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料指数衰减模型的局部R-最优设计
1
作者 许秀钿 李俊鹏 张崇岐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48-53,共6页
混料指数衰减模型在药物动力学和化学动力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于以往根据Taylor展开转化为线性模型进行研究的方法,文章基于R-最优设计的理论,运用非线性优化方法、盛金公式以及内点法等,推导出两衰减参数相等时该模型下的R-最优设... 混料指数衰减模型在药物动力学和化学动力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于以往根据Taylor展开转化为线性模型进行研究的方法,文章基于R-最优设计的理论,运用非线性优化方法、盛金公式以及内点法等,推导出两衰减参数相等时该模型下的R-最优设计,同时给出了两衰减参数不等时R-最优设计的算法,并通过等价性定理验证了导出的设计是R-最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最优设计 混料试验设计 指数衰减模型 盛金公式 内点法
下载PDF
薄层地层脉冲中子俘获测井解释:双指数衰减模型
2
作者 R.A.Haley 王彦君 李启迪 《国外测井技术》 1995年第5期11-21,共11页
脉冲中子俘获测井业标准泥质砂岩方程是假设地层是均质的条件下提出的。可是,许多砂、泥岩薄层,尽管单层厚度不大,远远低于PNC仪器的垂直分辨率.对PNC测井来说仍不能看成均匀介质。这会引起解释失误,致使漏掉产层。此文中推导出了... 脉冲中子俘获测井业标准泥质砂岩方程是假设地层是均质的条件下提出的。可是,许多砂、泥岩薄层,尽管单层厚度不大,远远低于PNC仪器的垂直分辨率.对PNC测井来说仍不能看成均匀介质。这会引起解释失误,致使漏掉产层。此文中推导出了非均质地层的响应方程和解释方法,并同路易斯安娜海岸河流三角洲边缘砂岩上观察到的数据进行了比较,二者符合良好。这证明,此新型PNC测井方程优越于现用的工业标准砂岩方程,可用作此类砂岩评价中的基本方法;文章还重新评价了伽玛测井对泥质砂岩的响应;指出了现用工业标准PNC方程推导非均质薄层伽玛射线同泥质体积关系时的不妥之处;检验了对测井解释的影响,讨论了更适用的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层地层 脉冲中子俘获测井 测井解释 指数衰减模型 泥质砂岩 工业标准
下载PDF
转炉吹炼后期碳含量预报的改进指数模型 被引量:8
3
作者 林文辉 焦树强 +4 位作者 孙建坤 周凯啸 刘敏 苏醒 刘青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54-861,共8页
介绍了几种主要的转炉烟气分析碳含量预报模型,并分析了其中的指数衰减模型及其三种改进算法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在综合三种模型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极限碳含量拟合+曲线同步更新"算法的改进指数模型.首先,利用历史炉次... 介绍了几种主要的转炉烟气分析碳含量预报模型,并分析了其中的指数衰减模型及其三种改进算法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在综合三种模型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极限碳含量拟合+曲线同步更新"算法的改进指数模型.首先,利用历史炉次吹炼后期的脱碳氧效率和碳含量数据,通过指数拟合得到"历史脱碳曲线"和极限碳含量参数;其次,使用当前炉次吹炼中期的最大脱碳氧效率值对"历史脱碳曲线"的特征参数进行替换,得到当前炉次吹炼后期的"参考脱碳曲线",再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归一化的"参考脱碳曲线";然后,采用多点校正的方法,计算当前炉次吹炼至各等距离校正点时"参考脱碳曲线"的脱碳量,并根据计算脱碳量与转炉实际脱碳量的偏差,对熔池碳含量及脱碳曲线参数进行计算与校正,得到"计算脱碳曲线";最后,通过逐次迭代计算对"参考脱碳曲线"和"计算脱碳曲线"进行同步更新,进而实现对转炉吹炼后期熔池碳含量的精准预报.研究表明,改进的指数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终点碳含量预报误差在±0.02%范围内的命中率达到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分析 碳含量预报 指数衰减模型 脱碳氧效率 极限碳含量 曲线同步更新
下载PDF
煤矿工作面推采采空区涌水双指数动态衰减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振方 靳德武 +6 位作者 虎维岳 董阳 曹海东 赵春虎 彭江军 赵宝峰 董兴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587-2594,共8页
