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剖区段挂线术治疗高位马蹄形肛瘘:一项长期随访的临床对照研究
1
作者 徐进 毛畅 +5 位作者 张俊 叶倩倩 黄烃 吴闯 赵文俊 汪庆明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819-1823,共5页
目的比较解剖区段挂线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马蹄形肛瘘在长期随访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高位马蹄形肛瘘病人,依据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比较解剖区段挂线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马蹄形肛瘘在长期随访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肛肠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高位马蹄形肛瘘病人,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解剖区段挂线术组,n=43)与对照组(传统切开挂线术组,n=43)。随访时间31~4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比较两组在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创面愈合及复发情况以及卫生经济学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的一般资料情况及肛瘘既往手术史,肛瘘解剖学特征情况(肛瘘分型与内口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愈率86%(37/43)高于对照组治愈率76.7%(33/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为15(15,20)mL小于对照组20(20,25)mL(P<0.05);治疗组术后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肛门失禁严重程度(Wexner)评分分别为2(0,3)分、0(0,0)分均优于对照组[4(2,5)分,0(0,2)分](均P<0.05);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27.67±4.85)min、6(4,7)d、(6.78±2.00)周均明显小于对照组[(32.67±7.27)min、7(6,10)d、(8.10±2.12)周](均P<0.05)。结论解剖区段挂线术能有效治愈高位马蹄形肛瘘,相较于传统切开挂线术,解剖区段挂线术治疗高位马蹄形肛瘘具有保护肛门功能、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的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肛门括约肌保护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挂线法 解剖区段挂线术 传统切开挂线术 大便失禁 肛门括约肌保护
下载PDF
跳跃式接力切开短程挂线治疗蹄鉄形高位肛瘘 被引量:4
2
作者 李东冰 谢振年 +4 位作者 王芳丽 蔡亭 贾小强 曹威巍 郝丽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06-608,共3页
目的:探讨既能治愈马蹄形高位肛瘘又可以最大化地保护括约肌和肛门皮肤的新术式。方法:采用跳跃式接力切开短程挂线方法治疗高位蹄铁形肛瘘94例,并与传统方法进行随机对照。结果:跳跃式接力切开短程挂线方法在肛门控便能力、痊愈、愈合... 目的:探讨既能治愈马蹄形高位肛瘘又可以最大化地保护括约肌和肛门皮肤的新术式。方法:采用跳跃式接力切开短程挂线方法治疗高位蹄铁形肛瘘94例,并与传统方法进行随机对照。结果:跳跃式接力切开短程挂线方法在肛门控便能力、痊愈、愈合时间方面均优于传统方法(P<0.01~0.05)。结论:跳跃式接力切开短程挂线方法治疗高位蹄铁形肛瘘,既能保证必要的显露,又避免了瘘道的大范围切开,维护了括约肌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括约肌保护 大便失禁 切开挂线
下载PDF
经括约肌间切开联合挂线引流治疗28例马蹄形肛瘘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胡邦 鲜振宇 +3 位作者 张迪 张恒 沈浔 任东林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9年第5期518-522,共5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经括约肌间切开联合挂线引流治疗马蹄形肛瘘的近期预后和术后肛门功能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接受保留外括约肌的松弛挂线治疗的28例马蹄形肛瘘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经括约肌间切开联合挂线引流治疗马蹄形肛瘘的近期预后和术后肛门功能情况。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接受保留外括约肌的松弛挂线治疗的28例马蹄形肛瘘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术后并发症、肛门功能情况、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2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马蹄形肛瘘行经括约肌间切开联合挂线引流的保留外括约肌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8.93±8.3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4.46±9.36)mL。患者术后第1天、3天、5天、7天及术后第1次排便时患者VAS评分中位数分别为3(2,6)分、2(2,5)分、2(1,5)分、1(1,3)分及3(2,6)分。术中、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均未出现肛门狭窄情况。术前Wexner失禁评分为0(0,1)分,术后3个月为0(0,2)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3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7个月,28例患者中25例治愈、3例复发。自患者入院至术后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患者表示“非常满意”24例、“满意”4例。结论经括约肌间切开联合挂线引流术是一种治疗马蹄形肛瘘的有效术式,并且可以很好地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更高级别的证据有待大样本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形肛瘘 括约肌保护 松弛挂线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激光消融闭合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金磊 吴炯 +5 位作者 王振宜 杨豪杰 李盈 秦凯健 崔灿 王云云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9年第5期513-517,共5页
目的观察激光消融闭合术(FiLaC)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接受激光消融闭合术治疗的Parks分类I、II型肛瘘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记录治疗效果、手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肛门失禁情况。结果共25例患者接受... 目的观察激光消融闭合术(FiLaC)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接受激光消融闭合术治疗的Parks分类I、II型肛瘘患者临床资料,观察记录治疗效果、手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肛门失禁情况。结果共25例患者接受了肛瘘激光消融闭合术,中位随访时间为11(4~20)个月。其中,19例(76%)术后愈合;15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疼痛,10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渗液,5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渗血,4例患者术后出现肛门坠胀,无患者出现伤口感染和术后尿潴留;内口处理分别采用激光闭合、缝合、切除三种方式,术后有6例瘘管未闭合,2例复发;VAS评分结果显示有10例患者术后VAS评分为0,术后当天中位VAS评分为2(0,6)分,术后第1天为2(0,4)分,术后第3天为1(0,2)分,术后第5天为0(0,1)分;无一例患者出现术后肛门失禁。结论FiLaC治疗肛瘘能完整保留括约肌,术后疼痛较轻,患者体验好,是一项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瘘 激光消融闭合术 微创 括约肌保护
下载PDF
解剖区段挂线术治疗24例高位马蹄形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徐进 邹琪琦 +3 位作者 杨达成 黄进 朱静怡 汪庆明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0年第5期580-583,593,共5页
目的观察解剖区段挂线术治疗高位马蹄形肛瘘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术后肛门功能情况。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就诊并接受解剖区段挂线术治疗的高位马蹄形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临床治疗情况。... 目的观察解剖区段挂线术治疗高位马蹄形肛瘘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术后肛门功能情况。方法纳入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就诊并接受解剖区段挂线术治疗的高位马蹄形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共纳入24位患者进行分析,平均住院时间为(5.7±2.9)d,平均手术时间为(26.8±7.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9.4±7.3)mL。术后第1、2、3、5、7和14天的VAS疼痛分值分别为5.0(3.0,6.8),4.5(3.0,6.0),3.5(2.0,5.0),3(2,5),2.5(1.3,4.0),1(0,2)。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创面出血、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的Wexn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2020年1月,所有患者无肛门失禁表现。术后随访3~1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个月,总治愈率为83.3%,4例复发患者予以再次手术干预。结论解剖区段挂线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高位马蹄形肛瘘的括约肌保护术式,但长期疗效尚需要更大样本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马蹄形肛瘘 解剖区段挂线术 临床疗效 括约肌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