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频率下全身振动疗法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下肢粗大运动及步行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张秋 虞记华 +3 位作者 李卫平 凌运其 王剑雄 胥方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53-359,共7页
目的基于不同频率下全身振动疗法(whole body vibration,WBV)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粗大运动及步行功能的影响,为后续WBV临床推广提供参考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或入院6~12岁不随... 目的基于不同频率下全身振动疗法(whole body vibration,WBV)对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粗大运动及步行功能的影响,为后续WBV临床推广提供参考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和/或入院6~12岁不随意运动型脑瘫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0)、(25±5)Hz组(n=20)及(35±5)Hz组(n=20)。3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25±5)Hz组额外接受振动频率为(25±5)Hz的WBV,(35±5)Hz组接受(35±5)Hz的WBV,3组均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对3组患儿使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ime to Up and Go Test,TUGT)、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88,GMFM-88)及足印分析法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患儿各项评分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01);其中(35±5)Hz组BBS评分(F=12.502)、TUGT(F=8.211)、GMFM-88的D区、E区评分(F=12.802、8.505)、跨步长(F=12.279)、步宽(F=13.582)及1 min步行距离(F=12.619)均优于(25±5)Hz组及对照组(P<0.05或P<0.01);(25±5)Hz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WBV可提高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儿童躯干控制、改善其下肢粗大运动及步行功能,且(35±5)Hz的WBV疗效优于(25±5)Hz的WB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频率 全身振动疗法 不随意运动型脑瘫 粗大运动 步行功能
下载PDF
振动疗法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骨矿含量、骨钙素及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凯 郭美玲 朱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8-14,共7页
目的研究振动疗法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骨矿含量、骨钙素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苏州明基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研究振动疗法对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骨矿含量、骨钙素及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5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苏州明基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入院后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术后口服碳酸钙(600 mg/d)与强骨胶囊(2粒/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振动疗法。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甲状旁腺素(PTH)、25-羟维生素D_(3)[25(OH)D_(3)]、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视觉模拟评分法(VAS)、Fuge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S)、Barthel指数、骨痂生长评分的差值。两组均随访6个月,记录随访期间两组患者跌倒、再次骨折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腰椎、股骨颈、大转子、全髋的骨密度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PTH、25(OH)D_(3)、BGP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BALP、PICP差值高于对照组,TRAP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值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Barthel指数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骨痂量、骨痂密度、骨痂边缘、断端边缘评分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跌倒、再次骨折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疗法治疗OVCF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促进骨形成,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促进骨痂生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骨折 振动疗法 骨矿含量 骨钙素 骨折愈合
下载PDF
全身振动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坐位及整体运动平衡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王浩 吴洁 +5 位作者 王栋 暨佳依 郭明慧 郑婷婷 赵敏 蓝宇翔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9期1304-1306,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坐位平衡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痉挛型脑瘫患儿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1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全身振动疗法,干预时...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疗法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坐位平衡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2年5月痉挛型脑瘫患儿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1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综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全身振动疗法,干预时间总计3个月,5次/周,15 min/次。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粗大功能评定量表GMFM-88项D区(站立位)和E区(行走、跑、跳)评分,儿童平衡量表总得分(PBS),5次坐立试验(FTSST),10 m步行时间(10 MWT),竖脊肌肌电值(aEMG)等指标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GMFM D区和E区评分均有所增高,且观察组治疗后GMFM D区[(39.93±4.33)分]和E区[(64.53±12.81)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FTSST和10 MWT有所下降,观察组PBS评分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FTSST[(9.31±3.41)s]和10 MWT[(0.95±0.12)s]均低于对照组,PBS评分[(51.40±3.74)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后左右侧竖脊肌aEMG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治疗后竖脊肌aEMG[左侧(68.13±13.89)μV,右侧(65.95±12.33)μV]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痉挛型脑瘫患儿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结合全身振动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肌肉的痉挛状态,提高核心肌群及下肢肌力,增强核心稳定性,提高患儿的坐位及整体运动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振动疗法 痉挛型 脑性瘫痪 坐位平衡
