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东海底层鱼类长度谱的捕捞强度变动判别 被引量:3
1
作者 严利平 杨林林 +1 位作者 刘尊雷 程家骅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0-576,共7页
根据1999~2014年秋季东海海域底拖网调查资料,构建底层鱼类长度谱,以时间序列长度谱的斜率作为捕捞强度变化程度的指标值,分析比较东海区历史上捕捞强度的变化状况,考察伏季休渔的管理措施是否起到所期望的降低捕捞强度的潜在效果... 根据1999~2014年秋季东海海域底拖网调查资料,构建底层鱼类长度谱,以时间序列长度谱的斜率作为捕捞强度变化程度的指标值,分析比较东海区历史上捕捞强度的变化状况,考察伏季休渔的管理措施是否起到所期望的降低捕捞强度的潜在效果。结果表明,16年间小个体鱼类的资源丰度呈现增加趋势,大个体鱼类的资源丰度呈现减少倾向,但两者的增减相对稳定(P〉0.05);时间序列长度谱斜率也呈现变陡态势,但相对平稳(rs=-0.42,P〉0.05)。伏季休渔的渔业管理制度能够减缓或阻止了捕捞强度的进一步加剧,但没有实现所期望的降低捕捞强度的初衷,其原因在于伏季休渔结束开捕后捕捞强度骤然增加,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因伏季休渔降低的捕捞强度。针对东海区海洋渔业管理现状,建议在严格执行伏季休渔管理的同时,配合执行开捕规格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度谱 伏季休渔效果 捕捞强度 东海区
下载PDF
控制我国海洋捕捞强度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被引量:22
2
作者 郭文路 黄硕琳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132-139,共8页
削减过剩的捕捞能力已成为世界渔业管理面临的一大任务。 5 0年代以后我国的海洋捕捞强度迅速增长 ,主要是 :捕捞效率高的渔具渔法迅速增长 ,海洋机动渔船数量和功率膨胀 ,渔民数量迅速上升。为控制捕捞强度 ,我国逐步采用了一些渔业管... 削减过剩的捕捞能力已成为世界渔业管理面临的一大任务。 5 0年代以后我国的海洋捕捞强度迅速增长 ,主要是 :捕捞效率高的渔具渔法迅速增长 ,海洋机动渔船数量和功率膨胀 ,渔民数量迅速上升。为控制捕捞强度 ,我国逐步采用了一些渔业管理措施 ,然而效果不明显。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我国控制海洋捕捞强度所面临的问题 :1、我国渔业管理措施的局限性 ;2、渔区产业结构单一 ;3、大量“非渔业劳动力”入渔。为解决以上问题 ,本文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调整渔业产业结构 ;2、严格执行国家海洋捕捞强度控制指标 ;3、实施渔船报废制度与赎买计划 ;4、加快实施捕捞限额制度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业 捕捞强度 渔政管理
下载PDF
农业部召开加强渔船管理控制海洋捕捞强度工作会议 牛盾副部长作重要讲话
3
作者 李明爽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共1页
本刊讯(李明爽报道)5月5日,农业部在广西南宁召开加强渔船管理控制海洋捕捞强度工作会议,研究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渔船管理控制海洋捕捞强度的通知》。农业部牛盾副部长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农业部渔业局赵兴... 本刊讯(李明爽报道)5月5日,农业部在广西南宁召开加强渔船管理控制海洋捕捞强度工作会议,研究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渔船管理控制海洋捕捞强度的通知》。农业部牛盾副部长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农业部渔业局赵兴武局长就加强渔船管理控制海洋捕捞强度工作做出具体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主席陈际瓦出席会议并致辞。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部渔业局 捕捞强度 管理控制 副部长 海洋 渔船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下载PDF
银鱼移植后产量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措施(二)确定合理捕捞强度 加强增殖与保护工作
4
作者 梁守仁 王永玲 施美华 《内陆水产》 1999年第4期22-22,19,共2页
3确定合理的捕捞强度,保证有充足的资源繁衍量人为的捕捞强度,对水域中的经济鱼类种群数量影响极大,尤其对一年生的银鱼来说,更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银鱼成鱼捕捞大多在性成熟前几个月,甚至1~2个月前进行,若捕捞强度过大,实... 3确定合理的捕捞强度,保证有充足的资源繁衍量人为的捕捞强度,对水域中的经济鱼类种群数量影响极大,尤其对一年生的银鱼来说,更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银鱼成鱼捕捞大多在性成熟前几个月,甚至1~2个月前进行,若捕捞强度过大,实际等于过度捕捞了尚未产卵繁殖的产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鱼 捕捞强度 资源种群 移植水域
下载PDF
