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液含量预测危重患儿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容量状态的预后研究
1
作者 刘雪 李凌霄 +2 位作者 熊小雨 黄海霞 李静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6-181,共6页
背景胸液含量(TFC)是电子心力监测法(EC)以胸腔基础阻抗标准化导出的一项容量指标,反映血管内、血管外及胸腔组织间隙总液体含量,国内外有关危重患儿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期间使用TFC评估容量状态的临床研究极少。目的TFC能否成为C... 背景胸液含量(TFC)是电子心力监测法(EC)以胸腔基础阻抗标准化导出的一项容量指标,反映血管内、血管外及胸腔组织间隙总液体含量,国内外有关危重患儿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期间使用TFC评估容量状态的临床研究极少。目的TFC能否成为CRRT期间容量状态的评估指标,并指导CRRT期间的液体管理。设计预后研究。方法纳入PICU中行CRRT≥24 h的危重患儿,CRRT以颈内静脉、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双腔管为血管通路。采集基线、实验室、EC测量和临床液体状态指标,以发生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低血压或心律失常,需行扩容治疗,正性肌力药物评分(IS)最大值(ISmax)>IS]为结局指标,评估CRRT不同时点(开始时、24 h和结束时)容量指标[每搏输出变异(SVV)、TFC和B型钠尿肽(BNP)]与超滤量间的相关性,并评估容量指标是否可以预测结局事件的发生。主要结局指标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预测指标。结果①43例59例次CRRT数据进入本文分析。与CRRT开始相比,CRRT 24 h时TFC、Hct、H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RRT结束时与CRRT开始时相比,SVV、TFC、心肌收缩指数(ICON)、BNP、Hct、Scr、BUN、Hb、AL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液体超负荷(FO)与TFC(始)、SVV(始)正相关;超滤量/体重与TFC(始)正相关,与ΔTFC(24 h)、ΔTFC(末)、TFCd0%(24 h)、TFCd0%(末)负相关;超滤速率与SVV(始)、TFC(始)、BNP(始)正相关,与ΔTFC(24 h)、ΔTFC(末)、TFCd0%(24 h)负相关;平衡量/体重与ΔTFC(24 h)、ΔTFC(末)、TFCd0%(24 h)、TFCd0%(末)、ΔBNP(末)正相关,与BNP(始)负相关。CRRT期间33例次发生了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单因素分析显示,BNP(始)、ΔBNP(末)、超滤速率、TFCd0%(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TFCd0%(24 h)≤-3.64 kΩ^(-1)(OR=8.84,95%CI:1.16~67.44,P=0.036)和ΔBNP(末)≤-133.8 pg·mL^(-1)(OR=5.67,95%CI:1.24~26.03,P=0.007)更易发生血流动力学紊乱。结论TFC用于监测危重患儿CRRT治疗中的液体状态可行,特别是CRRT开始后24 h时TFCd0%≤-3.64 kΩ^(-1)需警惕发生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儿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胸液含量 容量评估 血流动力学不良事件
下载PDF
血磷清除率对接受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脓毒性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林明江 邢柏 童丽珍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6期9273-9281,共9页
目的:探讨血磷清除率与接受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脓毒性急性肾损伤(SAK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接受CRRT治疗的SAK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行CRRT后28天转归为研究终点,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血磷清除率与接受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脓毒性急性肾损伤(SAKI)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接受CRRT治疗的SAK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行CRRT后28天转归为研究终点,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信息、生化指标及血磷清除率,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接受CRRT治疗的SAKI患者28天死亡的影响因素,再根据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发现BMI ≥ 24 kg/m2、血肌酐 ≥ 186 μmol/L、白蛋白 ≥ 25 g/L、血磷清除率 ≥ 20.91%是接受CRRT治疗的SAKI患者28天死亡的保护因素,而APACHEII评分 > 35分、SOFA评分 > 5分是危险因素(P < 0.05)。将上述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接受CRRT治疗的SAKI患者28天死亡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UC为0.746 [95% CI (0.718~0.775)]说明列线图预测模型区分度好。采用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000次,结果显示一致性指数为0.746,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有较好的准确度。决策曲线显示,当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概率阈值为0.20~0.95时,净获益率较高。结论:血磷清除率对接受CRRT治疗的SAKI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有着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磷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体外膜肺氧合对心脏术后低心排血量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何志成 朱春磊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3447-3450,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心脏术后低心排血量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心脏术后低心排血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进行CRRT治疗分为ECMO组(n=20)和CRRT联合ECMO组(n=20);对比两组ICU时间... 目的:探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体外膜肺氧合(ECMO)对心脏术后低心排血量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心脏术后低心排血量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进行CRRT治疗分为ECMO组(n=20)和CRRT联合ECMO组(n=20);对比两组ICU时间、ECMO辅助时间、机械通气时间、ECMO撤机率和存活率、血气分析、心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RRT联合ECMO组ICU时间、ECMO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明显低于ECMO组,且CRRT联合ECMO组ECMO撤机率、存活率明显高于ECMO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8 h后,CRRT联合ECMO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明显低于ECMO组,且氧分压(PaO_(2))、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ECM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后,CRRT联合ECMO组BUN明显低于ECM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联合ECMO能够明显改善患者治疗情况及血气分析、心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且未明显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术后低心排血量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体外膜肺氧合 影响
