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67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刀具振动的高速五轴联动铣削机床振动抑制研究
1
作者 邓广 王宽田 梁世华 《机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7-584,共8页
由于高速五轴联动铣削加工中刀具存在振动现象,从而会使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偏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刀具振动的高速五轴联动铣削机床振动抑制方法,提高了铣削机床的加工质量。首先,设计了零振动微分(ZVD)输入整形器,... 由于高速五轴联动铣削加工中刀具存在振动现象,从而会使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偏差。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刀具振动的高速五轴联动铣削机床振动抑制方法,提高了铣削机床的加工质量。首先,设计了零振动微分(ZVD)输入整形器,通过刀具轨迹整形优化了刀具的运动轨迹,减少了切削力波动和振动;然后,设计了一个五层结构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利用模糊神经网络实时控制切削参数,以适应加工过程中的变化,保持加工过程的稳定性;最后,通过分析铣削力与未铣削切屑厚度之间的关系,实施了刀具振动抑制,降低了伺服进给系统的谐振,提高了振动抑制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应用该方法抑制刀具振动后,高速五轴联动铣削机床的刀具振动幅度由(-14.7,14.8)μm降低到(-5.8,7.8)μm;自动跟踪弧线形焊缝时,该方法抑制后的轨迹与实际轨迹几乎一致;薄壁件最大偏差仅为0.03 mm;断续切削加工中的偏差最大值仅为0.02 mm。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刀具振动,解决了刀具振动产生的偏差问题,为机床准确进给奠定基础,具有工程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动 刀具振动 高速五轴联动铣削机床 振动微分输入整形器 模糊神经网络 振动抑制
下载PDF
工业建构筑物振动响应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现状
2
作者 杜浩泽 郑云 逯鹏 《山西建筑》 2025年第4期13-20,共8页
工业建筑在动力设备运行扰动下易引发局部或整体振动问题,在对结构安全造成威胁的同时,也对现场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针对不同类型的工业建筑,结合振动检测技术分析建筑动力特性,采用经济高效的振动控制措施将振动指标控制... 工业建筑在动力设备运行扰动下易引发局部或整体振动问题,在对结构安全造成威胁的同时,也对现场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针对不同类型的工业建筑,结合振动检测技术分析建筑动力特性,采用经济高效的振动控制措施将振动指标控制在规范限值以内,是解决工业建筑振动问题的有效措施。文中从输煤栈桥、转运站、选煤厂房、泵站等典型工业建构筑物的结构特点和工作特点出发,归纳了国内工业建筑在实际工程案例中的振动问题,对比分析了国内外的结构振动容许标准和人体暴露在振动环境下的容许标准,梳理了当前常用的振动测试方法及分析方法,最终概括了振动控制的基本原则和可施行的振动控制措施,为工业建筑设备振动控制及其未来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建筑 设备振动 振动容许标准 振动测试 振动控制
下载PDF
小半径曲线段联络通道T接部位振动响应实测研究
3
作者 黄强 卞士海 +2 位作者 马永政 崔正阳 邱波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7-292,297,共7页
联络通道与主隧道交叉部位(“T接部位”)是地铁隧道中对振动响应较为敏感和薄弱的部位。以宁波地铁5号线小半径曲线段隧道为例,对机械法联络通道T接部位和独立隧道分别进行地铁振动测试,揭示联络通道存在对地铁主隧道振动响应的影响。... 联络通道与主隧道交叉部位(“T接部位”)是地铁隧道中对振动响应较为敏感和薄弱的部位。以宁波地铁5号线小半径曲线段隧道为例,对机械法联络通道T接部位和独立隧道分别进行地铁振动测试,揭示联络通道存在对地铁主隧道振动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T接部位的加速度峰值小于独立隧道,前者的钢轨、道床、隧道壁的竖向加速度峰值比后者分别减少11.42%、40%、34.21%,表明联络通道存在对地铁主隧道振动有减弱作用。小半径段T接部位仍以竖向振动为主,但横向的振动响应很显著,主隧道外侧峰值加速度大于内侧。T接部位的总体加速度振级小于独立隧道,但低频段的1/3倍程加速度振级更大。T接部位以中高频振动为主,钢轨、道床、隧道壁振动主频段中心频率在3 000、2 000、1 000 Hz左右。研究可为机械法联络通道T接部位的环境振动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T接部位 联络通道 地铁振动测试 振动加速度 加速度振级 加速度频谱
