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波腹杯形陀螺振动稳定性提升方法与导向结构设计
1
作者 张桐林 石云波 +2 位作者 曹慧亮 张越 张英杰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5-99,103,共6页
陀螺在工作时,会受到由环境温度变化产生的热应力的影响,破坏谐振子的振动稳定性。本文基于应力集中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水滴状的导向结构,通过有限元仿真,研究了六波腹杯形谐振子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热力学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条... 陀螺在工作时,会受到由环境温度变化产生的热应力的影响,破坏谐振子的振动稳定性。本文基于应力集中理论,提出了一种新型水滴状的导向结构,通过有限元仿真,研究了六波腹杯形谐振子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热力学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水滴形比经典的圆形导向结构对谐振子刚性轴稳定性的优化效果更佳。最后,利用温控箱对具有两种导向结构的六波腹杯形谐振子进行零偏稳定性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具有水滴形导向结构的六波腹杯形谐振子在不同温度下具有更好的振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波腹杯形谐振子 振动稳定 导向结构 刚性轴
下载PDF
控制策略对风力机振动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廖明夫 黄巍 +2 位作者 王俨剀 吕品 赵文超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3-318,共6页
研究了控制策略对风力机振动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定转速变桨和变转速变桨控制方式对稳定性产生影响的机理,解释了变桨时延改善风力机抗振稳定性的物理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额定功率之下的最佳转速控制有利于提高风力机的稳定性。而额定... 研究了控制策略对风力机振动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定转速变桨和变转速变桨控制方式对稳定性产生影响的机理,解释了变桨时延改善风力机抗振稳定性的物理意义。研究结果表明,额定功率之下的最佳转速控制有利于提高风力机的稳定性。而额定风速之上的定转速变桨控制方式会使风力机轴向振动失稳。采取变转速变桨控制方式并选取恰当的变桨时间延迟会有效地抑制风力机的失稳振动。变桨时间延迟τ应选择在(25%~75%)T区间内(T为风力机轴向振动的周期),最佳时间延迟为T/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控制策略 振动稳定 时间延迟
下载PDF
磁悬浮旋转机械振动稳定性实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崔恒斌 周瑾 +1 位作者 董继勇 金超武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5-640,686,共7页
为了准确评价磁悬浮旋转机械振动的稳定性,有效控制磁悬浮转子振动、提高系统稳定性,提出应用ISO14839标准对磁悬浮旋转机械的振动稳定性进行评价和分析.对ISO14839标准中的振动位移和稳定裕度内容进行介绍,以一磁悬浮轴承转子实验台为... 为了准确评价磁悬浮旋转机械振动的稳定性,有效控制磁悬浮转子振动、提高系统稳定性,提出应用ISO14839标准对磁悬浮旋转机械的振动稳定性进行评价和分析.对ISO14839标准中的振动位移和稳定裕度内容进行介绍,以一磁悬浮轴承转子实验台为例,应用ISO14839标准评价实验台振动位移和稳定裕度等级,分析系统的振动问题和不稳定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实例结果分析得到,实验台振动位移水平为A等级,稳定裕度水平为B等级,验证了ISO14839标准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轴承 旋转机械 ISO14839标准 振动稳定 稳定裕度
下载PDF
航天器柔性伸展附件非线性振动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俊峰 王照林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93-96,共4页
研究由中心刚体和柔性伸展附件组成的非线性刚柔耦合系统,假设附件为有限变形梁,但本构方程是线性的。利用能量积分构造Lyapunov函数,根据部分变量稳定性定理,证明了当中心刚体无控制力矩,附件驱动力为零时,梁在等速伸展... 研究由中心刚体和柔性伸展附件组成的非线性刚柔耦合系统,假设附件为有限变形梁,但本构方程是线性的。利用能量积分构造Lyapunov函数,根据部分变量稳定性定理,证明了当中心刚体无控制力矩,附件驱动力为零时,梁在等速伸展或收缩时的横向非线性振动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展柔性梁 刚性耦合 振动稳定 航天
下载PDF
深孔镗削加工振动稳定性及防振技术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贺书乾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4期312-315,共4页
对深孔(L/D>5)镗削加工的过程进行数学建模.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后得到临界稳定下的系统特征方程,利用图解法作出深孔镗削加工振动的频率响应轨迹曲线,对深孔镗削时自激振动产生的机理和稳定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研究,指出了镗削... 对深孔(L/D>5)镗削加工的过程进行数学建模.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后得到临界稳定下的系统特征方程,利用图解法作出深孔镗削加工振动的频率响应轨迹曲线,对深孔镗削时自激振动产生的机理和稳定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和研究,指出了镗削加工过程中绝对稳定边界及稳定下的阻尼比取值范围;结合实验结论和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给出了车床深孔镗削加工中切实可行的减振和防振措施,为机械加工技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孔镗削 自激振动 结构刚度 切削刚度 振动稳定 防振措施
下载PDF