下载PDF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孙氏手术术后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周志 王元博 +1 位作者 刘建良 林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0069-0072,共4页
探讨和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孙氏手术术后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收集并分析本中心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术后是否行CRRT治疗将患者分为CRRT组及非CRRT组,通过筛选比较... 探讨和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孙氏手术术后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收集并分析本中心自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根据术后是否行CRRT治疗将患者分为CRRT组及非CRRT组,通过筛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后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评估术后CRRT使用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手术时间、术前SCr、GFR及术后返回监护室HCT等存在差异。对这些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手术时间及术后返回监护室HCT是A型主动脉夹层孙氏手术术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型主动脉夹层孙氏手术术后CRRT治疗与年龄、手术时间及术后返回监护室HCT相关,临床实践中应重点规避相关危险因素以减少术后CRRT使用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孙氏手术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水平、免疫状态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56
5
作者 孙杰 张小坤 +3 位作者 付素珍 董云 赵琪 关炳星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7-391,共5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血必净治疗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水平、免疫状态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为严重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且合并急性肾损伤2期或以上患者共73例,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血必净组23例及联合治疗... 目的探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血必净治疗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水平、免疫状态及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诊断为严重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且合并急性肾损伤2期或以上患者共73例,依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血必净组23例及联合治疗组50例,血必净组依据《拯救脓毒症患者行动: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2012》给予治疗,并给予血必净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2次/d。联合治疗组在血必净组治疗基础上,给予CRRT连续5 d以上,每天12 h以上。以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15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患者治疗前,治疗第3、5天时以及健康对照组的hs-CRP、TNF-α、HMGB1浓度,检测淋巴细胞亚群计数、HLA-DR表达率,患者行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记录28 d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TNF-α、HMGB1浓度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联合治疗组比血必净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淋巴细胞计数、HLA-DR、CD4+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CD8+无明显改变。联合治疗组较血必净组改变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均逐渐下降,第5天时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联合治疗组较血必净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各脏器功能不全例数均有所减少(联合治疗组血液系统除外)。联合治疗组28d病死率(24.0%)与血必净组(3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脓毒症患者CRRT联合血必净治疗后可显著降低炎性介质的浓度,改善免疫状态,减轻疾病严重程度,但对28 d病死率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血必净 炎症反应 免疫状态
下载PDF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抢救横纹肌溶解急性肾功能衰竭 被引量:26
6
作者 沈波 张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37-638,共2页
关键词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抢救措施 横纹肌溶解 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小管阻塞