下载PDF
地铁诱发近轨建筑楼板差异振动
4
作者 陈兆玮 唐靖 +1 位作者 彭淞 曾得峰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8-235,共8页
为研究地铁对近轨建筑物楼板整体及局部振动的影响,依托成都某工程,研究地铁诱发的建筑物楼板振动特性和传播规律。首先,基于列车-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技术,引入黏弹性人工边界,建立列车-轨道-隧道-土体-建筑物耦合动力学模型;其... 为研究地铁对近轨建筑物楼板整体及局部振动的影响,依托成都某工程,研究地铁诱发的建筑物楼板振动特性和传播规律。首先,基于列车-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和有限元技术,引入黏弹性人工边界,建立列车-轨道-隧道-土体-建筑物耦合动力学模型;其次,实测地铁诱发的土体振动并对数值模型进行验证;然后,研究楼板振动的衰减特性及不同位置楼板的振动差异;最后,研究楼板厚度、建筑总高度对楼板振动的影响。研究表明:楼板振动主频为40Hz;第一层楼板的振动最大;承重柱附近的楼板振动大于楼板中心处的振动;近轨侧楼板振动大于远轨侧;沿楼层高度方向,楼板Z振级先减再增;随着楼板厚度增加,楼板Z振级减小,每增加2 cm的厚度,振动最大可减小2~3 dB;当总楼层数减小时,每减少4层,楼板振动增加1~3 dB。研究思路可为地铁环境振动测试和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振动 地铁振动 列车-轨道耦合动力学 低频振动 振动测试 传播规律
下载PDF
高效求解双质体隔振系统振动响应的数值方法
5
作者 梁希强 阮兵 +1 位作者 李瑞丹 万叶青 《中国科技信息》 2025年第5期97-100,共4页
在砂处理工艺中,振动输送设备是非常重要的工艺设备,其运行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很容易对周围环境产生振动影响。对振动输送设备基础采取振动控制的方案有很多。包括采取加大振动输送设备基础质量的刚性设计方案。设备基础质量增大,在一... 在砂处理工艺中,振动输送设备是非常重要的工艺设备,其运行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很容易对周围环境产生振动影响。对振动输送设备基础采取振动控制的方案有很多。包括采取加大振动输送设备基础质量的刚性设计方案。设备基础质量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小基础的振动,减振效果一般。与刚性方案相对应的,对振动输送设备基础可采取柔性方案,即在设备与设备基础之间增加一套隔振单元,称为双质体隔振设计方案。某振动输送设备的双质体隔振设计方案如图1所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输送 振动影响 周围环境 双质体 隔振系统 振动控制 隔振设计 振动响应
下载PDF
高温压电振动传感器及其压电材料研究进展
6
作者 余慧芬 祁核 +4 位作者 涂小牛 张海波 陈大力 吴捷 陈骏 《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0,共30页
压电振动传感器与其他振动传感技术相比具有频率范围宽、动态范围大、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体积小等优点,在核电行业、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及国防军工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振动测试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 