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2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拔管期的综合性护理管理
1
作者 阮瑜 邱蓓瑄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5期119-122,共4页
目的观察小儿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拔管期的综合性护理管理分析。方法前瞻性研究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手术科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00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一组患儿实施常规护... 目的观察小儿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拔管期的综合性护理管理分析。方法前瞻性研究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手术科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100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其中一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为对照组,另一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综合性的拔管期护理管理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拔管期的生命体征及躁动评分,躁动持续的时间与躁动发生情况,统计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家属对于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护理前的生命体征及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拔管期两组患儿生命体征及躁动评分波动较明显,但研究组波动的范围小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前、拔管期及两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躁动持续的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躁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在全身麻醉术后拔管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患儿家属对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后拔管期,实施以综合性的护理管理方式,可以显著的平稳患儿的生命体征指标,减轻患儿的躁动,缩短儿躁动持续的时间,减少躁动的发生率,降低拔管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儿家属对于护理管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患儿 气管插管 全身麻醉 术后拔管期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喉及气管内表面麻醉对大脑幕上肿瘤切除术后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2
作者 陈永杰 梁剑峰 +4 位作者 刘鲲鹏 张华 汤义 赵欣 姚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 探讨喉及气管内表面麻醉对大脑幕上肿瘤切除术后拔管期呛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行大脑幕上肿瘤切除术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丁卡因组(n=20)与对照组(n=20)。丁卡因组插管前... 目的 探讨喉及气管内表面麻醉对大脑幕上肿瘤切除术后拔管期呛咳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行大脑幕上肿瘤切除术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丁卡因组(n=20)与对照组(n=20)。丁卡因组插管前使用雾化型喉麻管将2 ml 2%丁卡因均匀喷洒于两侧声带、会厌及气管内,对照组不进行此干预,术中两组采取相同的麻醉管理。记录两组拔管时呛咳反应评分、拔管后咽部静息痛NRS评分、手术切口疼痛NRS评分,动脉置管完成3 min时(T0)、置入气管插管前(T1)、插管完成套囊充气后30 s(T2)、患者清醒达拔管条件拔除气管插管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以及拔管后声音嘶哑、吞咽呛咳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各有5例患者脱落。丁卡因组拔管时呛咳反应评分低于对照组[(0.4±0.6)分vs.(2.6±0.5)分],两组差值(95%CI)为±2.2(±2.5,±1.9),低于有效假设数值±1.8。丁卡因组拔管后咽部静息痛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0,2)分vs. 4(3,4.5)分,P<0.001],但两组手术切口疼痛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3)分vs. 3(2.5,3.5)分,P=0.705]。丁卡因组T3时MAP明显低于对照组[(90.87±13.37) mmHg vs.(102.8±11.52) mmHg,P=0.014];T0-T3时,两组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声音嘶哑、吞咽呛咳等不良反应。结论 在幕上肿瘤切除术气管插管前使用2%丁卡因进行喉及气管内表面麻醉,可降低拔管时的呛咳程度,缓解拔管后咽部疼痛,拔管时血压更平稳,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麻醉 丁卡因 开颅手术 拔管期 呛咳
下载PDF
耳穴贴压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心率收缩压乘积和血压心率比值的影响
3
作者 钟瑞蓬 李优春 刘晓成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12期19-22,共4页
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心率收缩压乘积(rate pressure product,RPP)和血压心率比值(pressure-rate quotient,PRQ)的影响。方法 择取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来赣州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随... 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拔管期心率收缩压乘积(rate pressure product,RPP)和血压心率比值(pressure-rate quotient,PRQ)的影响。方法 择取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来赣州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成耳穴组和对照组,各30例,耳穴组于术前1 d访视时实施耳穴贴压操作,对照组于术前进行常规访视,并在患者相应穴位贴上胶布而不进行贴压。比较两组患者入苏醒室、气管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 min及10 min的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RPP和PRQ,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复苏质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耳穴组患者在拔管前、拔管时、拔管后5 min及10 min的SBP、DBP、MAP、HR、RPP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RQ无变化,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出室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实施耳穴贴压治疗能有效维持高血压患者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心率收缩压乘积值,使拔管期患者更安全,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贴压 高血压 拔管期 心率收缩压乘积 血压心率比值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围拔管期30例
