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0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浪联合作用下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的非线性耦合模型与TMD振动控制研究
1
作者 孔凡 陈玲霜 +2 位作者 郑达成 李书进 董华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共11页
海上浮式风机是捕获深远海风能的重要装置,是风能开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驳船型风机多采用二维低阶简化动力学模型和非线性最小二乘参数识别方法,建立高阶耦合动力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其动力特性。本文关注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的多体系... 海上浮式风机是捕获深远海风能的重要装置,是风能开发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驳船型风机多采用二维低阶简化动力学模型和非线性最小二乘参数识别方法,建立高阶耦合动力模型能更准确地反映其动力特性。本文关注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的多体系统,建立风浪联合作用下的16自由度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其中,利用修正的叶素动量理论计算叶片气动荷载,利用线性势流理论计算波浪荷载,采用准静态法计算系泊张力。此外,为减小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的结构振动,在考虑发电机转矩控制和叶片集体变桨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将双向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置于机舱中,并引入限位装置控制振子行程。随后,通过穷举法和遗传算法进行控制参数优化。仿真分析表明,本文所建模型可准确计算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的动力响应;双向碰撞调谐质量阻尼器对结构振动有较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驳船型海上浮式风机 非线性耦合模型 双向TMD 风浪联合作用
下载PDF
基于RBF反步滑模的多柔性梁耦合系统振动控制
2
作者 邱志成 杨阳 《振动.测试与诊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5,203,共7页
针对多柔性梁耦合系统的振动特性以及主动控制问题,设计并建立了实验平台。为了得到准确的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灰狼寻优算法的实验辨识方法,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为实现振动快速抑制,设计了基于最小参数学习法的径向基网络... 针对多柔性梁耦合系统的振动特性以及主动控制问题,设计并建立了实验平台。为了得到准确的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灰狼寻优算法的实验辨识方法,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为实现振动快速抑制,设计了基于最小参数学习法的径向基网络反步滑模控制(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 backstepping slide mode control,简称RBF-BSSMC)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比例微分(proportional-derivative,简称PD)控制,RBF-BSSMC算法可以实现快速振动抑制,特别是小幅值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柔性梁耦合系统 主动振动控制 径向基网络 反步滑模控制
下载PDF
主动声学黑洞振动控制研究综述
3
作者 陈羽泉 杜艳平 +3 位作者 孙兆永 窦水海 吴鸣 杨军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83,共13页
目的综述主动声学黑洞在振动控制领域的研究进展,为机械设备中的梁板结构振动问题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使用文献调研法,对学术领域中有关主被动声学黑洞振动控制的最新研究进行总结和分类,包括主动前馈声学黑洞、主动反馈声学黑洞、一维... 目的综述主动声学黑洞在振动控制领域的研究进展,为机械设备中的梁板结构振动问题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使用文献调研法,对学术领域中有关主被动声学黑洞振动控制的最新研究进行总结和分类,包括主动前馈声学黑洞、主动反馈声学黑洞、一维被动声学黑洞和二维被动声学黑洞,分析各类声学黑洞在振动控制方面的优势与弊端,并对主动声学黑洞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结果当前主动声学黑洞在振动控制领域的研究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尚未有研究将其应用至机械设备的振动控制中,总结和讨论主动声学黑洞这一新兴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有助于机械设备中梁板结构的振动控制问题的解决。结论主动声学黑洞在振动控制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工业应用前景,为机械设备的振动控制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声学黑洞 主动声学黑洞 梁板结构 弯曲波
下载PDF
半车系统振动控制中的非线性能量汇设计与应用
4
作者 王义 李旭龙 +3 位作者 魏莎 王俊 丁虎 陈立群 《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0-729,共10页