压电振动传感器与其他振动传感技术相比具有频率范围宽、动态范围大、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体积小等优点,在核电行业、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及国防军工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振动测试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对压电振动传感器在极端环境中长时服役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提高压电振动传感器的服役温度满足极端环境下的应用需求是目前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高温压电传感技术应用场景和工作原理,讨论了常见的高温压电陶瓷和晶体材料,系统地总结了现有的压电振动传感器工作模式、不同类型压电振动传感器结构及传感器振动校准装置,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高温振动传感器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高温压电振动传感器当前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为开发下一代极端环境应用的超高温振动传感器提供了思路,有望促进国内高温压电振动传感技术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传感器 高温压电材料 振动模式 振动校准装置
下载PDF
某舵机液压泵站异常振动分析及治理
7
作者 陈林 王洪富 +2 位作者 周全 叶曦 刘见华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1,235,共6页
液压泵站作为目前船用舵机的主要动力源,其振动性能直接影响船舶的振动噪声水平。在某型船试航试验中发现其舵机液压泵站出现振动异常现象,无直接激励源的舵机液压泵站油箱基座的振动值相比舵机液压泵站油泵浮筏基座明显偏大,与设计不符... 液压泵站作为目前船用舵机的主要动力源,其振动性能直接影响船舶的振动噪声水平。在某型船试航试验中发现其舵机液压泵站出现振动异常现象,无直接激励源的舵机液压泵站油箱基座的振动值相比舵机液压泵站油泵浮筏基座明显偏大,与设计不符,无法满足该船型的振动噪声控制要求。通过测试分析发现舵机液压泵站的油泵与油箱之间连接软管出现振动“短路”现象,经过设计与分析确定整改方案,并通过实船振动测试对其进行了验证,研究结论对其他类似机械设备的振动控制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舵机液压泵站 异常振动 管路 振动控制 整改
下载PDF
基于PSO-XGBoost的爆破振动峰值速度预测研究
8
作者 任高峰 邱浪 +4 位作者 徐琛 李吉民 胡英国 朱瑜劼 胡伟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6-265,共10页
为实现爆破振动峰值速度的精准预测,减少爆破振动的危害,基于某爆破工程实测数据,通过基于决策树的特征重要性分析,选取了爆心距、炸药爆速、孔距、堵塞长度、孔深、单段药量6个变量作为输入特征,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XGBoost模型... 为实现爆破振动峰值速度的精准预测,减少爆破振动的危害,基于某爆破工程实测数据,通过基于决策树的特征重要性分析,选取了爆心距、炸药爆速、孔距、堵塞长度、孔深、单段药量6个变量作为输入特征,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XGBoost模型的决策树数目、决策树最大深度、学习率3个参数进行寻优,构建了PSO-XGBoost爆破振动峰值速度预测模型。通过对实例进行预测,得到预测结果的MSE、RMSE、R^(2)的值分别为1.44、1.16、0.91;通过与BPNN、AdaBoost、GBDT、RF、SVR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PSO-XGBoost模型的预测性能最佳,预测结果最优。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预测成果,开发设计了一套爆破振动峰值速度预测系统。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爆破工程振动预测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 爆破振动峰值速度 粒子群优化算法 XGBoost算法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径向振动激励作用下饱和砂层中浆液扩散特性试验研究
9
作者 李晓龙 陈永利 +3 位作者 肖伟帆 范新健 钟燕辉 王复明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87-1099,共13页