下载PDF
振动疗法对MHD患者凝血功能、下肢功能和疲乏状况的作用
4
作者 王丹 张静 宋丹丹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3期2319-2321,共3页
目的:探究振动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凝血功能、下肢功能和疲乏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本院规律行MHD的80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振动疗法,... 目的:探究振动疗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凝血功能、下肢功能和疲乏状况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本院规律行MHD的80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振动疗法,共治疗4周。评估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疲乏状态、凝血功能,检查患者下肢肌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6min步行测试距离、双下肢蹬踏力、伸膝力矩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疲劳评分和脑力疲劳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T、APTT均明显短于对照组,TT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振动疗法能够改善MHD患者下肢肌力、运动功能和凝血功能,可以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疗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下肢运动功能 疲乏情况 肌力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全身振动疗法对青少年运动员下腰痛疗效研究
5
作者 李亚君 《福建体育科技》 2023年第1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青少年运动员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疼痛、功能障碍、躯干活动度和心理的影响。方法:将女青少年运动员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与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全身振动疗法,... 目的:探讨全身振动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青少年运动员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疼痛、功能障碍、躯干活动度和心理的影响。方法:将女青少年运动员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均给与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全身振动疗法,治疗时间持续12周。采用数字模拟疼痛量表(VAS)评估疼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估功能变化,汉密顿焦虑(HANA)量表评估心理变化,运用表盘量角器测量治疗前后躯干活动度。结果:2组治疗前VAS、ODI、HAMA评分和躯干屈伸活动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VAS、ODI、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躯干屈伸活动度均扩大(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振动疗法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更有效缓解青少年运动员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疼痛,改善运动功能,减轻焦虑,增加躯干屈伸活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振动疗法 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 青少年 运动员
下载PDF
肌内效贴配合振动疗法对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乔钧 王会儒 +3 位作者 余波 缪芸 祁奇 陈文华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4年第5期317-320,共4页
目的 探讨肌内效贴配合振动疗法改善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反应时及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肌内效贴配合振动疗法+常规局部理疗组(治疗组)及常规局部理疗组(对照组)各20例.在入选时及4w治疗结束时... 目的 探讨肌内效贴配合振动疗法改善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反应时及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肌内效贴配合振动疗法+常规局部理疗组(治疗组)及常规局部理疗组(对照组)各20例.在入选时及4w治疗结束时对两组患者的下肢反应时(choice stepping reaction time,CSRT)及下肢关节膝屈伸肌群等速向心峰力矩(peak torque,PT),同时了解治疗的过敏性与安全性情况.结果 (1)患者的一般基线情况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各项评分两组组间没有明显差异;(2)治疗前后组间比较患者向前、向后的CRST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治疗前后组间比较患者的屈、伸肌群PT有显著性差异(P<0.05);(4)治疗组组内前后CSRT及PT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肌内效贴配合振动疗法可改善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下肢反应时与下肢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肌内效贴 振动疗法 下肢反应时 峰力矩
下载PDF
华佗再造丸联合头穴丛刺长留针配合振动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彭俊峰 秦合伟 +1 位作者 孙英豪 李彦杰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0期1914-1917,1922,共5页
目的探讨华佗再造丸联合头穴丛刺长留针配合振动疗法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康复科就诊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康复训练、振动疗法和头穴... 目的探讨华佗再造丸联合头穴丛刺长留针配合振动疗法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康复科就诊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康复训练、振动疗法和头穴丛刺长留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华佗再造丸,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期间,对照组剔除2例,观察组剔除3例。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判定疗效;治疗前后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Berg平衡量表(BBS) 3项肢体功能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两组治疗前后均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MA、ARAT、BBS和MBI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DA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SOD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佗再造丸联合头穴丛刺长留针配合振动疗法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能够提高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和氧化应激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恢复期 康复治疗 华佗再造丸 头穴丛刺长留针 振动疗法
下载PDF
