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0篇文章
< 1 2 9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声发射信号时频图深度学习的桥梁钢桁架焊接节点损伤程度识别
1
作者 李丹 沈鹏 +1 位作者 贺文宇 向抒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5,122,共10页
针对桥梁钢桁架疲劳损伤识别难度大、精度低的现状,提出基于声发射信号时频分析与深度学习的钢桁架焊接节点损伤程度识别方法。对桁架节点在桥梁运营状态下产生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小波变换,表征不同损伤程度信号的时频能量分布模式,然后... 针对桥梁钢桁架疲劳损伤识别难度大、精度低的现状,提出基于声发射信号时频分析与深度学习的钢桁架焊接节点损伤程度识别方法。对桁架节点在桥梁运营状态下产生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小波变换,表征不同损伤程度信号的时频能量分布模式,然后建立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对时频图进行损伤特征提取,并通过迁移学习思想提升模型的训练效率和学习能力,从而实现桁架焊接节点严重损伤、轻微损伤和噪声工况的准确识别。进一步对模型各卷积层激活区域进行可视化分析,解剖模型的损伤特征学习过程及分类逻辑。某悬索桥中央纵向腹板钢桁架焊接节点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利用时域波形进行特征学习的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时频图包含了更丰富的损伤信息,所建立的二维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钢桁架焊接节点三种损伤程度的识别准确率超过94%,具有更强鲁棒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桁架 焊接节点 损伤程度 声发射(AE) 时频分析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孕中期Scr、BUN及UA水平与急性肾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2
作者 权祥菊 杨卓加 +2 位作者 张生林 崔灵洁 安金芳 《西部医学》 2024年第2期243-247,共5页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HDCP)产妇孕中期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尿酸(UA)水平与急性肾损伤(AKI)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2年1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HDCP产妇,根据急性透析质量指导组(ADQI)推荐标准将其分为...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HDCP)产妇孕中期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及尿酸(UA)水平与急性肾损伤(AKI)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2年1月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HDCP产妇,根据急性透析质量指导组(ADQI)推荐标准将其分为AKI组(36例)和非AKI组(68例),根据RIFLE标准将AKI组分为轻度AKI组(21例)和中重度AKI组(15例),另随机选取同期于本院行常规产检的52例健康妊娠女性纳入健康对照(HC)组。比较AKI组、非AKI组和HC组血清Scr、BUN及UA水平;比较不同AKI严重程度HDCP产妇血清Scr、BUN和UA水平。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检测血清Scr、BUN、UA水平对HDCP产妇并发AKI的诊断效能;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Scr、BUN、UA水平与HDCP产妇AKI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AKI组孕中期血清Scr、BUN和UA水平显著高于非AKI组和HC组(P<0.05)。ROC结果显示,孕中期血清Scr、BUN和UA诊断HDCP并发AK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3、0.755和0.847,截断值分别为53.04μmol/L、4.81 mmol/L和349.35μmol/L,三者联合检测诊断HDCP并发AKI的AUC为0.876;中重度AKI组孕中期血清Scr、BUN和UA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AKI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Scr、BUN、UA与HDCP产妇AKI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HDCP并发AKI产妇孕中期血清Scr、BUN和UA水平升高与AKI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肌酐 尿素氮 尿酸 急性肾损伤程度
下载PDF
基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分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林美端 江丽芬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03-20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分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福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 目的:探讨基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分级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福建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分级护理。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低于对照组,肢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后实施基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分级护理措施,可取得更为理想的护理干预效果,积极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改善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进而积极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神经功能损伤程度 分级护理 神经功能 肢体功能
下载PDF
颅脑降温仪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和脑损伤程度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4