振动注浆通过对饱和砂层施加振动激励作用,使其受扰动后有效应力下降、强度降低,从而减小浆液扩散阻力,增强其扩散性能,提升注浆效率和加固效果。目前振动注浆试验多采取轴向振动方式,其振动能量集中作用于钻杆端部土体,对径向土体几乎... 振动注浆通过对饱和砂层施加振动激励作用,使其受扰动后有效应力下降、强度降低,从而减小浆液扩散阻力,增强其扩散性能,提升注浆效率和加固效果。目前振动注浆试验多采取轴向振动方式,其振动能量集中作用于钻杆端部土体,对径向土体几乎无扰动效应,影响范围有限。针对该问题,研发了一种具有径向激振和频率可调功能的振动注浆模型试验装置,杆体末端的振动器通过隔振接头与杆体连接,以减少振动能量沿杆体的传播,提升能量利用率。首先利用该装置研究了10、30和50Hz径向振动作用下,饱和砂土超孔隙水压力演变规律和时空分布特征,然后进行振动注浆试验,测试不同振动频率、注浆压力和注浆时间条件下地聚物浆液在饱和砂土中的扩散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加,超静孔压比越大,达到液化状态越早,且持续时间越长,不同埋深下与振动器中心等高的测点扰动效应最强烈,在水平方向随着与振动中心距离的增加,扰动影响逐渐减弱。与静态注浆相比,施加振动激励后浆液扩散性能显著增强,浆液扩散半径随振动频率、注浆压力、注浆时间增加而增大,振动频率为10、30和50Hz时,浆液扩散半径相对于无振动时分别增加15.7%、60.2%和174.1%。不同工况下浆液固结体长度较为接近,平均长度比振动器长度增大约20%。浆液扩散的最终形态与砂土受扰动程度和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注浆 模型试验 径向振动 饱和砂层 扩散性能
下载PDF
RC空心板抗弯承载性能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10
作者 徐略勤 李修君 +3 位作者 王佩 陈叙先 张洪 周建庭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1-308,412,共9页
为了揭示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RC)空心板抗弯承载性能与其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从实桥上拆取了3片服役27年、全长为11.20 m的RC空心板,通过实桥原位试验和室内分级加载静、动力试验,获取了空心板的抗弯承载性能参数和前3... 为了揭示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简称RC)空心板抗弯承载性能与其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从实桥上拆取了3片服役27年、全长为11.20 m的RC空心板,通过实桥原位试验和室内分级加载静、动力试验,获取了空心板的抗弯承载性能参数和前3阶振动频率,并分析了空心板荷载、挠度、刚度与竖弯频率间的关系,拟合得到了1阶频率比-荷载比、1阶频率比-割线刚度比的函数表达式。研究表明:3片板的荷载-挠度曲线具有明显的双折线特征,在不同加载状态下前3阶振动模态始终为1阶竖弯(对称)、2阶竖弯(反对称)和3阶竖弯(对称),与半波正弦曲线吻合;3片板的前3阶振动频率均随荷载、挠度和裂缝宽度的增大而下降,其中1阶频率在屈服前分别下降4.52%,9.50%和11.46%,屈服后分别下降27.81%,21.62%和23.27%,1阶频率在敏感性和规律性方面都更好;3片板的1阶频率理论解与室内实测和原位实测结果均非常接近,以室内实测结果为准,误差分别为7.90%,8.16%和1.94%,但高阶频率的理论解则明显偏大;1阶频率比-荷载比和1阶频率比-割线刚度比这2个拟合函数理论上可用于近似评估外加荷载是否超过RC空心板的屈服荷载,并预测RC空心板割线刚度的退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空心板 抗弯性能 振动频率 受迫振动试验 弯曲试验
下载PDF
油气勘探检波器尾椎-大地扫频振动耦合性能研究
11
作者 黄志强 段宇星 +3 位作者 宋晓伟 王杰 付铭威 李刚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12,共9页
油气勘探检波器作为采集信号的关键设备,其与大地振动耦合性能影响着采集信号的质量,决定了勘探准确度。为提高检波器勘探能力,以检波器尾椎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单自由度耦合振动理论,提出一种用于扫频信号下检波器尾椎与地表耦合的振... 油气勘探检波器作为采集信号的关键设备,其与大地振动耦合性能影响着采集信号的质量,决定了勘探准确度。为提高检波器勘探能力,以检波器尾椎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单自由度耦合振动理论,提出一种用于扫频信号下检波器尾椎与地表耦合的振动模型,提取并分析了扫频情况下检波器尾椎接收信号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响应情况,建立了振动位移均值、振动加速度标准差的耦合度评价指标,掌握了检波器尾椎与大地的耦合度响应情况。通过检波器接收测试试验,检波器尾椎所接收的加速度信号与试验所接收的加速度信号最大误差小于15%,验证了模型及方法的正确性。最后基于响应面法对不同形状下检波器尾椎的长度、半径关键参数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三棱锥形状下尾椎耦合度最好,优化后的大地-检波器尾椎位移耦合均值降低了7.94%,加速度标准差降低了6.42%,有效提高了检波器尾椎接收信号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耦合性能 检波器尾椎 扫频振动耦合性能 结构优化