综合干预联合振动疗法对脊髓损伤患者便秘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成秀 周建瑞 +2 位作者 袁野 徐远红 张东云 《齐鲁护理杂志》 2015年第13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联合振动疗法对脊髓损伤(SCI)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42例SCI患者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饮食干预、腹部环形按摩、肛门直肠刺激、定时排便,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振动疗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联合振动疗法对脊髓损伤(SCI)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42例SCI患者按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饮食干预、腹部环形按摩、肛门直肠刺激、定时排便,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振动疗法;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5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便秘疗效、排便时间、排便功能改良Barthel评分、生活质量评价。结果:治疗组情况、排便时间、排便功能改良Barthel评分、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综合干预联合振动疗法可促进SCI患者直肠功能恢复,改善便秘,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综合干预 振动疗法 便秘
下载PDF
振动疗法在康复中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小满 石萍 喻洪流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6年第5期538-543,548,共7页
振动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物理治疗方法在康复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逐渐用于临床康复中。本文介绍了振动疗法的发展历史,振动疗法的定义和分类、临床用振动治疗仪的特点及原理、振动疗法在脑卒中和脑瘫以及骨质疏松症所造成的肢... 振动疗法作为一种新兴的物理治疗方法在康复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逐渐用于临床康复中。本文介绍了振动疗法的发展历史,振动疗法的定义和分类、临床用振动治疗仪的特点及原理、振动疗法在脑卒中和脑瘫以及骨质疏松症所造成的肢体功能障碍康复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制,并分析了振动疗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疗法 康复 脑卒中 脑瘫 骨质疏松 肢体功能障碍
下载PDF
基于Bobath理念的全身振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国胜 郭钢花 +1 位作者 李哲 梁英姿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6期733-735,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Bobath理念的全身振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患者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身振动疗法。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 目的观察基于Bobath理念的全身振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偏瘫上肢痉挛患者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身振动疗法。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法(MAS)、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RMS)、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定患肢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2周、4周后,两组患者偏瘫侧上肢的MAS评分以及肱二头肌、腕屈肌群RMS均显著低于治疗前,FMA、MBI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MAS评分、肱二头肌及腕屈肌群RMS、FMA评分、MBI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Bobath理念的全身振动疗法用于治疗脑卒中偏瘫上肢痉挛,能有效降低痉挛程度,改善偏瘫侧上肢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振动疗法 Bobath理念 脑卒中 痉挛 上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机械振动疗法及其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颖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633-636,共4页
关键词 机械振动疗法 康复治疗 分类 周期性振动
下载PDF
可控全身振动疗法用于护理院老人减少跌倒危险和提高生活质量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会芳 倪朝民 《中国康复》 2007年第1期59-60,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跌倒 可控全身振动疗法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声振动疗法在喉癌术后止痛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亚仙 夏虹 薛贵芬 《护理研究》 2005年第7期1167-1168,共2页
[目的]观察声振动疗法在喉癌术后病人止痛护理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7例喉癌术后男性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其中A组45例,给予声振动疗法;B组42例,给予喉癌术后常规护理。分别记录术后当天、第3天、第5天的疼痛变化情况。[结果]A组于术... [目的]观察声振动疗法在喉癌术后病人止痛护理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7例喉癌术后男性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其中A组45例,给予声振动疗法;B组42例,给予喉癌术后常规护理。分别记录术后当天、第3天、第5天的疼痛变化情况。[结果]A组于术后当天、第3天、第5天的止痛有效率分别是53.3%、77.8%和97.8%,B组分别是26.2%、33.3%和71.4%。A组止痛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05)。[结论]声振动疗法在喉癌术后病人止痛护理方面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护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振动疗法 镇痛 护理
下载PDF
机械振动疗法在上背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康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颖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疗法在上背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55例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采用一种带式局部机械振动的治疗方法,用VAS评估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52例患者局部疼痛明显减轻,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疗法在上背部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55例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采用一种带式局部机械振动的治疗方法,用VAS评估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52例患者局部疼痛明显减轻,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带式局部机械振动治疗皮神经卡压综合征,可以促使其自然快速松解,进而达到有效缓解疼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振动疗法 康复
下载PDF
振动疗法在神经外科重症病人便秘中应用的安全性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童孜蓉 许彬 +2 位作者 杨炜娟 吴梅 陈珍珍 《全科护理》 2019年第6期694-696,共3页
[目的]将腹部振动疗法运用到神经外科重症便秘病人中,并探讨该疗法的安全性、可行性与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历史对照研究。对照组共21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共19例,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结合腹部振动疗法。观察并记录干... [目的]将腹部振动疗法运用到神经外科重症便秘病人中,并探讨该疗法的安全性、可行性与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历史对照研究。对照组共21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共19例,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基础上结合腹部振动疗法。观察并记录干预组病人在T0(干预前5 min)、T_1(干预10 min时)、T_2(干预后5 min)、T_3(干预后60 min)的生命体征变化,干预组与对照组在24 h内的排便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病人在T_0、T_1、T_2、T_3时HR、SBP、MAP、SpO_2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在24 h内的排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腹部振动疗法安全可行,可以改善病人便秘情况,或许能作为一种简单、经济、方便的非药物治疗辅助手段纳入到神经外科重症病人便秘管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振动疗法 安全性