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提出了煤矿工作面推采采空区涌水双指数衰减动力学模型,选取宁东煤田鸳鸯湖矿区典型工作面推采顶板涌水过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双指数动力衰减模型拟合,利用麦克劳林公式等方法确定了具有物理意义的模型参数的近似解... 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提出了煤矿工作面推采采空区涌水双指数衰减动力学模型,选取宁东煤田鸳鸯湖矿区典型工作面推采顶板涌水过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双指数动力衰减模型拟合,利用麦克劳林公式等方法确定了具有物理意义的模型参数的近似解,以及工作面推采过程采空区峰值水量及发生位置,动态平衡水量及发生位置,探讨了主要参数的影响因素。结果指示:以动、静两种形态涌入采空区的水量共同作用,控制采空区涌水变化特征,但动态补给量是主控因素;在顶板含水层特征类似,构造影响可忽略条件下,推采速度决定了峰值水量和动态平衡水量发生位置,峰值水量和动态平衡水量受采厚、顶板岩性特征、含水层特征等条件共同影响。研究结果为形成趋势合理、精度较高的工作面涌水量预测方法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衰减模型 工作面采空区 涌水规律 峰值水量 动态平衡水量
下载PDF
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集中性的差异及其检验 被引量:14
5
作者 邓丽丽 张秋娈 +2 位作者 樊华 路紫 郭凤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9-104,共6页
在"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形态描述与集中度计算"[1]一文的基础上,从旅游网站性质的角度对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形态与集中性的差异进行指数衰减模型的拟合分析,并应用Zipf定律检验其特征,发现:1)不同性质的旅游网站信息... 在"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形态描述与集中度计算"[1]一文的基础上,从旅游网站性质的角度对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形态与集中性的差异进行指数衰减模型的拟合分析,并应用Zipf定律检验其特征,发现:1)不同性质的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形态存在差异,旅游主管部门网站、旅游企业网站、旅游目的地网站的信息流距离衰减形态分别表现出非常符合指数衰减模型、基本符合指数衰减模型、不符合指数衰减模型特征。2)不同性质的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的集中性存在差异,分别表现出具有明显的本地集中性特征、兼有本地集中性和经济集中性特征、具有明显的经济集中性特征。3)分维值多在0.5左右说明了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集中性较强,分维值的差异说明了不同性质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集中性存在差异。旅游网站信息流的位序-规模均符合Zipf定律,其首位省市均存在于网站所在地或者周边省市,其位序-规模的前四位总体为经济发达省市,说明了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具有本地和经济集中性。4)对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集中性的Zipf检验,证实了空间距离集中性特征的普遍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网站 信息流 指数衰减模型 Zipf定律 集中性
下载PDF
不同农作物秸秆腐解规律及模型预测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梁鑫宇 宋明丹 +1 位作者 韩梅 李正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44-1252,共9页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气候干旱冷凉、土壤肥力低,导致该地区有机物料腐解规律与其他地区不同。因此,明确该地区农作物秸秆腐解规律变化特征对于青藏高原地区有机物料还田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尼龙袋填埋法,以马铃薯秸秆(MLS)、油菜秸秆(... 青海省东部农业区气候干旱冷凉、土壤肥力低,导致该地区有机物料腐解规律与其他地区不同。因此,明确该地区农作物秸秆腐解规律变化特征对于青藏高原地区有机物料还田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采用尼龙袋填埋法,以马铃薯秸秆(MLS)、油菜秸秆(YC)、菊芋秸秆(JY)、小麦秸秆(MG)和绿肥毛叶苕子(MS)为试验材料,研究物料还田后的腐解规律,并利用有机组分含量预测腐解方程的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各处理的腐解残留率均表现出前期(0~42 d)快速下降,后期缓慢下降的特征。至腐解结束,MLS、YC、JY、MG、MS的腐解残留率分别为37.86%、40.75%、47.18%、48.35%、18.08%。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腐解率分别为63%~84%、53%~69%、23%~40%。相关系数矩阵分析结果显示,物料腐解速率与纤维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土壤温度、气温、降水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与土壤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物料质量残留率与腐解时间的关系可用双库指数衰减模型模拟,方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96。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得到该地区有机物料的腐解方程,且物料的初始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可以很好地预测腐解方程的特征参数易分解部分比例和易分解部分的平均周转天数。作为还田物料,绿肥毛叶苕子腐解效果要好于其他农作物秸秆。本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农业区有机物料还田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腐解规律 相关系数矩阵 双库指数衰减模型 模型评价