4
作者 阙秀琴 郭伟 +3 位作者 卢靖 朱启平 张鹏 傅萍 《福建中医药》 2023年第5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化痰法针药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围拔管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化痰法针药并... 目的探讨益气化痰法针药结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围拔管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化痰法针药并用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咳嗽反射分级量表评分(TCRGS)、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变化情况,比较其疗效、拔管成功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TCRGS和CPI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TCRGS和CPI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拔管成功率(26/30,86.67%)高于对照组(19/30,63.33%)(P<0.05),观察组疗效(26/30,86.67%)优于对照组(19/30,63.33%)(P<0.05)。结论益气化痰法针药并用可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咳嗽反射,降低肺部感染,提高拔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拔管期 针刺 气管切开 益气化痰
下载PDF
颅脑术后患者气管拔管期安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汪睿 李卫娜 +8 位作者 张超 张燕春 李雨泓 王霞 谭彬彬 杨雪 刘艳 陈图南 鲜继淑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074-2080,共7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颅脑术后患者气管拔管期安全性现状及拔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2年2-10月在本院神经外科经颅脑术后气管插管的60例患者。其中男性19例(31.7%),女性41例(68.3%),年龄为18~75(47.2±15.7)岁...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颅脑术后患者气管拔管期安全性现状及拔管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22年2-10月在本院神经外科经颅脑术后气管插管的60例患者。其中男性19例(31.7%),女性41例(68.3%),年龄为18~75(47.2±15.7)岁。以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和呼吸氧合指标是否安全为结局指标,收集围术期、拔管期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拔管期安全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60例患者,拔管不安全发生率36.7%。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拔管期安全性的影响因素有:体质量指数(OR=1.12,95%CI:0.96~1.31)、吸烟史(OR=5.29,95%CI:0.93~30.11)、拔管前镇静镇痛(OR=2.47,95%CI:0.76~8.10)、苏醒方式(OR=3.22,95%CI:1.05~9.89)、拔管舒适性(OR=4.09,95%CI:1.31~12.81)、置管时长(<24 h)(OR=4.68,95%CI:1.43~15.32,P<0.2)。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自主苏醒(OR=10.91,95%CI:2.05~58.04)、拔管不舒适(OR=6.68,95%CI:1.42~31.48)、置管时长<24 h(OR=4.65,95%CI:1.07~20.17)是影响拔管期安全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脑术后患者气管拔管不安全风险较高,苏醒方式、拔管舒适性及置管时长可能影响患者拔管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手术 全麻术后 气管拔管期安全性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疗效观察
6
作者 谢福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3年第4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n=92)依据随机排列表法分成两个组别,分别用观察组(n=46,泵注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照组(... 目的探讨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n=92)依据随机排列表法分成两个组别,分别用观察组(n=46,泵注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对照组(n=46,泵注等剂量0.9%生理盐水)表示,比较两组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和拔管情况。结果在进行全身麻醉前,两组患者的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拔管时以及拔管结束1 min、3 min、5 min后,观察组患者的HR、MA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全身麻醉后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气管拔管期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水平,且不会对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造成显著影响,适合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全身麻醉 拔管期 盐酸右美托咪定 心血管反应
下载PDF
小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在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的临床有效性研究
7
作者 孟宪伟 贾广佩 张延永 《系统医学》 2023年第23期85-88,共4页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内实施小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96例全身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号分为参考组、实践组,各48例,参考组行生理盐水治疗,实践组行小剂量盐酸...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苏醒拔管期内实施小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96例全身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号分为参考组、实践组,各48例,参考组行生理盐水治疗,实践组行小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治疗。