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4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业废弃物源活性氮排放特征、驱动因素及差异性分析
1
作者 杜欢政 张威威 王韬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35-49,共15页
旨在研究农业废弃物源活性氮排放规律和监测活性氮污染,进而为减少活性氮排放量和提高氮污染治理公平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首先采用排放因子法测算了1990—2019年全国农业废弃物源活性氮排放量,并分析确定了我国(除港澳台之外)31个省级行... 旨在研究农业废弃物源活性氮排放规律和监测活性氮污染,进而为减少活性氮排放量和提高氮污染治理公平提供理论依据,研究首先采用排放因子法测算了1990—2019年全国农业废弃物源活性氮排放量,并分析确定了我国(除港澳台之外)31个省级行政区域的活性氮排放特征。然后利用LMDI模型和集中指数法分别研究农业废弃物源活性氮排放变化量的驱动因素和活性氮排放量的地区差异性。结果发现,1990—2019年,全国农业废弃物源活性氮排放量在1996年达到峰值,整体呈现“M”型变化趋势;全国范围内人均活性氮排放强度呈现以胡焕庸线为界的西北低密度—东南高密度的格局。基于农产品前端消费及其农业废弃物末端处置2个维度来考察活性氮的排放特征,从农产品消费端来看,消费肉类农产品生产活性氮排放量占比(36.75%)最高,其中,牛羊肉类农产品占比高达22%;从农业废弃物末端处置来看,处置畜禽粪尿产生的活性氮占比较高,且对畜禽粪尿和秸秆而言直接排放与燃烧还田均是活性氮排放量较高的2种处置方式。国家层面农业废弃物源活性氮排放量的驱动因素为经济发展效应,而省级层面农业废弃物源活性氮排放变化量的主要驱动因素为经济发展效应、购买能力效应和消费结构效应。活性氮排放总量、人均活性氮和地均活性氮排放量均是农业经济强省较高,这些省份承担了更多的氮污染环境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活性氮 LMDI模型 集中指数法 排放特征 驱动因素
下载PDF
基于走航监测的某医化园区VOCs排放特征研究
2
作者 王丹君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4年第4期196-198,共3页
现在工业化发展进程越快,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就越大,其中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排放就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医化园区作为重要的生产和制药基地,其VOCs的排放管理亟待加强。本研究通过广州禾信仪器有限公司的SPI... 现在工业化发展进程越快,对空气污染的影响就越大,其中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排放就是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医化园区作为重要的生产和制药基地,其VOCs的排放管理亟待加强。本研究通过广州禾信仪器有限公司的SPIMS-2000联机设备在2021年7月—2021年12月期间对T市主城区及H医化园区进行走航监测,对比分析不同区域、不同时段VOCs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H医化园区路段TVOCs浓度显著高于主城区,主城区相对清洁,VOCs污染集中于H医化园区。对异常高值点进行了统计,并对其中的重要物质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Q化工园区南部区域整体洁净,TVOCs浓度为3349μg/m^(3),主要成分为甲苯,来自Q化工厂区排放。J制药南岸主要污染物为二甲苯,污染物主要来源是因为J医药厂房装修油漆喷涂过程中溶剂挥发的影响,属于无组织排放。总体来看,H医化园区的VOCs排放对T市主城区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航监测 医化园区 VOCS 排放特征
下载PDF
基于清单算法的区域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3
作者 李乔楚 陈军华 张鹏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0-558,共9页
从能源活动、工业生产、农业活动、林业活动和废弃物处置5个方面构建四川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立足部门主体异质性和温室气体品种异质性双重视角科学研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并界定关键排放来源。结果表明:1)能源活动是温室气体排放首要贡献... 从能源活动、工业生产、农业活动、林业活动和废弃物处置5个方面构建四川省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立足部门主体异质性和温室气体品种异质性双重视角科学研判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并界定关键排放来源。结果表明:1)能源活动是温室气体排放首要贡献源,能源加工转换和终端能源消费是关键排放领域,区域电力交易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间接减缓排放强度。2)工业生产中,四川省作为水泥生产大省带动行业CO_(2)排放占据主导;电炉钢产业示范性发展推动钢铁生产碳减排;资源回收利用导致玻璃生产CO_(2)排放量较小;N_(2)O排放来自硝酸生产的高温催化反应。3)农业活动中,动物肠道发酵CH_(4)排放占据主导,粪便管理N_(2)O排放较显著;水稻种植CH_(4)排放受到规模效应和有机物投入的综合影响。4)林业活动中,森林碳汇对温室效应缓解效果显著,而2021年由于病虫害高发致使虫灾造成的碳库减少量陡增。5)废弃物处置温室气体排放贡献较小,且主要来源于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单算法 温室气体 排放特征 四川省 部门差异性