下载PDF
南方红壤区植被覆盖因子估算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俊 金平伟 +5 位作者 姜学兵 林丽萍 寇馨月 徐舟 刘斌 方宗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06-114,共9页
研究红壤区植被覆盖因子变化规律、构建植被覆盖因子计算模型可为该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及动态监测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基于广东省五华县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200余场降雨试验观测数据,分析了影响水土流失的各关键因子与次降雨土壤侵蚀模数(... 研究红壤区植被覆盖因子变化规律、构建植被覆盖因子计算模型可为该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及动态监测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基于广东省五华县水土保持试验推广站200余场降雨试验观测数据,分析了影响水土流失的各关键因子与次降雨土壤侵蚀模数(Individual Rainfall Event Soil Erosion Modulus,ISEM)间定量关系,基于中国土壤流失方程计算了系列次降雨事件不同植被覆盖度对应植被覆盖因子值,构建了植被覆盖因子值与植被覆盖度间数学模型,从点、面2个尺度对模型计算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ISEM随植被覆盖度增加而降低;ISEM与雨前土壤表层含水率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对数关系;ISEM随坡度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ISEM随次降雨量、次降雨侵蚀力和次降雨径流深呈显著正相关线性变化关系。2)构建了植被覆盖因子值与植被覆盖度间二阶指数衰减模型,该模型决定系数和纳什系数分别达0.947和0.876。点尺度验证结果表明90%样本模型计算值与观测值相对误差均小于0.30;面尺度验证结果表明,70%~80%的植被覆盖因子计算值相对误差不超过0.1。总体而言,该模型计算精度较为理想,但由于研究对象典型的时空尺度特征,仍需要更多观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完善和验证。研究成果可为深入理解红壤区土壤侵蚀规律、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植被覆盖因子 中国土壤流失方程 指数衰减模型 红壤 南方
下载PDF
不同装袋量下麦秆和毛叶苕子混合腐解特征
8
作者 刘婷 宋明丹 +2 位作者 韩梅 梁鑫宇 李正鹏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9-176,共8页
掌握不同装袋量下麦秆、毛叶苕子混合的腐解过程,对青海东部农业区秸秆还田和培肥土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尼龙袋填埋试验,设置物料类型和装袋量两个因素,完全随机组合共9个处理。物料类型设麦秆(W)、毛叶苕子(H)、混合物料(WH)3个水平,... 掌握不同装袋量下麦秆、毛叶苕子混合的腐解过程,对青海东部农业区秸秆还田和培肥土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尼龙袋填埋试验,设置物料类型和装袋量两个因素,完全随机组合共9个处理。物料类型设麦秆(W)、毛叶苕子(H)、混合物料(WH)3个水平,装袋量设16、28、44 g 3个水平,研究3种物料类型在不同装袋量下的腐解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各处理下有机物料腐解呈现前期快-中期慢-后期加快的变化规律,至腐解结束,物料类型对累计腐解率有显著影响(P<0.05),麦秆、毛叶苕子、混合物料的累计腐解率平均为45.27%、76.75%、62.25%,表现为毛叶苕子>混合物料>麦秆。装袋量对累计腐解率有显著影响(P<0.05),装袋量分别为16、28、44 g时,平均累计腐解率分别为62.84%、63.32%、58.11%,装袋量28 g下腐解最快。双库指数衰减模型能较好地拟合物料腐解过程中腐解残留率与积温的关系,方程的决定系数均>0.88,预测腐解残留率与实测腐解残留率的MPE、RMSE、nRMSE分别为8%、2.47、7.85%。麦秆、毛叶苕子和混合物料的腐殖化系数平均分别为54.05%、31.32%、41.90%。物料混合显著提高了干物质量的易分解比例(P<0.01),装袋量为16、28、44 g时,混合效应值分别提高了13.27%、15.06%、8.61%,装袋量为28 g时混合效应最高。物料混合显著提高了干物质易分解比例,腐解速率加快。麦秆和毛叶苕子混合能加快物料的腐解,当装袋量为28 g时(相当于麦秆、毛叶苕子还田量分别为5490、3393 kg·hm^(-2))效果最好,该研究结果可为青海东部农业区秸秆还田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物料 腐解规律 双库指数衰减模型 混合效应 模型评价
