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标准房间,火灾荷载及排烟送风对轰燃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晋 盛文克 +2 位作者 王钢 张欣 孙金香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2001年第5期7-9,共3页
文章采用墙角火试验装置对多组可燃组件进行火灾试验 。
关键词 房间 火灾荷载 排烟送风 轰燃
下载PDF
风机布置方式对送风排烟效果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侯耀华 李思成 叶知余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2-355,共4页
为了研究风机布置对排烟效果的影响,试验研究冷态下送风排烟机与送风口的设置距离,送风口与排烟口的相对位置、送风排烟机数量以及多台送风排烟机组合方式对正压送风排烟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刚用常规风机单台布置时距离排烟口... 为了研究风机布置对排烟效果的影响,试验研究冷态下送风排烟机与送风口的设置距离,送风口与排烟口的相对位置、送风排烟机数量以及多台送风排烟机组合方式对正压送风排烟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刚用常规风机单台布置时距离排烟口宜为1.5~2.5m,V型布置时宜为2~2.5m。在此基础上进行热烟试验,通过摄像和宴时照度采集自然排烟和送风排烟败果。结果表明送风排烟明显优于自然排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烟方式 正压送风排烟 风机 布置方式
下载PDF
排烟口与送风口关系对送风排烟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杨国宏 侯耀华 李思成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597-1600,共4页
为探求合适的排烟口与送风口的尺寸关系,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影响正压送风排烟效果的通风因子,该通风因子同排烟口与送风口的面积比成正相关关系,进行了全尺寸试验。结果表明,排烟口与送风口面积比为2∶1时可以达到较好的排烟效果。研... 为探求合适的排烟口与送风口的尺寸关系,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影响正压送风排烟效果的通风因子,该通风因子同排烟口与送风口的面积比成正相关关系,进行了全尺寸试验。结果表明,排烟口与送风口面积比为2∶1时可以达到较好的排烟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正压送风排烟在火场中的实战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与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烟方式 正压送风排烟 通风因子 排烟
下载PDF
浅谈现代商业建筑空调通风防火与排烟设计
4
作者 张海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1年第7期0044-0045,共2页
现代商业建筑在建设中所追求的是高级现代化多功能内容建设,例如在建筑空调通风防火与排烟系统设计应用方面就相当复杂,它主要结合商业建筑的基本工艺原理探究建筑防排烟设置的重要性,深度贯彻“以防范为主、防范消火结合”的综合管理... 现代商业建筑在建设中所追求的是高级现代化多功能内容建设,例如在建筑空调通风防火与排烟系统设计应用方面就相当复杂,它主要结合商业建筑的基本工艺原理探究建筑防排烟设置的重要性,深度贯彻“以防范为主、防范消火结合”的综合管理原则。在本文中首先介绍了现代商业建筑建设的基本内容,然后切入主题,主要探讨了现代商业建筑防排烟设置的重要性以及相关技术措施,快速计算其正压送风量与排烟量,为建筑建立防火分隔体系,提出防火排烟设计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商业建筑 空调通风系统 防火排烟设计 正压送风排烟 分隔
下载PDF
火场送风排烟设备在建筑火灾扑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万通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7年第5期51-53,共3页
在建筑火灾扑救过程中,当固定排烟设施无法满足火场排烟的需要时,移动式排烟设备的火场送风排烟,就成为火灾烟气控制的有效措施。本文研究了火场送风排烟对建筑灭火救援内攻作战的辅助作用,分析了不同火灾规模情况下的火场排烟策略,并... 在建筑火灾扑救过程中,当固定排烟设施无法满足火场排烟的需要时,移动式排烟设备的火场送风排烟,就成为火灾烟气控制的有效措施。本文研究了火场送风排烟对建筑灭火救援内攻作战的辅助作用,分析了不同火灾规模情况下的火场排烟策略,并提出了移动排烟设备的战斗编成方式,为灭火作战时的火场排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送风排烟 排烟策略 战斗编成
原文传递
正压送风排烟技术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程刚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7年第3期16-17,29,共3页
介绍了正压送风排烟技术在灭火救援战斗中的应用,以及为强化排烟效果而采取的两种技术整合措施。结合灭火救援实践,对正压送风排烟技术应用中的送风口和排烟口的正确选定提出了见解。
关键词 正压送风排烟 灭火救援 应用
原文传递
基于地铁应急疏散的火灾热烟测试研究
7
作者 郑大翔 《福建冶金》 2020年第6期51-54,共4页
地铁属于地下人员密集场所,万一发生火灾或者是人为纵火,对于较大的人流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防烟、排烟与事故通风系统,照明与疏散照明系统,疏散指示系统的工作效果、可靠性及联动状况,是地铁... 地铁属于地下人员密集场所,万一发生火灾或者是人为纵火,对于较大的人流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风与空气调节系统,防烟、排烟与事故通风系统,照明与疏散照明系统,疏散指示系统的工作效果、可靠性及联动状况,是地铁火灾工况时人员顺利应急疏散的关键。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前安全评价规范》(AQ8007-2013),为地铁试运营前采用现场热烟测试方法,对城地铁防灾系统安全性进行检测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烟测试 站厅火灾 送风排烟 应急疏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