基于渔船轨迹的阿根廷滑柔鱼捕捞强度空间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史慧敏 樊伟 +1 位作者 张涵 杨胜龙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1,共11页
为了解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渔船捕捞行为与空间分布,为其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文章采用2018年1—5月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通过统计方法分析渔船捕捞行为特征,基于数据挖掘方法识别鱿... 为了解阿根廷滑柔鱼(Illex argentinus)渔船捕捞行为与空间分布,为其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文章采用2018年1—5月的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数据,通过统计方法分析渔船捕捞行为特征,基于数据挖掘方法识别鱿钓渔船作业轨迹点,统计和绘制鱿鱼渔场捕捞强度分布图,分析了阿根廷滑柔鱼渔场各月捕捞强度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阿根廷滑柔鱼鱿钓渔船速度呈明显的双峰分布;2)1—4月是阿根廷滑柔鱼渔汛期,作业渔船投入的捕捞努力量最多,中国大陆渔船2—4月捕捞强度高,其他国家和地区渔船高强度主要集中在4—5月;3)各月捕捞努力量存在空间自相关并呈现显著聚集分布模式;4)热点分析表明,2018年1—5月研究区域的捕捞努力量高值和低值均存在聚集分布,鱿钓渔船捕捞热点区域呈南移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滑柔鱼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数据 捕捞强度 空间分布
下载PDF
保护产卵带鱼、控制捕捞强度、补充群体密度
6
作者 张汉嘉 《现代渔业信息》 1989年第2期7-9,共3页
本文作者从渔业资源学角度回顾带鱼资源变动的兴衰。回顾15年来,带鱼产量急剧下降,分析了主要原因是捕捞强度猛增,作业秩序混乱,水域环境污染,资源严重衰退,特别是对产卵带鱼群体的捕捞强度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到补充群体密度的增加。作... 本文作者从渔业资源学角度回顾带鱼资源变动的兴衰。回顾15年来,带鱼产量急剧下降,分析了主要原因是捕捞强度猛增,作业秩序混乱,水域环境污染,资源严重衰退,特别是对产卵带鱼群体的捕捞强度越来越大,严重影响到补充群体密度的增加。作者呼吁,必须在保护发幼带鱼的同时,保护好产卵亲体,否则,带鱼资源将重蹈大、小黄鱼的覆辙。故提出保护产卵带鱼、控制捕捞强度、补充群体密度的合理化、科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密度 产卵 捕捞强度 带鱼 鱼资源 鱼产量 保护 衰退 变动 合理化
全文增补中
全国海洋捕捞强度控制制度研讨会在沪召开
7
作者 徐吟梅 《现代渔业信息》 2009年第5期31-32,共2页
受农业部渔业局委托,东海区局于3月29日在上海组织召开了全国海洋捕捞强度控制制度研讨会,集中研究全国海洋捕捞“双控”制度。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上海海洋大学、东海水产研究所有关专家,以及“全国海洋捕捞... 受农业部渔业局委托,东海区局于3月29日在上海组织召开了全国海洋捕捞强度控制制度研讨会,集中研究全国海洋捕捞“双控”制度。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领导、上海海洋大学、东海水产研究所有关专家,以及“全国海洋捕捞强度控制制度研究”课题组主要成员参加研讨。农业部渔业局崔利锋副局长和东海区局钟小金副局长出席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捕捞 控制制度 捕捞强度 行政主管部门 水产研究所 东海区 海洋大学 农业部
下载PDF
海洋捕捞强度增势浅析及实施控制对策
8
作者 康标 洪劲才 《现代渔业信息》 1998年第10期14-16,共3页
渔业资源的连续衰退,究其原因,笔者分析认为是由于海洋捕捞强度的盲目增长。作者根据分析,提出要切实有效地控制海洋捕捞强度,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
关键词 捕捞强度 控制对策 海洋捕捞
下载PDF
农业部:上半年中国海洋捕捞强度明显降低 产量同比减少18%
9
作者 陈溯 《中国食品》 2017年第15期175-175,共1页
记者7月18日从中国农业部获悉,前6个月,中国海洋捕捞强度较往年明显降低,产量同比减少18%。
关键词 中国海洋 捕捞强度 农业部 产量
下载PDF
南海区捕捞强度的控制与调整
10
作者 张柏兰 《水产科技》 1991年第3期4-5,共2页
一、南海沿岸近海捕捞强度失控 南海地处热带,亚热带,为一半封闭的陆缘海.南海面积约为360万平方公里,其中大陆架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北部大陆架(包括北部湾)200米水深以内的面积约37.4万平方公里。
关键词 捕捞强度 南海区 北部湾 亚热带 调整 控制 水深 面积 近海 大陆架
下载PDF
海洋生物、水产资源等专家认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捕捞强度
11
作者 吴万夫 《中国水产》 1982年第2期8-8,共1页
