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对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和再灌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丹萍 易莉 +3 位作者 陈强 赵阳 廖辉 徐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65-867,共3页
关键词 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 影响的研究 再灌注 针刺 缺血性卒中 脑保护机制 现代医学研究 治疗策略 基础研究 卒中患者
下载PDF
天然药物对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和再灌注的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廖维靖 范明 杨万同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76-878,共3页
关键词 天然药物 脑缺血损伤级联反应 再灌注
下载PDF
脑缺血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损伤级联反应 被引量:128
3
作者 廖维靖 《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 1998年第4期197-202,共6页
损伤级联反应是近年卒中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新理论,主要包括兴奋性毒性、梗死周围去极化、炎症和程序性细胞死亡4种具体机制。
关键词 脑缺血 病理生理学 炎症 损伤级联反应
下载PDF
基于肝损伤级联反应关系的黄药子水煎液致肝损伤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梁玉琼 时乐 +2 位作者 徐立 刘若囡 纪蕾蕾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4-149,共6页
目的:基于肝损伤级联反应关系观察黄药子水煎液(decoction of Dioscorea bulbifera,DDB)连续给药对小鼠肝脏的影响,探讨其致肝损伤的早期作用机制。方法:黄药子水煎液多次灌胃给予小鼠,测定不同给药剂量和不同给药时间下黄药子水煎液对... 目的:基于肝损伤级联反应关系观察黄药子水煎液(decoction of Dioscorea bulbifera,DDB)连续给药对小鼠肝脏的影响,探讨其致肝损伤的早期作用机制。方法:黄药子水煎液多次灌胃给予小鼠,测定不同给药剂量和不同给药时间下黄药子水煎液对小鼠生化指标、细胞膜指标、氧化与抗氧化指标、线粒体指标、病理组织的影响,并使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细胞色素P450(CYP)2E1表达。结果:黄药子水煎液剂量-毒性试验中,较空白对照组2g/kg剂量组小鼠钠钾ATP酶(Na^+-K^+-ATP)、钙镁ATP酶(Ca^(2+)-Mg^(2+)-AT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及总巯基(T-SH)均有统计学差异;当剂量增加到20g/kg,小鼠Na^+-K^+-ATP、Ca^(2+)-Mg^(2+)-ATP、MDA、SOD、GST及T-SH均呈显著变化,SDH明显降低。黄药子水煎液时间-毒性试验中,与各自空白对照组比较,小鼠灌胃给予20g/kg剂量的黄药子水煎液,各给药组小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升高,同时黄药子水煎液可显著增强20天给药组及30天给药组CYP2E1表达。10天给药组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个别小鼠肝细胞轻微嗜酸变性;20天给药组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肝细胞点状或小灶性坏死外,还可见Na^+-K^+-ATP酶活性明显降低;30天给药组小鼠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除与20天给药组结果相同外,还可见大量小鼠肝细胞坏死,Na^+-K^+-ATP、Ca^(2+)-Mg^(2+)-ATP酶活性显著降低,同时MDA、SOD、GST、T-SH及SDH均有明显改变。结论:小鼠长期给予DDB可使肝脏发生损伤,损伤程度具有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其对肝脏的时间-毒性关系为首先降低细胞膜Na^+-K^+-ATP、Ca^(2+)-Mg^(2+)-ATP活性,上调CYP450,进一步破坏氧化与抗氧化系统或线粒体功能,黄药子水煎液致肝损伤早期作用机制可能为损伤肝细胞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药子水煎液 损伤级联反应 细胞膜损伤
原文传递
细胞因子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8
5
作者 马昱 陈婕 朱文炳 《中国临床医学》 2002年第1期95-97,共3页
近年来,我国的脑血管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脑血管病的致死、致残率很高.对于脑缺血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脑缺血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比较复杂.目前提出了损伤级联反应理论--兴奋性毒性、梗死周围去极化、炎症、程序性死亡(即细胞调亡)[1].在... 近年来,我国的脑血管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脑血管病的致死、致残率很高.对于脑缺血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脑缺血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比较复杂.目前提出了损伤级联反应理论--兴奋性毒性、梗死周围去极化、炎症、程序性死亡(即细胞调亡)[1].在这些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参与,其中细胞因子起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损伤级联反应 细胞因子 TGF-β NGF ICAM-1 L-选择素 P-选择素 E-选择素
下载PDF
氧化应激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丹洋 吴伟康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3年第4期13-19,共7页
