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有关问题刍议 被引量:1
1
作者 胡高文 《律师世界》 1996年第3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有关问题 人民法院 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 当事人 共同犯 妨害公务 客观方面 诉讼权利 司法文书
下载PDF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追诉困境及其破解
2
作者 杨慧妍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35-146,共12页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法定追诉模式共经历了“司法主动型”“职权配合型”和“自诉补充型”三种阶段。实践中,拒执罪的追诉程序启动困难,难以实现其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刑事治理目标,具体表现为“职权配合型”追诉模式因职权异位向...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法定追诉模式共经历了“司法主动型”“职权配合型”和“自诉补充型”三种阶段。实践中,拒执罪的追诉程序启动困难,难以实现其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刑事治理目标,具体表现为“职权配合型”追诉模式因职权异位向“司法主动型”追诉模式逆向发展,“自诉补充型”追诉模式因自诉制度的固有缺陷以及拒执罪的特殊性而无法发挥自诉权的救济作用。破解拒执罪的追诉困境,应当放眼追诉模式之外,从刑事诉权理论维度寻求方案,以“取消自诉,优化职权追诉”为突围路径,摒弃空置的自诉模式,在理顺拒执罪中公检法三机关权力逻辑的基础上,合理分配考核指标,加强调查权与侦查权衔接,激活检察机关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 刑事诉权 追诉 自诉 职权配合
下载PDF
逃离管制行为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3
作者 玛克丽亚·多尔肯 《法学(汉斯)》 2023年第6期6060-6064,共5页
管制刑是我国一种特殊的刑罚方式,通过限制犯罪分子的一定自由,对其进行社区矫正。犯罪分子需要依法履行义务,不得未经批准擅自脱离监管。然而,目前针对管制犯违反相关义务逃离管制的行为,现行法律缺乏明确的制裁规定。为增强管制刑的效... 管制刑是我国一种特殊的刑罚方式,通过限制犯罪分子的一定自由,对其进行社区矫正。犯罪分子需要依法履行义务,不得未经批准擅自脱离监管。然而,目前针对管制犯违反相关义务逃离管制的行为,现行法律缺乏明确的制裁规定。为增强管制刑的效果,维护刑法尊严,本文从可行性和必要性的角度分析认为,该行为满足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构成要件,并且依法对逃离管制行为进行严厉制裁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有利于完善社区矫正制度。因此,应将逃离管制行为定性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逃离管制行为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 管制刑 社区矫正
下载PDF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情节严重”之实例考察——以2014年全国法院385份一审判决书为样本 被引量:7
4
作者 谭金生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116-129,共14页
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的行为并非一经实施即构成犯罪,而是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司法实务中,一般只要能证明被告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就认定其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的行为并非一经实施即构成犯罪,而是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司法实务中,一般只要能证明被告人"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就认定其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导致该罪的犯罪圈被不当扩大,违背了刑罚谦抑原则。《刑法》第313条中"情节严重"是指"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而"无法执行"是指永久性执行障碍,包括部分无法执行。判断判决是否达到"无法执行"程度,应当坚持穷尽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 情节严重 实证研究
下载PDF
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犯罪构成之改革 被引量:2
5
作者 行江 陈士浩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8期790-794,共5页
拒执罪以立法形式出台以来,虽对"执行难"的情况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由于在犯罪对象、犯罪行为、犯罪主体等构成要件方面存在重大立法缺陷,致使执行实务中适用此罪的情形尚不多;在"诚信守约"的社会风尚遭到严重... 拒执罪以立法形式出台以来,虽对"执行难"的情况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但由于在犯罪对象、犯罪行为、犯罪主体等构成要件方面存在重大立法缺陷,致使执行实务中适用此罪的情形尚不多;在"诚信守约"的社会风尚遭到严重破坏的新时代背景下,除保护其法益之外,拒执罪的任务还应包括保护"社会信用";拒执罪应以保护"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正常执行活动和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的权威性"和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为改革方向,以与其他相关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法律制度形成动态衔接为改革方法,从犯罪对象、犯罪行为和犯罪主体三个方面对犯罪构成进行改革,从而改善本罪的适用状况、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 构成 改革措施
下载PDF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民事强制执行的保障 被引量:2
6
作者 顾文达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30-34,共5页
