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浅水三角洲前缘指状砂坝构型特征——以渤海湾盆地渤海BZ25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为例
被引量:
37
1
作者
徐振华
吴胜和
+5 位作者
刘钊
赵军寿
耿红柳
吴峻川
张天佑
刘照玮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2-333,共12页
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渤海BZ25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砂体进行了构型解剖,探讨浅水三角洲前缘指状砂坝内部的沉积微相组成,分析指状砂坝的宏观分布及内部构型特征。浅水三角洲前缘指状分支砂体为指状砂坝沉积,由河口坝、坝...
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渤海BZ25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砂体进行了构型解剖,探讨浅水三角洲前缘指状砂坝内部的沉积微相组成,分析指状砂坝的宏观分布及内部构型特征。浅水三角洲前缘指状分支砂体为指状砂坝沉积,由河口坝、坝上分流河道以及天然堤组成,分流河道下切河口坝,薄层天然堤则披覆于分流河道两侧的河口坝之上。指状砂坝平面上多呈弯曲状,向盆地方向弯曲度有所增加,内部分流河道由深切河口坝型到浅切河口坝顶部型转变。研究区指状砂坝宽厚比为25~110,宽度与厚度呈一定双对数线性正相关关系,并受控于基准面旋回变化。针对指状砂坝,在注水开发方式下,应避免同一分流河道内注采的开发方式,并指出指状砂坝内分流河道的中上部及注采井未钻遇的河口坝砂体为剩余油挖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指状砂坝
砂
体构型
渤海BZ25油田
新近系明化镇组
剩余油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渤海BZ油田鸟足状浅水三角洲指状砂坝储层剩余油分布特征
被引量:
8
2
作者
胡勇
黄凯
+2 位作者
徐振华
赵军寿
吴峻川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9-198,共10页
渤海BZ油田明下段储层内发育呈窄条带状分布的鸟足状浅水三角洲前缘指状砂坝,并由分流河道、河口坝及天然堤砂体组成,其强储层非均质性导致剩余油分布复杂。利用地质分析及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研究区指状砂坝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及对剩余...
渤海BZ油田明下段储层内发育呈窄条带状分布的鸟足状浅水三角洲前缘指状砂坝,并由分流河道、河口坝及天然堤砂体组成,其强储层非均质性导致剩余油分布复杂。利用地质分析及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研究区指状砂坝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①宽条带状或近连片状的叠置指状砂坝内部多发育稳定的泥质隔层,在合层开采时,相对低渗储层剩余油富集,在注水井钻遇局部切叠部位时,上部砂体剩余油富集;②指状砂坝的宽度为100~1 000 m,宽度小于600 m的窄条带状指状砂坝内剩余油富集;③指状砂坝边部的物性最差,剩余油富集;中部的相对高渗砂体呈孤立透镜状分布,导致剩余油区易呈离散状分布;④指状砂坝内以底部水淹为主,正韵律砂体水淹厚度最小,反韵律砂体的水淹厚度最大,复合反正韵律砂体的水淹厚度与分流河道所占厚度呈负相关关系,总体上,指状砂坝的水淹厚度随着渗透率非均质性的增强具有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指状砂坝
渤海BZ油田
储层非均质性
剩余油分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平面变化背景下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沉积响应过程:基于水槽沉积模拟实验
3
作者
任大伟
魏思源
+3 位作者
尹太举
陈少伟
房久顺
赵文凯
《现代地质》
CAS
2024年第6期1511-1522,共12页
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是由一个或多个河口坝-天然堤-河道组成的指状坝构成,它发育在水体较浅、构造相对稳定、水平面频繁波动的湖(海)盆中。为探究频繁湖水位变化与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发育的关系及其内部沉积单元的形成过程与响应机制...