下载PDF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血浆置换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尹良红 管保章 +13 位作者 罗静兰 孟宇 胡波 陈湛华 刘璠娜 李佛兰 杨佩钿 冯桂娟 朱焕婵 黄雅萍 余惠霞 曹锐 陈宇 郑绮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4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血浆置换(PE)救治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血液透析或血液透析滤过进行比较。方法 60例危重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生化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BUN、Cr、和K... 目的观察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血浆置换(PE)救治危重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与血液透析或血液透析滤过进行比较。方法 60例危重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生化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BUN、Cr、和K+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1);观察组治疗后CIC、CK、ALT、AST、LDH和D-Di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且下降幅度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通过CRRT持续恒定地清除中小分子毒素、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并对于危重患者联合PE治疗可清除大分子毒素,可为临床危重患者抢救提供更多的手段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血浆置换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下载PDF
不同抗凝方式对急性肾损伤患者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吴青 陈新 +3 位作者 周小华 张国培 邹其银 季宏建 《中国药业》 CAS 2018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比较应用局部枸橼酸盐或全身肝素抗凝对急性肾损伤患者接受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疗效。方法按照不同的抗凝方案将62例急性肾损伤患者分为枸橼酸盐组(28例)和肝素组(34例)。分析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器使用寿命、治疗过程中不良事... 目的比较应用局部枸橼酸盐或全身肝素抗凝对急性肾损伤患者接受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疗效。方法按照不同的抗凝方案将62例急性肾损伤患者分为枸橼酸盐组(28例)和肝素组(34例)。分析两组患者血液透析器使用寿命、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和30 d生存状况。结果枸橼酸盐组血液净化器使用寿命为(49±29)h,明显长于肝素组的(28±23)h(P<0.05);出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57%,明显低于肝素组的23.53%(P<0.05)。枸橼酸组和肝素组患者30 d的生存率分别为61.76%和5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枸橼酸盐可广泛应用于急性肾损伤患者CRRT的抗凝治疗,可延长血液净化器使用时间,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但对患者短期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抗凝 疗效 生存率
下载PDF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滤器、管路凝血的主要原因分析及干预策略 被引量:28
9
作者 刘斌斌 胡才宝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8期729-731,共3页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不仅对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作用,还具有有效清除能力等优点。近几年CRRT 技术飞速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多器官功能障碍、重症胰腺炎、全身炎症综合症、急性肾损伤等抢救,是IC U三大支柱之一。但在治疗...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不仅对血流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作用,还具有有效清除能力等优点。近几年CRRT 技术飞速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多器官功能障碍、重症胰腺炎、全身炎症综合症、急性肾损伤等抢救,是IC U三大支柱之一。但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凝血现象常有发生,不仅使透析膜通透性下降,影响治疗结果,甚至无法继续治疗,既导致患者血液大量丢失,加重贫血,加重患者经济负担,还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甚至影响患者预后。本文就CRRT 凝血的主要原因及干预措施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凝血原因 滤器 管路 干预
下载PDF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体外循环堵塞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0
作者 宋利 符霞 +5 位作者 全梓林 陈新红 彭银燕 陈诚 崔冬梅 梁馨苓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5年第5期1608-1612,共5页
[目的]探索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24h内体外循环堵塞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临床护理决策提供循证支持.[方法]前瞻性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首次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24h的... [目的]探索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24h内体外循环堵塞率及其影响因素,对临床护理决策提供循证支持.[方法]前瞻性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首次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24h的病人302例.收集病人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诊断、CRRT治疗前抽血检验结果、CRRT治疗前病人平均动脉压、透析器类型、血液透析双腔管血流量是否顺畅、治疗中是否使用血制品、肝素使用剂量和体外循环使用时间.以24hCRRT是否发生体外循环堵塞分组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Spearman相关系数≥0.6时选择临床意义更重要且单因素分析P〈0.1的潜在影响因素进入Cox比例危险率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符合入选条件的病人302例,体外循环发生堵塞188例(62.3%),使用时间15.5h±1.6h,病人年龄56.8岁±16.6岁,男218例(72.2%).Cox比例危险率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显示,7个独立影响因素与24h体外循环堵塞显著相关,分别为:血液透析双腔管血流量差HR=1.558(95.0%CI 为1.032-2.353),无抗凝CRRT治疗HR=1.812 (95.0%CI 为1.299-2.528),CRRT超滤速度HR=1.002(95.0%CI 为1.001-1.003),透析前病人平均动脉压HR=1.012(95.0%CI为1.003-1.021),血小板计数HR=1.002(95.0%CI 为1.000-1.004),红细胞压积HR=1.030(95.0%CI 为1.011-1.049),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HR=0.984(95.0%CI 为0.975-0.993).