完善的强制执行制度特别是妨害执行的刑事责任体系对于解决"执行难"问题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强制执行领域中的刑事责任所涉及的主要罪名就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明确拒执罪的必要性及其司法适用中的若干问题,是完善民事... 完善的强制执行制度特别是妨害执行的刑事责任体系对于解决"执行难"问题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强制执行领域中的刑事责任所涉及的主要罪名就是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明确拒执罪的必要性及其司法适用中的若干问题,是完善民事强制执行制度和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途径与刑事保障。虽然《刑法修正案(九)》对拒执罪的主体范围和惩罚力度都作了合理修正与完善,但本罪在适用范围、规制起点特别是追溯程序等方面的问题依然是未来立法的完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强制执行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 救济效果 司法适用
下载PDF
论完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被引量:2
7
作者 汪红飞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15-17,共3页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在犯罪构成要件及罪数形态等方面均存在不完善之处,为更好地维护司法权威,应扩大犯罪主体,重新确定客观方面,澄清保护客体,并对共同犯罪等问题作实事求是的评价。
关键词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 构成 刑法 主体
下载PDF
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法完善
8
作者 李志增 《法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2-23,共2页
我国刑法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法确立于1979年,已不能适应近年来我国司法诉讼制度的发展变化,亟待修改完善。笔者试就该罪的立法完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法归类目前,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规定于... 我国刑法关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法确立于1979年,已不能适应近年来我国司法诉讼制度的发展变化,亟待修改完善。笔者试就该罪的立法完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法归类目前,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规定于我国刑法分则第九章,归类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从现行刑法的现状结构看,这种归类还是合理的。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妨害司法活动的犯罪应在刑法中专设一章,在此条件下,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立法完善 现行刑法 裁判 司法活动 发展变化 我国刑法 人民法院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修改完善
原文传递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之追诉程序探讨
9
作者 陈国坤 叶献军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84-86,共3页
造成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法律文书"执行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本罪追诉程序的启动上往往单纯依靠某一种追诉模式,未能将自诉程序和公诉程序的各自优点结合起来,以实现优势互补。在实践中还应该考虑打通二者之间的适用壁垒,实现双... 造成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法律文书"执行难"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本罪追诉程序的启动上往往单纯依靠某一种追诉模式,未能将自诉程序和公诉程序的各自优点结合起来,以实现优势互补。在实践中还应该考虑打通二者之间的适用壁垒,实现双向的合理转化,以便于有效打击犯罪,节约司法资源的,提高司法效率,保证程序公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 追诉程序 立法完善
下载PDF
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中“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的司法认定
10
作者 赵冠男 《怀化学院学报》 2019年第8期69-73,共5页
“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属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核心要件。对于被执行人账户资金往来与转移、隐匿资产的判断而言,应着重分析资金往来背后所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不能仅以资金往来的存在而认定有罪;在法院生效判决、裁定所确认的... “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属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核心要件。对于被执行人账户资金往来与转移、隐匿资产的判断而言,应着重分析资金往来背后所存在的民事法律关系,不能仅以资金往来的存在而认定有罪;在法院生效判决、裁定所确认的债权与其他债权之间,当事人选择先行偿付其他债务,并非对司法活动的妨害,不能认定有罪;对于“高消费”行为的惩处,应强调相关规定的递进关系,只有违反禁令且拒不悔改的行为,才能认定有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 有能力执行 拒不执行
下载PDF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法述评——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民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81-84,共4页