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是由一个或多个河口坝-天然堤-河道组成的指状坝构成,它发育在水体较浅、构造相对稳定、水平面频繁波动的湖(海)盆中。为探究频繁湖水位变化与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发育的关系及其内部沉积单元的形成过程与响应机制,利用水槽模拟实验正演还原了湖水位频繁升降条件下指状砂坝型三角洲的发育演化过程。实验设计18个期次的洪-枯水期的湖平面周期性变化,耗时108 h,利用3D激光扫描仪进行精准的沉积地貌监测和定量沉积学分析。研究发现: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自下而上发育底积层-前积层-顶积层;河道、河口坝、天然堤彼此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河道携带沉积物在河口形成河口坝,河口坝淤积叠置并逐渐转化为天然堤,稳固的天然堤降低了河道摆动频率,使得河道能携带沉积物不断向湖区延伸搬运;单一河道的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发育受控于河道、天然堤及河口坝三者建设关系的动态平衡,水位和流量的周期性旋回加速了这一平衡关系的建立;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的发育过程中,沉积物主要堆积在河口,河道呈条带状剥蚀,河口两侧泥沙卸载速率不一致导致了河道左右摆动。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出湖水位变化背景下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的沉积响应过程及其内部单元的动态演化规律,为研究浅水三角洲演化过程及该类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指状砂坝
水槽实验
沉积演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峰油田长_8油组沉积相与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量:
13
4
作者
司学强
张金亮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71,共5页
通过详细的岩芯观察及测井曲线分析,认为西峰油田长8油层为河控湖相三角洲前缘沉积。据沉积层序特征,可将该区三角洲前缘砂体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远砂坝3种砂体微相。在沉积微相垂向和平面沉积特征分析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
通过详细的岩芯观察及测井曲线分析,认为西峰油田长8油层为河控湖相三角洲前缘沉积。据沉积层序特征,可将该区三角洲前缘砂体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远砂坝3种砂体微相。在沉积微相垂向和平面沉积特征分析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沉积模式,并对沉积时期的气候、地形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砂坝砂体叠合形成的指状砂坝砂体是研究区最具特色砂体类型,而指状砂坝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河口砂坝砂体共同构成了研究区内的主要油气储集体,研究成果为储集相带的预测及下一步的勘探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足
状
三角洲
水下分流河道
指状砂坝
河口
砂
坝
沉积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水三角洲前缘指状砂坝构型特征——以渤海湾盆地渤海BZ25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为例
被引量:
37
1
作者
徐振华
吴胜和
刘钊
赵军寿
耿红柳
吴峻川
张天佑
刘照玮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2-333,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湖盆浅水缓坡三角洲指状砂坝的构型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4177210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低渗-致密砂岩储层体系表征及评价新方法"(2017ZX05009001-002)
文摘
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渤海BZ25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砂体进行了构型解剖,探讨浅水三角洲前缘指状砂坝内部的沉积微相组成,分析指状砂坝的宏观分布及内部构型特征。浅水三角洲前缘指状分支砂体为指状砂坝沉积,由河口坝、坝上分流河道以及天然堤组成,分流河道下切河口坝,薄层天然堤则披覆于分流河道两侧的河口坝之上。指状砂坝平面上多呈弯曲状,向盆地方向弯曲度有所增加,内部分流河道由深切河口坝型到浅切河口坝顶部型转变。研究区指状砂坝宽厚比为25~110,宽度与厚度呈一定双对数线性正相关关系,并受控于基准面旋回变化。针对指状砂坝,在注水开发方式下,应避免同一分流河道内注采的开发方式,并指出指状砂坝内分流河道的中上部及注采井未钻遇的河口坝砂体为剩余油挖潜的重点。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指状砂坝
砂
体构型
渤海BZ25油田
新近系明化镇组
剩余油
Keywords
shoal water delta
bar finger
sandbody architecture
Bohai BZ25 Oilfield
Neogene Minghuazhen Formation
remaining oil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BZ油田鸟足状浅水三角洲指状砂坝储层剩余油分布特征
被引量:
8
2
作者
胡勇
黄凯
徐振华
赵军寿
吴峻川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
出处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9-19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2101)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重大科技项目(YXKY-2018-TJ-04)
文摘