[结论]CRRT体外循环24h管路堵塞与血液透析双腔管血流量差、无抗凝CRRT治疗、CRRT超滤速度、透析前病人平均动脉压、血小板计数、红细胞压积和APTT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体外循环堵塞 生存分析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患者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时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用药剂量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郑俊波 戴青青 +4 位作者 温良鹤 娄邵菲 叶明 姜雪松 于凯江 《中国血液净化》 2017年第7期451-454,共4页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常规用药方案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时是否可以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方法本研究纳入接受CRRT的应用亚胺培南(imipenem,IPM)、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eraci... 目的探讨β-内酰胺类抗生素常规用药方案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时是否可以达到有效治疗浓度方法本研究纳入接受CRRT的应用亚胺培南(imipenem,IPM)、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iperacillin-tazobactam,TZP)或头孢吡肟(cefepime,FEP)的感染性休克患者。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抗生素应用前、应用后0.5、1、2、4、6和12h的血药浓度。所采集得到的相关血液样本系列分为早期样本组(≤48h,在第1次使用抗生素后起)和后期样本组(>48h)2组。结果共24例患者入选,其中应用IPM 9例,TZP 8例和FEP 7例。收集到45组血液样本系列,其中IPM 15组,TZP 16组和FEP 14组。47%接受IPM、75%接受TZP和0%接受FEP的患者血药浓度达到了治疗铜绿假单胞菌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四倍。结论对于接受CRRT的感染性休克患者,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血药浓度不能完全达到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菌效果,对于此类患者应考虑增加剂量或延迟给药时间以达到最佳的药物治疗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下载PDF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难治性心衰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杰 孙波 +1 位作者 郭晋爱 傅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9年第8期709-711,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难治性心衰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诊断为难治性心力衰竭、接受CRRT治疗的患者45例。按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25例,无效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间疾病构成比例、血压、心脏射血分数以及电... 目的:探讨持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难治性心衰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诊断为难治性心力衰竭、接受CRRT治疗的患者45例。按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25例,无效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间疾病构成比例、血压、心脏射血分数以及电解质、肾肝功能。结果:(1)本组资料中CRRT治疗难治性心衰的有效率为55.6%;(2)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总比例,无效组明显高于治疗有效组(80%vs32%,P<0.01);(3)与治疗有效组比较,无效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脏射血分数明显低下[(145.5±30.5vs126.5±23.5)mmHg,(85.4±23.6vs68.5±20.6)mmHg,(33.0±5.33)%vs(29.6±4.26)%];各项指标比较均P<0.05。结论:CRRT可用于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但对于扩张型心肌病和缺血性心肌病引起的心肌收缩力下降导致血压偏低、心脏射血分数明显低下者,疗效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心力衰竭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心力衰竭的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亮亮 朱华栋 《中国医刊》 CAS 2013年第5期4-6,共3页
据国外统计,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约为1.5%~2.0%,65岁以上可达6%~10%,且在过去的40年中,心衰导致的死亡增加了6倍。我国对35~74岁城乡居民共15518人随机抽样调查的结果:心衰患病率为0.9%,按计算约有400万心衰患者,其中... 据国外统计,人群中心衰的患病率约为1.5%~2.0%,65岁以上可达6%~10%,且在过去的40年中,心衰导致的死亡增加了6倍。我国对35~74岁城乡居民共15518人随机抽样调查的结果:心衰患病率为0.9%,按计算约有400万心衰患者,其中男性为0.7%,女性为1.0%,女性高于男性,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男性高于女性。这种差异可能和我国多见于女性的风湿性瓣膜病心衰发病率较高有关。随着年龄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心力衰竭 心衰患者 随机抽样调查 风湿性瓣膜病 城乡居民 西方国家 患病率
下载PDF
早期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脓毒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璇 唐忠平 +1 位作者 林凤 管亚惠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8期1583-1584,共2页
目的:观察早期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脓毒症患者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治疗组24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 h、48 h监测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同时测定动脉血气氧分压(PO2)、乳酸(Lac)、计算... 目的:观察早期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患者的疗效。方法:脓毒症患者4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治疗组24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 h、48 h监测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同时测定动脉血气氧分压(PO2)、乳酸(Lac)、计算氧合指数(OI,PaO2/FiO2)。并采用APACHE-Ⅱ评分对患者整体病情进行评价,同时观察ICU住院时间及28 d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减少,氧合指数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好转,28 d死亡率降低,ICU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多个器官起支持作用,能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脓毒症 疗效