下载PDF
PAHs污染土壤热脱附过程关键影响因素及脱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涛 骆文轩 +3 位作者 徐成华 常伟 岳修鹏 张亚平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3-154,共12页
土壤多环芳烃(PAHs)污染已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通过异位热脱附试验探究了PAHs初始浓度、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粒径对脱附效率的影响,并采用一级、二级动力学和指数衰减模型对PAHs热脱附过程进行拟合,以探究土壤中PAHs热脱... 土壤多环芳烃(PAHs)污染已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通过异位热脱附试验探究了PAHs初始浓度、土壤含水率和土壤粒径对脱附效率的影响,并采用一级、二级动力学和指数衰减模型对PAHs热脱附过程进行拟合,以探究土壤中PAHs热脱附的去除机制。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随着PAHs初始浓度的增加,脱附效率随之升高,且在热脱附20~40 min时提高初始浓度可明显提高PAHs的去除率。土壤含水率对于PAHs不同组分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当土壤含水率为16%,萘(Nap)、菲(Phe)和蒽(Ant)达到最佳去除率,而荧蒽(Fla)和芘(Pyr)最大去除率对应的土壤含水率为13%。在相同脱附条件下,土壤粒径越小,土壤中PAHs的去除率越高。研究发现指数衰减模型对PAHs各组分的脱附过程具有更好的拟合效果。土壤中PAHs热脱附主要分为两个阶段:(1)PAHs受到土壤中水的蒸发作用从土壤颗粒表面快速蒸发;(2)PAHs的蒸发速率受到土壤孔隙内部扩散的限制,以非常缓慢的速度从土壤中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修复 多环芳烃 热脱附 指数衰减模型
下载PDF
秦岭火地塘天然次生油松林倒木储量与分解 被引量:16
10
作者 袁杰 蔡靖 +1 位作者 侯琳 张硕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1-146,共6页
粗头直径≥10cm,长度通常≥1m,倾斜度超过45°的死木质残体称为倒木(Harmon et al.,1996)。倒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倒木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营养关系,其结构与功能相互制约,相... 粗头直径≥10cm,长度通常≥1m,倾斜度超过45°的死木质残体称为倒木(Harmon et al.,1996)。倒木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倒木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营养关系,其结构与功能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倒木对森林中生产者的更新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为各类植物提供了生境,而且还对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起着重要的作用(侯平等,2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 天然次生油松林 倒木 储量 分解 单项指数衰减模型
下载PDF
3.0TMRI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对女性盆腔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20
11
作者 乔敏霞 时惠平 +4 位作者 秦丹 周旭嘉 董世博 杨帆 梁鹏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951-954,共4页
目的采用3.0T MRI诊断盆腔病变,确定双指数模型对盆腔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50例盆腔占位患者(良性30例,恶性20例)行MR750-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b值取0、50、300、600、800、1200 s/mm2,在AW 451工作站,利用Functool-MADC软件... 目的采用3.0T MRI诊断盆腔病变,确定双指数模型对盆腔病变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50例盆腔占位患者(良性30例,恶性20例)行MR750-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b值取0、50、300、600、800、1200 s/mm2,在AW 451工作站,利用Functool-MADC软件进行处理,分别记录并比较良、恶性病变Slow ADC值、Fast ADC值、Standard ADC值、Fraction of fast ADC值,并将Standard ADC图与轴位T2脂肪抑制图像融合。