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1阶段,两组的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阶段,实践组心率、血压低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4阶段,心率、血压等指标等回归到正常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组T2时的心率、血压高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3、T4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考组T2、T3心率、血压高于T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4心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睁眼、抬颈以及自主呼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践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高于参考组的2.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99,P=0.168)。结论小剂量盐酸右美托咪定安全性高,能使全身麻醉患者在苏醒拔管期间维持相对稳定的体征,而且能提升清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不良反应 苏醒拔管期 恢复情况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拔管期间病人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马鹤 崔云凤 潘振祥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12-1113,共2页
目前,维持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已经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右美托咪定具有镇静、镇痛的作用,与麻醉性镇痛药具有协同作用,同时还能抑制交感神经、预防术后寒战、恶心、呕吐等作用。本研究主要从拔管期... 目前,维持围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已经得到广大临床工作者的重视。右美托咪定具有镇静、镇痛的作用,与麻醉性镇痛药具有协同作用,同时还能抑制交感神经、预防术后寒战、恶心、呕吐等作用。本研究主要从拔管期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及拔管期的苏醒时间几个方面阐述右美的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变化 拔管期 全麻 不良反应 临床工作者 拔管期 协同作用 交感神经
下载PDF
对食道癌开胸术后拔管期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李小燕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0101-0104,共4页
探讨对食道癌开胸术后拔管期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选择70例食道癌开胸术患者纳入研究范围,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5例。其中A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多措并举,包括心理疏导、饮食干预、健康宣教等综... 探讨对食道癌开胸术后拔管期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选择70例食道癌开胸术患者纳入研究范围,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35例。其中A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多措并举,包括心理疏导、饮食干预、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而B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出现情况、护理满意度和干预后SF-36生活质量指数。结果 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B组的17.14%(p<0.05);护理满意度A组为97.14%,明显高于B组的80.00%(p<0.05);A组SF-36生活质量指数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食道癌开胸手术后拔管期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方案,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指数。因此,该项护理方案是安全、有效的,并可推广到其他开胸手术等相关领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癌开胸术 拔管期 综合护理 效果
原文传递
小剂量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在全麻拔管期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平选 张建新 高维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43-344,共2页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全麻拔管期 丙泊酚 小剂量 短效静脉全麻药 阿片受体激动药 气管导管 拔管期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对老年胸科手术患者全麻拔管期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朵 裴家理 徐娜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20期1703-1704,共2页
胸科手术常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特别是老年患者.右美托咪啶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琢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不仅对自主神经反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抗寒颤作用[1];还可以预防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减少麻... 胸科手术常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产生影响,特别是老年患者.右美托咪啶是一种新型高选择性琢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药,不仅对自主神经反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抗寒颤作用[1];还可以预防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减少麻醉恢复期的躁动[2].笔者将右美托咪啶用于老年胸科手术患者全麻围拔管期,观察其对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老年患者 胸科手术 全麻拔管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自主神经反射 全麻围拔管期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曲马多减轻全麻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锐 《当代医学》 2010年第13期83-83,共1页
全麻病人在围拔管期间常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严重者可发生剧烈心血管反映甚至危及生命。拔管前的寒战躁动也较常见,我们在关腹前静注曲马多1~2mg/kg,研究曲马多抑制全麻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拔管期应激反应 全麻病人 曲马多 临床观察 减轻 血压升高 拔管期 心率增快
下载PDF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抑制全麻拔管期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林峥 刘中砥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2期222-224,共3页