为提高乘车的舒适性,提出一种针对半车系统的新型悬架系统控制方案.该方案的核心是分布式布置非线性能量汇,即将多个非线性能量汇分别安装于前车身、后车身和前后车轮.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耦合非线性能量汇的半车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为提高乘车的舒适性,提出一种针对半车系统的新型悬架系统控制方案.该方案的核心是分布式布置非线性能量汇,即将多个非线性能量汇分别安装于前车身、后车身和前后车轮.基于牛顿第二定律建立了耦合非线性能量汇的半车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利用谐波平衡法求解系统的近似解析解,并使用四阶龙格库塔法验证了近似解析解的准确性.随后,为说明所提方案的有效性,比较了原半车系统以及仅在车身前、后安装非线性能量汇和应用所提控制方案时系统的幅频响应.进一步,分析了所提控制方案中非线性能量汇质量、非线性弹簧刚度和阻尼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改变附加非线性能量汇质量的条件下,所提方案通过分布式布置非线性能量汇实现了车身和车轮的振动控制,提升了乘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对于车轮,增大非线性能量汇质量有利于提高减振效率,而非线性刚度和阻尼的增大可能存在减振效率的恶化;对于车身,增大非线性能量汇质量或减小阻尼同样有利于提高减振效果,而非线性刚度的增大可能存在减振效率的恶化.所提方案为车辆悬架设计提供了有用的指导,同时也为非线性能量汇的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车系统 非线性能量汇 车辆悬架 谐波平衡法 振动控制
下载PDF
基于宏纤维复合材料的泵喷导管振动控制研究
5
作者 乌德木 严斌 吴文伟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299,共12页
泵喷推进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结构噪声。常规材料加工的泵喷推进器往往结构重量大,难以进行尾部配重。而使用复合材料的泵喷推进器结构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整体重量,还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与抗疲劳能力。本文围绕泵喷推进器复合材料导管结... 泵喷推进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结构噪声。常规材料加工的泵喷推进器往往结构重量大,难以进行尾部配重。而使用复合材料的泵喷推进器结构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整体重量,还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与抗疲劳能力。本文围绕泵喷推进器复合材料导管结构振动控制问题,开展基于宏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MFC)的结构振动主动控制系统构建及验证的相关试验建模、算法优化设计、硬件平台搭建与试验等研究。将遗传算法应用于线性二次高斯(LQG)控制器优化设计中,通过试验对优化前后的算法控制效果进行对比。针对复合材料导管搭建模型辨识平台与主动控制试验平台,通过实验建模的方法获得控制模型并在空气环境中进行了谐波激励下的振动主动控制试验,尝试将基于MFC的振动主动控制推向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纤维复合压电材料 泵喷推进器 振动控制 LQG最优控制 遗传算法
下载PDF
铰链结构颗粒阻尼防振锤及输电线振动控制研究
6
作者 冯砚厅 李文彬 +3 位作者 吕亚东 刘志骁 陈天宁 朱建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1-286,共6页
为解决微风振动所造成的输电线疲劳破坏、低频振动吸收不明显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柔性约束颗粒阻尼防振锤结构,并研究其对输电线振动控制效果。设计一种铰链结构,将导线的振动传导至防振锤并起到将防振锤横向位移放大的效果,为通过颗粒阻... 为解决微风振动所造成的输电线疲劳破坏、低频振动吸收不明显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柔性约束颗粒阻尼防振锤结构,并研究其对输电线振动控制效果。设计一种铰链结构,将导线的振动传导至防振锤并起到将防振锤横向位移放大的效果,为通过颗粒阻尼充分耗能提供有利条件;通过柔性约束颗粒和防振锤腔体灵活设计,增强防振锤中颗粒间的摩擦耗能,进而实现对输电线振动的抑制。在实验室中搭建防振锤-输电线实验平台,分析防振锤对输电线振动控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带有铰链结构防振锤在保持线夹处动弯应变不变的情况下,具有更好的低频振动抑制效果;所设计的新型柔性颗粒铰链防振锤对于输电线的振动控制效果明显,且具有抑制宽频振动特性。研究结果可为输电线的微风振动控制以及新型防振锤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输电线振动 防振锤 颗粒阻尼
下载PDF
珠机城际铁路金海特大桥斜拉索振动控制技术
7
作者 赵海威 刘鹏飞 +2 位作者 盛能军 税静 王泽豪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5-81,共7页
为有效控制金海特大桥斜拉索振动,针对1~6号斜拉索提出一种内置式剪切橡胶阻尼器,对于7~13号斜拉索提出一种电涡流杠杆质量阻尼器。选取典型斜拉索进行振动特性测试,并对阻尼参数进行针对性优化设计,实测分析表明,斜拉索主要表现为15阶... 为有效控制金海特大桥斜拉索振动,针对1~6号斜拉索提出一种内置式剪切橡胶阻尼器,对于7~13号斜拉索提出一种电涡流杠杆质量阻尼器。选取典型斜拉索进行振动特性测试,并对阻尼参数进行针对性优化设计,实测分析表明,斜拉索主要表现为15阶以内的中低阶振动,振动模态处于阻尼器的设计控制范围,优化后的阻尼参数可满足减振技术要求。为验证阻尼器的实桥减振效果,在相同风环境下,对安装阻尼器前后的试验索进行风响应测试,并采用人工激励方式对安装阻尼器后的斜拉索进行实桥减振效果测试。结果表明,安装内置式剪切橡胶阻尼器的斜拉索,振动加速度幅值从1.3g降为0.02g,减振率达98.5%;安装电涡流杠杆质量阻尼器的斜拉索,振动加速度幅值从1.45g降为0.06g,减振率达95.7%;安装内置式剪切橡胶阻尼器的斜拉索对数衰减率在3%以上,安装电涡流杠杆质量阻尼器的斜拉索对数衰减率在3.6%以上,满足减振参数要求。研究内容和结果可为同类型桥梁的斜拉索减振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铁路桥 斜拉索 阻尼器 对数衰减率 振动控制技术
下载PDF
空间柔性结构振动控制智能作动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程明 黄静 孙俊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50,共14页