结果良性病变Slow ADC值[(1.83±0.86)×10-3 mm2/s]及Standard ADC值[(1.79±0.78)×10-3 mm2/s]均大于恶性病变[Slow ADC值:(1.05±0.31)×10-3 mm2/s;Standard ADC值:(1.13±0.39)×10-3 mm2/s](t=3.90、3.51,P<0.01),且Slow ADC值在良、恶性病变间差异最大。良性病变及恶性病变Slow ADC值均显著小于Fast ADC值[良性:Slow ADC值为(1.83±0.86)×10-3 mm2/s,Fast ADC值为(16.95±8.63)×10-3 mm2/s;恶性:SlowADC值为(1.05±0.31)×10-3 mm2/s,Fast ADC值为(15.12±9.90)×10-3 mm2/s](t=-10.40、-6.29,P<0.01)。结论双指数衰减模型能很好地鉴别诊断良、恶性盆腔肿瘤,对临床术前诊断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扩散加权成像 指数衰减模型 诊断 鉴别 女(雌)性
下载PDF
氧化硅纳米多孔材料表面的水蒸气吸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虎 谷伟 +2 位作者 李增耀 陶文铨 胡子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共8页
采用称重法对氧化硅纳米多孔材料在温湿环境中的水蒸气吸附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在25℃分别测定了不同孔隙率的材料在水蒸气相对蒸汽压为0.3~0.9范围内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分别采用不同的多层吸附等温式对材料的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提出... 采用称重法对氧化硅纳米多孔材料在温湿环境中的水蒸气吸附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在25℃分别测定了不同孔隙率的材料在水蒸气相对蒸汽压为0.3~0.9范围内的吸附动力学曲线.分别采用不同的多层吸附等温式对材料的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提出了一种双指数衰减动力学吸附模型方程,并和准一/二级动力学吸附模型一起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Redlich-Peterson、Fritz-Schlünder吸附等温式和BET多层吸附模型的拟合相关系数较大;BET多层吸附模型的拟合参数可给出单层饱和吸附量和吸附层数,吸附等温线由单层到多层存在临界点,具有明显的物理意义;氧化硅纳米多孔材料对湿空气中水蒸气的动态吸附过程可由双指数衰减模型来描述,与实验数据的相关系数在0.99以上,在整个吸附过程中均与实验数据拟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纳米多孔材料 吸附动力学 吸附等温式 指数衰减模型
下载PDF
核磁共振技术在脐橙保藏和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锦胜 王娜 +1 位作者 林向阳 阮榕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6-129,共4页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脐橙储藏过程中水分的状态、变化以及水分的迁移。利用Carr-Purcell-Mei-boom-Gill(CPMG)序列采集样品的核磁共振受激回波信号,采用多重指数衰减模型对收集的信号数据进行分析并计算组织中不同水分自旋-自旋弛...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脐橙储藏过程中水分的状态、变化以及水分的迁移。利用Carr-Purcell-Mei-boom-Gill(CPMG)序列采集样品的核磁共振受激回波信号,采用多重指数衰减模型对收集的信号数据进行分析并计算组织中不同水分自旋-自旋弛豫时间。探讨脐橙在储藏过程中品质变化与核磁共振弛豫参数变化的相关性。发现在脐橙的后成熟期、稳定期和腐烂期,对应的自旋-自旋弛豫时间变化呈现一个上升-稳定-急速下降的过程,且在脐橙腐烂前出现了一个自旋-自旋驰豫时间急剧下降的过程。该方法可以作为脐橙质量评估的有效手段,对于脐橙的质量评估和保藏方法的评估等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技术 多重指数衰减模型 自旋-自旋弛豫时间 脐橙
下载PDF
苏南丘陵区3种林分凋落叶客置分解特征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莉莎 张金池 +1 位作者 庄家尧 司登宇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1-688,共8页
于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利用野外分解袋法在苏南丘陵区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3种林分内进行凋落叶客置后分解速率及养分动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树种分解速率大于针叶树... 