作者 陈宣烨 金海霞 余晓丽 《医疗装备》 2024年第4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颅脑降温仪对重症颅脑损伤(STBI)患者颅内压、脑损伤程度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80例STB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降颅内压、营养神经、改善脑循... 目的探讨颅脑降温仪对重症颅脑损伤(STBI)患者颅内压、脑损伤程度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80例STB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降颅内压、营养神经、改善脑循环及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基础治疗,有手术指征者给予开颅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冰袋或冰帽等常规降温措施进行亚低温治疗,试验组采用颅脑降温仪进行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5 d后的神经功能指标[包括改良爱丁堡-斯堪纳维亚评分量表(MESSS)评分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颅内压、脑损伤程度指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流速、脉搏波波速和搏动指数(PI)]。结果治疗5 d后,两组MES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GC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MES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颅内压及血清NS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流速、脉搏波波速均高于治疗前,PI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流速、脉搏波波速均高于对照组,P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降温仪亚低温治疗用于STBI患者较冰袋或冰帽等常规降温措施更有优势,不仅可减轻脑损伤程度,保护神经功能,而且可减轻继发性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颅脑降温仪 亚低温治疗 神经功能 颅内压 损伤程度 脑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控制急性脑血栓患者残疾率及神经损伤程度的作用分析
5
作者 张亚菲 《智慧健康》 2024年第4期189-192,共4页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血栓患者残疾率、神经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分成参照组(n=30,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0,早期康复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 目的 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血栓患者残疾率、神经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栓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信封法分成参照组(n=30,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0,早期康复护理),对比护理结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残疾率、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急性脑血栓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的情况,降低残疾率,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栓 早期康复护理 残疾率 神经损伤程度
下载PDF
突发性聋患者血清HIF-α、内脂素、Caspase-3与听力损伤程度的关系及预测听力预后的价值
6
作者 朱晓丹 郝少娟 +1 位作者 王漾 叶放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9-403,共5页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α(HIF-α)、内脂素(Visfatin)、Caspase-3与听力损伤程度的关系及预测听力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113例突发性聋患者,其中轻度听力损伤32例,中度57例,重度24例。给以激素、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患者血清缺氧诱导因子-α(HIF-α)、内脂素(Visfatin)、Caspase-3与听力损伤程度的关系及预测听力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113例突发性聋患者,其中轻度听力损伤32例,中度57例,重度24例。给以激素、改善循环、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10~15 d后评估听力预后,评价血清HIF-α、Visfatin、Caspase-3水平对听力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重度听力损伤患者血清HIF-α、Visfatin、Caspase-3水平高于轻、中度患者,中度听力损伤患者高于轻度患者(P<0.05)。预后不良患者血清HIF-α、Visfatin、Caspase-3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血清HIF-α、Visfatin、Caspase-3水平与听力预后有关,OR(95%CI)分别为4.546(1.572~13.149)、3.782(1.306~10.952)、5.917(2.441~14.345)(P<0.05)。三者联合预测听力预后的敏感度为88.46%,特异度为90.80%,AUC为0.934(95%CI 0.871~0.972),高于单独预测[HIF-α、Visfatin、Caspase-3单独预测的AUC(95%CI)分别为0.717(0.625~0.798)、0.719(0.626~0.799)、0.747(0.656~0.824)]。结论:突发性聋患者血清HIF-α、Visfatin、Caspase-3水平与听力损伤程度有关,联合检测可用于预测听力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缺氧诱导因子-Α 内脂素 CASPASE-3 听力损伤程度 听力预后
下载PDF
GCS评分、CT评分联合血清CRP水平对颅脑损伤患者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7