在空间柔性结构发展态势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空间柔性结构振动控制智能作动技术研究脉络,归纳了空间柔性结构振动控制方法、空间柔性结构振动控制作动器构型、及空间柔性结构振动抑制作动器操控,并指出了空间柔性结构振动控制智能作动... 在空间柔性结构发展态势分析的基础上,综述了空间柔性结构振动控制智能作动技术研究脉络,归纳了空间柔性结构振动控制方法、空间柔性结构振动控制作动器构型、及空间柔性结构振动抑制作动器操控,并指出了空间柔性结构振动控制智能作动技术发展趋势和挑战。主要包括智能化作动设计与操控、先进作动材料与结构、宽频适用型作动构型综合、多维弱耦合高性能作动、高能量密度与高动态作动和振动控制作动技术智能化6个方面发展趋势,以及材料制备与构型设计、模型建立与精密操控、环境适应与品质保障和智能作动技术实际应用4个方面技术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柔性结构 振动控制 作动技术 智能材料
下载PDF
大跨连续钢箱梁人行廊桥舒适度分析及振动控制
9
作者 蔡纪锋 胡隆健 《福建建筑》 2025年第1期126-131,共6页
钢结构人行桥自振频率较低,在人行荷载作用下会产生竖向和横向振动,严重时会影响桥梁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因而有必要采取合理的减振措施。以莆田状元桥为工程背景,对该桥的自振特性和动力响应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总质量比调谐质量阻尼器(MT... 钢结构人行桥自振频率较低,在人行荷载作用下会产生竖向和横向振动,严重时会影响桥梁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因而有必要采取合理的减振措施。以莆田状元桥为工程背景,对该桥的自振特性和动力响应进行分析,探讨不同总质量比调谐质量阻尼器(MTMD)的减振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状元桥在人行荷载作用下,行人步频越接近桥梁结构自身频率,动力加速度响应越强烈。一阶谐波人行荷载作用下,人行步频为1.8Hz、人行密度为1.0 P/m^(2)和1.5 P/m^(2),中跨跨中的加速度会超过规范的限制值0.5 m/s^(2),舒适度较差,需要对其进行减振设计。二阶谐波人行荷载作用下,全桥最大的峰值加速度均小于0.5 m/s^(2),舒适度较好。研究还表明,采用MTMD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减振率最高达到79.5%。此外,MTMD减振效果随总质量比的增加而提高,但是MTMD总质量比也不应过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廊桥 MTMD 振动控制 舒适度 动力分析
下载PDF
地铁接触网运行中的振动控制与噪声减小技术研究
10
作者 孙文峰 《消费电子》 2025年第1期209-211,共3页
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地铁接触网振动与噪声问题,对乘客舒适度和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显示,通过优化接触网结构设计、采用新型减振材料和智能控制算法,能有效抑制振动。噪声减小技术的应用实践则侧重于声... 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地铁接触网振动与噪声问题,对乘客舒适度和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显示,通过优化接触网结构设计、采用新型减振材料和智能控制算法,能有效抑制振动。噪声减小技术的应用实践则侧重于声源控制、传播路径控制和接收端控制,通过声屏障和隔音屏等措施降低噪声传播。综合控制策略的实施效果显著,通过多技术手段的协同作用,提升了乘客体验和城市环境质量。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实践的深入,城市轨道交通的振动与噪声控制将更加高效,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接触网 振动控制 噪声减小 技术措施 环境影响
下载PDF
矿山爆破作业中爆破振动控制技术探究
11
作者 许宏东 吴茜梅 李志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065-068,共4页
矿山爆破作业是矿产资源开采的重要手段,但与此同时,爆破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对周边环境、居民生活及建筑物安全造成诸多潜在威胁。文章旨在深入探讨矿山爆破作业中爆破振动的控制技术,首先分析爆破振动基本特性及影响因素,随后详细介绍现... 矿山爆破作业是矿产资源开采的重要手段,但与此同时,爆破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对周边环境、居民生活及建筑物安全造成诸多潜在威胁。文章旨在深入探讨矿山爆破作业中爆破振动的控制技术,首先分析爆破振动基本特性及影响因素,随后详细介绍现有控制技术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数据验证各项技术的效果。通过此研究,希望为矿山爆破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提供可行技术参考,促进可持续采矿的实践,在未来爆破作业中,融入系统化的振动控制策略,将为行业发展指明方向,确保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爆破 爆破振动控制 技术
下载PDF
电梯噪音与振动控制技术的研究
12
作者 李祥 唐澈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3期053-055,共3页
该研究对电梯噪音及振动控制技术进行了探索,目的是为了改善电梯运行舒适性及可靠性,通过对电梯运行时噪音及振动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结构优化,隔振技术及主动噪音控制的系列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够明显降低电... 该研究对电梯噪音及振动控制技术进行了探索,目的是为了改善电梯运行舒适性及可靠性,通过对电梯运行时噪音及振动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结构优化,隔振技术及主动噪音控制的系列控制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够明显降低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噪音及振动水平,改善乘客体验,旨在为电梯制造及维修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梯噪音 振动控制 技术研究