下载PDF
基于微振动宽带相位运动放大与深度学习的输电线路索张力测量方法
12
作者 姜岚 叶卿辰 +3 位作者 唐波 程若恒 陶文心 黄荥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6,共14页
索类构件在输电线路中广泛分布,其张力值及变化情况是影响输电线路本质安全的关键因素,因此也是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及运维期间状态监测的重点。传统的索张力测量方法存在精度低、环境要求高、难以带电监测等问题,在输电线路中不具备普适... 索类构件在输电线路中广泛分布,其张力值及变化情况是影响输电线路本质安全的关键因素,因此也是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及运维期间状态监测的重点。传统的索张力测量方法存在精度低、环境要求高、难以带电监测等问题,在输电线路中不具备普适性。提出宽带相位运动放大(broadband phase-based motion magnification,BPMM)与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结合的图像张力测量方法,通过增强图像振动幅度,实现环境激励下输电线路索类构件微振动图像的放大。为去除BPMM算法对于振动视频处理后出现的噪音伪影问题同时提升识别精度,提出基于深度学习U-Net网络与水平集损失熵的联合分割方法来提取索类构件形心,实现了微振动像素变化量的准确拾取,进而通过频域分析得到自振频率并计算索张力。试验及工程应用表明:基于微振动放大的输电线路索类构件张力测量方法能有效识别环境激励下索微小振动变化,测得的索张力值与传感器测量值相比,误差在6%以内,实现了输电线路索类构件张力的高精度、非接触测量,解决了输电线路张力带电测量困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振动 张力测量 深度学习 图像识别 振动频率
下载PDF
基于拓扑优化方法的BV500型可控震源振动器平板激振性能改善研究
13
作者 黄志强 付铭威 +3 位作者 席御僖 李刚 王若豪 蒲伟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4,共10页
BV500型可控震源振动器在川渝地区作业过程中,由于平板设计不合理,导致振动能量下传率低、激发信号畸变严重。因此,引入连续体拓扑优化方法,采用固体各向同性材料惩罚(Solid Istropic Material with Penalization,SIMP)模型变密度法,从... BV500型可控震源振动器在川渝地区作业过程中,由于平板设计不合理,导致振动能量下传率低、激发信号畸变严重。因此,引入连续体拓扑优化方法,采用固体各向同性材料惩罚(Solid Istropic Material with Penalization,SIMP)模型变密度法,从降低质量和增加刚度两个方面对BV500型可控震源振动器平板进行优化设计,创新研制了一种“八边形工字钢-20a”平板。优化后平板质量减轻了45.29%,平板刚度提升了79.92%,并开展了优化前后平板激振性能研究。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与原铝合金整体平板相比,“八边形工字钢-20a”平板的能量下传率提高了15.11%,地表接触中心点位移振幅增大了43.74%,互作用力振幅提升了40.56%。现场实验表明,“八边形工字钢-20a”平板激振时,检波器近场信号平均振动速度有效值提升了22.23%,检波器远场信号平均振动速度有效值提升了39%,规律与可控震源道路激振数值仿真模拟结论一致。“八边形工字钢-20a”平板激振性能优于原铝合金整体平板,有效改善了BV500型可控震源在川渝地区道路激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震源 振动器平板 激振性能 拓扑优化 振动试验
下载PDF
地铁列车振动对高梁古桥影响分析
14
作者 王宇 马蒙 李万博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3,共7页
