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换热器面积的多联式热泵系统IPLV优化
1
作者 顾文迪 黄跃武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6年第4期14-18,共5页
利用CSD物性方程建立工质R22蒸气压缩热泵循环模型,模型考虑实际循环中过冷、吸气过热及压缩过程的不可逆熵增,导出多联式热泵系统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值与蒸发器、冷凝器换热器面积比、冷热源温度及热泵负荷的关系式,并建立系统I... 利用CSD物性方程建立工质R22蒸气压缩热泵循环模型,模型考虑实际循环中过冷、吸气过热及压缩过程的不可逆熵增,导出多联式热泵系统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值与蒸发器、冷凝器换热器面积比、冷热源温度及热泵负荷的关系式,并建立系统IPLV值与换热面积比之间的优化模型。通过数值分析研究在不同换热面积比下冬夏季及全年IPLV值变化,分析其影响规律,为实际工程提供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多联式热泵系统 IPLV 换热器面积
下载PDF
冷凝器面积对空气源热泵制热性能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库慧益 向德宁 +4 位作者 侯忠平 林蔚 张楚安 徐帅 吴学红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33,共6页
目的研究低温条件下空气源热泵的烘干性能。方法论文主要采用焓差法研究在换热面积和室外温度(温度为7、−12、−20℃,相对湿度为65%)不同时,空气源热泵的制热量、输入功率、能效等性能。结果在7℃环境中,增加室内侧换热器面积,热泵的制... 目的研究低温条件下空气源热泵的烘干性能。方法论文主要采用焓差法研究在换热面积和室外温度(温度为7、−12、−20℃,相对湿度为65%)不同时,空气源热泵的制热量、输入功率、能效等性能。结果在7℃环境中,增加室内侧换热器面积,热泵的制热量提高了19%,系统能效提升了14%,但输入功率增加了5%;在−12~−20℃环境中,增加室内侧换热器面积,热泵的制热量提升了5%,系统能效提升明显,最大可提升27%,输入功率最大降低为17%。结论增加室内侧换热器面积,系统焓差降低,但是能提高系统在低温下的循环风量,制热性能更加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泵干燥 低温空气源热泵 换热器面积 制热效果 系统能效
下载PDF
大面积换热器在天然气处理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晁琼萧 龙运辉 +3 位作者 王虎 周玉荣 夏晨 高志华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08年第4期49-54,共6页
长庆榆林气田、子洲-米脂气田采用集中丙烷外部制冷低温分离脱水脱烃工艺,在设计思路上,采用气田上应用比较普遍的换热预冷技术,应用大面积换热器,利用丙烷制冷产生的小温降先将天然气大幅度预冷,再经过丙烷制冷达到分离条件。本文从原... 长庆榆林气田、子洲-米脂气田采用集中丙烷外部制冷低温分离脱水脱烃工艺,在设计思路上,采用气田上应用比较普遍的换热预冷技术,应用大面积换热器,利用丙烷制冷产生的小温降先将天然气大幅度预冷,再经过丙烷制冷达到分离条件。本文从原理、工艺运行等方面详细分析总结了大面积换热器在天然气处理工艺中的应用。实际运行中,榆林处理工艺600×10~4m^3/d,制冷产生1℃小温差,通过板翅式大面积换热器能形成约8.7℃预冷温降;米脂处理工艺110×10~4m^3/d,制冷产生1℃小温差,通过管壳式大面积换热器能形成约2.9℃预冷温降;通过调整制冷温降满足天然气制冷低温分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低温分离 面积换热 温降 大温降
下载PDF
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换热器换热面积反算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旭 袁媛 吴帆 《计算机仿真》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9-112,共4页
现有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要求高提高精度。换热器的等效换热面积直接影响着仿真精度,然而该参数的精确值难以获得。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两层迭代算法来实现等效换热面积的反算。算法利用模拟机高精度的换热器计算模型,可以在非稳... 现有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要求高提高精度。换热器的等效换热面积直接影响着仿真精度,然而该参数的精确值难以获得。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两层迭代算法来实现等效换热面积的反算。算法利用模拟机高精度的换热器计算模型,可以在非稳态条件下为工程师提供满意的参考值,并在实际核电模拟机仿真平台上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显示改进算法可有效提升建模工程师的建模效率,反算结果能够满足实际核电全范围模拟机的精度要求,为换热器优化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 换热换热面积 双层迭代算法
