克语 西里尔字母 文字拉丁化
下载PDF
哈萨克斯坦文字拉丁化改革述论
15
作者 江秋丽 刘正江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5期37-42,共6页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自信的源泉。语言文字映衬时代的发展,哈萨克斯坦语言文字历经阿拉伯字母、拉丁字母、西里尔字母变迁。哈萨克文文字拉丁化的进程开始于21世纪,即由西里尔字母过渡到拉丁字母。哈萨克文文字拉丁化与其...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自信的源泉。语言文字映衬时代的发展,哈萨克斯坦语言文字历经阿拉伯字母、拉丁字母、西里尔字母变迁。哈萨克文文字拉丁化的进程开始于21世纪,即由西里尔字母过渡到拉丁字母。哈萨克文文字拉丁化与其说是社会发展现代化、融入世界发展进程的需要,不如说是去除俄罗斯影响、走向民族独立的需要,更是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国家认同感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斯坦 字母拉丁化 民族独立 国家认同
下载PDF
东南亚国家文字的拉丁化改革 被引量:1
16
作者 钱伟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6年第1期73-76,109-110,共4页
文字的选用,遵循的是物竞天择的基本原则,以及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和语言本身的需要。同时,文字的选用,也是语言和文化接触的结果。在东南亚国家中,越南放弃汉字,采用拉丁字母,是汉字文化跟西洋文化接触的结果。印尼和... 文字的选用,遵循的是物竞天择的基本原则,以及时代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和语言本身的需要。同时,文字的选用,也是语言和文化接触的结果。在东南亚国家中,越南放弃汉字,采用拉丁字母,是汉字文化跟西洋文化接触的结果。印尼和马来西亚的文字在历史上从印度字母改为阿拉伯字母,又改为拉丁字母,是三种文化先后接触的结果。印尼、马来西亚都是"字母跟着宗教走"这一文字规律的例外情况。综合来看,这些国家的文字拉丁化是由多种因素直接或间接促成的,其中政治、科技、教育及语言本身等方面的因素起了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文字 拉丁化 多重因素:博弈
下载PDF
海参崴列宁学校汉字拉丁化工作情况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宏 《传播力研究》 2019年第26期243-243,共1页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改革汉字,主要是当时,激进分子鼓励将汉字拉丁化到世界其他地方,特别是因为发达国家都是拉丁文,激进派认为中国的落后与其有关系。
关键词 海参崴列宁学校 汉字 拉丁化
下载PDF
民国时期徐州地名的拉丁化拼写形态
18
作者 翟石磊 徐剑 《民国研究》 2019年第2期136-146,共11页
徐州地理名称拉丁化拼写历史经历了从外国人主导的"他译"逐步过渡到中国人主导的"自译",形成了英语、法语和汉语拼音构成的三种拼写体系和多种拼写形态。其中,在清末民国时期,来自法国的传教士率先将徐州地名翻译为... 徐州地理名称拉丁化拼写历史经历了从外国人主导的"他译"逐步过渡到中国人主导的"自译",形成了英语、法语和汉语拼音构成的三种拼写体系和多种拼写形态。其中,在清末民国时期,来自法国的传教士率先将徐州地名翻译为Siu-tcheou [Fou],随后又有Süchow与其混用,这一拼写方式被后来的加拿大魁北克传教士所沿用。民国初期,来自英国、美国的传教士将徐州翻译为Hsuchow,Tsuchow,Suchow,甚至直接借用法语的拼写Süchow。如此多样的拼写方式对研究该时期海外涉及徐州的史料带来一定干扰。因此,系统梳理英、法关于徐州的拉丁化拼写演变,对甄别使用外文资料、减少因对译文的误判而造成的错误解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 地名翻译 民国 拉丁化拼写
下载PDF
俄风东渐——中国汉字拉丁化的由来与得失
19
作者 常文昌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101-103,112,共4页
中国汉字的拉丁化运动,一方面受俄风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是中国大众化的需求。以东干文为参照,分析这场运动的利弊与得失。就其批判言文分离、主张建立言文一致的现代普通话,重视现代汉语的多音节词汇及新词的创造,克服汉字的繁难而言,有... 中国汉字的拉丁化运动,一方面受俄风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是中国大众化的需求。以东干文为参照,分析这场运动的利弊与得失。就其批判言文分离、主张建立言文一致的现代普通话,重视现代汉语的多音节词汇及新词的创造,克服汉字的繁难而言,有其合理性。但主张废除汉字,不标声调,是其致命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拉丁化 由来 得失
下载PDF
当今媒体书面汉语的拉丁化现象初探
20
作者 魏红华 《民族论坛》 2006年第8期37-38,共2页
本文讨论了汉语语言拉丁化产生的原因,对照其在香港汉语中的广泛使用,结合媒体书面汉语中的实例,分析了拉丁字母词在当今大陆书面媒体汉语中的使用特点。
关键词 拉丁化 书面汉语 英语字母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