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9篇文章
< 1 2 1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路径优化——以“强基计划”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谭志雄 王佳怡 穆思颖 《高等建筑教育》 2024年第1期17-26,共10页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是实现教育强国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需要,更是强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立足“强基计划”的战略背景与目标要求,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现状及态势入手,剖析总...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是实现教育强国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迫切需要,更是强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支撑的重要举措。立足“强基计划”的战略背景与目标要求,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现状及态势入手,剖析总结人才培养阶段衔接性不足、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及交叉学科设置不合理等问题。结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积极探索科教深度融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二三三四五”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即以双轮驱动配合“三类整合”课程体系,注重三大能力培养与四阶段科研训练,构建五方支撑培养体系,以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保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强基计划” 现实困境 路径优化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时代要义、现实隐忧与行动前瞻
2
作者 宋凤轩 王丽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19-125,共7页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行动要义,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拔尖创新人才。然而,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仍存在诸如选拔培养的效率追求与教育公平诉求的二元冲突、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的融合挑战、技...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行动要义,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拔尖创新人才。然而,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仍存在诸如选拔培养的效率追求与教育公平诉求的二元冲突、智能技术与教育应用的融合挑战、技能人才与教育偏见的双向博弈、人才培育与人才应用的分离困境等现实隐忧,阻碍了生产力质态的加速跃迁。教育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渠道,在塑造新质生产力人才队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应通过以下对策来指明未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行动前瞻,以期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一是基础教育上,细化融通培养机制,培育新质后备人才;二是高等教育上,依托智能学科平台,塑造新质中坚人才;三是职业教育上,建立数字孪生平台,发展新质智能人才;四是差异教育上,探索多元培养模式,打造新质多样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强国 教育
下载PDF
农林类拔尖创新人才“五育”培养模式的探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实验学院为例
3
作者 赵璐 王小平 李海华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5期57-60,共4页
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农林类拔尖创新人才是涉农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为紧扣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实验学院构建了德育为先、智育固本、体育强魄、美育化人和劳育重实的“五育”并举培养体系,并将优化学生... 更好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农林类拔尖创新人才是涉农高校肩负的历史使命。为紧扣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新实验学院构建了德育为先、智育固本、体育强魄、美育化人和劳育重实的“五育”并举培养体系,并将优化学生培养方案、创新学生评价机制和拓宽教师参与“五育”培养渠道作为完善“五育”培养体系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育”培养模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拔尖创新人才
下载PDF
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反思与改进策略
4
作者 陈时见 杜彬恒 《教学研究》 2024年第1期25-32,共8页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双一流”和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经过了实验探索、深化推进和系统发展等阶段,在通识教育、机制创新、模式改革、制度建设、资源统整等方面积累了丰...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建设“双一流”和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任务。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经过了实验探索、深化推进和系统发展等阶段,在通识教育、机制创新、模式改革、制度建设、资源统整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现实的矛盾和问题。因此,不仅需要全面总结现有的经验和系统分析存在的问题,而且需要结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教育理念、政策支持、体制机制和综合改革等方面着力优化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本科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审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与国际执业资格融合路径研究——以南京审计大学审计学(ACCA)专业为例
5
作者 姚美娟 李岩岩 《商业会计》 2024年第8期126-129,共4页
审计学历教育与国际执业资格教育融合是促进我国审计教育国际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审计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对未来审计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对审计学ACCA专业人才的培养。文章结合南京审计大学ACC... 审计学历教育与国际执业资格教育融合是促进我国审计教育国际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审计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对未来审计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对审计学ACCA专业人才的培养。文章结合南京审计大学ACCA专业的修订情况,提出了理顺人才培养的定位、挖掘教育资源,拓宽培养渠道、优化课程体系设计等建议,以促进学历教育与国际执业资格教育的融合,培养审计拔尖创新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计学 学历教育 融合培养 审计拔尖创新人才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制药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讨——以河南师范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
6
作者 郝二军 郭海明 江智勇 《高教学刊》 2024年第4期42-45,共4页
“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创新型卓越工程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该文以河南师范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创新型卓越工程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该文以河南师范大学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成效为例,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卓越工程科技人才协同培养的经验,结合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实际,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育人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政产学研金服用”协同育人模式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为“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对实现引领未来我国制药工业变强的创新型卓越工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政产学研金服用 协同育人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差异教育:撬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阿基米德点”
7