于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利用野外分解袋法在苏南丘陵区麻栎Quercus acutissim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等3种林分内进行凋落叶客置后分解速率及养分动态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阔叶树种分解速率大于针叶树种;分解系数k麻栎叶最高(k=0.391 4),马尾松叶居中(k=0.238 8),杉木叶(k=0.209 1)较低;分解系数k与初始氮含量显著正相关(P<0.01),与初始碳氮比(C/N)显著负相关(P<0.05),失重率分别与氮释放率(P<0.05)、磷释放率、有机碳释放率显著正相关(P<0.01),与C/N显著负相关(P<0.05);分解过程中,氮和钾总体为净释放,磷为释放或固持状态,有机碳释放率逐步上升,C/N比基本呈下降趋势。客置后分解地特征效应较显著,针叶树种凋落叶客置到阔叶林后分解速率加快,反之则减慢;养分释放速率大体表现为促进作用,而分解16个月后,不同分解地的同种凋落叶养分释放率有趋于一致的趋势;经Olson指数衰减模型模拟,客置后麻栎叶分解系数k变小,杉木叶和马尾松叶分解系数k变大,预测麻栎叶t0.50,t0.95分别延长0.09~0.20 a和0.10~0.29 a,杉木叶分别缩短0.11~0.60 a和2.91~2.97 a,马尾松叶在麻栎林分解地t0.50,t0.95分别缩短0.06 a和0.09 a,在杉木林分解地分别延长0.19 a和0.36 a。有机碳t0.50麻栎叶缩短0.09~0.11 a,杉木叶延长0.01~0.09 a,马尾松叶缩短0.07~0.08 a;有机碳t0.95麻栎叶延长0.10~0.23 a,马尾松叶缩短0.30 a,杉木叶在麻栎林分解地缩短0.01 a,在马尾松林分解地延长0.32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凋落叶 客置 分解速率 养分释放 Olson指数衰减模型
下载PDF
基于概率不平衡语言灰关联投影的动态多属性决策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韩冰 陈华友 +1 位作者 陶志富 刘兮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5-179,共5页
现有的语言术语集在刻画决策信息时可能会导致信息的损失,文章针对属性值是概率不平衡语言且属性权重和时序权重未知的决策问题,构建了动态多属性决策模型。首先定义概率不平衡语言术语集,构建基于灰关联偏离度最小的线性规划模型,确定... 现有的语言术语集在刻画决策信息时可能会导致信息的损失,文章针对属性值是概率不平衡语言且属性权重和时序权重未知的决策问题,构建了动态多属性决策模型。首先定义概率不平衡语言术语集,构建基于灰关联偏离度最小的线性规划模型,确定最优属性权重,得到单个时段的灰关联投影值;其次,考虑不同时段评价信息对最终决策的不同影响,建立指数衰减模型确定时序权重,获得综合投影值,并以此选出最佳方案。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决策 概率不平衡语言 灰关联投影 指数衰减模型
下载PDF
基于电磁感应仪的表聚型土壤盐渍剖面特征解译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劲松 姚荣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7-72,共6页
针对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存在的土壤盐渍化问题,以该地区分布最广泛的表聚型盐分剖面类型为研究对象,运用磁感大地电导率仪EM38,建立了磁感式表观电导率和土壤盐分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在分析土壤盐分剖面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指数... 针对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存在的土壤盐渍化问题,以该地区分布最广泛的表聚型盐分剖面类型为研究对象,运用磁感大地电导率仪EM38,建立了磁感式表观电导率和土壤盐分之间的(多元)回归模型,在分析土壤盐分剖面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指数衰减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盐分剖面进行了参数拟合和验证。结果表明:磁感式表观电导率EMh和EMv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土壤盐分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异主要表现在表层0~25cm的深度范围内。统计分析和Friedman检验结果表明,回归模型和指数衰减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拟合结果和预测效果,二者的预测精度差异也不显著,表明本文提出的指数衰减模型不仅能降低待估参数的数量、提高土壤盐分剖面磁感式解译的实用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该研究结果为利用电磁感应仪快速、精确地进行土壤盐分预测以及盐分剖面解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感应仪 表聚型盐分剖面 表观电导率 回归模型 指数衰减模型
下载PDF
基于多源时序InSAR的三峡坝区形变监测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明祖涛 金源 +2 位作者 史绪国 张绍成 吴云龙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25-1134,共10页