自1997年刑法修订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从妨害司法罪中单列出来后,十几年来,对该罪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刑法修正案(九)》将单位主体入刑,适应了单位犯罪能力的范围,保障被害方合法权益有效救济的同时也推动了刑法变迁... 自1997年刑法修订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从妨害司法罪中单列出来后,十几年来,对该罪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刑法修正案(九)》将单位主体入刑,适应了单位犯罪能力的范围,保障被害方合法权益有效救济的同时也推动了刑法变迁与社会发展的良性共融,使本罪立法日趋合理。但是,增设"情节特别严重"的规定将面临着合理解释的困境,与当前的轻刑化趋势有相悖之处且其刑罚目的合理性也值得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修正案(九)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 单位主体 情节特别严重
下载PDF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诉讼程序
12
作者 王波 《观察与思考》 2001年第11期36-37,共2页
  在司法实践中,有的法院的判决、裁定由于各种原因得不到落实.随着社会的发展,执法环境的变化,"执行难"已成为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发展的一大痼疾.……
关键词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 提起公诉 诉讼程序 裁定
下载PDF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法治思考
13
作者 吴腾飞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2-34,共3页
刑法创设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为了解决司法实践中法院所作出的判决、裁定在生效后难以执行的问题。尽管我国的刑法及司法解释对该罪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执行难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可以说执行难问题在我国广泛存... 刑法创设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为了解决司法实践中法院所作出的判决、裁定在生效后难以执行的问题。尽管我国的刑法及司法解释对该罪做出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执行难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可以说执行难问题在我国广泛存在有其一定的社会根源,因此法治理念的培养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 司法现状 法治思考
下载PDF
海事海商案件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诉讼管辖问题研究
14
作者 闻志强 李啸飞 《中国海商法研究》 2019年第1期58-66,共9页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并非属于作为专门法院的海事法院的管辖范围,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却有可能发生在海事法院主管的海事海商(执行)案件中。由于海事法院地位的特殊性、海事海商案件审判的专业性等因由,如何确立海事海商(执行)...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并非属于作为专门法院的海事法院的管辖范围,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的行为却有可能发生在海事法院主管的海事海商(执行)案件中。由于海事法院地位的特殊性、海事海商案件审判的专业性等因由,如何确立海事海商(执行)案件中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诉讼管辖成为一个现实和紧迫的问题。全面考察有关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诉讼管辖规定的立法变迁,认真审视各方面观点的优劣,在坚持合法性、合理性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海事海商案件审判实践的专业性、特殊性,把握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案件公诉与自诉并行的现实情境,并经海事法院司法管辖改革发展的合理预期验证,确立法定原则为主、便利原则为辅的海事海商案件涉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诉讼管辖模式,是较优的选择和应当坚持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 诉讼管辖 法定原则 便利原则
下载PDF
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规定的缺陷与完善
15
作者 王永兴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03-106,共4页
执行难问题已成为人民法院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刑罚手段惩治拒不执行行为,不失为解决执行难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刑法》及相关立法、司法解释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的规定既存在实体法上的模糊与空白,也存在程序法上的不... 执行难问题已成为人民法院工作中的突出问题,通过刑罚手段惩治拒不执行行为,不失为解决执行难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刑法》及相关立法、司法解释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的规定既存在实体法上的模糊与空白,也存在程序法上的不协调。通过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适用范围的界定、情节严重的认定和诉讼程序的设计,明确该罪的规范含义,规范该罪的程序环节,从而保证该罪在执行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 适用范围 情节严重 诉讼程序
下载PDF
抚养权强制执行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衔接——以双轨制执行模式为视角
16
作者 曹云淞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71-77,共7页
长期以来解决执行难的举措都以实现财产权为主要目标,忽略了抚养权强制执行的应有地位。财产法本位的固有思维与制度背景造成了实务界对抚养权强制执行存在误读,是执行难的一大原因。抚养权强制执行措施的间接性是执行难的另一原因。同... 长期以来解决执行难的举措都以实现财产权为主要目标,忽略了抚养权强制执行的应有地位。财产法本位的固有思维与制度背景造成了实务界对抚养权强制执行存在误读,是执行难的一大原因。抚养权强制执行措施的间接性是执行难的另一原因。同时,抚养权强制执行涉及与刑法的衔接,但对前者的长期忽略,导致了拒不履行抚养权判决、裁定的实行行为类型付之阙如,造成了罪刑适用的混乱。基于实证法,可总结出双轨制执行模式以作为连接执行与拒执罪的桥梁,从此视角入手,能为抚养权执行中罪与非罪、行为主体、罪的行为类型、量刑的合理化提供有力的分析路径,推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日臻完善与体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抚养权 强制执行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 双轨制执行模式