下载PDF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抗凝方法的选择和监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潘淑杰 国春玲 +2 位作者 崔秀娴 杨庆春 于海涛 《中外医疗》 2011年第23期35-35,37,共2页
目的对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过程中不同抗凝技术进行评价。方法选择31例进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患者,其中有出血倾向者10例,设为A组,采用局部肝素抗凝法;有活动性出血者7例,设为B组。采用无肝素抗凝法;其余患者l4例,设为C组,采用... 目的对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过程中不同抗凝技术进行评价。方法选择31例进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患者,其中有出血倾向者10例,设为A组,采用局部肝素抗凝法;有活动性出血者7例,设为B组。采用无肝素抗凝法;其余患者l4例,设为C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浆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BPC);同时监测滤器寿命。结果 A、B组APTT及BPC在治疗前后无显著改变,C组APTT显著延长(P<0.05)。滤器平均寿命C组>A组>B组(P<0.05)。结论 CRRT中3种抗凝技术各有优缺点,为了使治疗安全有效,必须个体化地选择抗凝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抗凝 监测
下载PDF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肾功能不全12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金忠 张斌 +1 位作者 张黎明 梅长林 《人民军医》 2001年第6期346-347,共2页
关键词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SCUF MODS 肾功能不全
下载PDF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急性肾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汤晓静 梅长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年第2期4-8,共5页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种涉及多学科的临床常见危重病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高。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replacement therapy,RRT)是一种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对脏器起支持作用的血液净化技术。现有证据显示早期...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种涉及多学科的临床常见危重病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死亡率高。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replacement therapy,RRT)是一种连续、缓慢清除水分和溶质,对脏器起支持作用的血液净化技术。现有证据显示早期RRT介入和AKI患者预后改善相关。高剂量治疗[35 ml/(kg.h)]不能使肾脏替代治疗获益,目前的推荐剂量是20~25 ml/(kg.h)。鉴于AKI病因的多样性,患者年龄、性别、血流动力学等的不同及荟萃分析本身的局限性,仍需进行大规模的RCT,针对不同的AKI原因进行分层随机研究,以进一步确定CRRT治疗的时机、方式、剂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危重病
下载PDF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抗凝方案的确立和存在的问题 被引量:8
18
作者 孙雪峰 《中国血液净化》 2008年第9期501-503,共3页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以其保持稳定的心血管状态、调整免疫功能、保护内皮细胞以及高效的清除能力,不仅应用于肾脏内科,而且广泛应用于ICU、心脏科、呼吸科、外科等多学科领域。可以说CRRT技术带来了危重患者抢救的新理念,对...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以其保持稳定的心血管状态、调整免疫功能、保护内皮细胞以及高效的清除能力,不仅应用于肾脏内科,而且广泛应用于ICU、心脏科、呼吸科、外科等多学科领域。可以说CRRT技术带来了危重患者抢救的新理念,对于提高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实施CRRT治疗的患者经常合并各种出血或血栓、栓塞问题,因此合理地确立CRRT抗凝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抗凝方案 CRRT技术 CRRT治疗 危重患者 心血管状态 救治成功率 免疫功能
下载PDF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高林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第3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脓毒症患者,均采用CRRT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24和48 h后动态监测PC... 目的探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脓毒症患者,均采用CRRT进行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24和48 h后动态监测PCT、IL-6、CRP。结果 CRRT治疗12 h后,患者PCT、IL-6、CRP开始下降,48 h后显著下降,各观察时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RT能清除脓毒症患者血清中多种炎性反应介质,是治疗脓毒症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脓毒症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脓毒症患者PCT、IL-6、CRP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璇 林凤 唐忠平 《吉林医学》 CAS 2014年第29期6435-6436,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技术对脓毒症患者炎性反应因子PCT、IL-6、CRP的清除效果。方法:进行CRRT治疗的脓毒症患者23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 h、24 h、48 h动态监测PCT、IL-6、CRP。结果:经CRRT治疗患者PCT、IL-6、CRP在... 目的:探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技术对脓毒症患者炎性反应因子PCT、IL-6、CRP的清除效果。方法:进行CRRT治疗的脓毒症患者23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 h、24 h、48 h动态监测PCT、IL-6、CRP。结果:经CRRT治疗患者PCT、IL-6、CRP在治疗后12 h开始下降,48 h后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治疗能清除脓毒症患者血清中多种炎性反应介质,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脓毒症 降钙素原 IL-6 CR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