作者 周剑青 杨西玲 +2 位作者 谢仁先 王琴秀 刘炎雄 《右江医学》 2023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CT)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评价颅脑损伤(TBI)患者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莲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TBI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按照GCS评分进行病... 目的探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CT)联合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评价颅脑损伤(TBI)患者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莲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TBI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按照GCS评分进行病情程度分级,并计算CT评分,检测CRP水平。比较不同病情程度、不同预后患者GCS评分、CRP水平与CT评分的差异,分析患者三项指标与病情程度、疾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GCS评分相比,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三组CRP水平、CT评分相比,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预后良好组GCS评分高于预后不良组,CRP水平、CT评分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GCS评分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0.459,P<0.05),CRP、CT评分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61和0.245,P<0.05);GCS评分与预后呈正相关(r=0.538,P<0.05),CRP、CT评分与预后呈负相关(r=-0.546、-0.396,均P<0.05)。结论GCS、CT评分、CRP水平与TBI患者损伤程度及预后均存在密切关系,可用于临床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计算机断层扫描评分 血清C反应蛋白 损伤程度 预后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尿液肾损伤分子-1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的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于运 张铭 王俊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2期34-39,共6页
目的研究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在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的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74例有肾小管间质损伤的HDP患者为肾损伤组,86例无肾... 目的研究检测血清胱抑素C(CysC)、尿液肾损伤分子-1(KIM-1)水平在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的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74例有肾小管间质损伤的HDP患者为肾损伤组,86例无肾小管间质损伤的HDP患者为非肾损伤组,另选取常规体检孕妇8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于孕22~26周比较三组的CysC水平、KIM-1水平。采用Cox回归分析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CysC、KIM-1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肾损伤组CysC水平、KIM-1水平高于非肾损伤组和健康对照组,非肾损伤组高于健康对照组(F值分别为84.712、516.732,P<0.05);肾损伤组内重度29例,轻度45例;重度患者CysC水平、KIM-1水平高于轻度患者(t值分别为5.301、5.706,P<0.05);经Cox回归分析显示CysC水平、KIM-1水平是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其OR值及95%CI分别为7.412(3.547~11.236)、7.215(2.842~13.985),P<0.05;经ROC分析显示,CysC、KIM-1评估HDP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的截断值分别为1.57mg/L、6.08ng/mL,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4、0.783,且两指标均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血清CysC、尿液KIM-1在诊断HDP患者的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中有着重要价值,能为临床评估患者病情和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 血清胱抑素C 尿液肾损伤分子-1
下载PDF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及25-(OH)D3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郗隽 张瑞 郑恬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286-1290,共5页
目的分析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及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西电集团医院收治的14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24 h尿蛋白定量(24UAE... 目的分析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及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西电集团医院收治的144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24 h尿蛋白定量(24UAE)水平分为正常蛋白尿组48例(24 UAE<30 mg)、微量蛋白尿组52例(30 mg≤24 UAE<300 mg)和大量蛋白尿组44例(24 UAE≥300 mg),比较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病程、心率(HR)]、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e GFR)、UACR]及25-(OH)D3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N肾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结果大量尿蛋白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为(10.79±2.44)年、BUN为(9.37±3.05)mmol/L、Scr为(203.65±21.79)mmol/L、UACR为(326.19±32.50)mg/g,明显高于正常蛋白尿组的(6.23±1.78)年、(5.16±1.18)mmol/L、(70.15±11.23)mmol/L、(9.16±2.40)mg/g和微量蛋白尿组的(7.05±1.82)年、(5.70±1.36)mmol/L、(78.59±14.03)mmol/L、(160.28±22.79)mg/g,e GFR(41.16±9.70)m L/(min·1.732)、25-(OH)D3(10.02±1.55)ng/m L,明显低于正常蛋白尿组的(102.36±18.77)m L/(min·1.732)、(17.26±3.35)ng/m L和微量蛋白尿组的(85.60±14.29)m L/(min·1.732)、(14.26±2.78)ng/m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蛋白尿组和微量蛋白尿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BUN、Scr、UACR、e