带柔性伸缩附件航天器几何非线性振动稳定性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智斌 王照林 李俊峰 《控制工程(北京)》 EI 2004年第2期7-13,共7页
研究由中心刚体和可伸缩柔性附件组成的非线性刚柔耦合系统,不同于大多数文献只研究柔性附件的横向弯曲变形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同时考虑了柔性附件的拉伸变形、截面转角变化同弯曲变形的相互耦合作用,并且以非线性几何关系作为基本... 研究由中心刚体和可伸缩柔性附件组成的非线性刚柔耦合系统,不同于大多数文献只研究柔性附件的横向弯曲变形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同时考虑了柔性附件的拉伸变形、截面转角变化同弯曲变形的相互耦合作用,并且以非线性几何关系作为基本出发点,建立了伸缩运动同柔性变形、姿态运动之间的非线性耦合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能量积分和动量矩积分构造首次积分,分析了非线性耦合系统的运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几何非线性 振动稳定 非线性刚柔耦合系统
下载PDF
架悬式驱动系统振动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吴永芳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8,共8页
对两种典型的牵引电动机架悬式驱动装置的机车动轮空转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计算的结果表明,轮对空心轴驱动装置的弹性联轴器采用螺旋弹簧时,车轴扭矩的振幅达到稳态值的几倍,甚至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而相同条件下,采用橡胶元件时,驱动系... 对两种典型的牵引电动机架悬式驱动装置的机车动轮空转过程进行计算机模拟计算的结果表明,轮对空心轴驱动装置的弹性联轴器采用螺旋弹簧时,车轴扭矩的振幅达到稳态值的几倍,甚至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而相同条件下,采用橡胶元件时,驱动系统摩擦振动稳定,驱动元件承受的动应力始终保持在许用应力的范围内。空心轴两端弹性联轴器扭转刚度与轴箱拉杆纵向刚度的匹配必须避免驱动系统发生共振。采用电机空心轴驱动装置的机车,在驱动装置的结构参数合理匹配的同时,要求牵引电动机转矩一转速特性更陡及机车具有反应灵敏、作用可靠的防空转保护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装置 刚度 阻尼 振动稳定
下载PDF
三峡机组振动稳定性问题应以预防为主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启章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5-17,共3页
三峡机组的振动稳定性问题,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因为:三峡机组不允许出现强烈振动问题;没做好预防工作是振动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三峡机组振动问题的后处理将更加困难;国外厂家在振动问题上也没有绝对把握;三峡机组已具有... 三峡机组的振动稳定性问题,必须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因为:三峡机组不允许出现强烈振动问题;没做好预防工作是振动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三峡机组振动问题的后处理将更加困难;国外厂家在振动问题上也没有绝对把握;三峡机组已具有相当的预防条件,因此要尽快落实各项具体预防。作.提出了振动的分类及常规振动和异常振动的预防途径.三峡机组振动预防中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有:尾水管涡带压力脉动及其对机组运行的影响,控制上机架、下机架和水轮机顶盖的刚度是控制常规振动幅值的关键,等等.预防振动的关键技术研究有4个方面:(1)已投运巨型或大型机组振动问题分析;(2)机组部件和局部水体振动特性的计算;(3)机组部件动力响应计算;(4)确定三峡机组的常规振动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机组 振动稳定 振动预防 水轮发电机组
下载PDF
基于动态谐反应的制动器振动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武辉 潘亚军 吕宗强 《声学技术》 CSCD 2014年第S01期160-165,共6页
基于制动器钳体结构特征,建立了制动器钳体部件振动瞬态分析模型。模型有限元分析表明了各部件间模态振动频率,揭示了制动过程发生制动尖叫的主要原因是制动钳体零件间某阶频率十分接近;基于制动钳体和制动盘的谐反应有限元分析,分析表... 基于制动器钳体结构特征,建立了制动器钳体部件振动瞬态分析模型。模型有限元分析表明了各部件间模态振动频率,揭示了制动过程发生制动尖叫的主要原因是制动钳体零件间某阶频率十分接近;基于制动钳体和制动盘的谐反应有限元分析,分析表明,改变制动器钳体设计参数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制动器稳定性,特别是当制动盘厚度参数改变时,对制动器的振动稳定性和噪声的影响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器 模态分析 谐反应 振动稳定
下载PDF
基于两自由度模型的汽车制动钳振动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孟宪皆 吴光强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16,共4页
建立了汽车制动钳的两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振动系统的稳定性及其系统结构参数对奇异点和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利用数值方法分析了系统振动的频谱结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制动颤振是一种振动失稳现象,扭转刚度... 建立了汽车制动钳的两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了振动系统的稳定性及其系统结构参数对奇异点和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利用数值方法分析了系统振动的频谱结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制动颤振是一种振动失稳现象,扭转刚度和制动时的法向作用力是影响制动颤振的两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制动钳 振动稳定 分析 模型
下载PDF