渤海BZ油田明下段储层内发育呈窄条带状分布的鸟足状浅水三角洲前缘指状砂坝,并由分流河道、河口坝及天然堤砂体组成,其强储层非均质性导致剩余油分布复杂。利用地质分析及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研究区指状砂坝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及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①宽条带状或近连片状的叠置指状砂坝内部多发育稳定的泥质隔层,在合层开采时,相对低渗储层剩余油富集,在注水井钻遇局部切叠部位时,上部砂体剩余油富集;②指状砂坝的宽度为100~1 000 m,宽度小于600 m的窄条带状指状砂坝内剩余油富集;③指状砂坝边部的物性最差,剩余油富集;中部的相对高渗砂体呈孤立透镜状分布,导致剩余油区易呈离散状分布;④指状砂坝内以底部水淹为主,正韵律砂体水淹厚度最小,反韵律砂体的水淹厚度最大,复合反正韵律砂体的水淹厚度与分流河道所占厚度呈负相关关系,总体上,指状砂坝的水淹厚度随着渗透率非均质性的增强具有降低的趋势。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指状砂坝
渤海BZ油田
储层非均质性
剩余油分布
Keywords
shoal water delta
finger bar
BZ Oilfield
reservoir heterogeneous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平面变化背景下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沉积响应过程:基于水槽沉积模拟实验
3
作者
任大伟
魏思源
尹太举
陈少伟
房久顺
赵文凯
机构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2024年第6期1511-1522,共12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721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2130813)。
文摘
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是由一个或多个河口坝-天然堤-河道组成的指状坝构成,它发育在水体较浅、构造相对稳定、水平面频繁波动的湖(海)盆中。为探究频繁湖水位变化与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发育的关系及其内部沉积单元的形成过程与响应机制,利用水槽模拟实验正演还原了湖水位频繁升降条件下指状砂坝型三角洲的发育演化过程。实验设计18个期次的洪-枯水期的湖平面周期性变化,耗时108 h,利用3D激光扫描仪进行精准的沉积地貌监测和定量沉积学分析。研究发现: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自下而上发育底积层-前积层-顶积层;河道、河口坝、天然堤彼此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河道携带沉积物在河口形成河口坝,河口坝淤积叠置并逐渐转化为天然堤,稳固的天然堤降低了河道摆动频率,使得河道能携带沉积物不断向湖区延伸搬运;单一河道的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发育受控于河道、天然堤及河口坝三者建设关系的动态平衡,水位和流量的周期性旋回加速了这一平衡关系的建立;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的发育过程中,沉积物主要堆积在河口,河道呈条带状剥蚀,河口两侧泥沙卸载速率不一致导致了河道左右摆动。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出湖水位变化背景下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的沉积响应过程及其内部单元的动态演化规律,为研究浅水三角洲演化过程及该类油气藏勘探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指状砂坝
水槽实验
沉积演化
Keywords
shoal water delta
finger bar
flume tank experiment
sedimentary process
分类号
P61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峰油田长_8油组沉积相与油气分布规律
被引量:
13
4
作者
司学强
张金亮
机构
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出处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71,共5页
文摘
通过详细的岩芯观察及测井曲线分析,认为西峰油田长8油层为河控湖相三角洲前缘沉积。据沉积层序特征,可将该区三角洲前缘砂体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远砂坝3种砂体微相。在沉积微相垂向和平面沉积特征分析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沉积模式,并对沉积时期的气候、地形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砂坝砂体叠合形成的指状砂坝砂体是研究区最具特色砂体类型,而指状砂坝砂体、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河口砂坝砂体共同构成了研究区内的主要油气储集体,研究成果为储集相带的预测及下一步的勘探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鸟足
状
三角洲
水下分流河道
指状砂坝
河口
砂
坝
沉积模式
Keywords
birdfoot delta
distributary channel
finger-bar
channel mouth bar
sedimentary model
分类号
TE12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浅水三角洲前缘指状砂坝构型特征——以渤海湾盆地渤海BZ25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为例
徐振华
吴胜和
刘钊
赵军寿
耿红柳
吴峻川
张天佑
刘照玮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渤海BZ油田鸟足状浅水三角洲指状砂坝储层剩余油分布特征
胡勇
黄凯
徐振华
赵军寿
吴峻川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湖平面变化背景下指状砂坝型浅水三角洲沉积响应过程:基于水槽沉积模拟实验
任大伟
魏思源
尹太举
陈少伟
房久顺
赵文凯
《现代地质》
CAS
20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西峰油田长_8油组沉积相与油气分布规律
司学强
张金亮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