下载PDF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应作为公诉案件
17
作者 刘宁书 《现代法学》 1986年第2期69-70,共2页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规定是为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国家、集体、个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各项法律的真正实施。按照有关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法院的决定,这类案件划入刑...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规定是为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国家、集体、个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各项法律的真正实施。按照有关规定,拒不执行判决、裁定案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侵犯的客体是人民法院的决定,这类案件划入刑事自诉案件的范围本身就不妥当。如果以人民法院作原告,就会造成法院自诉自审自判的情况,当然就更不妥当。刑事诉讼是通过严格科学的制衡来保障刑法实施的,如整个诉讼过程只有人民法院和被告参加,则难以达到制衡。在这种情况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人民法院 公诉案件 刑事自诉案件 刑事诉讼 当事人 被告人 法律 合法权益 人民检察院
下载PDF
拒不执行刑事判决、裁定行为法律适用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文昊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92-97,共6页
《刑法修正案(九)》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范围作了全面扩张。从执行状况来看,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绝大多数适用于拒不执行民事裁判的情况;拒不执行刑事附带民事裁判以及罚金刑的情况虽然严重,但极少适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处罚... 《刑法修正案(九)》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范围作了全面扩张。从执行状况来看,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绝大多数适用于拒不执行民事裁判的情况;拒不执行刑事附带民事裁判以及罚金刑的情况虽然严重,但极少适用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处罚。即使《刑法修正案(九)》升高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法定刑,但仍然量刑畸轻,与其他罪名不相协调。可以将拒不执行刑事、行政裁判的情形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中分离出去,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改造为"拒不执行民事裁判罪",提高法定刑;同时通过罚金刑易科、恢复性司法等制度弥补刑事裁判执行难之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 实证 罚金刑易科 恢复性司法
下载PDF
拒执罪的双重法益实现——以467份裁判文书为研究样本
19
作者 莫湘益 罗晨 《海峡法学》 2024年第1期77-93,共17页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保护法益除审判权威和执行秩序外,还应包括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实现。这双重法益具有“一体两面”的特质,申请执行人债权实现意味着受损的审判权威和执行秩序得到了修复。办案机关在刑事追诉过程中应当树立“出钱去...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保护法益除审判权威和执行秩序外,还应包括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实现。这双重法益具有“一体两面”的特质,申请执行人债权实现意味着受损的审判权威和执行秩序得到了修复。办案机关在刑事追诉过程中应当树立“出钱去刑”观念,引导被追诉人积极履行义务,但尚未成为普遍的行动自觉。建议将履行义务情况有机嵌入刑事立案与撤案、强制措施适用、认罪认罚的认定、诉与不诉以及刑罚裁量的多个环节,从而建构成一体化的法益保护机制,促进申请执行人的债权得到及早实现,为“彻底解决执行难”发挥应有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法益保护 被申请人债权
下载PDF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实务问题探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孟祥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9-83,共15页
解决"执行难"问题,应当发挥刑法的威慑功能,激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应有潜力。通过对涉及的九部法律和司法解释的梳理发现,立法层面对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规定已经较为完备,实体与程序两方面均得到了不断修改与完善... 解决"执行难"问题,应当发挥刑法的威慑功能,激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应有潜力。通过对涉及的九部法律和司法解释的梳理发现,立法层面对于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规定已经较为完备,实体与程序两方面均得到了不断修改与完善。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犯罪情节认定并未统一、追究力度薄弱、实际追究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对此,应作出五方面的改进:建立和落实公检法协同打击机制、不断完善法院内部的协调配合机制、注重发挥指导性案例和典型案例的作用、对追诉方式予以改进、探索拓宽司法警察的职能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难”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 完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