为了深入探讨合理开发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水产学会资源专业委员会、国家科委海洋组生物分组等单位,于去年11月在天津召开了“海洋水域生产力及渔业资源学术讨论会”。国家科委武衡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讲了话。到... 为了深入探讨合理开发我国海洋渔业资源,中国海洋湖沼学会、中国水产学会资源专业委员会、国家科委海洋组生物分组等单位,于去年11月在天津召开了“海洋水域生产力及渔业资源学术讨论会”。国家科委武衡副主任出席会议,并讲了话。到会的海洋生物、水产科学等方面的专家一致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捕捞强度 国家 水产学会 海洋渔业资源 天津 生产力 产科学 有效措施 控制
下载PDF
海洋渔船今年内将清理整顿捕捞强度增长失控由此抑制
12
作者 张汉祥 《渔业致富指南》 2001年第12期19-19,共1页
农业部今年将在沿海省、区、市集中清理整顿“三无”和“三证不齐”渔船,规范和加强海洋渔船的管理。这是农业部耐部长刘坚日前提出的。刘副部长说:我国是世界上渔船最多的国家,共有海洋捕捞渔船24.43万艘,其中无渔业捕捞许可证书和渔... 农业部今年将在沿海省、区、市集中清理整顿“三无”和“三证不齐”渔船,规范和加强海洋渔船的管理。这是农业部耐部长刘坚日前提出的。刘副部长说:我国是世界上渔船最多的国家,共有海洋捕捞渔船24.43万艘,其中无渔业捕捞许可证书和渔船登记证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渔船 捕捞强度 水产捕捞 渔业经济
下载PDF
水库鲢、鳙鱼的捕捞强度和起水规格的探讨
13
作者 陈金桂 《水库渔业》 1985年第3期24-26,共3页
在鱼类的生长期间,不断控制和保持水体里鱼类群体的适宜负荷量(指库存量),不仅能发挥水体的生产潜力,获得最高鱼产量,而且能减少鱼种的放养量,收到最大的渔业效益。笔者通过多年的水库渔业的生产实践和借助一些资料的分析,就当前... 在鱼类的生长期间,不断控制和保持水体里鱼类群体的适宜负荷量(指库存量),不仅能发挥水体的生产潜力,获得最高鱼产量,而且能减少鱼种的放养量,收到最大的渔业效益。笔者通过多年的水库渔业的生产实践和借助一些资料的分析,就当前水库的渔业生产中的合理捕捞强度和捕捞规格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谬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渔业 渔业生产 鲢鱼 鳙鱼 捕捞强度 起水规格 生产潜力
原文传递
浅议控制我省江河捕捞强度的基本途径
14
作者 尹凯武 高永军 +2 位作者 高俊涛 赵连海 楚国生 《吉林水利》 1999年第11期38-40,共3页
当前资源保护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资源衰退已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人类的生存、这一问题在渔业发展中也表现得尤为突出.尤其是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与捕捞强度盲目增长一直是渔业长期面临的一个尖锐矛盾。
关键词 捕捞强度 基本途径 江河渔业 渔业资源 捕捞力量 渔业发展 渔政管理 吉林省 渔业法 渔具渔法
下载PDF
加强渔船管理 控制捕捞强度 努力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15
《中国水产》 2016年第2期9-10,共2页
我国是渔业大国,也是世界上渔船最多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持续快速发展,为提高渔民收入、满足市场供应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和规模大幅增长,捕捞强度远远超过资源再生能力,对海洋生物资源造成了巨大压力。
关键词 捕捞强度 渔业可持续发展 海洋捕捞 渔民收入 海洋生物资源 渔业主管部门 渔业资源 海洋渔业 资源再生 渔法
下载PDF
农业部关于“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强渔船管理控制海洋捕捞强度的通知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报》 2011年第4期14-17,共4页
农渔发[2011]5号沿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自1987年开始,国家对海洋捕捞渔船数量和功率实行总量控制制度。2003年,农业部印发了《关于2003—2010年海洋捕捞渔船控制制度实施意见》(以下称《实施意见》)。
关键词 捕捞强度 海洋捕捞 管理控制 功率数 转产转业 渔港监督 沿海各省 水生生物资源 渔法 捕捞作业
下载PDF
捕捞强度过量的后果与对策
17
作者 陈亮 《福建水产》 1992年第3期77-78,共2页
捕捞努力量过量已给渔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一是造成资源衰减,对持续捕捞量直接构成威胁.由于鱼类分布区域的局限性,种群数量和组成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捕捞强度。捕捞过度,使某些资源群体濒临枯竭,其资源量少,繁殖能力... 捕捞努力量过量已给渔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一是造成资源衰减,对持续捕捞量直接构成威胁.由于鱼类分布区域的局限性,种群数量和组成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捕捞强度。捕捞过度,使某些资源群体濒临枯竭,其资源量少,繁殖能力低的,通常首先被破坏。近几年来,高经济价值的品种在渔获物中占的比重日益减少。二是导致了经济上的低效益。随着每个增加的单位捕捞量,总渔获量可能增加,但经济效益受到了损失。三是带来了社会问题和分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捞强度 增加 捕捞 资源 对策 渔业生产 低效 繁殖能力 品种 鱼类