GFR及25-(OH)D3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UACR水平与BUN、Scr呈正相关(P<0.05),与e GFR呈负相关(P<0.05),25-(OH)D3与BUN、Scr呈负相关(P<0.05),与e GFR呈正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BUN、Scr、e GFR、UACR及25-(OH)D3均为DN肾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UACR水平随DN患者肾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升高,25-(OH)D3随肾损伤程度的加重而降低,UACR和25-(OH)D3水平与DN患者肾脏功能损伤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损伤程度 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 25-羟基维生素D3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BACE1水平与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损伤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强 陈以胜 +3 位作者 贾睿超 魏孟广 张文彬 梁海乾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表达水平变化与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武警特色医学中心2018-02—2020-11收治的98例TB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TBI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2个亚组及轻... 目的探讨血清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BACE1)表达水平变化与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武警特色医学中心2018-02—2020-11收治的98例TBI患者为研究对象,将TBI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2个亚组及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3个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BACE1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TBI患者血清BACE1、IL-12、IL-33水平、入院GCS评分之间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受伤第3天血清BACE1、入院GCS评分对TBI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轻、中度组受伤第1、3、5天血清BACE1、IL-12及IL-33水平均显著低于重度组(P<0.05),且重度组血清BACE1、IL-12及IL-33水平均随时间变化呈升高趋势(P<0.05)。受伤第3天重度组血清BACE1、IL-12、IL-33水平和入院GCS评分均呈负相关(r=-0.510、-0.431、-0.371,P<0.05),血清BACE1水平与IL-12、IL-33水平呈正相关(r=0.253、0.361,P<0.05)。预后良好组入院GCS评分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预后良好组受伤第3、5天血清BACE1、IL-12及IL-33水平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且预后不良组血清BACE1、IL-12及IL-33水平均随时间变化呈升高趋势(P<0.05),而预后良好组血清BACE1、IL-12及IL-33水平均随时间变化呈降低趋势(P<0.05)。ROC曲线显示,受伤第3天血清BACE1对预后预测的AUC为0.848,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4.19%、86.57%;入院GCS评分对TBI预后预测的AUC为0.706,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8.06%、74.63%;二者联合对预后预测的AUC为0.915,明显高于二者单独诊断(Z_(联合vs BACE1)=2.138,P=0.033;Z_(联合vs GCS)=3.482,P=0.001),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65%、89.55%。结论TBI患者血清BACE1水平高表达,且随时间延长呈增高趋势,与脑损伤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受伤第3天血清BACE1水平与入院GCS评分联合对TBI患者预后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β位淀粉样前体蛋白裂解酶1 损伤程度 预后 血清
下载PDF
颈部血管破裂伤及其人体损伤程度鉴定256例分析
11
作者 李强 梁英楠 +1 位作者 单锋 李亮 《中国司法鉴定》 2023年第2期61-66,共6页
目的探讨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进行颈部血管破裂伤伤情鉴定时的条款适用。方法收集本鉴定中心于1986—2020年期间受理的256例涉及颈部血管破裂的伤情鉴定案例(219例行法医病理解剖,37例行法医临床检验),解剖案例采用SPSS22.0软... 目的探讨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进行颈部血管破裂伤伤情鉴定时的条款适用。方法收集本鉴定中心于1986—2020年期间受理的256例涉及颈部血管破裂的伤情鉴定案例(219例行法医病理解剖,37例行法医临床检验),解剖案例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验伤案例则严格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重新确定条款适用。结果颈部血管破裂致死类型及其破裂部位(单、双侧)、破裂程度(完全或部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静脉破裂与动脉破裂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年龄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临床救治、案例实证、应用实践分析,建议颈内动脉、颈内静脉破裂评定为重伤二级,颈外动脉破裂评定为轻伤一级,颈外静脉、椎动脉破裂评定为轻伤二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颈总动脉 FISHER精确检验 颈内静脉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
下载PDF
脊柱骨折患者脊髓损伤程度与血清CysC、Neurtin、ESR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琼雅 王春月 陈星华 《浙江创伤外科》 2023年第5期924-926,共3页