自2003年三峡库区蓄水以来,水位的大幅上升和周期性变化,给三峡大坝及其周边环境的稳定性造成威胁,三峡坝区的形变监测一直备受关注.随着InSAR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基础设施与地质灾害形变监测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采用时序InSAR技... 自2003年三峡库区蓄水以来,水位的大幅上升和周期性变化,给三峡大坝及其周边环境的稳定性造成威胁,三峡坝区的形变监测一直备受关注.随着InSAR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基础设施与地质灾害形变监测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采用时序InSAR技术对获取的2015年-2019年L波段ALOS2 PALSAR2数据集和2015年-2022年C波段Sentinel-1数据集进行处理分析,发现三峡大坝与茅坪溪大坝存在与蓄水相关的周期性形变,振幅约为1.1 mm和3.2 mm,茅坪溪大坝左岸护坡、关门洞地区与银杏沱填埋区分别存在28、40、40 mm/a的显著形变.采用指数衰减模型对银杏沱填埋区形变过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填埋区可在2040年达到稳定状态。研究表明,InSAR技术有助于加深对地表形变的认识理解,为地质灾害治理与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序InSAR 三峡坝区 水位变化 指数衰减模型
下载PDF
几种树种落叶分解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存宇 蚁伟民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71-75,共5页
对 8个树种落叶的分解进行了研究 ,各树种落叶年分解失重率分别是 :湿地松 3 2 .7%、马尾松 3 9.0 %、大叶相思 5 7.4%、马占相思 49.7%、南洋楹 67.0 %、尾叶桉 5 5 .1%、荷木 5 6.5 %、黎蒴 49.2 % .应用指数衰减模型计算落叶的年分... 对 8个树种落叶的分解进行了研究 ,各树种落叶年分解失重率分别是 :湿地松 3 2 .7%、马尾松 3 9.0 %、大叶相思 5 7.4%、马占相思 49.7%、南洋楹 67.0 %、尾叶桉 5 5 .1%、荷木 5 6.5 %、黎蒴 49.2 % .应用指数衰减模型计算落叶的年分解率在 0 .42 2~ 1.10 8g/g·a之间 .落叶的年分解失重率与其初始含氮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R =0 .81) .分解作用主要发生在水热条件好 ,土壤温湿度较高的雨季 ( 4~ 10月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系统 物质循环 树种 落叶 年分解失重率 年分解率 指数衰减模型
下载PDF
厌氧氨氧化ASBR中亚硝氮和氨氮降解规律研究
19
作者 王勇 黄勇 +1 位作者 袁怡 李祥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57-1061,共5页
采用生物膜ASBR反应器,研究了厌氧氨氧化反应过程中亚硝氮与氨氮降解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解过程主要分为2个阶段:速度上升期(0-30 min)和速度下降期(30-150 min)。一阶指数衰减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20 min以后亚硝氮、氨氮... 采用生物膜ASBR反应器,研究了厌氧氨氧化反应过程中亚硝氮与氨氮降解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解过程主要分为2个阶段:速度上升期(0-30 min)和速度下降期(30-150 min)。一阶指数衰减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20 min以后亚硝氮、氨氮降解速度逐渐减少,亚硝氮降解速度始终高于氨氮降解速度,但是两者差值随时间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氨氧化 无纺滤布生物膜反应器 降解速度 一阶指数衰减模型
下载PDF
油纸绝缘系统弛豫响应极化谱函数建模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慧莹 蔡金锭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13-718,共6页
根据绝缘介质弛豫响应特性推导了油纸绝缘系统的集中参数等值电路.将该等值电路转化为运算电路分析,并运用电路叠加定理构建油纸绝缘弛豫响应极化谱的函数表达式,得到了极化谱的复合指数衰减模型.其中各指数衰减项的时间常数为运算电路... 根据绝缘介质弛豫响应特性推导了油纸绝缘系统的集中参数等值电路.将该等值电路转化为运算电路分析,并运用电路叠加定理构建油纸绝缘弛豫响应极化谱的函数表达式,得到了极化谱的复合指数衰减模型.其中各指数衰减项的时间常数为运算电路极点值的负倒数,并且复合的项数与油纸绝缘介质内部弛豫机构数密切相关.模型的提出可以为后续油纸绝缘弛豫响应的拓扑建模奠定基础.再利用该模型对相同电压等级,不同容量、不同运行年限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测试极化谱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方法进行拟合,拟合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极化谱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极化谱 弛豫响应 集中参数 运算电路 复合指数衰减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