下载PDF
关于汽轮机组振动控制技术及其设计优化的研究
13
作者 尹大升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1期121-123,共3页
文章针对复杂汽轮机组振动问题,全面研究了先进的振动控制技术以及细致入微的设计优化方法。系统性地分析了来自多角度的汽轮机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一步探讨导致振动产生的项背机制及其对整个机组性能造成的重要影响。综合论述传统与现... 文章针对复杂汽轮机组振动问题,全面研究了先进的振动控制技术以及细致入微的设计优化方法。系统性地分析了来自多角度的汽轮机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一步探讨导致振动产生的项背机制及其对整个机组性能造成的重要影响。综合论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多种创新性振动控制技术,包括高效阻尼减振、卓越隔振、智能化控制与动态平衡技术。在此基础上,还重点研究各种精确设计参数对不同类型震荡现象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提出针对具体情况实施参数优化以及结构调整优化的方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组 振动控制 设计优化 智能控制
下载PDF
超精密加工中的振动控制技术优化
14
作者 李春龙 《机械管理开发》 2025年第2期156-158,共3页
超精密加工中的振动控制对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至关重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隔振和反馈控制相结合的振动抑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加工过程中的振动幅度。此外,采用自适应算法优化控制参数,进一... 超精密加工中的振动控制对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至关重要。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隔振和反馈控制相结合的振动抑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降低加工过程中的振动幅度。此外,采用自适应算法优化控制参数,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使其在不同加工条件下均能保持良好的抑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精密加工 振动控制 主动隔振 反馈控制 自适应算法
下载PDF
水利隧道施工中爆破振动控制技术的应用
15
作者 许筱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5年第4期062-065,共4页
水利隧道是保障区域水资源合理调配和防洪抗旱的关键,爆破作为隧道施工的常用手段,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振动,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本文首先剖析了爆破振动控制理论基础,阐释振动波传播原理、影响因子及控制标准。其次详细阐述水利隧道爆破... 水利隧道是保障区域水资源合理调配和防洪抗旱的关键,爆破作为隧道施工的常用手段,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振动,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本文首先剖析了爆破振动控制理论基础,阐释振动波传播原理、影响因子及控制标准。其次详细阐述水利隧道爆破施工特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流程及振动影响范围,凸显爆破振动控制在水利隧道施工中的复杂性与重要性。最后,系统介绍爆破振动控制技术措施,涵盖优化爆破设计、阻波隔振技术、微差爆破技术以及振动监测与反馈调控,并对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旨在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为水利隧道爆破施工提供科学有效的振动控制方法,确保工程安全、高效推进,保障周边环境与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振动控制 水利隧道 振动检测
下载PDF
发动机非标夹具的振动控制设计
16
作者 隋斌 孙建伟 孙晶精 《内燃机与配件》 2025年第6期68-70,共3页
为解决发动机非标夹具振动问题,提高加工精度水平,研究将以发动机缸体加工工序为例进行分析。研究重点对基于模态分析的振动控制方法进行分析,阐述其在夹具结构优化中的应用效果,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多维度振动抑制策略建议,通过实验测试... 为解决发动机非标夹具振动问题,提高加工精度水平,研究将以发动机缸体加工工序为例进行分析。研究重点对基于模态分析的振动控制方法进行分析,阐述其在夹具结构优化中的应用效果,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多维度振动抑制策略建议,通过实验测试的方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显著的减振效果,最大振动加速度降低65%以上,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够为发动机制造企业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非标夹具 振动控制
下载PDF
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2024年评述和2025年发展展望
17
作者 朱亦丹 魏志勇 《中国环保产业》 2025年第2期18-20,23,共4页
文章介绍了2024年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出台的主要政策、发展概况,并对噪声与振动控制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噪声与振动控制 发展概况 展望
下载PDF
大跨度钢结构科研厂房微振动控制
18
作者 郑志涛 李胜 +3 位作者 周宇 邓红亮 章程 谢福美 《安装》 2025年第4期93-95,共3页