基于平移窗信号自相关分析的振动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广孚 周凯迪 +2 位作者 朱赫 冯连雷 姚爱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6-174,共9页
针对目前潜油电泵的振动信号稳定性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平移窗信号自相关分析方法,并定义了稳定指数用于定量评价振动信号的稳定性。首先利用滑动叠加平均法获得一个能够最大程度地代表振动信号周期性特征的窗信号;然后将该... 针对目前潜油电泵的振动信号稳定性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基于平移窗信号自相关分析方法,并定义了稳定指数用于定量评价振动信号的稳定性。首先利用滑动叠加平均法获得一个能够最大程度地代表振动信号周期性特征的窗信号;然后将该窗信号在振动信号上平移并进行自相关分析,从而获得自相关系数序列;最后对自相关系数序列进行处理得到稳定指数。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有效地评判信号是否存在振动幅度不稳定或振动周期不稳定的现象,并成功地检验出具有潜在故障的电泵,验证了该方法在评价振动信号稳定性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油电泵 窗信号 自相关系数序列 稳定指数 振动稳定
下载PDF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稳定性分析
12
作者 闫民 许立峰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58-62,共5页
在对某款家庭轿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振动试验、对该系统受激励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该系统建立了ADAMS动力学模型,在多种工况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计算。在分析该系统振动特征和规律时,引入放大因子和隔离裕度概念,以放大因子和隔离... 在对某款家庭轿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振动试验、对该系统受激励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该系统建立了ADAMS动力学模型,在多种工况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计算。在分析该系统振动特征和规律时,引入放大因子和隔离裕度概念,以放大因子和隔离裕度作为评价标准,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放大因子和隔离裕度可以方便、有效地评价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总成悬置 振动稳定 放大因子 隔离裕度
下载PDF
车辆系统振动稳定性及钢轨波磨影响因数研究
13
作者 高艳艳 肖祥龙 《内燃机与配件》 2022年第14期53-55,共3页
轨道交通车辆运行过程中,振动的稳定性影响着旅客的舒适性和稳定性。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模型,对建立的车辆系统进行仿真计算,从而分析车辆及轨道组成等参数对钢轨波磨和车辆系统振动的影响,为其进一步的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基础。
关键词 车辆系统振动稳定 钢轨波磨 影响因数
下载PDF
带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系统振动稳定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江博 廖明夫 +3 位作者 刘巧英 薛永广 王四季 周旋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69-279,共11页
为了研究带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系统振动稳定性,推导了套齿连接结构的内摩擦力表达式,由此求解了转子系统振动失稳的条件。设计并搭建了带柔性和刚性两种不同套齿连接结构的实验转子系统。实验研究了带不同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系统振动的... 为了研究带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系统振动稳定性,推导了套齿连接结构的内摩擦力表达式,由此求解了转子系统振动失稳的条件。设计并搭建了带柔性和刚性两种不同套齿连接结构的实验转子系统。实验研究了带不同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系统振动的稳定性。实验发现,带柔性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系统易于发生由内、外套齿齿面间内摩擦所引起的振动失稳。失稳的特征是转子振动中出现较突出的次谐波分量,次谐波频率为转子系统的第一阶自振频率。次谐波出现的门槛转速略高于转子系统的第一阶临界转速。不对中度的增大对次谐波具有激励作用,促使转子失稳加剧,锁紧螺母拧紧力矩增大对失稳有抑制作用。带刚性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系统越过了工作转速范围内的第三阶临界转速,未出现失稳现象。在第一阶模态与第二阶模态处分别进行了300s的"共振"实验,实验过程中未出现次谐波振动分量,转子保持稳定。结果表明,带刚性套齿连接结构转子的稳定性高于带柔性套齿连接结构的转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套齿连接结构 转子系统 振动稳定 内摩擦
原文传递
混流式水轮机压力脉动与振动稳定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5
作者 桂中华 常玉红 +1 位作者 柴小龙 王勇 《大电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65,共5页
混流式水轮机水力振动是影响水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研究混流式水轮机不稳定流诱发的压力脉动和振动问题,对于提高机组和水电站的运行稳定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介绍了水轮机压力脉动与水力稳定性模型试验、水轮机... 混流式水轮机水力振动是影响水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研究混流式水轮机不稳定流诱发的压力脉动和振动问题,对于提高机组和水电站的运行稳定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介绍了水轮机压力脉动与水力稳定性模型试验、水轮机压力脉动与振动数值模拟以及水轮机转轮动应力与叶片裂纹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在总结、分析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混流式水轮机压力脉动和振动稳定性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式水轮机 压力脉动 振动稳定 动应力 现状