下载PDF
VOC废气生物法净化工艺微生物气溶胶排放特征及暴露风险研究进展
4
作者 康晴晴 张志 +4 位作者 牛涌祥 朱仁成 王树 李金亮 李顺义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5-660,共6页
概述了生物反应器的微生物气溶胶排放特征,分析了微生物气溶胶的产生机理,以及微生物生长条件、气体成分、气体流速与进气负荷等多项因素对生物气溶胶排放的影响。介绍了微生物气溶胶环境下的暴露风险和不同的控制措施作为减少微生物气... 概述了生物反应器的微生物气溶胶排放特征,分析了微生物气溶胶的产生机理,以及微生物生长条件、气体成分、气体流速与进气负荷等多项因素对生物气溶胶排放的影响。介绍了微生物气溶胶环境下的暴露风险和不同的控制措施作为减少微生物气溶胶排放的潜在解决方案。旨在让更多人认识到控制微生物气溶胶排放的重要性,让生物技术处理VOCs更加环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气溶胶 生物法 微生物 排放特征 控制措施
下载PDF
常州市人造板行业VOCs排放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研究
5
作者 王子成 郑纯智 +2 位作者 张冰洁 石丹 尤惠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2期190-194,共5页
为研究常州市人造板制造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排放特征,本文基于苏玛罐采样和气相色谱-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MS/FID)联用技术,选取两家人造板典型生产企业,分析其不同生产环节(制胶和浸胶)车间... 为研究常州市人造板制造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排放特征,本文基于苏玛罐采样和气相色谱-质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GC-MS/FID)联用技术,选取两家人造板典型生产企业,分析其不同生产环节(制胶和浸胶)车间空气中VOCs的含量和成分谱。结果表明,118种VOCs被检出,涉及芳香烃、卤代烃、烷烃、烯烃、含氧有机物及其他(乙炔和二硫化碳)等6大类,其中生产车间VOCs浓度高达593.71μg/m^(3),特征污染物为甲醛、丙醛、乙酸乙酯;制胶和浸胶环节VOCs组分相差无几,但排放浓度差距明显;含氧挥发性有机物(Oxygenate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OVOCs)和芳香烃是未来人造板制造行业需要重点管控的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板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排放特征 臭氧生成潜势 源谱
下载PDF
典型桥梁钢结构厂VOCs排放特征及风险评估
6
作者 张瑾 孙亚男 +5 位作者 李宏艳 温彪 黄时丹 高雪莹 郭利利 何秋生 《太原科技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0-96,共7页
以山西省某典型桥梁钢结构厂的有组织排放(YZ)、无组织排放(WZ)、近距离环境受体(HJ1)和远距离环境受体(HJ2)气体样品中的119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污染特征研究,并对其臭氧生成潜势(OFP)和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WZ、YZ、... 以山西省某典型桥梁钢结构厂的有组织排放(YZ)、无组织排放(WZ)、近距离环境受体(HJ1)和远距离环境受体(HJ2)气体样品中的119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污染特征研究,并对其臭氧生成潜势(OFP)和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WZ、YZ、HJ1和HJ2的总VOCs(TVOCs)质量浓度依次为23315.80、19289.75、1679.22和612.03μg/m^(3).YZ和WZ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和对OFP贡献最高的种类均为芳香烃,主要排放物种均为二甲苯、乙苯和丙酮,三者累计分别占YZ和WZ中TVOCs浓度的85%和76%.距离排放源越远,环境受体中的醛酮类占比越大。重防腐涂料排放源的苯/乙苯(B/E)和甲苯/二甲苯(T/X)比值明显小于其他污染源,提示其可用于该类污染源在环境中的有效识别。健康风险评价表明长期暴露在喷涂车间及其周围区域存在较高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特征 VOCS OFP 健康风险
下载PDF