脑缺血是一个复杂的损伤级联反应,其中氧化应激损伤起了关键的作用。氧化应激产生的氧化产物不但可以直接攻击大分子物质如脂肪、蛋白、核酸,使之发生过氧化,导致细胞坏死,还可以通过间接介导线粒体途径、DNA修复酶及转录因子等导致细... 脑缺血是一个复杂的损伤级联反应,其中氧化应激损伤起了关键的作用。氧化应激产生的氧化产物不但可以直接攻击大分子物质如脂肪、蛋白、核酸,使之发生过氧化,导致细胞坏死,还可以通过间接介导线粒体途径、DNA修复酶及转录因子等导致细胞凋亡。通过应用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等),可以有效防止氧化损伤、阻断氧化应激在脑缺血后的信号传导和损伤。本文就氧化应激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 脑缺血 损伤级联反应 氧化产物 DNA修复酶 转录因子 抗氧化酶 神经元损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T细胞及树突状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松 王玉玞 闫景龙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35-937,共3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包括原发性损伤及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是由直接暴力引起的血管损害,轴突变性崩解,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死亡等;继发性损伤由一系列生化、免疫机制引起,是脊髓原发性损伤之后由于各...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包括原发性损伤及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是由直接暴力引起的血管损害,轴突变性崩解,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死亡等;继发性损伤由一系列生化、免疫机制引起,是脊髓原发性损伤之后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脊髓再损伤级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细胞治疗 树突状 T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原发性损伤 继发性损伤 损伤级联反应
原文传递
美满霉素与脑缺血性疾病小胶质细胞 被引量:1
8
作者 蔡志友 余昌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676-677,共2页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恢复脑灌流改善脑血供(溶栓),二是阻断缺血损伤级联反应防止神经元损伤(脑保护)。药物性脑保护旨在用药物阻断缺血瀑布导致神经元坏死的不同机制.延长耐受缺血时间和治疗时间窗,增...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恢复脑灌流改善脑血供(溶栓),二是阻断缺血损伤级联反应防止神经元损伤(脑保护)。药物性脑保护旨在用药物阻断缺血瀑布导致神经元坏死的不同机制.延长耐受缺血时间和治疗时间窗,增强神经元生存能力,逆转半暗带。减少梗死体积,促进后期神经功能恢复。脑保护剂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性疾病 小胶质细胞 美满霉素 药物性脑保护 缺血性脑血管病 神经元损伤 治疗时间窗 损伤级联反应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立田 张微微 +2 位作者 黄勇华 李娟 王伟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38-538,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患者 丹红注射液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西药治疗 血清C反应蛋白 损伤级联反应 炎症反应 神经元凋亡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4期340-342,共3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风病急性期 病理生理机制 程序性细胞死亡 损伤级联反应 脑梗死急性期 脑出血急性期 全方位治疗
下载PDF
胆酸、栀子苷配伍对脑缺血时脑组织TNF-α、IL-1β和ICAM-1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朱晓磊 张娜 +2 位作者 李澎涛 蒋玉凤 徐雅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6-29,共4页
目的 观察胆酸、栀子苷及两者配伍对持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 ,探讨胆酸、栀子苷阻抑脑缺血炎... 目的 观察胆酸、栀子苷及两者配伍对持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大鼠脑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以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 ,探讨胆酸、栀子苷阻抑脑缺血炎症级联损伤的作用环节及配伍作用特征。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 ,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胆酸组、栀子苷组、胆酸和栀子苷配伍组、血栓通组。线栓法复制大鼠持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 (PMCAO) 12、2 4h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应用放射免疫法 (RIA)检测脑组织匀浆TNF α和IL 1β与血清NSE含量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脑组织匀浆ICAM 1含量。结果 缺血 12h与 2 4h ,大鼠脑组织TNF α、IL 1β、ICAM 1以及血清NSE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胆酸、栀子苷可以明显阻抑缺血 12h和 2 4h脑组织TNF α和IL 1β的增加 ,胆酸还可阻抑缺血 12h血清NSE含量的增加 ,但两者对脑组织ICAM 1含量与缺血 2 4h血清NSE含量无明显影响。而胆酸和栀子苷配伍不仅明显阻抑缺血 12h和 2 4h脑组织TNF α、IL 1β含量的增加 ,而且对缺血 12h和 2 4h脑组织ICAM 1含量及缺血 12h血清NSE含量增加也呈现了显著的阻抑作用。结论 胆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损伤级联反应 胆酸 栀子苷
原文传递
脑出血后血红蛋白及降解产物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辛亭 苏志强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5年第3期185-187,共3页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有关脑出血后脑损伤的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大多认为在早期阶段主要由血肿直接压迫所致,后期主要是由红细胞的降解引发一系列损伤级联反应,释...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有关脑出血后脑损伤的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大多认为在早期阶段主要由血肿直接压迫所致,后期主要是由红细胞的降解引发一系列损伤级联反应,释放出多种具有神经毒性物质对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造成损伤。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是红细胞裂解释放的主要成分之一,在脑出血后脑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主要就脑出血后血红蛋白及其降解产物毒性反应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产物 脑出血 毒性作用 白及 HEMORRHAGE 出血后脑损伤 急性脑血管病 损伤级联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