下载PDF
头穴丛刺长留针联合振动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彭俊峰 秦合伟 +1 位作者 孙英豪 李彦杰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10期1024-1026,共3页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长留针配合振动疗法对脑梗死后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河南省中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脑梗死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基础康复疗法和...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长留针配合振动疗法对脑梗死后恢复期患者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河南省中医院康复科就诊的脑梗死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基础康复疗法和振动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头穴丛刺长留针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前后,两组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判定疗效,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FMA)、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Berg平衡量表(BBS)等3项肢体功能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此1项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5.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46.67%(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FMA)、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Berg平蘅量表(BB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等4项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4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丛刺长留针联合振动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疗效显著,且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恢复期 康复治疗 振动疗法 头穴丛刺长留针 肢体功能
下载PDF
振动疗法新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颖 《中华理疗杂志》 2001年第6期378-380,共3页
关键词 振动疗法 心血管系统 呼吸系统 骨关节系统 进展
下载PDF
人工振动疗法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颖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433-434,共2页
目的观察人工振动疗法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1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98例。治疗组给予人工振动疗法,对照组未行人工振动疗法,两组防治用药及其他护理措施基本相同。比... 目的观察人工振动疗法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1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98例。治疗组给予人工振动疗法,对照组未行人工振动疗法,两组防治用药及其他护理措施基本相同。比较两组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为3.1%(3/98);对照组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为14.2%(14/9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振动疗法对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疗法 重型颅脑损伤 医院获得性肺炎 预防性护理
原文传递
三维运动平台结合交替垂直振动疗法在AIS伴偏瘫老年患者步行能力评价中的运用
19
作者 李冰 汤禹铭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三维运动平台结合交替垂直振动疗法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伴偏瘫老年患者步行能力评价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6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40例AIS伴偏瘫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训练模... 目的:分析三维运动平台结合交替垂直振动疗法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伴偏瘫老年患者步行能力评价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6月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40例AIS伴偏瘫老年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训练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给予三维运动平台结合交替垂直振动疗法辅助康复训练;训练前后测试所有老年患者步行能力。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步速、步频、跨步长、患侧支撑期百分比、向前及垂直地面反作用力峰值占体质量百分比、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膝关节屈曲伸展活动度、髋关节屈曲伸展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步宽、双侧及健侧/患侧支撑期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运动平台结合交替垂直振动疗法可有效提高AIS伴偏瘫老年患者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运动平台 交替垂直振动疗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偏瘫 步行能力
下载PDF
振动疗法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田忠淼 许玉林 +2 位作者 李璐琳 卢惠林 李珍 《中医正骨》 2005年第7期3-4,79,共3页
为探索振动疗法对骨关节疼痛的治疗效果.以42例47~78岁的中老年膝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9例.治疗组进行为期3周,每周5天,每天10分钟的全身振动治疗.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模式,不予振动治疗.所有受试者... 为探索振动疗法对骨关节疼痛的治疗效果.以42例47~78岁的中老年膝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9例.治疗组进行为期3周,每周5天,每天10分钟的全身振动治疗.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模式,不予振动治疗.所有受试者在疗程开始前和结束后均拍摄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测量下肢肌力,扫描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填写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表,进行膝关节疼痛程度视觉类比量表评分,并进行体格检查.结果治疗组的下肢肌力上升率为78.8%、保持不变的为1.5%、下降的为19.7%;对照组下肢肌力上升率为11.1%、保持不变的为11.1%、下降的为77.78%.治疗组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值由治疗前的87.18显著提高到91.92(P<0.001);对照组由治疗前的75.67降低到69.44(P<0.001).治疗组膝关节平均疼痛评分由治疗前的3.42显著降低到2.00(P<0.001),对照组由治疗前的2.78升高到3.67(P<0.002).上述3项观察指标治疗有效率均超过80%.表明全身振动疗法可以有效提高下肢肌力和膝关节功能,同时有效地缓解膝关节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治疗 疼痛/治疗 振动疗法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