以北京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新建区间隧道近距离下穿高梁古桥为背景,对高梁古桥现况环境振动进行测试分析,建立隧道-地层-桥梁三维耦合有限元模型预测地铁开通运营后的振动影响,考虑路面交通与地铁列车运行共同作用下的振动响应。研... 以北京地铁13号线扩能提升工程新建区间隧道近距离下穿高梁古桥为背景,对高梁古桥现况环境振动进行测试分析,建立隧道-地层-桥梁三维耦合有限元模型预测地铁开通运营后的振动影响,考虑路面交通与地铁列车运行共同作用下的振动响应。研究表明:现场测试得到古桥前3阶自振频率分别为9.5、10.1和10.7 Hz;现况交通环境下振动速度峰值满足标准0.20 mm/s限值,表明目前交通环境振动下古桥的安全性和完整性良好。预测得到新建地铁双线同时通行时对桥梁振动影响最大,最大振动速度为0.141 mm/s;叠加现况路面交通振动后,最大振动速度为0.137mm/s,均小于限值0.20 mm/s,即未来新建地铁线路开通后复杂交通荷载引起的振动响应不会对古桥安全性和完整性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振动 地铁 古建筑 振动响应 现场测试 振动预测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激光通信卫星抗微振动设计策略分析与探讨
15
作者 鲍莉娜 叶桑 +2 位作者 尹家聪 张金辉 谢伟华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激光通信以其高传输速率和强抗干扰性能成为未来空间通信的发展方向;但激光束的窄散角特性对卫星平台的微振动环境条件要求严苛。文章系统梳理了Artemis、OICETS和EDRS-C三种国外典型激光通信卫星的抗微振动设计策略;基于对振动谱测试... 激光通信以其高传输速率和强抗干扰性能成为未来空间通信的发展方向;但激光束的窄散角特性对卫星平台的微振动环境条件要求严苛。文章系统梳理了Artemis、OICETS和EDRS-C三种国外典型激光通信卫星的抗微振动设计策略;基于对振动谱测试数据的分析得出NASDA谱、ESA谱、JBM-EF ICD谱和LCDE谱4条平台微振动谱线;结合激光通信卫星特点,从组件级扰动力测试、有限元模型修正、系统级微振动试验,以及卫星姿态、振动与激光终端一体化仿真等方面总结抗微振动设计的技术路线;最后提出了提高我国激光通信载荷对卫星平台微振动环境的适应能力的重点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通信卫星 激光通信终端 振动环境 振动分析 平台微振动
下载PDF
刚/柔轮轨下钢轨波磨对牵引齿轮振动特性影响
16
作者 朱海燕 杨世俊 +1 位作者 曾庆涛 金铭泽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2,304,共7页
为研究钢轨波磨对高速列车牵引齿轮振动特性的影响,采用谐波函数描述钢轨波磨不平顺,研究在钢轨波磨波长为100~150 mm、波深为0.01~0.05 mm下牵引齿轮的振动响应特性。应用傅里叶变换得到牵引齿轮振动加速度频谱,发现钢轨波磨激励是影... 为研究钢轨波磨对高速列车牵引齿轮振动特性的影响,采用谐波函数描述钢轨波磨不平顺,研究在钢轨波磨波长为100~150 mm、波深为0.01~0.05 mm下牵引齿轮的振动响应特性。应用傅里叶变换得到牵引齿轮振动加速度频谱,发现钢轨波磨激励是影响牵引齿轮振动响应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随着钢轨波磨波长的减小、波深的增加会使主动齿轮垂向振动加速度增大,主动齿轮垂向振动加速度峰值变化周期与钢轨波磨波长和轮对转动周期成正相关;柔性轮轨下的主动齿轮垂向振动加速度幅值相比于刚性轮轨明显增大,在钢轨波磨和车轮转频共同作用下,考虑柔性轮轨时的主动齿轮垂向振动加速度幅值会出现拍振现象,且能反映出轮轨激励高频成分和较高频率内的振动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高速列车 牵引齿轮 钢轨波磨 振动响应 幅频特性
下载PDF
考虑轴箱振动谱周期性演变的撒砂装置寿命评估
17
作者 温泽峰 刘高坤 +2 位作者 吴兴文 冯志宇 何橼 《铁道勘测与设计》 2025年第1期47-55,共9页
在动车组实际服役过程中,由于轮对镟修导致撒砂装置载荷呈周期性演变,而载荷直接影响撒砂装置关键位置的寿命评估。因此,本文考虑载荷周期性演变对撒砂装置疲劳寿命进行评估。首先,研究了撒砂装置振动环境周期性演变特征,进而分析了运... 在动车组实际服役过程中,由于轮对镟修导致撒砂装置载荷呈周期性演变,而载荷直接影响撒砂装置关键位置的寿命评估。因此,本文考虑载荷周期性演变对撒砂装置疲劳寿命进行评估。首先,研究了撒砂装置振动环境周期性演变特征,进而分析了运营里程对撒砂装置振动载荷分布演变特征的影响。最后,结合撒砂装置周期性载荷特征,考虑振动载荷周期性演变对撒砂装置进行寿命评估。结果表明:随着车辆运营里程增加,撒砂装置振动功率谱特征频带能量增强,频带幅值更发散。尤其300~700 Hz频带能量放大明显,垂向最为显著;撒砂装置在可靠度为95%情况下的寿命为29.8年,与基于标准IEC 61373和基于不同里程振动功率谱的撒砂装置寿命预测结果,均呈现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撒砂装置 动车组 振动疲劳 振动载荷谱 寿命评估
下载PDF
工程振动对馆藏大型石造像文物的影响评估与减振控制
18
作者 许卫晓 韩东霖 +2 位作者 于德湖 邱玉胜 邱玲玲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0-471,共12页