典型电子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及健康评价
7
作者 黄慧峰 邓毅宏 +2 位作者 周英豪 黄鹤雯 李大伟 《中国沼气》 CAS 2024年第2期55-60,共6页
通过对区域内特定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采样分析,并对VOCs排放特征及健康效益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粉体涂料喷涂主要污染物为烷烃(85.8%),UV漆喷涂主要污染物含氧VOC(91.4%),PU漆涂主要污染物为含氧VOC(72.4%)和烷烃(... 通过对区域内特定行业企业进行调研,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采样分析,并对VOCs排放特征及健康效益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粉体涂料喷涂主要污染物为烷烃(85.8%),UV漆喷涂主要污染物含氧VOC(91.4%),PU漆涂主要污染物为含氧VOC(72.4%)和烷烃(22.4%)。粉体涂料喷涂能够显著降低排放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粉体材料替代对环境存在一定的正面效益;在健康方面,喷粉车间可能存在致癌风险,UV漆泵房和PU漆泵房均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粉体材料替代UV漆和PU漆对环境存在一定的正面效益具有非致癌健康风险的正面健康效益;企业存在无组织排放较大,末端治理设施处理效率较低等情况,需加强对VOCs的收集与处理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企业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特征 OFP分析 健康效益分析
下载PDF
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减排建议
8
作者 张俊文 李湛江 +2 位作者 苏兴国 周小平 冯永明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4期125-130,137,共7页
根据《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质量平衡法,测算了2011—2022年广州市生活垃圾不同处理方式下CO_(2)、CH_(4)等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分析了CO_(2)排放当量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减排建议。研究表明:2011—2022年间,广州... 根据《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质量平衡法,测算了2011—2022年广州市生活垃圾不同处理方式下CO_(2)、CH_(4)等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分析了CO_(2)排放当量随时间的变化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减排建议。研究表明:2011—2022年间,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生的CO_(2)排放量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2017年,2022年为历史最低水平。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归因于生活垃圾的处理量和处理方式的变化,而焚烧处理相较于卫生填埋其排放强度较低,处理方式从“填埋为主”转变为“焚烧为主”,大大降低了CO_(2)排放量。建议加强政策引导,建立碳核算数据收集与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推进垃圾分类,优化焚烧处理技术,探索存量垃圾掺烧处理,推动行业碳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垃圾 温室气体 排放特征 碳减排 垃圾处理
下载PDF
基于实验模拟的广州市餐饮油烟VOCs排放特征及风险评估
9
作者 张琤 陈蓉 +7 位作者 向运荣 叶锦新 潘燕华 郑丽敏 樊丽妃 黎文豪 徐丽丽 党志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年第1期31-40,共10页
随着城市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餐饮源已逐渐成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深入了解广州市餐饮油烟的排放特征,科学制定广州市餐饮源的减排对策,在实验室搭建烹饪平台模拟烹饪过程,探讨不同油温、食用油种类和菜系类型对... 随着城市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餐饮源已逐渐成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来源之一。为深入了解广州市餐饮油烟的排放特征,科学制定广州市餐饮源的减排对策,在实验室搭建烹饪平台模拟烹饪过程,探讨不同油温、食用油种类和菜系类型对烹饪油烟排放VOCs组分的影响,并采集广州市典型商圈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越南菜馆4家餐馆排放的餐饮油烟废气,利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研究4家餐馆油烟废气VOCs组分特征。