作者 朱德全 王小涛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6,共7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浪潮下,拔尖创新人才在全球竞争格局中发挥着愈加关键的作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自然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主要任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仅事关国家重大战略方针的贯彻,还是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浪潮下,拔尖创新人才在全球竞争格局中发挥着愈加关键的作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自然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主要任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仅事关国家重大战略方针的贯彻,还是新时代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更是实现人才全面自由发展的重要抓手。差异教育作为一种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并发展差异的教育模式,分别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理念、方法与评价上的支撑,是撬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阿基米德点”。具体而言,以“差异育人”为中心的差异教育理念承认并尊重个体具备的不同优势、天赋与潜质,让教育者明白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自己的创新领域成为“拔尖”人才;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差异教育方法,打破传统教学“设定标准”和“定向加工”的方法原则,契合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长善救失,获得最佳发展;以“人尽其才”为主的差异教育评价标准,通过“多把尺子”为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发展机会,促使拔尖创新人才源源不断地“冒出来”。为此,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过程中,教育者有必要有机融入差异教育的理念主张,通过树立“尊重差异”的培养理念、创设“发展差异”的培养模式以及探索“多元包容”的评价体系,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差异教育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教育 因材施教 人才培养 学生发展 拔尖创新人才
下载PDF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能只“拔尖”不“创新”
8
作者 蔡小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2,共1页
目前,全国中小学都很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但细细观察各校冠以“拔尖创新”名义的教育行动,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简单化、程式化理解的问题。一些学校错误地将“拔尖”等同于学科竞赛成绩,将“摘金夺银”认定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功培养... 目前,全国中小学都很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但细细观察各校冠以“拔尖创新”名义的教育行动,就会发现其中存在着简单化、程式化理解的问题。一些学校错误地将“拔尖”等同于学科竞赛成绩,将“摘金夺银”认定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功培养。由此引发少数高中“削尖脑袋”搞竞赛,以逐层选拔考试、大幅超前学习作为常规教学手法,以魔鬼式集训、机械性刷题作为教学常态。乍一看,貌似也取得了相应成效。但我们不禁要问:以上诸法“拔”出来的“竞赛之尖”是“拔尖人才”吗?是“拔尖的创新人才”吗?此等“拔尖”能撑起民族复兴的明天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学科竞赛 常规教学 选拔考试 拔尖人才 超前学习 民族复兴 创新人才的培养
原文传递
地方本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华东交通大学天佑学院为例
9
作者 汪琳媛 王冰雪 +1 位作者 张坚 余冬青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3期115-118,共4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地方本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逻辑,然后阐述了地方本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原则,最后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路径。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地方本科高校 课程体系
下载PDF
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
10
作者 刘清华 《中国考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1,共9页
美国研究型大学在招生选拔目标上注重考查拔尖创新人才的T型知识结构、创造性思维和强烈的内在动机。在选拔手段上普遍采用综合评价机制,多数大学侧重对学生申请材料的整体评价,少数大学侧重个人独特品质的整体评价或是对学生学习环境... 美国研究型大学在招生选拔目标上注重考查拔尖创新人才的T型知识结构、创造性思维和强烈的内在动机。在选拔手段上普遍采用综合评价机制,多数大学侧重对学生申请材料的整体评价,少数大学侧重个人独特品质的整体评价或是对学生学习环境的整体评价,但均看重多元考试成绩和学习背景,只有少数高选拔性私立大学注重对学生非学术因素的评价。在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质量和公信力的制度保障上,美国大学拥有充分的自主权,但制度保障缺乏透明性,考试机构和高中则主要发挥基础性作用。其对我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选拔的启示,一是科学考查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多样性特质,二是优化以统一考试为基础的中国特色综合评价机制,三是在人才选拔过程的公平性上继续完善管理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研究型大学 招生政策 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选拔
下载PDF
基于中学物理竞赛的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研究
11
作者 杜玲玲 《中国考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
我国的中学学科竞赛活动,是引导和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的重要途径。40年来,中学物理竞赛促进了一大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促进了中学物理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进,也取得了优异的国际奥赛成绩,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 我国的中学学科竞赛活动,是引导和培养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的重要途径。40年来,中学物理竞赛促进了一大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促进了中学物理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进,也取得了优异的国际奥赛成绩,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但在实践中也存在功利性强、竞赛教练资源缺乏、竞赛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巨大、奥赛成绩辉煌但拔尖创新人才仍显不足等问题。为提升我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促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应将物理竞赛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相结合,保持选拔工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非认知能力培养,发挥竞赛对常规教学的促进作用,完善竞赛的体制机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选拔机制 物理竞赛 教育评价改革
下载PDF
美国高校荣誉学院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模式特征及启示
12
作者 李佑发 武芯苇 +2 位作者 张丽 李佳嵘 林萱 《中国考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4-82,共9页
优质生源是人才培养的根基。探索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模式,是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举措。荣誉学院是美国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方式。选取五所美国知名高校荣誉学院作为研究案例,从选拔目标、选拔对象、选拔方式和选拔标准... 优质生源是人才培养的根基。探索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模式,是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必要举措。荣誉学院是美国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方式。选取五所美国知名高校荣誉学院作为研究案例,从选拔目标、选拔对象、选拔方式和选拔标准四个方面分析其选拔模式特征。研究发现:荣誉学院旨在选拔和培养具备批判思维和领导能力的世界公民;开设了以新生、在校生和转学生为主的多元化选拔渠道;采用自我申请与学院邀请融合的方式录取学生;从学术潜质、综合能力和个性特征三个方面评价学生素质。我国在选拔拔尖创新人才时应从扩大选拔基础、丰富筛选途径、健全选拔方式、完善选拔标准等方面深化改革,以培养能够应对全球挑战的拔尖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选拔 美国大学 荣誉学院