目的 分析脊柱骨折患者脊髓损伤程度与血清胱抑素C(CysC)、神经突蛋白(Neuritin)、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脊柱骨折患者58例为损伤组,同期体检健康者32例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 目的 分析脊柱骨折患者脊髓损伤程度与血清胱抑素C(CysC)、神经突蛋白(Neuritin)、红细胞沉降率(ESR)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玉环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脊柱骨折患者58例为损伤组,同期体检健康者32例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受试者血清CysC、Neurtin和ESR水平变化,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将损伤组患者分为(A+B)组(n=35)和(C+D)组(n=23),采用Spearman分析法分析2组患者血清CysC、Neurtin和ESR水平与SCI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CysC、Neurtin和ESR单独及联合诊断脊髓损伤程度的效能。结果 损伤组患者血清CysC、Neurtin和ESR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A+B)组患者中的血清CysC、Neurtin和ESR水平高于(C+D)组(P<0.05);血清CysC、Neurtin和ESR水平与SCI程度均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三者联合诊断脊髓损伤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22,特异度为94.74%,敏感度为87.18%,95%CI置信区间为(0.837~1.00);血清CysC、Neurtin、ESR单独诊断的AUC分别为0.807、0.870和0.757,特异度分别为63.64%、74.07%和45.83%,敏感度分别为92.00%、90.32%和64.71%,95%CI置信区间分别(0.691~0.923)、(0.776~0.965)和(0.633~0.880)。结论 血清CysC、Neurtin和ESR水平与脊柱骨折患者SCI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且血清CysC、Neurtin和ESR联合诊断脊髓损伤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脊髓损伤程度 血清胱抑素 神经突蛋白 红细胞沉降率
下载PDF
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损伤程度与眩晕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关系
13
作者 潘柯娜 陶静 吴珏婷 《现代实用医学》 2023年第1期97-99,共3页
突发性耳聋(SD)发病急,进展快,其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长,且极易复发,是临床急症之一。SD的发生与血液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免疫低下及过敏等密切相关[1-2]。眩晕是SD最常见的前庭症状之一,有研究指出SD伴眩晕患者预后更差[3],且剧烈的眩晕... 突发性耳聋(SD)发病急,进展快,其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长,且极易复发,是临床急症之一。SD的发生与血液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免疫低下及过敏等密切相关[1-2]。眩晕是SD最常见的前庭症状之一,有研究指出SD伴眩晕患者预后更差[3],且剧烈的眩晕感会干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的诊断,可能导致患者发生永久性的听力丧失。正常的内耳微循环是维持生理听力的基础,一旦出现内耳微循环异常,内耳则会因缺血引发耳鸣、耳闷及听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眩晕 听力损伤程度 免疫球蛋白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反射率、吸光度和Kubelka-Munk光谱数据的黄桃早期损伤程度检测
14
作者 殷海 李斌 +3 位作者 刘燕德 张烽 苏成涛 欧阳爱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0-229,共10页
为提高黄桃损伤程度无损检测识别的准确率,采集健康和不同损伤程度黄桃(Amygdalus persica)的反射光谱(R)、吸收光谱(A)、Kubelka-Munk光谱(K-M),并基于反射光谱、吸收光谱、Kubelka-Munk光谱等原始光谱和RAW、BOC、DT、SG、SNV等预处... 为提高黄桃损伤程度无损检测识别的准确率,采集健康和不同损伤程度黄桃(Amygdalus persica)的反射光谱(R)、吸收光谱(A)、Kubelka-Munk光谱(K-M),并基于反射光谱、吸收光谱、Kubelka-Munk光谱等原始光谱和RAW、BOC、DT、SG、SNV等预处理方法后的光谱建立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极限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XGBoost)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模型,比较3种模型检测效果,选出正确率较高模型并构建其特征波长下的模型,并对结果再次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基于3种原始光谱和SG预处理后光谱的RF模型判别效果较优,整体准确率均达到了90.00%以上。利用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CARS)和无信息变量消除(UVE)算法对3种原始光谱和SG预处理后的光谱进行波长筛选,并再次建立RF模型。结果显示,A-RAW-CARS-RF模型和K-M-SG-CARS-RF模型相比于全光谱下的RF模型判别效果得到了改善,并且在基于特征波长建立的RF模型中,A-RAW-CARS-RF模型的判别效果最好,整体准确率达到了97.12%,对4个子类别的误判数分别为0、1、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桃 损伤程度 反射光谱 吸收光谱 Kubelka-Munk光谱 无损检测 高光谱检测 表型检测
下载PDF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的因果关系及其在鉴定意见中的规范化表述
15
作者 夏文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37-342,共6页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加害人故意实施伤害行为并导致受害人发生轻伤(二级)以上的人身损害,是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伤害罪具有“结果犯”的典型特征,人体损伤程度的法医临床鉴定意见往往成为决定案件性质和对加害人定罪...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加害人故意实施伤害行为并导致受害人发生轻伤(二级)以上的人身损害,是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伤害罪具有“结果犯”的典型特征,人体损伤程度的法医临床鉴定意见往往成为决定案件性质和对加害人定罪量刑的关键依据。人身损害的后果就是伤者的人体损伤,由于加害人实施的加害行为各不相同,伤者的身体条件存在差异,加之医疗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加害行为和损伤后果之间除了“一因一果”的简单因果关系以外,还存在“多因一果”的复杂因果关系,后者需要法医临床鉴定人剔除与加害行为无关的因素,直接对加害行为造成的后果作出评价,这也普遍被视为人体损伤程度法医临床鉴定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人体损伤程度 伤病关系 因果关系 鉴定意见 规范化表述
下载PDF
面部盲管创的损伤程度鉴定1例
16