结果表明:不同食用油、不同油温和不同菜系下所产生的VOCs浓度及组分特征存在较大差异。烹饪油烟VOCs的排放质量浓度与温度呈正相关。东南亚和川菜烹饪方式产生的油烟VOCs均以羰基化合物为主,而油炸类烹饪方式(炸薯条)则以羰基化合物和烷烃类同为主导。炸薯条、东南亚菜和川菜烹饪油烟VOCs的羰基化合物中,乙醛占比突出。乙醛在猪油油烟中占比最高(60.4%),其次是花生油(53%)。对比环境空气样品,部分醛类物质(丁烯醛、甲基丙烯醛、苯甲醛、戊醛和己醛)在餐饮油烟VOCs中均有检出。结合实验模拟和外场监测结果表明,静电式的油烟净化器可以有效去除乙醛。苯系物在餐饮油烟废气中检出浓度的最小值均高于周边环境样品。4家餐馆中仅湘菜馆的油烟废气中苯的致癌风险>10^(-4),有显著致致癌风险。建议应依据餐饮油烟VOCs关键组分和污染类型,对餐饮行业进行规范科学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餐饮油烟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特征 风险评估
下载PDF
外浮顶原油储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与减排途径研究
10
作者 胡志军 林曼菲 +1 位作者 刘海 王志良 《环境科技》 2024年第2期7-12,共6页
以外浮顶原油储罐为研究对象,采用Tanks4.0.9d模型对储罐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外浮顶罐VOCs排放主要来自边缘密封损失和浮盘附件损耗;罐体颜色、内壁锈蚀程度、密封形式、年周转次数、气象参数等均可影响排放... 以外浮顶原油储罐为研究对象,采用Tanks4.0.9d模型对储罐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外浮顶罐VOCs排放主要来自边缘密封损失和浮盘附件损耗;罐体颜色、内壁锈蚀程度、密封形式、年周转次数、气象参数等均可影响排放量,其中内壁锈蚀程度和密封形式为主要影响因素;采用二次密封可大幅降低排放量,“液体填充+边缘刮板”密封效果最佳;温度和风速与排放量均呈正相关,大气压与排放量呈负相关;通过选择二次密封形式和浅颜色外壁漆面、内壁除锈、罐体隔热保温等措施可有效降低储罐VOCs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浮顶储罐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特征 Tanks4.0.9d模型 定量研究
下载PDF
电子工业废气VOCs排放特征及防治对策探讨
11
作者 张裴 《清洗世界》 CAS 2024年第1期111-113,共3页
在全球化的今天,电子工业无疑成为了现代生活的核心,它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无数便利与技术创新。然而,与此同时,也给这个行业也带来了环境挑战,尤其是VOCs的排放问题。VOCs也称为挥发性有机物,以其潜在的健康和环境风险而备受关注。为了... 在全球化的今天,电子工业无疑成为了现代生活的核心,它的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无数便利与技术创新。然而,与此同时,也给这个行业也带来了环境挑战,尤其是VOCs的排放问题。VOCs也称为挥发性有机物,以其潜在的健康和环境风险而备受关注。为了确保电子行业的持续和绿色发展,深入了解其VOCs排放的特点及其防控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工业 废气 VOCS 排放特征 防治对策
下载PDF
柴油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尾气处理研究
12
作者 米惠阳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219-220,225,共3页
柴油汽车性能优越,在交通领域应用广泛,但是随之而来的尾气排放问题已经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源头。柴油车尾气中的颗粒物、NOX以及VOCs等成分给周围生态环境治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通过开展污染物特征分析,明确了柴油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 柴油汽车性能优越,在交通领域应用广泛,但是随之而来的尾气排放问题已经成为空气污染的重要源头。柴油车尾气中的颗粒物、NOX以及VOCs等成分给周围生态环境治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通过开展污染物特征分析,明确了柴油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成分和含量,并针对性地探讨了尾气处理措施,以期缓解环境污染问题,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车 尾气污染 排放特征 尾气处理
下载PDF
煤焦化过程VOCs的排放特征分析
13
作者 邢建峰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226-227,245,共3页