全文增补中
基于渔船AIS数据的南海北部海洋渔业捕捞强度空间特征挖掘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晓恩 周亮 +3 位作者 肖杨 吴文周 苏奋振 石伟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50-859,共10页
高精度渔业捕捞强度数据是开展捕捞限额管理的前提与关键,也是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以挖掘海洋渔业捕捞强度空间特征为出发点,选用2018年2、4、9和11月典型季节的中国籍6364艘渔船1.8亿条高时空粒度AIS数据。运... 高精度渔业捕捞强度数据是开展捕捞限额管理的前提与关键,也是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本文以挖掘海洋渔业捕捞强度空间特征为出发点,选用2018年2、4、9和11月典型季节的中国籍6364艘渔船1.8亿条高时空粒度AIS数据。运用专家知识经验、空间统计及数据挖掘分析方法,以广西南岸北部湾渔场、广东沿岸和环海南岛周边海域为研究区域,对渔业捕捞强度空间特征展开了细致的挖掘与分析。结果表明:(1)广东、广西两省(以下简称"两广")沿岸海域渔业高强度捕捞主要呈现"团块"向外扩张汇聚成"条带"或"更大团块"的特征,而环海南岛周边主要呈现"团块状"特征;(2)受渔业从业人员、渔业作业船舶数量、海洋渔场及海域环境影响,"两广"沿岸近海海域捕捞强度明显高于环海南岛周边海域;(3)高强度捕捞区域主要集中于近岸30~50 km范围内,且近海捕捞强度高于远海区域,归因于研究区内中小型作业渔船占比较高,达50.9%;(4)渔业捕捞活动受农历传统春节及休渔期等政策因素的影响,春节期间的渔业捕捞强度是所选数据覆盖时间范围中最低的,并且休渔期后(9月)渔业捕捞强度明显高于休渔期前(4月);(5)研究区海岸附近的大型渔港对近岸海域的高强度捕捞具有一定的辐射带动效应。本研究通过对高时空粒度的AIS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及深度挖掘,可为近岸海洋渔业捕捞强度探析提供重要数据支撑,服务于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船AIS 大数据 南海北部海洋渔业 数据分析与挖掘 混合高斯模型 捕捞强度 空间特征分析 渔业资源可持续
原文传递
大食物观视角下渔业捕捞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对策研究
19
作者 邢嘉琪 裴兆斌 《中国水产》 2023年第11期37-39,共3页
为保护环境本身和人类的整体及长期利益,可持续渔业是现代渔业治理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树立大食物观视角出发,具体分析了渔业资源可持续捕捞面临的捕捞强度大、渔业资源枯竭及执法难度大等问题,提出加强对非法捕捞行为监管、实施均衡捕... 为保护环境本身和人类的整体及长期利益,可持续渔业是现代渔业治理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树立大食物观视角出发,具体分析了渔业资源可持续捕捞面临的捕捞强度大、渔业资源枯竭及执法难度大等问题,提出加强对非法捕捞行为监管、实施均衡捕捞及加大渔业执法力度的建议,以期保障渔业资源有足够维持其自身发展的空间,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捕捞 捕捞强度 渔业资源 资源枯竭 资源可持续利用 法律对策研究 保护环境 执法力度
下载PDF
兼顾产业发展与捕捞强度平衡——我国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
20
《农产品市场》 2021年第3期32-32,共1页
2016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和地方各级渔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国发[2006]9号,以下简称《纲要》)《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以下简称《意见》)《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 2016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和地方各级渔业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国发[2006]9号,以下简称《纲要》)《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以下简称《意见》)《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内渔船管控实施海洋渔业资源总量管理的通知》(农渔发[2017]2号,以下简称《通知》)《全国渔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农渔发[2016]36号,以下简称《规划》)等文件要求,加强渔船渔具管理,改革渔机管理体制,强化渔业装备建设,鼓励引导休闲渔船和深远海养殖工船等新装备新业态规范发展,积极开展海洋捕捞渔民减船转产与渔船更新改造项目,海洋渔业捕捞产量逐年下降,国内海洋捕捞机动渔船数量大幅减少,捕捞强度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改造项目 海洋渔业 捕捞强度 水生生物资源 捕捞产量 海洋捕捞 机动渔船 新业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