下载PDF
双级耦合热泵供暖系统换热面积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伟 马最良 朱岳梅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1-75,共5页
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对双级耦合热泵供暖系统换热器面积进行优化,得到了系统供热系数最优时的最佳传热面积分配,最佳工质工作温度、最小总传热面积以及最小输入功率的解析式。结合实际算例,分析了换热器总传热面积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应用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对双级耦合热泵供暖系统换热器面积进行优化,得到了系统供热系数最优时的最佳传热面积分配,最佳工质工作温度、最小总传热面积以及最小输入功率的解析式。结合实际算例,分析了换热器总传热面积对系统特性的影响以及不同设计工况下的优化结果,同时讨论了换热器种类对最小总传热面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耦合热泵 有限时间热力学 换热器面积 优化 面积优化 供暖系统 换热 热泵 耦合 双级 有限时间热力学理论 传热面积 面积分配
下载PDF
SO_2浓度对两转两吸换热器设计的影响
6
作者 湛淑华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2年第6期27-28,共2页
我厂与南化公司两套制酸系统,流程相同,产量相差近1倍,换热面积的设计却相差很多。本文就这一情况,用南化公司设计院电算的设计条件,在产量相同时,定性的分析了不同的SO2浓度对两转两吸换热器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 两转两吸 SO2浓度 换热器面积
下载PDF
暖风器与低温省煤器联合系统变参数热力特性模拟 被引量:7
7
作者 谢天 范庆伟 +1 位作者 房瑾 付亦葳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8-63,共6页
针对电站锅炉排烟温度高、排烟热损失大的问题,以某亚临界330 MW机组为例,采用Ebsilon软件建立了包含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的完整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对常规低温省煤器和暖风器与低温省煤器联合系统进行了热力特性模拟,着重分析了设计... 针对电站锅炉排烟温度高、排烟热损失大的问题,以某亚临界330 MW机组为例,采用Ebsilon软件建立了包含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的完整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对常规低温省煤器和暖风器与低温省煤器联合系统进行了热力特性模拟,着重分析了设计不同的暖风器出口风温时,联合系统的特性变化,及其对汽轮机热耗率、锅炉效率、发电煤耗、辅机功耗和供电煤耗的影响。结果表明:暖风器与低温省煤器联合系统具有较大的节能潜力,与常规低温省煤器系统相比,联合系统可多节煤0.5~0.9 g/(k W·h);设计不同的暖风器出口风温时,供电煤耗降幅随风温升高而增加,但风温升高至一定程度后,节能量不再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暖风 低温省煤 烟气余热 热力特性 换热器面积 节能 Ebsilon软件
下载PDF
内可逆Carnot制冷机和热泵输出率密度分析与优化
8
作者 陈诚 赵永瑞 李明龙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5期102-106,共5页
以内可逆Carnot循环的输出率密度(对循环最大体积平均的循环输出率),即Carnot制冷机的制冷率密度和Carnot热泵的供热率密度作为热力性能指标,分别对内可逆Carnot制冷机和热泵进行分析与优化,导出了最佳换热器面积分配关系式,通过数值计... 以内可逆Carnot循环的输出率密度(对循环最大体积平均的循环输出率),即Carnot制冷机的制冷率密度和Carnot热泵的供热率密度作为热力性能指标,分别对内可逆Carnot制冷机和热泵进行分析与优化,导出了最佳换热器面积分配关系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热源温比对输出率密度与性能系数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考虑循环体积后,Carnot制冷机的制冷率密度与制冷系数特性关系呈抛物线型,这与传统分析中单调递减的制冷率与制冷系数特性关系完全不同;Carnot热泵的供热率密度与供热系数特性关系呈抛物线型,也与传统分析得到的单调递减的供热率与供热系数特性关系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可逆Carnot制冷机 内可逆Carnot热泵 制冷率密度 供热率密度 换热器面积分配
下载PDF
MDEA脱碳运行总结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洪波 《小氮肥》 2004年第7期6-8,共3页
关键词 合成氨 MDEA脱碳装置 工艺流程 技术改造 再沸 富液加热 溶液换热器面积 富液调节阀 冷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