由于舒芬太尼具有起效快、安全性大、镇痛作用强、术后苏醒快、呼吸抑制作用弱且持续时间短等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麻醉。本文通过观察全麻拔管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血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变化,旨探讨不同剂量的舒... 由于舒芬太尼具有起效快、安全性大、镇痛作用强、术后苏醒快、呼吸抑制作用弱且持续时间短等优点,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麻醉。本文通过观察全麻拔管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血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含量变化,旨探讨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抑制拔管期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管期应激反应 全麻拔管期 舒芬太尼 临床研究 剂量 血流动力学 呼吸抑制作用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麻醉恢复期的管理专辑三种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麻鼻内镜手术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4
14
作者 尹加林 戴琼艳 +4 位作者 谢欣怡 徐亚杰 孙凡 斯妍娜 鲍红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41-945,共5页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麻鼻内镜手术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围拔管期应用的最佳剂量。方法 100例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D1、D2、D3组和对照组(C组)。手术结束前15min D1... 目的观察三种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麻鼻内镜手术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围拔管期应用的最佳剂量。方法 100例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D1、D2、D3组和对照组(C组)。手术结束前15min D1、D2、D3组分别泵注右美托咪定0.3、0.6、0.9μg/kg,C组泵注等容量生理盐水,15min内泵注完毕。记录给予右美托咪定前即刻(T1)、手术结束时(T2)、患者可唤醒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1min(T5)、5min(T6)、10min(T7)的HR、MAP、RPP和心脏指数(CI);检测T1、T2、T4、T6时血浆中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血糖(Glu)和皮质醇(Cor)的浓度。记录四组患者唤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并记录T4时拔管质量评分及T6时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与T1时比较,T2~T6时D1组和C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RPP、CI均明显增加(P〈0.05),T7时D2组,T6、T7时D3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RPP、CI明显减少(P〈0.05)。与C组和D1组比较,T2~T7时D2组、D3组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CI、RPP明显减少(P〈0.05)。D3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明显长于D1、D2组和C组(P〈0.05)。与C组和D1组比较,D2组、D3组拔管质量评分明显降低,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D2组比较,D3组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四组患者拔管后未发生呼吸抑制不良反应。与T1时比较,T2、T4、T6时D1组、C组血浆中E、NE、Glu、Cor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T2、T4、T6时D2组、D3组血浆中E、NE、Glu、Cor明显降低(P〈0.05)。与D1组比较,T4、T6时D2组、D3组血浆中E、NE、Glu、Cor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毕前15min给予0.6μg/kg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抑制全麻手术拔管期的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同时不延长患者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拔管期 应激 鼻内镜手术
下载PDF
达克罗宁胶浆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围拔管期循环状况和咽喉部疼痛影响的多中心临床观察 被引量:33
15
作者 曾彦茹 许立新 +5 位作者 董庆龙 黄焕森 詹鸿 曹阳 李雅兰 佘守章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64-1769,共6页
目的 观察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围拔管期循环状况和咽喉部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麻手术(手术时间〈2 h)患者28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将不含达克罗宁的空白胶浆8 m L含于咽喉部5 min,在气管导管前端1/3... 目的 观察盐酸达克罗宁胶浆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围拔管期循环状况和咽喉部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全麻手术(手术时间〈2 h)患者28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将不含达克罗宁的空白胶浆8 m L含于咽喉部5 min,在气管导管前端1/3涂抹空白胶浆2 m L,均匀涂抹2次。含服组将1%达克罗宁胶浆8m L含于咽喉部5 min,在气管导管前端1/3涂抹空白胶浆2 m L,均匀涂抹2次。涂抹组将空白胶浆8 m L含于咽喉部5 min,气管导管前端1/3处涂抹1%达克罗宁胶浆2 m L,均匀涂抹2次。含服加涂抹组将达克罗宁胶浆8 m L含于咽喉部5 min,气管导管前端1/3处涂抹1%达克罗宁胶浆2 m L,均匀涂抹2次。观察并记录4组患者诱导前(T0)、手术结束前10 min(T1)、吸痰前(T2)、吸痰后(T3)、放气囊前(T4)、放气囊后(T5)、拔管后5 min(T6)、拔管后10 min(T7)、拔管后15 min(T8)、拔管后20 min(T9)各时间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的变化,记录患者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记录屏气、放气囊时与苏醒期呛咳发生率及躁动评分,并于术后24 h和48 h随访其咽痛情况,询问咽喉部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 T2、T3、T4和T5时,涂抹组患者HR明显慢于对照组(P〈0.05);T3时,涂抹组患者HR明显慢于含服组和含服加涂抹组(P〈0.05)。涂抹组睁眼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含服组和涂抹组屏气发生率和重度屏气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涂抹组苏醒期发生呛咳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4组患者术后24 h和48 h咽喉部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含服组和涂抹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含服加涂抹组与含服组、涂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盐酸达克罗宁胶浆用于气管插管安全,2 h全麻手术插管前应用达克罗宁胶浆可稳定气管插管患者围拔管期循环状况,减少围拔管期屏气和呛咳的发生,提高中等时间手术患者的满意度,推荐气管导管涂抹达克罗宁胶浆法为好,可在临床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克罗宁 拔管期 咽喉部疼痛 多中心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高血压全麻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1