下载PDF
弹性支承可倾瓦轴承-转子系统振动稳定性分析
16
作者 杜遥雪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2期11-15,共5页
介绍了弹性支承可倾瓦轴承的动特性系数表达式及其计算方法,式中考虑瓦块惯性、支点摩擦和瓦背气膜等因素的影响,使理论分析及结果与实际情况更为逼近。此外,还采用单质量转子模型,对轴承-转子系统的振动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气体动压轴承 可倾瓦轴承 振动稳定 转子
全文增补中
检查电机轴向振动稳定与否的办法
17
作者 陈明 汪世恩 《电机技术》 1989年第1期44-44,共1页
电机轴向振动不合格时,特点表现为数值不稳定,甚至于其频率还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在电机轴伸端受到磁撞后时有发生,原来认为“合格”的电机又变为不合格的了。根据多年的经验证明,主要原因是前轴承不能稳定处于近于零游隙状态运行。(见8... 电机轴向振动不合格时,特点表现为数值不稳定,甚至于其频率还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在电机轴伸端受到磁撞后时有发生,原来认为“合格”的电机又变为不合格的了。根据多年的经验证明,主要原因是前轴承不能稳定处于近于零游隙状态运行。(见87年五期《中小型电机》《波形弹簧片对振动的抑制作用》)。对电机装配工序进行分析,装配后的电机刚开始往往可能处于近于零游隙状态运行,这时电机的轴向振动往往也符合要求,但由于搬运等各种原因使轴伸受到撞击,这时转子向后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振动 振动稳定 电机轴 不合格 轴伸端 中小型电机 轴承室 游隙 抑制作用 前轴承
下载PDF
超超临界汽轮机组汽流力对振动影响的分析及试验研究
18
作者 江栋军 沈德明 +1 位作者 罗世梁 杨建刚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1,共7页
针对某型100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组1号轴承不稳定振动现象,通过试验观察主汽温偏差、汽缸偏移量、轴心位置等与振动波动之间的关联性。建立了汽流力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汽流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压缸两侧主汽温偏差导致汽... 针对某型100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组1号轴承不稳定振动现象,通过试验观察主汽温偏差、汽缸偏移量、轴心位置等与振动波动之间的关联性。建立了汽流力计算模型,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汽流力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压缸两侧主汽温偏差导致汽轮机级内周向做功不均匀,产生非均衡汽流力;主汽温偏差还会导致汽缸与转子产生偏移,进一步增大汽流力;主汽温偏差越大,汽流力越大;汽流力作用到转子上,改变了轴承载荷,引发不稳定振动;调节主汽温偏差可以消除机组不稳定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超临界汽轮机组 稳定振动 汽流力 主汽温偏差
下载PDF
时变转速下裂纹圆柱壳的参数振动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辛健强 王建军 《航空动力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227-2236,共10页
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周期时变转速影响下裂纹圆柱壳的有限元模型并且得到了系统的质量、刚度和阻尼矩阵.在对圆柱壳进行模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Bolotin方法编制MATLAB程序进行周期时变转速影响下裂纹圆柱壳的参数振动稳定性分析,讨论裂纹... 利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周期时变转速影响下裂纹圆柱壳的有限元模型并且得到了系统的质量、刚度和阻尼矩阵.在对圆柱壳进行模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Bolotin方法编制MATLAB程序进行周期时变转速影响下裂纹圆柱壳的参数振动稳定性分析,讨论裂纹长度C、模态阻尼比ξ、转速基值Ω0、静载荷因子α和动载荷因子β对不稳定区域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 圆柱壳 周期时变转速 模态特性 参数振动稳定
原文传递
变速器齿轮非线性振动机理研究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成冬 吕红明 +1 位作者 杨旭 刘业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7-241,共5页
针对变速器齿轮啮合传动啸叫现象进行了齿轮系统非线性振动响应机理及稳定性分析,建立单自由度轮齿间隙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理论仿真与数值分析相结合方法,利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求解。研究齿侧间隙、阻尼比及激励频率等参数对齿轮... 针对变速器齿轮啮合传动啸叫现象进行了齿轮系统非线性振动响应机理及稳定性分析,建立单自由度轮齿间隙非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理论仿真与数值分析相结合方法,利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求解。研究齿侧间隙、阻尼比及激励频率等参数对齿轮系统非线性振动啸叫机理及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侧隙的不断增大,系统趋向混沌且无周期性;阻尼的增加,系统从混沌状态趋于周期变化;激励频率的多段变化,系统穿插着周期解。通过对关键非线性因素的考虑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齿轮传递动力时产生的振动与噪声,找出最佳啮合状态,降低噪声,提高舒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传动 非线性振动 数值分析 振动稳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