作者 张美香 张晓彤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24-226,共3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李某,女,49岁,某年11月26日被他人用工具致伤面颊部,于11月28日进行损伤程度鉴定。1.2病史摘要某年11月26日,李某因“金属物刺入上唇部1 h”就诊,否认头晕、昏迷史。查体:上唇右侧异物刺入,深达骨面。头部CT示:圆柱形... 1案例1.1简要案情李某,女,49岁,某年11月26日被他人用工具致伤面颊部,于11月28日进行损伤程度鉴定。1.2病史摘要某年11月26日,李某因“金属物刺入上唇部1 h”就诊,否认头晕、昏迷史。查体:上唇右侧异物刺入,深达骨面。头部CT示:圆柱形金属异物自上唇右侧刺入至右侧下颌角前切迹处,骨皮质连续性可。诊断:上唇右侧颊部刺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创伤和损伤 口腔颌面部 盲管创 创道 长度 三维重建 损伤程度鉴定
下载PDF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脑梗死中的疗效及对神经损伤程度的影响
17
作者 谢丽萍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2期12-16,共5页
目的:探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脑梗死中的疗效及对神经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6月-2021年12月于当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脑梗死中的疗效及对神经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6月-2021年12月于当阳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血清神经损伤指标[S100B蛋白(S100B)、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巴氏指数(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血清神经损伤指标及Barthel指数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6个月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7、14 d后观察组的血清S100B及GFA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BDNF及NG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在急性脑梗死中的疗效较好,且可有效控制及改善神经损伤,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神经损伤程度
下载PDF
PET/CT与改良骶髂关节MR扫描技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及关节损伤程度的效果
18
作者 程薇 张立斯 余世裕 《吉林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2826-2828,共3页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及关节损伤程度诊断中应用发射计算体层摄影(PET/CT)与改良骶髂关节磁共振(MR)扫描技术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门诊或住院诊治的3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行常规与改良骶髂关节MR检查、PET/CT检查,观...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及关节损伤程度诊断中应用发射计算体层摄影(PET/CT)与改良骶髂关节磁共振(MR)扫描技术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门诊或住院诊治的3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行常规与改良骶髂关节MR检查、PET/CT检查,观察比较不同检查方式骶髂关节病变检出情况,MRI图像准确性。结果:改良骶髂关节MR检查与PET/CT检查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硬化检出率均高于常规骶髂关节MR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检查关节面骨质囊变检出率高于常规骶髂关节MR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骶髂关节MR检查与PET/CT检查对骶髂关节病变分级明显高于常规骶髂关节MR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骶髂关节MR检查图像优良率高于常规骶髂关节MR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CT检查与改良骶髂关节MR扫描技术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且PET/CT检查效果更好,但优势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病变 关节损伤程度 发射计算体层摄影 MR扫描
下载PDF
桩承框架结构上下部结构损伤的损伤程度识别
19
作者 林振 周振纲 +3 位作者 张颜 余佳骏 刘浩川 张丽扬 《山西建筑》 2023年第15期62-67,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分析的桩承框架结构上下部结构损伤的损伤程度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损伤单元假定不同的损伤程度并计算损伤前后其各阶高效模态的模态应变能差值。其次,采用计算得到的相应损伤单元的各阶高效模态应变能... 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分析的桩承框架结构上下部结构损伤的损伤程度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损伤单元假定不同的损伤程度并计算损伤前后其各阶高效模态的模态应变能差值。其次,采用计算得到的相应损伤单元的各阶高效模态应变能差值和假定损伤程度进行损伤程度识别的支持向量机训练。最后,利用训练好的支持向量机进行相应损伤单元的损伤程度识别。通过数值模拟对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桩承框架结构上下部结构损伤的损伤程度,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桩基础 损伤程度 模态应变能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基于生物力学的膝关节训练损伤程度评估方法
20
作者 侯振东 《信息技术》 2023年第12期167-171,共5页
传统的运动员膝关节训练损伤程度评估模型,由于不能对评估结果划分等级,导致运动员的康复训练不具有针对性,因此根据生物力学理论,构建新的运动员膝关节训练损伤程度评估模型。通过捕捉算法提取运动员训练时的膝关节负荷特征;基于生物... 传统的运动员膝关节训练损伤程度评估模型,由于不能对评估结果划分等级,导致运动员的康复训练不具有针对性,因此根据生物力学理论,构建新的运动员膝关节训练损伤程度评估模型。通过捕捉算法提取运动员训练时的膝关节负荷特征;基于生物力学基本理论,获取运动员膝关节运动学、动力学损伤差异;调整评估模型网络节点,设置评估模型损伤程度的划分等级。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可以划分运动员的膝关节损伤程度等级,并根据划分结果选择具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捕捉算法 生物力学 运动员膝关节 损伤程度 评估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