16
作者 章玲宾 樊理华 +5 位作者 卢向红 楼天正 何仁洪 陈琴 游敏吉 丁友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288-1291,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高血压全麻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稳定,择期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0.5μg/kg组(D1组)、右美托咪定1μg/kg组(D2组)和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高血压全麻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稳定,择期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0.5μg/kg组(D1组)、右美托咪定1μg/kg组(D2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手术结束前60min分别静脉微泵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1μg/kg、生理盐水20mL,输注时间30min。于麻醉前、拔管前、拔管后1、3、5、10min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血糖(GLU)、血乳酸(LAC)浓度,并记录手术麻醉时间、唤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三组患者围拔管期间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数值和血浆E、NE、COR、GLU、LAC浓度均比麻醉前明显增高(P<0.01或P<0.05);与D1组、D2组比较,C组的MAP、HR、E、NE、COR、GLU、LAC明显增高(P<0.01或P<0.05);D2组的唤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长于C组和D1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能明显抑制气管拔管期引起的应激反应,以0.5μg/kg更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管期 应激反应 右美托咪定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和苏醒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章玲宾 樊理华 +5 位作者 卢向红 何仁洪 陈琴 游敏吉 徐巧敏 丁友法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144-1147,共4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Hunt/Hess分级为I~II级的施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每组25例。A组麻醉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围拔管期应激反应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Hunt/Hess分级为I~II级的施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50例。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A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每组25例。A组麻醉前10min微泵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0.5μg/kg,术中0.4μg·kg-1·h-1持续泵注,B组给予等容量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两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记录入手术室时(T1)、拔管即刻(T2)、拔管后5min(T3)、10min(T4)的血压(BP)、心率(HR)变化,抽外周静脉血测定皮质醇(COR)、血糖(GLU)、血乳酸(LAC)浓度,并记录麻醉恢复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拔管后30min视觉模拟(VAS)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程度评分。结果:B组的MAP、HR、COR、GLU、LAC较A组增高更为明显(P<0.01或P<0.05);B组苏醒期躁动评分和拔管后30min VAS评分高于A组,而Ramsay镇静程度评分低于A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有效抑制了围拔管期的应激反应,能提高麻醉苏醒质量,不延迟苏醒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拔管期 应激反应 苏醒质量 右美托咪定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经鼻腔给药对妇科全麻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尹加林 张勇 +3 位作者 陈利海 王晓亮 徐亚杰 鲍红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经鼻腔给药对妇科全麻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并探讨最佳剂量。方法择期妇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组(D1组、D2组、D3组)。手术结束前30 min,D1、D2、D3组分别经鼻滴注...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经鼻腔给药对妇科全麻围拔管期应激反应的影响,并探讨最佳剂量。方法择期妇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组(D1组、D2组、D3组)。手术结束前30 min,D1、D2、D3组分别经鼻滴注右美托咪定0.6、1.2、1.8μg/kg,C组用生理盐水滴鼻。记录给药前即刻(T_1)、手术结束时(T_2)、患者可唤醒时(T_3)、拔管时(T_4)、拔管后1min(T_5)、5min(T_6)、10min(T_7)的HR、MAP、SBP与HR乘积(RPP);检测T_1、T_2、T_4、T_6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皮质醇(Cor)浓度。记录患者术后恢复指标。结果与C组比较,T_3~T_5时D1组、T_2~T_7时D2、D3组MAP和RPP均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T_4、T_6时D1组、T_2、T_4和T6时D2、D3组血浆NE、Cor浓度明显降低(P<0.05)。C组、D1组和D2组唤醒时间、拔管时间及PACU留观时间均明显短于D3组(P<0.05)。结论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右美托咪定1.2μg/kg滴鼻可有效抑制全麻手术拔管期的应激反应,同时不影响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滴鼻 拔管期 应激反应
下载PDF
丙泊酚靶控输注预防全麻拔管期不良反应 被引量:24
19
作者 王瑛 王樱 陈宇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77-178,共2页
关键词 全麻拔管期 靶控输注 丙泊酚 不良反应 预防 心血管反应 气管 全麻苏醒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