为了解决在实际施工活动中工程振动对馆藏石造像文物的潜在危胁,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建立了青岛市博物馆4尊大型石造像的有限元模型。对石造像有限元模型基底施加实测施工振动,通过有限元逐步增量动力时程分析,结合石造像抗拉强度本... 为了解决在实际施工活动中工程振动对馆藏石造像文物的潜在危胁,基于ABAQUS有限元分析,建立了青岛市博物馆4尊大型石造像的有限元模型。对石造像有限元模型基底施加实测施工振动,通过有限元逐步增量动力时程分析,结合石造像抗拉强度本构关系、长期振动监测,得到合理的石造像文物振动安全阈值。提出大型石造像文物的数值建模方法,开展了修缮材料水硬性石灰抗拉强度试验。结果表明:4尊石造像的脖颈处、足部为振动敏感区域,可采用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右侧石佛造像因其体量及本构参数的不同,对工程振动最为敏感,建议工程振动安全阈值设为1.5 m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造像文物 工程振动 振动响应 文物保护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细长旋转杆管柱与采出液耦合振动与碰撞数值方法研究
19
作者 岳欠杯 王笑笑 +2 位作者 王岗 李辉 徐燕璐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9-259,共11页
针对浸没在流体中细长杆管柱间相互接触问题,基于嵌套网格技术,建立了细长旋转杆管柱与采出液耦合振动和碰撞的数值求解方法。将外环空流体域分为相互嵌套的子区域:背景网格和组件网格,推导了各嵌套区域流场边界传递信息的插值计算公式... 针对浸没在流体中细长杆管柱间相互接触问题,基于嵌套网格技术,建立了细长旋转杆管柱与采出液耦合振动和碰撞的数值求解方法。将外环空流体域分为相互嵌套的子区域:背景网格和组件网格,推导了各嵌套区域流场边界传递信息的插值计算公式,采用分域方法对采出液流体域与杆柱固体域耦合进行求解,并建立了物理量传递方法和归一化收敛准则。搭建了垂直旋转杆柱与采出液耦合模拟实验装置,并将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文数值方法的正确性。研究了不同流体黏度、杆柱旋转速度条件下细长杆管柱间耦合振动与碰撞特性,结果表明:流体黏度越大,杆柱运动受流体黏性阻力的影响越明显,碰撞时的接触压力越小,振动越小;杆柱转速越大,振动越剧烈,杆柱受扭转变形的影响越明显,碰撞时的法向加速度越小,接触压力因此减小;当管柱间发生碰撞时,杆柱任意一点加速度发生突变,振动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振动 旋转杆柱 振动与碰撞 嵌套网格 分域方法
下载PDF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新型阻尼隔振结构试验研究
20
作者 王祥秋 冯天俊 张火军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1-196,共6页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可能对邻近建筑物安全与稳定产生重大危害,研发新型隔振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意义。基于一种新型黏滞阻尼材料构筑阻尼填充墙及其与PVC管、钢板、聚苯乙烯泡沫板等组合而成的4种新型隔振结构,通过室内隔振减振模型...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可能对邻近建筑物安全与稳定产生重大危害,研发新型隔振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意义。基于一种新型黏滞阻尼材料构筑阻尼填充墙及其与PVC管、钢板、聚苯乙烯泡沫板等组合而成的4种新型隔振结构,通过室内隔振减振模型试验,对比分析空沟隔振与4种新型阻尼隔振结构对高速铁路环境振动的减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阻尼填充墙及其组合隔振结构对铅垂向振动加速度级的减振率可达13.5%,对水平向振动加速度级的减振率可达12.7%;而空沟隔振对铅垂向与水平向振动加速度级的减振率则分别为10.2%和2.8%。阻尼填充墙及其组合隔振结构对频率为20~30 Hz的水平向振动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而空沟隔振对该频域范围内水平向振动的减振效果不明显。空沟隔振与新型阻尼隔振结构对振动频率低于50 Hz的铅垂向振动均具有良好的减振效果,但对振动频率超过50 Hz的铅垂向振动的减振效果均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阻尼隔振结构 高速铁路环境振动 模型试验 减振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