针对煤焦化工业影响区域环境治理工作目标,本次以某地四家典型的煤化工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各个焦化厂的炼焦区域、化产回收区域和污水处理区域各个排放点位进行样品采集,根据采集结果进行分析,以得到各个焦化厂VOCs浓度水平与分布特征,... 针对煤焦化工业影响区域环境治理工作目标,本次以某地四家典型的煤化工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各个焦化厂的炼焦区域、化产回收区域和污水处理区域各个排放点位进行样品采集,根据采集结果进行分析,以得到各个焦化厂VOCs浓度水平与分布特征,并初步探究了各个焦化厂数据差异的原因,而后根据分析结果,对今后VOCs的控制和治理工作提出了初步的参考建议,以期为后续的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过程 VOCS 排放特征
下载PDF
沥青VOCs排放特征及不同抑制剂减排效果探究
14
作者 续竞台 《中国公路》 2024年第2期102-105,共4页
为了探究沥青VOCs排放特征及不同抑制剂对沥青VOCs减排效果的影响,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了沥青VOCs的生成,并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分析了沥青VOCs中的组分及其浓度。结果表明,烷烃、OVOCs及芳香烃是沥青VOCs排放浓度的主要组分,A-... 为了探究沥青VOCs排放特征及不同抑制剂对沥青VOCs减排效果的影响,本文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了沥青VOCs的生成,并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分析了沥青VOCs中的组分及其浓度。结果表明,烷烃、OVOCs及芳香烃是沥青VOCs排放浓度的主要组分,A-Y1-5%抑制剂对沥青VOCs排放的生态环境具有最优的净化作用;抑制剂具有选择吸附性,沥青VOCs总浓度的降低并不等同于各组分浓度同时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 VOCs排放特征 抑制剂 减排
下载PDF
大连市生活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及管控建议
15
作者 王杨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8期125-129,共5页
通过对大连市生活源挥发性有机物的清单核算和抽样检测,研究了大连市生活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并给出管控建议。结果表明:排放区域主要集中在金州和甘井子等6个区市,占全市生活源排放量的76.1%;排放源主要为汽车维修、建筑涂料和加油... 通过对大连市生活源挥发性有机物的清单核算和抽样检测,研究了大连市生活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并给出管控建议。结果表明:排放区域主要集中在金州和甘井子等6个区市,占全市生活源排放量的76.1%;排放源主要为汽车维修、建筑涂料和加油站3个行业,占全市生活源排放的98.2%;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在0.601~29.273mg·m^(-3),干洗行业浓度最低,汽车维修行业浓度最高,各行业浓度差别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源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特征 管控建议
下载PDF
工业城市人为源VOCs排放特征及典型行业控制对策:以聊城市为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冯如帆 伦小秀 +4 位作者 王强 李庆坤 黄浩瑜 李万勇 李丹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05-313,共9页
近年来以PM_(2.5)和臭氧(O_(3))为特征污染物的大气复合污染问题频发,VOCs是工业城市O_(3)和PM_(2.5)产生的重要前体物之一,明确VOCs排放来源及特征有利于精准减排以及PM_(2.5)和O_(3)协同控制措施的制定.聊城市是山东省典型工业城市,PM... 近年来以PM_(2.5)和臭氧(O_(3))为特征污染物的大气复合污染问题频发,VOCs是工业城市O_(3)和PM_(2.5)产生的重要前体物之一,明确VOCs排放来源及特征有利于精准减排以及PM_(2.5)和O_(3)协同控制措施的制定.聊城市是山东省典型工业城市,PM_(2.5)和O_(3)分别是秋冬季、夏季的首要污染物.本研究以聊城市为例,运用排放因子法构建2020年聊城市人为源VOCs排放清单,分析VOCs排放来源及特征并提出控制对策.结果表明:(1)2020年聊城市VOCs排放总量为28434.5 t,溶剂使用源(10551.5 t)、工艺过程源(6504.9 t)和移动源(6311.1 t)为主要排放来源,总占比为82%,与其他工业城市情况相似.(2)从空间分布来看,VOCs排放明显集中于城区,与工业企业及人口分布等具有密切联系.茌平区及东昌府区VOCs排放量较大,分别为6800.1、6333.4 t.(3)从三级排放源看,机动车(5748.4 t)、木材生产及胶粘剂使用(4586.7 t)、橡胶和塑料制品业(2849.2 t)等VOCs排放量较大,且排放的特征组分对大气中O_(3)及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影响较显著.(4)通过对典型行业原辅材料和末端设施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建筑涂料使用、工业涂装和印刷印染行业溶剂型涂料使用量占比分别为49%、91%和56%,同时工业涂装、印刷印染以及石化与化工行业的高效末端设施使用数量占比总体不足20%,具有较大的减排潜力.研究显示,聊城市工业VOCs排放源减排潜力较大,应尽快推进典型行业低挥发性溶剂和高效末端设施的替代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臭氧(O_(3))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排放特征 减排潜力