针对大跨度钢结构科研厂房对内、外部环境振动的敏感性,以某大跨度钢结构科研厂房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实测结构动力响应数据,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钢结构厂房地震易损性,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提出一种钢结构关键节点自动减振加固... 针对大跨度钢结构科研厂房对内、外部环境振动的敏感性,以某大跨度钢结构科研厂房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实测结构动力响应数据,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钢结构厂房地震易损性,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提出一种钢结构关键节点自动减振加固装置及方法,并对其进行了受力分析。结果表明,新型钢结构关键节点自动减振加固装置能有效实现对钢结构厂房的减振加固效果,降低钢结构的自振频率,提高钢结构在抗风性能上的稳定性。在钢结构厂房环境隔振减振方面提出3种不同隔振减振控制方案,为类似工程的振动控制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 钢结构厂房 地震易损性 节点自动减振 振动控制
下载PDF
铝合金桁架人行桥人致振动分析与振动控制
19
作者 文康 伍绍凤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36-42,共7页
铝合金人行桥因轻质、美观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人行天桥,但易发生较大的人致振动而影响舒适性。文章以贺州市某铝合金桁架人行桥为工程实例测试分析了动力特性,进行了人致振动试验与舒适度评价,并根据舒适度评价进行了调谐质量阻尼器减振... 铝合金人行桥因轻质、美观被广泛应用于城市人行天桥,但易发生较大的人致振动而影响舒适性。文章以贺州市某铝合金桁架人行桥为工程实例测试分析了动力特性,进行了人致振动试验与舒适度评价,并根据舒适度评价进行了调谐质量阻尼器减振设计。结果表明:该桥虽然基频较高,但阻尼比较小,行人过桥仍会发生较大振动而影响舒适性,需要进行减振控制;模拟结果表明多质量调谐阻尼器的减振效果显著优于TMD系统,起到较好的减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桁架人行桥 人致振动 舒适度评价 振动控制 调谐质量阻尼器
下载PDF
重型载运工具及重型动力装备多目标振动控制研究
20
作者 黄伟 《动力系统与控制》 2025年第1期30-36,共7页
重型载运工具及重型动力装备振动控制中存在一类矛盾振动问题,即前者如何兼顾控制环境振动影响以及轿厢人员舒适,后者如何统筹平衡装备自身振动水平以及传递至外界环境的扰动。本研究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提出的多目标振动问题... 重型载运工具及重型动力装备振动控制中存在一类矛盾振动问题,即前者如何兼顾控制环境振动影响以及轿厢人员舒适,后者如何统筹平衡装备自身振动水平以及传递至外界环境的扰动。本研究基于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提出的多目标振动问题进行了优化,基于得到的Pareto解集,对隔振体系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不同振动荷载形式的输入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荷载不同,隔振体系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结果和规律不同,应在工程设计中进行针对性设计。本研究对于实际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对传统单目标振动控制设计的重要补充和拓展。In the realm of vibration control for heavy-duty vehicles and power equipment, a contradictory challenge arises: how to mitigate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vibrations while ensuring the comfort of personnel in the former, and how to balance the inherent vibration levels of the equipment with disturbances transmitted to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is study employs a multi-objec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o address this complex multi-objective vibration problem. By utilizing the derived Pareto solution set,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s excited by various forms of input vibrations are optimized and designed.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both the outcomes and governing principles of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for the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vary depending on different loading conditions. Therefore, tailored designs must be implemented during engineering practices. This research provides significant guidance for practica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and serves as an important enhancement to traditional single-objective vibration control methodolog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载运工具 重型动力装备 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 多目标振动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