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挪用型犯罪的界定及其立法完善 被引量:4
1
作者 安文录 程兰兰 闫姿含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8-57,共10页
挪用行为在挪用型犯罪的构成体系中,应当是罪体的核心要素;在刑罚规范的地位中,应当是各条刑法罪行规范模式中的重心。挪用型犯罪是以挪用行为作为基础形成的一个与我国刑法分则体系排列布局不同的分类标准。作为行为形态的一种,必然有... 挪用行为在挪用型犯罪的构成体系中,应当是罪体的核心要素;在刑罚规范的地位中,应当是各条刑法罪行规范模式中的重心。挪用型犯罪是以挪用行为作为基础形成的一个与我国刑法分则体系排列布局不同的分类标准。作为行为形态的一种,必然有其独立于盗窃、侵占、诈骗等实行行为的品格,挪用行为要求取自自己占有和暂时使用的意图。据此,挪用型犯罪应是规制"挪"行为的刑事立法,无须将"使用"行为也规定进去;挪用者的身份不限于行使公共权力(公务)的人,也不限于具有民事上的代理权的人,挪用行为只要求存在信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挪用型犯罪 挪用 盗窃 侵占 职务便利
下载PDF
侵占罪与挪用型犯罪视角下的货币所有权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培斌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25-27,共3页
货币是刑法分则规定的一些犯罪的犯罪对象,但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种类物,在所有权转移方面有其特殊性,即谁占有货币,谁就取得所有权。据此分析刑法分则规定的与货币的这一特殊性关系密切的一些犯罪,会发现货币不应成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 货币是刑法分则规定的一些犯罪的犯罪对象,但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种类物,在所有权转移方面有其特殊性,即谁占有货币,谁就取得所有权。据此分析刑法分则规定的与货币的这一特殊性关系密切的一些犯罪,会发现货币不应成为侵占罪的犯罪对象;货币作为挪用型犯罪的犯罪对象时其犯罪客体应是货币的所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 种类物 侵占罪 挪用型犯罪
下载PDF
挪用型犯罪中的“归个人使用”研究
3
作者 刘霜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98-99,共2页
通过对三种挪用型犯罪即挪用公款罪、挪用资金罪以及挪用特定款物罪中“归个人使用”的研究,解决挪用型犯罪在司法认定方面的疑难问题,并在理论上进一步引申,以更好地预防和惩治挪用型犯罪。
关键词 中国 刑法 挪用型犯罪 挪用公款罪 挪用资金罪 挪用特定款物罪 归个人使用 司法认定
下载PDF
“挪”与“用”之关系及其在挪用型犯罪中的定位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谢锡美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3年第5期46-50,共5页
关键词 挪用型犯罪 国家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 挪用公款行为 犯罪构成 犯罪行为 犯罪既遂
原文传递
挪用型犯罪立法比较及借鉴 被引量:1
5
作者 程兰兰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41,共4页
对于同样的侵害财产行为,各国规定的罪名粗细有别。在资本主义国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侵犯财产的行为处以刑罚是宪法之本意,尽管刑法中没有挪用犯罪的罪名,但是对挪用行为的惩罚被其他财产性犯罪所包含。在社会主义国家,刑法除保... 对于同样的侵害财产行为,各国规定的罪名粗细有别。在资本主义国家,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对侵犯财产的行为处以刑罚是宪法之本意,尽管刑法中没有挪用犯罪的罪名,但是对挪用行为的惩罚被其他财产性犯罪所包含。在社会主义国家,刑法除保护公民个人财产外,更注重公共财产的保护,所以财产犯罪不仅仅是对个人法益的犯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挪用型犯罪 侵占罪 盗窃罪 比较立法
原文传递
SPECIAL ISSUE: ANTI-CORRUPTION STRATEGIES IN TRANSITIONAL CHINA --The Guidance Function of Cases of Misappropriation of Public Funds in Transitional ChinamWith the Reference to Criminal Trial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of China as a Sample of Analysis
6
作者 Sun Wanhuai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1年第4期192-206,共15页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offenses of embezzlement, bribe-taking and so on, the misappropriation of public funds is not a routine charge but a result of the response of criminal law to social transition. The fact ...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offenses of embezzlement, bribe-taking and so on, the misappropriation of public funds is not a routine charge but a result of the response of criminal law to social transition. The fact that a number of difficulties have arisen in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procedures relating to this offense makes the value of case reference material significant.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of China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publication of cases of misappropriation of public funds, which offer guidance and reference for real-life adjudication. Cases publicized in the last decade reflect a judicial emphasis-- they focus on the official nature of the duties performed by the subject, on understanding "for individual use" from the viewpoint of formal rationality and on a cautious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notations of "public funds." Publicizing such cases facilitates reaching the same verdict in similar cases and at the same time acts as a catalyst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heory and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crime of corruption miSappropriation of public funds social transition CASES Reference to Criminal Trial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