下载PDF
基础教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13
作者 方铭琳 《华夏教师》 2024年第1期3-6,共4页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中之重。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具有实现高质量教育公平的战略意义,其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实现早期培养的重要任务,针对当前...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中之重。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具有实现高质量教育公平的战略意义,其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实现早期培养的重要任务,针对当前师资队伍适切性不足的问题,提出改进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加快制定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师资专业标准、加强建设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教师教育课程、加大对在职教师进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培训、优化完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师资评价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 师资
下载PDF
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根基工程
14
作者 俞国良 《基础教育参考》 2024年第1期3-16,共14页
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并重,并逐渐从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两者关系的梳理与分析,表明积极的心理健康品质可以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创造力培养提供前提与保障,而他们... 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并重,并逐渐从心理健康教育走向心理健康服务,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两者关系的梳理与分析,表明积极的心理健康品质可以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创造力培养提供前提与保障,而他们富有创造力的活动也会促进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这两者的辨证关系,再次证明在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及其体系建设的重要价值。积极稳妥地推进中国特色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体系建设,需要编制中国特色本土化的心理健康评价工具,开发学校心理健康课程与教育资源,加强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室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危机预防与干预服务系统,切实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根基工程,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的制高点,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国家战略提供新理念和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服务 创造力培养 拔尖创新人才 根基工程
下载PDF
拓宽拔尖创新人才选鉴共育通道——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思考与实践
15
作者 谢永红 黄月初 《中小学校长》 2024年第4期24-27,共4页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中存在着认识不足、定位不准、衔接不畅、协同不力等系列问题,中小学必须走出思想认识误区,凝聚科学教育共识,增强慧眼识才本领,搭建人才选鉴平台,拓宽拔尖创新人才选鉴共育通道,探索小中大...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中存在着认识不足、定位不准、衔接不畅、协同不力等系列问题,中小学必须走出思想认识误区,凝聚科学教育共识,增强慧眼识才本领,搭建人才选鉴平台,拓宽拔尖创新人才选鉴共育通道,探索小中大一体化贯通式培养路向,全面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早期培养 人才选鉴 共育体系
下载PDF
对基础教育阶段未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些认识
16
作者 周满生 《基础教育参考》 2024年第2期3-8,共6页
培养未来拔尖创新人才,须从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抓起。为探究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文章对“钱学森之问”和国外开展的创造力培养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国内外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核心要素可归纳... 培养未来拔尖创新人才,须从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抓起。为探究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文章对“钱学森之问”和国外开展的创造力培养研究进行了梳理,发现国内外在基础教育阶段推进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核心要素可归纳为七个方面:对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给予高度重视;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培养创新型教师;改革课堂教学;训练思维方法;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强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由此,建议以跨文化比较的视角,深入了解国内外培养儿童青少年创造力的实践经验,为提升我国学生创造力、促进基础教育阶段未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钱学森之问 拔尖创新人才 创新型教师 创造力培养
下载PDF
基于一流本科教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17
作者 张远夏 梁欢 杨玉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11-115,共5页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文章通过研究一流本科教育的理念和特点,结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一套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文章通过研究一流本科教育的理念和特点,结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一套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在该体系中,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创新项目和实践活动,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创业意识能得以激发;通过强化实践环节,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通过导师指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可得以培养;通过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可得以全面评估;通过加强与行业的合作,可以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全面准确评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提供准确的评价和反馈,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进而持续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本科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体系
下载PDF
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应道法术并重
18
作者 谢永红 《教育家》 2024年第6期24-24,共1页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新时代学校教育的重大责任使命。中小学是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性阶段,但目前普遍存在着认识不足、定位不准、衔接不畅、协同不力等问题,必须循其道、得其法、擅其术,潜心探索...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也是新时代学校教育的重大责任使命。中小学是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基础性阶段,但目前普遍存在着认识不足、定位不准、衔接不畅、协同不力等问题,必须循其道、得其法、擅其术,潜心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早期培养 责任使命 定位不准 中小学 新机制 基础性 重要支撑
下载PDF
发展人工智能教育,推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创新探索
19
作者 谢忠新 李晓晓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第1期14-16,共3页
本文剖析了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双重价值取向及其培养发力点,阐述了上海市浦东新区通过构筑区域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生态系统,围绕区域、学校、课堂精准发力,培养早期拔尖创新人才与学生创新能力的经验。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 早期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