下载PDF
工业过程二恶英的排放特征及其控制技术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得梁 谢雯静 +6 位作者 赵文博 何钰晴 徐菁 黄亚妮 郝艳芬 梁勇 王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49-1465,共17页
工业排放是环境中二恶英(PCDD/Fs)最主要的人为排放源.2010年我国九部委联合发布PCDD/Fs污染防治指导意见,之后出台多项政策要求对主要行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开展污染防治.在一系列防治措施下,PCDD/Fs的工业排放水平有所下降,整体... 工业排放是环境中二恶英(PCDD/Fs)最主要的人为排放源.2010年我国九部委联合发布PCDD/Fs污染防治指导意见,之后出台多项政策要求对主要行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开展污染防治.在一系列防治措施下,PCDD/Fs的工业排放水平有所下降,整体取得良好成效.本文针对固体废弃物焚烧、钢铁生产、有色金属生产和水泥窑协同处置四类主要行业的PCDD/Fs排放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了不同行业PCDD/Fs排放量、排放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比较分析了目前四类主要行业针对PCDD/Fs排放的控制技术及其效果,并对烟气中PCDD/Fs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文可为更加深入地了解工业排放PCDD/Fs的研究现状以及污染控制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排放 二恶英 排放特征 控制技术
原文传递
井工煤矿开采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原广 刘娜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167,共6页
基于生命周期法和井工煤炭开采工艺流程分析了井工煤炭开采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边界和碳排放源,构建了煤炭开采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核算模型,并结合煤炭生产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案例分析。结果显示,甲烷的逃逸和电力的消耗是煤炭开采... 基于生命周期法和井工煤炭开采工艺流程分析了井工煤炭开采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边界和碳排放源,构建了煤炭开采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核算模型,并结合煤炭生产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进行案例分析。结果显示,甲烷的逃逸和电力的消耗是煤炭开采温室气体排放的最主要因素;煤炭开采的全生命周期内,维持矿井正常运行的基础电力消耗是最大的耗电项目,掘进和回采设备在电力消耗中也占有较大比重。最后提出了煤炭生产企业的低碳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放特征 井工煤矿 煤炭开采 全生命周期 排放
下载PDF
城市移动源排放特征及减排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瑞媛 曹聪聪 +2 位作者 郭栋 王文志 岳广照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3年第4期62-67,共6页
为研究城市高时空分辨率移动源排放特征,以淄博市移动源污染物CO、HC、NO_(X)、PM为研究对象,基于本地化排放测算模型,利用自主开发的移动源调度指挥系统平台中的溯源分析系统,分别进行不同燃料类型、车型、排放阶段的污染物分担率分析... 为研究城市高时空分辨率移动源排放特征,以淄博市移动源污染物CO、HC、NO_(X)、PM为研究对象,基于本地化排放测算模型,利用自主开发的移动源调度指挥系统平台中的溯源分析系统,分别进行不同燃料类型、车型、排放阶段的污染物分担率分析;最后依据淄博市移动源排放情况从油-车-路三方面提出减排建议,利用数字化预测技术手段逐步建立对高排放移动源的全监控网络,实施主动化监管。研究结果表明,轻型客车和重型柴油车分别以保有量大和单车排放因子高成为淄博市高排放道路移动源;叉车和挖掘机以在线数量高成为非道路移动源中高排放机械,机械在线数量与排放分担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移动源 排放测算 排放特征 淄博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